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論文引用怎么標注出處篇一
引用別的參考文獻怎么標注
一、參考文獻的類型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具體如下:
m——專著 c——論文集 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r——報告
對于不屬于上述的文獻類型,采用字母“z”標識,。
對于英文參考文獻,,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則,,具體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應為:cowley, m.r.,如果有兩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變,&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與irving gordon應為:norris, f. & .;
②書名、報刊名使用斜體字,,如:mastering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參考文獻的格式及舉例
1.期刊類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舉例】
[1] 王海粟.淺議會計信息披露模式[j].財政研究,,21(1):56-58.
[2] 夏魯惠.高等學校畢業(yè)論文教學情況調研報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3): 62 – 67.
2.專著類
【格式】[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舉例】[4] 葛家澍,林志軍.現(xiàn)代西方財務會計理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42-45.
3.報紙類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舉例】
[6] 李大倫.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報,-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1987-8-15(33).
4.論文集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a]. in n and 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pp.50-78.
5.學位論文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1] 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tǒng)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shù)學系數(shù)學研究所, 1983:1-7.
6.研究報告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2] 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 :9-10.
7.條例
【格式】[序號]頒布單位.條例名稱.發(fā)布日期
【舉例】[15]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z].1991—06—05
8.譯著
【格式】[序號]原著作者. 書名[m].譯者,譯.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三,、注釋
注釋是對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
注釋前面用圈碼①、②,、③等標識,。
四、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與文中注(王小龍,,)對應,。
標號在標點符號內。
多個都需要標注出來,,而不是1-6等等,,并列寫出來。
最后,,引用畢業(yè)論文屬于學位論文,,如格式5
5.學位論文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1] 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tǒng)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shù)學系數(shù)學研究所, 1983:1-7.
【相關閱讀】
apa style文獻引用格式標注方法說明
在寫作essay論文中,,其中apa,mla,chicago citation style,都是留學生同學最為清楚熟悉而且經常用到的的引用格式了,,51due教員組特別的為同學們梳理關于apa style的里里外外,給大家一個更清楚的視角去認識和學習apa,。
一. 何為apa
常有外教要求我們使用apa形式去寫論文,,不論是在美方寫作課,還是在專業(yè)課(例如:marketing,,management等),。
很多朋友對于apa很困惑,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怎么使用,。
一篇要求用apa形式寫成的英語論文,,想要拿到滿意的分數(shù),apa的正確使用絕對功不可沒,。
通俗來說,,apa就是一種寫外國文章需要遵循的一種格式,就是一種既定的寫作規(guī)則,。
沒有什么玄機,,當然,每個人喜歡和偏向所用的論文的形式不同,,常見的書寫論文的格式無外乎apa,,mla,chicago等,。
國商的外交很多,,來自不同國家,要求使用apa的老師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外教要求學生使用mla,。
這里只向大家介紹apa。
apa的全稱是: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正式來說,,apa格式指的就是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而此協(xié)會是目前在美國具有權威性的心理學學者組織,。
apa格式起源于1929年是一種為廣泛接受的研究型論文撰寫格式,。
apa格式主要用于心理學、教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寫作,。
二. apa的作用:(為何使用apa)
apa起到支撐論文論點,避免抄襲,,引用并形成資源等作用,。
(如何避免自己的文章被認定有高抄襲率是應用apa的難點,也是下面討論的重點)
三. apa兩大難點
難點一:查找資源時要隨手記下資源要件,。
apa規(guī)范格式主要包括文內文獻引用(reference citations in text)和文后參考文獻列舉(reference list)兩大部分。
我們需要做的一大重點其實就是在找與所寫論文相關的各種資料時,,不忘細心地將資源的相關要件(包括時間,,作者,日期,,出版社,,書名,,文章名,,網址,,甚至是網頁更新時間等等)記下來,然后按照規(guī)則格式標注在論文的文中及文后,。
難點二:如何篩選記錄下的資源要件,,即根據資源類型在in-text及reference需里正確陳列資源要件,。
原因是不可能每個資源的所有可能為我們收集到的信息都是一樣的,,有的資源我們只能找到一個作者,,但是當同時有多個作者時,,in-text及reference的apa格式就不同。
再如,,從網上找的資源和從書本上找的資源要求的apa格式又不相同,。
論文引用怎么標注出處篇二
一,、順序編碼制(溫哥華體系)
這種體系是按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獻出現(xiàn)先后順序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碼,用方括號括注在文中提及的文獻著者或理論系統(tǒng)名的右上角,。
如:
達爾文指出……
進化論認為……
如果只提及引用內容而未提及著者,則括注在所引用文字群的右上角。
如:
根據遺傳學原理,可以推論出這種變異是受基因控制的,是可以遺傳的[8],。
如果所提及的文獻作為文字敘述中的直接說明語時,,則應與正文平排,并且每個序號都應加上方括號。
如:
紫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qū)(參見文獻[11],、[20]、[32]),。
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參考文獻,,只在第一次出現(xiàn)時編排序號(在參考文獻表中也只出現(xiàn)一次),其他處使用同一序號;如果多次引用的是同一參考文獻的不同頁的內容并標上了頁碼,,則每次引用都應編排序號,,參考文獻表中也要一一列出。
若某一問題使用了多篇文獻說明,,這時將各文獻的序號在一個方括號內全部列出,,中間加逗號,若遇連續(xù)序號,,可在起訖序號中間加“~”表示,。
如:
這種變異往往發(fā)生在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時期[3, 5, 7~10],但是為了……
二,、著者-出版年制
這種參考文獻是由著者姓名與出版年代構成,。
標注方法是在被引用的著者姓名之后用圓括號標注參考文獻的出版年代,。
如:
徐道一(1983)認為,生物變革時期與太陽系在銀河系的運行軌跡可能有一定聯(lián)系,。
文中只提及所引用的資料內容而未提及著者,,則在引文敘述文字之后用圓括號標注著者姓(中國人、朝鮮人,、日本人等用漢字姓名的著者要用完整的姓氏和名字)和出版年代,,兩者之間空一格,不用逗號,。
如:
孟德爾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重要的現(xiàn)象,,即紅、白花豌豆雜交后的所結種子第二年長出的植株的紅白花色比例為3:1(方宗熙 1962),。
引用同一著者在同一年份出版的多篇文獻時,出版年份之后用英文小寫字母a,、b,、c…加以區(qū)別,并用逗號隔開,。
如:
根據泰勒級數(shù)展開公式,,我們很自然地假定在靠近平衡態(tài)時廣義生態(tài)力和廣義生態(tài)流之間是線性齊次關系(魯廷全 1988b, 1988a)。
引用有兩個以上同姓的著者的外文文獻,,在姓氏后面加上名字的縮寫(首字母,,大寫),姓和名,、名和年代之間空一格(不加逗號,,不加縮寫點),而兩個文獻之間用逗號隔開,。
如:
1971年初北半球平均雪被顯著增加,,以及相伴的短波輻射吸收的減少是隨后異常天氣型出現(xiàn)的原因(kukla g j 1974, kukla h j 1976)。
引用多著者文獻時,,只標注第一個著者,,其后加“等”字,或與之同義的外文(“et al.”,、“и др.”……),。
如:
現(xiàn)代生態(tài)學研究的中心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以及人與生物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馬世駿等 1990)。
生態(tài)學的現(xiàn)代品格是把一個意外的結果變成一個意料中的結果,,把一個偶然的事件變成一個當然的事件(harvey d et al. 1969 ),。
同一處引用多篇文獻時,按出版年份由近到遠依次標注,,文獻與文獻之間用逗號隔開,。
如:
遙相關研究(alliso et al. 1971, bjerknes 1969, doberitz 1969, doberitz et al. 1967)指出,,兩種相反的流型……。
參考文獻表的編排
參考文獻中的著錄項目,、標點符號及排列順序嚴格按如下范例套用,。
參考文獻表的排版樣式為:六號宋體+times new roman,首行不縮進,,懸掛縮進16磅,,行距最小12磅。
一,、順序編碼制
各篇文獻要按正文標注的序號依次列出,,序號前后不加任何符號,只在序號后用一空格與作者姓名隔開,。
參考文獻中,,在文章的頁碼前都用冒號,人名中的縮寫點略去,。
1. 專著
作者. 書名(包括副書名). 版本(第一版應略去).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作者. 文章名//原出版物責任者. 原出版物名. 版本(第一版應略去).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如果是譯文,,則應在文獻名后加上譯者姓名,。
黑姆斯等. 生物化學. 王鏡巖等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365.
