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蘇東坡傳讀書分享心得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1000字篇一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很多方面像李白,、老莊,樂觀,、豁達,,會享受人生,,不故作深沉。蘇軾的文才更博,,詞,、文、詩,、畫,、書法都是第一流,就連烹飪也很有一套,。蘇軾在文字上最杰出的成就是把豪放風格揉入原本一味婉約哀傷的詞里,,使得詞的地位能跟詩相比肩,在詩被唐人寫盡后,,開辟了文學的一片新天地,。而蘇軾自己的詞剛柔兼濟,氣象萬千,,境界高遠,,單拿詞的成就來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蘇軾的文字,無論是史論,,還是奏折,,都寫得縱橫恣肆、雄壯宏遠;小散文則如孤云出岫,、清靜淡泊,。
他認為蘇東坡是中國歷當之無愧的、極令大眾傾心仰慕的偉大文人,,這不僅是基于他的詩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于他總是勇敢地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主張的滿腔正氣,在苦難中尋找樂趣的罕見本領,,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在蘇軾的身上,體現(xiàn)出了讀書人的天性,。學而優(yōu)則仕,,又因為書生本性遭受排斥和貶謫。值得慶幸的是,,對讀書人最寬容的年代讓蘇東坡趕上了,。北宋一百多年,沒有因為文字的緣故殺過一個讀書人,。幾千年的中國,,還沒有哪個政府心胸有這么博大,。雖然蘇東坡命運坎坷,幾次被貶至荒域,,他自己也曾發(fā)牢騷:“人生糊涂識字始”,。但總的說來,北宋的讀書人還是幸運的,,也是敢說話的,,人文之盛,春秋戰(zhàn)國以來就是這個年代,。
蘇軾的一生都卷在政治旋渦中,,卻又始終超脫于政治之上。無論是反對派當權派,,還是自己的黨人得勢,,他過得都很“失敗”。一任一任的皇帝私下都很喜歡他,,一任一任的太后都成為他的朋友,,可是他卻遭到貶官、逮捕,,一輩子幾乎沒能在一個地方住上三年,,恰如風中飛蓬,東飄西蕩,。然而,,他以天真無邪的心靈到處捕捉這在常人看來難以忍受的屈辱生活中詩意的片刻,化為永恒,,使我們大家都充實不少,。蘇東坡的文章都是在被貶謫時寫就的,卻絲毫沒有怨氣,,相反卻表現(xiàn)出極其超遠的視野和極其闊大的心胸,。
蘇東坡留給后人的不僅僅是他的詩詞書畫,還有名動天下的蘇堤,,甚至人人喜歡的東坡肉,。蘇東坡是個幽默的人,他說: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兒。在我眼中天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我不想討論這里面的哲學意味,,因為我相信,蘇軾是出自真性情,,而不是假道學,,否則他就不會得罪理學家程頤,。蘇東坡一直堅守著自己的道德的線,并始終懷著一顆悲天憫人的赤子之心,。
整個蘇東坡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個心靈故事,。他從不收斂他的幽默才能,他的充滿機智的談話讓禪宗大師也難以應對;他從不掩飾他對于鬼神世界的好奇,,他祈求天神并與魔鬼爭辯,,偶爾還占取上風;他欣賞生命的每一時刻,知道在任何情況下,,幸福都是一種秘密;他追求長生不老,,幾乎到死還興致勃勃地尋找不朽的仙丹,半受挫敗,,卻含著笑死去,。……今天我們讀蘇東坡的傳記時,,就是在追隨這樣一顆純正無邪,、真實不欺的偉大心靈。
林語堂是這樣結尾的:“在讀《蘇東坡傳》時,,我們一直在追隨觀察一個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偉人生活,這種思想與心靈,,不過在這個人間世上偶然成形,,曇花一現(xiàn)而已。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p>
心靈的喜悅和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東坡的一生,。
蘇東坡傳讀書分享心得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1000字篇二
誰說的和原話都記不得了,,大意是傳播中國文化就要像林語堂一樣,他是能用英文寫作的少數(shù)中國作家,。此前我只讀過林語堂的一些文章,,全本的書這是第一次讀。選了他的《蘇東坡傳》,??戳饲把运麑μK東坡的喜愛,,我就完全可以確信,這是一本一等的書,,畢竟作者的全部熱情都在其中,。
說到大才子,唐,,想到的第一個大多是李白;宋,,想到的第一個大多是蘇軾。從流傳的民間小故事里,,可以看出李白和蘇軾這兩個天才的些許不同,。李白,或是下水捉月,,或是騎鯨飛升,,或是粲花之論,或是力士脫靴貴妃捧硯,,無不帶有濃濃的仙氣和浪漫色彩,。
人們心中,李白是學不來的,,他的浩蕩才氣和仙氣絕無可復制性,,五千年,只出了一個李白,。而蘇軾則不然,,他修的河堤叫蘇堤,研究出的做豬肉的法子叫東坡肉,,還有個了杜撰的妹妹蘇小妹,,還常常和佛印調笑嬉鬧。是如果說李白是活在天上,,那么蘇軾就活在人間,,他更真實,更可親,。
李白那樣的仙氣不能復制,,東坡那樣的魅力同樣是無法復制的。用儒家的精神入世,,用道家的精神出世,,用佛家的精神超脫,他完美的詮釋著宋代文人儒釋道三家融合的趨勢,,是北宋文人最精彩的一位,。
我最敬佩東坡的是他的真曠放,他不像陶潛一樣把出世作為無法實現(xiàn)人生抱負的末選,,也不像辛棄疾一樣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在蘇軾的眼中,世上沒有壞人,,一切都很美好,,不管是流放還是牢獄,似乎都不能成為擊倒他的箭矢,。謫居黃州,,沒錢買別的肉,就買當?shù)刈畋阋说呢i肉,,專心研究怎么做的才能做的好吃,,又發(fā)配到嶺南,一片蠻荒之地,,也能因為有荔枝可以吃,,便一笑置之。
讀完后對照林語堂的一些事跡,,不免覺得兩個人有很多相通之處,,我想林語堂為蘇東坡作傳,大概也是因為蘇東坡是他希望達到的境界,,自勉也勉勵后人吧,。
