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民情走訪記錄篇一
初來乍到,,一切都顯得那么新鮮,帶著些許的好奇,,我環(huán)顧四周,,村子坐落在群山中,遠離繁華鬧市的喧囂,,置身于這山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路過的幾位村民的穿著打扮以及周圍破舊的房屋院落,,讓我們漸漸皺緊了眉頭,,這個山村是多門貧窮落后,在此,,我也希望加快通木村的“減貧摘帽”貢獻自己的微博之力,。
20__年3月20日 星期三 陰
通過半個多月的駐村幫扶工作,使我對開展幫扶工作的實際意義,,同老百姓交流,,增進情感的必要性,委老百姓解決哪怕一個實際困難的作用都有了更新的認識,,更多的體會,,我覺得下基層開展幫扶工作,直接駐村入戶,,群眾對此很關注,,所以我們每一位駐村干部都要展示良好的作風形象,都應該有心用情的投入到幫扶工作中去,,首先要和群眾“拉關系”“擺家?!保c群眾的距離,,建立起雨水關系才能把群眾想什么了解清楚,,才能知道如何去幫扶,才能完成幫什么,,才能知道促什么任務,。
20__年4月2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一大早,駐村工作組組長吳平會長召集大家召開計生工作會,,今年上半年通木村的計生工作成績在柏村鎮(zhèn)排名中上游,,盡管有些指標完成得還不錯,但由于計生的罰款沒有達標,,因此受到上級部門的批評,。因為自從計生文明執(zhí)法以來,,執(zhí)法人員不能用粗暴的方法對待計生對象,不能關禁閉,、不能強行沒收財物,,這給計生執(zhí)法者帶來了困難,之前我也與村干部討論過這個問題,,盡管文明執(zhí)法是好事情,,是整個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但有些人卻認為有恃無恐了,,你拿他沒辦法,,這就在事實上給計生工作造成了一些困難。現(xiàn)在好了,,可以訴諸于法律途徑,,中國老百姓大都怕上法庭,這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里怕“惹官非”是一脈相承的,,但違法者必究,,這也保證我國長遠發(fā)展的必要手段,否則,,再多的經(jīng)濟建設成果也會被迅猛增長的人口所吞噬,。
開完會后就回去了,村干部們商量了一會工作就開始辦公,。今天,,來村公所辦事的人很多,有辦結婚證的,、有辦入戶口的,、有辦救濟的等等。我與一個來辦事的`老職工交談,,聊聊國家的社保政策,,老人退休了,一個月在社保領一千多元的退休金,,這在農(nóng)村算是中上收入了,,老人對國家的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還是相當滿意的,他說現(xiàn)在政策好退休金夠日常生活用的,,醫(yī)療保險也減輕了他的醫(yī)療負擔,。
20__年4月18日 星期四 陰
4月18日,在通木村委員會會議室召開了通木村農(nóng)村扶貧對象識別會議,,參會人員為通木村駐村工作組和村支委員,。
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是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國農(nóng)村扶貧開發(fā)綱要》關于“建立健全扶貧對象識別機制,實行動態(tài)管理,,確保扶貧對象得到有效扶持”的要求,。
工作組長吳平出席并發(fā)言,一是對本次扶貧對象識別工作范圍提出了要求,。本次通木村扶貧對象識別工作的范圍為我村16個村民小組,,調查對象為全村所有農(nóng)村戶籍人口。二是對本次扶貧對象識別明確了目標任務,。本次開展農(nóng)村扶貧對象識別的目標任務是:科學識別新標準下的貧困人口,,逐戶建立貧困人口信息檔案,完善貧困人口的動態(tài)識別機制,,為全村開展專項扶貧,、行業(yè)扶貧、社會扶貧,,對農(nóng)村扶貧對象全面實施扶貧政策搭建通用的扶貧工作信息平臺,。
通過本次會議,,我對扶貧對象識別工作有了充分的認識,,這次會議的召開我想為我村貧困農(nóng)戶及貧困人口帶來了又一福音,,為我村新一輪的扶貧開發(fā)打下了又一堅實的基礎。
20__年5月17日 星期五 雨
為了提高通木村貧困戶勞動技能,,增加貧困農(nóng)民的收入,加快貧困農(nóng)民脫貧奔康,,結合通木村實際,,5月17日,駐村干部工作組與村支兩委,,在村委會會議室對貧困戶進行技術專業(yè)培訓,為其培訓高粱,、花椒,、青蒿、金銀花種植等方面知識,,共60多人參加了這次農(nóng)業(yè)技術培訓班,。
針對當?shù)剞r(nóng)業(yè)生產(chǎn)模式和農(nóng)民對高產(chǎn)高效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的需求,在高粱,、花椒,、青蒿,、金銀花種植等方面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大家一致認為這一期培訓班非常有意義,,非常及時,,培訓內容豐富詳盡,語言通俗易懂,,引起了農(nóng)戶的極大興趣,,許多學員都認真做好筆記,在課堂上與干部們互相互動交流,,詢問種養(yǎng)技術和難題,,大大增強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決心和信心。
為了讓貧困戶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增加收入,,駐村工作組及幫扶部門給貧困戶發(fā)放生產(chǎn)啟動資金,幫其購買化肥,、農(nóng)藥,、等,同時制定鼓勵機制,,擴大種植規(guī)模,,還聯(lián)系有關銷售大戶,解決產(chǎn)品的銷售途徑,,同時也結合通木村幫扶部門,,幫助其解決資金短缺等問題。
