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云南旅游導游詞篇一
清明上河園是仿照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按1:1的比例原樣建造而成的,完美再現(xiàn)出宋代開封繁華如夢的盛景,。清明上河園在1992年7月開始動工,,1998年10月28日正式對游客開放。全園占地面積600畝,,是中原地區(qū)最大的仿宋建筑群,。
國家旅游總局給清明上河園的價值定位是:“步入畫卷,夢回千年”,。每天上午九點,,清明上河園都要舉行隆重熱烈的開園儀式,蔚為大觀,,不可錯過,。
清明上河園的開園儀式隆重熱烈,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大家請看,,首先出場的是馬隊。騎手們個個身著宋式短裝,,手擎彩旗,,在一片沖天鑼鼓聲中呼嘯而來,分列場地兩旁;緊接著奔騰而出的是歡迎盤鼓,,盤鼓手也是宋裝打扮,。大鼓懸在腰畔,動作整齊劃一,,鼓聲震天,,鼓點歡快;最后出場的是在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簇擁下上場的一代名臣包拯包青天,。只見他鐵面黝黑,雙目有神,,大步向您走來,,歡迎您到清明上河園游覽。接著,,馬隊騎手們手中旌旗揮舞,,盤鼓手中大鼓齊鳴,游客們在“包青天”的帶領下,,共同走進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游覽的序幕拉開了。
這幅圖描繪的是東京汴梁清明時節(jié)的繁榮景象,,是當年繁榮盛世的見證,,突出反映了當時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各階層人民的生活。
大家請看,,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城郊農(nóng)村的景象,。廣漠的田野,河渠縱橫,。岸邊老樹杈新芽未吐,。薄霧輕籠,略顯寒意,,正是早春天氣,。打麥場上有幾個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時脫粒用的,,此時還閑置在那里,。為什么說反映的是清明時節(jié)呢?大家請看柳林邊有一支隊伍,最先的三個人前呼后喊正在追趕著一匹奔馬,。其后有一頂轎子,,轎上插滿柳條。因為宋代有一種說法是“掃墓歸來不插柳,,大鬼小鬼跟著走”,可見圖中展現(xiàn)的是掃墓歸來的景象,。又因是在早春時節(jié),,而春季只有在清明節(jié)才有上墳掃墓祭拜先祖的習俗。
云南旅游導游詞篇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們今天游覽的地方是圓通寺,,它是昆明市內(nèi)的佛教寺廟,也是云南省和昆明市佛教協(xié)會的所在地,。早在唐代,,云南地方割據(jù)政權南詔的統(tǒng)治者蒙氏在這里修建了"補陀羅寺",。"補陀羅"又譯作"普陀"或 "補陀落迦",是梵語的譯音,。意思是 "光明",。傳說"補陀羅"是一座佛教圣山的名稱,坐落在印度的南海,,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大家知道,在中國還有一個的觀音道場,,那就是浙江的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建于五代時期,,比補陀羅寺要晚100多年,,可以說補陀羅寺是中國最早的觀音寺。不過,,補陀羅寺規(guī)模不大,,建在盤坤巖上,又低又潮濕,,沒有多長時間就不復存在了,。到元朝大德五年,也就是1301年,,在今天這個地方修建寺廟,,一直到延祐六年,也就是1319年才建成,,前后共花了18年的時間,。
這座寺廟用"圓通"作名稱,仍然是繼承了觀音道場的意思,。因為“圓通”是觀音的三十二個法號之一,,意思就是 "明白"、"開竅",。
圓通寺歷經(jīng)明清兩代和建國后多次大規(guī)模維修,、改建,形成了今天這個規(guī)模,,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佛寺之一,。1956年曾在這里舉行過迎奉佛牙的盛典。
不同的寺廟有不同的風格,,圓通寺就有3個與眾不同的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圓通寺的前身---補陀羅寺是中國最早的觀音寺。另外兩個特點是什么呢?待會兒到了圓通寺我會告訴大家?,F(xiàn)在圓通寺到了,,讓我們進去看看吧,。
這是圓通寺的山門,大家往上看,,“圓通禪寺"這塊匾額是我國當代書法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啟功先生題寫的,啟功先生是滿族,,而且還是清皇族,,姓愛新覺羅。
前面是“圓通勝境”牌坊,。這座牌坊是吳三桂在清朝康熙七年,,也就是1668年命人修建的。原來,,圓通寺的山門就在這牌坊處,。吳三桂命人修這座牌坊時,將山門移到現(xiàn)在所在的地方,。請看,,牌坊上部的木雕與下部的石刻融為一體,群龍在彩云間翻滾,,時隱時現(xiàn),,獅虎在高山深澗,或奔或臥,,栩栩如生,。
