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永久免费_欧美日本五月天_A级毛片免看在线_国产69无码,亚洲无线观看,精品人妻少妇无码视频,777无码专区,色大片免费网站大全,麻豆国产成人AV网,91视频网络,亚洲色无码自慰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作文 >> 2022年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十二篇)

2022年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十二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14 20:23:55
2022年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十二篇)
時間:2022-12-14 20:23:55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篇一

首先介紹棗莊市,。棗莊市位于山東省最南部,,與江蘇省接壤。是魯南經(jīng)濟帶和淮海經(jīng)濟區(qū)的重要城市,,有“江北水鄉(xiāng)·運河古城”之稱,。棗莊市由古滕縣和古嶧縣合并而成, 嶧縣為蘭陵舊疆,,滕縣則有“善國”的美譽,,這兩個古老的縣份,擎起了棗莊這個活力城市的天空?,F(xiàn)在的棗莊,,建市于1961 年,轄五區(qū)一市和一個高新區(qū),,總面積 4563 平方公里,,人口 383 萬。

棗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我們的陳偉市長用“四個數(shù)字”來概括:7300 年的始祖文化,境內(nèi)的“北辛文化”遺址,,是迄今為止黃淮地區(qū)考古發(fā)現(xiàn)最古老 的文化之一;4300 年的城邦文化,,是先秦時期都城分布最密集的兩個地區(qū)之一 (另一個為河南的南陽) 2700 年的運河文化,境內(nèi)最早的運河開鑿于春秋時期,, 比吳王夫差開鑿的邗溝,,還早 100 多年;130 年的工業(yè)文化,是近代民族工業(yè)文 明的發(fā)源地,,我國歷史上第一家股份制企業(yè)——中興公司在這里誕生,,并發(fā)行了我國第一支沒有外資參股的股票。

棗莊自然風光秀美,,陳市長概括出“四個最” :中國最大的國家級湖泊類濕 地——微山湖公園;華夏最長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世界上最 大的石榴園——十五萬畝的“冠世榴園” ;最負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犢 崮國家森林公園,。因此,棗莊被譽為“萬年家園,,千年古郡,,百年城市” 。

棗莊歷史上名人輩出,,煉石補天的女媧,、造車始祖奚仲、科學圣人墨子,、工 匠之祖魯班,、勇于自薦的毛遂、養(yǎng)士三千的孟嘗君、為漢朝制定禮儀的叔孫通,、 鑿壁偷光自學成才的匡衡,、《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都是棗莊人,。共和國時代,,棗莊出了十幾位赫赫有名的將軍,《白毛女》的作者賀敬之也是棗莊人,。

臺兒莊是棗莊市下轄的縣級行政區(qū),,位于棗莊市最南端。歷史上的臺兒莊只是一個城鎮(zhèn),,可是,,她卻享有“天下第一莊”的美譽,這不是臺兒莊人夜郎自大,,而是乾隆皇帝的欽賜。乾隆皇帝一生六下江南,,走水路必經(jīng)臺兒莊,。第四次路過臺兒莊時,留下了“天下第一莊”的御筆,。而明清兩代和 20 世紀的文化積淀,, 又為這座城市賦予了歷史的厚重。萬里長城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畫下雄渾的一撇,,京杭大運河畫下遒勁的一 捺,,這巨大的“人”字,成為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遺產(chǎn),。長城為防御游牧 民族入侵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義,,沒有了實用功能,。而京杭大運河,這個溝通中國南北的偉大工程,, 至今仍然發(fā)揮著運輸和生態(tài)功能,。 途經(jīng)臺兒莊的運河,是三千五百華里運河上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段,,被稱為“活著的古運河”,,有人說,“觀長城上八達嶺,,看運河到臺兒莊” ,,可謂真知灼見。臺兒莊地勢低洼,城區(qū)內(nèi)的海拔高度為 25.5 米,,比微山湖的湖底低 7 米,, 比湖面底 20 多米。為了防止汛期儲存的湖水通過運河一泄而下,,治河官員想出了建閘儲水的辦法,。明朝萬歷年間,從微山湖口至臺兒莊,,先后建起了八座節(jié)制 閘,。北上的官船和商船,經(jīng)過這些船閘,,要在臺兒莊等待五到十天時間,。這個特 殊的漕運樞紐,留住了大量流動人口,,使得臺兒莊迅速繁榮,。從晚明至清末,臺 兒莊一直保持著“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榮景象,。臺兒莊是一個移民城鎮(zhèn),。明清兩代屬于嶧縣轄區(qū),南來北往的商人,,借助臺兒莊的商機創(chuàng)造財富,,安家置業(yè),修橋鋪路,,建廟辦學,。到清代乾隆年間,臺兒莊的常住人口已經(jīng)達到 5 萬,,流動人口多達 10 萬以上,。由于這些人來自四面八 方,他們在營建自己的商鋪和住宅時,,帶來了各地的建筑風格,,使得臺兒莊城里集中了京派、晉派,、江浙,、徽派、閩南,、嶺南,、魯南,、宗教等八種風格的建筑; 接納了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中外五大宗教和不同的民間信仰,。據(jù)文獻記載,,大戰(zhàn)前的臺兒莊,大小廟宇多達 72 座,。由于臺兒莊富有商機,,吸 引了官員、軍人,、儒生,、商賈、僧道,、郎中,、農(nóng)夫、匠人,、武俠,、梨園、術士,、雜耍、藝妓,、掮客等三教九流到這里發(fā)展,,使臺兒莊成為不同文化的匯集之地。 1938 年春天,,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戰(zhàn),,使這座古城“無土不沃血,無墻不飲彈”,。堅固的城墻,、威嚴的衙門、寬敞的會館,、莊重的廟宇,、華麗的商鋪、樸 素的民宅,,基本上被炸成廢墟,。據(jù)戰(zhàn)地記者回憶,6000 棟商鋪和民房保存下來 的不到十分之一,。戰(zhàn)后,,國民政府在《中央日報》上公開宣布,,要重建臺兒莊。

可是,,由于戰(zhàn)事緊張,,加上后來的內(nèi)戰(zhàn),這個承諾一直沒能兌現(xiàn),。 臺兒莊的居民,, 在斷垣殘壁上重建的商鋪和民居,已經(jīng)無法顯現(xiàn)古城往日的輝煌,。20xx 年 4 月 8 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了臺兒莊古城的重建工程,。這不僅僅是復活一座被戰(zhàn)爭摧毀的城市,,更是向世界昭示戰(zhàn)爭與和平的主題,是為人類保存文化遺產(chǎn)的一項壯舉,。因為,,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史上,臺兒莊大戰(zhàn)具有經(jīng)典 意義:它是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軍隊在抗擊外族入侵的正面戰(zhàn)場上取得的第一次勝仗,,也是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軍隊在正面戰(zhàn)場上的第一次敗仗。這場戰(zhàn)役,,我們 殲滅日軍11984 名,,打破了軍國主義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同時,這場戰(zhàn)役還是世界 反法西斯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前夕,, 正義力量給軍國主義敲響喪鐘的戰(zhàn)役,。 “亡國論”在甚囂塵上的時刻,臺兒莊大捷打出了中國人的士氣,,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國威,,為 愛好和平的力量注入了必勝的信心。因此,,臺兒莊不愧為維護世界和平的神圣之地,,臺兒莊古城的重建,屬于全人類的精神文化工程,。臺兒莊是運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是南北水運交通樞紐,,這里 有:國務院批準的大陸首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級紅色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水利風景區(qū)等 多處國字號的風景名勝。 今天,,我們參觀游覽的景點有:臺兒莊大戰(zhàn)紀念館,、李宗仁史料館、賀敬之文學館,、重建后的臺城舊志景區(qū)和運河街市景區(qū),。到達現(xiàn)場之后,景點的導游員會給各位作具體介紹,。

臺城舊志景區(qū)

歡迎您光臨大戰(zhàn)故地,、江北水鄉(xiāng)、運河古城——臺兒莊參觀游覽,。

臺兒莊古城,,是一座二戰(zhàn)遺跡保存最多、被世人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 地”的歷史圣城;是古運河畔唯一一座八大風格建筑融為一體,,72 座廟宇匯于 一城,,南北交融、東西合璧的文化名城;是京杭大運河上唯一一座完整保存了古碼頭,、古駁岸等水工設施,,被世界旅游專家稱為“活著的運河”的運河古城;是中國唯一一座擁有 14 華里水街水巷,乘坐舟楫能夠遍游全城的東方水城,。在申 請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系統(tǒng)工程中,,臺兒莊是一處重要節(jié)點。 臺兒莊古城規(guī)劃面積為兩平方公里,,按照“大戰(zhàn)故地,、運河古城、江北水鄉(xiāng),、 時尚生活”的城市發(fā)展定位,確定 11 個功能分區(qū),、8 大景區(qū)和 29 個景點,。遵循 “存古、復古,、創(chuàng)古”的理念,,將保存下來的大戰(zhàn)遺址、古城墻,、古碼頭,、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廟宇,、古會館、古纖夫村等歷史遺產(chǎn),,進行科學修復,, 重現(xiàn)“一幅清明上河圖,十里畫廊卷不住”的壯麗景象,。臺兒莊古城集“運河文化”和“大戰(zhàn)文化”為一體,,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為一域,是極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是沿運獨有,、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閑度假區(qū)。 有人說,,看水鄉(xiāng)去周莊,,看古城去平遙,兩者兼顧去麗江,。但是,,周莊有水卻不是大戰(zhàn)故地;平遙有古樸的建筑卻沒有大運河;麗江有城有水,卻沒有臺兒莊這樣豐富的文化積淀,。來到臺兒莊古城,,既看了古運河,又親臨了大戰(zhàn)故地,, 觸發(fā)了思古幽情,,還領略了古老文化,享受了時尚生活,。臺兒莊一日游,,等于同 時去了周莊、平遙和麗江,。有位網(wǎng)友說: “周莊是懷舊,,平遙是療傷,麗江是艷 遇,,臺兒莊是夢鄉(xiāng),。 ” 現(xiàn)在我們游覽的是重建之后的臺城舊志景區(qū),占地面積 38155 平方米,,建筑 面積 30295 平方米,, 約占古城一期核心區(qū)的十分之一。 主要有步云廊橋,、參將署,、久和客棧、翠屏學館,、臺莊驛,、日升昌記,、文匯酒樓、謝裕大茶行,、扶風堂,、天 水堂、三恪堂等不同風格的明清建筑,。

西門 這是臺兒莊古城的西門,。臺兒莊大戰(zhàn)期間,曾經(jīng)是第二集團軍司令孫連仲的

臨時指揮部,。 臺兒莊形成于漢,,繁盛于明清,建有城門六座,,命名不算整齊,,但富有學問。東門叫“仰生”,,意思是官府,、官員,仰仗眾生而存在;西門叫“臺城舊志”,,表 明她是舊城的標志;北門為“中正”,,意為中正仁和;小北門叫“承恩湛露”,意思是承蒙上蒼恩典,,享受濃濃的甘露;南門叫“惠迪吉”,,意思是,順從天道就 能吉利;小南門叫“迎祥”,,意思是迎來吉祥,。這些城門,在臺兒莊大戰(zhàn)期間,,全部毀于戰(zhàn)火,,我們今天看到的城門,是 20xx 年春天重建的,。臺兒

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運河古城臺兒莊參觀游覽。臺兒莊位于山東省最南部,,古時候屬于蘭陵舊疆,現(xiàn)在是棗莊市的一個縣級行政區(qū),,與江蘇省接壤,,為山東省的南大門。

現(xiàn)在,,我利用大家乘車去臺兒莊的時間,,簡要地介紹一下臺兒莊的基本情況,。

首先介紹臺兒莊名字的由來。我們今天提到“莊”這個字的時候,,常常與“村”合用,,稱為“村莊”,與城鎮(zhèn)相對,。其實,,在古代,村與莊,,是兩個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點,,后來成為最基礎的行政單位;莊,,是朝廷、貴族所擁有的土地,,在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軍人或雇民。臺兒莊,,應該是荀子任蘭陵令的時候楚國的屯田,,后來在此形成居民區(qū)。關于臺兒莊名字的由來,,傳說很多,,比較可信的是,臺兒莊土地肥沃,,但是地勢低洼,,汛期成為洪水走廊。人們在這里筑臺而居,,于是被稱作“臺莊”,。唐代準提閣內(nèi)的碑文上,出現(xiàn)“臺家莊”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間所立的泰山廟碑文中,,出現(xiàn)“臺家莊集”,證明那時候已經(jīng)不是普通的村莊而是頗具規(guī)模的集市,。大運河開通之后,,南方客商語速比當?shù)鼐用窨欤埂芭_莊”的發(fā)音出現(xiàn)兒化,。明代崇禎十二年所立的防務碑上,,已使用“臺兒莊”的稱謂。清代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里,也使用臺兒莊這個名稱,。今天,,我們能夠肯定的是,臺兒莊由田莊到運河重鎮(zhèn)的過程,,是伴隨者運河的開通與興盛的,。

按照行政級別和面積,臺兒莊趕不上河北石家莊,,可是,,她卻贏得了“天下第一莊”的聲譽。

這不是臺兒莊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莊”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別六下江南,,都要路過臺兒莊,。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對臺兒莊的繁榮與興盛,,發(fā)出“天下第一莊”的贊譽,。而明清兩代和20世紀的沉重事實,又為這塊土地賦予了文化的斑斕和歷史的厚重,。

今天,,臺兒莊仍然是“天下第一莊”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國漕運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處二戰(zhàn)遺跡,四是市區(qū)兩級政府對臺兒莊的搶救性重建,,使她呈現(xiàn)出無可替代的文化,、軍事和 標志符號,。

我們先說臺兒莊與京杭大運河的關系。

長城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畫下雄渾的一撇,,京杭大運河畫下了遒勁的一捺,,成為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遺產(chǎn),。長城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襲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義,,而沒有了實際功能,。而京杭大運河,這個溝通中國南北的偉大工程,,至今仍然發(fā)揮著交通運輸和優(yōu)化生態(tài)的功能,。

說起運河文化,我們必須梳理一下運河的歷史。據(jù)考古學家考證,,早在2720xx年前的春秋時期,在臺兒莊區(qū)張山子鎮(zhèn)境內(nèi)的偪陽國,,就有了人工開挖的運河,。2420xx年前,吳王夫差開鑿了從今天的揚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溝,。隋煬帝開挖的運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經(jīng)洛陽通達浙江的余杭,。經(jīng)過幾百年的不斷疏通,,到公元13世紀,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運河工程,。明朝初年,,永樂皇帝出于把國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慮,在元代運河的基礎上,,疏通,、擴建了京杭運河,打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為明政府的 、經(jīng)濟,、軍事命脈,。那時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區(qū)一帶,,是十幾個互不相連的小型湖泊。途經(jīng)這里的京杭運河,,自濟寧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線路,,自徐州至淮安,,運河借走黃河水道。因為黃河為季節(jié)河,,旱季斷水,、汛期黃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為了保證這條國家命脈的暢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有人認為治運必先治黃,,有人認為治黃不如避黃,。于是,在“借黃就運”和“避黃行運”的問題上爭執(zhí)了幾十年,。萬歷年間,,“避黃”派勝利,在萬歷三十二年,,開通了時稱泇運河的臺兒莊運河,。這段運河的開通,避開了黃河水患,,使運河通航天數(shù)增加80多天,,每年經(jīng)過臺兒莊運河的船只7000多艘,運輸物資400萬擔,。同時,,還間接地促進了微山湖的形成,成為補充運河水源的水柜,。

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運河古城臺兒莊參觀游覽。臺兒莊位于山東省最南部,,古時候屬于蘭陵舊疆,,現(xiàn)在是棗莊市的一個縣級行政區(qū),與江蘇省接壤,,為山東省的南大門,。

現(xiàn)在,我利用大家乘車去臺兒莊的時間,,簡要地介紹一下臺兒莊的基本情況,。

首先介紹臺兒莊名字的由來。我們今天提到“莊”這個字的時候,,常常與“村”合用,,稱為“村莊”,與城鎮(zhèn)相對,。其實,,在古代,村與莊,,是兩個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點,后來成為最基礎的行政單位;莊,,是朝廷,、貴族所擁有的土地,在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軍人或雇民,。臺兒莊,應該是荀子任蘭陵令的時候楚國的屯田,,后來在此形成居民區(qū)。關于臺兒莊名字的由來,,傳說很多,,比較可信的是,臺兒莊土地肥沃,,但是地勢低洼,,汛期成為洪水走廊。人們在這里筑臺而居,,于是被稱作“臺莊”,。唐代準提閣內(nèi)的碑文上,出現(xiàn)“臺家莊”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間所立的泰山廟碑文中,,出現(xiàn)“臺家莊集”,證明那時候已經(jīng)不是普通的村莊而是頗具規(guī)模的集市,。大運河開通之后,,南方客商語速比當?shù)鼐用窨欤埂芭_莊”的發(fā)音出現(xiàn)兒化,。明代崇禎十二年所立的防務碑上,,已使用“臺兒莊”的稱謂。清代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里,,也使用臺兒莊這個名稱,。今天,我們能夠肯定的是,,臺兒莊由田莊到運河重鎮(zhèn)的過程,,是伴隨者運河的開通與興盛的。

按照行政級別和面積,,臺兒莊趕不上河北石家莊,,可是,她卻贏得了“天下第一莊”的聲譽,。

這不是臺兒莊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莊”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別六下江南,,都要路過臺兒莊,。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對臺兒莊的繁榮與興盛,,發(fā)出“天下第一莊”的贊譽,。而明清兩代和20世紀的沉重事實,又為這塊土地賦予了文化的斑斕和歷史的厚重,。

今天,,臺兒莊仍然是“天下第一莊”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國漕運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處二戰(zhàn)遺跡,四是市區(qū)兩級政府對臺兒莊的搶救性重建,,使她呈現(xiàn)出無可替代的文化,、軍事和政治標志符號。

