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介紹山東泰山的導游詞篇一
我們將要游覽的景點是泰山。泰山,,是中國五岳之首,,古稱“岱宗”,位于山東省中部,海拔1545米,,東威滄海,,西鎮(zhèn)大河,山勢挺拔,,奇峰突兀,,是我國第一個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載人《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單位。游覽時請大家注意安全,,自覺持續(xù)它的清潔,。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登泰山的起點—岱宗坊。岱宗坊是一座流傳有許多美麗神話的四柱三間式古代牌樓,,圓形的脊獸和微微翹起的檐角,,增加了坊的流動與飄逸,造型粗獷,、簡潔,,額題篆書“岱宗坊”三個金色大字。
岱宗坊是泰山的山門,,一天門則是天梯的開始,。沿登山公路直上到登山盤道,就是紅門宮,。登上臺階映入眼簾的是四座石坊,,前后相連,故有“小坊群”之稱,。第一座牌坊為“一天門坊”;其后緊連著就是“孔子登臨處”石坊,,此處古藤掩映,典雅端莊,。泰山經(jīng)石峪石刻,,其中鐫刻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的部分經(jīng)文,是現(xiàn)存摩崖石刻中規(guī)??涨暗木拗?。
我們此刻來到了位于泰山中、西兩路交匯處的中天門,,也叫二天門,,為泰山主峰屏障。登上此處,,仰觀岱頂,,蓮花峰前危崖萬仞,云煙橫鎖;南天門形如天闕,,門下天梯倒掛,,似一條白色彩帶,。俯視腳下,中溪山水曲折蜿蜒,,奔流而下,。中天門石坊旁有巨石仆臥如虎,因名伏虎石,,石壁上有大篆“虎”字,,古樸雄健,。之后來到位于中天門上的云步橋,,因石橋飛架在云霧繚繞的斷崖之上,,人行至此如在云中漫步,故名,。云橋高懸如虹,,百丈崖瀑布似白練傾瀉而下,是為“云橋飛瀑”,,乃泰山十大自然景觀之一,。
我們就要登泰山的十八盤。泰山有3個十八盤之說,,自開山至龍門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門為“緊十八”,,共計1630余階,。“緊十八”西崖有巨巖懸空,,側(cè)影佛頭側(cè)枕,,高鼻禿頂,慈顏微笑,,名迎客佛,。
登上山頂,我們將來到坐落在登山盤道的盡處的南天門,,又名三天門,門分兩層,,下為拱形門洞,,上為閣樓,名摩云閣,。此處兩峰雄峙東西,,天門扼隘口而立,險中出奇,,氣度非凡,。
進了南天門再上兩層臺階就是天街,,在長約千米的天街上布滿了賓館、飯店,、商鋪,,自古以來就似懸在天上的一條街市。
泰山歷史悠久,,文物眾多,,雄偉、奇特,、古老,、秀麗,我說也說不盡,,請你們慢慢游賞吧!
介紹山東泰山的導游詞篇二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首先,對大家來泰山旅游,、觀光表示熱烈歡迎!
