廈大新聞與傳播考研,21考研已經接近尾聲,,22的小伙伴也要選擇好自己的學校啊,。廈門大學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21年創(chuàng)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chuàng)辦的大學,,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被譽為“南方之強”,也是中國最美的大學之一,。本期,,小編整理了關于廈門大學新傳考研的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廈大新聞與傳播考研
廈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福建省和廈門市共建,,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入選“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是全國31所副部級中管高校,。
一、學校及新傳學院介紹
廈門大學位于美麗的鷺島廈門,,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大學”和“最適合戀愛的大學”,。除此以外,廈大歷來被稱為“南方之強”,,是福建唯一一所211,、985工程院校,截至2020年3月,,該校1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擁有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涵蓋38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46個福建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新聞傳播學為福建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9個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
廈門大學新聞教育歷史悠久。1922年廈門大學就開始了早期的新聞教育,,開啟了中國人辦新聞教育的先河,。1983年成立新聞傳播系,,在中國大陸率先以“傳播”冠名,同時開設廣告學專業(yè),、國際新聞學專業(yè),。其中“廣告學”和“國際新聞”專業(yè)都是國內最早創(chuàng)辦的專業(yè),“廣告專業(yè)”是當時國內兄弟院校中唯一的專業(yè),。2007年成立了新聞傳播學院,,廈門大學新聞傳播教育進入了新的快速發(fā)展時期。
在2017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公布了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廈大新聞傳播學評估結果為B+。
01,、廈大新聞傳播學院的優(yōu)勢分析
1.廈大在福建省內,、甚至南方各省享有較高聲譽,其平臺較廣,,與多所世界排名前200的大學有交流項目,。
2.師資力量雄厚,,廣告學方面尤有建樹,,陳培愛,、黃合水等師為我國廣告學主要帶頭人。
3.廈大深受社會認可,,就業(yè)率高,,其優(yōu)秀學生可推薦至《人民日報》、《ChinaDaily》等媒體實習,。
二,、報考專業(yè)分析
廈門大學于2006年獲得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新聞傳播學院下有海峽媒體研究中心,、傳播研究所,、品牌與廣告研究所,因此對于這些方面的研究有傾向和側重,,其碩士招生有學碩和專碩之分,。
專碩共一個專業(yè),即新聞傳播專業(yè),,下有新聞學、傳播學和廣告學三個方向,,報考時不做選擇,,以導師研究方向為其研究方向。
學碩共分為三個專業(yè):新聞學,,傳播學和廣告學,,考研報名時即做出選擇,。新聞學有港澳臺及東南亞華文媒體新聞研究、國際傳播,、廣播電視研究3個方向,;傳播學有大眾傳播學、口語傳播學和戰(zhàn)略傳播學3個方向,;廣告學有廣告與社會,、廣告史論和廣告實務3個方向。
