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云岡石窟導游詞600字 介紹一下云岡石窟的導游詞篇一
游客們,請看,,前面就是云岡石窟了,,請大家跟我從這邊走。
云岡石窟分為東中西三個部分,。我們現(xiàn)在位于中部的石窟,。主佛居中,洞壁和洞頂布滿浮雕,,真是美麗極了,。你們看,是不是?
前面就是著名的五,、六窟了,。大家快走呀。
第五窟到了,。這個石窟的中央坐像是最大的石佛,。它高達十七米,,腳上站十二三個大人也不會擁擠。請大家注意,,石窟大佛的后面是一條狹長的隧道,,你們猜這是做什么的?對了,這是佛教信徒們禮拜繞行的誦經(jīng)道,。
第6窟是云岡石窟中以精巧著稱的一窟,,稱“第一偉窟”。請大家看,,四壁和塔柱的佛像采用近似圓雕的高浮雕,,佛像的立體感很強。我們舉目四周環(huán)視,,發(fā)現(xiàn)整個洞窟的空間,、佛像、羅漢和瑞鳥神獸,、花卉等等……請大家隨我一起來欣賞這美麗動人的畫面……好了,,請大家自由在石窟里觀賞,1小時后來這里集合,。
當黃昏的鐮刀收獲了最后一縷陽光,,請大家在露天大佛下拍照,愿大佛給各位留下深刻的回憶,,帶來美好的福音,。謝謝
云岡石窟導游詞600字 介紹一下云岡石窟的導游詞篇二
大家好!我叫季君予,現(xiàn)在就由我來給大家當導游,,今天我們將要游覽的是云岡石窟,,他已經(jīng)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請大家在游覽時不要在石頭上亂寫亂畫,。
進了大門,,我們可以看到在一些大石頭上雕刻的佛像,但因為時間過得太久,,又刮風又下雨,,石頭已經(jīng)開始風化,漸漸的看不清了,。
云岡石窟的佛像是最為有名的,,最小的只有兩公分那么大,而最大的卻又十七米高,,大家很吃驚吧!十七米大約有十四個小朋友那么高呢!
云岡石窟有主題突出的佛教浮雕,,有精雕細刻的裝飾紋樣,還有栩栩如生的樂舞雕刻,生動活潑,,琳瑯滿目,。
你們相信嗎?這里大大小小的佛像大約有五萬一千余尊修,見多不容易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風沙漫天,寒冷刺骨的塞外北低,,不知有多少工匠損命于此,。
快到中午了,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一個小時,,一會大家在這里集合!
云岡石窟導游詞600字 介紹一下云岡石窟的導游詞篇三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大同市。我姓李,,大家叫我小李就可以了,。在導游過程中,大家可以隨時向我提問,。我會為您熱情解答,。下面,我將帶領(lǐng)大家去中國的四大石窟之一——云崗石窟去觀光旅游,。
游客們,,請看!前面就是云崗石窟了,那一排排佛像栩栩如生,,看起來像真的一樣,,是不是?云崗石窟建于北魏時期,,是“太武滅法”后文成帝下令開鑿的,,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它氣勢磅礴,,前后三十年才基本完工,。請游客們跟我從這邊走。
云崗石窟分為東,、中,、西三個部分。石窟內(nèi)的佛龕像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貼在云崗半山腰,。我們現(xiàn)在在石窟的東邊,。這里的石窟多以造塔為主,大大小小的塔整齊地排列著,。所以東部石窟雙稱塔洞,。
我們現(xiàn)在處于中部的石窟,。中部的每個石窟都分前后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和洞頂布滿發(fā)浮雕,,真是美麗極了。你們看,,是不是?