民情走訪記錄篇二
今年,,市委組織開展“學寧鄉(xiāng)經(jīng)驗,,實施加速趕超”作風建設主題活動,活動要求有關部門聯(lián)村聯(lián)企,,領導聯(lián)點聯(lián)項,,干部聯(lián)戶聯(lián)人。今天上午,,局領導研究確定把聯(lián)村事項的點放在排掌村,,排掌村是我局對口建設的扶貧點,現(xiàn)在已進入扶貧工作第二個年頭,。作為建扶工作干部,,我從心底里為之高興,聯(lián)村點的確定再一次彰顯了局領導對扶貧工作的領導和支持力度,,更能夠為排掌村多做些實事,。
3月15日星期五
昨天市局確定了作風建設活動聯(lián)村點,主管領導系統(tǒng)工會王瑞良同志決定今天到村里去調研貧困戶情況,。上午10點,,我和王主任一起乘車前往村里,,經(jīng)過1個多小時路程的顛簸到達了漣源石馬山鎮(zhèn)排掌村,老遠就看見村支書梁建社站在家門口等著,,我們會同村委其他主要成員村主任和秘書等一班人就聯(lián)戶幫扶工作溝通了情況,。全村有11個村民小組,常住農(nóng)戶312戶,,人口1194人,,勞動力484人,外出打工260人,。參加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297戶,,參保率95.1%。2011年全村共有貧困戶159戶,,享受低保73人,。貧困戶中有16人殘疾,8位孤寡老人,,無房(危房)戶39戶,,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僅480元。
在村支書的引領下,,我隨王主任走訪了10多戶村民,這些村民的房屋大多坐落在山坡上的位置,,結構簡陋,,家里的壯勞力基本都到南部城市打工去了,一般只有老人帶著孫輩們留守,。他們的生活過得很節(jié)儉,,家居卻收拾的很整潔,老人們說要給孫輩們提夠盡可能好的生活環(huán)境,,讓他們能好好讀書,,讓在外打工的兒女能安心做事。我想,,老人說的幾句樸實的話,,就是我們祖輩們傳承下來的樸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啊,不管他們自己生活的多么艱難,,卻一心想著不能苦了兒孫,。一路走下來,看了這許多情景,,我的心底已是為之一振,,止不住一種辛酸的滋味涌上心頭。
更多相關優(yōu)秀文章推薦: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民情走訪記錄篇三
為了響應縣五民辦“萬名干部進農(nóng)戶,,五民工作心連心”集中活動的號召,,6月5日,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跟隨同事們一起去鄱陽鎮(zhèn)朱家橋村走訪,。由于自己是外地人,,再加上沒有群眾工作基礎和經(jīng)驗,心情格外緊張,,很怕完成不了任務,。
上午9點左右,我們來到了朱家橋村委會,,向村支書表明了我們此行的目的,,希望得到幫助。村干部非常熱情,,立即為我們聯(lián)系向導,。
同事老汪走訪的是朱家橋村委會花咀村,由花咀村曹隊長隨行,,他們重點走訪的是占金南家,。占婆婆今年78歲,目前主要靠為人家編制做蝦籠的鐵絲框謀生,,鐵絲框1分錢一個,。占婆婆家有兒子、媳婦和兩個讀書的孫子,。她的兒子曹初國和兒媳占香艷都患有腦膜炎后遺癥,。兒子腳殘,在溫州做裁縫;媳婦腦殘,,在溫州幫人洗碗,。占婆婆反應的訴求是:兒子、兒媳雙雙殘疾,,民政局發(fā)了殘廢證,,但沒有五保、沒有社保,,也沒有低保,,曾托人幫忙,但事一直沒辦好,。老汪聽了占婆婆反映的情況后,,自掏腰包拿了200元慰問占婆婆。
我和同事方方,、琪琪跟隨朱家橋村朱隊長走訪的是朱家橋老村,,我們拿著走訪名單挨家挨戶的走訪,一上午走了30多戶,有一大半都不在家,,有的群眾出外做事,,家門緊鎖;有的家里僅剩老人小孩,無法深入的了解情況,。還好朱隊長對這一帶的村民非常了解,,沿路正好碰到很多需要走訪的群眾,有正在賣西瓜的朱細榮,,有騎著黃包車的張志喜,,有在菜地種菜的朱永發(fā)等等。這一路,,我們仨可謂眼尖腳快,,只要朱隊長一指哪個群眾是我們名單上需要走訪的,我們便立馬跑過去,,詢問他們的個人信息,、家庭情況、疑難困惑,、建議意見等等,,深怕錯過任何一個走訪戶。
夏天的熱浪將一切生物都沖到有隱蔽的地方去了,,我看了看手表,,這才意識到,已到中午了,。匆匆謝別朱隊長后,,我們仨便與老汪會合。老汪在公安局工作三十多年,,曾經(jīng)因為寫材料的關系來過朱家橋,因為對藝術的熱愛,,在這邊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才子,,有挖機詩人許天俠,測字奇才王松年,,還有京劇正生朱建平,。許天俠一聽老汪來這邊走訪群眾,便在家盛情款待我們,,我們一起在許家感受了朱家橋村民的熱情好客,,也領略了許詩人獨特的藝術魅力。
吃著美味的農(nóng)家小菜,,品著淡雅的農(nóng)家小釀,,許詩人詩意大發(fā),即興作詩兩首,琪琪用她溫雅磁性,、張弛有度的聲音將許天俠的詩朗誦得沁人心脾,,老汪也隨即為許詩人賦上一副嵌名聯(lián)。就餐中,,我們慢慢地了解彼此,,大感原來高手都在民間,王松年先生竟是賦學專家,,對古文頗有研究,,他測字的水平令人咂舌,作為古代文學專業(yè)出身的我實在是自慚形穢,。更有意思的是今天在坐吃飯的朱建平同志竟是我的聯(lián)系戶,,抓住這個機會,我馬上詢問他目前的基本情況,,原來他還是位京劇正生,。在我們的鼓舞下,朱建平現(xiàn)場為我們來了一段京劇表演,,唱完后他激動地說:“沒想到你們群眾工作做得這么細致,、這么認真,今天也是有緣,,你們在朱家橋還有什么需要走訪的用戶,,我下午帶你們去,以后在朱家橋有什么需要幫助的,,我隨時幫忙,。”此情此景甚是感動,,沒想到當初以為會很難的走訪竟是如此溫馨,。