2.論文集
作者. 文章名//論文集編者. 論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章的起訖頁碼.
3. 刊物
作者. 文章名. 刊物名稱,,出版年,卷(期,,部分):文章的起訖頁碼.
4.報紙
作者. 文章名. 報紙名稱,,年-月-日(版面第次).
二、著者-出版年制
凡正文中括注了著者姓名和年份的,,其文獻都必須列入參考文獻表中,。
參考文獻表各條目前一律不加序號,先按語種分類排列,,排列順序是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種。
然后,,中文和日文按著者的姓氏筆畫數(shù),、筆順(一、丨,、丿,、ヽ,、乛)順序排列(中文也可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西文和俄文按著者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當一個著者有多篇文獻,,有單獨署名的文獻也有與他人合寫而又是第一著者時,他單獨署名的文獻排在前面,,并按出版年份的先后排列,,接著排他與另一著者合寫的文獻,然后再排他與多人合寫的文獻,。
著錄項目基本與順序編碼制相同,,不同的是出版年代應緊排在編著者之后,并加實心句點,。
參考文獻中,,在文章的頁碼前都用冒號,人名中的縮寫點略去,。
1. 專著
作者. 出版年. 書名(包括副書名). 版本(第一版應略去). 出版地:出版者:頁碼.
作者. 出版年. 文章名//原出版物責任者. 原出版物名. 版本(第一版應略去). 出版地:出版者:頁碼.
如果是譯文,,則應在文獻名后加上譯者姓名。
如:
黑姆斯等. 2000. 生物化學. 王鏡巖等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365.
2. 論文集
作者. 出版年. 文章名//論文集編者. 論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文章的起訖頁碼.
3. 刊物
作者. 出版年. 文章名. 刊物名稱,,卷(期,,部分):文章的起訖頁碼.
4. 報紙
作者. 年-月-日. 文章名. 報紙名稱,,(版面第次).
1. 編著者姓名以姓前名后列出,,西文和俄文編著者姓全部錄入,名可以縮寫為首字母(大寫),,字母后不加縮寫點;如果用首字母無法識別該人名時,,則宜用全名。
2.文獻編著者不超過三人時,,可全部錄入;若超過三人時,,則只錄入前三個,其后加“等”,、“,,et al.”或其他語種相應的`詞。
3.以組織或機構署名的文獻,,則以組織或機構名稱作為編著者,,為避免混淆,一般不用簡稱或縮寫,。
4.編著者不明的文獻,,編者項應注明“佚名”或其他語種與之相應的詞(如anon.)。
凡采用順序編碼制的參考文獻可省略此項,,直接錄入題名,。
5.編錄外文文獻時,,大寫字母的使用要符合文獻本身所使用文種的習慣用法。
6.外文期刊刊名可列出全名,,也可列出慣用的縮寫刊名,,詞與詞之間空一格,全書應保持一致,。
只有一個詞的刊名不能縮寫,。
期刊只列出卷號,不必標“卷”或“vol.”等;如果是分卷圖書,,則應加“卷”或“冊”或“vol.”或其他語種相應的詞(首字母大小寫應全書統(tǒng)一),。
參考文獻中的版次、卷,、期,、頁碼等數(shù)字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
版次中中文版次著錄為“第2版”,、“第3版”……(第1版不必列出),,西文文獻的版次著錄為“2nd ed.”、“3rd ed.”或其他語種的相應詞,。
參考文獻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電子文獻類型:數(shù)據庫[db],,計算機[cp],,電子公告[eb]
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互聯(lián)網[ol],光盤[cd],,磁帶[mt],,磁盤[dk]
a: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
[1]劉國鈞,,陳紹業(yè).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1]何齡修.讀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c: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可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7]鐘文發(fā).非線性規(guī)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煒.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
d: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8]謝希德.創(chuàng)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e:電子文獻
[文獻類型/載體類型標識]:[j/ol]網上期刊,、[eb/ol]網上電子公告、[m/cd]光盤圖書,、[db/ol]網上數(shù)據庫,、[db/mt]磁帶數(shù)據庫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版或獲得地址,發(fā)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shù)據庫系統(tǒng)工程的進展[eb/ol].
[8]萬錦.中國大學學報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論文引用怎么標注出處篇三
參考文獻引用網頁怎么標注
【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出處[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或可獲得地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舉例】
[1] 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shù)據庫系統(tǒng)工程的進展[eb/ol].http: //。
[2] 萬錦.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c1993).英文版 [db/cd].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常用的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
〔db/ol〕――聯(lián)機網上數(shù)據(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帶數(shù)據庫(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盤圖書(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盤軟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網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網上電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論文引用怎么標注出處篇四
根據排列順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按插入順序排序,,二是按作者的姓名排序。
如果是按作者姓名排序,,文章內容如果要改動(包括移動,、插入或刪除),對參考文獻在 最后的排序影響不大,,編號也好改,。
但如果是按插入順序排序(國內的絕大部分雜志和國外的許多雜志都是這樣的),則文章如有改動,,參考文獻的增刪和重新排序 的工作就會變得很煩瑣,,而且容易出錯,。
有的編輯對這方面的要求很嚴格,,把參考文獻的格式作為筆者是否認真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
所以,,參考文獻是我們寫論文時不容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方法如下(以word為例):
1.光標移到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菜單中“插入”—“引用”—“腳注和尾注”,。
2.對話框中選擇“尾注”,,編號方式選“自動編號”,所在位置建議選“節(jié)的結尾”,。
3.如“自動編號”后不是阿拉伯數(shù)字,,選右下角的“選項”,在編號格式中選中阿拉伯數(shù)字,。
4.確定后在該處就插入了一個上標“1”,,而光標自動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個上標“1”,這就是輸入第一個參考文獻的地方,。
5.將文章最后的上標“1”的格式改成正常(記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將它刪掉重新輸入,否則參考文獻以后就是移動的位置,,這個序號也不會變),,再在它后面輸入所插入的參考文獻。
6.對著參考文獻前面的“1”雙擊,,光標就回到了文章內容中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可以繼續(xù)寫文章了。
7.在下一個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會出現(xiàn)一個“2”(word已經自動為你排序了),,繼續(xù)輸入所要插入的參考文獻。
8.所有文獻都引用完后,,你會發(fā)現(xiàn)在第一篇參考文獻前面一條短橫線(頁面視圖里才能看到),,如果參考文獻跨頁了,在跨頁的地方還有一條長橫線,,這些線無法選中,,也無法刪除。
這是尾注的標志,,但一般科技論文格式中都不能有這樣的線,,所以一定要把它們刪除。
9.切換到普通視圖,,菜單中“視圖”——“腳注”,,這時最下方出現(xiàn)了尾注的編輯欄。
參考文獻的標注!(引用)
10.在尾注右邊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分隔符”,,這時那條短橫線出現(xiàn)了,,選中它,刪除,。
參考文獻的標注!(引用)
11.再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延續(xù)分隔符”,,這是那條長橫線出現(xiàn)了,選中它,,刪除,。
參考文獻的標注!(引用)
12.切換回到頁面視圖,參考文獻插入已經完成了,。
這時,,無論文章如何改動,參考文獻都會自動地排好序了。
如果刪除了,,后面的參考文獻也會自動消失,,絕不出錯。
參考文獻的標注!(引用)
13.參考文獻越多,,這種方法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的越大,。
在寫畢業(yè)論文的時候,我就是用這個方法分節(jié)插入參考文獻的,,
參考文獻的類型【2】
一,、參考文獻的類型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具體如下:
m——專著 c——論文集 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r——報告
對于不屬于上述的文獻類型,,采用字母“z”標識,。
對于英文參考文獻,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則,,具體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應為:cowley, m.r.,如果有兩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變,,&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與irving gordon應為:norris, f. & .;
②書名,、報刊名使用斜體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參考文獻的格式及舉例
1.期刊類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舉例】
[1]王海粟.淺議會計信息披露模式[j].財政研究,,21(1):56-58.