(以2020年計劃招生為參照19年9月公布具體以當年為準)
(以2019年計劃招生為參照18年9月公布具體以當年為準)
02,、廈大新傳學說與專碩的區(qū)別在
首先是專碩考的是英語二,,學碩英語一,英語二比英語一簡單了不止一個等級,,簡單來說就是CET4和TEM4的差別,,也就是大學英語4級和英語專業(yè)4級的差別;
其次是專業(yè)課題型和考查重點不同,,其實參考書是一樣的,,但是考察的側重點不太一樣,學碩比較重視理論基礎的延伸和擴展,,專碩更注重實務,;
再次,難度上面,,覺得專碩會簡單那么一點點,,一來英語簡單了,二來對于理論的理解程度的要求沒有學碩深入,,對于案例的分析更具創(chuàng)造性,,三來收的人數會比學碩多幾個;
最后,,學碩是報名的時候選方向,,而專碩是開學了才選方向。
至于考上了之后,,兩個學制都是3年,,學費、獎學金也都一樣,,課程設置也差不多,。另外,想要讀完研之后繼續(xù)深造的建議考學碩,,因為專碩是不可以直接保博的,。
03、2020年的新變化
1,、復試比例降低:1.5-1.2
2,、因為疫情因素和保研未招滿,,擴大了招生名額
3、學碩在復試的時候改為具體的專業(yè)招生,。
提醒學碩的考生在報專業(yè)的時候需要更加注意,,可能和復試的情況相掛扣。
三,、分數線,、報錄比和難度分析
01、招生人數與分數線
注意:表格里標注的分數線均為校線,。校線的意思是,,過了這條線即使你報考的專業(yè)最后沒有要你,你也可以在學校內尋找專業(yè)代碼一致的學科進行調劑,。當然,,前提是這個學科招收調劑。舉個例子,,18級一位過了校線的學碩學妹,,沒有過院線,未拿到進復試的資格,。但是她通過尋找同代碼的校內調劑,,最后成功錄取到了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院線則是學院在校線的基礎上劃出來的,。院線的分數是進復試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績決定的,。
2019年專碩的分數突漲,前幾年專碩基本都是能上線就能進(例如,,2018年專碩只刷了一個人),,今年的競爭激烈了許多,專碩進入復試的有32人,,實際錄取21人,。
2020年因為專碩推免時未招滿,本來預計統(tǒng)考招收17人,,變動為預計招收25人,;后又因疫情的原因擴招,最終統(tǒng)考的專碩共招46人,;學碩變動較小,。
02、報錄比分析
根據2019年9月廈門大學公開發(fā)布的報考錄取數據統(tǒng)計表:
(另外,,表格中的2019年,,實際應為2019級,即2018年參加考研的學生的數據統(tǒng)計)
這里要說明一點,錄取最低分數線不是院線,,而指的是當年錄取的最后一名成績。院線是參加復試的最低分,。
以19年為例,。該年份共有896個人報名考試,后錄取94人左右,,其中推免生占63人,,統(tǒng)招生占31人,因此報錄比為28.9:1,。
具體來說,,學碩的報錄比為26.1:1,專碩的報錄比為30.2.:1。
其中,,廣告學為80.5:1,,傳播學為18.6:1,新聞學為8.8:1,。
以此來看,,廈大新傳雖然不是最靠前的院校,但也屬于較熱門的院校,,觀察歷屆錄取學員,,可知跨考學生占60%,來自本二以下學校的學生也占半數,,因此廈大是一所努力就可能成功的學校,,其成功的可能性還不小。
03,、難度分析
廈大新傳的考研難度不低,,因為報考人數較多,但是報考人數并不能決定考生的成功率,,在漫長的考研中,,會有許多人在中途放棄,也會有許多渾水摸魚的人,,只要踏實的堅持到最后,,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廈大整體來說偏重基礎,,因此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要加強,;注重背誦,“背多分”的定理在考試中尤為重要,,但不足夠,,需要進一步進行深入和擴展;深研真題,真題的重復率和近似率可以養(yǎng)成正確的思路,。由這些特點可以得出,,廈大新傳考研的難度不至于大到無從下手,只要勤奮努力,,一定能夠考上,。
此外,隨著考研人數的增長,,考研難度勢必增加,;再加上廈大近年來對考試形式的改革,考試日漸靈活多變,,相對應的難度會比以往加大,,因此要做好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打算,。