前面就是著名的第五,、六窟了,大家快點走呀,。
第五窟到了,。這個石窟中三世佛的中央坐像是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它高達十七為,,腳上可站十二三個大人也不會擁擠,。你們看,它形態(tài)端莊,,是中原文化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手法;但其臉部形象:“額寬,、鼻高、眼大而唇薄”,,卻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特征,。
這里是第六窟了。它是云崗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了,??咧醒胗羞B接窟頂?shù)膬蓪痈哌_十五米的塔柱。每層四面都雕有塑像,,周圍雕滿佛,、菩薩、飛天的造像,。壁上雕刻有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佛的故事,。大家有興趣可以仔細看一看。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云崗石窟的西邊,。西部石窟以中窟,、小窟和補刻的小龕最多,修建的時代比較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后的作品,。
今天快樂的時光就要結(jié)束了。希望大家記住不李,,記住這次云崗之旅,。
云岡石窟導游詞600字 介紹一下云岡石窟的導游詞篇四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鄉(xiāng)的大同觀光旅游。我是大家的導游員楊麗,,今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shù)寶庫---云岡石窟,。它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窟,。
云岡石窟開鑿于距今1500多年的北魏王朝,,現(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佛教造像51000多尊,,根據(jù)武周山勢的自然起伏,,云岡石窟又自然的分成東區(qū)、中區(qū)和西區(qū)三部分,。其中第1——4窟為東區(qū),,5——13窟為中區(qū),14——45窟為西區(qū),。下面我們就先從中區(qū)的第5區(qū)開始參觀吧,。
第5、6窟是一組雙窟,,是云岡石窟中最精彩壯觀,、最具代表性的石窟。第5窟為橢圓形的穹窿頂馬蹄形,,分前,、后兩室,進入高大的后室,,首先引入眼簾的是這尊兩腿雙盤,、雙手疊放腿上的大佛。這種“吉祥式”坐姿的全結(jié)跏趺坐禪定印象,,表示著釋迦摩尼佛已進入標準的“靜思維”修行狀態(tài),,是佛的坐、立,、行,、臥“四威儀”,,即四個莊嚴地身姿之一,。大佛高17米,是云岡石窟第一大佛,。專家們認為這尊大佛是北魏孝文帝為他的父親獻文帝鑿造的佛陀象征,。那么上述歷史在此窟是否有所體現(xiàn)呢?請各位細看,大佛頭頂為藍色螺髻,,面龐方圓,,細眼長眉,鼻梁高直,唇含笑意,,兩耳垂肩,,在端莊、慈祥的神情中透露出神圣,、超凡和自信的風貌,。尤其是這尊佛像身穿雙領(lǐng)下垂,內(nèi)衣束結(jié),,寬大柔軟而下垂的袈裟,,衣紋流暢,給人一種絲的質(zhì)感,。大佛的右側(cè)是未來世彌勒佛,,左側(cè)為過去式燃燈佛。大佛的后面有一個很寬敞的甬道,,那是供佛教信徒們禮佛繞行的誦經(jīng)道,。
第6窟是云岡石窟中以精巧著稱的一窟,稱“第一偉窟”,??咂矫娉驶刈中危哒需徱环叫嗡?。在巨大的中心塔柱和整個洞窟的四壁上,,雕滿了佛像、菩薩,、羅漢,、飛天、供養(yǎng)人,、瑞鳥,、神獸、花卉,,形成了一種熱鬧擁擠,,美妙神奇的佛國氛圍,主題以歌頌佛母和表現(xiàn)釋迦摩尼一生的成佛弘教經(jīng)歷為主,,因而也叫“佛母洞”,。請大家隨我的手勢來觀賞面前這幅關(guān)于“右腋誕生”的畫面:古印度有一個小國叫“迦毗羅衛(wèi)國”,國王叫“凈飯王”,,王后叫“摩耶”,,他們到了40歲的時候還沒有孩子,非常焦急,。有一天,,摩耶夫人夢見一位菩薩乘白象而來,,后來懷了身孕。按當?shù)亓曀?,婦女應回娘家分娩,。摩耶夫人在快臨產(chǎn)時,在妹妹和仆人的陪侍下回家,。半路上,,他們到藍毗尼花園休息,剛到一顆菩提樹下,,夫人預感快要生產(chǎn)了,。于是,一手抓住樹枝,,一手在妹妹的攙扶下,,從右腋生出了孩子,這就是“喬達摩悉達多”,,成佛后被尊為釋迦族圣人的“釋迦摩尼”,。
下面我們要參觀的是被譽為云岡石窟外交官和代表作的第20窟---露天大佛。這尊高達13.7米的結(jié)跏趺坐佛像,,面容豐滿端莊,,雙肩寬厚平直,身披右袒袈裟,,呈大日如來吉祥坐禪定印象,,是釋迦摩尼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一種沉靜思考狀態(tài),。這尊大佛便是北魏文成帝拓拔睿的象征,。他恢復佛法,開鑿云岡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態(tài),,表現(xiàn)出佛教徒對他的敬意。距離產(chǎn)生美,,角度顯神韻,。在這尊露天大佛面前,以不同的距離和角度觀賞,,都會產(chǎn)生各種變化著的美及其神韻,。
現(xiàn)在給大家20分鐘時間在露天大佛前拍照留念,愿大佛炯炯有神的雙眸,,略帶微笑的嘴角,,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回憶,帶來美好的福音,。好,,20分鐘后我們在這里集合,謝謝大家合作!