希望大家在泰山逗留期間能夠玩得開心,,吃、住放心,,同時希望大家在泰山游覽當中能夠得到一個較大的收獲,,留下一個美好的記憶。
泰山,,古稱岱宗,,它位于山東省東部,華北大平原的東側(cè),,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方位為東經(jīng)117度6分,,北緯36度16分,。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以“五岳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于中華大地,,舉世矚目,。
1982年,泰山被國務(wù)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1992年榮登全國旅游勝地40佳金榜。泰山至今保護較好的古建筑群有22處,,總建筑面積達14萬多平方米,。在古建筑群之間,,還有12處石坊、6座石橋,、7座石亭,、1座銅亭和1座鐵塔。泰山刻石有2200多處,,被譽為“中國摩崖刻石博物館”,,這里有中國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貴的漢代張遷碑、衡方碑和晉孫夫人碑;有被譽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的北齊經(jīng)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觀的唐玄宗<<紀泰山銘>>和唐代雙束碑等,。泰山古樹名木繁多,被譽為“活著的世界自然遺產(chǎn)”,。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3萬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漢柏6株,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還有一棵被譽為國寶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樹“小六朝松”,。泰山素以壯美著稱,,呈現(xiàn)出雄、奇,、險,、秀、幽,、奧,、曠等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區(qū)內(nèi)有著名山峰12座,,崖嶺78座,,巖洞18處,奇石58塊,,溪谷12條,,潭池瀑布56處,山泉64處,,有著名的黑龍?zhí)?、扇子崖、天燭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觀;有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云海玉盤等10大自然奇觀,。
泰山的日出,是一個想象的世界,,神奇的世界,,日出景象的美妙是筆墨難以形容的。自古以來,,無數(shù)詩人對泰山日出的壯麗景觀都有過生動的描述,。宋代詞人梅圣俞的“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配熔,。浴出車輪光,,隨天行無蹤?!钡慕^句尤為人愛,,凌晨破曉前,站在日觀峰,,舉目東方,,晨星漸沒,微暈稍露,,天地間的一片云海滾動,,稍頃,一線晨曦透過云層照亮東方,,這時天空由灰變黃,,繼而呈現(xiàn)橙、紫,、紅瑰麗的朝霞,,波浪似的云層,在陽光的照耀下,,組成一幅幅五彩繽紛,、綺麗多姿的圖案,旭日在陽光中婷婷娜娜從云層升起,,陽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響忽隱忽現(xiàn),,閃爍不定,日輪緩升時又受波峰,、波谷推進的影響上下跳動,,漸漸成圓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群峰盡染,大地一片光明,。
夕陽西下時,,朵朵殘云飄浮在天際,,落日的余輝如一道道金光穿過云朵灑滿山間。太陽象一個巨大的玉盤,,由白變黃,,越來越大,天空如緞似錦,,待到夕陽沉入云底,,霞光變成一片火紅,天際云朵,,山峰好象在燃燒,,天是紅的,山是紅的,,云是紅的,,大地也是紅的。舉目遠眺,,黃河象一條飄帶,,彎彎曲曲從天際飄來,在落日的映照下,,白色緞帶般的黃河泛起紅潤,,波光翻滾,給人以動的幻覺,?!耙粭l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太陽慢慢靠向黃河,,彩帶般的黃河象是系在太陽上,在絳紫色的天邊飛舞,。泰山的云霧是變幻莫測的,。雨后初晴,大量水氣蒸發(fā)蒸騰,,加之夏季季風自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成云致霧。有時大片云在山腰形成一條長長的帶子,,如同官服玉帶,,而山上山下皆晴;有時則烏云滾滾,大有倒海翻江之勢;也有時白云平鋪,,如大地鋪絮,,山谷堆雪,團團白云如同千萬個玉盤,輕攏漫涌,,鋪排相接,,好象平靜如無垠的大海,這就是著名的“云海玉盤”,。