蘇東坡傳讀書分享心得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1000字篇三
在讀它期間我也翻閱了另一本暢銷書,叫《我循著火光來》,,私以為這本書沒有什么營養(yǎng),,徒夸一個看起來很有內涵的名字,而其內容,,嘖嘖嘖,。全書由數(shù)個小故事組成,我讀了兩個,,都是莫名其妙收尾,,沒有任何交代,傳遞的也是很邊緣的價值觀,,看了兩個故事后,,實在看不下去果斷棄了。反過來,,讀《蘇》,,反差明顯,語言簡潔干練,、字字珠璣,,每一個字我都不愿意錯過,而讀完也收獲頗豐,不管是蘇東坡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還是他堅持原則的倔強性格,,都讓人回味無窮,。
蘇東坡可以說是人人稱道的偶像級人物,無論生前還是生后,,他都擁有一大批粉絲,。以前對他的認識僅停留在他面對流放的困境依然能笑對生活,寫出“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讓人感嘆他的爛漫情懷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讀完這本書,對他的認識更加立體了,。他確實是個可愛,、值得愛的人。
聊他之前,,想先說一下王安石,,蘇軾多舛的一生和王安石以及他主持的變法和之后的黨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那么王安石是個什么樣的人呢?歷史上對王安石的評價是兩個極端,,有絕大多數(shù)人對他深惡痛絕,,認為北宋最后的滅亡是因為他一意孤行施行變法導致,也有一些人極其贊賞王安石和他的變法內容,,認為他的思想很超前,,值得學習和借鑒。
為了搞清楚王安石變法,,我去看了一些學者的講解,,包括其為人,我也專門做了了解,。最后得出的結論大致是這樣:王安石是個自我約束力極強的人,,他一生艱苦樸素,對待婚姻專一,,堅決執(zhí)行一夫一妻制,,這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是很難做到的,蘇軾還收了王朝云呢,,所以可見他對自己有很嚴苛的要求以及很清醒的認識,,不隨便放縱自己。有個故事說他的老婆曾經(jīng)給他買了一個很漂亮的小妾,,他看到后大為吃驚問她為什么要過來,,那女子說是因為自己丈夫原本是將軍,后來落魄了,,家中窮苦,,就把她賣了,,王安石知道后跟她說,你回家吧,,錢我也不要了,,送給你們補貼家用,并且把女子丈夫叫來告訴他,,生活再貧困也不能隨便賣掉妻子,。
王安石不僅生活上節(jié)儉,,對待工作也是淡泊名利,,在他青年甚至壯年時期,曾多次拒絕中央拋來的橄欖枝,,他說自己要在地方做實事做大事要為民造福,,他不愿意去機關坐辦公室。王安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其實他身上有很多難能可貴的品質,尋常人做不到的他卻做到了,,并且堅持了一輩子,。
王安石堅持原則,但是卻又有一點偏激,,他好像有點不懂變通,。主要體現(xiàn)在他在開展變法時不允許任何反對的聲音出現(xiàn),不管有無道理,,誰反對就貶誰,。到后期演變成劇烈的政治斗爭和黨派之爭。他變法的初衷是好的,,他想解決國家財政空虛的問題想為百姓解決困難,,可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變法效果和預想的大相徑庭,,民不聊生,,在青苗法的壓迫下,百姓居無定所,,苦不堪言,。可是王安石縱使知道這些情況也不立即解決,,他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為了保住皇帝的信任不惜粉飾太平,讓皇帝以為百姓在新法下過得很幸福,。這樣無疑使情況愈演愈烈,。
后人提到他的時候總是喜歡嘲諷、抹黑他,其實我倒挺心疼,,這個人,,他的內心其實也是很高潔的,他有自己的堅持,,可是因為變法失敗背負千古罪名,。人就是這樣,你成功了,,不管你說了多么不羈的話別人都會覺得你是真性情,、很可愛,但是一旦你失敗了,,你做過的事,,甚至是好的品質都會成為你孬的憑證。
其實我覺得,,讀歷史,,看古人時,是不是應該寬容一點,。拿王安石說,,畢竟他的初衷是好的,只是事與愿違而已,,不要把他的節(jié)儉說成不體面,。要說體面,誰的靈魂能百分百體面?王安石一生一夫一妻,,試問換作你在當時,,是否可以做到?比起故意不讓孩子出來上學導致之后兩屆皇帝都是文盲的明朝萬歷皇帝,我覺得王安石可愛多了,。
王安石這個人說完,,說一下他變法的內容。他變法里最有名的:青苗法,。青苗法的本質就是現(xiàn)在的銀行貸款,,具體來說是農業(yè)貸款。其實,,這種經(jīng)濟頭腦和改革的想法真的很超前,,我覺得他確實很聰明,可惜他沒能成功,,原因應該是當時社會客觀環(huán)境沒能和這種理想狀態(tài)很好的匹配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沒能及時解決而是被掩蓋導致的,。話說回來,變革或者新事物都不可能一開始就有很好的效果,,肯定是問題頻發(fā),,但是只要努力去解決,,只要給足時間,相信總會有制度成熟,、走入正軌,、漸入佳境的一天。
然而,,很顯然,,王安石沒有那么多時間和條件去慢慢調整。他面對的不僅是朝堂群臣的反對,,更是封建社會長久以來腐敗扎根的政治官僚體系,。要成功,談何容易,。
說王安石竟然用了這么大篇幅,,哈。說他還是想和蘇軾比較,。王安石其人如上,那么蘇軾到底是怎樣性格的人捏,。
蘇東坡傳讀書分享心得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1000字篇四
中國自古以來評價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壞,,也就是他的人格,。一個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所以,一個人的人格可以說是他的名氣的骨干,。
蘇東坡所處的時代與現(xiàn)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歷代為人們所稱頌,可謂家喻戶曉,。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與他的人格魅力不無關系。