我們先說臺兒莊與京杭大運河的關系,。

萬里長城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畫下雄渾的一撇,京杭大運河畫下了遒勁的一捺,,成為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遺產(chǎn),。長城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襲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義,,而沒有了實際功能。而京杭大運河,,這個溝通中國南北的偉大工程,,至今仍然發(fā)揮著交通運輸和優(yōu)化生態(tài)的功能。

說起運河文化,,我們必須梳理一下運河的歷史,。據(jù)考古學家考證,早在27xx年前的春秋時期,,在臺兒莊區(qū)張山子鎮(zhèn)境內(nèi)的逼陽國,,就有了人工開挖的運河。24xx年前,,吳王夫差開鑿了從今天的揚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溝,。隋煬帝開挖的運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經(jīng)洛陽通達浙江的余杭,。經(jīng)過幾百年的不斷疏通,,到公元13世紀,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運河工程,。明朝初年,,永樂皇帝出于把國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慮,在元代運河的基礎上,,疏通,、擴建了京杭運河,打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為明政府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命脈。那時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區(qū)一帶,是十幾個互不相連的小型湖泊,。途經(jīng)這里的京杭運河,,自濟寧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線路,,自徐州至淮安,運河借走黃河水道,。因為黃河為季節(jié)河,,旱季斷水、汛期黃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為了保證這條國家命脈的暢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有人認為治運必先治黃,有人認為治黃不如避黃,。于是,,在“借黃就運”和“避黃行運”的問題上爭執(zhí)了幾十年。萬歷年間,,“避黃”派勝利,,在萬歷三十二年,,開通了時稱泇運河的臺兒莊運河。這段運河的開通,,避開了黃河水患,,使運河通航天數(shù)增加80多天,每年經(jīng)過臺兒莊運河的船只7000多艘,,運輸物資400萬擔,。同時,還間接地促進了微山湖的形成,,成為補充運河水源的水柜,。

臺兒莊地勢較微山湖一帶低洼,其海拔高度低于微山湖的湖底,。為了防止汛期儲存的湖水通過運河一泄而下,,治河官員想出了多建船閘的辦法。在這段運河開通之初的明朝萬歷年間,,從微山湖口的韓莊至臺兒莊,,建起了八座節(jié)制閘。從南方載貨北上的船只,,經(jīng)過船閘需要一定的時間,,大量的官船和商船要在臺兒莊等待,這個特殊的漕運樞紐于是滯留了大量流動人口,,使得臺兒莊迅速繁榮,。明末至整個清代,臺兒莊始終保持著“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榮景象,。

臺兒莊是一個移民城鎮(zhèn),,這里的居民基本上不是土著,沒有排外的“地頭蛇”欺負外鄉(xiāng)人,。所以,,南來北往的富商大賈,都愿意借助臺兒莊的商機創(chuàng)造財富,,置辦家業(yè),,長久定居,進而捐助善款,,修橋鋪路,,建廟辦學,成為臺兒莊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支撐,。到清代的康熙年間,,臺兒莊的常駐人口已經(jīng)達到五萬人,,流動人口達到七八萬人。由于在此經(jīng)商和定居的來自四面八方,,他們在營建自己的商鋪和住宅時,,帶來了各地的建筑風格,使得臺兒莊城里集中了京派,、晉派,、陜派、魯南,、江浙,、徽派、閩南,、嶺南、歐式,、中東等不同建筑;容納了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媽祖等民間宗教在內(nèi)的中外各大宗教,,據(jù)文獻記載,大戰(zhàn)前的臺兒莊,,大小廟宇多達72座;由于臺兒莊富有商機,吸引了官員,、軍人,、儒生、商賈,、僧道,、醫(yī)藥、農(nóng)夫,、匠人,、武俠、梨園,、術士,、雜耍、藝妓,、掮客等三教九流在這里駐扎,、布道、淘金和發(fā)展,,成為不同文化的匯聚融合之地,。

以上是臺兒莊的文化標志符號。

關于軍事符號,,我想大家馬上就能想起發(fā)生在70多年前的臺兒莊大戰(zhàn),。詩人桑恒昌曾在一首詩里寫到:“也許,臺兒莊沒有看到全世界;//但是,,全世界都看到了臺兒莊,。”1938年的臺兒莊人,,受交通和通訊條件的限制,,不可能看到全世界,可是,,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戰(zhàn),,確確實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史上,,臺兒莊大戰(zhàn)不是規(guī)模最大的戰(zhàn)役,,卻有著其他戰(zhàn)役所不能比擬的經(jīng)典意義:它是戰(zhàn)爭以來,中國軍隊在抗擊外侮的正面戰(zhàn)場上打的第一次勝仗,也是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軍隊在正面戰(zhàn)場上的第一次敗仗,,同時,,還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前夕,維護和平的力量第一次給軍國主義重創(chuàng)的戰(zhàn)役,,它給法西斯的最終滅亡敲響了喪鐘,,給了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力量極大鼓舞。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捷,,在“亡國論”甚囂塵上的時刻,,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國威,,也給了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力量建立了必勝的信心,,徹底破除了軍國主義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在中華民族面臨絕望的危急關頭,,臺兒莊成為中華民族不屈之地,,維護世界和平之地。這一軍事標志符號,,體現(xiàn)了戰(zhàn)爭與和平的永恒主題,。

在中華民族對日抗戰(zhàn)史上,中國軍隊在正面戰(zhàn)場上取得勝利的大型會戰(zhàn)很多,,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天,回顧戰(zhàn)史,,目前在海峽兩岸得到認同的將領,,首選臺兒莊大戰(zhàn)的指揮者。這樣,,臺兒莊又成為國共兩黨聯(lián)系互動,、促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的政治標志符號。

繁榮興盛了300多年的臺兒莊,,到1855年也就是清朝咸豐五年,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改道從山東入海,,淤塞了山東境內(nèi)的運河航道,京杭不能貫通,,臺兒莊的繁榮受到影響,。1938年春天,中日軍隊在臺兒莊持續(xù)了半個月的血戰(zhàn),,使這個稱得上中外建筑歷史博物館的臺兒莊,,無土不沃血,無墻不飲彈。堅固的城墻,、威嚴的衙門,、寬敞的會館、莊重的廟宇,、華麗的商鋪,、樸素的民宅,被夷為一片廢墟,。戰(zhàn)后,,國民政府登報承諾,要重建臺兒莊,??墒牵驗閼?zhàn)事緊張,,加上后來的內(nèi)戰(zhàn),,國民政府的承諾一直沒能兌現(xiàn)。臺兒莊的居民,,在斷垣殘壁上重建的商鋪和民居,,已經(jīng)無法重現(xiàn)臺兒莊往日的輝煌。

xx年隆冬的一天,,新任棗莊市人民政府市長,、海歸雙博士陳偉,帶領政府部門和各區(qū)市的負責人,,從滕州市的紅荷濕地上船,,沿運進行考察,研究討論資源枯竭城市的發(fā)展戰(zhàn)略,。汽船航行了11個小時,,天色擦黑才到達考察的終點臺兒莊。這時,,臺兒莊區(qū)的一位負責同志告訴陳市長,,在臺兒莊舊城區(qū),還保留著一段明清時期的古運河,。這段運河,,因為廢棄不用,在月河街一線留下了十多處古運碼頭,。具有歷史視野和戰(zhàn)略眼光的陳市長,,不顧一天的勞累,當即決定到現(xiàn)場進行考察,。當他聽說上海的綠房子公司計劃投資六億元,,把這一帶開發(fā)為商品房時,陳市長立即下令叫停。之后,,陳市長利用節(jié)假日,,先后40多次到臺兒莊明查暗訪,發(fā)掘古城遺跡,。經(jīng)過專家論證,,市政府作出了重建臺兒莊古城的決定。這樣,,我們在四百年前興建,、一百年前衰落、七十年前被戰(zhàn)爭摧毀的基地上,,復活了臺兒莊古城,。

可以說,臺兒莊古城是搶出來的,,挖出來的,,創(chuàng)出來的:所謂搶,指的是搶救性保存與重建,,如果不是陳市長當機立斷,,所有的歷史遺跡都在商品房開發(fā)過程中徹底破壞,失去了恢復的可能;所謂挖,,指的是挖掘古城的文化基因,,與整個民族的文化精神相銜接,進行基因修復與再造;所謂創(chuàng),,就是在重建中,,不拘泥于戰(zhàn)前的原貌,而是在不違背歷史真實的前提下,,創(chuàng)造出康乾盛世時期的臺兒莊古城風采,。決策者、設計者和建設者,,本著存古,、復古、生古的原則,,使重建后的臺兒莊古城,,承載了大戰(zhàn)文化、運河文化和魯南地域文化,,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氣,、神,。

臺兒莊是運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楊威之地,是南北水運交通樞紐,,這里,,國家級的景點有,國務院第一個批準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級紅色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愛國教育基地,、國家級水利風景區(qū),等等,。

今天我們到臺兒莊參觀游覽的景點有:臺兒莊大戰(zhàn)紀念館,、李宗仁史料館、賀敬之文學觀,、重建后的臺兒莊古城a區(qū),。

到達現(xiàn)場之后,各景點的導游會給大家作具體的介紹,。

我的介紹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篇四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棗莊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江北水鄉(xiāng),運河古城”——棗莊觀光旅游!我是小王,,是大家此次棗莊之行的地接導游員,。坐在駕駛座上全神貫注開車的,是我們的司機李師傅,,李師傅有著十幾年的旅游車駕駛經(jīng)驗,,由他為我們開車,交通問題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桌戏蜃釉?jīng)說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李師傅和我會像接待老朋友一樣為大家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同時也希望能得到您的鼎立配合。在此預祝大家此次棗莊之行能夠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現(xiàn)在我們乘車前往今天的旅游目的地“臺兒莊古城”,大家一邊欣賞沿途風光,,一邊聽我講講棗莊的基本情況,。

棗莊市位于山東省最南端,,與江蘇省接壤,。是魯南經(jīng)濟帶和淮海經(jīng)濟區(qū)的重要城市,,有“江北水鄉(xiāng)·運河古城”之稱。建市于1961年,,轄五區(qū)一市和一個高新區(qū),,總面積4563平方公里,人口383萬,。

棗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里有中國最大的國家級湖泊類濕地——微山湖公園;華夏最長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園——十二萬畝的“冠世榴園”;最負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因此,,棗莊被譽為“萬年家園,千年古郡,,百年城市”,。

臺兒莊是棗莊市下轄的縣級行政區(qū),位于棗莊市最南部,。歷史上的臺兒莊只是一個城鎮(zhèn),,乾隆皇帝御筆欽賜“天下第一莊”。明清兩代和20世紀的文化積淀,,又為這座城市賦予了歷史的厚重,。途經(jīng)臺兒莊的運河,是三千華里運河上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段,,是“活著的古運河”,,有人說,“觀長城上八達嶺,,看運河到臺兒莊”,,可謂真知灼見。

1938年春天,,這里發(fā)生了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戰(zhàn).,所以,臺兒莊是運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揚威之地,是南北水運交通樞紐,。

說話間,,我們已經(jīng)快進入臺兒莊古城景區(qū)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紅色旅游車的車牌號:123456,,我的手機號碼是,,有什么問題,您可以及時與我聯(lián)系,,現(xiàn)在請大家?guī)Ш秒S身物品,,隨我下車參觀!

現(xiàn)在我們參觀游覽的是重建之后的臺城舊志景區(qū),占地面積38155平方米,,建筑面積30295平方米,,約占古城一期核心區(qū)的十分之一,。主要有參將署、天后宮,、翠屏學館、臺莊驛,、日升昌記,、文匯酒樓、謝裕大茶行,、扶風堂,、天水堂、三恪堂,、魯南民居,、閩南民居、久和客棧,、臨水商鋪等不同風格的明清建筑,。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官式建筑是參將署,俗稱大衙門,,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為清朝正三品參將行署。參將統(tǒng)領600兵馬,,負責管轄220華里運河河道的工程防護和漕運治安,。1937年1月,國民政府在此設立山東嶧縣警察局臺兒莊分局,。1938年初,,成為第3集團軍副司令沈鴻烈的軍火庫,在臺兒莊大戰(zhàn)中,,這批軍火發(fā)揮了作用?,F(xiàn)為“臺兒莊古城重建博物館”。

前面這座牌坊為臺兒莊“水陸通衢”牌坊,,她見證了臺兒莊往日的繁榮,。這條街道被稱為大衙門街,1947年,,駐守在這里的國民黨,,把大衙門街改為繁榮街,建國后繼續(xù)沿用這一街名,。重建古城時,,恢復大衙門街的舊名。

這座拐角摟,,為京津冀地區(qū)的建筑風格,,南北兩側的弧形卷棚,,體現(xiàn)了這種建筑的開放性。拐角樓占地766平方米,,建筑面積1514平方米,,南樓經(jīng)營珠寶,北樓經(jīng)營茶藝,。

這座白墻黛瓦,、馬頭出墻的徽派建筑,名叫久和客棧,。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廣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棧,,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積3554平方米,作為快捷客棧使用,。古城內(nèi)有許多店鋪,、民居為這一風格,見證著徽商在臺兒莊的創(chuàng)業(yè)歷史,。

胡文廣原先是一位書生,,乘船去北京參加科舉考試。途經(jīng)臺兒莊,,看到了這里的商機,,于是放棄科考,留在這里經(jīng)商,。他的經(jīng)商理念是“和為貴”,、“和氣生財”,沒過幾年,,就成為臺兒莊的富商,。他把堂號取名“久和”,希望后人永遠恪守和為貴的理念,。

大家看我右手邊的這兩座商鋪,,是典型的南面臨水、北面臨街的江南水鄉(xiāng)建筑,,占地面積1092平方米,。左邊這座名為“可意樓”,通過這幅“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的楹聯(lián),,我們能夠猜到這是明清時期的青樓。右面這座名為“可風樓”,,告訴人們這座商鋪雖然緊靠青樓,,它的主人仍然潔身自好,,“可作風范”。

好了大家請跟緊我,,注意腳下的臺階,,我們現(xiàn)在所經(jīng)過的這座橋就抒源橋,又稱“玉帶橋”,,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時任參將趙登高主持興建,寓有“財源廣進,、興旺發(fā)達”的之意,故稱“廣源橋”,。橋長13.9米,,高3.25米,跨度6.2米,,橋面寬2.2米,,逝城所有拱橋中跨度最高的單孔石拱橋。

好了大家看,,我右手邊的這個座建筑就是扶風堂,,這處宅院為晉派建筑,俗稱萬家大院,,由臺兒莊四大家之一的“四十萬”興建,。萬家在清朝康熙年間由山西遷至臺兒莊,因漕運而發(fā)跡,,鼎盛時期有店鋪商號20余家,,官銀40萬兩,被稱作“四十萬”,。這座建筑,,以四合院為基本結構,采用青磚青瓦的梁柱式磚木體式,,樓高院深,,墻厚基寬,設計精巧,,雕刻考究,。有四合院、過庭院,、偏正套院,,60多間房屋,其豪華程度為臺兒莊之最,。臺兒莊大戰(zhàn)期間,,一度成為我軍掩體,,戰(zhàn)役打到第四天,遭到日軍轟炸?,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扶風堂,,是在原有的地基上重建的,被稱為“文化基因復活的成功范例”,。

前面這條河就逝運河,,明萬歷二十一年動議開挖,三十二年通航,,420xx年來未曾斷流,。臺兒莊大戰(zhàn)期間,池峰城破釜沉舟,,下令炸掉的浮橋,,就在前面這個位置。1959年,,國家對京杭運河進行改造,,將原運河取直,這段運河保留在舊城內(nèi),,成為景觀河,。

四十萬碼頭:為萬家私人碼頭,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用于貨船裝卸貨物,,兼具汲水、洗菜,、洗衣等生活功能,。古城內(nèi)現(xiàn)有此類碼頭13座,這些古碼頭,,在準備拆除的時候,,因為陳偉市長的發(fā)現(xiàn),才被保留了下來,,成為見證“活著的運河”的歷史遺存,。

廣濟橋,俗稱“丁字橋”,,原為木橋,,清咸豐七年(1857年)由萬家出資修建為石橋。橋長11.8米,,高3.1米,,跨度5.8米,橋面寬2.7米,橋石為皇宮專用的蘇州木瀆金山石,。街坊鄰居感念萬家周濟大眾的慈善之情,,稱其為“廣濟橋”。

三恪堂與運河稅史館,,為魯南風格的民居,,是臺兒莊富商陳家的府第,建于清朝末年,,名為三恪堂,,俗稱陳家大院。陳家對三恪的解釋是,,對待天,、地、人,,都要謹慎恭敬,。陳家先祖從安徽涇縣遷來,主人陳扶清官至六品,,清末時出任稅務官,。陳家在臺兒莊大戰(zhàn)前達到鼎盛,,現(xiàn)存“陳萬祥”商號,。

這樣的私人府第,只有大戶人家才能建成,。一般的魯南民居,,是土墻草頂,冬暖夏涼,,適宜居住,,只是不堅固,每隔幾年就要維修,。那些經(jīng)商賺了大錢的,,往往大興土木,建造豪宅,。魯南民居,,宅院無論建得多大,門頭都要收斂,。陳府的門頭不大,,可是在大門西旁,建了幾間面朝衙門街的門市,,使院落與院門保持勻稱,。這臨街的門市,如今成為運河稅史館,。

這座建筑為臺莊驛站,,是京杭大運河上一處重要的水驛。驛站逝代飛報軍情,、接送客人,、運輸軍需的中轉機構,。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郵驛,稱之“國之命脈”,。驛站的功能,,一施過往使臣投宿,相當于現(xiàn)代的機關招待所,。凡持有“驛關”證件的官員,,可按官階高低及仆從多寡,免費享受驛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車、夫馬,。二是郵送過境公文,。在主要郵路上,一般每隔十華里設有一個郵鋪,,次要郵路間隔二三十里,。臺莊驛為水驛,是伴隨著漕運發(fā)展而設立的,。明朝萬歷三十四年,,河漕總督御史曹時聘在臺兒莊設立驛丞一人。清乾隆七年,,編制增加到五人,。

臺兒莊水驛占地面積1108平方米,建筑面積530平方米,,為蘇州園林風格?,F(xiàn)在作為驛站文化展示區(qū),以詳實的資料,、豐富的圖片,、真實的文物,向游人展示中華民族三千年郵驛文明史及地方驛站發(fā)展歷程,。

這座廟堂式建筑逝城的一所私塾學校,,名為翠屏學館,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為義塾,,對外收徒,。該私塾1938年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在原址重建,。

這個大院為日升昌票號的分號——日升昌記,。為典型的北方建筑風格。據(jù)文獻記載,,清光緒年間,,山西人吳玉章從太原陽谷帶職來臺兒莊,開設“日升昌”分號,,俗稱吳家票號,,為各路商賈辦理匯兌和存放金銀業(yè)務。這樣的票號,,在臺兒莊有七家之多,。吳家票號雖為山西人所建,卻是典型的魯南風格,。

現(xiàn)在主要通過實物,、圖片陳列、多媒體場景再現(xiàn)等手法,,用貨幣,、契約、商標,、印鑒,、戥(deng)秤、稅單,、股票等商業(yè)實物和資料,,展示明清到民國時期的臺兒莊商貿(mào)文化,,講述臺兒莊的商業(yè)文化變遷,,特別是票號發(fā)展的歷程,從不同角度折射臺兒莊商業(yè)文化的流金歲月,。

廣匯橋,,俗稱“拱橋”,系花崗巖單孔全環(huán)形石拱橋,。清順治五年(1648年),,由趙家出資興建,橋長11.5米,,高3米,,跨度5.7米,橋面寬2.96米,。1938年毀于戰(zhàn)火,,后搭建為簡易石板橋供人行走,現(xiàn)在原址復建。這座“廣匯橋”,,取“匯八方商賈”之意,。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駐臺參將趙登高陪同他游覽了臺兒莊城,。

當乾隆皇帝一步步走上這座拱橋時,一位女子說:“步步高,?!?/p>

乾隆皇帝走到橋上,問:“這‘步步高’是什么意思?”