近年來,,廈大的考察內容仍重視基礎,但不再僅僅局限于書本,。2021年,,廈大對傳播學、研究方法,、廣告學和公關學等學科的基礎理論和概念進行了細致地考察,,例如英尼斯、扎根理論,、行為定向廣告,、情境危機傳播理論等,同時也涉及到很多參考書以外的知識點,,例如簡述媒介環(huán)境學派的基本內涵,、代表人物和觀點,這就需要考生在重視參考書的同時,,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對每一個學科都能有較為全面的認知。
另外,,近幾年來,,廈大的考察內容也越來越活,考察基礎的同時,,更注重考察考生運用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考生的思考和觀點。例如2021年考察到的直播帶貨,、TikTok事件,、信息疫情等,,都涉及當前的熱點話題,這部分既需要考生關注熱點,,同時也要有廣泛的閱讀和深度的理解
四,、老師介紹
黃合水(廣告系)
黃教授為參考書目《廣告心理學》的作者,在陳培愛教授退休后已成為該院的領軍人物,。因廈大在新傳學院設品牌研究所,,所以品牌成為廣告系教授的研究方向,廣告部分與品牌相關的內容尤為重要,,可適當瀏覽黃教授的論文。
值得注意的是,,黃教授的“廣告五字決”為學碩??純热荩ǔJ且笠宰约旱脑捊忉屍浜x,。20年專碩初試中簡答題有一題正是對黃合水老師的“廣告五字訣”的其中一句進行理解,,大家應該尤為重視這部分知識點;此外關于“品牌”相關知識的分值也有所增加,,例如20年考察的“品牌資產”,、品牌理論、品牌塑造和傳播等等,。
白海青(廣告系)
白教授本科是自動化專業(yè),,而后轉而學習管理信息系統(tǒng)方向,將技術與人文學科將結合,。
白教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傾向于電子商務等新領域,尤其是當今方興未艾的新媒體,。16年的試題“大數據對于廣告的影響”就是典型例子,,將新技術的影響從常考的新聞傳播領域引向廣告公關領域,,這種新方向值得注意,。
陳素白(廣告系)
陳教授是中國青年品牌學者論壇理事會副理事長,AAA(AMERICANACADEMY OFADVERTISING) 美國廣告學會成員,,任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具有較為豐富的市場調研、消費者洞察和品牌研究經驗,,尤其擅長從消費者洞察角度進行一手數據調研,。研究方向為消費變遷與廣告文化,新媒體廣告效果研究,。例如21年學碩考察到的“結合廣告學理論”,,論述直播帶貨效果的影響因素,。
陳嬿如(傳播系)
陳教授授學于中外多國,研究方向為大眾傳播理論及前沿,、傳播研究方法,、跨文化傳播等。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跨文化傳播在廈大近年的試題幾乎每年必考,,在16的專碩考試中更是出現了跨文化和國家傳播兩道相關的題目,19年專碩初試也對跨文化傳播進行了進一步的考察,,18年考察“講好中國故事”,,20年考察的“網絡孔子學院”都是相關的知識點,這部分務必重視,。
李展(傳播系)
李教授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播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媒體評價與比較;哈貝馬斯民主制度與媒體理論,;文化研究與媒體,。例如19年專碩考察到的“微博是否屬于哈貝馬斯所說的公共領域”,就是李教授的研究方向,。2021年廈大增加了對傳播學內容的考察,,因此這部分務必重視起來。
曹立新(新聞系)
曹教授是學習歷史出身的,,對于新聞史的研究十分深入,,往年常考的新聞史題目往往就出自該師,,尤其是近當代中國新聞史,,比如鴉片戰(zhàn)爭以來特別是建黨以來風云變幻的中國新聞史。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曹教授還專職研究新聞寫作,,廈大對于新聞寫作的要求不高,,但時不時仍會考察評論、消息的寫作,,其參考書目弱化了這一點,,考生應該自己意識到這一考點,并適當加強練習,。20年專碩考察了廈門本地新聞的新聞評論,,19年學碩考到了對熱點事件進行評論,18年涉及對于消息寫作的考察,,17年考察訃聞報道,,因此看來廈大對于實務的考察每年都還是會涉及,大家還是應該重視平常的練習,。