蘇東坡的人格雖然復雜多面,,然而我認為也可以用“浩然之氣”四個字來概括,。所謂浩然正氣,就是正大剛直之氣,,也就是人世間的正氣,。蘇東坡即具有此種“浩然之氣”,它致大致剛,,激烈沖動,,不可抑制,,這種力量若輔以正義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
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天飯后,,蘇東坡捧著肚子踱步,問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兒們分別說,。滿腹都是文章,,都是識見。唯獨他那個聰明美麗的侍妾朝云說:“學士一肚子不合時宜,?!碧K東坡捧腹大笑,連聲稱是,。
“不合時宜”正是蘇東坡那堅執(zhí)性格的體現(xiàn),。
蘇東坡堅執(zhí)的性格集中表現(xiàn)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堅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風雨中的海燕,,暴風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昂的怒吼,,高傲地飛翔,。
蘇東坡傳讀書分享心得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1000字篇五
拿破侖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之所以聲名在外,,不僅僅是因為拿破侖幾乎統(tǒng)治整個歐洲的成就,,更多被人提起的是使他最終失敗的戰(zhàn)役——“滑鐵盧戰(zhàn)役”。到底是什么導致了拿破侖的失敗?讀了《拿破侖傳》之后,,我有了更深的了解……
拿破侖出生于科西嘉島,,科西嘉島是意大利的領土,他的母親名叫萊昂齊亞,,是一位聲名顯赫的意大利貴族,,他的父親是一位軍官,名叫卡羅爾,。之后,,他們一家來到法國,為法國效命,,拿破侖也得以在貴族學校上學,。長大后,拿破侖經(jīng)過自我的努力和才華,,很快身居高位,,可是他看不慣法國貴族的所作所為,看不慣他們搜刮百姓,,貪圖享樂,,便發(fā)動了著名的“霧月政變”(“1779.11.9”按法國歷,,為霧月十八日),登上了統(tǒng)治者的寶座……在那里,,我不再對拿破侖的生平做太多的描述,,拿破侖的生平有許多輝煌的事跡,然而就是一場“滑鐵盧”使拿破侖的輝煌成就毀于一旦,。
六月中旬的一天早晨,,太陽剛剛爬上山頭,昨日剛剛下過雨,,道路泥濘,,可是,對于拿破侖久經(jīng)沙場的老兵們來說,,這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可拿破侖卻低估了自我軍隊的本事,等到了中午才下令出兵,,足足浪費了半天時間,。此時,經(jīng)過大戰(zhàn),,拿破侖的死敵——英國人的軍隊已死傷過半,,只要沖上前一舉殲滅即可,可拿破侖再次確定失誤,,他認為英軍的盟友——普魯士軍將要發(fā)起進攻。已經(jīng)確定失誤兩次,,拿破侖還有勝算嗎?有,,只要援軍及時趕到,雙方人數(shù)相當,,誰勝誰負還說不定,,可到了午時,有報告稱,,普魯士的軍隊正在向那里挺進,,還有大約一個小時的路程,拿破侖這下慌了神兒,。開始呼叫援軍,,可援軍統(tǒng)帥格魯希,未能及時趕到,,拿破侖只好勉強抵抗,,應對對方兩倍的兵力,結局:拿破侖慘敗而歸,。
拿破侖的失敗,,讓我深有感觸:只是兩次輕微的確定失誤,,就決定了一場戰(zhàn)爭的走向,傾斜了勝利的天平;區(qū)區(qū)一場九天的戰(zhàn)爭,,毀掉了拿破侖九年打拼的江山,,真可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由此可見,,細微之處會產生多么巨大的影響。在我的學習生涯中,,自然也少不了這樣遺憾的事情:
記得一次數(shù)學考試——數(shù)學是我相比較較拿手的學科,,所以有些大意,我很簡便就將前面的攔路小題一一清除,,稍微難一點兒的應用題關卡前幾關也很是順利,,做著做著,自然就有些飄飄然,,得意忘形了,。正在這時,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好家伙,,來了道難題,一下子把我拉回現(xiàn)實,,難題是難題,,可總有答案,這道題是道看似復雜的圖形題,,可是只要仔細看,,還是能夠看出端倪來的,可我那時正得意,,稍微看出點兒蛛絲馬跡,,便一口咬定我的方法是對的,稀里嘩啦,,龍飛鳳舞地寫完,,把下頭的題目解決,眼睛掃一遍,,就算是檢查了,,此時考試時間還有半個小時,我等不及,,直接提前交卷……
第二天,,成績出來了,我自然很期待,,結果出來了,,好吧,,這個成績對于我來說絕對是個不及格——94分,學校的數(shù)學,,我對自我的成績要求始終在九十五分以上,,差一分都不行,拿到卷子一看,,發(fā)現(xiàn)正是那道圖形題被打了個鮮艷的紅叉,,旁邊大大地寫著一個符號和一個數(shù)字“-6”,紅色的大叉十分耀眼,,看得我身上冒汗,,仔細讀讀題,發(fā)現(xiàn)中途的計算數(shù)字抄錯了,,結果自然也錯了,,然后我又用這個結果參與別的運算,自然結果更是錯上加錯……因為一時的驕傲,,導致計算出錯;又因為計算出錯,,使得整道題都錯;因為整道題錯,扣了大分,,結果未能到達對自我的要求,,同時也與滿分失之交臂,開始是一個微小的錯誤,,之后逐漸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這就是小錯誤的可怕之處。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僅有重視任何一個細節(jié),,才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就如宇宙飛船,,僅有不出一點兒紕漏,,才能保證順利發(fā)射。此刻,,拿起你的“放大鏡”,,照照自我身上“細小的漏洞”吧,將來它們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你的“滑鐵盧”,,僅有防微杜漸,,填補自我身上的小漏洞,才可能成為真正的杰出人物——細微之處,,見真知!