一場藝術的盛宴后,我們繼續(xù)深入走訪,。這次是由朱建平同志帶路,。我們一路談笑風生,跟隨他走訪各家各戶,,沒有敷衍塞責,,更多的是以嘮家常的方式了解群眾的情況,聆聽群眾的心聲,。朱建平說:“朱家橋村的村民大致情況都還可以,,雖說不上富裕,但也算得上安穩(wěn),,只是真正貧困的群眾一般政府很難幫助到他們身上,。”
說著說著,我們便來到了朱家橋老村占金妹家,。占阿姨今年64歲,,老伴已經(jīng)去世,家中原有3個女兒,,大女兒二女兒都已嫁出去了,,小女兒小女婿前段時間剛剛去世,留下兩個小孩,,一個18歲,,一個13歲,因為小女婿家中沒有了親人,,現(xiàn)在兩個外孫都由她獨自撫養(yǎng),。 “占阿姨,你現(xiàn)在的生活來源主要是什么呀,,這么大年紀獨自撫養(yǎng)兩個外孫肯定很辛苦吧!”我問道,。“哪有工作呀,,我一個老人家能做什么呀,,女兒女婿走了,留下兩個細伢子,,我累些沒關系,,就是苦了小孩?!卑⒁探又拥卣f,,“目前連低保都沒有,前段時間還讓政府幫忙,,到現(xiàn)在都沒有影,。我小女兒小女婿在洪邁大道旁邊的房子前段時間剛被征,我是不同意的呀,,政府硬是拆了我的房子,,什么時候可以給個準信,好好解決這個問題呀?你們公安局的管不管?”“阿姨,,您放心,您的情況我已經(jīng)記錄下來了,,我會及時向領導反映的,。”我微微顫抖地說,。
占阿姨用期待的眼神送走我們,,眼角還泛著淚花,我的心抽搐了一下,真的希望自己能夠多做些事情幫助她,?!靶牵瑳]做過群眾工作吧,,這在農(nóng)村,,都是很正常的情況?!敝旖ㄆ桨参康?。接著他帶我們來到了一家很破的低矮樓房,樓房里住的是朱文龍,?!爸煳凝?4歲了,好像一直是一個人住,,我們進去看看,。”朱建平說,。我們走近一看,,呈現(xiàn)眼前的是幾塊現(xiàn)澆木板裝釘成的緊閉的破舊大門,“難道朱爺爺不在家?”我暗自疑問,?!爸鞝敔?朱爺爺在家嗎?”琪琪緊盯大門著急地問道?!罢l呀?”聽到陌生的喊聲,,一位蹣跚的老人帶著疑惑打開一側門,走出來答道,。老人佝僂著身體,,身后的房屋黑漆漆的。在告知朱爺爺我們此次的來意后,,朱爺爺很激動,,似是有一肚子的話要說。通過與朱爺爺?shù)慕徽劦弥褐鞝敔斀衲?4歲,,老伴去世后一直是自己一個人生活,,生了三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也在幾年前去世,,還有一個兒子因為與他人發(fā)生矛盾糾紛被關押在縣看守所,,而大兒子家生養(yǎng)的子女多、家庭條件困難,,均無法照看到朱爺爺?shù)纳?,無奈的他只好選擇在這簡陋的房子里獨自生活,。村里雖然給他辦理了低保,但每月僅100多元的補助依然是無法滿足他基本的生活需求,。
“朱文龍確實可憐,,為了節(jié)省電費,晚上很少點燈的?!敝旖ㄆ竭吀覀冋f便走出朱爺爺家,接著,,他便帶我們去他家小坐了一下,。他說:“沒想到現(xiàn)在的警察這么辛苦,,確實令人佩服,?!薄昂赛c茶,,鄉(xiāng)下地方?jīng)]什么喝的,。”朱建平的媽媽踉踉蹌蹌地走到我們身邊說道,,“你們還有多少戶沒走,,我跟我兒子一起帶你們去,。”“朱媽媽,,在建平的帶領下,,我們就差一個重點戶了,一般戶估計是走不完了,。”老汪笑著說,。“最后一個重點戶就在我家不遠處,我趕緊帶你們過去,不然他們家人晚上該出去散步了,。”朱建平說。
喝完茶后,,我們繼續(xù)跟著朱建平去走訪,,這次我們走訪的是朱福星家。走進朱福星家,映入眼簾的卻是一派熱鬧的景象,有幾個工人正在狹小的院子內砌紅磚做新房。我心里嘀咕:“這是重點困難戶嗎?”但這時一個腳跛的很厲害、身穿破舊迷彩服的瘦小大爺向我們走來,?!斑@就是這家主人,朱福星,。”朱建平說,。只見方方走到他身邊跟他聊天,朱大爺很忙,,一邊在招呼工人,,一邊還在回答方方的問題。離開他家的時候,,方方告訴我們:“朱大爺今年63歲了,,家里還有一個患有癲癇病的老伴。有兩個女兒,,大女兒,,24歲,眼睛看不見,,曾經(jīng)出嫁過2次,,均被婆家送回來了;小女兒今年20歲,無業(yè)在家,。家中目前沒有生活來源,,雖然有低保,但每個月100元微薄的補助,,并沒有給這個貧困的家庭帶來多少幫助,,朱大爺現(xiàn)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他的小女兒能有出息?!?/p>
“他家真的是很困難,,這個房子建建停停已經(jīng)不知道多少年頭了,周圍比他家晚建的房子都一幢幢地豎起來了,?!敝旖ㄆ阶叱鲋齑鬆敿液螅锌?,“這才是政府需要幫助的人呀!”“是哦,,希望領導看到我們收集的情況能有些補助,。”方方說,。
太陽快要落山了,,我們不得不離開這個讓我們感觸頗深的村莊。此次走訪非常感謝朱家橋村委會以及曹隊長,、朱隊長的幫助,,也應感謝我的聯(lián)系戶朱建平,若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很難深入的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
民情走訪記錄篇四
和馬主任一家吃過早飯已到九點了,今天我們的
工作計劃
是上午下田收割玉米,,體驗農(nóng)活,,下午到四社走訪農(nóng)戶,并把村里的黑板報