樂媛(新聞系)
樂教授的研究方向為國際傳播,、新媒體傳播和政治傳播,,前兩個都是當前的突出特點,需要注意的是第三個,,比如17考到的美國大選就屬于其內容,。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樂教授經常到臺灣進行調查研究,,尤其是臺灣大選期間,,是海峽媒體研究所的主力,考生復習時應適當留意,,建議對臺灣媒體的發(fā)展史和現狀有一定了解,。
毛章清(新聞系)
毛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國新聞史,尤其是中國古代,、近代新聞史和臺灣新聞史,。其對于閩南新聞史的研究考察可能性較小,但仍然對于中國新聞史會進行考察,,方式也日趨靈活。而其對于臺灣新聞史的研究和樂教授有適度重疊,,因此考生復習時需要適當留意臺灣媒體的發(fā)展史和現狀,。
蘇俊斌(新聞系)
蘇教授現任,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其研究專長為新聞算法倫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新聞推薦算法的把關機制、倫理問題以及對策研究》,,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項目《社會網絡節(jié)點的傳播影響力評價模型研究》,。例如20年專碩考察到“算法推薦對新聞傳播效果的利弊”,這提示考生要關注新技術的影響,。
鄒振東(新聞系)
鄒教授積累了十分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于媒介有其獨到見解,尤其是對于臺灣和大陸兩地輿論場的研究,,涉及了輿論,、臺灣媒體等多個領域,再次說明考生需要補充此知識點以備考試“爆冷”之需,;同時鄒教授還對于新媒體和媒體融合研究有諸多建樹,,需要對此加以留意。
04,、對其他老作簡單介紹
1,、曾秀芹:廣告說服過程與效果評估;消費者心理和行為
2,、趙潔:互聯時代的廣告創(chuàng)意與表現,;廣告公司經營,;廣告行業(yè)監(jiān)管
3、王晶:廣告史,,廣告與跨文化傳播
4,、宮賀:跨文化公共關系,社交媒體情境下的健康傳播與戰(zhàn)略傳播,,對話,、敘事傳播與信任研究
5、張楠:新媒體研究,、環(huán)境傳播,、公益廣告和廣告效果研究
6、宣長春:廣告學研究,、消費者行為研究,、新媒體研究、跨文化傳播研究
7,、邱鴻峰:環(huán)境與健康傳播,;風險傳播;傳播與社會
8,、楊穎:對外傳播,、修辭批判、論辯理論
9,、黃含韻:新媒體的使用及社會心理影響
10,、胡悅:危機公關、戰(zhàn)略傳播
11,、熊慧:新媒體與認同研究,;受眾研究
12、孫慧英:手機媒體文化研究,;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電視媒體研究
13、陳曉彥:傳播法律和傳播政策研究,;傳播倫理研究,;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
14、佘紹敏:臺灣報業(yè),;媒介素養(yǎng),;對外傳播
15、唐次妹:臺灣媒體,;兩岸新聞,;臺灣問題
16、岳淼:電視新聞,;影視創(chuàng)作理論與實踐,;臺灣傳媒
17,、馮海燕:國家形象、跨文化傳播,、國際新聞傳播,、區(qū)域品牌
18、陳旭:數字文化,,平臺研究和數字民族志,。
五、參考書目
廈大新傳學院沒有公開參考書目,,目前用的參考書目是2013年發(fā)布的9本參考書,,它們的重要性各不相同,也顯現出一定的不合時宜性,,但仍是最重要的參考書目,,至于額外需要補充的書目也一并列出:
01、基礎卷
02,、實務卷
03,、附加書目
04、拓展
需要注意的是,,本書單列出的只是最基礎的參考書目,,考生還需要閱讀大量的論文和解析來深入學習理論與事件。尤其是本校教師的論文,,應作為重點研讀,這一點對于其他院校的考生較為重要,,而廈大的教師論文對試題的預判性并不明顯,,但是能夠在答題間用到相符合的論文中的結構,也一定能夠讓人眼前一亮,。