蘇東坡傳讀書分享心得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1000字篇六
合上厚厚的《蘇東坡傳》,,心中感慨萬端,,種種雜緒像被書頁攪動的灰塵縈繞著我,我開始思考人生,,思考命運,。
世界瞬息萬變,人不過是滄海一粟,,那么既然渺小,,就無需去爭奪,去奔波勞碌,,爭取虛幻的浮名,。同時,人生在世一趟也不容易,,不要讓這珍貴的生命做了_詐小人,,受人唾罵。做本真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謂“草木有本心,,何須美人折”,更何況人呢?
縱觀蘇東坡的一生,,是堅持自我的一生,。林語堂稱她為“大自然的頑童”,我認為很貼切,,兒童最真,,率性而為,而“頑”又帶著倔,,正是這股率性和倔勁,,讓他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擁有一顆快樂、平靜的心,。他的政治生涯在新黨與舊黨斗爭,、政權的更迭中起起落落,于他是可悲的,,他像是被裝在木箱里,,拋到海上,隨海浪起起伏伏,,官場似海,,他的性格決定了必然被拋之于浪尖上,是他的正直,、他的直言,、他的調侃諷刺,讓政敵們掀起了一浪又一浪。
我想,,從來沒有人外方貶謫的足跡有遍布這么廣的,,也從來沒有人在貶謫期間過得這么安然恬淡的,,連政敵都嫉妒了。我覺得除了耳熟能詳?shù)娜遽尩劳昝廊诤系脑蛑猓€有幾個不容忽視的原因,。
第一,,是文學的支持,,在窮鄉(xiāng)僻壤,,寫作是他的重要內容,有詩,、有詞,、有信件、有墓志銘,、有經(jīng)典注疏,,這時,他寫東西已經(jīng)沒有什么功用目的了,,而是完全抒發(fā)本心,,所以他的成就才更大。當文學回到了寫本心的位置,,才有了不朽的價值,。第二,是眾多的朋友,,蘇東坡有很多交往一生的朋友,,每到一個地方,也廣交朋友,,尋訪奇人異士,,他對朋友傾心相待,信任有加,,好多引為知己,。
他像一株散發(fā)著特殊氣質的君子蘭,吸引著三教九流的朋友,,就像他自己說的“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記得初中看到一句話,,謂之“人不癡,不可與之交”,,大概有癡氣的人一旦與之相交,,便可長久。這些朋友給予蘇東坡極大的精神安慰和鼓勵。第三,,則是情趣廣泛,,腦中總有這么一個印象。
蘇東坡傳讀書分享心得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1000字篇七
真正的讀書,,應該是我們一生永不厭倦的“事業(yè)”吧!品讀文字之美,,暢享讀書之樂,書香的世界,,我們心之所向!
20xx年4月23日是第15個“世界讀書日”,,我們都知道最初的讀書日是為了紀念大文豪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這一天是他們的辭世紀念日,。時至今日,,讀書日仍然獨具魅力,為世界所重視,。讀書于我,,早已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不僅僅是因為“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恨讀書遲”的警言訓導,,更是因為源于自己內心對美文的呼喚。徜徉書海,,一字一句都可以把生活中那些平淡的辰光換成無邊享受的時刻,,也許只有那句“最是書香能久遠”才最能表達我愛讀書的心聲!
還記得上大學的第一節(jié)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課, 張欣老師興致盎然地向我們介紹林語堂的作品《京華煙云》(《moment in peking》)和《蘇東坡傳》 (《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 of sutungpo》),。而后在寫作課上,, 李娟老師引用了再精彩不過的總述:“我們未嘗不可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珈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可是這些也許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慈悲的微笑,也許這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痹趹阎@嘆的心情讀完這段精辟的文字時,我已被林語堂先生的文筆折服了,,自然也對他筆端下的蘇東坡充滿了好奇和想象,,而老師也極力推薦我們去看《蘇東坡傳》(即《快樂的天才——蘇東坡的生活和時代》)。對于好書,,我總是無法抗拒,,自是奔向圖書館一睹為快。那種遇好書時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心情,,我們都真切地體味過,,也許,此時書的最好價值才盡現(xiàn),,讀書也便成了快樂的真諦!