辦起來,。這些也是我昨夜思考良久的,。特別是作為從機關下村的干部,下田體驗農(nóng)活很有必要,。村委馬主任忙于村里的工作,三四畝玉米還在田里,,所以我們決定到馬主任田里收割玉米,。到了田里,我學著馬主任的樣子掰玉米棒子,。雖然小時候幫家人下田勞動,,但是老家那邊種的都是小麥、豌豆等作物,,所以掰玉米棒子還是頭一次,。不過這活一學就會,就是一手抓住玉米棒子,,另一手拿小刀在包葉上面劃一道口,,然后順著那道口子剝開包葉,再把里面的玉米棒子掰下來,,工序就這樣簡單,。由于海拔較高的原因,每株只結一個玉米棒子,,偶爾也有兩個的,,不過其中一個很小,。掰了一會兒后,我的手法越來越嫻熟,,速度也很快了,。這時,海東農(nóng)牧局科技推廣站洪站長打來電話,,讓我今天趕緊領上昨天我給他說要辦養(yǎng)殖場的村民馬哈比,,到民和縣畜牧局補報家庭養(yǎng)殖項目。我一聯(lián)系馬哈比,,他正好在縣城,。而且我們的幫扶組成員小孟從縣城還沒向村里出發(fā),所以我讓他領馬哈比去縣畜牧局,。不一會兒,,馬主任夫人也干完家務活到了田里。隨后,,我們幫扶組的老謝,、小羅,還有村支部馬書記都到了,,田里一下子熱鬧起來了,。人多力量大,我們七個人每人占一個壟,,一壟一壟掰,,馬主任負責鏟秸稈,一下子加快了收割的速度,。收玉米不太累,,大家又說又笑地干到了中午?;仡^望去,,身后金黃的玉米堆越來越多,騰出的空地也越來越寬,,很少勞作的原因,,大家興奮不已。
下田勞動的原因吧,,中午大家吃飯很香,。馬主任夫人給我們做的是熬飯,一個個都吃了兩碗,,還把一大碟子油餅吃到底了,。
下午我們走訪的是距馬主任家所在的二社兩公里多的四社,即小庫土社,。這個社是個自然村落,,坐落在一社山梁下邊的陰山根,,地勢較低,但坑洼不平,,莊廓布局雜亂,。我們的車歪歪扭扭地行走在村道上,好像在流水似的白土里游泳,,又好像在厚厚的白土塵煙里騰云駕霧,。村民們很熱情,不管以前見沒見過都會打招呼,,并往家里邀請,。我們先后走訪了五戶農(nóng)戶,了解的內容基本一樣,。但是今天走訪的一位老農(nóng),,讓人心酸。他叫馬索來么,,已六十九歲了,,家里只有長病在家的老伴,也快七十了,。四個兒子都不爭氣,,一個個在外過自己的日子,根本不顧兩個老人,,用當?shù)氐脑捳f就是“不上路”,。為了維持貧寒的生活,這位老大叔耕種13畝地,,還當村里的護林員,,管護大家的退耕還林地。盡管如此,,但不知為什么他沒有享受到農(nóng)村低保,。我的心里很酸楚,,能為他做點什么呢?我從兜里摸出一百元錢塞在他手心,,讓他買雙鞋,因為他穿的鞋實在是太破了,。他激動得一時不知說什么好,。我轉過頭悄悄的對村支部馬書記說下次調整低保,一定不要忘了他,。
從四社小庫土返回到一社山梁時,,時間已不早了。我們把村里簡易的公開欄用墨汁刷了兩邊后,,大家一齊動手,,劃線的劃線,,寫字的寫字,畫邊的畫邊,,不一會兒把黑板報辦了起來,。黑板報的右下角還寫上了讓村民們抓緊開展秋季覆膜等工作的通知,左下角我用彩色粉筆畫上了一朵紅牡丹,,遠遠望去還有點意思,。
又一天的工作結束了,回想起來,,感到農(nóng)村工作雖然苦點,,但也十分充實。
屈指算來到xx村已12天了,。這些天來,,走村串戶,訪貧問寒,,與這里的村社干部,、黨員和村民談心、交流,、拉家常,,收獲頗多。在這里,,人們的生活有貧有富,,但更多的是貧困。農(nóng)民們很辛苦,,家家戶戶幾乎都耕種著三十畝以上的耕地,,有的還耕種四五十畝,這在
我的家鄉(xiāng)
及好多農(nóng)村是少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里的人們早已習慣了這種繁忙的生活,。但是這些天來一直讓我感動的是,,他們即使生活條件不好,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但這些鄉(xiāng)親們一個個都活的挺有精神,。寫到這里,我就想起現(xiàn)在的許多城里人,,吃穿不愁,,但總拉著一張苦瓜臉,無精打采,,生活在郁悶的世界里,。我們的“上班族”們坐在寬敞的辦公室里,,面對電腦一臉茫然,好似有無盡的煩惱,。在這里,,我們與貧困戶聊天,他們說有許多寒苦,,但他們相信黨和政府,,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信心與希望,。我想,,這就是他們以陽光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的緣由吧!九點半時,,我們幫扶組的同志們都到齊了,。今天我們去走訪的是三社,,也叫松把社,,距離我們的根據(jù)地村委馬主任家還有兩公里。我們向東徒步行走十來分鐘,眼前出現(xiàn)了一道大坡,這個自然村剛好社坐落在山腰上。放眼向前望去,這里都是一道道的大山梁,,山成排,、溝成行,。我這時才突然明白,,xx村的名稱可能就是這樣得來,。順著山坡土路向下繼續(xù)行走了十多分鐘,,就到了三社,。向下望去,廢棄的莊廓隨處可見,,真正像樣的農(nóng)家不多,,巷道里也不見個人影,。一路上聽老謝說原先這個社有26戶,現(xiàn)在只剩10戶。我們連走了三戶,但家家都鎖門。在老謝的提議下,我們徑直來來到原村支部書記孫萬發(fā)家,。走進他家時,,他正要出門去收割玉米,見到我們他很熱情地讓我們進屋,??瓷先ゼ依飾l件并不好,像樣的只有一臺電視機,,上邊還赫然寫著“農(nóng)村黨員遠程教育收視器”,。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前些日子有人說村上有個電視在孫x家,,但大家都怕得罪人,誰也不愿去要回來,。老謝說他家在這個社還算,,以前這個孫書記工作干得也不錯,青?!饵h的生活》還專門報道過他,可是后來群眾反映不好,,換屆時沒能當選,。攀談中我們得知以前他當過民辦教師,,如果再堅持兩年就轉正了,。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在外跑車,收入也可以,,但因為他們這個地方條件太差,,已過結婚年齡的兒子一直說不上媳婦。他說這個社、包括整個xx村的小伙子們都很難說媳婦,,姑娘們沒人愿意到這個山大溝深的窮地方來當媳婦,。好在他的二兒子很爭氣,,現(xiàn)在上天津石油大學,快畢業(yè)了,,工作已簽約,。談到村里的工,他說這里的群眾有條件的想方設法自己搬走了,,留在村里的都是最困難的,,大家都迫切希望政府幫助他們搬出大山溝。我在心里想,,xx村也算大村,,整體搬遷不太現(xiàn)實,但是通過政府適當扶持鼓勵自行搬遷還是可行的,,作為幫扶工作組我們還是多反映吧!
