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做一篇閱讀理解的時候一定是要以作者的想法,,站在作者的立場上去思考想問題,,這樣的方式就不會那么容易理解錯作者的一些中心思想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做題,,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①說也可憐,,八年抗戰(zhàn)歸來,,臥房都租不到一間,何言書房,,更何從談到書房的窗子!正因為沒得,,才想得厲害,我不但想到書房,連書房里每一角落,,我都布置好了,,今天又想到了我那書房的窗子。
②說起窗子,,那真是人類穴居之后一點靈機的閃耀才發(fā)明了它,,它給你清鳳與明月,它給你晴日與碧空,,它給你山光與水色,,它給你安安靜靜地坐窗前,欣賞著宇宙的一切,,一句話,,它打通你與天然的界限。
③但窗子的功用,,雖是到處一樣,,而窗子的方向,卻有各人的嗜好不同,。陸放翁的“一窗晴日寫黃庭”,,大概指的是南窗。我不反對南窗的光朗與健康,,特別在北方的冬天,,南窗放進滿屋的晴日,你隨便拿一本書坐在窗下取暖,,書頁上的詩句全浸潤在金色的光浪中,,你書桌旁若有一盆蠟梅那就更好,蠟梅在陽光的照耀下蕩漾著芬芳,,把幾枝疏脫的影子漫畫在新灑掃的藍磚地上,,如漆墨畫,天知道,,那是一種清居的享受,。
④東窗的初紅里迎著朝暾,你起來開了格扇,,放進一屋的清新,,朝氣洗滌了昨宵一夢的荒唐,使人精神清振,,與宇宙萬物一體更新,。假設你窗外有一株古梅或是海棠,你可以看“朝日紅妝”;有海,,你可以看“海日生殘夜”;一無所有,,你還可以看朝霞的艷紅;再不然,看想象中的鄴宮,“曉日靚妝千騎女,,白櫻桃下紫綸巾”,。
⑤“掛起西窗浪接天”這樣的西窗,不獨坡翁喜歡,。我們誰都喜歡,。然而西窗的風趣,正不止此,,壓山的紅日徘徊于西窗之際,,照出書房里一種透明的寧靜。蒼蠅的搓腳,,微塵的輕游,,都帶些倦意了。人在一日的勞動后,,帶著微疲放下工作,,舒適地坐下來吃一杯熱茶,開窗西望,,太陽已隱到山后了。田間小徑上疏落地走著荷鋤歸來的農(nóng)夫,,隱約聽到母牛哞哞地在喚著小犢同歸,。山色此時已由微紅而深紫,而黝藍,。蒼然暮色也漸漸籠上山腳的樹林,。西天上獨有一縷鑲著黃邊的白云冉冉而行。
⑥然而我獨喜歡北窗,。那就全是光的問題了,。
⑦說到光,我有一種偏向,,就是不喜歡強烈的光而喜歡清淡的光,,不喜歡敞開的光而喜歡隱約的光,不喜歡直接的光而喜歡反射的光,,就拿日光來說罷,,我不愛中午的驕陽,而愛“晨光之熹微”與落日的古紅,??v使光度一樣,也覺得一片平原的光海,,總不及山陰水曲間光線的隱翳,,或枝葉扶疏的樹前下光波的流動,至于反光更比直光來得委婉。“殘夜水明樓”,,是那般的清虛可愛;而“明月照積雪”更使你感到滿目清輝,。至于拿月光與日光比,我當然更喜歡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隱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凈,。“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比之“晴雪梅花”更為空靈,更為生動;”‘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比之“枝頭春意”更富深情與幽思;而“宿妝殘粉未明天,,每立昭陽花樹邊”也比“水晶簾下看梳頭”更動人憐惜之情。
⑧這里不止是光度的問題,,而且是光度影響了態(tài)度,。強烈的光使我們一切看得清楚,卻不必使我們想得明透;使我們有行動的愉悅,,卻不必使我們有沉思的因緣;使我們像春草一般向外發(fā)展,,卻不能使我們像夜合一般向內(nèi)收斂。強光太使我們與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離,。強烈的光與一切強有力的東西一樣,它壓迫我們的個性,。
⑨以此,,我便愛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強,,而不必說;就是東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進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隱約,反射而不直接,。說到返光,,當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返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帶古老的粉墻。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點微黃的色;假如可能,,古墻上生幾片清翠的石斑,。這墻不要去窗太近,大近則逼窄,,使人心狹;也不要太遠,,太遠便不成為窗子屏風;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墻上的光輝返射在窗下的桌上,潤澤而淡白,,不帶一分逼人的霸氣,。這種清光絕不會侵凌你的幽靜,也不會擾亂你的運思,。它與清晨太陽未出以前的天光,,及太陽初下、夕露未溢時湖面上的水光同是一樣的清幽,。
⑩假如,,你嫌這樣的光太樸素了些,那你就在墻邊種上一行疏竹,。有風,,你可以欣賞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賞窗,。上迷離的竹影;有雨,,它給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雷,那素潔,,那清勁,,確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無月無風,,無雨無雪,,紅日半墻,竹蔭微動,,掩映于你書桌上的清暉,泛出一片清翠,,幾紋波痕,,那般的生動而空靈,你書桌上滿寫著清新的詩句,,你坐在那兒,,縱使不讀書也“要得”。
(寫于1946年9月15日,,有刪改)
1. 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 本文作者抗戰(zhàn)歸來,既無臥室,,更無書房,,實屬遺憾,這卻促使作者擺脫現(xiàn)實的束縛,,展開自由的聯(lián)想和想象,,譜寫一支有關書房的暢想曲,。
B. 本文寫北窗之妙,將筆墨聚焦于一個特殊的角度——北窗的光影效應,,營造了一種朦朧,、清淡、素雅,、雋永的詩境,,體現(xiàn)了東方式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格調(diào)。
C. 作者在想象中把書房的每一個角落都布置好了,,他在北窗外設置了帶古老的有石斑的粉墻,,粉墻距離窗子適中,墻邊還種植了一行疏竹,。
D. 本文借書房的窗子,,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和清幽恬靜的生活方式的向往,抒發(fā)了作者對戰(zhàn)爭造成人們流離失所的批判之情,。
2. 下列對文章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以“說也可憐”開頭引出全文的敘述運用有限視角,“我”作為親歷者,,又是敘述者,,使敘述真實可信。
B. 作者大量引用典故和古詩,,擴大了文章的容量,,表現(xiàn)了保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素養(yǎng),又使文章典雅精致文質(zhì)兼美,。
C. 本文的人稱有點特別,,大部分采用第一人稱,而第④⑩段則用第二人稱,,既使文章親切自然,,又不受時空限制,靈活自由,。
D. 本文以窗子為線索,,作者開篇寫窗子的功用,接著寫“我”喜歡北窗的理由,,最后具體形象地描繪想象中北窗的景象,,使全文渾然一體。
3. 中國古代造園理論中,,有通過窗子“框景”之說,。本文第⑤段,作者“開窗西望”,,一幅美麗的圖畫映人眼簾,。畫線的句子是如何描繪這幅畫面的?
4. 本文信筆揮酒,,姿態(tài)橫生。文筆看似閑散,,意脈卻流暢完整,。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