六,、真題趨勢分析
學碩的三個方向統(tǒng)一一套考卷,專碩單獨一套考卷,,在考試形式上,,廈大還處于不斷摸索改革的階段,因此試卷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
如專碩實務卷的填空題在這兩年來已經取消,題目的問法也日漸靈活多變,,在簡答題方面的直接提問形式減少,,增加了不同知識點間的對比和套問、多問等形式,。
在內容上,,學碩重基礎理論,,強調對理論進行深入理解和解析;專碩重實踐操作,,強調對事例進行傳播學解讀,。典型的就是學碩多有名詞間的對比分析,而專碩近年都有案例分析題,,將廣告和公關等實務操作融合進行考察,。
總體上來說,基礎卷有向時事熱點靠攏的趨勢,,而實務卷也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同時,新聞史的考察能存在大小年現象,,如16新聞史占到50分以上,,特別是外新史的分值加大;而18,、19年新聞史部分減小,,但是20年對于中新史和外新史都進行了考察,不過主要還是在名詞解釋部分進行考察,,難度不大,。其次,實務上弱化了對報紙編輯學和電視新聞學的考察,,學碩可能考察較多,,19年學碩涉及電視新聞連續(xù)報道,專碩一般考個名詞解釋即可,,如20年的新聞評論,;但實務上對于評論、消息,、報道策劃仍要注意,,19、20年學碩專碩都有涉及對于這些實務的考察,;公共關系幾乎每年考一道大體,,因此要留意;而廣告作為廈大的王牌學科,,考察比重最大,,需要著重掌握。
廈大重基礎,,但近年來對于熱點也越來越重視,,對于熱點事件用《小王子新聞熱點80講》和拖鞋哥新傳考研的熱點課的內容差不多就足夠覆蓋。
另外,廈大??荚},,認真比對歷年真題,就會發(fā)現有的題目反復出現2,、3次,,因此對于原題要看重,比如反復考察的蒙太奇在19,、20年專碩又進行了考察,。
此外非常需要重視的就是對于往年的復試真題也需要進行了解,存在著初試復試考察同一主題的情況,,這些都是廈大老師的研究重點,,尤為需要重視和擴展!,!
這部分原本是不在要求范圍,,但是怕由學長學界編寫的答案給下一屆考研的學弟學妹造成的誤導,同時也為學弟學妹更好地看待這份真題答案而作的導讀,,希望能夠通過導讀部分來使學弟學妹們能夠更加科學及合理地看待真題答案,。
首先,關于真題答案的形式,,我們所編寫的是“參考答案”而不是“標準答案”,,能起到的作用僅僅是啟發(fā)和提供思路,旨在學弟學妹碰到類似的題目的時候,,能夠參考我們的答題思路,,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迅速地整理,、抽出框架,,然后掛靠已有的知識進行答題。所以,,這份答案并不建議作為筆記進行背誦。
其次,,關于真題答案的內容,,在編寫的時候,基本上是依據自己考場上的框架,,然后輔以手頭的資料進行編寫,,而考場的反映時間其實非常短,所以在內容上并不是最優(yōu)的,,但能夠保證的是最真實的,、最接近考場反映的答案。所以希望學弟學妹抱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心態(tài)來看待這份答案,。
最后,,關于真題答案的使用,這一點是我自己在備研時候在看學長學姐的真題答案的一些個人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自己在備研的時候,市面上有很多真題答案,,但是這里面質量參差不齊,。
其次,廈大的出題套路很奔放,,有些題目是能夠明確給出答案的,,例如:書本內容的部分,有些題目是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的,,例如:評論,、案例分析題、訃告,、廣播稿等等,。所以針對不同的題型,大家需要通過不同的訓練來解決,。學長的答案能夠解決的部分在書中已經體現,,而例如評論、案例分析等題,,仍需要大家進行其他訓練來解決,,同時,歸納總結也是十分必要,。
上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廈大新聞與傳播考研的資料,,更多資訊請繼續(xù)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