前面是天王殿。大家看,,大肚彌勒佛慈眉善目,,正沖著我們笑呢!北京潭柘寺彌勒殿前有一副對聯(lián):"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做人能有如此的豁達氣度,又怎能不樂呢?這天王殿是圓通寺的第一重殿,,有著驅(qū)邪顯正的含義,。殿內(nèi)塑有威嚴峙立的四大天王,他們手持不同的法器,,分管風調(diào),、雨、順,。拿劍的掌管風,拿琴的掌管調(diào),,拿傘的掌管雨,,拿蛇的掌管順,。彌勒佛后面的是韋馱,手持金剛柞,。他們都是佛教中的護法神,。他們正全神貫注,注視著眾生的善惡,,保護佛,、僧三寶。由于他們的保衛(wèi)工作做得好,,所以佛國凈土得以安寧,、莊嚴。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雅致的庭院,。院中有一個放生池。它不僅是全寺的最低點,,也是整座寺院的中心,。池中建有八角亭,亭的南北兩邊各有一座三孔漢白玉橋和兩岸相連,,水池周圍又有水樹回廊環(huán)繞,,像這樣將江南園林建筑風格運用在莊嚴、肅穆的佛寺中,,形成別具一格的水苑佛寺,,在全國都是少見的。這就是圓通寺的第二個特點,。大家看,,八角亭上這副"水聲琴韻古;山色畫圖新"的對聯(lián),極好地概括出了這一特點,。
大家請隨我到八角亭去看看,。這八角亭象征著"八正道",也就是八種通向極樂世界的正確途徑,。亭內(nèi)供奉的是24臂觀音,,也稱千手觀。"千手"是指觀音菩薩法力無邊,。千手觀音是位端莊的女菩薩,。觀音原來是男的,為什么后來變成女的呢,。這個答案我到圓通寶殿里再告訴大家,。
現(xiàn)在我們到了圓通寺的精華所在--圓通寶殿。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般佛寺的大殿都叫"大雄寶殿",,為什么這里卻叫“圓通寶殿"呢?"大雄"是對佛祖釋迦牟尼的尊稱,,意思是法力無邊,一切無畏,,殿中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而圓通寺供奉的是觀音菩薩,所以大殿就叫“圓通寶殿",。但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大殿里供奉的卻是釋迦牟尼佛,,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清朝同治年間,,大殿內(nèi)的主尊觀音像毀壞,,到光緒年間重修時,不知什么原因卻被塑成了釋迦牟尼佛像,,因此大殿名稱與供奉的佛像相矛盾,。
大家看,大殿內(nèi)現(xiàn)在供奉的就是三身佛,,表示釋迎牟尼的三種不同身,,即法身、報身和應身,。申間的是法身,,右邊的是報身,左邊的是應身,。三身佛也表現(xiàn)了具有慧根的凡人勤修至佛的歷程,,激勵廣大信徒潛心修行。法身佛兩旁侍立的是迦葉和阿難,。迦葉是佛祖的大弟子,、阿難是二弟子。
三身佛座前的雙柱上盤繞著明代塑造的青黃二龍,。龍頭伸向佛祖,,仿佛在聆聽講經(jīng)布道。二龍塑工精湛,,生動傳神,。相傳為四川泥塑大師南納福的杰作。三身佛背面供奉著"西方三圣",,中間的是教主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壽佛"、"接引佛",。右側(cè)的是大太子不眗,,后修成觀音菩薩,,她以大慈大悲,普渡眾生;左側(cè)是二太子尼摩,,后修成大勢至菩薩,,他以智慧光芒,普照一切,,二人協(xié)助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前往極樂世界。
說到這里,,我把觀音如何由男變女的來歷告訴大家,。觀音原來是男兒身,在很早以前,,觀音像多為男身,,敦煌壁畫里的觀音甚至還有胡須。后來,,觀音在中國被廣為供奉,,在儒家"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思想的影響下,,許多婦女都想生男孩,,但是求子心切的婦女們又羞于跪在一位男身菩薩前訴說心事,于是越來越多的觀音像就變成了端莊的女身,。下面請看大殿兩壁,。下層端坐著十二圓覺,他們是十二位經(jīng)過勤修佛法而圓滿覺悟的菩薩,。還有一種說法,,這十二尊佛像除兩端騎青獅的文殊菩薩(阿彌陀佛的三王子王象)和乘白象的普賢菩薩(阿彌陀佛的四王子泯圖)外,其余十尊都是觀音像,,稱作十地觀音圖,,表現(xiàn)了觀音修行得正果的過程,更有力地證實了圓通寺本是觀音寺,。兩壁中層為二十四諸天,,上層是天龍八部,他們都是護衛(wèi)佛國的天神,。
現(xiàn)在,,我們到銅佛殿。銅佛殿建于1985年,,是專門為了迎奉泰王國佛教協(xié)會贈送的釋迎牟尼銅像而修建的,。這尊銅佛像高3.13米,重4.7噸,,體態(tài)清瘦,,表現(xiàn)了佛祖清修的艱辛,。殿內(nèi)兩壁繪有四幅彩圖,分別反映佛祖出家,、得證佛法,、初轉(zhuǎn)_、圓寂涅槃的全過程,,殿前匾額上的"銅佛殿"三字是我國書法家,、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所題。
銅佛殿后面山崖下,,原有湖音,、幽谷兩洞,傳說洞中有蚊龍作怪,,時常引發(fā)洪水,,晉寧盤龍寺開山祖師覺照筑咒蚊臺念經(jīng),鎮(zhèn)住蚊龍,,大觀樓長聯(lián)的作者孫臂翁曾經(jīng)在這里建小屋居住,,自稱"咒蛟老人",靠占卜算卦為生,。咒蚊臺邊有一小路,,叫采芝徑。旁邊的石壁上刻有道教張三豐畫像,,反映了云南寺廟佛道合一的普遍性,。