這女子說:“萬歲爺洪福齊天,,國運步步高揚,,我們這些黎民百姓跟您享福?!?/p>

乾隆皇帝狡黠地一笑,,問:“再往前走又有什么說法啊?”

女子脫口而出:“萬歲爺,后頭更比前頭高啊!”

乾隆皇帝說:“你真是一張巧嘴,?!?/p>

后來,城里人把這位蘇州女子稱為“巧嫂子”,。

謝裕大茶行,,是座木雕茶樓,最初由浙江茶商沈綺于雍正十年(1732年)建造,,名為蘇杭茶樓,。沈綺有茶園百畝,因臺兒莊商運興盛來這里銷售茶葉,,兼開茶館,。咸豐七年(1857年),徽州茶商謝正安收購了蘇杭茶樓,,改名謝裕大茶行,。原建筑毀于1938年的戰(zhàn)火,因為是全木質結構,,大火三天不滅?,F(xiàn)在原址復建,為茶藝文化展示區(qū),。

這座京派建筑名為文匯酒樓,,原名“聚奎樓”,為守備署守備瞿翼龍的后裔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建造,,經(jīng)營沿運地方名吃,,因乾隆第五次下江南時在此用膳而名聲大振,。臺兒莊大戰(zhàn)勝利后,更名為文匯酒樓,,現(xiàn)為大戰(zhàn)文化展示區(qū),。

到此我們今天的游程也就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不周之處還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期待您的再次光臨!

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運河古城臺兒莊參觀游覽。臺兒莊位于山東省最南部,,古時候屬于蘭陵舊疆,,現(xiàn)在是棗莊市的一個縣級行政區(qū),與江蘇省接壤,,為山東省的南大門,。

現(xiàn)在,我利用大家乘車去臺兒莊的時間,,簡要地介紹一下臺兒莊的基本情況,。

首先介紹臺兒莊名字的由來。我們今天提到“莊”這個字的時候,,常常與“村”合用,,稱為“村莊”,與城鎮(zhèn)相對,。其實,,在古代,村與莊,,是兩個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點,,后來成為最基礎的行政單位;莊,,是朝廷、貴族所擁有的土地,,在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軍人或雇民,。臺兒莊,,應該是荀子任蘭陵令的時候楚國的屯田,后來在此形成居民區(qū),。關于臺兒莊名字的由來,,傳說很多,比較可信的是,,臺兒莊土地肥沃,,但是地勢低洼,,汛期成為洪水走廊。人們在這里筑臺而居,,于是被稱作“臺莊”,。唐代準提閣內(nèi)的碑文上,出現(xiàn)“臺家莊”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間所立的泰山廟碑文中,,出現(xiàn)“臺家莊集”,證明那時候已經(jīng)不是普通的村莊而是頗具規(guī)模的集市,。大運河開通之后,,南方客商語速比當?shù)鼐用窨欤埂芭_莊”的發(fā)音出現(xiàn)兒化,。明代崇禎十二年所立的防務碑上,,已使用“臺兒莊”的稱謂。清代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里,,也使用臺兒莊這個名稱,。今天,我們能夠肯定的是,,臺兒莊由田莊到運河重鎮(zhèn)的過程,,是伴隨者運河的開通與興盛的。

按照行政級別和面積,,臺兒莊趕不上河北石家莊,,可是,她卻贏得了“天下第一莊”的聲譽,。

這不是臺兒莊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莊”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別六下江南,,都要路過臺兒莊。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對臺兒莊的繁榮與興盛,,發(fā)出“天下第一莊”的贊譽。而明清兩代和20世紀的沉重事實,,又為這塊土地賦予了文化的斑斕和歷史的厚重,。

今天,臺兒莊仍然是“天下第一莊”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國漕運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處二戰(zhàn)遺跡,,四是市區(qū)兩級政府對臺兒莊的搶救性重建,,使她呈現(xiàn)出無可替代的文化,、軍事和 標志符號。

我們先說臺兒莊與京杭大運河的關系,。

長城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畫下雄渾的一撇,京杭大運河畫下了遒勁的一捺,,成為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遺產(chǎn),。長城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襲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義,,而沒有了實際功能。而京杭大運河,,這個溝通中國南北的偉大工程,,至今仍然發(fā)揮著交通運輸和優(yōu)化生態(tài)的功能。

說起運河文化,,我們必須梳理一下運河的歷史,。據(jù)考古學家考證,早在2720xx年前的春秋時期,,在臺兒莊區(qū)張山子鎮(zhèn)境內(nèi)的逼陽國,,就有了人工開挖的運河。2420xx年前,,吳王夫差開鑿了從今天的揚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溝,。隋煬帝開挖的運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經(jīng)洛陽通達浙江的余杭,。經(jīng)過幾百年的不斷疏通,到公元13世紀,,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運河工程,。明朝初年,永樂皇帝出于把國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慮,,在元代運河的基礎上,,疏通、擴建了京杭運河,,打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為明政府的 ,、經(jīng)濟,、軍事命脈。那時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區(qū)一帶,是十幾個互不相連的小型湖泊,。途經(jīng)這里的京杭運河,,自濟寧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線路,,自徐州至淮安,運河借走黃河水道,。因為黃河為季節(jié)河,,旱季斷水、汛期黃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為了保證這條國家命脈的暢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有人認為治運必先治黃,有人認為治黃不如避黃,。于是,,在“借黃就運”和“避黃行運”的問題上爭執(zhí)了幾十年。萬歷年間,,“避黃”派勝利,,在萬歷三十二年,開通了時稱泇運河的臺兒莊運河,。這段運河的開通,,避開了黃河水患,使運河通航天數(shù)增加80多天,,每年經(jīng)過臺兒莊運河的船只7000多艘,,運輸物資400萬擔。同時,,還間接地促進了微山湖的形成,,成為補充運河水源的水柜。

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篇六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運河古城臺兒莊參觀游覽,。臺兒莊位于山東省最南部,古時候屬于蘭陵舊疆,,現(xiàn)在是棗莊市的一個縣級行政區(qū),,與江蘇省接壤,,為山東省的南大門。

現(xiàn)在,,我利用大家乘車去臺兒莊的時間,,簡要地介紹一下臺兒莊的基本情況。

首先介紹臺兒莊名字的由來,。我們今天提到“莊”這個字的時候,,常常與“村”合用,稱為“村莊”,,與城鎮(zhèn)相對,。其實,在古代,,村與莊,,是兩個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點,,后來成為最基礎的行政單位;莊,是朝廷,、貴族所擁有的土地,,在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軍人或雇民,。臺兒莊,,應該是荀子任蘭陵令的時候楚國的屯田,后來在此形成居民區(qū),。關于臺兒莊名字的由來,,傳說很多,比較可信的是,,臺兒莊土地肥沃,,但是地勢低洼,汛期成為洪水走廊,。人們在這里筑臺而居,,于是被稱作“臺莊”。唐代準提閣內(nèi)的碑文上,,出現(xiàn)“臺家莊”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間所立的泰山廟碑文中,出現(xiàn)“臺家莊集”,,證明那時候已經(jīng)不是普通的村莊而是頗具規(guī)模的集市,。大運河開通之后,南方客商語速比當?shù)鼐用窨欤埂芭_莊”的發(fā)音出現(xiàn)兒化,。明代崇禎十二年所立的防務碑上,,已使用“臺兒莊”的稱謂。清代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里,,也使用臺兒莊這個名稱,。今天,,我們能夠肯定的是,,臺兒莊由田莊到運河重鎮(zhèn)的過程,是伴隨者運河的開通與興盛的,。

按照行政級別和面積,,臺兒莊趕不上河北石家莊,可是,,她卻贏得了“天下第一莊”的聲譽,。

這不是臺兒莊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莊”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別六下江南,都要路過臺兒莊,。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對臺兒莊的繁榮與興盛,發(fā)出“天下第一莊”的贊譽,。而明清兩代和20世紀的沉重事實,,又為這塊土地賦予了文化的斑斕和歷史的厚重。

今天,,臺兒莊仍然是“天下第一莊”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國漕運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處二戰(zhàn)遺跡,,四是市區(qū)兩級政府對臺兒莊的搶救性重建,使她呈現(xiàn)出無可替代的文化,、軍事和 標志符號,。

我們先說臺兒莊與京杭大運河的關系。

長城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畫下雄渾的一撇,,京杭大運河畫下了遒勁的一捺,成為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遺產(chǎn),。長城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襲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義,而沒有了實際功能,。而京杭大運河,,這個溝通中國南北的偉大工程,至今仍然發(fā)揮著交通運輸和優(yōu)化生態(tài)的功能,。

說起運河文化,,我們必須梳理一下運河的歷史。據(jù)考古學家考證,,早在2720xx年前的春秋時期,,在臺兒莊區(qū)張山子鎮(zhèn)境內(nèi)的逼陽國,就有了人工開挖的運河,。2420xx年前,,吳王夫差開鑿了從今天的揚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溝。隋煬帝開挖的運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經(jīng)洛陽通達浙江的余杭。經(jīng)過幾百年的不斷疏通,,到公元13世紀,,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運河工程。明朝初年,,永樂皇帝出于把國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慮,,在元代運河的基礎上,疏通,、擴建了京杭運河,,打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為明政府的 ,、經(jīng)濟、軍事命脈,。那時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區(qū)一帶,,是十幾個互不相連的小型湖泊,。途經(jīng)這里的京杭運河,自濟寧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線路,,自徐州至淮安,運河借走黃河水道,。因為黃河為季節(jié)河,,旱季斷水、汛期黃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為了保證這條國家命脈的暢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有人認為治運必先治黃,有人認為治黃不如避黃,。于是,,在“借黃就運”和“避黃行運”的問題上爭執(zhí)了幾十年,。萬歷年間,,“避黃”派勝利,在萬歷三十二年,,開通了時稱泇運河的臺兒莊運河,。這段運河的開通,避開了黃河水患,,使運河通航天數(shù)增加80多天,,每年經(jīng)過臺兒莊運河的船只7000多艘,運輸物資400萬擔,。同時,,還間接地促進了微山湖的形成,成為補充運河水源的水柜,。

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篇七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棗莊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江北水鄉(xiāng),,運河古城”——棗莊觀光旅游!我是小王,是大家此次棗莊之行的地接導游員,。坐在駕駛座上全神貫注開車的,,是我們的司機李師傅,李師傅有著十幾年的旅游車駕駛經(jīng)驗,,由他為我們開車,,交通問題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桌戏蜃釉?jīng)說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李師傅和我會像接待老朋友一樣為大家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同時也希望能得到您的鼎立配合,。在此預祝大家此次棗莊之行能夠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現(xiàn)在我們乘車前往今天的旅游目的地“臺兒莊古城”,,大家一邊欣賞沿途風光,,一邊聽我講講棗莊的基本情況。

棗莊市位于山東省最南端,,與江蘇省接壤,。是魯南經(jīng)濟帶和淮海經(jīng)濟區(qū)的重要城市,有“江北水鄉(xiāng)·運河古城”之稱,。建市于1961年,,轄五區(qū)一市和一個高新區(qū),總面積4563平方公里,,人口383萬,。

棗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里有中國最大的國家級湖泊類濕地——微山湖公園;華夏最長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園——十二萬畝的“冠世榴園”;最負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因此,棗莊被譽為“萬年家園,,千年古郡,,百年城市”。

臺兒莊是棗莊市下轄的縣級行政區(qū),,位于棗莊市最南部,。歷史上的臺兒莊只是一個城鎮(zhèn),乾隆皇帝御筆欽賜“天下第一莊”,。明清兩代和20世紀的文化積淀,,又為這座城市賦予了歷史的厚重。途經(jīng)臺兒莊的運河,,是三千華里運河上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段,,是“活著的古運河”,有人說,,“觀長城上八達嶺,,看運河到臺兒莊”,可謂真知灼見,。

1938年春天,,這里發(fā)生了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戰(zhàn).,所以,臺兒莊是運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揚威之地,,是南北水運交通樞紐,。

說話間,我們已經(jīng)快進入臺兒莊古城景區(qū)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紅色旅游車的車牌號:123456,,我的手機號碼是,,有什么問題,您可以及時與我聯(lián)系,,現(xiàn)在請大家?guī)Ш秒S身物品,,隨我下車參觀!

現(xiàn)在我們參觀游覽的是重建之后的臺城舊志景區(qū),占地面積38155平方米,,建筑面積30295平方米,,約占古城一期核心區(qū)的十分之一。主要有參將署,、天后宮,、翠屏學館、臺莊驛,、日升昌記,、文匯酒樓、謝裕大茶行,、扶風堂,、天水堂、三恪堂,、魯南民居,、閩南民居、久和客棧,、臨水商鋪等不同風格的明清建筑。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官式建筑是參將署,,俗稱大衙門,,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為清朝正三品參將行署,。參將統(tǒng)領600兵馬,,負責管轄220華里運河河道的工程防護和漕運治安。1937年1月,,國民政府在此設立山東嶧縣警察局臺兒莊分局,。1938年初,成為第3集團軍副司令沈鴻烈的軍火庫,,在臺兒莊大戰(zhàn)中,,這批軍火發(fā)揮了作用。現(xiàn)為“臺兒莊古城重建博物館”,。

前面這座牌坊為臺兒莊“水陸通衢”牌坊,,她見證了臺兒莊往日的繁榮。這條街道被稱為大衙門街,,1947年,,駐守在這里的國民黨軍隊,,把大衙門街改為繁榮街,建國后繼續(xù)沿用這一街名,。重建古城時,,恢復大衙門街的舊名。

這座拐角摟,,為京津冀地區(qū)的建筑風格,,南北兩側的弧形卷棚,體現(xiàn)了這種建筑的開放性,。拐角樓占地766平方米,,建筑面積1514平方米,南樓經(jīng)營珠寶,,北樓經(jīng)營茶藝,。

這座白墻黛瓦、馬頭出墻的徽派建筑,,名叫久和客棧,。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廣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棧,,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積3554平方米,,作為快捷客棧使用,。古城內(nèi)有許多店鋪、民居為這一風格,,見證著徽商在臺兒莊的創(chuàng)業(yè)歷史,。

胡文廣原先是一位書生,乘船去北京參加科舉考試,。途經(jīng)臺兒莊,,看到了這里的商機,于是放棄科考,,留在這里經(jīng)商,。他的經(jīng)商理念是“和為貴”、“和氣生財”,,沒過幾年,,就成為臺兒莊的富商。他把堂號取名“久和”,,希望后人永遠恪守和為貴的理念,。

大家看我右手邊的這兩座商鋪,是典型的南面臨水,、北面臨街的江南水鄉(xiāng)建筑,,占地面積1092平方米,。左邊這座名為“可意樓”,通過這幅“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的楹聯(lián),,我們能夠猜到這是明清時期的青樓。右面這座名為“可風樓”,,告訴人們這座商鋪雖然緊靠青樓,,它的主人仍然潔身自好,“可作風范”,。

好了大家請跟緊我,,注意腳下的臺階,我們現(xiàn)在所經(jīng)過的這座橋就是廣源橋,,又稱“玉帶橋”,,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時任參將趙登高主持興建,,寓有“財源廣進,、興旺發(fā)達”的之意,故稱“廣源橋”,。橋長13.9米,,高3.25米,跨度6.2米,,橋面寬2.2米,,是古城所有拱橋中跨度最高的單孔石拱橋。

好了大家看,,我右手邊的這個座建筑就是扶風堂,,這處宅院為晉派建筑,俗稱萬家大院,,由臺兒莊四大家之一的“四十萬”興建。萬家在清朝康熙年間由山西遷至臺兒莊,,因漕運而發(fā)跡,,鼎盛時期有店鋪商號20余家,官銀40萬兩,,被稱作“四十萬”,。這座建筑,以四合院為基本結構,,采用青磚青瓦的梁柱式磚木體式,,樓高院深,墻厚基寬,,設計精巧,,雕刻考究,。有四合院、過庭院,、偏正套院,,60多間房屋,其豪華程度為臺兒莊之最,。臺兒莊大戰(zhàn)期間,,一度成為我軍掩體,戰(zhàn)役打到第四天,,遭到日軍轟炸?,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扶風堂,是在原有的地基上重建的,,被稱為“文化基因復活的成功范例”,。