碧霞寶光是泰山的又一大奇景?!皩毠狻彼追Q“佛光”,,多出現(xiàn)在碧霞祠東、西,、南神門外,,碧霞祠地處玉皇頂?shù)那皯眩貏菹鄬Φ桶?,云霧較為濃密且較穩(wěn)定,,在彌漫背后照來,人影呈現(xiàn)在霧幕上,,周圍形成內(nèi)紫外紅彩色光環(huán),,燁燁生輝,彩環(huán)呈現(xiàn)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有時還會出現(xiàn)雙環(huán),,更加絢麗動人。站在霧幕前的游客舉手投足,,光環(huán)中的影子也手舞足蹈,,油然而生飄飄欲飛成仙人之感。
介紹山東泰山的導游詞篇三
泰山的冬季,,氣溫常在-20攝氏度左右,,雪后天晴,氣溫回暖,,大陸氣團稍有減少,,南方暖溫氣團乘虛而入,霧氣籠罩山間,,微風吹動,,飄浮的霧滴觸及樹枝、巖石、房頂,,凝結(jié)成冰粒,,層層疊疊,便形成了“千枝瓊玉”,、“萬樹花”的霧淞奇景,。泰山上下成了一個潔白如銀的世界,猶如龍宮洞府,,別有一番情調(diào),。
泰山的冬季,也常有冷卻的雨滴,,降落到地面上,、物體上,急速結(jié)成堅硬,、滑而透明的冰層,,這就是“雨淞”。每當雨淞出現(xiàn),,山巒樹木象冰晶倒掛,,地面巖石似鋪明鏡,泰山變成了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雨后天晴,,紅日映冰峰,藍天襯霞山,,光彩奪目,,金光迸射,滿山松柏映雪,,到處銀裝素裹,,好一派冰清玉潔的北國風光。
泰山地區(qū)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造就了千姿百態(tài)的麗山秀水和人文名勝,,生動地記錄了我們中華民族發(fā)展歷史的文明篇章?,F(xiàn)代考古科學的研究已揭示出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泰山周圍已經(jīng)有了人類活動的蹤跡,。大量史料也都記載了泰山地區(qū)早在母系氏族社會階段已經(jīng)顯露出文明的曙光,。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不僅影響到山東,而且影響到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qū),。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的“齊魯之邦”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經(jīng)濟、文化高度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產(chǎn)生了孔子,、孟子等歷史文化名人,。歷史告訴我們,泰山地區(qū)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jīng)成為東方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而泰山在先秦時代就已成為中國最早的名山,,成為五岳之首。
泰山實際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華山,僅占第三位,。與全國的許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項背。但它為什么成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長”,、“五岳獨宗”而獨享盛名呢?這要從泰山的地理環(huán)境和原始宗教談起,。
泰山崛起于華北平原之東,凌駕于齊魯平原之上,,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與平原,、丘陵相對高差1300米,,形成強烈的對比,因而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奏感和“一覽眾山小”的高曠氣勢;山脈綿亙100余公里,,盤臥426平方公里,,其基礎(chǔ)寬大產(chǎn)生安穩(wěn)感,形體龐大而集中則產(chǎn)生厚重感,,大有“鎮(zhèn)坤維而不搖”之威儀,。所謂“穩(wěn)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從古到今,,人們總把泰山作為一個高大,、美好,、高尚,、堅毅的形象,熱情加以歌頌。公元前二世紀,,司馬遷在他的<<報任少卿書>>中就寫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他曾引用了司馬遷的這名話教導人們,,“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這種把泰山精神與人生的意義,、人生觀密切聯(lián)系起來的做法,在教育人民中發(fā)揮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異記>>載,,秦漢時,民間傳說盤古氏(遠古時開天辟地,代生萬物的神人)死后頭為東岳,,左臂為南岳,,右臂為北岳,足為西岳,。盤古尸體的頭向東方,,而且化為東岳,,泰山就成了當然的五岳之首了,。這顯然是根據(jù)<<五行>>、<<五德>>學說創(chuàng)作的神話故事,,反映了泰山獨尊五岳的歷史背景,。