云岡石窟導游詞600字 介紹一下云岡石窟的導游詞篇五
大家好,,我姓朱,,是這次旅行的導游。我將帶領(lǐng)大家去中國的四大石窟之一——云岡石窟去參觀,。
游客們請看!前面就是云岡石窟了,,那一排排佛像栩栩如生,看起來像真的一樣,,是不是?
請游客們跟我從這邊走,。前面就是著名的第五、六窟了,,大家快點走呀,。
第五窟到了。這個石窟中三世佛的中央坐像是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它高達十七米,,腳上可站十二三個大人也不會擁擠。你們看,,它形態(tài)端莊,,是中原文化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手法;但其臉部形象:“額寬、鼻高,、眼大而唇薄”,,卻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特征。
這里是第六窟了,。它是云岡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了,。窟中央有連接窟頂?shù)膬蓪痈哌_十五米的塔柱,。每層四面都雕有塑像,,周圍雕滿佛、菩薩,、飛天的造像,。壁上雕刻有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佛的故事。大家有興趣可以仔細看一看,。
……
今天快樂的時光就要結(jié)束了,。希望大家記住這次云岡之旅。
云岡石窟導游詞600字 介紹一下云岡石窟的導游詞篇六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到云岡石窟,,我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游小導,。今天就由我為大家提供服務,大家如果有什么要求可盡管提出來,,我會竭誠為您解決,。
首先小導為大家介召一下景區(qū)的基本情況:云岡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F(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計1100多個小龕,,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shù)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云岡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齊鑿的。北魏經(jīng)歷了"太武滅佛",、"文成復法",。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云岡石窟開始大規(guī)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建成,,前后計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于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現(xiàn)第16至20窟就是"曇曜五窟"?,F(xiàn)存洞窟大部分鑿于太和十八年(494)遷洛前,。據(jù)《水經(jīng)注》記載,當時"鑿石開山,,因巖結(jié)構(gòu),,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日新眺",。
云岡石窟雕刻在我國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氣魄雄偉、內(nèi)容豐富多彩見稱,。最小的佛像2公分,。最大的高達17米,多為神態(tài)各異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樣的仿木構(gòu)建筑物,,有主題突出的佛傳浮雕,有精雕細刻的裝飾紋樣,,還有栩栩如生的樂舞雕刻,,生動活潑,,琳瑯滿目。其雕刻藝術(shù)繼承并發(fā)展了秦漢雕刻藝術(shù)傳統(tǒng),,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藝術(shù)的精華,,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對后來隋唐藝術(shù)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我國藝術(shù)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國與亞洲國家友好往來,、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云岡第五、六窟在云岡石窟群中部,,為孝文帝遷洛前約465——494年開鑿的一組雙窟,。廟前有清順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間四層木樓閣,朱紅柱欄,,琉璃瓦頂,,頗為壯觀。第五窟開作橢圓形草廬形式,,分前后室,。后室北壁本尊為釋迦牟尼坐像,高17米,,為云岡最大的佛像,,外部經(jīng)唐代泥塑重裝??邇?nèi)滿雕佛龕造像,。窟西側(cè)刻有兩佛對坐在菩提樹下,,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yōu)美。第6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shù)亩臃叫嗡?,高約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層出檐小塔,,馱于象背上??咚谋跐M雕佛,、菩薩、羅漢,、飛天等造像,??唔斢腥T天及各種騎乘,令人目不暇接,。環(huán)繞塔柱四面和東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內(nèi)容連貫,,構(gòu)圖精巧,。此窟規(guī)模宏偉,雕飾富麗,,內(nèi)容豐富,,技法精煉,是云岡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藝術(shù)匯集的大檢閱,。