前面這條河就是古運河,明萬歷二十一年動議開挖,,三十二年通航,,420xx年來未曾斷流。臺兒莊大戰(zhàn)期間,,池峰城破釜沉舟,,下令炸掉的浮橋,就在前面這個位置,。1959年,,國家對京杭運河進行改造,將原運河取直,,這段運河保留在舊城內(nèi),,成為景觀河。

四十萬碼頭:為萬家私人碼頭,,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用于貨船裝卸貨物,兼具汲水,、洗菜,、洗衣等生活功能。古城內(nèi)現(xiàn)有此類碼頭13座,,這些古碼頭,,在準備拆除的時候,因為陳偉市長的發(fā)現(xiàn),,才被保留了下來,,成為見證“活著的運河”的歷史遺存。

廣濟橋,俗稱“丁字橋”,,原為木橋,,清咸豐七年(1857年)由萬家出資修建為石橋。橋長11.8米,,高3.1米,,跨度5.8米,橋面寬2.7米,,橋石為皇宮專用的蘇州木瀆金山石,。街坊鄰居感念萬家周濟大眾的慈善之情,稱其為“廣濟橋”,。

三恪堂與運河稅史館,,為魯南風格的民居,是臺兒莊富商陳家的府第,,建于清朝末年,,名為三恪堂,俗稱陳家大院,。陳家對三恪的解釋是,,對待天、地,、人,,都要謹慎恭敬。陳家先祖從安徽涇縣遷來,,主人陳扶清官至六品,,清末時出任稅務官。陳家在臺兒莊大戰(zhàn)前達到鼎盛,,現(xiàn)存“陳萬祥”商號,。

這樣的私人府第,只有大戶人家才能建成,。一般的魯南民居,,是土墻草頂,冬暖夏涼,,適宜居住,,只是不堅固,每隔幾年就要維修,。那些經(jīng)商賺了大錢的,往往大興土木,,建造豪宅,。魯南民居,宅院無論建得多大,,門頭都要收斂,。陳府的門頭不大,,可是在大門西旁,建了幾間面朝衙門街的門市,,使院落與院門保持勻稱,。這臨街的門市,如今成為運河稅史館,。

這座建筑為臺莊驛站,,是京杭大運河上一處重要的水驛。驛站是古代飛報軍情,、接送客人,、運輸軍需的中轉機構。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郵驛,,稱之“國之命脈”,。驛站的功能,一是供過往使臣投宿,,相當于現(xiàn)代的機關招待所,。凡持有“驛關”證件的官員,可按官階高低及仆從多寡,,免費享受驛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車,、夫馬,。二是郵送過境公文。在主要郵路上,,一般每隔十華里設有一個郵鋪,,次要郵路間隔二三十里。臺莊驛為水驛,,是伴隨著漕運發(fā)展而設立的,。明朝萬歷三十四年,河漕總督御史曹時聘在臺兒莊設立驛丞一人,。清乾隆七年,,編制增加到五人。

臺兒莊水驛占地面積1108平方米,,建筑面積530平方米,,為蘇州園林風格。現(xiàn)在作為驛站文化展示區(qū),,以詳實的資料,、豐富的圖片、真實的文物,向游人展示中華民族三千年郵驛文明史及地方驛站發(fā)展歷程,。

這座廟堂式建筑是古城的一所私塾學校,,名為翠屏學館,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為義塾,,對外收徒。該私塾1938年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在原址重建,。

這個大院為日升昌票號的分號——日升昌記。為典型的北方建筑風格,。據(jù)文獻記載,,清光緒年間,山西人吳玉章從太原陽谷帶職來臺兒莊,,開設“日升昌”分號,,俗稱吳家票號,為各路商賈辦理匯兌和存放金銀業(yè)務,。這樣的票號,,在臺兒莊有七家之多。吳家票號雖為山西人所建,,卻是典型的魯南風格,。

現(xiàn)在主要通過實物、圖片陳列,、多媒體場景再現(xiàn)等手法,,用貨幣、契約,、商標,、印鑒、戥(deng)秤,、稅單,、股票等商業(yè)實物和資料,展示明清到民國時期的臺兒莊商貿(mào)文化,,講述臺兒莊的商業(yè)文化變遷,,特別是票號發(fā)展的歷程,從不同角度折射臺兒莊商業(yè)文化的流金歲月,。

廣匯橋,,俗稱“拱橋”,系花崗巖單孔全環(huán)形石拱橋,。清順治五年(1648年),,由趙家出資興建,,橋長11.5米,高3米,,跨度5.7米,橋面寬2.96米,。1938年毀于戰(zhàn)火,,后搭建為簡易石板橋供人行走,現(xiàn)在原址復建,。這座“廣匯橋”,,取“匯八方商賈”之意。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駐臺參將趙登高陪同他游覽了臺兒莊城。

當乾隆皇帝一步步走上這座拱橋時,,一位女子說:“步步高,。”

乾隆皇帝走到橋上,,問:“這‘步步高’是什么意思?”

這女子說:“萬歲爺洪福齊天,,國運步步高揚,我們這些黎民百姓跟您享福,。”

乾隆皇帝狡黠地一笑,,問:“再往前走又有什么說法啊?”

女子脫口而出:“萬歲爺,,后頭更比前頭高啊!”

乾隆皇帝說:“你真是一張巧嘴?!?/p>

后來,,城里人把這位蘇州女子稱為“巧嫂子”,。

謝裕大茶行,,是座木雕茶樓,最初由浙江茶商沈綺于雍正十年(1732年)建造,,名為蘇杭茶樓。沈綺有茶園百畝,,因臺兒莊商運興盛來這里銷售茶葉,,兼開茶館,。咸豐七年(1857年),,徽州茶商謝正安收購了蘇杭茶樓,,改名謝裕大茶行。原建筑毀于1938年的戰(zhàn)火,,因為是全木質結構,,大火三天不滅。現(xiàn)在原址復建,,為茶藝文化展示區(qū),。

這座京派建筑名為文匯酒樓,原名“聚奎樓”,,為守備署守備瞿翼龍的后裔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建造,,經(jīng)營沿運地方名吃,因乾隆第五次下江南時在此用膳而名聲大振,。臺兒莊大戰(zhàn)勝利后,,更名為文匯酒樓,現(xiàn)為大戰(zhàn)文化展示區(qū),。

到此我們今天的游程也就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不周之處還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期待您的再次光臨!

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篇八

臺兒莊古城,,位于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坐落于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qū)和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古城肇始于秦漢,,發(fā)展于唐宋,,繁榮于明清,有“天下第一莊”之稱(清乾隆賜),。 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11個功能分區(qū)、8大景區(qū)和29個景點,,是中國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古城,。 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有“中國最美水鄉(xiāng)”之譽,。

歡迎您光臨大戰(zhàn)故地,、江北水鄉(xiāng)、運河古城——臺兒莊參觀游覽,。

臺兒莊古城,,是一座二戰(zhàn)遺跡保存最多、被世人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的歷史圣城;是古運河畔唯一一座八大風格建筑融為一體,,72座廟宇匯于一城,,南北交融,、東西合璧的文化名城;是京杭大運河上唯一一座完整保存了古碼頭、古駁岸等水工設施,,被世界旅游專家稱為“活著的運河”的運河古城;是中國唯一一座擁有14華里水街水巷,,乘坐舟楫能夠遍游全城的東方水城。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系統(tǒng)工程中,,臺兒莊是一處重要節(jié)點,。

臺兒莊古城規(guī)劃面積為兩平方公里,按照“大戰(zhàn)故地,、運河古城、江北水鄉(xiāng),、時尚生活”的城市發(fā)展定位,,確定11個功能分區(qū)、8大景區(qū)和29個景點,。遵循“存古、復古、創(chuàng)古”的理念,,將保存下來的大戰(zhàn)遺址,、古城墻、古碼頭,、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廟宇,、古會館、古纖夫村等歷史遺產(chǎn),,進行科學修復,,重現(xiàn)“一幅清明上河圖,十里畫廊卷不住”的壯麗景象,。臺兒莊古城集“運河文化”和“大戰(zhàn)文化”為一體,,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為一域,是極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是沿運獨有,、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閑度假區(qū)。

有人說,,看水鄉(xiāng)去周莊,,看古城去平遙,兩者兼顧去麗江,。但是,,周莊有水卻不是大戰(zhàn)故地;平遙有古樸的建筑卻沒有大運河;麗江有城有水,,卻沒有臺兒莊這樣豐富的文化積淀。來到臺兒莊古城,,既看了古運河,,又親臨了大戰(zhàn)故地,觸發(fā)了思古幽情,,還領略了古老文化,,享受了時尚生活。臺兒莊一日游,,等于同時去了周莊,、平遙和麗江。有位網(wǎng)友說:“周莊是懷舊,,平遙是療傷,,麗江是艷遇,臺兒莊是夢鄉(xiāng),?!?/p>

現(xiàn)在我們游覽的是重建之后的臺城舊志景區(qū),占地面積38155平方米,,建筑面積30295平方米,,約占古城一期核心區(qū)的十分之一。主要有步云廊橋,、參將署,、久和客棧、翠屏學館,、臺莊驛,、日升昌記、文匯酒樓,、謝裕大茶行,、扶風堂、天水堂,、三恪堂等不同風格的明清建筑,。

西門

這是臺兒莊古城的西門。臺兒莊大戰(zhàn)期間,,曾經(jīng)是第二集團軍司令孫連仲的臨時指揮部,。

臺兒莊形成于漢,繁盛于明清,,建有城門六座,,命名不算整齊,但富有學問,。東門叫“仰生”,,意思是官府,、官員,仰仗眾生而存在;西門叫“臺城舊志”,,表明她是舊城的標志;北門為“中正”,,意為中正仁和;小北門叫“承恩湛露”,意思是承蒙上蒼恩典,,享受濃濃的甘露;南門叫“惠迪吉”,,意思是,順從天道就能吉利;小南門叫“迎祥”,,意思是迎來吉祥,。這些城門,在臺兒莊大戰(zhàn)期間,,全部毀于戰(zhàn)火,,我們今天看到的城門,是20xx年春天重建的,。

臺兒莊在元代就已經(jīng)筑城,但那時候僅僅是一座土城,,俗稱“土圍子”,。明朝萬歷三十二年,泇運河開通,,臺兒莊成為運河重鎮(zhèn),。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運河,就是泇運河,。泇運河的“泇”,,是三點水加上一個加減的加字。關于泇運河的歷史,,到閘官署里我再給大家介紹,,我們先介紹臺兒莊城池。明清兩代,,在朝廷命官的主持下,,多次修筑臺兒莊城??登⑹罆r期,,臺兒莊城的面積達到3.5平方公里。咸豐七年,,黃河決口,,殃及到臺兒莊,城墻受損,。咸豐七年重筑城墻時,,縮小了城區(qū)規(guī)模,,其中西城墻向東后退1公里。這座城門樓,,是在咸豐年間的舊址上重建的,。

城內(nèi)有大衙門街、順河街,、月河街,、丁字街和縱橫交錯的水街水巷,以及十多座古運碼頭,。旁邊的這座碼頭叫“五行碼頭”,,為清代最繁華的運河碼頭。

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生成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行”,。五行之間,形成了相生,、相克的動態(tài)關系,,維持著世界的平衡。五行之中,,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生命之源,世間因為有了水,,山有了靈性,,草木得以生長,動物得以繁衍,,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登上了歷史舞臺,創(chuàng)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觀,??追蜃诱f“仁者愛山,智者樂水”,,老子說“上善若水”,,是因為水能屈能伸,能升能降,變化無常,,容納一切,,滋養(yǎng)一切,成就一切,。臺兒莊是一座水的城市,,讓我們走進這座東方水城,領略水的景觀,,感受水文化的魅力,。

步云廊橋

這座橋是古運河上的景觀橋,名叫“步云廊橋”,,取“平步青云”之意,。

在泇運河之前,這里并不是運河航道,,只有一條季節(jié)河,。當?shù)鼐用裨趯挾扔邢薜暮由辖艘蛔∈瘶颍┢綍r通行,。泇運河開通之后,,河面變寬,限于當時的條件,,沒有能力建造下面可以過船的跨河大橋,,而這里作為船只裝卸貨物的繁忙地段,又不允許私人渡船提供擺渡服務,,運河因此成為一道“天塹”。

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20xx年),,康熙大帝沿京杭大運河南巡,,途徑臺兒莊。嶧縣落魄文人李克敬,,當時正在滕縣講學,,聽到康熙南巡的消息,收拾行囊,,連夜趕赴臺兒莊,,向康熙皇帝獻上《雅頌八章》的辭賦。據(jù)文獻記載,,許多文人,,把自己的頌詩擺在橋上,具有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從眾多才俊獻上的詩賦中,,欽定李克敬的《雅頌八章》為第一,貼出皇榜,改變了李克敬的命運,。第二年,,山東舉行鄉(xiāng)試,李克敬赴濟南應考,,成績?nèi)〉谝?,之后赴京參加會試,高中進士,,參與了《大清一統(tǒng)志》的編纂工作,。有人說,這座橋,,使李克敬平步青云,,于是改名為“步云橋”。

這幅楹聯(lián):“梯級可諧欣捷步,,云程有路喜先登,。”說的就是李克敬通過讀書成為國家棟梁的故事,。

橋面上的石雕,,內(nèi)容不是李克敬,而是漢丞相匡衡自學成才的經(jīng)歷,。(歡迎關注“錦麗華”)

匡衡是西漢后期的一代名相,,輔佐了漢元帝和漢成帝兩任皇帝??锖庥啄昙邑殻瑓s渴望讀書學習,。他白天給財主干活,,不要工錢,晚上借閱財主家的藏書,。因為買不起燈油,,匡衡就把自家的墻壁鑿開一個洞,借別人家的燈光讀書,。這就是著名的“鑿壁透光”故事?,F(xiàn)在嶧城區(qū)榴園鎮(zhèn)的匡談村,既是匡衡的出生地,,也是匡衡談經(jīng)的講堂,。匡衡在匡談村講學期間,,多次到臺兒莊考察,,搜集荀子在這一帶留下的嘉言懿行。

這些石刻的內(nèi)容,就是匡衡通過刻苦自學由平民到丞相,、再由丞相回歸故里得到善終的故事,。

匡衡的后人,是魯南的望族,。為什么當?shù)貨]有匡姓呢?這是因為,,宋太祖名叫趙匡胤,匡氏家族要避皇帝的名諱,,去掉了匡字的半包圍,,改姓王。魯南的王氏家族,,大部分是匡衡的后代,。

步云橋經(jīng)歷了兩個朝代,目睹了許多善與惡,、血與火的故事,。和平年代,置身橋上,,看帆船往來,,船上不僅裝載著代表名利的貨物,而且還乘坐著充滿情義的人,。見賢思齊,,精神境界逐步攀升,由平民成為國家棟梁,。戰(zhàn)亂時期,,人性惡得到釋放,傷及的是整個國家和所有百姓,,于是人們呼喚和平,,祈禱國家長治久安。

大橋南面的石雕,,是楊家將的故事。楊家?guī)状藢Τ⒅倚墓⒐?,保家衛(wèi)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墒?,你可能不知道,英俊瀟灑的楊宗保,,還是臺兒莊老穆家的女婿呢!當年,,穆桂英在今天運河南岸的穆柯寨占山為王。遼國進犯大宋,擺下天門陣,。楊延昭,、楊宗保父子奉命出戰(zhàn),不知如何破除,。已經(jīng)到五臺山出家的楊五郎獻計,,說要破天門陣,需要降龍木,。這降龍木就在穆柯寨里,。楊宗保來取降龍木,與穆桂英一陣對打,,戲劇性地結為夫妻,,兩人同上戰(zhàn)場,破了天門陣,,為國家換來太平,。這橋面上的石刻,以寫意的情節(jié)和寫實的技法,,講述了楊宗保練就高強本領,,成為國家棟梁的故事。在此,,我祝愿向往軍旅生涯的游客,,在保家衛(wèi)國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由士兵成為將軍,,實現(xiàn)凌云壯志。

請大家抬頭看,,上面就是“凌云”的匾額,。

這幅楹聯(lián):“煙霞呈五色,錦繡展千里,?!弊置嬉饬x是站在步云廊橋上,能夠看到五色彩霞,,想像三千里運河之上鋪滿錦繡,。在象征意義上,是對各位游客的祝福,,祝大家前程寬廣錦繡,,生活多姿多彩。

安瀾門

臺兒莊在戰(zhàn)國時為楚國的田莊,,漢代發(fā)展為集鎮(zhèn),。臺兒莊城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當時的規(guī)模是,東西長5華里,,南北寬3華里,。清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加固城墻時,建有城門六座,,水門一座,。這座水門,取名為安瀾門,,有祝愿“水波平靜,,天下太平”之意。是進入古城的水上通道,,有了這一通道,,城內(nèi)的水街水巷,與京杭大運河的主航道實現(xiàn)了連通,。

雙橋映月

這里是“雙橋映月”碼頭,,為古城觀景臺之一。拾階而下,,順著水街東望,,兩座古橋安臥在波光之上,猶如兩輪滿月映入河中,。入夜,,雙橋倒影流光溢彩,美輪美奐,,讓人分不清人間天上,。從這里乘坐一葉扁舟(讀作pian zhou),穿行在水街水巷,,領略古城的情趣,,會讓你終身難忘。

參將署

這座官式建筑是參將署,,俗稱大衙門,,門口的這條古街,被稱作大衙門街,。大衙門街全長1000多米,,貫穿古城東西。

參將署始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為清朝正三品參將行署。參將統(tǒng)領600兵馬,,負責管轄220華里運河河道的工程防護和漕運治安,。1937年1月,,國民政府在此設立山東嶧縣警察局臺兒莊分局。1938年初,,成為第3集團軍副司令沈鴻烈的 庫,,在臺兒莊大戰(zhàn)中,這批 發(fā)揮了作用?,F(xiàn)為“臺兒莊古城重建博物館”,。