[2]夏魯惠.高等學校畢業(yè)論文教學情況調研報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heider, 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 (3): 62 – 67.
2.專著類
【格式】[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舉例】[4]葛家澍,林志軍.現(xiàn)代西方財務會計理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42.
[5]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報紙類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舉例】
[6]李大倫.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報,,-12-27(3).
[7]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論文集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8]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12-17.
[9]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n and 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學位論文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1] 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tǒng)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shù)學系數(shù)學研究所, 1983:1-7.
6.研究報告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2] 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 :9-10.
7.條例
【格式】[序號]頒布單位.條例名稱.發(fā)布日期
【舉例】[15]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z].1991—06—05
8.譯著
【格式】[序號]原著作者. 書名[m].譯者,譯.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三,、注釋
注釋是對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
注釋前面用圈碼①、②,、③等標識,。
四、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與文中注(王小龍,,)對應,。
標號在標點符號內。
多個都需要標注出來,,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寫出來。
論文引用怎么標注出處篇五
技師論文的撰寫與答辯從別人的經驗中受到啟發(fā),,以擴大視 野,,充實論文的內容。沒有充足而真實,、準確的資料... 即按引用文獻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 在文獻的著 者或成果敘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注阿... 交出去,就以為大功告成,,可以松口氣按他們的話說: “辛苦了好幾個月,,現(xiàn)在交了論文...
科技論文寫作技巧結論、圖表,、公式以及思路的詳細出處。 標注出引用的位置,。 例: ? ……對此,,***等... 作者姓名,論文標題,,期刊名,,……。 ――請參照國標 8. 尊重別人的勞動――參考文獻 ... 3.3 我要做什么――前言(1) 研究的背景 ――告訴讀者為什么要提起所要研究的話 題,、...
科技論文寫作制:論文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獻在引 文后標注“著者”和發(fā)表“年份”,,并用圓括號括起。... 學術論文的評審 什么樣的論文容易被拒絕 缺乏創(chuàng)新性 重復別人的工作 內容陳舊 研究內容... 英文摘要 附錄 表格 插圖 如未插在正文中的話 坐標圖 學術論文的題目 題目...
經濟學博士生論文寫作指南1你不必為突出你自己的方法和貢獻而把別人的研究批得一無是處,。 很多論文的文獻綜述洋... 沒有必要引用相關領域里的每一篇文獻,, 也沒有必要按照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你真的希望讀者停下來閱讀這個腳注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把它放 到正文中,。你希望...
本科生畢業(yè)論文這時 候, 他們往往很想知道別人是如何評價這篇論文的, 這篇論文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 ... 通過將 那些對文章進行引用的句子,,與本文建模,對原文中的句子進行排序,,從而獲得 4... getcontent 類返回,。 (3)重寫 adddocument 函數(shù),如下,,其中關鍵部分黃色背景標注 int ...
第一部分 mba 學位論文的選題工作專業(yè)學位論文中,,對別人觀點的引用,應使用頁下注(腳注)方式,,不使用哈佛著錄 法... 等) ,。注釋在正文中用方括號上 角標 [1] 、[2] ……等依次編號進行標注,,同時在該頁面...
學術論文的寫作和投稿腳注或者致謝形式標注通訊聯(lián)系人,。 16 素質教育培訓計劃―讀者篇論文的格式/author ... 推敲修改:主動聽取別人的意見;要再查閱,、再 研究,;要“冷處理”,過若干天后再瀏... jin y,。 應盡量采用相對固定的英文姓名的表達形式,, 以減 少在文獻檢索和論文引用中...
學術論文英文題目和摘要的撰寫方法要有意識的從寫作的角度去讀,看看 人家的論文是怎么寫的,,引言和討論,,結果和討論是... 但千萬不要大段直接引用別人的話, 不容易表達得自己的觀 點一定要盡量寫成簡單句,,... 其中“john c”為名字,, “berger”為姓氏。 在作者姓名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數(shù)字上標注...
畢業(yè)論文(設計)工作手冊畢業(yè)論文不得弄虛作假,,抄襲別人的成果,。畢業(yè)論文有弄虛作假、抄襲現(xiàn)象者,,取消答辯... 經濟觀察報,,2005,10(3):37. (4)外文文獻 引用專著(編著、譯著)標注順序:作者.書名... 擬寫提綱,, 調研或實驗(如果需要的話),,撰寫初稿,修改定稿,;步驟與方法是指對包括...
科技論文寫作講義目的在于使別人能夠重復操作,。 6.2.3 實驗結果及其分析 這是論文的價值所在,,是論文的... 包括觀點,、方法,、數(shù)據和其他資料,若對引用 部分加以標注,,則他人的成果將表示得十分... 字(依摘要類型而定)
1.最新畢業(yè)論文寫作指導
2.論文寫作指導教學
3.畢業(yè)論文指導內容寫作
英文論文寫作指導
5.畢業(yè)論文摘要寫作指導
6.本科畢業(yè)論文寫作指導
7.英語本科畢業(yè)論文寫作指導
8.留學生畢業(yè)論文寫作指導
9.畢業(yè)論文寫作指導
10.計算機專業(yè)論文寫作指導
論文引用怎么標注出處篇六
怎么標注論文參考文獻
論文參考文獻怎么標注【1】 標注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為角標法,,即在引用別人觀點的段落、句子,、公式后面加[3],且為上標,,括號中的數(shù)字與你在參考文獻列表中的數(shù)字一致;
第二種方法為作者、年代法,,即在引用別人觀點的段落,、句子、公式后面加(作者,,發(fā)表時間),,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張智寶,),,此種方法要求在寫參考文獻列表時要按作者的姓氏,、論文著作發(fā)表的時間排練。
怎么標注論文參考文獻【2】引用別人的畢業(yè)論文參考文獻怎么標注
一,、參考文獻的類型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具體如下:
m——專著 c——論文集 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r——報告
對于不屬于上述的文獻類型,采用字母“z”標識,。
對于英文參考文獻,,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則,具體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應為:cowley, m.r.,,如果有兩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變,,&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與irving gordon應為:norris, f. & .;
②書名,、報刊名使用斜體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參考文獻的格式及舉例
1.期刊類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舉例】
[1] 王海粟.淺議會計信息披露模式[j].財政研究,,,21(1):56-58.
[2] 夏魯惠.高等學校畢業(yè)論文教學情況調研報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專著類
【格式】[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舉例】[4] 葛家澍,,林志軍.現(xiàn)代西方財務會計理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報紙類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舉例】
[6] 李大倫.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報,,-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論文集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n and 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pp.50-78.
5.學位論文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1] 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tǒng)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shù)學系數(shù)學研究所, 1983:1-7.
6.研究報告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2] 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 :9-10.
7.條例
【格式】[序號]頒布單位.條例名稱.發(fā)布日期
【舉例】[15]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z].1991—06—05
8.譯著
【格式】[序號]原著作者. 書名[m].譯者,譯.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三,、注釋
注釋是對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
注釋前面用圈碼①,、②,、③等標識。
四,、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與文中注(王小龍,,)對應。
標號在標點符號內,。
多個都需要標注出來,,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寫出來,。
最后,,引用畢業(yè)論文屬于學位論文,如格式5
5.學位論文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1] 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tǒng)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shù)學系數(shù)學研究所, 1983:1-7.