云岡第七、八窟位于云岡石窟的中部,,為一組雙窟,,是云岡石窟第二期開鑿較早的石窟。七窟前現(xiàn)存的木構(gòu)建筑,,是清順治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面均為長方形,,窟內(nèi)布局上下分層,,左右分段。七窟后室北壁上層天幕龕的中央,,雕一交腳彌勒菩薩像,,坐于獅子座上,左右備一倚坐佛像,,邊為二脅侍菩薩,。內(nèi)容仍為三世佛,且出現(xiàn)了造像組合,。下龕為釋迦,、多寶二佛并坐像。壁與窟頂相接處雕一排伎樂人像,,各執(zhí)樂器演奏,。東西兩壁對稱開鑿,壁與頂部相接處雕一排千佛,。下分四層雕有八個不同的佛龕,。南壁鑿有一門一窗,左右兩側(cè)各雕四個佛龕。門窗間有六個供養(yǎng)人和伎樂天人像,。明窗內(nèi)雕菩薩和禪定比丘,。內(nèi)拱內(nèi)雕力上、護法天王和飛天,。頂部分格雕平棋,,中為團蓮,周雕飛天,,把整個窟頂裝飾得花團錦簇,。第七、八窟與前期窟群比,,在形制,、內(nèi)容,、造像構(gòu)成,、題材等方面出現(xiàn)了諸多變化,從中折射出北魏社會變革的洪流,。
曇曜五窟現(xiàn)編號第16——20窟,,是由曇曜和尚主持開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云岡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據(jù)《魏書·釋老志》載:"和平初,,......曇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zhèn)?,冠于一世?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這五窟規(guī)模宏大,,氣魄雄偉。形制上共同特點是外壁滿雕千佛,,大體上都摹擬橢圓形的草廬形式,,無后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主佛形體高大,占窟內(nèi)主要位置,。
第16窟本尊釋迦立像高13.5米,,而相清秀,英俊瀟灑,。第17窟正中為菩薩裝的交腳彌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
第18窟本尊為身披千佛袈裟的釋迦立像,高15.5米,,氣勢磅礴;東壁上層的眾弟子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嫻熟。第19窟本尊為釋迦坐像,,高16.8米,,為云岡第二大造像。第20窟為露天造像,,正中為釋迦坐像,,高13.75米,為云岡石窟的代表作,,面都半圓,,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兩肩齊挺,造型雄偉,,氣勢渾厚,。
云岡五華洞位于云岡石窟中部的第9——13窟。這五窟因請代施泥彩繪而得名,。第9,、10窟為一組前后室結(jié)構(gòu)的雙窟,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三年竣工,,遼代曾在此興建崇福寺。兩窟平面近方形,。前定南壁鑿成八角列柱,,東西壁上部雕出三間訪木構(gòu)建筑的佛龕,余壁滿雕佛像、飛天,。后室窟門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是釋迦佛。第10窟主像是彌勒,。后室門拱內(nèi)外兩面有精雕圖案花紋,,結(jié)構(gòu)嚴謹,富于變化,。第11——13窟是一組,,具有前后窟的第12窟為中心窟。11窟中立方塔柱,,塔柱四面上下開龕造像,,除南面上龕為彌勒外,均為釋迦立像,。東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483)造像題記,,是研究云岡開鑿史的重要資料??邧|北有太和二十年(496)銘龕和七佛立像,。第12窟前正室和東西壁上部均雕出三間仿木構(gòu)建筑屋形佛龕,前列兩柱,,洞開三門,窟頂?shù)裼屑繕诽?,手持排簫,、琵琶、橫笛,、束腰鼓等樂器,,是研究音樂史的重要資料。第13窟本尊是交腳彌勒菩薩,,高約13米,,右臂下雕一力士托扛,既產(chǎn)生了力學作用,,又兼具裝飾效果,。南壁上層的七佛立像和東壁下層的供養(yǎng)天人,皆為窟中精品,。東壁佛龕形制各異,。五華洞雕飾綺麗,豐富多彩,,是研究北魏歷史,、藝術(shù)、音樂、舞蹈,、書法和建筑的珍貴資料,,為云岡石窟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云岡東部窟群,,指云岡石窟東端1——4,,均為塔洞。第1,、2窟為同期開的一組,,鑿于孝文帝遷洛前,,窟內(nèi)中央雕造方形塔柱,四面開龕造像。第一窟主像是彌勒,,塔南面下層雕釋迦多寶像,上層雕釋迦像,。浮雕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資料。第二窟是釋迦像,,塔南面下層雕釋迦多寶像,,上層雕三世佛。兩窟南壁窟門兩側(cè)都雕有維摩,、文殊,。第三窟為云岡石窟中規(guī)模最大的洞窟,前立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jīng)樓,。窟分前后兩室,。前室上部左右各雕一塔,,中雕方形窟室,主像為彌勒,,壁面滿雕千佛,。后室南面兩側(cè)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農(nóng)紋流暢的一佛三菩薩,。坐像高約10米,二菩薩立像高6.2米,。從風格和雕刻手法上看,,很可能是初唐時的作品。第四窟風化水蝕嚴重,,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年間銘記,,是云岡石窟現(xiàn)存最晚的銘記,。