門前這兩根旗桿上,刻有“太平”二字的方形容器,,里面裝的是五谷雜糧,,為一方百姓祈求五谷豐登,天下太平,。

牌坊

這座牌坊為臺兒莊“水陸通衢”牌坊,,她見證了臺兒莊往日的繁榮。這條街道被稱為大衙門街,,1947年,,駐守在這里的 軍隊,把大衙門街改為繁榮街,,建國后繼續(xù)沿用這一街名,。重建古城時,恢復大衙門街的舊名,。

臺兒莊雖然建城較晚,,但是在古代,就是交通要道,。當年,,屈原聯(lián)齊抗秦,晏子使楚,,經(jīng)過的就是臺兒莊,。荀子的學生李斯、韓非,,在蘭陵深造之后,,到秦國實現(xiàn)政治理想,也要經(jīng)過臺兒莊,。還有張良,、韓信、曹操,、徐霞客,、馬可·波羅,都在臺兒莊一帶逗留過,。

臺兒莊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大陸首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牌坊兩面,,有四副楹聯(lián),因為時間關系,,我今天只給各位解釋一副:“岸柳河橋,,要平攤邗水二分明月;槳聲燈影,豈獨讓秦淮十里輕歌,?!闭f的是,運河岸邊的垂柳和古城的過路橋,、景觀橋,,分攤了邗水的二分明月。邗水,,即邗溝,,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鑿的運河,南起揚州南面的長江,,北至淮安,,是史籍中記載最早的運河。其實,,邗溝比起臺兒莊境內(nèi)逼陽城的運河,,要晚100多年。二分明月的典故,,出自唐朝詩人徐凝的詩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币馑际?,天下有三分月色,那可喜可愛的兩分被揚州占去了,。而揚州正是古運河邗溝的南端,。臺兒莊古城的岸柳河橋,與揚州平攤這最美的二分明月,。下聯(lián)說的是繁盛時期的臺兒莊,,“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景象,,與南京秦淮河畔一樣熱鬧非凡,。

拐角樓

這座拐角摟,為京津冀地區(qū)的建筑風格,,南北兩側的弧形卷棚,,體現(xiàn)了這種建筑的開放性。拐角樓占地766平方米,建筑面積1514平方米,,南樓經(jīng)營珠寶,,北樓經(jīng)營茶藝。

久和客棧

這座白墻黛瓦,、馬頭出墻的徽派建筑,名叫久和客棧,。清代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由徽商胡文廣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棧,,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積3554平方米,作為快捷客棧使用,。古城內(nèi)有許多店鋪,、民居為這一風格,見證著徽商在臺兒莊的創(chuàng)業(yè)歷史,。

臨水商鋪

對面的兩座商鋪,,是典型的南面臨水、北面臨街的江南水鄉(xiāng)建筑,,占地面積1092平方米,。左邊這座名為“可意樓”,是當年的一座青樓,。右面這座名為“可風樓”,,告訴人們這座商鋪雖然緊靠青樓,樓主仍然潔身自好,,“可作風范”,。

金玉滿堂

這面“金玉滿堂”裝飾畫旁邊的照片,是一位戰(zhàn)地記者拍下的,,記錄了我軍官兵由西門進入臺兒莊城的瞬間,,背景是大戰(zhàn)前夕的建筑風貌。

有人會問,,1938年的這場會戰(zhàn),,主戰(zhàn)場為什么在臺兒莊而不是徐州呢?這是由當時的局勢決定的?!捌咂呤伦儭敝?,日本侵略軍一路渡過黃河,占領了濟南,、泰安,、兗州;一路攻占了上海、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然后,,企圖會師徐州,打通津浦和隴海鐵路,,實現(xiàn)全面占領中國的野心,。由于南下日軍在臨沂、滕縣遇到我軍的殊死抵抗,,企圖從連云港登陸攻占徐州的日軍,,遭遇中興公司自沉商船填塞港口的阻攔,于是把槍口對準了臺兒莊,。時任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的李宗仁,,把臺兒莊的6000棟商鋪和民房作為掩體,在臺兒莊與日本侵略軍展開了血戰(zhàn),。這一戰(zhàn),,不僅打出了中國人的士氣,也使臺兒莊“一戰(zhàn)成名”,。詩人桑恒昌說:“也許,,臺兒莊沒有看到全世界,但是,,全世界都看到了臺兒莊,。”

廣源橋

廣源橋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時任參將趙登高主持興建,,寓有“財源廣進、興旺發(fā)達”之意,,故稱“廣源橋”,。橋長13.9米,高3.25米,,跨度6.2米,,橋面寬2.2米,是古城中最高的單孔石拱橋之一,。

魯班與泰山

關于臺兒莊名字的由來,,說法很多。

有這樣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版本,,話說魯班有一個徒弟,,名叫泰山。這個徒弟聰明伶俐,,卻不守規(guī)矩,,經(jīng)常惹師父生氣。有一天,魯班把他趕出家門,,不再承認這個徒弟,。當時,在棗莊一帶,,已經(jīng)有了粉碎糧食的石磨,,比淮南王劉安發(fā)明的石磨早300多年。那時候的石磨,,底層的圓心軸,,是在打造石磨時留下的石軸,魯南人稱為“磨臍子”,,很容易碰斷,磨臍子一斷,,那盤磨就作廢了,。魯班為此發(fā)愁多年,沒有想出解決的辦法,。有一天,,魯班見到有人用木軸代替了石軸。木頭韌性大,,解決了石軸易斷的缺陷,,而且,磨壞了能夠更換,。魯班對此驚嘆不已,,詢問這是誰的發(fā)明。有人告訴他是泰山發(fā)明的,。魯班說:“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泰山的家鄉(xiāng),,就在臺兒莊。因為徒弟超過了老師,,成為名人,,人們就把他的家鄉(xiāng)稱作“泰家莊”,后來,,出現(xiàn)音轉,,稱作臺家莊,簡稱臺莊,,泇運河開通之后,,南方人又把這里稱作臺兒莊。

魯南民居

這片建筑為魯南民居,,占地面積1092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現(xiàn)在是普通客棧,住在這里,,可以感受魯南的民俗風情,。

臺兒莊在清代屬于嶧縣所轄的“特區(qū)”?!吨腥A全國風俗志》認為,,嶧縣一帶的民俗,既有魯國的質直懷義,,也有齊國的寬緩闊達,,還有楚國的輕剽任氣。盡管圣人的禮教保存在心,,卻染上了不同地方的風俗,。正因為如此,臺兒莊才充滿活力,。(歡迎關注“錦麗華”)

扶風堂

這處宅院為晉派建筑,,為祖籍扶風的萬家所建,名為“扶風堂”,,俗稱萬家大院,。

萬家于清朝康熙年間由山西遷至江西,不久又來到臺兒莊,,因漕運發(fā)跡,,鼎盛時期有店鋪商號20余家,官銀40萬兩,,被稱作“四十萬”,。古代1斤為16兩,1塊銀元為7錢重,,按今天的市價,,一塊銀元折合人民幣200元。40萬兩官銀,,折合1.8億人民幣,。這在當時,算得上是巨富了,。這座建筑,,以四合院為基本結構,采用青磚青瓦的梁柱式磚木體式,,樓高院深,,墻厚基寬,設計精巧,,雕刻考究,。有四合院,、過庭院、偏正套院,,60多間房屋,,其豪華程度為臺兒莊之最。臺兒莊大戰(zhàn)期間,,一度成為我軍掩體,,戰(zhàn)役打到第四天,遭到日軍轟炸?,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扶風堂,,是在原有的地基上重建的,被稱為“文化基因復活的成功范例”,。

大門外:前面這條河就是古運河,,明萬歷二十一年動議開挖,三十二年通航,,420xx年來未曾斷流,。臺兒莊大戰(zhàn)期間,池峰城破釜沉舟,,下令炸掉的浮橋,就在前面這個位置,。1959年,,國家對京杭運河進行改造,將原運河取直,,這段運河保留在舊城內(nèi),,成為景觀河。

四十萬碼頭:四十萬碼頭是萬家的私人碼頭,,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用于貨船裝卸貨物,兼具汲水,、洗菜,、洗衣等生活功能。古城內(nèi)現(xiàn)有此類碼頭13座,,這些古碼頭,,在準備拆除的時候,因為陳偉市長的叫停,,才被保留下來,,成為見證古運河的歷史遺存。

大門上方的木雕:這座兩層門樓,,木雕做工精美,,人物,、風景栩栩如生。古人對大門的要求很高,,被稱為“識禮之門”,,通過大門向外人展示生活品味,表達美好意愿,。門樓上面的雕刻為詩,、琴、書,、畫,,下面是人物,展示的是家庭和美,、孩童歡愉的形象,。

水井:井上篆寫“清渫”二字,寓意主人品格高潔,。

水榭:這座水榭的楹聯(lián):“月朗云無意,,風清水有情?!卑凳玖巳f老爺與巧嫂子既含蓄又堅貞的情感,。

金蟾吐水:三條腿蛤蟆被稱為“蟾”,傳說它口吐金線,,是旺財之物,。在道教故事中,有一位劉海,,跟著呂洞賓修道,,他功力高深,喜歡周游四方,,降妖伏魔,,造福人間。有一天,,他降服了長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金蟾受傷斷其一腳,只剩下三條腿,。自此,,金蟾臣服于劉海門下,為了將功贖罪,,便使出絕活,,口吐金絲,幫助劉海救助窮人,。

金蟾的造型很多,,一般為蹲坐于金元寶之上的三足蟾蜍,,背負錢串,體型肥碩,,透出富貴自足的樣子,。有“吐寶發(fā)財,財源廣進”的美好寓意,。放置此物于家居或商鋪之中,,能夠財運亨通,大富大貴,。

柱礎石的石雕:柱礎石的石雕為“琴棋書畫”和“梅蘭竹菊”,。西南院:這進院子原先是廚房和傭人居住的地方,現(xiàn)在做高檔餐飲,。門上的木雕:上為古時的“罄”,,下為“魚”的圖案,寓意為“吉慶有余”,。

廣濟橋

俗稱“丁字橋”,,原為木橋,清咸豐七年(1857年)由萬家出資修建為石橋,。橋長11.8米,,寬2.7米,高3.1米,,跨度5.8米,,橋石為名貴的蘇州木瀆金山石。街坊鄰居感念萬家周濟大眾的慈善之情,,稱其為“廣濟橋”,。

三恪堂與運河稅史館

這組建筑叫三恪堂,,俗稱陳家大院,,是清朝末年臺兒莊富商陳家的府第。

清代的臺兒莊,,先后三次出過“四大家”,。清初,有郁,、臺,、花、馬四家,,康乾時期又出了燕,、尤、趙,、萬四家,。晚清的陳家,,與王、袁,、駱三家不再稱“大”,,而稱為“臺兒莊四小家”。這座院落,,為魯南殷實人家的建筑格局,,實用而不張揚,體現(xiàn)了陳家的處世態(tài)度,。

陳家大院取名“三恪堂”,,有兩層意思。一是不忘先祖,。二是表明為人處世態(tài)度,。

臺莊驛

這座建筑為臺莊驛站,是京杭大運河上一處重要的水驛,。

驛站是古代飛報軍情,、接送客人、運輸軍需的中轉機構,。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郵驛,,稱之“國之命脈”。驛站的功能,,一是供過往使臣投宿,,相當于現(xiàn)代的機關招待所。凡持有“驛關”證件的官員,,可按官階高低,,免費享受驛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車,、夫馬。二是郵送過境公文,。在主要郵路上,,一般每隔十華里設有一個郵鋪,次要郵路間隔二三十里,。臺莊驛為水驛,,是伴隨漕運而設立的。明朝萬歷三十四年,,河漕總督御史曹時聘在臺兒莊設立驛丞一人,。清乾隆七年,編制增加到五人,。

臺兒莊水驛占地1108平方米,,建筑面積530平方米,,為蘇州園林風格。現(xiàn)在作為驛站文化展示區(qū),,向游人展示中華民族三千年郵驛文明史及地方驛站發(fā)展歷程,。

翠屏學館

這座廟堂式建筑是古城的一所私塾學校,名為翠屏學館,,始建于清朝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是尤家辦的義學,對外收徒,。該私塾1938年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在原址重建。

這副勸學的楹聯(lián):“跬步休輕,,可酬胸內(nèi)摩云志;寸陰莫誤,,請聽門前流水聲?!滨筒?kuǐ bù),,一只腳邁出去的距離。語出《荀子·勸學》:“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這幅楹聯(lián)的意思是:學子循序漸進的腳步,,是實現(xiàn)凌云壯志的基礎;在學習的道路上,,不要耽誤一寸光陰,時間像流水一樣流逝,,永不回頭,。這后一句,讓我們想起孔老夫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教誨,。

私塾產(chǎn)生于春秋時期,除秦朝曾短暫停廢外,,一直是官辦學校的重要補充,。私塾在漫長的傳統(tǒng)社會綿延不衰,,與官學并駕齊驅,,共同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培養(yǎng)人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臺兒莊的私塾學校,,光緒年間有32處,培養(yǎng)出許多文化名人,。辛亥革命志士尤民,,抗日運河支隊創(chuàng)始人孫伯英,、趙靜波,詩人賀敬之,,戲劇導演鄭亦秋,,歷史學家胡繩武、張玉法,,軍旅作家賀茂之,,中國臺灣美術教育家金哲夫,兒童文學作家郁化清,,江蘇畫家賀成等知名人士,,都是臺兒莊私塾教育體系的受益者。

這所私塾,,占地面積1197平方米,,建筑面積680平方米,為私塾文化展示區(qū),。

日升昌記

這個大院為日升昌票號的非正式分號,。

我們先看大門兩邊的楹聯(lián):“謀利以天下為計,聚財乃義中所求,?!边@幅楹聯(lián),隱含著臺兒莊日升昌票號的由來和經(jīng)營理念,。

票號是現(xiàn)代銀行的前身,,日升昌票號為山西平遙縣達蒲村李氏創(chuàng)建。自1820xx年正式辦理面向全國的匯兌業(yè)務,,到1920xx年倒閉,,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歲月里,為中國的現(xiàn)代金融業(y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文獻記載,,日升昌在全國幾十個城市設有分號,而臺兒莊分號沒有列入其中,。但是,,在臺兒莊古城里,又確實有一家“日升昌記”錢莊,。

這不是我們?yōu)榱嗽黾庸懦莾?nèi)涵而有意造假,,而是尊重事實,對這處確實存在的錢莊進行復建,。

現(xiàn)在,,請各位游客跟我一起,走進復建的日升昌記,重溫一段沉甸甸的歷史,。

天水堂

這座建筑為趙家的府第,,名為天水堂。房主的祖籍在甘肅天水,,所以用天水堂作堂號,。

趙家大院現(xiàn)為馬可·波羅驛館,這與馬可·波羅有什么關系呢?馬可·波羅是意大利的冒險家和旅行家,,他在中國生活了20xx年,,而且做過朝廷命官。返回歐洲之后,,寫了《馬可·波羅游記》,,記錄了中國40多個城市的風土民情、物產(chǎn)地貌,,在意大利引起轟動,,間接地推動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在《馬可·波羅游記》中,,作者記述了他在“臨州”的見聞,,臨州即臨城,也就是今天的薛城,,距臺兒莊只有幾十公里路程,。為了紀念馬可·波羅的這次旅行,我們把趙家大院命名為馬可波羅·驛館,。

廣匯橋

廣匯橋于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由趙家出資興建,橋長11.5米,,寬2.96米,,高3米,跨度5.7米,。1938年毀于戰(zhàn)火,,后搭建為簡易石板橋供人行走,現(xiàn)在原址復建,。這座“廣匯橋”,,取“匯八方商賈”之意。

謝裕大茶行

這座木雕茶樓,,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由浙江茶商沈綺建造,,名為蘇杭茶樓。沈綺有茶園百畝,,就到這里銷售茶葉,,兼開茶館,。咸豐七年(1857年),,徽州茶商謝正安收購了蘇杭茶樓,,改名謝裕大茶行。原建筑毀于1938年的戰(zhàn)火,,因為是全木質結構,,大火三天不滅。現(xiàn)在原址復建,,為茶藝文化展示區(qū),。中國是茶的原產(chǎn)地和茶文化的發(fā)祥地。不同品種的茶葉,,陪伴著中華民族走過五千年的風風雨雨,。這里所展示的茶藝文化,獨具臺兒莊特色,。清代中葉,,臺兒莊的飲茶習俗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景象,僅茶葉品種,,就有綠茶,、青茶、白茶,、黃茶,、紅茶、黑茶,。由于品種不同,,飲法不同,季節(jié)不同,,飲者的境界不同,,對茶的要求不同,派生出來的藝術表現(xiàn)不同,,于是產(chǎn)生了臺兒莊特色的茶文化,,成為東方藝術寶庫中的奇葩。

廣源河

這是臺兒莊古城特有的水街,,當?shù)厝朔Q它為“廣源河”,。臺兒莊特殊的氣候,使這里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由于地勢低洼,,歷史上曾經(jīng)是洪水走廊,老百姓在此筑臺而居,,取土時挖出了18個大小不等的水汪和14華里長的溝渠,,成為水街。這些明溝暗渠把18個水汪串在一起,與京杭大運河相連,,形成縱橫交錯的水網(wǎng),。水街旁邊,建有許多私家碼頭,,成為古城特有的景觀,。重建后的臺兒莊,恢復了古城的水街水巷,,復原了古城水系,,形成了城水相依、碧水靈動,、以河代路,、以船代步的東方水城風貌。游客可以乘船游覽古城的任何景點,,充分感受江北水鄉(xiāng)的迷人風情,。