在兩度品讀《蘇東坡傳》后,,對學貫中西的林語堂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平易,、真誠,,一襲簡單的長袍,卻盡顯大家風范,。首將“humour”譯為“幽默”,,令人叫絕!稱他為“幽默大師”,最為相稱,。我深羨林語堂先生的求學經(jīng)歷:赴美入哈佛大學文學系,,獲文學碩士學位后,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學成后的林語堂先生教學寫作同時迸發(fā)出迷人的光彩,成為對外教學的第一人,,對外漢語專業(yè)的我也就更加癡迷于其人其著,,他用英文寫成的《武則天傳》(《lady wu》)、《吾國與吾民》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生活的藝術》(《the important of living》),、《風聲鶴唳》(《leaf in the storm》),、《浮生六記》(《six chapers of floating life》)等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去閱讀。
“既洞察人間宇宙人情學理,,又能從容不迫以詼諧,是雖無幽默之名,,已有幽默之實”,,蘇東坡即是如此。誠如《蘇東坡傳》是林語堂先生最愛的一本英文著作,,于我亦是最愛!
林語堂著,,張振玉譯的《蘇東坡傳》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一場閱讀的完美盛宴。作者用飽含深情的筆墨再現(xiàn)了千年之前的一代文學巨匠蘇東坡的人生,,在保存了歷史的真實性的同時,,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他對蘇東坡的尊崇和喜愛之情。在書中,,林語堂先生率性地袒露“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為我喜愛他,。喜愛哪一個詩人,,完全是出于一種癖好。我想李白更為高尚,,而杜甫更為偉大——在他偉大的詩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憫人的情感方面,。但是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我偏愛的詩人是蘇東坡,?!蔽胰滩蛔∫獮檫@份真誠和可愛而鼓掌。而譯者也保留了原著中眾多的幽默色彩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跟自己的心走,,選擇喜愛的作家、詩人,,或淺讀幾行文字,,或寫寥寥幾筆感想,都覺得讀書有無限的美好!就讓我們沉浸于由飽滿的情感而著成的書中,,走進蘇東坡,,和他一起走過坎坷多舛卻也豁達快樂的人生旅途。
全書共分為四卷,,卷一:童年與青年;卷二:壯年;卷三:老練;卷四:流放歲月;共有二十八章,,并有原序(怎一個“精彩”了得)和譯者序,。通讀全文,我相信我們會為蘇東坡的宦海浮沉而感慨,,為他的至情至性而動容,,為他的絕妙詩詞而傾倒!
蘇軾出生于北宋四川眉山的一個“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的小城,,父親個性倔強沉穩(wěn),,母親程氏性情和順,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之天資聰穎,,二十一歲的蘇軾便高居榜首,,不負父望。學而優(yōu)則仕的他初涉宦海,,卻適逢王安石倡新法,。面對新法帶給百姓的苦難而反抗無力的蘇軾只能無奈地自求外放,調至杭州做一名通判,。
“三秋桂子,,十里荷香”。杭州溫柔的魅力浸潤著他的心神,,也輕觸著他的文思靈感,,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言:“ 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此時的蘇軾官小無力,但并不失意消沉,,或與妻兒泛舟湖上,,或登山游廟,不負西湖的美意,,清新精粹之詩自是呼之欲出:“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我似乎能夠想象他吟詩時瀟灑的神情,。
多情的杭州總會發(fā)生許許多多的美好,。在蘇軾的一生中,歌妓,、和尚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書中他(她)們的故事讓人看來興味十足,而主角蘇軾最是“迷人”,。于歌妓,,他尊重并欣賞她們的才情和技藝,,也會欣然地參與歌妓的宴席,面對她們的求詩,,總會報以熱情,,從不躲避?!?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捻輕攏,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如此細膩地描寫女子的抒情詩,,至今讀來都覺得情調豐滿,,畫面叢生。于和尚,,最為熟悉的莫過于佛印,,他和蘇軾的斗智情節(jié)總是妙趣橫生。蘇軾好像天生就有一種神奇,,總能用智慧和勇氣把生活過得多彩多姿,,自在無比。
時隔約十七年后,,當蘇軾再度回杭州的為官時,,他所做的便是造福千年的疏浚西湖,興修水利,,建立并完善杭城的供水系統(tǒng),,也絕妙地利用挖出的泥土筑成了蘇堤,而“三潭印月”這一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讓我們不得不感慨蘇軾在風景設計上的才華,?!疤K堤春曉”、“三潭印月”讓自然美的西湖顯得更為別致,,真美留香,,傳之世界!蘇軾曾有一半堅信他的前半生是住在杭州的,可見他對西湖的喜愛之情,。千年的風風雨雨早已淡去了太多的美好,,而似乎唯有杭州仍執(zhí)著地保留著蘇軾如此多的印記。飛逝的是時間,,但留下的卻是蘇軾深深地和杭州融為了一體,,已成為了這邊風景獨好!
慢慢地品讀《蘇東坡傳》,我們仿佛和蘇軾一起在旅行,,一直行走在曲折起伏的路上,,移城換景,,情態(tài)百變。在他杭州任期滿后,,便被調至密州做太守,,相比天堂杭州,密州是十分窮困的縣,,百姓窮苦至食不果腹,、孩童餓死尸葬道邊,凄慘之景讓蘇軾挨著最難過的時光,,但他并不因此沉郁,,而是竭力去撫養(yǎng)受餓的孤兒。困境讓蘇軾有了更為安詳平和的心境,,也更趨向于他所向的陶淵明的靜澄恬淡,。“歡愉之詞難工,,愁苦之詞易好”,,正是在最為沮喪窮苦的密州,他寫出了最絕妙的詞——為思念子由而做的,,人稱“中秋詞,,自東坡詞一出,余詞俱廢” 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一句永留傳!后來也為了子由寫出了《沁園春》,,“漸月華收練,晨光耿耿,,云山摛錦,,朝露漙漙”,更有獲得精神上解脫的《望云樓》“出本無心歸亦好,,白云還似望云人”,,等等。就是這樣地出人料想,,蘇軾一路漂泊流離,,一路詩歌酬唱,快意人生!