現(xiàn)在,我們到寺院東邊參觀一個喇嘛教的供奉殿,。這座配殿內(nèi)供奉的塑像是模仿云南規(guī)模的喇嘛教寺院---中甸歸化寺大殿內(nèi)供奉的主尊塑造的,,中間的是釋迦牟尼佛,左側(cè)是喇嘛教的教派格魯派,、也就是黃教的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他倡導宗教改革,確立了格魯派在喇嘛教中的主導地位,。右邊供奉的是喇嘛教另一個教派寧瑪派,,也就是洪教的創(chuàng)始人蓮花生大師,他在喇嘛教戰(zhàn)勝當?shù)卦甲诮虊痰倪^程中起過一定作用,。
參觀完這三座佛殿后,,圓通寺的第三個特點也就清楚了,那就是大乘佛教 (又稱北傳佛教,,乘是車,、船的意思)、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上座部佛教)和藏傳佛教(也就是喇嘛教)三大教派試為一體,。大乘佛教講求普渡眾生,,在中國廣為流傳;小乘佛教只追求自我解脫,,在中國只有云南獨有;藏傳佛教則在西藏、青海,、內(nèi)蒙及川西,、滇西北傳播。現(xiàn)在大家不必跑很多地方,,到圓通寺就可對佛教三大教派的殿宇一覽無遺,,還可以對三大教派不同的宗教風格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恐怕也是不多見的
云南旅游導游詞篇三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昆明旅游,。
在云南中部,有一片波光浩渺的湖水,,儼如高原上鑲嵌的一顆璀璨晶瑩的明珠,這就是古老的“滇南澤”,,因距昆陽城最近,,故又名“昆陽湖”,即人們熟悉的“五百里滇池”,。以往詩人對她描寫是:昆池千頃浩溟漾,,浴日滔天氣量洪,倒映群峰來鏡里,,雄吞六河入胸中,。坐落在這美麗高原湖畔的城市,就是春城昆明,。昆明是云南省的省會,,位于云貴高原中部,四面環(huán)山,,南臨滇池,,六河縱橫,中間一馬平川,,形成了膏腴沃壤的昆明壩子,。
昆明地處云貴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瀕滇池,,三面環(huán)山。屬于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不嚴寒,,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負盛名的“春城”,。為此前人有詩描寫它的特點是:昆明臘月可無裘,,三伏輕棉汗不流,梅綻隆冬香放滿,,柳舒新歲葉將稠,。每年的12月到來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風的紅嘴鷗,,萬里迢迢地從遠方飛來,,落棲在昆明城中。
昆明還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薈萃之地,。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地質(zhì)結構,為昆明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昆明市是一個發(fā)展中的國際旅游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會為中心的集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游勝地,。
昆明海拔746米至4247米,,面積15942平方公里,建成區(qū)98平方公里,,直轄盤龍,、五華、西山,、官渡四個區(qū)和呈貢,、晉寧、安寧,、富民,、嵩明、宜良,、路南,、祿勸八個縣。人口3635212人,,有漢,、彝、回,、白,、苗,、蒙古等25個民族,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12.6%,,城區(qū)人口1611969人,。
云南旅游導游詞篇四
雞冠洞風景區(qū)位于云南洛陽欒川城西三公里處,景區(qū)內(nèi)山青,,水秀,,石奇,洞幽,,四季成游;春天,,春花爛漫,十里飄香;盛夏,,濃蔭蔽日,,飛瀑流泉;金秋,紅葉滿山,,層林盡染;隆冬,,冰掛銀條,松柏凝翠,。區(qū)內(nèi)一山。山中一洞,,山以形名,,洞以山名,因此而取"雞冠洞風景區(qū)"
雞冠洞屬于天然石灰?guī)r溶洞,,地質(zhì)學上稱她為喀斯特巖溶地貌,。據(jù)專家考證,她形成于早,,中更新紀,,諸多景觀早在六,七萬年前就已定形,。早在清代就有人冒險探幽,,奇險。懼而返,。
雞冠洞,,洞長1800米,觀賞面積23000平方米,,由八大景區(qū)連綴而成,,依次為"玉住潭:,"溢彩殿",,疊幃宮",,洞天河",,瑤池宮","石林坊",,洞內(nèi)峰回路轉(zhuǎn),,曲徑通幽,景觀布局疏密參差,,鐘乳石形象各異,,姿態(tài)萬千,或如逸仙,,如臥佛,,如飛禽,如走獸;或如春竹,,如密林,,如竹簾,如帷幕,,其景觀無不栩栩如生,,維妙維俏,一片片龐大的石幕猶如琴瑟,,以石輕擊,,琴音清脆,余音裊裊,,萬古流淌的洞中河,,清澈見底,"叮咚"作響,,給靜逸的雞冠洞增添了無盡的活力!