云岡西部窟群包括云岡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編號的小窟小龕,。大多屬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以后的作品,。其特點是不成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為補刻的小龕多,。造像多為瘦骨清相,衣紋下部褶紋重疊,,神態(tài)文雅秀麗,,藻井中飛天飄逸灑脫,具有濃厚的漢化風格,,與"龍門期"雕刻十分接近,。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樂神"浮雕,是研究北魏雜伎的形象資料,。
第39窟中心五層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間,六柱,,柱頭上斗拱承托出檐,,天平座,每層間闊高度皆小于下層,,穩(wěn)重雋秀,,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資料。第40窟整體布局巧妙地運用裝飾藝術(shù),,使洞窟格式,、構(gòu)圖既有規(guī)律,又有變化,,提高了石窟藝術(shù)的格調(diào)。
好了,,主要洞窟的已經(jīng)向大家介紹完了,,下面請大家自行游覽,靜靜的體會佛國世界的靜謐和偉大吧,。
云岡石窟導游詞600字 介紹一下云岡石窟的導游詞篇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榮幸能當你們的導游,我姓詹,,大家能夠叫我詹導游,。這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shù)寶庫——云岡石窟,。云岡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鄉(xiāng)的大同市西約16公里處,,此刻我向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云岡石窟。
此刻,,大家已隨我進入云岡石窟的山門,,云岡石窟依山開鑿,現(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分為東,、中、西三區(qū),。云岡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魄力最為雄偉。第五,、六窟和五華洞資料豐厚多采,,華麗瑰奇,是云岡藝術(shù)的精髓,。這天,,我們主要游覽第5、6窟,、五華洞,、曇曜五窟。
第五窟位于云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心坐像高17米,是云岡石窟最大的佛像,??叩乃谋跐M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cè),,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完美,。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xiàn)存修建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心是一個銜接窟頂?shù)膬蓪臃叫嗡?,高約15米。塔柱下方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cè)和窟東,、南、兩三壁以及明窗兩側(cè),,雕出33幅描述釋迦牟尼從降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guī)劃雄偉,雕飾華麗,,技法精辟,,是云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第9窟至第13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繪,,彩繪后的五個洞窟異常華麗,五彩斑斕,,被人稱為“五華洞”,。“五華洞”分為兩組,,分別為第9,、10窟和第11、12,、13窟,。
各位,大家面前就是西區(qū)第16,、17,、18、19,、20號洞窟,,這5個洞窟宏偉壯觀,場面開闊,,為北魏早期的石窟,,由著名高僧曇曜負責開鑿,習慣稱:“曇曜五窟”,。
各位,云岡石窟的導游暫時告一段落,。透過游覽云岡石窟,,大家或許對石窟寺藝術(shù)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或者對佛教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一點興趣,。愿這次游玩能給各位留下深刻的回憶,。多謝大家!
云岡石窟導游詞600字 介紹一下云岡石窟的導游詞篇八
游客們大家好!