臨水商鋪

對面的建筑是臨水商鋪,為江南水鄉(xiāng)風格的建筑,。剛才我們游覽的是古城的臺城舊志景區(qū),,接下來請您參觀運河街市景區(qū),。

運河街市景區(qū)現(xiàn)在我們進入了運河街市景區(qū)。這個景區(qū)又稱老街區(qū),是臺兒莊歷史上最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從明朝末年到民國初期,,一直是古城的商貿(mào)中心,。1938年的臺兒莊大戰(zhàn),,這里是戰(zhàn)斗最激烈、雙方傷亡最為慘重的地段,。歷經(jīng)幾百年的古樸建筑,,十有八九被戰(zhàn)火摧毀,人們在廢墟上修復的商鋪和民居,,為我們保留了珍貴的二戰(zhàn)遺跡,。如果說,剛才在臺城舊志景區(qū)領略的是大戶人家氣派的豪宅,,在老街區(qū),,感受的則是戰(zhàn)爭與和平彼此消長的沉重。

船形街

前面的這條街是船形街,,長110米,,中間寬60米,四周環(huán)水,,形似揚帆起航的巨船,,寓意“大河行舟,,一帆風順”。設計為大運河非物質文化博覽園,。非物質文化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園內(nèi)所展示的,既有大運河沿岸所特有的非物質文化展示,,也有其他地區(qū)的作品,,充分體現(xiàn)了大運河的包容胸懷,。船形街的二樓,,為書畫和攝影藝術家提供作品陳展服務。有興趣的游客,,可以上去參觀,。船形街不僅整體像一艘巨船,而且里里外外還塑造和繪制了許多小船,。中間這艘船,,是乾隆皇帝的龍舟形貌。這尊石雕作品是鎮(zhèn)水獸,,保證河水波瀾不興,,航行安全。船上有供演出的后樂亭,,現(xiàn)在正演出的柳琴戲,,是當?shù)氐泥l(xiāng)土劇種。這一造型美觀,、功能別致,,具有象征意義的船形街,是古城重建中“創(chuàng)古”理念的體現(xiàn),。

臺兒莊因運而興,,在晚明和整個清代,一直是運河重鎮(zhèn),,漕運樞紐,。使臺兒莊繁盛的原因,是船只帶來的人流和物流,,所有的商業(yè),、服務業(yè),都建立在航運之上,。船是船民的家園,,也是為臺兒莊帶來財富的載體。在中華民族的集體無意識深處,,船的地位也非同小可,。常用的祝福語中,,一帆風順,一路順風,,本意都是對行船者的美好祝愿,。這些祝愿,已經(jīng)超越了水上航行本身,。重建臺兒莊古城,,城中要有幾處地標,船形街應該是一處,。而地標建筑既要有具體功能,,又要超越具體,成為符號,,具有普遍意義,。船形街是對運河航行者的祝福,也是對所有游客的祝福,。在此,,我祝愿各位游客,來船形街走一趟,,從此云帆高揚,,風順水順,求財?shù)秘?,求福得福,,求子得子,求學得學,,一生平安,,世代富貴。

天后宮

這座天后宮,,是大陸同類建筑中規(guī)格最高的一座,。清朝初年,由福建商行集資興建,,建成后成為福建會館,。在整個清代,天后宮香火旺盛,,不僅是福建商人的精神家園,,也是過往船家朝拜媽祖的圣地。不幸的是,,這座神圣的廟宇,,毀于1938年的戰(zhàn)火。今天重建的天后宮,,建筑面積1508平方米,,為二進庭院格局,。有正殿、配殿,、前后廂房,、戲樓、鐘鼓樓及附屬建筑80余間,,是一處具有鮮明閩南特色的建筑群,。抱廈屋面,琉璃瓦蓋頂,,屋脊上有二龍戲珠,,線條舒展流暢,雕梁畫棟,,彩繪點染,,肅穆中透出金碧輝煌,。

月河街

這條街是月河街,,全長280米,是臺兒莊最繁榮的古街之一,。因為處在月河北岸,,故名月河街。在長達300多年的時間里,,一直發(fā)揮著為過往船只提供服務的功能,。清末民初,月河街有商鋪四五十家,。建筑以二層為主,,局部三層,抱柱出廈,,店面臨街,,住宅臨水,北雄南秀的兩種風格,,在這里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

雖然經(jīng)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所剩無幾,,但是,,古運河北岸的順河街、月河街,、丁字街等街巷地基,,仍然得以保存。在重建這些古商鋪,、古民居的時候,,有著歷史依據(jù),,使得重建的古城幾乎是歷史的重現(xiàn)。

這些古街巷,、古民居順河而建,,布局靈巧而不失莊嚴,參差蜿蜒,,錯落有致,,體現(xiàn)了臺兒莊古城“南北文化交融之地,雜而有序的建筑風格”,,這多元文化特征,,給人無窮的回味。

“山東第一閘”地標碑

明清時期的臺莊閘,,就位于這里,,它是北上漕船由江蘇進入山東的第一道閘,被稱為“山東第一閘”,。這塊地標碑,,1920xx年由中興煤炭公司所立,以紀念棗莊至臺兒莊的鐵路開通,。中興公司的煤炭,,一直通過臺兒莊運河外運。

西廂房-奏疏簡介

奏疏是中國古代社會臣僚向君王進言時使用的文書,,主要有奏章,、表議、題本,、奏折等幾種形式,。

據(jù)統(tǒng)計,有關臺兒莊運河的奏疏多達5000余件,,其中朱批御折約500件,。這些奏疏,涵蓋了治水思想,、工程設計,、河務管理、漕糧運輸,、運河區(qū)域經(jīng)濟等方面?,F(xiàn)在展出的是具有代表性的20多本奏疏。

北大廳

這幅楹聯(lián):“淡如菊荷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和匾額“清慎勤”,,道出了閘官必須具備的“淡、清,、慎,、勤”品質,。

西墻上展示的是李化龍的《議開泇河疏》。李化龍總結了開泇的經(jīng)驗教訓,,分析了開泇的六項益處,。他所陳述的利弊,入情入理,,深得萬歷皇帝認可,,批準立即開工。東墻展示的是當代運河走勢和一些與運河相關的詩書作品,。

蘭婷書寓

現(xiàn)在,,我?guī)Ц魑挥慰偷揭蛔麨椤疤m婷書寓”的青樓去參觀。歷史上的臺兒莊,,有幾千家商鋪,,十幾萬流動人口。應運而生的青樓,,一度達到 37家,。在重建臺兒莊古城時,本著復現(xiàn)運河古城原真風貌的原則,,謹慎地恢復了一座名為“蘭婷書寓”的青樓,。書寓是古代的高級藝妓,,也是高級妓院的代名詞,。蘭婷書寓是一個名叫蘭婷的老年名妓在臺兒莊開設的高級妓院,專門接待達官貴人,,是清朝時期的“天上人間”。

明代石婆婆塑像

石婆婆為華夏民族的大地之母,她包容一切,,佑護所有生靈,寬恕失足的男女,。在民間,有認石婆婆為干娘的習俗,相傳只要認她為干娘,一切災禍都能免除。青樓女子自認為是罪人,于是供奉她,祈求這位寬厚的神靈赦免她們的罪孽。這尊石婆婆為明代雕塑,,她的三寸金蓮帶有當時的時代特征,。

胡家大院

這座建筑為胡家大院,,系房主胡化營的祖父于清朝咸豐元年(1851年)經(jīng)商時所建,至今已有160年的歷史,,是大戰(zhàn)中幸存不多的古宅之一。三間門市鋪面,,經(jīng)營蒸籠,、扁擔、竹筐、篩子、竹筢等竹貨,生意紅火,。由于戰(zhàn)火及運河改道,,竹條生意逐漸蕭條,,成為普通民居。現(xiàn)稍加修繕,設計為文化展示區(qū)。

胡家大院前后兩座瓦房,,北面為單層臨街門市,,抱柱出廈,南面臨水的是雙層堂樓,。門房與樓堂之間是長形天井,,天井兩旁各有東西廂房。院內(nèi)青石鋪路,,室內(nèi)青磚拼地,,房上杉木橫梁,楠木樓板,,古色古香,。

月河街南側遺存下來的建筑,均傍河而建,,前有臨街店鋪,,后有運河碼頭,建筑風格“順天然,、親人和”,,既體現(xiàn)了北方建筑的壯觀沉實,又體現(xiàn)了南方建筑的靈巧秀美,。

道升酒坊

道升酒坊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20xx年在原址重建,規(guī)劃設計為運河酒文化體驗館,。通過再現(xiàn)釀酒作坊與釀酒流程,,介紹酒的成因與發(fā)展、酒的習俗與信仰,,展現(xiàn)異彩紛呈的運河酒文化,。

傳統(tǒng)酒作坊復原區(qū)

臺兒莊因運而興,康乾鼎盛時期,,城里有各類酒坊十幾家,,外地生產(chǎn)的各種美酒,,也通過運河匯集到臺兒莊銷售,一時間,,各類酒肆,、酒店不計其數(shù)。由此而興盛的運河酒文化,,至今還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這是道升酒作坊復原區(qū),在這里,,我們再現(xiàn)了釀酒作坊的舊貌及釀酒流程,,現(xiàn)釀現(xiàn)品,大家不妨品嘗一下現(xiàn)場釀造的“大戰(zhàn)酒”,。

原道升酒坊內(nèi)建有酒窖一間,,大窖池3口,百斤貯酒大缸50個,。興盛時期雇傭釀酒師和伙計40余人,,日產(chǎn)白酒500斤。新釀出的白酒在蒸餾中舍棄“頭”和“尾”,,將中間的優(yōu)質原漿入壇泥封下窖貯藏一定時間再出售,。道升酒坊用這種工藝,在運河岸邊釀酒200多年,,建國后,,酒坊從原址遷出,并入棗莊忠仁酒業(yè)有限公司,。

今天,,我們復原了道升酒坊的釀酒設備,讓游客現(xiàn)場參觀釀酒流程:制曲→原料篩選→加水浸泡→瀝干→籠蒸→攤涼→加曲→下缸培菌糖化→加酵母水→入缸發(fā)酵→上鍋蒸酒→分級貯藏,。

酒坊里的酒缸,、酒壇、酒簍,、石磨等釀酒用具,,一部分是原先保存下來的。

天井

這是酒坊中的一處天井,。為滿足游客取景留念的需要,,特意在此布置了這只“玉碗”。月明星稀的夏夜,,月華瀉入天井,,人與月亮對話,脈脈含情,。有興致的游客,,不妨等到月上中天時來感受“玉碗盛來琥珀光”的境界,。

酒作坊遺址發(fā)掘展示區(qū)

這里是酒作坊遺址發(fā)掘展示區(qū),。我們在恢復重建道升酒坊的時候,,從地下挖掘出了一批窖藏,為了讓游客分享,,我們特意保留了遺址現(xiàn)場,。

1995年,考古專家在徐州獅子山的漢墓中,,發(fā)現(xiàn)了20xx多年的蘭陵酒,。陶制酒壇的泥封上,有“蘭陵貢酒”等戳記,。

道升酒坊的燒酒,,與蘭陵酒同屬一類,都是用五種谷物為原料,,經(jīng)發(fā)酵蒸餾而獲得酒漿,。

酒文化交流區(qū)(靜區(qū))

這里是酒文化交流區(qū)。在此,,我們懸掛了一些與酒有關的書畫作品和小型酒器,。

這是酒文化知識觸摸屏,通過它,,可以了解到更多的酒文化知識,。

源遠流長的大運河,孕育了豐富多彩的酒風酒俗,。運河古城臺兒莊,,以她南北交界的區(qū)位優(yōu)勢,使運河酒風俗呈現(xiàn)出獨特的魅力,。運河酒風俗,,既是儀式的傳播,也有心理的繼承,。

臺兒莊是因運而興的城市,,這里的船民和商人,不是生于斯長于斯的老戶人家,,而是舉目無親的移民,。為了尋求照應,這些外鄉(xiāng)人結拜成生死弟兄,。他們歃血為盟,,對蒼天宣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背信棄義,,天理不容!在這肅穆的結拜儀式上,,他們用大碗喝酒證實各自的真誠。

劉伶醉酒雕塑

這尊雕塑劉伶醉酒,。大家請看,,上面滴酒的容器是滕州前掌大商代貴族墓地出土的提梁卣(讀yǒu),酒滴到小邾國墓地出土的邾君慶壺里,,然后通過劉伶的酒葫蘆,,倒流回到提梁卣中,有棗莊酒文化一脈相傳的意味,。

傳說劉伶醉酒,,三年不醒。棗莊市中區(qū)有劉伶臺遺址,,有興趣的游客不妨到那里觀光,。

郁家碼頭

郁家碼頭建于明朝末年,為裝卸貨物的私人碼頭,。

郁家借助運河漕運生財,,在從事北貨南運時,從南方帶回絲綢,、茶葉等商品,,船只來回不放空。還設立了名曰“老誠茂”的商號,,旗下有糧行,、雜貨、客棧,、飲食,、洗浴等20多個店鋪。郁家在城外的農(nóng)田,,租給別人耕種,,秋后收租,佃戶們謊稱歉收,。負責收租的掌柜向東家匯報,,郁家主人不作核實,就發(fā)話減租,。賴著不交的,,就不了了之。郁家做生意,,講究買賣公平,,童叟無欺。郁家族長教導子孫和雇員,,做生意不能缺斤短兩,。郁家用一個故事作家訓:北斗7顆星和南勺6顆星一共是13兩,,加上福、祿,、壽三星,,一共是16兩,也就是古時候的1斤,。做生意的時候,,少給一兩減福,少給二兩減祿,,少給三兩減壽。這種說法也許具有迷信色彩,,但是在客觀上培養(yǎng)了郁家后人對斤兩的敬畏意識,。

因為郁家口碑好,生意越做越紅火,。在經(jīng)營店鋪的同時,,又置買了大量土地,建造住宅,、倉庫,、碼頭,成為臺兒莊清初四大富戶之一,。至今,,臺兒莊還流傳著“郁半街,花半營”的說法,。

康熙年間,,郁家三世祖郁守然,成為候選州同,,如果到任,,即為六品官??墒?,雍正年間,郁家受到誣陷,,朝中透出口風要進行查辦,,族人四處避難。乾隆二年(1737年)冤案得以昭雪,,但由于后來燕,、尤、趙,、萬四大家崛起,,取代了清初郁,、臺、花,、馬四大家,,洗去冤屈的郁家,沒能恢復當年的輝煌,。盡管如此,,郁家的家風卻代代相傳,形成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公平交易,童叟無欺”的傳統(tǒng),。郁家的后人,,有一支遷到上海,做藥物生意,,始終保持著當年的家風,。1949年從臺兒莊去中國臺灣的郁化清,成為著名的童話作家,。

順河街

這條沿河老街名叫順河街,,北接丁字街南哨門,南至小南門,,全長510米,,寬4米,是連接運河各碼頭的通道,。運河開埠,,帶動了商業(yè)、飲食業(yè)的興盛,,這條商業(yè)街順河而建,,故名順河街。主要功能是裝卸貨物和為客商提供飲食,、住宿,、娛樂服務。在清代,,順河街有商鋪和會館40多家,,香火最旺的關帝廟,也在順河街上,。

駁岸

這段古駁岸,,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歷經(jīng)300多年,至今保存完好,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正是這段保存至今的駁岸,,臺兒莊運河才被被譽為“活著的運河”。20xx年11月7日傍晚,,陳偉市長就是在這個地方,,發(fā)現(xiàn)了重建臺兒莊古城的依據(jù),當即叫停商品房開發(fā)項目,。在這個意義上,,這段古駁岸,不僅見證了幾百年的運河滄桑,,也為古城重建立下了功勞,。

泰和樓

1938年春,中國軍隊眾志成城,,共同對敵,,我們以三萬將士的犧牲為代價,取得了大戰(zhàn)的勝利,,臺兒莊成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這場戰(zhàn)役的勝利,,震驚中外,,在世界反法西斯歷史上,具有扭轉戰(zhàn)局的地位,。經(jīng)此一戰(zhàn),,中國抗戰(zhàn)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聲援,增強了中國必勝的信心,。這是自1840年 戰(zhàn)爭以來,,中華民族在正面戰(zhàn)場上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轉折點,。泰和樓位于臺兒莊古城中央,,是古城的標志性建筑,規(guī)劃總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七層,,總高度45米,樓體高38米,?!捌摺笔侵腥A民族的幸運符號,“38”代表1938年的臺兒莊大捷,,“45”代表1945年中國抗戰(zhàn)勝利,。在泰和樓西北側,建有交流橋,寓意兩岸的交流與溝通,。

泰和樓由中國臺灣著名建筑設計師,、哈佛大學博士、亞洲大學校長劉育東先生和中國著名古建筑設計專家,、蘇州大學時匡先生聯(lián)袂設計,,體現(xiàn)了海峽兩岸的合作與交流。20xx年5月4日,, 榮譽主席連戰(zhàn)先生來為泰和樓奠基,。

清真寺

我們看到的前面那座建筑是臺兒莊清真寺,俗稱北清真寺,,始建于明朝初年,。

元朝末年,回族大將常玉春,、胡大海在征戰(zhàn)中經(jīng)過臺兒莊,,留下部分回族士兵在此安家落戶。他們聚居在臺兒莊南關和北關,,信仰伊斯蘭教,,信奉安拉,念功,、禮功,、齋功、課功,、朝功是他們的五大功課,,有宰牲節(jié)和開齋節(jié)。為了使將士有朝拜之處,,常玉春在文昌閣附近興建了清真寺,。隨著臺兒莊的繁榮興盛,外地的回族商人前來經(jīng)商定居,,原來的清真寺已經(jīng)不能滿足朝拜的要求,。乾隆年間,阿訇李中和重建了清真寺,。重建的清真寺,,位于中正門內(nèi)的郁家花園里,占地38畝,。寺院前大門向東,,后大門向西。有過廳5間,,大殿25間,。清朝末年,,因鄉(xiāng)老們有爭端,又將南講堂改建成大門樓,,大門向南,,把“清真古寺”的牌匾換成“回教堂”。1937年,,清真寺鄉(xiāng)老馬振堂會同其他幾位鄉(xiāng)老,,再次整修院墻,油漆門樓,,裝飾講堂大殿,,整個清真寺煥然一新。