雞冠洞旅游資源豐富,,洞中共有大小景點168個,尤其以"眾仙迎客",,"金龜渡仙翁",,"貴妃出浴","玉兔望月",,"海豚戲著",,"鯉魚戲水","八仙拜壽",,等88各景觀,,姿態(tài)奇異,形象逼真而倍受廣大游客青昧,。
雞冠洞考古研究價值及高,。洞中石花,石旗,石瀑,,石幔,,石鐘乳,石筍密布,,據(jù)科研數(shù)據(jù)表明,,較長石筍在18.4萬年前就已行成,現(xiàn)在通過石筍的內(nèi)部結構,、層關結構以及沉淀下來的物質(zhì),,可考察出古氣候、古環(huán)境,、古地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另有石盾、蓮花盆等,,它們的結構成因及特征,、形狀屬世界罕見,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和科研價值,。
雞冠洞中一年四季恒溫18°c,,嚴冬季節(jié)洞內(nèi)熱浪撲面、暖意融融,、盛夏酷署,,洞內(nèi)寒氣侵襲,清神爽心,,爽涼宜人,,被稱為"自然空調(diào)"。
九四年被云南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九七年被省旅游局授予:"云南省十佳旅游景區(qū)",。九八年被云南省建設廳授予"風景區(qū)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文明服務示范窗口",、"全省風景區(qū)衛(wèi)生達標先進單位"。
原新華社社長穆青同志為雞冠洞欣然題名"北國第一洞",,中國地質(zhì)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wěn)教授為雞冠洞作出了"景觀壯,、堪稱北國第一洞府;成因獨特,正是國內(nèi)首家龍宮"的權威性評語,。
目前,,雞冠洞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優(yōu)質(zhì)文明的服務,,迎接四海賓朋觀光游覽,。
云南旅游導游詞篇五
黛眉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位于云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北部山區(qū),秦嶺與太行山的過渡地帶,,黃河小浪底水庫上游南岸,,公園分為龍?zhí)洞髰{谷,、荊紫山、黛眉山,、青要山和萬山湖五大景區(qū),,面積約328km2。是一座以沉積構造遺跡和地質(zhì)地貌景觀為主,,以地質(zhì)災害遺跡,、典型礦產(chǎn)和水體景觀等相互輝映為特色的綜合型地質(zhì)公園,其中龍?zhí)洞髰{谷為黛眉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的核心景區(qū),。
龍?zhí)洞髰{谷風景區(qū)位于洛陽市新安縣石井鄉(xiāng),,東距洛陽市60公里,鄭州180公里,,連霍高速,、310國道,、隴海鐵路橫穿縣境,,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利,,享有“中國嶂谷第一峽”,、“古海洋天然博物館”,、“峽谷絕品”和“黃河山水畫廊”等美名,。同時洛陽萬山湖風景區(qū)凝聚萬里黃河之精華,,薈萃北國山水之大觀,,成為“中國最具發(fā)展?jié)摿皡^(qū)”和“中國優(yōu)秀旅游目的地”,。
從平面圖上看,龍?zhí)洞髰{谷像是一條東西橫臥的巨龍,,而且峽谷內(nèi)處處以龍的傳說為宗,,因而得名——龍?zhí)洞髰{谷。
龍?zhí)洞髰{谷是一條由紫紅色石英砂巖經(jīng)流水追蹤下切形成的u型峽谷,,全長12公里,,谷內(nèi)嶂谷、隘谷呈串珠狀分布,,云蒸霞蔚,,激流飛濺,紅壁綠蔭,,懸崖絕壁,,不同時期的流水切割、旋蝕,,磨痕十分清晰,,巨型崩塌巖塊形成的波痕大絕壁國內(nèi)外罕見。觀賞山崩地裂的曠世奇觀,體驗探幽覽勝的絕妙意境,。景區(qū)的六大自然謎團(水往高處流,、佛光羅漢崖、巨人指紋,、石上天書,、蝴蝶泉、仙人足跡)七大幽潭瀑布(五龍?zhí)?、龍涎潭,、青龍?zhí)丁⒑邶執(zhí)?、臥龍?zhí)?、陰陽潭、蘆葦潭)八大自然奇觀(絕世天碑,、石上春秋,、陰陽潭甕谷、五代波紋石,、天崩地裂,、通靈巷谷、喜鵲迎賓,、銀鏈掛天)令人驚嘆不已,,流連忘返。紅巖絕壁,,飛瀑幽潭,,狹溝深谷,奇石綠蔭,,組成世界上罕見的山水畫廊,。
回顧龍?zhí)洞髰{谷風景區(qū)的發(fā)展歷程:
20_年1月龍?zhí)洞髰{谷獲得“省地質(zhì)公園”稱號;
20_年8月獲得“國家地質(zhì)公園”稱號;
20_年8月18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zhì)公園評審組專家對龍?zhí)洞髰{谷進行了世界地質(zhì)公園驗收,,他們對龍?zhí)洞髰{谷的美學價值和科學價值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和贊美,,庫穆博士說:“我到過很多地方,龍?zhí)洞髰{谷是我見過的世界上最美的峽谷!”