我們的大巴即將到達我們此行的目的地——云岡石窟,,我們都明白云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有誰能告訴我,,云岡是哪一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呢?對了,,時間,20__年12月13日18時25分,,北京時間12月14日0時25分,,在芬蘭國際會議中心,由108個締約國一致經(jīng)過將中國的云岡石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世界遺產(chǎn)的定義是具有“世界性的杰出價值”,。
今日,就讓我們細細品味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世界著名的宗教藝術(shù)的博物館,,東方石雕藝術(shù)的寶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云岡石窟,。
聞名世界的云岡石窟距大同市16公里,,位于武州山南麓,洞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開鑿于公元460年前的北魏王朝,現(xiàn)有編號洞窟254個,,佛教造像51000余尊,,最大的高17米,最小的僅有2公分,,它是舉世公認的與印度的犍陀螺佛教藝術(shù),,阿富汗的巴米揚佛教藝術(shù)齊名的東方藝術(shù)的瑰寶,也是中國三大石窟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洛陽的龍門石窟之一,。
云岡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我們今日重點參觀的是中區(qū)的第5,,第6窟,,以及西區(qū),曇曜五窟中的第20窟,。
第5,,6窟是毗連一體的一組雙窟,是云岡石窟最為精彩,,最蔚為壯觀,,最具代表性的石窟,。[由整理]首先,我們看到的是第5窟,。第5窟的洞窟開頭為橢圓的草廬式,,分前后兩室。進入后室,,首先感覺到這一洞窟十分的高大,,中央這尊兩腿雙盤的大佛高達17米,雙腿長15.5米,,膝上可容納120人,,一只腳上能夠站立12人,為云岡石窟第一大佛,。大佛著褒衣博帶,,通肩袈裟,頭頂藍色螺髻,,佛像面部輪廓清晰,,白毫點朱,細眉長目,,鼻準方直,,雙耳垂肩,給人一種端莊,,肅穆,,慈祥之感。
第6窟,,被譽為云岡石窟的“第一偉窟”,,窟平面呈正方形,后室呈回字形,,窟正中鑿一方形塔柱,,塔柱高約15米,分上下兩層,。為什么第6窟叫“偉窟”,,我們不得而知,它以精巧著稱,,整個石窟幾乎沒有未被雕塑的空間,,淺浮雕,高浮雕,,鏤空浮雕,,各種手法并用,使正方形洞窟上下四壁和后室中心方形塔柱上的造型,以及釋迦牟尼佛轉(zhuǎn)故事圖充滿了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在藝術(shù)上到達了北魏石窟的最高境界。
這33幅釋迦佛陀,,佛轉(zhuǎn)故事圖,,把釋迦牟尼佛的生平事例展此刻世人面前。我們來看第二幅,,腋下誕生,,公元前454年,農(nóng)歷四月初八,,摩耶夫人孕期將滿,,帶著侍者回娘家生產(chǎn),途經(jīng)藍毗尼公園,,看到公園里景致秀麗,,便進園歇息,此時,,摩耶夫人手攀無憂樹,,太子從夫人腋下誕生。第四幅,,九龍灌頂,,天上的九龍聞訊趕來,口吐圣水為太子洗澡,。直到今日,,漢傳佛教寺院在農(nóng)歷四月初八,舉行盛大的“浴佛節(jié)”,,傣族的潑水節(jié),,都是慶祝太子的誕生!第五幅,國王得知太子降生,,歡天喜地接太子回宮,,這頭馱著凈飯王和太子的大象眉飛色舞,大象的前腿好似在音樂的節(jié)拍下微微的抬起,,雕刻的十分傳神,。我們來看一下第16幅,太子乘馬離宮,,經(jīng)過五年尋訪,,六年苦修,一日,,太子喬達摩.悉達多在菩提樹下靜坐苦思,,七天后最終悟道成佛。第6窟的設計,構(gòu)思統(tǒng)一和諧,,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魅力和濃郁的中西方藝術(shù)結(jié)合風格,。
我們此刻欣賞的是曇曜五窟,西部16號至20號窟,,是云岡石窟,,開鑿年代最早的石窟,開鑿于公元460至465年,,并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5帝為模特雕刻5尊大佛,以紀念5位北魏的開國皇帝,,我們來重點欣賞為開國皇帝,,道武帝而開鑿的釋迦像-----第20窟!
云岡第20窟前面的立壁早在洞窟竣工不久就已坍塌,佛像裸露于蒼茫的天空之下,,被冠以“露天大佛”的美名,,又因為雕鑿露天大佛的石頭略呈白色,又有“白佛爺”的俗稱,。
露天大佛雕刻于1542年前,,高達13.7米。她圓潤的發(fā)髻,,寬闊的額頭,,纖細的長眉,方直的鼻梁,,垂肩的雙耳,,雕刻的極其自然,異常是那略含笑意薄薄的嘴唇,,雕刻得那樣的迷人!充滿了無窮智慧的雙眼是那樣的安詳,,寧靜。從正面仰望,,佛似乎在沉思,,從右面看,佛好像在啟齒講經(jīng),,再換一個角凝望,,佛似乎在向您微笑……….這尊佛在端莊之中含著俊秀,在慈祥之中藏著威嚴,,在智慧之中又露者敦厚,??傊H切,,善良,,平靜,祥和,,寬厚,,仁愛,博大,,許多人類完美的情感都融入了這尊佛像的面部表情之中,堪稱妙相之佛,,所以,,中外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這尊佛像優(yōu)美的雕刻藝術(shù)具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到達了世界雕刻藝術(shù)的巔峰,被譽為云岡石窟的外交官,,代表作,,出鏡率極高!