在進入徐州成為太守之時,,已有豐富閱歷的蘇軾才開始真正譜寫的人生的樂章,。之前韜光養(yǎng)晦的他現(xiàn)為練達、充實、活躍的干練之才,,他為徐州的百姓興建工程,,根治黃河水患,如魚得水般地施展行政之能,,此時的蘇軾不是個文官,,恰似一位戰(zhàn)士,和百姓拼搏于抗洪救災的第一線,,此中,,他也便成了百姓之友。蘇軾不論處于何地都努力地真正做到“有德于民,,嘉惠一方”,。
也許真是性格使然,“真純”的蘇軾如他自己所說,,遇到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他因作詩諷刺新法,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即有名的“烏臺詩案”,,出獄后的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此時的他愜意地成為了一個農夫,,在城東的坡地手扶犁耙,,自由耕鋤,“東坡居士”也就應時而起,。多面性的蘇東坡在黃州漸顯愛建筑的本性,,詩意地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時光是他永恒不變的追求,樂天派蘇東坡要為自己建一個舒適的家,,筑水壩,,建魚池,種水稻,,尋良種,,勞有所獲時他便欣然于做菜,東坡肉,,獨家秘制魚,,東坡湯等等。如此輕松達觀的蘇東坡被貶謫于此,,很難說是一種懲處或是政敵的報復,,于他,這實在是一種享受!
黃州時期的蘇東坡經(jīng)歷得太多,,不盡言說,,“不以物傷性,,不以謫為患”,隨遇而安,,他的處世哲學已有太多的精進,。他不耽于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如書中所言:“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風光霽月,,高高超越于狗茍蠅營的政治勾當之上”。詩人總是對月夜情有獨鐘,,對美酒迷戀不已,,對自然美景感觸獨一,加之有同道之友的相伴,,月夜泛舟,,吹簫弄笛,豪放超脫,。情之所致,,前后《赤壁賦》便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露,引得古人今人幾多遐想和感悟,。也許真的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始到工”,身處黃州的蘇東坡似乎才情盎然勃發(fā),,不似于之前諷刺詩那么尖銳,,“黃州詞”透著一種暢快淋漓之感?!罢l道人生再無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的高昂豪情;“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的婉約動人;“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超然瀟灑;“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波瀾壯闊 ……絕妙詩詞舉之不盡,我嘆為觀止!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曠達高吟的蘇東坡再次被無情流放,,貶至瓊崖海島的他已是暮年,那時的海南“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生活條件艱苦之極。只是“參透人生窮達”的蘇東坡卻安之若素,,他的達觀人生哲學不允許自己失去快樂,,比之從前更應多份詼諧幽默!如當?shù)責o藥醫(yī)病時,他便對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shù)人喪生于醫(y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總能以微笑面對悲景,,以順處逆,這看似簡單,,但當我們自己親身去做時,,才會發(fā)現(xiàn)簡單處卻蘊藏著奧秘,需我們用一生去求索,。
“蘇東坡——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林語堂先生的高贊最為貼切,。他的被人贊為“天地奇觀”的詞、“天工與清新”的獨創(chuàng)文人畫,、行楷皆善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也許“曠古奇才”都不足以表述他!
正如愛蘇東坡的人們所說:“每每讀到有關蘇東坡的文字,心是凈的,,也是靜的,,是人格上的,也是靈魂上的”,。讀《蘇東坡傳》,,讀他的人生觀,讀他的品性,,讀他的詩詞,,讀他的幽默,讀他的親情,、愛情和友情,,也讀他這個時代的文人政客的雅趣逸事 ……一點一點地走進他絢爛多彩的世界,里面有太多的你意想不到!
也許我之所以喜歡蘇東坡,,正如 林語堂先生在書中所寫的那樣“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在他如此之多光耀千古的詩詞中,我最喜歡《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边@是要經(jīng)過多少人生風雨才會有的頓悟和超脫呢?文章傳之天下,仕途歷經(jīng)坎坷,,“一蓑煙雨任平生”,,蘇東坡給自己的人生做了最好的注釋!
在杭求學的我們是幸福的,品讀《蘇東坡傳》之時,,可以邀好友暢游西湖,,飽覽“蘇堤春曉”、“三潭印月”之景,,也走進蘇東坡紀念館,,看他灑脫的神情昂首天外!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自己喜愛的書,讓自己的心不再荒蕪!就讓我們走進“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林語堂,,也走入書中去經(jīng)歷別樣的人生故事,感受那些落淚和笑顏,,也收獲屬于自己的美麗風景!
蘇東坡傳讀書分享心得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1000字篇八
真正的讀書,,應該是我們一生永不厭倦的“事業(yè)”吧!品讀文字之美,暢享讀書之樂,,書香的世界,,我們心之所向!
20__年4月23日是第15個“世界讀書日”,我們都知道最初的讀書日是為了紀念大文豪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這一天是他們的辭世紀念日,。時至今日,,讀書日仍然獨具魅力,為世界所重視,。讀書于我,,早已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不僅僅是因為“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恨讀書遲”的警言訓導,,更是因為源于自己內心對美文的呼喚。徜徉書海,,一字一句都可以把生活中那些平淡的辰光換成無邊享受的時刻,,也許只有那句“最是書香能久遠”才最能表達我愛讀書的心聲!