怎么標注論文參考文獻【3】論文中的參考文獻引用數(shù)字怎么標注
光標放在引用參考文獻的地方,,在菜單欄上選【插入|腳注和尾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尾注”,,點擊【選項】按鈕修改編號格式為阿拉伯數(shù)字,,位置為“文檔結尾”,確定后word就在光標的地方插入了參考文獻的編號,,并自動跳到文檔尾部相應編號處請你鍵入參考文獻的說明,,在這里按參考文獻著錄表的格式添加相應文獻。
參考文獻標注要求用中括號把編號括起來,,至今我也沒找到讓word自動加中括號的方法,,需要手動添加中括號。
在文檔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獻時,,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獻時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獻時點【插入|交叉引用】,,【引用類型】選“尾注”,引用內容為“尾注編號(帶格式)”,,然后選擇相應的文獻,,插入即可。
不要以為已經搞定了,,我們離成功還差一步,。
論文格式要求參考文獻在正文之后,,參考文獻后還有發(fā)表論文情況說明,、附錄和致謝,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檔的結尾,,要么在“節(jié)”的結尾,,這兩種都不符合我們的要求。
解決的方法似乎有點笨拙,。
首先刪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編號(我們不需要它,,因為它的格式不對),然后選中所有尾注文本(參考文獻說明文本),,點【插入|書簽】,,命名為“參考文獻文本”,添加到書簽中,。
這樣就把所有的參考文獻文本做成了書簽,。
在正文后新建一頁,標題為“參考文獻”,,并設置好格式,。
光標移到標題下,選【插入|交叉引用】,,【引用類型】為“書簽”,,點“參考文獻文本”后插入,這樣就把參考文獻文本復制了一份,。
選中剛剛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體字號等,并用項目編號進行自動編號,。
到這里,,我們離完美還差一點點。
打印文檔時,,尾注頁同樣會打印出來,,而這幾頁是我們不需要的。
當然,,可以通過設置打印頁碼范圍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幾頁,。
這里有另外一種方法,,如果你想多學一點東西,請接著往下看,。
選中所有的尾注文本,,點【格式|字體】,改為“隱藏文字”,,切換到普通視圖,,選擇【視圖|腳注】,此時所有的尾注出現(xiàn)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選擇“尾注分割符”,,將默認的橫線刪除。
同樣的方法刪除“尾注延續(xù)分割符”和“尾注延續(xù)標記”,。
刪除頁眉和頁腳(包括分隔線),,選擇【視圖|頁眉和頁腳】,首先刪除文字,,然后點擊頁眉頁腳工具欄的【頁面設置】”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上點【邊框】,在【頁面邊框】選項卡,,邊框設置為“無”,,應用范圍為“本節(jié)”;【邊框】選項卡的邊框設置為“無”,應用范圍為“段落”,。
切換到“頁腳”,,刪除頁碼。
選擇【工具|選項】,,在【打印】選項卡里確認不打印隱藏文字(word默認),。
省時省力——寫論文時如何利用word編輯參考文獻
使用word中尾注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解決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排序問題。
方法如下:
1.光標移到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菜單中“插入”——“引用”——“腳注和尾注”,。
2.對話框中選擇“尾注”,編號方式選“自動編號”,,所在位置選“節(jié)的結尾”,。
3.如“自動編號”后不是阿拉伯數(shù)字,選右下角的“選項”,,在編號格式中選中阿拉伯數(shù)字,。
4.確定后在該處就插入了一個上標“1”,而光標自動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個上標“1”,,這就是輸入第一個參考文獻的地方。
5.將文章最后的上標“1”的格式改成正常(記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將它刪掉重新輸入,,否則參考文獻以后就是移動的位置,,這個序號也不會變),再在它后面輸入所插入的參考文獻(格式按雜志要求來慢慢輸,,好像沒有什么辦法簡化),。
6.對著參考文獻前面的“1”雙擊,光標就回到了文章內容中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可以繼續(xù)寫文章了,。
7.在下一個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會出現(xiàn)一個“2”(word已經自動為你排序了),,繼續(xù)輸入所要插入的參考文獻,。
8.所有文獻都引用完后,你會發(fā)現(xiàn)在第一篇參考文獻前面一條短橫線(普通視圖里才能看到),,如果參考文獻跨頁了,,在跨頁的地方還有一條長橫線,,這些線無法選中,,也無法刪除。
這是尾注的標志,,但一般科技論文格式中都不能有這樣的線,,所以一定要把它們刪除。
(怎么做?)
9.切換到普通視圖,,菜單中“視圖”——“腳注”——尾注的編輯欄:
10.在尾注右邊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分隔符”,,這時那條短橫線出現(xiàn)了,選中它,,刪除,。
11.再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延續(xù)分隔符”,這是那條長橫線出現(xiàn)了,,選中它,,刪除。
12.切換回到頁面視圖,,參考文獻插入已經完成了,。
這時,無論文章如何改動,,參考文獻都會自動地排好序了,。
如果刪除了,后面的參考文獻也會自動消失,,絕不出錯,。
13.參考文獻越多,這種方法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的越大,。
在寫畢業(yè)論文的時候,,我就是用這個方法分節(jié)插入參考文獻的,,真爽!
以上就是我用word中的尾注插入參考文獻的方法,拿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請高手們不要見笑,。
存在一個小問題:
如果同一個參考文獻兩處被引用,只能在前一個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時都插入,。
這樣改動文章后,后插入的參考文獻的編號不會自動改動,。
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
1,單擊要插入對注釋的引用的位置3,。
2,單擊“插入”菜單中的“引用”——“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類型”框中,,單擊“腳注”或“尾注”,。
(加粗者為首選)
4,在“引用哪一個腳注”或“引用哪一個尾注”框中,單擊要引用的注釋,。
5,單擊“引用內容”框中的“腳注編號”或“尾注編號”選項,。
6,單擊“插入”按鈕,然后單擊“關閉”按鈕,。
不過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編號實際上是對原引用標記的交叉引用,。
如果添加、刪除或移動了注釋,,word 將在打印文檔或選定交叉引用編號后按 f9 鍵時更新交叉引用編號,。
論文引用怎么標注出處篇七
光標放在引用參考文獻 的地方,在菜單欄上選【插入|腳注和尾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尾注”,,點擊【選項】按鈕修改編號格式為阿拉伯數(shù)字,位置為“文檔結尾”,,確定后word就在光標的地方插入了參考文獻的編號,,并自動跳到文檔尾部相應編號處請你鍵入參考文獻的說明,在這里按參考文獻著錄表的格式添加相應文獻,。
參考文獻標注要求用中括號把編號括起來,,至今我也沒找到讓word自動加中括號的方法,需要手動添加中括號,。
在文檔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獻時,,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獻時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獻時點【插入|交叉引用】,,【引用類型】選“尾注”,,引用內容為“尾注編號(帶格式)”,然后選擇相應的文獻,插入即可,。
不要以為已經搞定了,,我們離成功還差一步。
論文格式要求參考文獻在正文之后,,參考文獻后還有發(fā)表論文情況說明,、附錄和致謝,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檔的結尾,,要么在“節(jié)”的結尾,,這兩種都不符合我們的要求。
解決的方法似乎有點笨拙,。
首先刪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編號(我們不需要它,,因為它的格式不對),然后選中所有尾注文本(參考文獻說明文本),,點【插入|書簽】,,命名為“參考文獻文本”,添加到書簽中,。
這樣就把所有的參考文獻文本做成了書簽,。
在正文后新建一頁,標題為“參考文獻”,,并設置好格式,。
光標移到標題下,選【插入|交叉引用】,,【引用類型 】為“書簽”,點“參考文獻文本”后插入,,這樣就把參考文獻文本復制了一份,。
選中剛剛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體字號等,,并用項目編號進行自動編號,。
到這里,我們離完美還差一點點,。
打印文檔時,,尾注頁同樣會打印出來,而這幾頁是我們不需要的,。
當然,,可以通過設置打印頁碼范圍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幾頁。
這里有另外一種方法,,如果你想多學一點東西,,請接著往下看。
選中所有的尾注文本,點【格式|字體】,,改為“隱藏文字”,,切換到普通視圖,選擇【視圖|腳注】,,此時所有的尾注出現(xiàn)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選擇“尾注分割符”,將默認的橫線刪除,。
同樣的方法刪除“尾注延續(xù)分割符”和“尾注延續(xù)標記”,。
刪除頁眉和頁腳 (包括分隔線),選擇【視圖|頁眉和頁腳】,,首先刪除文字,,然后點擊頁眉頁腳工具欄的【頁面設置】“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上點【邊框】,,在【頁面邊框】選項卡,,邊框設置為”無“,應用范圍為”本節(jié)“,;【邊框】選項卡的邊框設置為”無“,,應用范圍為”段落“、切換到”頁腳“,,刪除頁碼,。
選擇【工具|選項】,在【打印】選項卡里確認不打印隱藏文字(word默認),。
省時省力——寫論文時如何利用word編輯參考文獻 使用word中尾注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解決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排序問題,。
方法如下:
1、光標移到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菜單中”插入“——”引用“——”腳注和尾注,。