東方是太陽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認為是萬物交替,、初春發(fā)生之地,。因此,東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偉奇特的東岳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diào)雨順的對象來崇拜,,于是,,地處東方的泰山--這個通天拔地的龐然大物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tǒng)一,,權(quán)力的象征,。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歷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伴隨著歷代帝王的封禪祭祀,,泰山成了各種宗教流派活動的重要場所。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了黃伯陽修道于山后,,以后歷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傳經(jīng)布道,,建觀筑廟。佛教自東晉高僧郎公創(chuàng)建郎公寺開始,,在泰山也不斷發(fā)展,。
泰山吸引了眾多的文化名人,歷代詩人墨客紛至沓來,,他們朝山覽勝,,賦詩撰文,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精品,??鬃?、管仲、司馬遷,、張衡,、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劉禹錫,、蘇東坡,、歐陽修、范仲淹,、王世貞,、姚奈、郭沫若等都揮筆疾書,,留下了浩如煙海的頌岱詩文,,把游人從山神崇拜中引向游覽觀賞、求知審美的新方向,。由山腳拾級而上,,到泰山之巔,僅摩崖石刻就有千余處,,從秦至清,,歷代皆有巨制。書體眾彩紛呈,,書意各代不同,,其規(guī)模之大,作品之多,,時代之連續(xù)性以及風格,、流派、藝術(shù)之精湛,,構(gòu)景之巧妙都是世界名山無與倫比的,。刻古中所包含的高韻深情與巍巍壯麗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崇高精神,。
在泰山數(shù)千年的文明中,歷代勞動人民所創(chuàng)造的一系列輝煌的人文景觀與高大雄偉的自然景觀相結(jié)合,,形成了泰山的崇高形象,,構(gòu)成了獨特的泰山風景景觀。人文景觀的布局與創(chuàng)作,,是根據(jù)自然景觀,,尤其是地形特點和封禪,、游覽、觀賞活動的需要而設(shè)計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帝王封禪,、百姓朝山進香的路線。其主體是拔地通天的自然景觀,,主題是封天禪地的思想內(nèi)容,,布局形式重點是祭地的蒿里山,經(jīng)帝王駐驛的岱廟到封天的玉皇頂構(gòu)成了長達10余公里的地府--人間--天堂的三重空間一條軸線,。即以城西南過奈河橋至蒿里山(在泰安火車站東南側(cè))為“陰曹地府”;泰安城區(qū)為人間;自城北岱宗坊開始,,沿長達6666級的“天梯”至岱頂為“天府”。
介紹山東泰山的導游詞篇四
在幾千年前一個春天的早上,,一位部落首領(lǐng)登上一座大山,,于山巔之上點燃了堆起的干柴。熊熊大火,,隨著太陽的升起而燃燒著,。幾千年來,這東方黎明的圣火,,在中華民族的心中從來沒有熄滅過,。那位部落首領(lǐng),是三皇五帝中的舜,,而那座大山,,就是泰山。
泰山,,地處華北平原東側(cè),,位于山東省中部,,泰安市和濟南市境內(nèi)。南距孔子故鄉(xiāng)曲阜70公里,,北距濟南市區(qū)60公里,。泰山景區(qū)范圍的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6°50′~36°31′,總面積426平方公里,,最高峰玉皇頂海拔1546米,。
泰山素以雄偉著稱于市,這得益于其獨特的地質(zhì)構(gòu)造,。泰山的地貌以巖層的斷裂突起為主要特征,。山陽主要分布有三大斷層,呈階梯式降落,,形成泰山南坡陡峻高拔的三大臺階式地貌,,使泰山山體在空間體量的塑造上凌空高拔,,令人感覺到拔地通天,直沖霄漢的氣勢,。泰山山陰,,山左,山右的地勢相對平緩,,形成了層巒疊嶂,、群崗眾丘環(huán)圍于泰山主峰的態(tài)勢。這與山陽高聳挺拔的山體相對應,,構(gòu)成了泰山博廣厚重的空間造型,。巨大的體量、寬厚的基礎(chǔ),,給人以雄偉,、穩(wěn)固的視覺感受和心理體驗,于是就有了“穩(wěn)如泰山”,、“重如泰山”的種.種比喻,。