1938年春,,日軍侵犯魯南,,臺兒莊清真寺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當時,,中國軍隊第二集團軍31師186團指揮部就設在清真寺內(nèi),。由于清真寺離北大門較近,又是日軍向城內(nèi)進犯的必經(jīng)之路,,因而成為中日雙方爭奪的焦點,,是戰(zhàn)斗最激烈的地點之一。七天七夜的拉鋸戰(zhàn),,有五千人在這里戰(zhàn)死,。戰(zhàn)后的清真寺,殘垣斷壁,,尸體成堆。寺中的4株古柏,,有兩株化為灰燼,。西側小講堂的墻壁上彈痕累累,密集處的80平方厘米磚墻,,于1988年10月被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移去陳列,。

復興橋

現(xiàn)在我們又來到大衙門街,沿著這條街,,領略臺兒莊城區(qū)的水工設施,。歷史上的臺兒莊,是洪水走廊,,地勢低洼,。按說,在古代,,一般不會選擇這樣的地方筑城,。可是,因為泇運河的開通,,臺兒莊成為京杭大運河中段的漕運樞紐,,必須在這里筑城。聰明智慧的古人,,用筑高臺,、開水街的方式,解決了地勢低洼的問題,。戰(zhàn)前的臺兒莊城區(qū),,有18個大水汪,14華里長的水街水巷,,是名符其實的東方水城,。

在重建古城時,有人建議只恢復當年的地上建筑,,不要恢復水街水巷,。陳偉市長認為,在城區(qū)擁有水街水巷的,,歐洲只有威尼斯,,東方只有臺兒莊。這東西兩座城市,,反映了人類趨利避害,、利用自然的智慧,這樣的水工設施和景觀必須恢復?,F(xiàn)在,,游客通過恢復后的水街水巷,可以乘船到達古城的任何一個地方,。

臨水酒吧區(qū)

南側是臨水酒吧區(qū),,引進“千里走單騎”等知名品牌來此經(jīng)營。酒吧臨河而建,,可以隔岸對歌,,船岸拉歌,讓游客在古香古色的建筑中盡情品嘗茗茶佳釀,,置身歡歌笑語之中,,享受運河古城的時尚生活。

結束語我們參觀游覽了重建后的臺兒莊古城,,這些風格迥異的明清建筑,我想一定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臺兒莊古城,,她從千年的歷史中走來,屬于今天,,更屬于未來,。

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篇九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棗莊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江北水鄉(xiāng),,運河古城”——棗莊觀光旅游!我是小王,是大家此次棗莊之行的地接導游員,。坐在駕駛座上全神貫注開車的,,是我們的司機李師傅,李師傅有著十幾年的旅游車駕駛經(jīng)驗,,由他為我們開車,,交通問題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桌戏蜃釉?jīng)說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李師傅和我會像接待老朋友一樣為大家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同時也希望能得到您的鼎立配合,。在此預祝大家此次棗莊之行能夠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現(xiàn)在我們乘車前往今天的旅游目的地“臺兒莊古城”,,大家一邊欣賞沿途風光,一邊聽我講講棗莊的基本情況,。

棗莊市位于山東省最南端,,與江蘇省接壤。是魯南經(jīng)濟帶和淮海經(jīng)濟區(qū)的重要城市,,有“江北水鄉(xiāng)·運河古城”之稱,。建市于1961年,轄五區(qū)一市和一個高新區(qū),,總面積4563平方公里,,人口383萬。

棗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里有中國最大的國家級湖泊類濕地——微山湖公園;華夏最長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園——十二萬畝的“冠世榴園”;最負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因此,,棗莊被譽為“萬年家園,千年古郡,,百年城市”,。

臺兒莊是棗莊市下轄的縣級行政區(qū),位于棗莊市最南部,。歷史上的臺兒莊只是一個城鎮(zhèn),,乾隆皇帝御筆欽賜“天下第一莊”。明清兩代和20世紀的文化積淀,,又為這座城市賦予了歷史的厚重,。途經(jīng)臺兒莊的運河,,是三千華里運河上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段,是“活著的古運河”,,有人說,,“觀長城上八達嶺,看運河到臺兒莊”,,可謂真知灼見,。

1938年春天,這里發(fā)生了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戰(zhàn).,所以,臺兒莊是運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揚威之地,,是南北水運交通樞紐。

說話間,,我們已經(jīng)快進入臺兒莊古城景區(qū)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紅色旅游車的車牌號:123456,我的手機號碼是,,有什么問題,,您可以及時與我聯(lián)系,現(xiàn)在請大家?guī)Ш秒S身物品,,隨我下車參觀!

現(xiàn)在我們參觀游覽的是重建之后的臺城舊志景區(qū),,占地面積38155平方米,建筑面積30295平方米,,約占古城一期核心區(qū)的十分之一,。主要有參將署、天后宮,、翠屏學館,、臺莊驛、日升昌記,、文匯酒樓,、謝裕大茶行、扶風堂,、天水堂,、三恪堂、魯南民居,、閩南民居,、久和客棧、臨水商鋪等不同風格的明清建筑,。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官式建筑是參將署,,俗稱大衙門,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為清朝正三品參將行署,。參將統(tǒng)領600兵馬,,負責管轄220華里運河河道的工程防護和漕運治安。1937年1月,,國民政府在此設立山東嶧縣警察局臺兒莊分局,。1938年初,成為第3集團軍副司令沈鴻烈的軍火庫,,在臺兒莊大戰(zhàn)中,,這批軍火發(fā)揮了作用。現(xiàn)為“臺兒莊古城重建博物館”,。

前面這座牌坊為臺兒莊“水陸通衢”牌坊,,她見證了臺兒莊往日的繁榮。這條街道被稱為大衙門街,,1947年,,駐守在這里的國民黨軍隊,把大衙門街改為繁榮街,,建國后繼續(xù)沿用這一街名,。重建古城時,恢復大衙門街的舊名,。

這座拐角摟,,為京津冀地區(qū)的建筑風格,南北兩側的弧形卷棚,,體現(xiàn)了這種建筑的開放性,。拐角樓占地766平方米,建筑面積1514平方米,,南樓經(jīng)營珠寶,,北樓經(jīng)營茶藝。

這座白墻黛瓦,、馬頭出墻的徽派建筑,,名叫久和客棧。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廣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棧,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積3554平方米,,作為快捷客棧使用。古城內(nèi)有許多店鋪,、民居為這一風格,見證著徽商在臺兒莊的創(chuàng)業(yè)歷史,。

胡文廣原先是一位書生,,乘船去北京參加科舉考試,。途經(jīng)臺兒莊,看到了這里的商機,,于是放棄科考,,留在這里經(jīng)商。他的經(jīng)商理念是“和為貴”,、“和氣生財”,,沒過幾年,就成為臺兒莊的富商,。他把堂號取名“久和”,,希望后人永遠恪守和為貴的理念。

大家看我右手邊的這兩座商鋪,,是典型的南面臨水,、北面臨街的江南水鄉(xiāng)建筑,占地面積1092平方米,。左邊這座名為“可意樓”,,通過這幅“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的楹聯(lián),,我們能夠猜到這是明清時期的青樓,。右面這座名為“可風樓”,告訴人們這座商鋪雖然緊靠青樓,,它的主人仍然潔身自好,,“可作風范”。

好了大家請跟緊我,,注意腳下的臺階,,我們現(xiàn)在所經(jīng)過的這座橋就是廣源橋,又稱“玉帶橋”,,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時任參將趙登高主持興建,寓有“財源廣進,、興旺發(fā)達”的之意,,故稱“廣源橋”。橋長13.9米,,高3.25米,,跨度6.2米,橋面寬2.2米,,是古城所有拱橋中跨度最高的單孔石拱橋,。

好了大家看,我右手邊的這個座建筑就是扶風堂,,這處宅院為晉派建筑,,俗稱萬家大院,,由臺兒莊四大家之一的“四十萬”興建。萬家在清朝康熙年間由山西遷至臺兒莊,,因漕運而發(fā)跡,,鼎盛時期有店鋪商號20余家,官銀40萬兩,,被稱作“四十萬”,。這座建筑,以四合院為基本結構,,采用青磚青瓦的梁柱式磚木體式,,樓高院深,墻厚基寬,,設計精巧,,雕刻考究。有四合院,、過庭院,、偏正套院,60多間房屋,,其豪華程度為臺兒莊之最,。臺兒莊大戰(zhàn)期間,一度成為我軍掩體,,戰(zhàn)役打到第四天,,遭到日軍轟炸。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扶風堂,,是在原有的地基上重建的,,被稱為“文化基因復活的成功范例”。

前面這條河就是古運河,,明萬歷二十一年動議開挖,,三十二年通航,420xx年來未曾斷流,。臺兒莊大戰(zhàn)期間,,池峰城破釜沉舟,下令炸掉的浮橋,,就在前面這個位置,。1959年,國家對京杭運河進行改造,,將原運河取直,,這段運河保留在舊城內(nèi),成為景觀河。

四十萬碼頭:為萬家私人碼頭,,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用于貨船裝卸貨物,兼具汲水,、洗菜、洗衣等生活功能,。古城內(nèi)現(xiàn)有此類碼頭13座,,這些古碼頭,在準備拆除的時候,,因為陳偉市長的發(fā)現(xiàn),,才被保留了下來,成為見證“活著的運河”的歷史遺存,。

廣濟橋,,俗稱“丁字橋”,原為木橋,,清咸豐七年(1857年)由萬家出資修建為石橋,。橋長11.8米,高3.1米,,跨度5.8米,,橋面寬2.7米,橋石為皇宮專用的蘇州木瀆金山石,。街坊鄰居感念萬家周濟大眾的慈善之情,,稱其為“廣濟橋”。

三恪堂與運河稅史館,,為魯南風格的民居,,是臺兒莊富商陳家的府第,建于清朝末年,,名為三恪堂,,俗稱陳家大院。陳家對三恪的解釋是,,對待天,、地、人,,都要謹慎恭敬,。陳家先祖從安徽涇縣遷來,主人陳扶清官至六品,,清末時出任稅務官,。陳家在臺兒莊大戰(zhàn)前達到鼎盛,現(xiàn)存“陳萬祥”商號。

這樣的私人府第,,只有大戶人家才能建成,。一般的魯南民居,是土墻草頂,,冬暖夏涼,,適宜居住,只是不堅固,,每隔幾年就要維修,。那些經(jīng)商賺了大錢的,往往大興土木,,建造豪宅,。魯南民居,宅院無論建得多大,,門頭都要收斂,。陳府的門頭不大,可是在大門西旁,,建了幾間面朝衙門街的門市,,使院落與院門保持勻稱。這臨街的門市,,如今成為運河稅史館,。

這座建筑為臺莊驛站,是京杭大運河上一處重要的水驛,。驛站是古代飛報軍情,、接送客人、運輸軍需的中轉機構,。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郵驛,,稱之“國之命脈”。驛站的功能,,一是供過往使臣投宿,,相當于現(xiàn)代的機關招待所。凡持有“驛關”證件的官員,,可按官階高低及仆從多寡,,免費享受驛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車,、夫馬。二是郵送過境公文,。在主要郵路上,,一般每隔十華里設有一個郵鋪,,次要郵路間隔二三十里。臺莊驛為水驛,,是伴隨著漕運發(fā)展而設立的,。明朝萬歷三十四年,河漕總督御史曹時聘在臺兒莊設立驛丞一人,。清乾隆七年,,編制增加到五人。

臺兒莊水驛占地面積1108平方米,,建筑面積530平方米,,為蘇州園林風格。現(xiàn)在作為驛站文化展示區(qū),,以詳實的資料、豐富的圖片,、真實的文物,,向游人展示中華民族三千年郵驛文明史及地方驛站發(fā)展歷程。

這座廟堂式建筑是古城的一所私塾學校,,名為翠屏學館,,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為義塾,,對外收徒,。該私塾1938年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在原址重建,。

這個大院為日升昌票號的分號——日升昌記,。為典型的北方建筑風格。據(jù)文獻記載,,清光緒年間,,山西人吳玉章從太原陽谷帶職來臺兒莊,開設“日升昌”分號,,俗稱吳家票號,,為各路商賈辦理匯兌和存放金銀業(yè)務。這樣的票號,,在臺兒莊有七家之多,。吳家票號雖為山西人所建,卻是典型的魯南風格,。

現(xiàn)在主要通過實物,、圖片陳列、多媒體場景再現(xiàn)等手法,,用貨幣,、契約,、商標、印鑒,、戥(deng)秤,、稅單、股票等商業(yè)實物和資料,,展示明清到民國時期的臺兒莊商貿(mào)文化,,講述臺兒莊的商業(yè)文化變遷,特別是票號發(fā)展的歷程,,從不同角度折射臺兒莊商業(yè)文化的流金歲月,。

廣匯橋,俗稱“拱橋”,,系花崗巖單孔全環(huán)形石拱橋,。清順治五年(1648年),由趙家出資興建,,橋長11.5米,,高3米,跨度5.7米,,橋面寬2.96米,。1938年毀于戰(zhàn)火,后搭建為簡易石板橋供人行走,,現(xiàn)在原址復建,。這座“廣匯橋”,取“匯八方商賈”之意,。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駐臺參將趙登高陪同他游覽了臺兒莊城,。

當乾隆皇帝一步步走上這座拱橋時,,一位女子說:“步步高?!?/p>

乾隆皇帝走到橋上,,問:“這‘步步高’是什么意思?”

這女子說:“萬歲爺洪福齊天,國運步步高揚,,我們這些黎民百姓跟您享福,。”

乾隆皇帝狡黠地一笑,,問:“再往前走又有什么說法啊?”

女子脫口而出:“萬歲爺,,后頭更比前頭高啊!”

乾隆皇帝說:“你真是一張巧嘴?!?/p>

后來,,城里人把這位蘇州女子稱為“巧嫂子”,。

謝裕大茶行,是座木雕茶樓,,最初由浙江茶商沈綺于雍正十年(1732年)建造,,名為蘇杭茶樓。沈綺有茶園百畝,,因臺兒莊商運興盛來這里銷售茶葉,,兼開茶館。咸豐七年(1857年),,徽州茶商謝正安收購了蘇杭茶樓,,改名謝裕大茶行。原建筑毀于1938年的戰(zhàn)火,,因為是全木質結構,,大火三天不滅。現(xiàn)在原址復建,,為茶藝文化展示區(qū),。

這座京派建筑名為文匯酒樓,原名“聚奎樓”,,為守備署守備瞿翼龍的后裔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建造,經(jīng)營沿運地方名吃,,因乾隆第五次下江南時在此用膳而名聲大振,。臺兒莊大戰(zhàn)勝利后,更名為文匯酒樓,,現(xiàn)為大戰(zhàn)文化展示區(qū),。

到此我們今天的游程也就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不周之處還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期待您的再次光臨!

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篇十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運河古城臺兒莊參觀游覽。臺兒莊位于山東省最南部,,古時候屬于蘭陵舊疆,,現(xiàn)在是棗莊市的一個縣級行政區(qū),與江蘇省接壤,,為山東省的南大門,。

現(xiàn)在,我利用大家乘車去臺兒莊的時間,,簡要地介紹一下臺兒莊的基本情況,。

首先介紹臺兒莊名字的由來。我們今天提到“莊”這個字的時候,,常常與“村”合用,,稱為“村莊”,,與城鎮(zhèn)相對。其實,,在古代,,村與莊,是兩個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點,后來成為最基礎的行政單位;莊,,是朝廷,、貴族所擁有的土地,在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軍人或雇民,。臺兒莊,應該是荀子任蘭陵令的時候楚國的屯田,,后來在此形成居民區(qū),。關于臺兒莊名字的由來,傳說很多,,比較可信的是,,臺兒莊土地肥沃,但是地勢低洼,,汛期成為洪水走廊,。人們在這里筑臺而居,于是被稱作“臺莊”,。唐代準提閣內(nèi)的碑文上,,出現(xiàn)“臺家莊”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間所立的泰山廟碑文中,,出現(xiàn)“臺家莊集”,,證明那時候已經(jīng)不是普通的村莊而是頗具規(guī)模的集市。大運河開通之后,,南方客商語速比當?shù)鼐用窨?,使“臺莊”的發(fā)音出現(xiàn)兒化。明代崇禎十二年所立的防務碑上,,已使用“臺兒莊”的稱謂,。清代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里,也使用臺兒莊這個名稱,。今天,,我們能夠肯定的是,臺兒莊由田莊到運河重鎮(zhèn)的過程,,是伴隨者運河的開通與興盛的,。

按照行政級別和面積,,臺兒莊趕不上河北石家莊,可是,,她卻贏得了“天下第一莊”的聲譽,。

這不是臺兒莊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莊”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別六下江南,都要路過臺兒莊,。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對臺兒莊的繁榮與興盛,發(fā)出“天下第一莊”的贊譽,。而明清兩代和20世紀的沉重事實,,又為這塊土地賦予了文化的斑斕和歷史的厚重。

今天,,臺兒莊仍然是“天下第一莊”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國漕運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處二戰(zhàn)遺跡,,四是市區(qū)兩級政府對臺兒莊的搶救性重建,使她呈現(xiàn)出無可替代的文化,、軍事和 標志符號,。

我們先說臺兒莊與京杭大運河的關系。

長城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畫下雄渾的一撇,京杭大運河畫下了遒勁的一捺,,成為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遺產(chǎn),。長城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襲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義,而沒有了實際功能。而京杭大運河,,這個溝通中國南北的偉大工程,,至今仍然發(fā)揮著交通運輸和優(yōu)化生態(tài)的功能。