2、對話框中選擇“尾注”,,編號方式選“自動編號”,,所在位置選“節(jié)的結尾”。
3,、如“自動編號”后不是阿拉伯數(shù)字,,選右下角的“選項”,在編號格式中選中阿拉伯數(shù)字,。
4,、確定后在該處就插入了一個上標“1”,而光標自動跳到文章 最后,,前面就是一個上標“1”,,這就是輸入第一個參考文獻的地方,。
5、將文章最后的上標“1”的格式改成正常(記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將它刪掉重新輸入,,否則參考文獻以后就是移動的位置,這個序號也不會變),,再在它后面輸入所插入的參考文獻(格式按雜志要求來慢慢輸,,好像沒有什么辦法簡化)。
6,、對著參考文獻前面的“1”雙擊,,光標就回到了文章內容中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可以繼續(xù)寫文章了,。
7,、在下一個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會出現(xiàn)一個“2”(word已經自動為你排序了),,繼續(xù)輸入所要插入的參考文獻,。
8、所有文獻都引用完后,,你會發(fā)現(xiàn)在第一篇參考文獻前面一條短橫線(普通視圖里才能看到),,如果參考文獻跨頁了,在跨頁的地方還有一條長橫線,,這些線無法選中,,也無法刪除。
這是尾注的標志,,但一般科技論文格式中都不能有這樣的線,,所以一定要把它們刪除。
9,、切換到普通視圖,,菜單中“視圖”——“腳注”——尾注的編輯欄。
10,、在尾注右邊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分隔符” ,這時那條短橫線出現(xiàn)了,,選中它,,刪除。(怎么做,?)
11,、再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延續(xù)分隔符”,這是那條長橫線出現(xiàn)了,,選中它,,刪除,。
12、切換回到頁面視圖 ,,參考文獻插入已經完成了,。
這時,無論文章如何改動,,參考文獻都會自動地排好序了,。
如果刪除了,后面的參考文獻也會自動消失,,絕不出錯,。
13、參考文獻越多,,這種方法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的越大,。
在寫畢業(yè)論文的時候,我就是用這個方法分節(jié)插入參考文獻的,,真爽,! 以上就是我用word中的尾注插入參考文獻的方法,拿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請高手們不要見笑,。
存在一個小問題: 如果同一個參考文獻兩處被引用,只能在前一個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時都插入,。
這樣改動文章后,后插入的參考文獻的編號不會自動改動,。
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
1,、單擊要插入對注釋的引用的位置3。
2,、單擊“插入”菜單中的“引用”——“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類型”框中,,單擊“腳注”或“尾注”,、(加粗者為首選)。
4,、在“引用哪一個腳注”或“引用哪一個尾注”框中,,單擊要引用的注釋。
5,、單擊“引用內容”框中的“腳注編號”或“尾注編號”選項,。
6、單擊“插入”按鈕,,然后單擊“關閉”按鈕,。
不過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編號實際上是對原引用標記的交叉引用,。
如果添加、刪除或移動了注釋,,word 將在打印文檔或選定交叉引用編號后按 f9 鍵時更新交叉引用編號,。
如果不容易只選定交叉引用編號,請連同周圍的文字一起選定,,然后按 f9 鍵,。
一、參考文獻的類型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具體如下:
m——專著 c——論文集 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r——報告
對于不屬于上述的文獻類型,,采用字母“z”標識。
對于英文參考文獻,,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則,,具體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應為:cowley, m.r.,,如果有兩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變,,&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與irving gordon應為:norris, f. & ,、;
②書名,、報刊名使用斜體字,如:mastering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參考文獻的格式及舉例
1,、期刊類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舉例】
[1] 王海粟.淺議會計信息披露模式[j].財政研究,,21(1):56-58.
[2] 夏魯惠.高等學校畢業(yè)論文教學情況調研報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3): 62 – 67.
2,、專著類
【格式】[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舉例】[4] 葛家澍,林志軍,、現(xiàn)代西方財務會計理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42-45.
3,、報紙類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舉例】
[6] 李大倫、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報,-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1987-8-15(33).
4,、論文集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a]. in d,、freeman and 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50-78.
5、學位論文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1] 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tǒng)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shù)學系數(shù)學研究所, 1983:1-7.
6、研究報告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2] 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 :9-10.
7,、條例
【格式】[序號]頒布單位,、條例名稱、發(fā)布日期
【舉例】[15]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z].1991-06-05
8,、譯著
【格式】[序號]原著作者. 書名[m].譯者,譯.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三、注釋
注釋是對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
注釋前面用圈碼①,、②,、③等標識.
四、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與文中注(王小龍,)對應.
標號在標點符號內.
多個都需要標注出來,而不是1-6等等,并列寫出來.
最后,引用畢業(yè)論文屬于學位論文,如格式5.
5,、學位論文
【格式】[序號]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頁碼.
【舉例】
[11] 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tǒng)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shù)學系數(shù)學研究所, 1983:1-7.
論文引用怎么標注出處篇八
一,、學位論文引文格式
引文包括以下3種情況:
1. 直接引用文獻原文。
2. 引用文獻的大意,。
3. 引用文獻的觀點,、數(shù)據。
l 引文出處采用腳注方式,,即在本頁末加注,。格式同參考文獻格式(見下文)。
l 序號格式為[1] [2] ,。
l 每頁引文序號均從[1]開始,,不與前頁的引文連續(xù)編號。
二,、學位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是論文寫作時閱讀參考的文獻,置于正文的末尾,,分著作、論文,、網絡文獻三類,,每類下按時間順序排列,。
參考文獻常用的著錄格式有著作著錄格式、期刊論文著錄格式,、報紙論文著錄格式,、網絡文獻著錄格式。以下分別介紹,。
1,、著作著錄格式
著作包括一般著作及以著作形式出版的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等,其著錄格式為:
[序號] 著者姓名. 書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例: [1] 彭坤明.知識經濟時代與教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85~99.
l 如參考全書,則不標明頁碼,。
例: [1] 劉茲恒.信息媒體及其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l 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格式為:
[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 析出文獻題名. 原文獻主要責任者. 原文獻題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例:[1] 鐘文發(fā). 非線性規(guī)劃在可燃燒物配置中的應用[a]. 趙瑋. 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 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85~89.
2、期刊論文著錄格式
期刊論文著錄格式為:
[序號] 著者姓名.篇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例: [1] 漆身起,程春焱.購書經費短缺原因及其對策.中國圖書館學報,1991,17(1):20-21.
l 如引用頁碼只有一頁,,格式為:
例: [1] 李景賢.購書經費短缺原析.中國圖書館學報,1991,17(1):20.
l 如期刊只分期,不分卷,則只標明期數(shù),。
例: [1] 劉福貴.電子圖書館和圖書館員的定位.圖書館,,(3):25~26.
3、報紙論文著錄格式
報紙論文著錄格式為:
l [序號] 著者姓名.篇名.報紙名稱,出版年-月-日(版次) .
例: [1]金善寶.情報信息是建設現(xiàn)代文明的一大支柱.光明日報,1993-02-05(3) .