今天,,鄉(xiāng)政府梅鄉(xiāng)長要求我們到鄉(xiāng)上開會,。內容是研究駐村幫扶工作,。
來到鄉(xiāng)長辦公室,梅鄉(xiāng)長正在等我們,。我們駐村幫扶組人員到齊后,,會議開始了。會議只有兩個主要議題,。第一個議題是研究確定駐村幫扶組組長,、副組長。梅鄉(xiāng)長說我是市里下派的干部,,所以讓我當組長,,仲副鄉(xiāng)長當副組長。我說還是讓仲副鄉(xiāng)長當組長,,但是他們執(zhí)意讓我當,,我也沒有推辭。第二個議題是按照《青海省駐村干部管理辦法》,,組建駐村幫扶組臨時黨組織,。除xx縣工會干部小羅是預備黨員外,,我們其他五名干部都是正式黨員。因為黨員較多,,我們決定組建臨時黨支部,,由鄉(xiāng)黨委下批復。梅鄉(xiāng)長還是讓我任支部書記,,仲副鄉(xiāng)長任副書記,,大家都一致同意。接下來,,梅鄉(xiāng)長代表鄉(xiāng)黨委,、政府向我們提出了駐村工作的相關要求,主要是如何遵守工作紀律,、如何開展工作,,等等。
會議結束后,,我和仲副鄉(xiāng)長按照會議研究的內容,,立即起草了向xx村下派駐村幫扶組的通知和組建xx村臨時黨支部的請示,提交給了鄉(xiāng)政府辦公室,。
民情走訪記錄篇五
3月29日,,我走訪了轄區(qū)____村小區(qū)內三戶居民家庭。該小區(qū)屬于____廠管家屬區(qū),,共有22棟樓房,,732戶居民,由于是老舊小區(qū),,居住的居民以中老年人口較多,。
敲開____棟____單元____室居民沈____家的門,給我們開門的是一位坐在輪椅上,,年近50,,面帶笑容的男同志,他就是沈____的小兒子張____,,自幼殘疾,,目前與常年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沈____共同生活。
看到我們前來,,張____對我說,,書記我還記得你上次到我們家來的時間,很感謝社區(qū)對我們母子二人的關心,、幫助,。
沈____家的客廳很小,除了放一張小方桌、一張輪椅外,,也只能容納3,、4個人。向張____介紹了我們的來意后,,張____熱情與我們握手,。
在交流的過程中,我的視線不經(jīng)意間轉到了飯桌上,,我看到桌上已經(jīng)做好的飯菜,,我抬頭看了一下鐘,時間是上午10點20分,,我隨口問了一句,,“這個點就把中午的飯菜做好了啊?!睆坃___笑著說:“每天都是這個點,,燒一次,吃二頓,?!?/p>
我再仔細看了一下飯菜,純素,,二菜一湯,,我知道這就是他們母子二人一天的伙食。
來到了沈____的臥室,,房間很小,,大約6、7個平方,,但房間及床上卻很清爽,,老人平躺在床上,看上去比上次來的時候更消瘦了一些,,看到我們,,老人家高興的合不攏嘴。
在詳情詢問了情況后,,我們得知,一個月前老人家摔了一跤,,導致盆骨粉碎性骨折,,房間堆放的大量尿不濕都是為老人準備的。老人還有一個兒子,,平時上班,,休息時才能抽空來看望老人。
離開時,我再次打量了一下坐在輪椅上的張____,,我發(fā)現(xiàn)他的頭發(fā)又長了不少,,我說:“張____你的頭發(fā)又長長了,明天我請人來給你理發(fā),?!彼Σ[瞇地說:“謝謝書記,過一段時間吧,,不能老麻煩你們,,反正我也不出門,下次請他給我推個平頭,,兩個月一次就夠了,。”
經(jīng)過上午的走訪,,我心里許久不能平靜,。在我們看來,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張____,,面對失去自理能力,、癱瘓在床的母親,他卻承擔起了照顧母親的義務,,不得不讓我們佩服,,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傳統(tǒng)美德在他的身上得到體現(xiàn)和傳承。
一個幾乎失去自理能力的殘疾人,,在面對別人給予他的幫助時,,他總是說他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他是一個懂得付出,,更懂得感恩的人,,我們也應該為他們付出,給他們提供幫助,,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民情走訪記錄篇六
3月28日,冒著毛毛細雨,,我來到xx鎮(zhèn)xx村進行走訪慰問,。在場穿梭著,尋找走訪對象戶——貧困戶,。一棟破舊低矮的房屋映入眼簾,,我隨即走進那戶人家,迎接我的是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我和她說明了來意,,她激動的握著我的手說,“是黨派領導來看望我們啦,共產(chǎn)黨真好!”老人找了一張板凳讓我坐下,,我和老人攀談起來,,了解到:老人叫,60歲,,看著比實際年齡大不少,,也許是家庭條件困難操勞過度的緣故吧。丈夫1985年就因病去世,,她獨自一人帶著兩子一女生活,,還要照顧95歲高齡的老母親,家里只有一畝口糧田,,現(xiàn)在兒子在外打工,,大兒媳婦因為家庭困難,結婚后一直不愿將戶口從貴州調到武穴來,,二兒子還是單身,,現(xiàn)在的愿望就是增加家庭收入,解決家庭困難現(xiàn)狀,,讓二兒子早點成家,。聽完老人的介紹后,我和她說,,現(xiàn)在你兩個兒子都成人了,,家庭條件會越來越好的,你們要同心協(xié)力為改變這個家庭現(xiàn)狀努力,,我再和村里商量下,,盡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你們一把。臨走時我拿出200塊錢塞到老人家手里,,說我們也是靠工資吃飯的,,錢不多表達下我們的心意,老人說什么也不肯要,,但在我的再三勸說下收下了,,并不停的說些感激的話,說“共產(chǎn)黨員真好,,拿自己的工資來資助我們,,真的很難得…..”