還記得上大學的第一節(jié)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課, 張欣老師興致盎然地向我們介紹林語堂的作品《京華煙云》(《moment in peking》)和《蘇東坡傳》 (《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 of sutungpo》),。而后在寫作課上,, 李娟老師引用了再精彩不過的總述:“我們未嘗不可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珈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可是這些也許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慈悲的微笑,,也許這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痹趹阎@嘆的心情讀完這段精辟的文字時,,我已被林語堂先生的文筆折服了,,自然也對他筆端下的蘇東坡充滿了好奇和想象,而老師也極力推薦我們去看《蘇東坡傳》(即《快樂的天才——蘇東坡的生活和時代》),。對于好書,,我總是無法抗拒,自是奔向圖書館一睹為快,。那種遇好書時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心情,,我們都真切地體味過,也許,,此時書的最好價值才盡現(xiàn),,讀書也便成了快樂的真諦!
在兩度品讀《蘇東坡傳》后,對學貫中西的林語堂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平易,、真誠,一襲簡單的長袍,,卻盡顯大家風范,。首將“humour”譯為“幽默”,令人叫絕!稱他為“幽默大師”,,最為相稱,。我深羨林語堂先生的求學經(jīng)歷:赴美入哈佛大學文學系,獲文學碩士學位后,,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學成后的林語堂先生教學寫作同時迸發(fā)出迷人的光彩,,成為對外教學的第一人,,對外漢語專業(yè)的我也就更加癡迷于其人其著,他用英文寫成的《武則天傳》(《lady wu》),、《吾國與吾民》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生活的藝術》(《the important of living》)、《風聲鶴唳》(《leaf in the storm》),、《浮生六記》(《six chapers of floating life》)等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去閱讀,。
“既洞察人間宇宙人情學理,又能從容不迫以詼諧,,是雖無幽默之名,,已有幽默之實”,蘇東坡即是如此,。誠如《蘇東坡傳》是林語堂先生最愛的一本英文著作,,于我亦是最愛!
林語堂著,張振玉譯的《蘇東坡傳》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一場閱讀的完美盛宴,。作者用飽含深情的筆墨再現(xiàn)了千年之前的一代文學巨匠蘇東坡的人生,,在保存了歷史的真實性的同時,,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他對蘇東坡的尊崇和喜愛之情。在書中,,林語堂先生率性地袒露“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為我喜愛他,。喜愛哪一個詩人,,完全是出于一種癖好。我想李白更為高尚,,而杜甫更為偉大——在他偉大的詩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憫人的情感方面,。但是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我偏愛的詩人是蘇東坡,?!蔽胰滩蛔∫獮檫@份真誠和可愛而鼓掌。而譯者也保留了原著中眾多的幽默色彩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跟自己的心走,,選擇喜愛的作家、詩人,,或淺讀幾行文字,,或寫寥寥幾筆感想,都覺得讀書有無限的美好!就讓我們沉浸于由飽滿的情感而著成的書中,,走進蘇東坡,,和他一起走過坎坷多舛卻也豁達快樂的人生旅途。
全書共分為四卷,,卷一:童年與青年;卷二:壯年;卷三:老練;卷四:流放歲月;共有二十八章,,并有原序(怎一個“精彩”了得)和譯者序。通讀全文,,我相信我們會為蘇東坡的宦海浮沉而感慨,,為他的至情至性而動容,為他的絕妙詩詞而傾倒!
蘇軾出生于北宋四川眉山的一個“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的小城,,父親個性倔強沉穩(wěn),母親程氏性情和順,,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之天資聰穎,,二十一歲的蘇軾便高居榜首,,不負父望,。學而優(yōu)則仕的他初涉宦海,,卻適逢王安石倡新法。面對新法帶給百姓的苦難而反抗無力的蘇軾只能無奈地自求外放,,調至杭州做一名通判,。
“三秋桂子,十里荷香”,。杭州溫柔的魅力浸潤著他的心神,,也輕觸著他的文思靈感,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言:“ 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此時的蘇軾官小無力,,但并不失意消沉,,或與妻兒泛舟湖上,或登山游廟,,不負西湖的美意,,清新精粹之詩自是呼之欲出:“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蔽宜坪跄軌蛳胂笏髟姇r瀟灑的神情,。
多情的杭州總會發(fā)生許許多多的美好。在蘇軾的一生中,,歌妓,、和尚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書中他(她)們的故事讓人看來興味十足,,而主角蘇軾最是“迷人”,。于歌妓,他尊重并欣賞她們的才情和技藝,,也會欣然地參與歌妓的宴席,,面對她們的求詩,總會報以熱情,,從不躲避,。“ 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捻輕攏,,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如此細膩地描寫女子的抒情詩,,至今讀來都覺得情調豐滿,,畫面叢生。于和尚,,最為熟悉的莫過于佛印,,他和蘇軾的斗智情節(jié)總是妙趣橫生。蘇軾好像天生就有一種神奇,,總能用智慧和勇氣把生活過得多彩多姿,,自在無比。
時隔約十七年后,,當蘇軾再度回杭州的為官時,,他所做的便是造福千年的疏浚西湖,興修水利,,建立并完善杭城的供水系統(tǒng),,也絕妙地利用挖出的泥土筑成了蘇堤,而“三潭印月”這一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讓我們不得不感慨蘇軾在風景設計上的才華,?!疤K堤春曉”、“三潭印月”讓自然美的西湖顯得更為別致,,真美留香,,傳之世界!蘇軾曾有一半堅信他的前半生是住在杭州的,可見他對西湖的喜愛之情,。千年的風風雨雨早已淡去了太多的美好,,而似乎唯有杭州仍執(zhí)著地保留著蘇軾如此多的印記。飛逝的是時間,,但留下的卻是蘇軾深深地和杭州融為了一體,,已成為了這邊風景獨好!