20_年9月18日英國當?shù)貢r間下午3時(北京時間22時),,在英國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召開的第二屆世界地質(zhì)公園大會上,,王屋山——黛眉山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zhì)公園評委會正式授予“世界地質(zhì)公園”稱號,。
20_年9月29日,,龍?zhí)洞髰{谷順利通過了“質(zhì)量、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安全”三項國際化標準管理體系認證,。11月,又入選“洛陽市新八大景”。
20_年3月龍?zhí)洞髰{谷風景區(qū)被評為“20_年游客最喜愛的十大超級景區(qū)”,、“20_年攝影家最喜愛的十大超級景區(qū)”,、“20_年導游最喜愛的十大超級景區(qū)”。
近年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完成后,,在新安北境的黃河主干道上形成了168平方公里的遼闊水面,,碧波萬頃的萬山湖和獨具特色的地質(zhì)公園互為映襯,紅石韻,,黃河魂,,山光水色,兩相輝映,,構成了萬里黃河上一簇具有特殊科學意義和美學價值的璀璨明珠,。龍?zhí)洞髰{谷就是這黛眉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中的典型代表。
龍?zhí)洞髰{谷,,以它罕見的地質(zhì)構造,,奇特的地形地貌和清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天然地質(zhì)博物館”,。
云南旅游導游詞篇六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執(zhí)事僧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為七進建筑?,F(xiàn)在我們首先看到的是:
山門:山門就是少林寺的大門,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親書,上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
山門殿臺階下兩側(cè)的石獅是明代刻立的,,即顯示了佛門的氣派,又象征著鎮(zhèn)邪與吉祥,,山門外兩側(cè)還有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東西石坊各一座,。
大家看,山門殿佛龕中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又稱迎賓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們的到來。我們把彌勒佛稱為“端莊莊重山門喜看世間光輝照,,笑哈哈迎來人祝福極樂無窮”,。
山門殿佛龕后面供奉的是韋馱菩薩,人稱護法金剛,,它手持金剛寶杵,,保護寺院佛,、法、僧三寶的安全,。
我們看山門甬道兩側(cè)有多品碑刻,,人稱少林寺碑林,這些都是唐宋以來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東側(cè)是慈云堂舊址,,現(xiàn)為少林寺碑廊,它不僅記載著寺院的興衰狀況,,而且在歷史,、雕刻、藝術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計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錘譜堂,,這里回廊一周42間,,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術的緣起、發(fā)展,、練功,、精華套路、國防功能,、僧兵戰(zhàn)跡,、武術活動等內(nèi)容,共陳展14組216個錘譜像,。有坐禪,、跑經(jīng)繞佛、八段錦,、小紅拳,、大紅拳、六合拳,、通臂拳,、羅漢拳、昭陽拳,、練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帥出征,、月空法師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習拳練武等,。俗話稱:錘譜堂里五分鐘,出來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這些塑像姿勢就可以練習少林功,。
云南旅游導游詞篇七
云南昆明導游詞
昆明,云南省省會,,具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云南省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昆明自然風光優(yōu)美,,名勝古跡眾多,氣候四季如春,,鮮花長開不謝,,風景四季如畫,素有“春城”和“花都”的美譽,。昆明各類旅游設施齊全,,是國際著名的風光旅游城市、國家級的旅游度假區(qū)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之一,。
昆明全市土地面積2.1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4.9萬公頃,湖泊面積377平方公里,。全市范圍是高原紅壤地區(qū),,適宜種植稻谷、小麥,、蠶豆,、玉米、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烤煙,、花卉、蔬菜,、油菜等經(jīng)濟作物和桃,、梨、蘋果,、柑桔,、葡萄、板栗等經(jīng)濟林木,。市域內(nèi)有林地面積102.6萬公頃,。
昆明地處云貴高原中部,地理位置為東經(jīng)120°45′,、北緯25°2′,。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瀕滇池,三面環(huán)山,,“城枕群山廓面湖,,山川風景堪畫圖”。屬于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度,。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是極負盛名的“春城”,。