如果月或日到達兩位數(shù),則前面不加 0 ,直接標明月或日數(shù),。
4,、網絡文獻著錄格式
為便于讀者閱讀網絡參考文獻,應詳細著錄網絡文獻所在網頁的ip地址,。
l 有責任者,、篇名的,應著錄其責任者,、篇名,、該網頁的ip地址、閱讀日期,。例:
[1] mark w. mcelroy. double-loop knowledge management
/docs/.,,.3.4
[2] mark w. mcelroy. second-generation km
/images/second-generation%.,.2.3
l 無責任者,、篇名的,,只著錄該網頁詳細的ip地址,閱讀日期,。例:
[1] /.,,.4.5
[2] /ewkarticles/category111/,2003.4.6
論文引用怎么標注出處篇九
工具/材料
下載安裝noteexpress
01打開word和ne,。 在word中你會看到ne的插件,。
02在ne中添加題錄。這一步在ne的幫助中有很大的篇幅,自己操作起來還是很麻煩的,。首先在學校的`圖書館中文數(shù)據庫中找到你所要參考的文章,。
03找到中國知網(cnki)最好用內網。
04找到期刊數(shù)據庫,。
05找到你要的文章,點擊進入接著在檢索到的文章頁面右鍵,,點一個添加頁面內容為題錄按鈕,。
06進入到ne 界面,找到圖中的cnki5.0edu,,點擊選擇,。
07進入前一個界面,開始導入,。
08導入到word中,,在ne界面左上方有一個導入按鈕。
09下面就是導入的引文,,引文導入成功后,,noteepress會根據你選擇的期刊的格式,在文中進行標注,,不再需要自己一個個標注了,。
論文引用怎么標注出處篇十
用參考文獻時遇到的.問題:論文寫完后,,要想再插入參考文獻,,則正文中的應用部分就要逐一修改,非常的不方便,。論文要是比較長的話,,也比較容易出錯,。
解決辦法
1). 光標移到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菜單中“插入”—“引用”—“腳注和尾注”,。
2). 對話框中選擇“尾注”,,所在位置建議選“文檔結尾”。編號格式中選阿拉伯數(shù)字,。
3). 確定后在該處就插入了一個上標“1”,,而光標自動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個上標“1”,,這就是輸入第一個參考文獻的地方,。
4). 將文章最后的上標“1”的格式改成需要的格式(記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將它刪掉重新輸入,,否則參考文獻以后就是移動的位置,,這個序號也不會變),再在它后面輸入所插入的參考文獻。
5). 對著參考文獻前面的“1”雙擊,,光標就回到了文章內容中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可以繼續(xù)寫文章了。
6). 在下一個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會出現(xiàn)一個“2”(word已經自動為你排序了),,繼續(xù)輸入所要插入的參考文獻。
7). 所有文獻都引用完后,,你會發(fā)現(xiàn)在第一篇參考文獻前面一條短橫線(頁面視圖里才能看到),,如果參考文獻跨頁了,在跨頁的地方還有一條長橫線,,這些線無法選中,,也無法刪除。這是尾注的標志,,但一般科技論文格式中都不能有這樣的線,,所以一定要把它們刪除。
8). 切換到普通視圖,,菜單中“視圖”——“腳注”,,這時最下方出現(xiàn)了尾注的編輯欄。
9). 在尾注右邊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分隔符”,,這時那條短橫線出現(xiàn)了,,選中它,刪除,。
10). 再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延續(xù)分隔符”,,這是那條長橫線出現(xiàn)了,選中它,,刪除,。
11). 切換回到頁面視圖,參考文獻插入已經完成了,。這時,,無論文章如何改動,參考文獻都會自動地排好序了,。如果刪除了,,后面的參考文獻也會自動消失,絕不出錯,。
需要注意的問題(以下是自己的實戰(zhàn)總結):
1. 如果同一個參考文獻兩處被引用,,只能在前一個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時都插入,。這樣改動文章后,,后插入的參考文獻的編號不會自動改動。
解決辦法:(1) 單擊要插入對注釋的引用的位置;
(2) 單擊“插入”菜單中的“交叉引用”命令;
(3) 在“引用類型”框中,單擊“腳注”或“尾注”;
(4) 在“引用哪一個腳注”或“引用哪一個尾注”框中,,單擊要引用的注釋;
(5) 單擊“引用內容”框中的“腳注編號”或“尾注編號”選項;
(6) 單擊“插入”按鈕,,然后單擊“關閉”按鈕。
最后要注意:word 插入的新編號實際上是對原引用標記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刪除或移動了注釋,word 將在打印文檔或選定交叉引用編號后按 f9 鍵時更新交叉引用編號,。為此可以按“ctrl+a”選擇所有內容后,,按“f9”鍵就可以完成手動更新。
2. 參考文獻怎么對齊?
若不做任何設置,,參考文獻為如下格式:
[1] zhang, y.m., gu, y., chen, j.t., . boundary layer effect in bem with high order geometry elements using transformation.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45(3), 227–247.
但我們要求參考文獻的格式應該為:
[1] zhang, y.m., gu, y., chen, j.t., 2009. boundary layer effect in bem with high
order geometry elements using transformation.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45(3), 227–247.
解決辦法:利用word中的“制表位”功能。
制表位是指光標處文字水平尺寸的位置(一般為距離最左端的位置,,默認情況下,,按一次tab鍵,將在文檔中插入一個制表符,,其間隔為0.74厘米),。
因此我們可以把光標移到參考文獻第一個字符的位置前(zhang前),按一次tab健,。為了使得除第一行以外的各行都于第一行位置相同,,可以同樣在各行前按tab健。要想設置制表符,,可以在:格式段落制表符(左下角)修改制表符,。
3. 不難發(fā)現(xiàn)在文檔結尾的注上面有一個橫線,這是尾注分隔符,,去除辦法如下:
解決辦法:
(1) 將文檔視圖切換為“普通視圖”,,方法是點擊屏幕左下角的第一個按鈕;
(2) 單擊菜單“視圖”“腳注”,在“尾注”下拉列表框里面選擇“尾注分隔符”,,然后選中分隔符橫線,,刪除它;
(3) 在“尾注”下拉列表框里面選擇“尾注延續(xù)分隔符”,刪除(當尾注出現(xiàn)跨頁的情況是會用到“延續(xù)分隔符”的);
(4) 再回到“頁面視圖”,。
4. 給尾注中的參考文獻編號去除上標標志:
你會發(fā)現(xiàn)正文和尾注中參考文獻都是上標的形式,,正文的上標是你想要的,但是尾注中不是你想要的,。修改方式和譜圖word一樣,,選中編號,按快捷鍵"ctrl+shift+=”即可,。也可以選中,,右擊,字體,效果中上標項的勾去掉,。
5. 正文中有些引用的地方是類似下面的方式:“文獻[8-12]采用...方法”,。
解決辦法:依次引用,如[8][9][10][11][12],,再將中間的文字隱藏即可,。
隱藏的方法:右鍵點擊并執(zhí)行“字體”命令,在“字體”選項中,,勾選“隱藏文字”復選框后單擊“確定”按鈕即可,。
6. 怎么樣將文中和尾注編號加上方括號?