此刻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家能夠嘗嘗豌豆面,,吃一回銅火鍋,,配上大同的黃花菜,聽一聽北路梆子,,感受一下那音調(diào)高亢,,富有邊塞韻味的晉北民間表演藝術(shù)。
游客們,,夜幕將至,,我們也踏上了返程的大巴。今日我們走進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云岡石窟,,感受了世界石窟藝術(shù)史上壯麗輝煌,,璀璨奪目的篇章,領(lǐng)略了,,石雕,,這最富有生命力的藝術(shù),不知大家是否盡興?
云岡石窟導游詞600字 介紹一下云岡石窟的導游詞篇九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鄉(xiāng)的大同觀光旅游,。我是大家的導游員楊麗,今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shù)寶庫---云岡石窟,。它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窟。
云岡石窟開鑿于距今1500多年的北魏王朝,現(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佛教造像51000多尊,,根據(jù)武周山勢的自然起伏,云岡石窟又自然的分成東區(qū),、中區(qū)和西區(qū)三部分,。其中第1——4窟為東區(qū),5——13窟為中區(qū),,14——45窟為西區(qū),。下面我們就先從中區(qū)的第5區(qū)開始參觀吧。
第5,、6窟是一組雙窟,,是云岡石窟中最精彩壯觀、最具代表性的石窟,。第5窟為橢圓形的穹窿頂馬蹄形,,分前、后兩室,,進入高大的后室,,首先引入眼簾的是這尊兩腿雙盤、雙手疊放腿上的大佛,。這種“吉祥式”坐姿的全結(jié)跏趺坐禪定印象,,表示著釋迦摩尼佛已進入標準的“靜思維”修行狀態(tài),是佛的坐,、立,、行、臥“四威儀”,,即四個莊嚴地身姿之一,。大佛高17米,是云岡石窟第一大佛,。專家們認為這尊大佛是北魏孝文帝為他的父親獻文帝鑿造的佛陀象征,。那么上述歷史在此窟是否有所體現(xiàn)呢?請各位細看,大佛頭頂為藍色螺髻,,面龐方圓,,細眼長眉,鼻梁高直,,唇含笑意,,兩耳垂肩,在端莊,、慈祥的神情中透露出神圣,、超凡和自信的風貌,。尤其是這尊佛像身穿雙領(lǐng)下垂,內(nèi)衣束結(jié),,寬大柔軟而下垂的袈裟,,衣紋流暢,給人一種絲的質(zhì)感,。大佛的右側(cè)是未來世彌勒佛,,左側(cè)為過去式燃燈佛。大佛的后面有一個很寬敞的甬道,,那是供佛教信徒們禮佛繞行的誦經(jīng)道,。
第6窟是云岡石窟中以精巧著稱的一窟,稱“第一偉窟”,??咂矫娉驶刈中危哒需徱环叫嗡?。在巨大的中心塔柱和整個洞窟的四壁上,雕滿了佛像,、菩薩,、羅漢、飛天,、供養(yǎng)人,、瑞鳥、神獸,、花卉,,形成了一種熱鬧擁擠,美妙神奇的佛國氛圍,,主題以歌頌佛母和表現(xiàn)釋迦摩尼一生的成佛弘教經(jīng)歷為主,,因而也叫“佛母洞”。請大家隨我的手勢來觀賞面前這幅關(guān)于“右腋誕生”的畫面:古印度有一個小國叫“迦毗羅衛(wèi)國”,,國王叫“凈飯王”,,王后叫“摩耶”,他們到了40歲的時候還沒有孩子,,非常焦急,。有一天,摩耶夫人夢見一位菩薩乘白象而來,,后來懷了身孕,。按當?shù)亓曀祝瑡D女應回娘家分娩,。摩耶夫人在快臨產(chǎn)時,,在妹妹和仆人的陪侍下回家,。半路上,他們到藍毗尼花園休息,,剛到一顆菩提樹下,,夫人預感快要生產(chǎn)了。于是,,一手抓住樹枝,,一手在妹妹的攙扶下,從右腋生出了孩子,,這就是“喬達摩悉達多”,,成佛后被尊為釋迦族圣人的“釋迦摩尼”。
下面我們要參觀的是被譽為云岡石窟外交官和代表作的第20窟---露天大佛,。這尊高達13.7米的結(jié)跏趺坐佛像,,面容豐滿端莊,雙肩寬厚平直,,身披右袒袈裟,,呈大日如來吉祥坐禪定印象,是釋迦摩尼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一種沉靜思考狀態(tài),。這尊大佛便是北魏文成帝拓拔睿的象征,他恢復佛法,,開鑿云岡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態(tài),表現(xiàn)出佛教徒對他的敬意,。距離產(chǎn)生美,,角度顯神韻。在這尊露天大佛面前,,以不同的距離和角度觀賞,,都會產(chǎn)生各種變化著的美及其神韻。
現(xiàn)在給大家20分鐘時間在露天大佛前拍照留念,,愿大佛炯炯有神的雙眸,,略帶微笑的嘴角,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回憶,,帶來美好的福音,。好,20分鐘后我們在這里集合,,謝謝大家合作!
