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的名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淚洗過的良心”拿抽象的良心,來比喻形象的青山,,清新鮮活,,巧妙精致。請造兩個句子,,要求一個以具體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另一個以
抽象的事物,,比喻具體的事物,。(6分)[請在答題卡上標明(1)(2)小題題號]
(1)以具體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
(2)以抽象的事物,,比喻具體的事物:——————————————————————
冰心的名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淚洗過的良心”拿抽象的良心,來比喻形象的青山,,清新鮮活,,巧妙精致。請造兩個句子,,要求一個以具體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另一個以
抽象的事物,,比喻具體的事物,。(6分)[請在答題卡上標明(1)(2)小題題號]
(1)以具體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
(2)以抽象的事物,,比喻具體的事物:——————————————————————
(1)A.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B.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3分)
(2)A.悠悠無盡的江水,好像父母的關(guān)愛,。
B.綿綿的細雨如無盡的愁思,。(3分)
修辭方法的定義
修辭方法:
修辭是為適應(yīng)特定的情境以及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運用恰當?shù)恼Z言手段,,以追求理性的表達效果的規(guī)律。
常用的修辭方法:
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zhì)不同的兩類事物,,本體和喻體必須有相似點,。
(1)明喻是明顯的比喻,它的本體,,喻體和喻詞都出現(xiàn),。
例:海洋上卷起千萬堆雪浪,簡直就像那剛剛裂桃的大片棉花田,。(喻詞“像”,,本體是“雪浪”,喻體是“棉花田”)
(2)暗喻從表面看是判斷,,敘述或說明,,暗中包含著比喻關(guān)系,它的本體和喻體都出現(xiàn),,喻詞由“好像,,仿佛”變成了“是、成為”,。
例:十個被鮮血泡起的手指頭腫的變成了大熊掌,。(喻詞“變成”,本體是“手指頭”,,喻體是“大熊掌”,。)
(3)借喻的本體不出現(xiàn),也不用喻詞,,而是把喻體直接用在本體應(yīng)該出現(xiàn)的位置,。
例:其缺點是見樹木不見森林,撿了芝麻,、綠豆卻丟了西瓜,。(“樹木”和“森林”比喻局部和整體)
2、借代:主要有特征代整體,,部分代整體,,專門代泛稱,,結(jié)果代原因,具體帶抽象,,作者帶作品,。
例1:“先生,給現(xiàn)錢,,袁世凱,,不行嗎?”此句用銀元上的袁世凱頭像代替銀元,。
例2: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個李公樸站起來!此句中第二個“李公樸”指主張民主正義的人士,。
3,、比擬是根據(jù)想象把物擬作人,把人擬作物或把甲事物擬作乙事物的修辭格,。比擬可以分為兩類:擬人和擬物,。
擬人:比擬的一種,把物當作人來寫,,使物人格化,,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擬物:把人當做物來寫,,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狀態(tài)或動作,,或把甲物當做乙物來寫。
例如:他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此句是把人寫作物,,“長在水里”是用來形容游擊隊員掩蔽的非常好,與荷花已經(jīng)完全融為一體,。
運用比擬應(yīng)注意擬體和被擬體應(yīng)具備產(chǎn)生聯(lián)想的客觀基礎(chǔ),,二者必須在某一特征上有相擬之處,例如把兒童比擬為小鳥是合適的,,但是把老人比擬成小鳥就是不合適的,。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