解決辦法:
(1) 用鼠標或者“ctrl+home”回到文檔的起始位置;
(2) 菜單“編輯”,“替換”或者直接用“ctrl+h”打開“查找和替換”對話框;
(3) 在“查找內容”文本框里面輸入“^e”(若是腳注時為f),,在“替換為”文本框中輸入“[^&]”(尾注,、腳注都是它,當然也可),,然后點擊“全部替換”效果如下:(一定要區(qū)分中英文全半角,,另外建議最好都引用完成之后再加方括號,否則會出現(xiàn)一層層方括號),。
7. 文中和尾注的標號都已經加上了方括號,,但是交叉引用部分還沒有加上。
對交叉引用的序號進行處理:
解決辦法:
(1) 菜單“工具”,,“選項”,,“視圖”選項卡,在“顯示”部分點選“域代碼”,,或者直接使用快捷鍵“alt f9”顯示域代碼,,可以看見交叉引用的部分已經變成了代碼;
(2) 菜單“編輯”,“替換”或者直接用“ctrl+h”打開“查找和替換”對話框;
(3) 在“查找內容”文本框里面輸入“^d noteref”,,在“替換為”文本框中輸入“[^&]”并將光標置于該文本框中,,然后點擊“高級”按鈕,再點擊“格式”按鈕,,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樣式”,,接著會打開“查找樣式”對話框,選擇“尾注引用”樣式;
(用后需取消才能再次用),。
論文引用怎么標注出處篇十一
文獻引用與參考文獻
學術寫作所賦予作者的任務除了寫出好文章,,還包含相關已發(fā)表文獻的引用。
對受過教育且具批判性思考邏輯的人來說,,無論是來自多具權威的作者或講者,,只要主張不受到支持即便失去價值。
使用文獻引用可支持我們所提出的論點,,并增加寫作的可信度,。
文獻引用兩大原則
文獻引用的時機及規(guī)則為學術的傳統(tǒng),,卻鮮少被明確說明,有兩大原則:
所有直接從他人文章引述的文字都須注明來源,,這是一項絕對的規(guī)則,,我們沒有權利自行決定。
若未附上原始出處的引述文字,,則會被視為抄襲,,是很嚴重的學術過失,等同于自己盜用了他人的智慧財產,。
因此,,只要論文中引用了他人的想法,一律于句尾附上出處,。
辯稱因為忘記注明引文資訊而造成抄襲,,在學術界是無法被接受的。
所有從其他來源取得的重要資訊都需要注明原始出處,,原因如下:
將功勞歸給提供,、或首次發(fā)現(xiàn)此資訊者(避免將該資訊呈現(xiàn)為自己的原創(chuàng)成果);
作者可以不用為資料的正確性或真實性負責,;
讀者可以根據出處找到更詳細、完整的訊息,;
介紹此資訊在某一領域中的歷史演變,。
依情況不同,在考慮過以上理由后,,請仔細判斷資訊的重要程度,。
當引用資訊適用或滿足其中一項理由,那就必須標明文獻出處,。
除非是撰寫歷史研究論文,,否則一般眾所皆知的事實并不需要注明原始出處(例如牛頓三大運動定理或馬克斯威爾電磁學方程式)。
簡單的判定方法為,,假設某特定領域中的任何一個大學生都能立即辨認出該事實,,那么這個事實便不需要注明出處。
接著我們針對第二點做進一步說明,。
假設我們質疑某個資訊的真實性,,則應該告訴讀者我們質疑的基礎,藉由使用on the one hand和 on the other hand 的論述框架來婉轉引用兩個持有相反意見的權威專家的論點,,或者透過討論其他可能的詮釋來提出質疑或化解一部份的質疑,。
重點是,我們不能只是丟給讀者一堆引用資料,,而必須以連貫的方式引領讀者根據已知事實導出結論,。
即便某項事實無法做出完整解釋,,我們也有責任告訴讀者。
以下形式的論述都需要附上文獻出處:
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 . . .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 . .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is that . . .
這些論述需要至少一個文獻來支撐的原因有二:第一,,讀者可能不同意該論點,,因此我們要能說服讀者這是個普遍持有的信念;第二,,讀者或許不是該領域的專家,,因此需要更多資訊來了解作者論述的內容。
應該引用什么樣的文獻?
引用文獻最好來自于已歸檔的資料(archival material),,包括書籍,、學術期刊或其他出版品。
要判斷資料來源是否已歸檔,,可以看該資料是否被多數(shù)主要技術資料庫永久保存,。
基本上,任何被列在一般資料庫中(例如inspec’s physics和electrical engineering abstracts)的文章都可被確認為已歸檔,。
另外,,專利報告和政府報告雖不被視為學術資料,但也屬于已歸檔資料,。
工程標準(engineering standards)雖然很重要卻不屬于歸檔資料,。
很少大學圖書館會收藏工程標準,即使有也只是最近期的版本,,年代較久遠或已撤銷的工程標準幾乎是不可考,。
因此,工程標準并不屬于歸檔資料,。
不過,,如果您需要引用某個具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工程實作或性能規(guī)格,還是可以引用工程標準,。
基本上,,作者應該避免引用專利文獻(proprietaryliterature,如制造商的應用手冊及產品規(guī)格表)或商業(yè)雜志,,這些資訊的有效期都較為短暫且一定不會被歸檔,。
大部分圖書館不太會收藏這些出版品,因為只要有新的版本出來,,舊的就會被丟棄,。
商業(yè)雜志為定期出版的刊物,內含大量的廣告以及業(yè)者所寫關于他們某個產品的文章,,內容通常較不客觀,,僅為謀求制造商之私利。
商業(yè)雜志通常為免費發(fā)放,,對象則是購買雜志中所介紹產品的顧客,,與專業(yè)機構所發(fā)行的期刊是不同的,。
期刊通常會請兩到三個專家在文章發(fā)表之前進行審查,以確保文章正確性(此過程稱為同儕審查),;而商業(yè)雜志所發(fā)表的內容則僅遵照編輯或廠商的需求,。
此外,期刊收入來源主要為讀者們的訂閱費,,商業(yè)雜志則依靠廣告收入支撐其運作,,這意味著期刊是對專業(yè)讀者負責,商業(yè)雜志則對廣告商負責,。
網路同樣也不屬于可歸檔的資料來源,。
在網路上,作者可以自行增減或修改他們的文章,,導致資料的不穩(wěn)定性,。
當作者遷移時,甚至可能將網站內容從當?shù)鼐W路連線服務提供者或大學移除,。
另外,,網站管理員有時會重新整理資料夾或重新命名資料檔,所以只有網域名稱是維持不變的,。
除了資料的不穩(wěn)定性之外,,網路上的資訊也不可靠,因為不像書籍和學術期刊有經過同儕審查,。
引文和參考文獻之格式
參考文獻有許多不同的格式寫法,,通常各期刊的寫作指南中都會有詳細說明,作者應該在開始寫作前詳讀寫作指南,,找出正確格式并依其撰寫。
若您欲投稿的期刊并沒有針對參考文獻格式作出明確規(guī)范,,您可參考以下建議格式,。
在文章中引用某個文獻時注明其出處,包含作者姓氏和出版年,,有時也可附上資料所在頁碼,。
例如: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xyz techniqueshas been published (smith, )
smith (2014) wrote a general survey ofxyz techniques.
one should avoid using a abc device ina def situations (smith, 2014, p. 23)
接著在文章結尾處附上完整參考文獻列表,以作者姓氏的字母順序排列,;當引用同一位作者兩篇以上的著作時,,則依照時間順序排列。
例如:smith, s.t, title of paper, publisher name, 121 pp., 2014.
如果在引用的文獻中,,某位作者在同年發(fā)表了超過一項作品(例如),,則最早發(fā)表的作品為2014a,接著是2014b,、2014c… 以此類推,。
在文章結尾處的參考文獻也照同樣的順序排列,。
文章結尾處的參考文獻需要遵守以下格式撰寫:
sam smith所寫的一本書:smith, s., title of book, publisher, total number of pages, year ofpublication.
如果此書并非第一版,則須將它的版本(第二或第三版)放入(例如 2nded. 或 3rd ed.),。
sam smith所寫的某篇期刊內的文章:smith, s., “title of paper” , title of journal, volume number: first page-last page, month andyear of publication.
sam smith放在網路上的文章:
smith, s., title of document, url, dateof last revision.
the url should include “”, “ftp://”, or “telnet://”.
