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高考賦分制是什么意思
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規(guī)定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
等級賦分制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后依據(jù)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qū)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shù),。
舉個例子,,某次考試:學生A歷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內(nèi),,最后等級賦分變?yōu)榱?00分,。學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內(nèi),最后等級賦分變?yōu)榱?6分,。
也就是不論分數(shù)論檔位,,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對位置才是決定選考最終成績的因素。此等級賦分制只針對新高考制度下的選考科目,,統(tǒng)考科目(語,、數(shù)、外)仍按卷面分計算,。
二,、新高考等級賦分計算公式
賦分的具體規(guī)則:
固定的比例及對應的等級、賦分區(qū)間,。
以實際參加該科選考人數(shù)的成績?yōu)榛鶖?shù),,將各考生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shù)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
以上5個等級及各等級對應的比例及賦分區(qū)間是事先設定的固定規(guī)則,,轉換后賦分成績滿分為100分,,賦分起點為30分。
例1:
某學科考試成績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為20分,,最低分為5分,,則該科目E等級的原始分區(qū)間為【20~5】。
已知E等級賦分區(qū)間為【40~30】分(固定不變),,
也就是說,,原始分【20~5】的考生為E等級,賦分后最終成績?yōu)椤?0~30】分,。
極端地講,,假設這個區(qū)間某考生原始分為5分,賦分后也能拿到30分,。
等級賦分公式:
其中:
Y1,、Y2分別表示原始分區(qū)間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別表示轉換分區(qū)間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
T表示轉換分,。
考慮到高考分數(shù)都以整數(shù)呈現(xiàn),,故上述公式的計算結果需要進行“四舍五入”處理,。
例1:
假設小高同學地理學科原始分為75分,
再假設地理學科B等級原始分區(qū)間為【88~75】,,
則小高同學地理學科為B等級;
下面進行賦分換算:
B等級的賦分區(qū)間【85~71】(固定不變),,
小高同學考了B等級原始分區(qū)間的最低分,
所以小高同學地理學科最終賦分成績?yōu)?1,。
總體來說,,等級賦分轉換過程由系統(tǒng)自動完成,每科選考人數(shù),、考生整體成績水平都會影響到最終賦分后的成績,。
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4門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總成績的科目,從0到100分的卷面原始分區(qū)間壓縮到30-100分的賦分區(qū)間,,整體成績的區(qū)分度實際上降低了,。
考生之間若要拉開差距,重點仍在語,、數(shù),、外及物理/歷史,這些按照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的科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