除高大雄偉的形象外,泰山還蘊藏著奇,、險,、秀、幽,、奧,、曠等形象特征及自然美景。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12座,,主要有日觀峰,、月觀峰、堯觀頂,、龍泉峰,、丈人峰、摩天嶺,、傲徠峰,、凌漢峰、大觀峰,、對松山,、天柱峰等;崖嶺98座,主要有百丈崖,、歇馬崖,、五花崖、回馬嶺,、翔鳳嶺,、寶藏嶺等;巖洞18處,,著名的有呂祖洞、水簾洞,、朝陽洞,、青云洞、白云洞,、黃花洞,、婁敬洞等;另有溪谷及瀑布上百處,構(gòu)成了豐富多彩的地貌景觀,,在大自然的造化鐘,,呈現(xiàn)著千變?nèi)f化、絢麗多彩的神韻,。
泰山東瀕大海,,南有汶水、淮水,,黃河環(huán)其西北,,水系發(fā)達,有“山多高,、水多高”的說法,。以岱頂為分水嶺,北坡溪流直入黃河,,東,、西、南坡溪流注入大汶河,,經(jīng)東平湖再入黃河,。從岱頂至山麓,溪水爭流,,泉水清澈,。據(jù)統(tǒng)計,泰山有溪谷130多條,,著名的有渿河、梳洗河,、通天河,、雁領(lǐng)河、采石溪等;有瀑潭64處,,以黑龍?zhí)镀俨?、斗母宮三潭疊瀑、云步橋瀑布等最為有名;還有名泉72眼,,蘊靈秀于壯美之中,,如王母泉,、玉液泉、月亮泉,、黃花泉等,,水質(zhì)甘冽,含多種微量元素,,古城“泰山神水”,。
泰山地區(qū)屬溫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由于山體高大、地形復雜,、物種豐富,。其林木茂密、古樹參天,、森林覆蓋率達81·5%,,植被覆蓋率達96%以上。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形成了泰山豐富的生物資源,。泰山現(xiàn)有高等植物1553種,動物1371種,。其中,,泰山特有動植物29種,用泰山直接命名的有10種,。
泰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一座與中華民族發(fā)展史密不可分的歷史名山,??脊刨Y料表明,泰山周圍一帶是中國古老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在泰山東南沂源縣,,曾發(fā)現(xiàn)距今四五十萬年前的猿人化石;在泰山東部新泰烏珠臺,又發(fā)現(xiàn)距今五萬年前的智人牙化石,。這表明,,泰山周圍在遠古時代就是中華民族的先民們繁衍生息的地方。新石器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及北麓的龍山文化,,更是以其特有的豐富內(nèi)涵成為中國史前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且先進于同一時期其他地域的文化類型。
泰山位于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在其空間意義之外,,又有了生命的價值。當陰陽說,、五行說,、五德說出現(xiàn)以后,泰山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萬物交代之處”的圣山,。泰山主生,,大可到操縱一個國家新舊交替的命運,于是就有了遠古七十二王封禪泰山的史傳,,有了秦皇漢武登封泰山的史實;小可至掌管一個人生命的誕生,,于是就有了上至皇室子嗣、下至百姓求子都要到泰山祭祀進香的習俗,。在數(shù)千年的泰山文化史中,,帝王封禪祭祀、百姓朝山進香的活動一直貫穿其中,,形成了泰山獨有的文化特色,,也將泰山推至崇高的歷史地位。
而在中國文人士大夫眼里,,神圣的泰山更是一個精神的歸宿地,。孔子有“喟然回顧”,,以泰山為精神依托的感喟;司馬遷以“重于泰山”意喻人生的價值取向;曹植用泰山寄托“九州安所知”的愿望;李白的“蹉跎凋朱顏”,,則是面對泰山的自我遺憾;還有杜甫的“岱宗夫如何”的發(fā)問;蘇軾觀泰山日出看“跳丸”的驚喜......是泰山豐富了他們的精神品格,而他們的到來又豐厚了泰山的文化底蘊,。
帝王在泰山,,謀求天下的太平;文人墨客來泰山,感悟歷史抒發(fā)情懷;庶民百姓到泰山進香,,為的是生活得平安,。泰山自然山體之宏博,景觀形象之偉大,,歷史文化之燦爛,,民族精神之崇高,無論是在帝王面前,、士大夫眼里還是平民百姓心中都是至高無上的,。
如此,泰山成為歷史的山,,文化的山。上下幾千年,人們都可以在泰山上找到相應的歷史軌跡,。從山腳到極頂,,較大的古建筑群就有20余處。其中岱廟始建于漢代,,主體建筑天貺殿與北京的太和殿,、曲阜的大成殿并稱中國的三大宮殿式建筑。泰山石刻眾多,,堪稱“露天的歷史博物館”,。從秦代到清代,計有歷代石刻1600多處,。秦泰山刻石是秦始皇封禪泰山的遺物,,無論歷史價值還是藝術(shù)價值都彌足珍貴。而經(jīng)石嶼摩崖石刻為北魏的佛教刻經(jīng),,被認為是“榜書之宗”,。
大自然的恩賜,成就了泰山拔地通天的外在形象以及難得的地質(zhì)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而泰山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成為一個民族精神與文明的象征,。
這是一個民族的財富,同時也是全人類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