“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季春?!崩ッ鳉夂驖駶?,終年蒼翠滿城,花枝不斷,,四時如春,。優(yōu)越的氣候條件使400多種花卉在昆明1500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競相開放,其中尤為茶花,、蘭花,、杜鵑花、報春花馳名中外,。昆明植物園是植物花卉薈萃之地,,有近4000種熱帶、亞熱帶植物,,以茶花最為著名,。土特產(chǎn)品有咖啡、椰子糖,、椰茸,、天然椰子汁、椰子醬,、香蕉,、菠蘿及菠蘿蜜等,。
昆明作為一座中國西南地區(qū)的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歷史也為昆明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
昆明必游景點有: 滇池 ,、 石林 、 翠湖公園 ,、 云南民族村 ,、 金殿公園 ,、 西山森林公園 ,、 九鄉(xiāng)風景區(qū) 、 圓通山 ,、 大觀樓 ,、 筇竹寺 、世界園藝博覽園 等,。炮臺,、海口崖州古城,、??谌嗣窆珗@、??趦和珗@,、萬綠園、假日海灘,、寰島游樂城共十一個景點,,還有金牛嶺烈士陵園、濱海公園 ,、??隗w育館等景點。
云南旅游導游詞篇八
踏入麗江壩子,,出大研古城,,往白沙繼續(xù)北行,玉龍雪山就橫峙在前方,。終年積雪的山峰由北向南排列成十三個高峰,,在蔚藍的天幕襯托下,宛如玉龍凌空飛舞,。
當你沿此旅游線深入其中,,雪山會展現(xiàn)給你奇花、異樹,、雪海,、冰川,、草甸、溪流等無限風光,,還有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會讓你一路留連忘返。
“郡北無雙岳,,南滇第一峰,。四時光皎潔,萬古勢龍從,。絕頂星河轉(zhuǎn),,危巔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
這首五言八句詩是明朝麗江第八代土知府木公(公元1494--1553年)土司寫的《題雪山》,,詩句豪邁,。
麗江玉龍雪山自古就是一座壯美的風景雪山,唐朝南詔國異牟尋時代,,南詔國主異牟尋封岳拜山,,曾封贈玉龍雪山為北岳,至今白沙村北北岳廟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輝。拜山朝圣者不絕于途,。
“主品須立最高品,,登山須登最高頂”,到麗江游覽,,玉龍雪山是必選項目,。
玉龍雪山,位于麗江壩北邊,,距麗江縣城15公里,,山北麓直抵金沙江。整座雪山由十三峰組成,,由北向南呈縱向排列,,延綿近50公里,東西寬約13公里,。
十三峰,,峰峰終年積雪不化,似一排玉柱立地擎天,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緯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
玉龍雪山不僅氣勢磅礴,,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皎潔如晶瑩的玉石,,燦爛如十三把利劍,在碧藍天幕的映襯下,,像一條銀色的玉龍在作永恒的飛舞,,故名玉龍山。
玉龍雪山隨著時令和明暗的交替,,景觀也變幻無常,。時而云蒸霧涌,,玉龍乍隱乍現(xiàn),,時而碧天如水,萬里無云,,群峰像被玉液清洗過一樣,,晶瑩的雪光耀目晃眼,具有“白雪無古今,,乾坤失曉昏”的光輝;東方初曉,,晨曦罩峰頂,多彩的霞光映染雪峰,,白雪呈緋紅狀與彩霞掩映閃爍;傍晚,,斜輝把雪峰染抹得像披上紅紗,云朵帶著晚霞,,飛歸峰間谷壑;入夜,,月光溶溶,雪峰朗朗,,顯得溫柔,,恬靜。
玉龍雪山上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從海拔1800米的金沙江河谷到海拔4500多米的永久積雪地帶之間,,有著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氣候,種類繁多的植物,,按不同的氣候帶生長在山體的不同高度上,,組成了非常明顯而完整的山地植物分帶譜。成為滇西北橫斷山脈植物區(qū)的縮影。
云南旅游導游詞篇九
麗江古城是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鎮(zhèn),,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00°14′,北緯26°52′,。
古城位于縣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shù)民族古城。
1997年12月3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一致通過,將麗江古城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zhèn),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墻的古城,據(jù)說是因為麗江世襲統(tǒng)治者姓木,,筑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麗江古城的納西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可知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
麗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記》曾寫麗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宮邸“宮室之麗,擬于王者”,。城區(qū)則“居廬駢集,,縈城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可見當時麗江古城已有名。麗江古城曾是明朝麗江軍民府和清朝麗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稱大研廂,,清朝稱大研里,民國以后改稱大研鎮(zhèn),。
麗江古城,,因為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在麗江古城觀賞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登高憑勝,你可看古城形勢。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獅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東南,,避開了雪山寒氣,接引東南暖風,,藏風聚氣,,占盡地利之便。