慢慢地品讀《蘇東坡傳》,我們仿佛和蘇軾一起在旅行,,一直行走在曲折起伏的路上,,移城換景,情態(tài)百變,。在他杭州任期滿后,,便被調至密州做太守,相比天堂杭州,,密州是十分窮困的縣,,百姓窮苦至食不果腹、孩童餓死尸葬道邊,,凄慘之景讓蘇軾挨著最難過的時光,,但他并不因此沉郁,而是竭力去撫養(yǎng)受餓的孤兒。困境讓蘇軾有了更為安詳平和的心境,,也更趨向于他所向的陶淵明的靜澄恬淡,。“歡愉之詞難工,,愁苦之詞易好”,正是在最為沮喪窮苦的密州,,他寫出了最絕妙的詞——為思念子由而做的,,人稱“中秋詞,自東坡詞一出,,余詞俱廢” 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永留傳!后來也為了子由寫出了《沁園春》,“漸月華收練,,晨光耿耿,,云山摛錦,朝露漙漙”,,更有獲得精神上解脫的《望云樓》“出本無心歸亦好,,白云還似望云人”,等等,。就是這樣地出人料想,,蘇軾一路漂泊流離,一路詩歌酬唱,,快意人生!
在進入徐州成為太守之時,,已有豐富閱歷的蘇軾才開始真正譜寫的人生的樂章。之前韜光養(yǎng)晦的他現(xiàn)為練達,、充實,、活躍的干練之才,他為徐州的百姓興建工程,,根治黃河水患,,如魚得水般地施展行政之能,此時的蘇軾不是個文官,,恰似一位戰(zhàn)士,,和百姓拼搏于抗洪救災的第一線,此中,,他也便成了百姓之友,。蘇軾不論處于何地都努力地真正做到“有德于民,嘉惠一方”。
也許真是性格使然,,“真純”的蘇軾如他自己所說,,遇到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他因作詩諷刺新法,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即有名的“烏臺詩案”,,出獄后的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此時的他愜意地成為了一個農夫,,在城東的坡地手扶犁耙,,自由耕鋤,“東坡居士”也就應時而起,。多面性的蘇東坡在黃州漸顯愛建筑的本性,,詩意地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時光是他永恒不變的追求,樂天派蘇東坡要為自己建一個舒適的家,,筑水壩,,建魚池,種水稻,,尋良種,,勞有所獲時他便欣然于做菜,東坡肉,,獨家秘制魚,,東坡湯等等。如此輕松達觀的蘇東坡被貶謫于此,,很難說是一種懲處或是政敵的報復,,于他,這實在是一種享受!
黃州時期的蘇東坡經(jīng)歷得太多,,不盡言說,,“不以物傷性,不以謫為患”,,隨遇而安,,他的處世哲學已有太多的精進。他不耽于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如書中所言:“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風光霽月,高高超越于狗茍蠅營的政治勾當之上”,。詩人總是對月夜情有獨鐘,,對美酒迷戀不已,對自然美景感觸獨一,加之有同道之友的相伴,,月夜泛舟,,吹簫弄笛,豪放超脫,。情之所致,,前后《赤壁賦》便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露,引得古人今人幾多遐想和感悟,。也許真的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始到工”,身處黃州的蘇東坡似乎才情盎然勃發(fā),,不似于之前諷刺詩那么尖銳,“黃州詞”透著一種暢快淋漓之感,?!罢l道人生再無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的高昂豪情;“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的婉約動人;“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超然瀟灑;“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波瀾壯闊 ……絕妙詩詞舉之不盡,,我嘆為觀止!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曠達高吟的蘇東坡再次被無情流放,貶至瓊崖海島的他已是暮年,,那時的海南“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生活條件艱苦之極,。只是“參透人生窮達”的蘇東坡卻安之若素,他的達觀人生哲學不允許自己失去快樂,,比之從前更應多份詼諧幽默!如當?shù)責o藥醫(yī)病時,,他便對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shù)人喪生于醫(y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總能以微笑面對悲景,以順處逆,,這看似簡單,,但當我們自己親身去做時,才會發(fā)現(xiàn)簡單處卻蘊藏著奧秘,,需我們用一生去求索,。
“蘇東坡——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林語堂先生的高贊最為貼切。他的被人贊為“天地奇觀”的詞,、“天工與清新”的獨創(chuàng)文人畫,、行楷皆善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也許“曠古奇才”都不足以表述他!
正如愛蘇東坡的人們所說:“每每讀到有關蘇東坡的文字,心是凈的,,也是靜的,,是人格上的,也是靈魂上的”,。讀《蘇東坡傳》,,讀他的人生觀,讀他的品性,,讀他的詩詞,,讀他的幽默,讀他的親情,、愛情和友情,,也讀他這個時代的文人政客的雅趣逸事 ……一點一點地走進他絢爛多彩的世界,里面有太多的你意想不到!
也許我之所以喜歡蘇東坡,,正如 林語堂先生在書中所寫的那樣“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在他如此之多光耀千古的詩詞中,,我最喜歡《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边@是要經(jīng)過多少人生風雨才會有的頓悟和超脫呢?文章傳之天下,仕途歷經(jīng)坎坷,,“一蓑煙雨任平生”,,蘇東坡給自己的人生做了最好的注釋!
在杭求學的我們是幸福的,品讀《蘇東坡傳》之時,,可以邀好友暢游西湖,,飽覽“蘇堤春曉”、“三潭印月”之景,,也走進蘇東坡紀念館,,看他灑脫的神情昂首天外!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自己喜愛的書,讓自己的心不再荒蕪!就讓我們走進“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林語堂,,也走入書中去經(jīng)歷別樣的人生故事,,感受那些落淚和笑顏,,也收獲屬于自己的美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