這幾天,對村里部分貧困人群進行了走訪,。通過走訪,,看到農(nóng)村貧困人口生活之窘迫,日子之艱難,,用觸目驚心不為過。反思其貧困原因,有的是受災致貧,,有的是因病致貧,,還有意外致貧等諸多因素。雖然貧困人口不能完全代表農(nóng)村的現(xiàn)狀,,但他們是農(nóng)村的一個部分,,是最需要黨和政府關懷的群體,同時也是應該我們花更多力氣去思考如何改變他們的群體,。
一家
一家原五口人,,自己及愛人均年過四十,三位小孩尚未成年,,其中愛人與長女智障,,次女現(xiàn)八歲上小學,兒子四歲,。故譚家生計全落在一人肩上,,而數(shù)年前勞動時摔跤致使右腿骨折,因無錢上醫(yī)院,,在床上躺了數(shù)月自愈,,但骨頭生長錯位,已部分喪失勞動力,。20xx年4月份,,愛人因病逝世,加劇了其勞動負擔,,雖家有二畝土地,,但維持生計亦比較艱辛。
目前享受農(nóng)村低保政策,,農(nóng)忙時村干部也時常幫助,,屬于開發(fā)難度較大的貧困戶。
這些貧困人群,,只是廣大落后山區(qū)當中的一個縮影,,不管是意外致貧、因病致貧,、意外災害致貧,、學生供養(yǎng)致貧,還是其它原因的貧因,,我看到的是各有不同的心聲,。對于無勞動力、有心無力改變現(xiàn)狀的貧困者,,除了最低生活保障,,他們希望更多的社會福利機構,、社會保障機制能夠把觸角觸及到這些角落;對于有一定勞動力的貧困者,他們更多是希望有政策的支持,,或者在政策的執(zhí)行過程中更有效率,、政府言而有信。
民情走訪記錄篇七
今天按照計劃安排,,我們到結對幫扶組,,走訪幾戶困難戶。西站社區(qū)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居民多是靠外出打工維持生計,。
我們走訪慰問的第一位居民是患有子宮癌的肖春連。踏著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六組的肖春連的家,,一個破舊的房子里凌亂的擺了幾件破舊的桌椅,一張雜亂的木板床上,,肖春連半倚著坐著,,見我們進來準備起身。我連忙走過去,,示意她躺下就好,。肖春連很不幸的患上子宮癌,為給她治病,,家里已經(jīng)欠了一大筆的債務,。她看到我們非常激動,招呼我們坐下,,眼里飽含著淚水,,向我們述說了她的病情和家里的困難,她說面對今后的日子,,她們一家都不知道該怎樣活下去,。經(jīng)過我們的一番開導,肖春連擦干淚水說:“相信政府不會拋棄我們不顧的,,現(xiàn)在你們給我們辦了低保,,我很感激,你們今天來看望我,,說明政府是關心我們的,,我會打起精神,堅強地面對生活,?!?/p>
我把愛心卡掏了出來,寫上了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我知道以她的個性不會聯(lián)系我,,但是一旦聯(lián)系肯定是她處理不了的大事,。走的時候她有些激動,一路出門跟著走了好長一段路,。到了路口的時候我回頭看了一眼,,她依舊在那里張望,,頓時心里有股暖流直竄心田,,很溫馨,很感動,。
曹啟華的房子很破舊,,蒼老的青磚石瓦的有種穿越歷史的年代感,除卻一臺破舊的電視機,,屋子里幾乎沒有什么電器設備,,更不用說家具之類的。只有一個正對著門口的八仙桌,,桌面整齊的鋪了一層報紙,,布置的干干凈凈。他端正的坐在門邊上,,眼睛注視著門外,。
曹啟華52歲了,離異,,高位截癱,,一個女兒在讀大學,自已一個人靠父母做飯洗衣,,腦筋有些遲鈍,。我就著他坐在輪椅旁邊,他的眼睛卻一直注視著門外,。
“也不知道來不來,。這都不剩多少天了?!?/p>
我知道他想著在外讀書的孩子們,,像所有的父母一樣期盼著自己的孩子們好好的,念著他們,,想著他們,。
我們起身走的時候,他嘴里念叨著依舊是他的孩子,。兩只眼神依舊那樣茫然的張望著,,像是看見了希望,但卻是那樣的不可觸及,,過于遙遠,。
接下來的2戶人家境遇都差不多,,上午走訪完后,還剩一戶不在家,。
據(jù)了解,,段成群夫婦只有一名女孩,年輕時一家三口的日子還算過得有滋有味,,后來女兒長大了,,嫁到了鄰鄉(xiāng),離老人家大概有兩三個小時的車程,,雖然女兒偶爾會回家看望兩位老人,,但大多數(shù)時間兩位老人都是靠自己生活。由于女兒家的家境不好,,不能給段老夫婦提供經(jīng)濟上的幫助,,所以,兩位老人只能靠新農(nóng)保養(yǎng)老金,、種地和養(yǎng)豬維持生活,。前幾年日子還算勉強可以維持下去,可今年已經(jīng)七十多歲的段成群老人身體一直不是很好,,二老的生活也過得很艱難,。
得知我們的來意,兩位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當我們問老人最近生活過得怎樣,,有沒有什么困難我們能幫上忙時,段成群老人笑著搖了搖頭,,然后用顫抖的雙手夾著一桿旱煙深深的吸了一口,,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許久也沒有說出一句話來,,或許是不知道該從何說起,,他用沉默表示他所有的感激。
我去幫他的妻子燒火沏茶,,并詢問他們的近況,,她除了一個勁地說現(xiàn)在的政策好之外,讓我記得最深的一句話就是:現(xiàn)在的政策已經(jīng)很好了,,我們每個月能領到百十來塊錢,,只要不生病,我們老兩口能照顧好自己,,不給共產(chǎn)黨添麻煩,。多么簡單而又樸實的語言,其實他們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多點人情的溫暖,。
天色已經(jīng)漸晚,,我們離開的時候,兩位老人站起來和我們一一握手道別,。社區(qū)孤寡老人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之一,,關心社區(qū)孤寡老人不僅是我們的義務,更是我們的責任,。希望每個人都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關愛身邊的農(nóng)社區(qū)孤寡老人,給他們一個安詳?shù)耐砟辍?/p>