二,、臨河就水,,你可觀古城水情。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無數(shù)條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臨渠,,使古城清凈而充滿生機,。
三、走街入院,,你可欣賞古城建筑,。古城建筑全為古樸的院落民居,,房屋構造簡造,、粗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細部裝飾豐富而細膩,,居民喜植四時花木,,形成人與自然的美好和諧。
四,、入市過橋,,你可一覽古城布局。古城布局自由靈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組織聚散合理,配置得當,,再加上石,、石橋、木橋、花鳥蟲魚,、琴棋書畫,、民風民俗,生發(fā)出無窮意趣,,使古城獨具魅力,。
云南旅游導游詞篇十
踏入麗江壩子,出大研古城,,往白沙繼續(xù)北行,,玉龍雪山就橫峙在前方。終年積雪的山峰由北向南排列成十三個高峰,,在蔚藍的天幕襯托下,,宛如玉龍凌空飛舞。
當你沿此旅游線深入其中,,雪山會展現(xiàn)給你奇花,、異樹、雪海,、冰川,、草甸、溪流等無限風光,,還有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會讓你一路留連忘返。
“郡北無雙岳,,南滇第一峰,。四時光皎潔,萬古勢龍從,。絕頂星河轉(zhuǎn),,危巔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
這首五言八句詩是明朝麗江第八代土知府木公(公元1494--1553年)土司寫的《題雪山》,,詩句豪邁,。
麗江玉龍雪山自古就是一座壯美的風景雪山,唐朝南詔國異牟尋時代,,南詔國主異牟尋封岳拜山,,曾封贈玉龍雪山為北岳,至今白沙村北北岳廟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輝,。拜山朝圣者不絕于途。
“主品須立最高品,,登山須登最高頂”,,到麗江游覽,玉龍雪山是必選項目,。
玉龍雪山,,位于麗江壩北邊,距麗江縣城15公里,,山北麓直抵金沙江,。整座雪山由十三峰組成,由北向南呈縱向排列,,延綿近50公里,,東西寬約13公里。
云南旅游導游詞篇十一
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來,,我懷著愉快的心情,,以當?shù)刂魅说纳矸荩瑲g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到我們迪慶旅游,、參觀,、考察,祝愿各位能在這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各位啟程來迪慶之前,,一定已經(jīng)聽說我們中甸,、迪慶的一些傳聞。要不然,,各位怎么地不顧路途遙遠,,翻山越令,跨江過河,,跋涉千里,,來迪慶觀光探奇呢?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現(xiàn)在,,各位已身臨其境,就要親眼看看我們迪慶了,。
首先,,我要謝謝各位的光臨,并用藏語向各位貴賓表示歡迎:“香格里拉!”
聽了我的藏語歡迎詞,,您可能會感到莫名其妙,,怎么地用這句洋涇浜來歡迎我們呢?且慢,這正是我要告訴各位的,,“香格里拉”是我們藏族的語言,,意思是“老朋友,,您來了”!即高興地與您打招呼歡迎您,各位懂了這個意思,,高興吧?
讓我再說一遍“香格里拉”!“老朋友,,您來了!歡迎您”!
然而“香格里拉”在英語里卻是另外的意思,“shangri-la”即世外桃源,。真是無巧不成書啊,,我們的迪慶就是一個真正的shangri-la,世外桃源,,人間仙境!要弄清這點,,還得從英語一詞shangri-la的來源開始。1933年,,英國著名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hilton)寫了一本小說《失去的地平線》(losthorizon),。開始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名叫威的英國外交官與他的三個朋友乘坐了一架被劫持的飛機往世界屋脊。在飛行過程中,,汽油燒盡,,最后被迫降落在一個冰天雪地的銀裝世界之中。他們知道確切的位置,,彈盡糧絕,,走投無路。在絕望時刻,,他們遇上進山挖黃連,、貝母的藏族人。這些好心的藏族人見他們身處絕境,,便接濟他們,,領他們來到家中,使他們有了安身之處,,他們脫離險境,,來到了藏民的居住地,第二天醒來,,睜眼四看,,驚奇的發(fā)現(xiàn),這是個多么美麗神奇的世外桃源啊!--雪山環(huán)抱,、土地肥沃,、陽光明媚、民風淳樸,,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藏民的幫助下,他們踏上歸程,。當他們再想回來看看時,,卻再也無法找到確切地點了,,只記得他們經(jīng)常聽到藏民說的一句話:“香格里拉”?!妒サ牡仄骄€》--書中就把這個地方叫做“香格里拉”,。并對這個地方的環(huán)境作了精彩的描寫:中國西南部藏區(qū)是一個永恒、和平,、寧靜之地,。那里有四面雪山環(huán)繞的草原,陽光燦爛,,空氣新鮮,,有高深莫測的活佛,神圣靜謐的湖水,,輝煌神秘的寺廟,,淳樸善良的康巴藏族。一切都如人們夢想中的伊甸園,,生命在此可以得到永生……
此書出世,,轟動世界,吸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英語詞典里于是有了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詞,。
云南旅游導游詞篇十二
踏入麗江壩子,出大研古城,,往白沙繼續(xù)北行,,玉龍雪山就橫峙在前方。終年積雪的山峰由北向南排列成十三個高峰,,在蔚藍的天幕襯托下,,宛如玉龍凌空飛舞。
當你沿此旅游線深入其中,,雪山會展現(xiàn)給你奇花,、異樹、雪海,、冰川,、草甸、溪流等無限風光,,還有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會讓你一路留連忘返。
“郡北無雙岳,,南滇第一峰。四時光皎潔,,萬古勢龍從,。絕頂星河轉(zhuǎn),,危巔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