云岡石窟導游詞600字 介紹一下云岡石窟的導游詞篇十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這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shù)寶庫----云岡石窟,。云岡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鄉(xiāng)的大同市西約16公里處,,從酒店出發(fā)需要大約30分鐘的時光。利用這暫短的時光,,我向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開鑿的大型石窟,時光約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時期,,迄今已有1540年的歷史,。它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洛陽的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窟,。云岡石窟的開鑿比敦煌石窟晚94年,較龍門石窟早35年的時光,。它以建筑規(guī)模之大,、塑像形體之高、保存之完整,,而聞名天下,。又因?qū)ρ芯恐袊糯贰⒎鸾淌泛退囆g(shù)史有極高的價值,,享譽國內(nèi)外,。1961年,國務院將云岡石窟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3年,法國總統(tǒng)蓬皮杜訪華,,指名要求參觀云岡石窟,,9月15日,周恩來總理陪同蓬皮杜總統(tǒng)參觀了云岡石窟,。我們乘坐的汽車已駛?cè)胪\噲?,大家請按順序下車,在云岡石窟門前集合,。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此刻看到的像蜂窩一樣排列的許多洞窟,,就是云岡石窟,。石窟開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最高處稱云岡,,故名云岡石窟,,原名靈巖寺,亦稱石佛寺,。云岡石窟為什么開鑿在武周山?這與武周山這塊風水寶地密切相關(guān),。武周山坐北向南,,武周川內(nèi)山清水秀,能夠說是“藏風得水”的好地方,。武周山,,又稱武周塞,從北魏的舊都盛樂(內(nèi)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到達新都平城(大同市)均要經(jīng)過那里,。武周山位于內(nèi)外長城之間,,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當時人馬商隊來往頻繁,,還駐扎了重要的軍隊,,皇帝經(jīng)常在那里議論國家大事。武周山成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們在那里遙拜北方,,祈求神靈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北魏皇帝在“神山”開鑿石窟,,建立寺院,也在情理之中,。
所謂“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開鑿的洞窟,那里冬暖夏涼,,幽靜神秘,。古印度佛教興起后,佛教信徒,、僧侶將石窟作為禮佛和修行的場所,。因為,依山雕鑿石窟,、佛像,,比用磚石筑建寺院經(jīng)久耐用。佛教是漢代經(jīng)著名的絲綢之路開始傳入中國,,石窟寺藝術(shù)的傳入,,大約在3世紀。我國新疆天山南麓的克孜爾千佛洞是最早的石窟,,沿絲綢之路東行還有帕孜克里克千佛洞,,進入河西走廊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從甘肅繼續(xù)東進則是寧夏須彌山石窟、大同云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等,。武周山的地層巖石屬于株羅紀的長石石英砂巖,,石質(zhì)堅硬,結(jié)構(gòu)緊密,,有利于石窟和造像的雕鑿,。
此刻,大家已隨我進入云岡石窟的山門,,我身后的石窟參觀示意圖,,大致告訴我們參觀路線。云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分為東,、中,、西三區(qū),東部4窟,,中部9窟,,西部32窟。此外還有許多小型洞窟,。共計1100多龕,,大小造像51000多軀。從云岡石窟西行約3公里,,武周川北有吳官蒼石窟,。再溯河西行,距云岡15公里的高山鎮(zhèn),,還有焦山石窟,。這么多洞窟如果要細看的話,也許你一個星期的時光也看不完,,目前開放有40多個洞窟,仔細觀看需要2天的時光,。按傳統(tǒng)參觀路線,,如果大家時光充足,先從東部第1窟開始,,直到第45窟結(jié)束,。如果僅參觀2個小時左右,則主要游覽第5,、6窟,、五華洞、曇曜五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