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瓦共舞閱讀題及答案-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
與瓦共舞
林延軍
臺風過后,,小院里零星灑落著破碎的紅瓦,一片狼藉,。父親只穿著褲衩,,光著肩膀,,先是爬上鐵大門上面的門檐水泥板平臺,,父親站在門檐,,接過母親遞過來的瓦片、瓦刀,、繩子和已經(jīng)攪拌均勻的水泥漿桶,。只見父親用繩子一頭綁住水桶兩端的耳朵,繩子另一端則遠遠地拋向屋頂,,就在這個時候,父親像猴子一樣利索,,爬上了屋頂,,直到將水泥漿桶等工具全部吊上屋頂,朝著屋頂修補的位置,,一步一步挪過去,。那時候已是深秋,天氣轉(zhuǎn)涼,。
母親回到屋里,,我也跟著回屋。母親站在屋里漏水或破瓦的位置,,用竹竿對準屋頂輕輕敲一敲,,再報坐標,欲通過這樣的方式里外呼應(yīng),,告訴屋頂上面的父親,,捅到的位置需要修補瓦片,。父親只能“聞聲尋瓦”進行定位,但是,,父親幾乎是憑感覺和之前在屋內(nèi)數(shù)過大概的坐標來找位置,,最終在目標位置多鋪幾塊瓦片。
此刻,,屋頂就像菜畦,,瓦片就像生長在菜畦里的青菜,等待父親揮刀動瓦“除蟲”,。“除蟲”后的屋頂,,新瓦蓋舊瓦,遠遠望去,,像一條天然大褲權(quán),,補丁這里一塊,那里一片,,又像武俠電視劇丐幫長老衣服的“袋子”,。
南方的天氣捉摸不定,刮臺風,、打雷,、暴風雨隔三岔五,記憶中,,父親“補瓦片也自然多了起來,。有一次,父親帶上屋頂?shù)耐咂粔?,便在屋頂上呼喊母親再遞傳幾塊瓦片上去,,也不知道母親是慢了還是不及時,父親在屋頂上大發(fā)雷霆,。我只是隱約地記得,,那時候是凜冽的冬天,朝屋頂上看;只看到父親的背,,披著一件作為“工衣”的襯衫,。我站在小院里,雖然穿著厚厚的衣服,,但是感覺陣陣發(fā)抖,,風吹得更猛了。
只要來臺風,,屋頂就會漏雨,、滴水,父親又要爬上屋頂補瓦,每一次補瓦,,父親都會朝母親發(fā)脾氣,。每次臺風,老屋都會元氣大傷,,我無法忘記父親補瓦片的姿勢,,也忘不了父親在屋頂朝母親發(fā)脾氣的畫面。這座屋頂補了又補的三間瓦房,,便是我小時候居住過的老屋,,似乎瓦片陪著我一起長大。
三間瓦屋在我的村莊,,隨處可見,,家家戶戶都有。像這種鄉(xiāng)間的瓦,,最平凡不過了,。小時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來具有凹槽的瓦造“小船”,,用一根棍子卡在簡瓦里,,再用繩子綁住棍子做牽引,瓦前后沒有做任何封閉就直接放在小池塘里,,以為會浮起來,,誰知道一放進池塘就立馬沉了下去,后來只能拖著它在水里劃來劃去?,F(xiàn)在想想,,玩著不會浮水的“小船”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后來,,父母做起小生意,,我們家從農(nóng)村搬到圩鎮(zhèn)上居住,搬離了老屋,,住上了洋樓,。在城鎮(zhèn),抬頭便是洋樓,,基本很少看到瓦屋,。從此,,老屋開始變得空蕩蕩的,,像被遺棄的孺婦,孤零零地待在村莊里,。那年除夕,,我們又回到老屋,只見小院里雜草叢生,長勢逼人,,最高的雜草已高過父親的身高,。當父親和弟弟紛紛揮起鋤頭鋤雜草時,我看到勞作時父親的背,,只是這次父親的背已沒有當年魁梧了,。而瓦屋屋檐下懸掛著破瓦,瓦片在大門前也灑落一地,,或長滿青笞,,或堆積厚厚的一層污垢,我忽然警醒,,這是歲月的滌蕩,,是印痕,是滄桑,,是衰老,。
許多年后,我看過城市古典園林的綠瓦,,看過鄉(xiāng)村古屋的灰瓦,,看過首都巍巍故宮的琉璃瓦,它們或風情萬種,,或殘缺不堪,,或莊嚴氣派,從泥土的根脈里來,,到絢麗的色彩里去,。我讀過唐朝詩人李商隱“一春夢雨常飄瓦”關(guān)于瓦如夢似幻的描繪,但是,,我依然念念不忘家鄉(xiāng)的瓦,,是雷州半島特有的紅土煅燒而成的瓦。
一個烈日炎炎的夏日,,我走在鄉(xiāng)鎮(zhèn)的路上,,路旁有幾個滿頭大汗的農(nóng)夫在蓋房,兩個人在搬運著瓦片,。我心想,,“現(xiàn)在鄉(xiāng)鎮(zhèn)建房不都是建洋樓了嗎,怎么還有用到瓦的地方?”走近一問原來是建豬舍,,此刻,,我又想起當年母親向父親傳遞瓦片的情景。
其實,,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會遮風擋雨,就像父親母親的背,。
(選自2019年3月《散文選刊》,,有刪節(jié))
6.下列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頭運用“父親像猴子一樣利索,,爬上了屋頂”的細節(jié)描寫,,寫出了父親補瓦動作的嫻熟。
B.文章寫到父親上屋頂補瓦時多次對母親大發(fā)雷霆,,說明父親脾氣暴躁,,暗含了作者對父親的不滿。
C.文章寫到父親頻繁補瓦,,既暗示了當時生活的貧困艱辛,,又表現(xiàn)了父親對家庭的付出。
D.文章以補瓦切入,,從過去的貧窮寫到現(xiàn)在生活的美好,,既有對過往歲月的回憶,也有對當今生活的感觸,。
7.下列對文章藝術(shù)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補瓦后的屋頂,“新瓦蓋舊瓦,,遠遠望去,,像一條天然大褲衩”,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補瓦后屋頂?shù)男螒B(tài),。
B.引用李商隱的“一春夢雨常飄瓦”詩句,增添了文化氣息,,有利于下文表達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瓦的感情,。
C.以前我家用瓦來遮風擋雨,現(xiàn)在農(nóng)夫用瓦建豬舍,,前后對比是為了說明瓦片在新生活中有了新的用途,。
D.文中多次描寫自然環(huán)境,例如“天氣轉(zhuǎn)涼”“凜冽的冬天”“風吹得更猛了等,,烘托了父親形象,。
8.請結(jié)合全文,理解題目“與瓦共舞”的豐富意蘊,。
9.簡要概括這篇敘事散文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