這首五言八句詩是明朝麗江第八代土知府木公(公元1494--1553年)土司寫的《題雪山》,,詩句豪邁,。
麗江玉龍雪山自古就是一座壯美的風景雪山,唐朝南詔國異牟尋時代,,南詔國主異牟尋封岳拜山,,曾封贈玉龍雪山為北岳,至今白沙村北北岳廟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輝。拜山朝圣者不絕于途,。
“主品須立最高品,,登山須登最高頂”,到麗江游覽,,玉龍雪山是必選項目,。
玉龍雪山,位于麗江壩北邊,,距麗江縣城15公里,,山北麓直抵金沙江。整座雪山由十三峰組成,,由北向南呈縱向排列,,延綿近50公里,東西寬約13公里,。
十三峰,,峰峰終年積雪不化,似一排玉柱立地擎天,,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緯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
玉龍雪山不僅氣勢磅礴,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皎潔如晶瑩的玉石,燦爛如十三把利劍,,在碧藍天幕的映襯下,,像一條銀色的玉龍在作永恒的飛舞,,故名玉龍山。
玉龍雪山隨著時令和明暗的交替,,景觀也變幻無常,。時而云蒸霧涌,玉龍乍隱乍現(xiàn),,時而碧天如水,,萬里無云,群峰像被玉液清洗過一樣,,晶瑩的雪光耀目晃眼,,具有“白雪無古今,乾坤失曉昏”的光輝;東方初曉,,晨曦罩峰頂,,多彩的霞光映染雪峰,白雪呈緋紅狀與彩霞掩映閃爍;傍晚,,斜輝把雪峰染抹得像披上紅紗,,云朵帶著晚霞,飛歸峰間谷壑;入夜,,月光溶溶,,雪峰朗朗,顯得溫柔,,恬靜,。
玉龍雪山上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從海拔1800米的金沙江河谷到海拔4500多米的永久積雪地帶之間,,有著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氣候,,種類繁多的植物,按不同的氣候帶生長在山體的不同高度上,,組成了非常明顯而完整的山地植物分帶譜,。成為滇西北橫斷山脈植物區(qū)的縮影。
玉龍雪山是最早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和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的其中之一,。
玉龍雪山具有重要的風景旅游價值,,具有重要的自然科學考察研究價值,特別是在氣象,、地質(zhì),、動物、植物方面,,玉龍雪山是一座植物寶庫,,很多植物具有珍貴的藥用價值,玉龍雪山至今還是一座處女峰,還在等待著勇敢的攀登者去征服它,。
云南旅游導游詞篇十三
麗江古城是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鎮(zhèn),,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00°14′,,北緯26°52′。
古城位于縣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shù)民族古城,。
1997年12月3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一致通過,將麗江古城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zhèn),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墻的古城,,據(jù)說是因為麗江世襲統(tǒng)治者姓木,筑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麗江古城的納西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可知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
麗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記》曾寫麗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宮邸“宮室之麗,,擬于王者”。城區(qū)則“居廬駢集,,縈城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可見當時麗江古城已有名,。麗江古城曾是明朝麗江軍民府和清朝麗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稱大研廂,,清朝稱大研里,,民國以后改稱大研鎮(zhèn)。
麗江古城,,因為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在麗江古城觀賞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登高憑勝,,你可看古城形勢,。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獅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東南,,避開了雪山寒氣,,接引東南暖風,藏風聚氣,,占盡地利之便,。
二、臨河就水,,你可觀古城水情,。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無數(shù)條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臨渠,使古城清凈而充滿生機,。
三,、走街入院,你可欣賞古城建筑,。古城建筑全為古樸的院落民居,,房屋構造簡造、粗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細部裝飾豐富而細膩,,居民喜植四時花木,形成人與自然的美好和諧,。
四,、入市過橋,你可一覽古城布局,。古城布局自由靈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組織聚散合理,,配置得當,,再加上石,、石橋、木橋,、花鳥蟲魚,、琴棋書畫、民風民俗,,生發(fā)出無窮意趣,,使古城獨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