其他種類文獻的呈現(xiàn)方式也差不多,,重要的是一定要包含作者姓名、標題和出版年份,。
其他能夠幫助我們在圖書館搜尋或是購買該文獻的資訊(例如目錄編號),,也可包含在參考文獻中。
文獻標題應以斜體或底線標示,,但現(xiàn)在大多以斜線標示,。
此外,引用書籍和期刊文章時,,若要標明特定頁數(shù),,應標明于文章內(亦即在引文之后),例如(smith, 2014, p. 104),,而非參考文獻列表中(文章結尾處),。
使用此種格式的理由
以下期刊均采用上述建議格式:
journal of physics
american scientist
radio science
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meteorological society
傳統(tǒng)上習慣以編號來標注引文出處(例如將某段引文標注為[6]);相較于此,,上列建議格式有以下數(shù)個優(yōu)點:
若使用傳統(tǒng)格式,,讀者要翻到文章最后面去看文獻編號所代表的文獻,也就是說需要同時對照兩個頁面,。
對于熟悉某些文獻的讀者來說,,他或許可以直接透過作者和出版年份辨認出該文獻,而若以編號取代作者姓氏和文獻年份,,則對讀者沒有太大意義,,他仍需對照參考文獻的部分才能找到該文獻。
我們提供的建議格式使作者能更輕松的撰寫論文,,因為文獻引用與該文獻所處的文章位置沒有任何關聯(lián),,即使作者重新移動段落或新增別的內容也不需要修改文獻格式。
但若作者使用傳統(tǒng)的文獻格式,,一旦更動文章內容便需要從頭到尾重新調整所有的文獻編號,。
我們偏好使用建議格式,因為能輕易重新安排,、插入,、修改論文草稿,而不需要改變參考文獻的排列順序,。
建議格式讓熟悉文獻資訊的作者能輕易確認文獻引用的正確性,。
事實上,期刊編輯并不在乎何種文獻引用格式能減輕作者負擔,,但采用較簡單容易的引用格式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文獻引用的錯誤,,畢竟錯誤會讓文獻引用失去價值,。
文章通常在經過反覆修改后都能達到更好的品質,,因此我們鼓勵作者多修改文章,而采用我們建議的格式能避免作者因修改文章卻忘記修改文獻編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引用尚未讀過的文獻
當作者在注腳或內文中放入某個文獻,,讀者通常會認定作者曾閱讀過該文獻。
而當作者想引用某本書(或文章)所提到的事實或觀點,,卻無法取得其原始出處,、或該原始作品為某外國語言時,又該如何引用此事實?
例如,,sam smith 在 a general theory of xyz 一書中的第132頁提到某個事實并注明了出處:thomas chang, “xyz is great,”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xyz, vol. 18, p. 346,published in the year 1818.
當我們想引用該事實卻找不到chang的文章時,,我們的引用方式可能會是:thomas chang, “xyz is great,”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xyz, vol. 18, p. 346, (1818)cited in richard smith, a general theory of stuff, at p. 132, oxford universitypress ()
但是,如果您認為 smith 作為該領域表現(xiàn)卓越的現(xiàn)代學者,,他記錄了chang的發(fā)現(xiàn)這件事情,,比chang這個作者更為重要,則您的引用方式可能會是如此:sam smith, a general theory of xyz, at p. 132, oxford universitypress, 2007. citing thomas chang, “xyz is great,”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xyz, vol. 18, p. 346, 1818.
事實上學術領域中還有很多不同的引文注腳和參考文獻編寫格式,,當中,,cited這個字也可以改成 quoted 或任何適合的字。
如果您選擇采用我們建議的引文格式,,則您在文章中可以這樣寫:chang (1818) observed that . . .
在參考文獻列表則寫:thomas chang, “xyz is great,”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aacademy of xyz, vol. 18, p. 346, 1818. cited in richard smith, a general theoryof stuff, at p. 13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而如果 smith 引用 chang 的文章這一項事實比 chang 的作品更為重要,則可以改成這樣:smith’s (2007, p. 132) authorative review ofthe subject cites chang (1818) as the first to observe that . . .或smith (2007, p. 132) mentions thatchang (1818) observed . .
論文引用怎么標注出處篇十二
1,、盡管直接引用在醫(yī)學論文寫作中比較少見,但是對于原始資料的改寫卻很常見,。
如果使用了他人的思想和成果,,就需要在正文里注明出處,并將其列在文章最后的文獻列表里,。
2、參考文獻不僅是對他人貢獻的一種承認,,也可進一步引領讀者獲取其他感興趣的文獻中的信息,。
另外,文獻還給編輯提供了審稿人信息,,并顯示了作者對本專業(yè)領域的熟悉程度,。
3、大多數(shù)作者會收集超出稿件所需要的文獻,。
從所有文獻中立刻篩選出相關文獻比較困難,。
評述文章因包含大量信息,,所以含有很多文獻,而研究論文則不同,,它應當只列出最相關的文獻,,并且為使讀者容易閱讀,應盡量將文獻數(shù)量控制在合適的或期刊要求的規(guī)模,。
4,、最相關文獻通常是期刊論文、書籍和博士學位論文,。
會議摘要,、會議論文集、個人通信和未出版的數(shù)據可以在文中以括號引用,,但這些文獻一般不列在文后的參考文獻里,,通常只能用來支持研究結果,而不應用來支持任何重要的結論,,不能作為最相關或有效的文獻,。
為降低文獻數(shù)量,引用原始文章并選擇最重要的,、水平最高的或最近的論文,,而不是列出關于某個話題的所有論文。
應當引用第一手資料來證實特定的研究結果,,此類資料是經過同行評審出版的科學家的原始數(shù)據,、結果和理論。
在主題的概述中,,也可使用評述文章,,意在提供關于某個主題的全面概述。
5,、參考文獻的檔次,。
其實,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理論上來說,,發(fā)表的結果應該都是可以信賴的,文獻不應該有檔次問題,。
一篇science文章引用1-2份雜志的文獻,,也很正常。
但是,,事實上有些審稿人還是比較注意這個問題,。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發(fā)表高質量的論文,并且引用if較低雜志的文獻,,可以引用,,最后不要做為你論文的重要依據。
6,、醫(yī)學論文需要引用參考文獻的情況:
(1)引言:只引用最相關的文獻,。
盡管需要多少背景信息取決于讀者,但是不要進行綜述,。
只引用最近,、最重要、一流的,、盡可能接近第一手的文獻,。
在合適的情況下考慮引用評述文章。
(2)材料與方法:為研究中使用的材料或方法引用第一手文獻,,包括發(fā)表在高影響力期刊上的方法,,而不是詳述那些方法的細節(jié)。
(3)結果:需要引用文獻的陳述通常不在結果部分,,而在討論部分,,例如:與前人研究的對比。
但是,,如果一個簡單的對比不適合在討論中出現(xiàn),,也可以寫在結果中,這樣就需要引用文獻,。
(4)討論:盡管研究結果是主要話題,,但需要在一個廣泛的范圍內來討論結果。
這意味著需要引用文獻來對比研究結果,,參考其他研究對結果的解釋,,或借用其他文章來說明結果的重要性。
論文參考文獻的引用及自動編號
word菜單選擇“格式”激活“樣式和格式”→新樣式
在“屬性”各選項輸入,,在“格式”各選項選擇(針對參考文獻字體非編號),,可參考下圖:
激活上圖“格式”→“編號”,出現(xiàn)“項目符號和編號”選項卡,,選擇“編號”→“自定義”
在“自定義編號列表”對話框中輸入或選擇,,其中“編號格式”下對應的輸入框里可以為編號添加各種括號,可參考下圖:
激活上圖“字體”,,出現(xiàn)編號“字體”對話框,,根據論文要求選擇即可。
到此參考文獻樣式設置完成,,點擊“確定”即可。
寫論文時,其實最先做的就是論文模板的制作,,按照論文要求制作word模板,。像參考文獻樣式之類的均在制作word模板完成,有了一個通用模板后,,以后寫論文,,大體都可以按照模板來編寫,各種論文要求不一樣的話,,就稍微按照新要求修改模板即可,。
在論文編寫過程中,遇到需要引用參考文獻的地方時,,首先光標定位于文檔末尾,,點擊“樣式和格式”里的“[1] 參考文獻”樣式。現(xiàn)在就可以輸入引用的參考文獻了,。以后需要輸入新的參考文獻時,,光標只需定位到上次輸入文獻的末尾,回車后再輸入新參考文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