說起運河文化,,我們必須梳理一下運河的歷史,。據(jù)考古學家考證,早在2720xx年前的春秋時期,,在臺兒莊區(qū)張山子鎮(zhèn)境內(nèi)的逼陽國,,就有了人工開挖的運河,。2420xx年前,吳王夫差開鑿了從今天的揚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溝,。隋煬帝開挖的運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經(jīng)洛陽通達浙江的余杭,。經(jīng)過幾百年的不斷疏通,,到公元13世紀,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運河工程,。明朝初年,,永樂皇帝出于把國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慮,在元代運河的基礎上,,疏通,、擴建了京杭運河,打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為明政府的 、經(jīng)濟,、軍事命脈,。那時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區(qū)一帶,,是十幾個互不相連的小型湖泊。途經(jīng)這里的京杭運河,,自濟寧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線路,,自徐州至淮安,,運河借走黃河水道。因為黃河為季節(jié)河,,旱季斷水,、汛期黃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為了保證這條國家命脈的暢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有人認為治運必先治黃,,有人認為治黃不如避黃,。于是,在“借黃就運”和“避黃行運”的問題上爭執(zhí)了幾十年,。萬歷年間,,“避黃”派勝利,在萬歷三十二年,,開通了時稱泇運河的臺兒莊運河,。這段運河的開通,避開了黃河水患,,使運河通航天數(shù)增加80多天,,每年經(jīng)過臺兒莊運河的船只7000多艘,運輸物資400萬擔,。同時,,還間接地促進了微山湖的形成,成為補充運河水源的水柜,。

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篇十一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棗莊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江北水鄉(xiāng),,運河古城”——棗莊觀光旅游!我是小王,是大家此次棗莊之行的地接導游員,。坐在駕駛座上全神貫注開車的,,是我們的司機李師傅,李師傅有著十幾年的旅游車駕駛經(jīng)驗,,由他為我們開車,,交通問題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桌戏蜃釉?jīng)說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李師傅和我會像接待老朋友一樣為大家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同時也希望能得到您的鼎立配合,。在此預祝大家此次棗莊之行能夠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現(xiàn)在我們乘車前往今天的旅游目的地“臺兒莊古城”,,大家一邊欣賞沿途風光,,一邊聽我講講棗莊的基本情況,。

棗莊市位于山東省最南端,與江蘇省接壤,。是魯南經(jīng)濟帶和淮海經(jīng)濟區(qū)的重要城市,,有“江北水鄉(xiāng)·運河古城”之稱。建市于1961年,,轄五區(qū)一市和一個高新區(qū),,總面積4563平方公里,,人口383萬。

棗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里有中國最大的國家級湖泊類濕地——微山湖公園;華夏最長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園——十二萬畝的“冠世榴園”;最負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因此,,棗莊被譽為“萬年家園,,千年古郡,百年城市”,。

臺兒莊是棗莊市下轄的縣級行政區(qū),,位于棗莊市最南部。歷史上的臺兒莊只是一個城鎮(zhèn),,乾隆皇帝御筆欽賜“天下第一莊”,。明清兩代和20世紀的文化積淀,又為這座城市賦予了歷史的厚重,。途經(jīng)臺兒莊的運河,,是三千華里運河上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段,是“活著的古運河”,,有人說,,“觀長城上八達嶺,看運河到臺兒莊”,,可謂真知灼見,。

1938年春天,這里發(fā)生了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戰(zhàn).,所以,臺兒莊是運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揚威之地,,是南北水運交通樞紐。

說話間,,我們已經(jīng)快進入臺兒莊古城景區(qū)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紅色旅游車的車牌號:123456,我的手機號碼是,,有什么問題,,您可以及時與我聯(lián)系,現(xiàn)在請大家?guī)Ш秒S身物品,,隨我下車參觀!

現(xiàn)在我們參觀游覽的是重建之后的臺城舊志景區(qū),,占地面積38155平方米,建筑面積30295平方米,,約占古城一期核心區(qū)的十分之一,。主要有參將署、天后宮、翠屏學館,、臺莊驛,、日升昌記、文匯酒樓,、謝裕大茶行,、扶風堂、天水堂,、三恪堂,、魯南民居、閩南民居,、久和客棧,、臨水商鋪等不同風格的明清建筑。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官式建筑是參將署,,俗稱大衙門,,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為清朝正三品參將行署,。參將統(tǒng)領600兵馬,,負責管轄220華里運河河道的工程防護和漕運治安。1937年1月,,國民政府在此設立山東嶧縣警察局臺兒莊分局,。1938年初,成為第3集團軍副司令沈鴻烈的軍火庫,,在臺兒莊大戰(zhàn)中,,這批軍火發(fā)揮了作用。現(xiàn)為“臺兒莊古城重建博物館”,。

前面這座牌坊為臺兒莊“水陸通衢”牌坊,,她見證了臺兒莊往日的繁榮。這條街道被稱為大衙門街,,1947年,,駐守在這里的國民黨軍隊,把大衙門街改為繁榮街,,建國后繼續(xù)沿用這一街名,。重建古城時,恢復大衙門街的舊名,。

這座拐角摟,,為京津冀地區(qū)的建筑風格,南北兩側的弧形卷棚,,體現(xiàn)了這種建筑的開放性,。拐角樓占地766平方米,建筑面積1514平方米,,南樓經(jīng)營珠寶,,北樓經(jīng)營茶藝。

這座白墻黛瓦,、馬頭出墻的徽派建筑,,名叫久和客棧。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廣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棧,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積3554平方米,,作為快捷客棧使用。古城內(nèi)有許多店鋪,、民居為這一風格,,見證著徽商在臺兒莊的創(chuàng)業(yè)歷史。

胡文廣原先是一位書生,,乘船去北京參加科舉考試,。途經(jīng)臺兒莊,看到了這里的商機,,于是放棄科考,,留在這里經(jīng)商。他的經(jīng)商理念是“和為貴”,、“和氣生財”,,沒過幾年,就成為臺兒莊的富商,。他把堂號取名“久和”,,希望后人永遠恪守和為貴的理念。

大家看我右手邊的這兩座商鋪,,是典型的南面臨水,、北面臨街的江南水鄉(xiāng)建筑,占地面積1092平方米,。左邊這座名為“可意樓”,,通過這幅“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的楹聯(lián),,我們能夠猜到這是明清時期的青樓,。右面這座名為“可風樓”,告訴人們這座商鋪雖然緊靠青樓,,它的主人仍然潔身自好,,“可作風范”,。

好了大家請跟緊我,注意腳下的臺階,,我們現(xiàn)在所經(jīng)過的這座橋就是廣源橋,,又稱“玉帶橋”,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時任參將趙登高主持興建,,寓有“財源廣進、興旺發(fā)達”的之意,,故稱“廣源橋”,。橋長13.9米,高3.25米,,跨度6.2米,,橋面寬2.2米,是古城所有拱橋中跨度最高的單孔石拱橋,。

好了大家看,,我右手邊的這個座建筑就是扶風堂,這處宅院為晉派建筑,,俗稱萬家大院,,由臺兒莊四大家之一的“四十萬”興建。萬家在清朝康熙年間由山西遷至臺兒莊,,因漕運而發(fā)跡,,鼎盛時期有店鋪商號20余家,官銀40萬兩,,被稱作“四十萬”,。這座建筑,以四合院為基本結構,,采用青磚青瓦的梁柱式磚木體式,,樓高院深,墻厚基寬,,設計精巧,,雕刻考究。有四合院,、過庭院,、偏正套院,60多間房屋,,其豪華程度為臺兒莊之最,。臺兒莊大戰(zhàn)期間,一度成為我軍掩體,,戰(zhàn)役打到第四天,,遭到日軍轟炸?,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扶風堂,是在原有的地基上重建的,,被稱為“文化基因復活的成功范例”,。

前面這條河就是古運河,明萬歷二十一年動議開挖,,三十二年通航,420xx年來未曾斷流,。臺兒莊大戰(zhàn)期間,,池峰城破釜沉舟,下令炸掉的浮橋,,就在前面這個位置,。1959年,國家對京杭運河進行改造,,將原運河取直,,這段運河保留在舊城內(nèi),成為景觀河,。

四十萬碼頭:為萬家私人碼頭,,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用于貨船裝卸貨物,,兼具汲水,、洗菜、洗衣等生活功能,。古城內(nèi)現(xiàn)有此類碼頭13座,,這些古碼頭,在準備拆除的時候,,因為陳偉市長的發(fā)現(xiàn),,才被保留了下來,成為見證“活著的運河”的歷史遺存,。

廣濟橋,,俗稱“丁字橋”,原為木橋,,清咸豐七年(1857年)由萬家出資修建為石橋,。橋長11.8米,高3.1米,,跨度5.8米,,橋面寬2.7米,橋石為皇宮專用的蘇州木瀆金山石,。街坊鄰居感念萬家周濟大眾的慈善之情,,稱其為“廣濟橋”,。

三恪堂與運河稅史館,為魯南風格的民居,,是臺兒莊富商陳家的府第,,建于清朝末年,名為三恪堂,,俗稱陳家大院,。陳家對三恪的解釋是,對待天,、地,、人,都要謹慎恭敬,。陳家先祖從安徽涇縣遷來,,主人陳扶清官至六品,清末時出任稅務官,。陳家在臺兒莊大戰(zhàn)前達到鼎盛,,現(xiàn)存“陳萬祥”商號。

這樣的私人府第,,只有大戶人家才能建成,。一般的魯南民居,是土墻草頂,,冬暖夏涼,適宜居住,,只是不堅固,,每隔幾年就要維修。那些經(jīng)商賺了大錢的,,往往大興土木,,建造豪宅。魯南民居,,宅院無論建得多大,,門頭都要收斂。陳府的門頭不大,,可是在大門西旁,,建了幾間面朝衙門街的門市,使院落與院門保持勻稱,。這臨街的門市,,如今成為運河稅史館。

這座建筑為臺莊驛站,,是京杭大運河上一處重要的水驛,。驛站是古代飛報軍情,、接送客人、運輸軍需的中轉機構,。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郵驛,,稱之“國之命脈”。驛站的功能,,一是供過往使臣投宿,,相當于現(xiàn)代的機關招待所。凡持有“驛關”證件的官員,,可按官階高低及仆從多寡,,免費享受驛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車,、夫馬,。二是郵送過境公文,。在主要郵路上,一般每隔十華里設有一個郵鋪,,次要郵路間隔二三十里,。臺莊驛為水驛,是伴隨著漕運發(fā)展而設立的,。明朝萬歷三十四年,,河漕總督御史曹時聘在臺兒莊設立驛丞一人。清乾隆七年,,編制增加到五人,。

臺兒莊水驛占地面積1108平方米,建筑面積530平方米,,為蘇州園林風格?,F(xiàn)在作為驛站文化展示區(qū),以詳實的資料,、豐富的圖片,、真實的文物,向游人展示中華民族三千年郵驛文明史及地方驛站發(fā)展歷程,。

這座廟堂式建筑是古城的一所私塾學校,,名為翠屏學館,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為義塾,,對外收徒。該私塾1938年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在原址重建,。

這個大院為日升昌票號的分號——日升昌記,。為典型的北方建筑風格。據(jù)文獻記載,,清光緒年間,,山西人吳玉章從太原陽谷帶職來臺兒莊,開設“日升昌”分號,,俗稱吳家票號,,為各路商賈辦理匯兌和存放金銀業(yè)務。這樣的票號,,在臺兒莊有七家之多,。吳家票號雖為山西人所建,卻是典型的魯南風格,。

現(xiàn)在主要通過實物,、圖片陳列、多媒體場景再現(xiàn)等手法,,用貨幣,、契約、商標,、印鑒,、戥(deng)秤、稅單,、股票等商業(yè)實物和資料,,展示明清到民國時期的臺兒莊商貿(mào)文化,講述臺兒莊的商業(yè)文化變遷,,特別是票號發(fā)展的歷程,,從不同角度折射臺兒莊商業(yè)文化的流金歲月。

廣匯橋,,俗稱“拱橋”,,系花崗巖單孔全環(huán)形石拱橋。清順治五年(1648年),,由趙家出資興建,,橋長11.5米,高3米,,跨度5.7米,,橋面寬2.96米。1938年毀于戰(zhàn)火,,后搭建為簡易石板橋供人行走,,現(xiàn)在原址復建。這座“廣匯橋”,取“匯八方商賈”之意,。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駐臺參將趙登高陪同他游覽了臺兒莊城,。

當乾隆皇帝一步步走上這座拱橋時,,一位女子說:“步步高?!?/p>

乾隆皇帝走到橋上,,問:“這‘步步高’是什么意思?”

這女子說:“萬歲爺洪福齊天,國運步步高揚,,我們這些黎民百姓跟您享福,。”

乾隆皇帝狡黠地一笑,,問:“再往前走又有什么說法啊?”

女子脫口而出:“萬歲爺,,后頭更比前頭高啊!”

乾隆皇帝說:“你真是一張巧嘴?!?/p>

后來,,城里人把這位蘇州女子稱為“巧嫂子”。

謝裕大茶行,,是座木雕茶樓,,最初由浙江茶商沈綺于雍正十年(1732年)建造,,名為蘇杭茶樓,。沈綺有茶園百畝,因臺兒莊商運興盛來這里銷售茶葉,,兼開茶館,。咸豐七年(1857年),徽州茶商謝正安收購了蘇杭茶樓,,改名謝裕大茶行,。原建筑毀于1938年的戰(zhàn)火,因為是全木質結構,,大火三天不滅?,F(xiàn)在原址復建,為茶藝文化展示區(qū),。

這座京派建筑名為文匯酒樓,,原名“聚奎樓”,為守備署守備瞿翼龍的后裔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建造,,經(jīng)營沿運地方名吃,,因乾隆第五次下江南時在此用膳而名聲大振。臺兒莊大戰(zhàn)勝利后,更名為文匯酒樓,,現(xiàn)為大戰(zhàn)文化展示區(qū),。

到此我們今天的游程也就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不周之處還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期待您的再次光臨!

臺兒莊古城景區(qū)導游詞篇十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運河古城臺兒莊參觀游覽。臺兒莊位于山東省最南部,,古時候屬于蘭陵舊疆,,現(xiàn)在是棗莊市的一個縣級行政區(qū),與江蘇省接壤,,為山東省的南大門,。

現(xiàn)在,我利用大家乘車去臺兒莊的時間,,簡要地介紹一下臺兒莊的基本情況,。

首先介紹臺兒莊名字的由來。我們今天提到“莊”這個字的時候,,常常與“村”合用,,稱為“村莊”,與城鎮(zhèn)相對,。其實,,在古代,村與莊,,是兩個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點,,后來成為最基礎的行政單位;莊,,是朝廷、貴族所擁有的土地,,在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軍人或雇民。臺兒莊,,應該是荀子任蘭陵令的時候楚國的屯田,,后來在此形成居民區(qū)。關于臺兒莊名字的由來,,傳說很多,,比較可信的是,臺兒莊土地肥沃,,但是地勢低洼,,汛期成為洪水走廊。人們在這里筑臺而居,于是被稱作“臺莊”,。唐代準提閣內(nèi)的碑文上,,出現(xiàn)“臺家莊”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間所立的泰山廟碑文中,,出現(xiàn)“臺家莊集”,,證明那時候已經(jīng)不是普通的村莊而是頗具規(guī)模的集市。大運河開通之后,,南方客商語速比當?shù)鼐用窨?,使“臺莊”的發(fā)音出現(xiàn)兒化。明代崇禎十二年所立的防務碑上,,已使用“臺兒莊”的稱謂,。清代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里,也使用臺兒莊這個名稱,。今天,,我們能夠肯定的是,臺兒莊由田莊到運河重鎮(zhèn)的過程,,是伴隨者運河的開通與興盛的,。

按照行政級別和面積,臺兒莊趕不上河北石家莊,,可是,,她卻贏得了“天下第一莊”的聲譽。

這不是臺兒莊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莊”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別六下江南,,都要路過臺兒莊,。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對臺兒莊的繁榮與興盛,,發(fā)出“天下第一莊”的贊譽。而明清兩代和20世紀的沉重事實,,又為這塊土地賦予了文化的斑斕和歷史的厚重,。

今天,臺兒莊仍然是“天下第一莊”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國漕運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處二戰(zhàn)遺跡,,四是市區(qū)兩級政府對臺兒莊的搶救性重建,,使她呈現(xiàn)出無可替代的文化、軍事和 標志符號。

我們先說臺兒莊與京杭大運河的關系,。

長城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畫下雄渾的一撇,京杭大運河畫下了遒勁的一捺,,成為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遺產(chǎn),。長城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襲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義,,而沒有了實際功能。而京杭大運河,,這個溝通中國南北的偉大工程,,至今仍然發(fā)揮著交通運輸和優(yōu)化生態(tài)的功能。

說起運河文化,,我們必須梳理一下運河的歷史,。據(jù)考古學家考證,早在2720xx年前的春秋時期,,在臺兒莊區(qū)張山子鎮(zhèn)境內(nèi)的逼陽國,,就有了人工開挖的運河。2420xx年前,,吳王夫差開鑿了從今天的揚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溝,。隋煬帝開挖的運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經(jīng)洛陽通達浙江的余杭,。經(jīng)過幾百年的不斷疏通,到公元13世紀,,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運河工程,。明朝初年,永樂皇帝出于把國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慮,,在元代運河的基礎上,,疏通、擴建了京杭運河,,打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為明政府的 ,、經(jīng)濟,、軍事命脈,。那時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區(qū)一帶,,是十幾個互不相連的小型湖泊,。途經(jīng)這里的京杭運河,,自濟寧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線路,,自徐州至淮安,運河借走黃河水道,。因為黃河為季節(jié)河,,旱季斷水、汛期黃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為了保證這條國家命脈的暢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有人認為治運必先治黃,有人認為治黃不如避黃,。于是,,在“借黃就運”和“避黃行運”的問題上爭執(zhí)了幾十年。萬歷年間,,“避黃”派勝利,,在萬歷三十二年,開通了時稱泇運河的臺兒莊運河,。這段運河的開通,,避開了黃河水患,使運河通航天數(shù)增加80多天,,每年經(jīng)過臺兒莊運河的船只7000多艘,,運輸物資400萬擔。同時,,還間接地促進了微山湖的形成,,成為補充運河水源的水柜。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nèi)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