今天走訪的這幾戶特困戶,,社區(qū)均給了500元慰問金,,我們決定逢年過節(jié)都要去看看他們,給予他們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勵,我們希望看見,,像肖春連那樣積極面對人生的笑容,,出現(xiàn)在每個人的臉上。
敲開福潤社區(qū)50幢101室的大門,,我和社區(qū)工作人員來到莫善舒家,。莫善舒家中的擺設很簡單、很干凈,,沒有幾件家具和電器設備,。在莫善舒媽媽的幫助下,坐在輪椅上的莫善舒爸爸被推到我們的身旁,。我們說明來意以后,,莫善舒媽媽就開始向我們介紹起來,“我丈夫,,因為肌肉萎縮,,肢體重殘,一直行動不便,,在家都要坐在輪椅上”,。“因為照顧他,,我一直沒有上班,。女兒莫善舒,在讀六年級書,?!?/p>
記錄情況
我們一邊記著莫善舒家的情況,一邊就詢問“家里有什么困難嗎?我們能為您做點什么?”,。莫善舒爸媽異口同聲地說,,“沒有,,沒有!”“福潤社區(qū)已經(jīng)很照顧我們家啦,社區(qū)大學生村官開辦的彩虹學堂,,為我女兒省去了補課費,,輪椅也是社區(qū)安排的,還有人定期上門為輪椅做保養(yǎng),,我們真的不能再添麻煩啦!”莫善舒媽再三叮囑著,。
期許
當我們一再詢問道“莫善舒大了,家用緊張不緊張”時,,莫善舒媽媽才吞吞吐吐地說出“如果能在家門口能找個鐘點工就好了,,我又能照顧到莫善舒和她爸爸,又能補貼家用,。莫善舒正值長個子發(fā)育的時候,,需要營養(yǎng),如果能幫我找到工作,,那我就更開心啦!”樸素的語言中,,真實地透露出莫善舒全家的期許。
原來莫善舒家的的公約數(shù)-----“就是幫莫善舒媽媽找到零工”,。
三點體會
心系群眾 近聽民聲
第一:大走訪,,就是讓我們動起來,與老百姓再親一點,,與老百姓再走近一點,,老百姓才會把掏心窩的話跟您說,才會了解到老百姓所思所想所需所盼,。
第二:大走訪,,就是讓我們干起來,我們應該真走真幫,,主動為老百姓做點什么,。
第三:大走訪,不僅是我們要有舉動,、有行動,,更是通過我們的走訪,讓老百姓真感動,、真心動,。
今天按照計劃安排,我們到結對幫扶村,,走訪幾戶困難戶,。之前在團結村朱支書那了解到,團結村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居民多是靠外出打工維持生計,。
我們走訪慰問的第一位居民是患有乳腺癌,、子宮癌的陳秀芳。踏著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后云組的陳秀芳的家,,一個破舊的房子里凌亂的擺了幾件破舊的桌椅,一張雜亂的木板床上,,陳秀芳半倚著坐著,,見我們進來準備起身。我連忙走過去,,示意她躺下就好,。陳秀芳很不幸的患上乳腺癌、子宮癌,,為給她治病,,家里已經(jīng)欠了一大筆的債務。她看到我們非常激動,,招呼我們坐下,,眼了飽含著淚水,向我們述說了她的病情和家里的困難,,她說面對今后的日子,她們一家都不知道該怎樣活下去,。經(jīng)過我們的一番開導,,陳秀芳擦干淚水說:“相信政府不會拋棄我們不顧的,現(xiàn)在你們給我們辦了低保,,我很感激,,你們今天來看望我,說明政府是關心我們的,,我會打起精神,,堅強地面對生活?!?/p>
我把愛心卡掏了出來,,寫上了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我知道以她的個性不會聯(lián)系我,,但是一旦聯(lián)系肯定是她處理不了的大事,。走的時候她有些激動,一路出門跟著走了好長一段路,。到了路口的時候我回頭看了一眼,,她依舊在那里張望,頓時心里有條暖流直竄心田,很溫馨,,很感動,。
房子很破舊,蒼老的青磚石瓦的有種穿越歷史的年代感,,除卻一臺破舊的電視機,,屋子里幾乎沒有什么電器設備,更不用說家具之類的,。只有一個正對著門口的八仙桌,,桌面整齊的鋪了一層報紙,布置的干干凈凈,。他端正的坐在門邊上,,眼睛注視著門外。
“也不知道來不來,。這都不剩天了,。”
我知道她想著在外務工的孩子們,,像所有的父母一樣期盼著自己的孩子們好好的,,念著他們,想著他們,。
我們起身走的時候,,他嘴里念叨著依舊是她的孩子們。兩只眼神依舊那樣茫然的張望著,,像是看見了希望,,但卻是那樣的不可觸及,過于遙遠,。
接下來的2戶人家境遇都差不多,,上午走訪完后,還剩一戶不在家,,村干部說下午再繼續(xù)聯(lián)系,。
據(jù)了解,龐學禮夫婦只有一名女孩,,年輕時一家三口的日子還算過得有滋有味,,后來女兒長大了,嫁到了鄰鄉(xiāng),,離老人家大概有兩三個小時的車程,,雖然女兒偶爾會回家看望兩位老人,但大多數(shù)時間兩位老人都是靠自己生活,。由于女兒家的家境不好,,不能給龐老夫婦提供經(jīng)濟上的幫助,,所以,兩位老人只能靠新農(nóng)保養(yǎng)老金,、種地和養(yǎng)豬維持生活,。前幾年日子還算勉強可以維持下去,可今年已經(jīng)七十多歲的龐學禮老人身體一直不是很好,,二老的生活也過得很艱難,。
得知我們的來意,兩位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當我們問老人最近生活過得怎樣,,有沒有什么困難我們能幫上忙時,龐學禮老人笑著搖了搖頭,,然后用顫抖的雙手夾著一桿旱煙深深的吸了一口,,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許久也沒有說出一句話來,,或許是不知道該從何說起,,他用沉默表示他所有的感激。我去幫他的妻子燒火沏茶,,并詢問他們的近況,,她除了一個勁地說現(xiàn)在的政策好之外,讓我記得最深的一句話就是:現(xiàn)在的政策已經(jīng)很好了,,我們每個月能領到百十來塊錢,,只要不生病,我們老兩口能照顧好自己,,不給共產(chǎn)黨添麻煩,。多么簡單而又樸實的語言,其實他們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多點人情的溫暖。
天色已經(jīng)漸晚,,我們離開的時候,,兩位老人站起來和我們一一握手道別。農(nóng)村孤寡老人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之一,,關心農(nóng)村孤寡老人不僅是我們的義務,,更是我們的責任。希望每個人都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關愛身邊的農(nóng)村孤寡老人,,給他們一個安詳?shù)耐砟辍?/p>
今天走訪的這幾戶特困戶,站里均給了500元慰問金,,我們決定我們逢年過節(jié)都要去看看他們,,給予他們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勵,我們希望看見,,像陳秀芳那樣積極面對人生的笑容,,出現(xiàn)在每個人的臉上。
民情走訪記錄篇八
根據(jù)工作日志安排,,我們今天的主要工作是慰問特困戶和老黨員,。上午8:00鎮(zhèn)黨委副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田先桃將車開到學校,,帶上我們三人和慰問的大米,、食用油就向楊家灣村進發(fā)。
車子在滿目瘡痍的雁熊公路上顛簸40多分鐘后,,我們在楊家灣村黨支部書記楊明安同志家門前下車,。在楊書記的帶領下,我們扛上米,,提起油一起去慰問特困戶,。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二組特困戶郭團員家,。戶主郭團員今年81歲,,體弱多病,妻子啞吧,,78歲,,女兒由于大腦不很好使,加上不務正業(yè),,至今35歲仍待字閨中,。
郭家由于家庭困難,加上與村里電工因用電糾分,,已被電工停電兩年,。第一次走訪時,我們了解這個情況后,,立即與村支部書記一起找電工張國平和郭同富共同協(xié)商,,免去了以前欠下的電費,當場接通電源,,確定電表起始刻度,,并約定以前的電費既往不究,從今天開始,,用多少電,,交多少費。今天,,郭同富老人一見到我們,,就拉著田書記的手,,感激不盡,看到我們又為他們送來米和油,,更是熱淚盈眶:“感謝共產(chǎn)黨,,感謝工作組。你們不僅為我們申張了正義,,還為我們帶來了光明,,送來了米和油,讓我們再次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接下來,,我們慰問了二組特困戶郭團員,、三組特困戶楊中發(fā),走訪看望了四組老黨員老干部許還清,,許太來和養(yǎng)鴨專業(yè)戶許漢平,。
民情走訪記錄篇九
留輋災民新村通電、排污等項目進展都比較順利,,手頭其他的工作也不多,,于是決定到結對聯(lián)系戶家里走一走,尤其是上新店組的胡昌洪,、胡觀明兩家正在新建住房,,得去看看有沒有什么困難可以幫助解決的。
在去上新店組的路上,,剛巧碰見上段組的胡金有扛著鍬要出門,。他見到我后,熱情地招呼我到家里喝茶,,我想就先到他家坐坐吧,。金有和大多留輋村民一樣,雖不善表達,,但敦厚淳樸,,容易讓人親近。前些年,,因為孩子多,、負擔重,金有家生活過得比較艱難,。但近幾年,孩子們相繼出社會了,,生活條件也漸漸好轉起來,,而且蓋起了一棟兩層半的樓房。金有的大女兒胡小玲在深圳富士康任職,,胡雙鳳,、胡雙娣這對雙胞胎姐妹也在深圳務工,,四女兒胡秋鳳從縣職業(yè)中專電腦文秘專業(yè)畢業(yè)后去了浙江紹興,小兒子胡迎春從縣職業(yè)中專模具專業(yè)畢業(yè)后在廣東東莞安頓下來,。金有夫妻二人勤勞而節(jié)儉,,忙完了田里農(nóng)活,便去上山打柴或到門前屋后打打零工,,掙些錢彌補家用,,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條。
沏上茶后,,金有裝了滿滿一盤桔子,、燙皮、花生擺在我面前,,他說去年教體局為村里修建水渠,、平整公路、安裝路燈,,使村民們都受了益,,大家都很感謝“三送”工作組。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都有很深的感觸,,因為自“三送”工作開展以來,我們親歷了與駐點村鄉(xiāng)親從陌生到熟悉,,從隔閡到理解,,從懷疑到信任的整個過程。
樸實的鄉(xiāng)親就是這樣,,如果你真心實意為群眾做事,,他們會銘記、感恩并真心回報,,盡管只是粗茶淡飯,,但鄉(xiāng)親們這份熱情卻總是讓我動容。
當我問及金有有沒有什么困難時,,金有憨厚地笑笑,,告訴我,現(xiàn)在黨的政策好,,只要自己勤快,,生活還是過得去的。我想,,這就是定南蘇區(qū)悠久而深厚的傳統(tǒng),,讓他們相信并始終堅守勤勞致富、知書達理,、自力更生的作風,,始終堅持坦然淡泊,、不畏艱辛和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所以我們每次進村入戶,,總能看到許多會心的笑臉,,總能聽到許多感謝的話語。盡管歲月的刻刀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皺紋,,生活的艱難磨厚了他們勤勞的雙手,,但在他們的眼里,卻始終閃爍出堅毅和樂觀,。
這就是可敬可愛,、敦厚淳樸的鄉(xiāng)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