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主持稿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這收獲的黃金季節(jié)里,我們迎來了10月16日第__個“世界糧食日”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古代教育家孔子給后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吃”是多么重要!建國66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質(zhì)應有盡有,。有的同學甚至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jié)約嗎?我想說的是:很有必要!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賬:倘若我們每天節(jié)約一粒大米,,那么十億人可節(jié)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節(jié)約將近兩千萬斤,,折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希望小學五十萬元算,,則可蓋四十所希望小學;你還能說我們沒必要節(jié)約一粒米嗎?
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將吃了幾口雪白的饅頭,、包子扔在地上?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學們,你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你們知道嗎,,在發(fā)展中國家,每5個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yǎng)不良,,有20%的發(fā)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因此節(jié)約糧食值得我們同學們深思,。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周恩來一貫反對鋪張浪費,。他吃米飯時,,一粒米也不肯浪費,偶爾灑到桌子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撿起來放到嘴里,。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同學們,珍惜糧食就是珍惜農(nóng)民伯伯的勞動果實,。節(jié)約是美德,,節(jié)約是品質(zhì),節(jié)約是責任,。讓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校園蔚然成風,從現(xiàn)在做起,,從我做起,,為建設文明和諧校園作出應有貢獻。
謝謝!
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主持稿篇2
敬愛老師,親愛同學:
早上好,!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20__年10月16日是世界第33個糧食日。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人每天都要吃飯。但是,,你們知道嗎,?小餐桌,卻顯示著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重要體現(xiàn),它不僅關系著每位同學生活,,而且直接體現(xiàn)了一個人良好整體形象,。
你想擁有一個舒適清潔就餐環(huán)境嗎?你想塑造一個高尚文明自身形象嗎,?你想為校風文明建設貢獻自身力量嗎,?那就用文明演繹自己生活,用實際行動來積極響應吧,!
一,、進餐廳
1、下課鈴響先洗手,,然后在教室外集合,,集合時做到“快靜齊”。
2,、各班應由任課老師或正副班主任帶領下進餐廳就餐,。
3、隊伍按規(guī)定路線行進,,不奔跑不推擠,,不說笑,上下樓梯靠右行,,別班隊伍交匯時自覺謙讓,,聽從護導老師安排。
二,、進餐
1,、在護導老師指引下有序進入餐廳,進餐廳后服從餐廳內(nèi)護導老師指揮下,,依次在指定窗口安靜有序地領餐,。
2、領餐后慢慢行走到指定餐桌就餐,不私自調(diào)換位置,。
3,、用餐時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說話,,也不要讓匙筷碰到碗而發(fā)出聲音,。
4、不要用匙筷翻騰飯菜,,不要挑出自己不吃食物佐料,。
5、用餐時,,不要讓食物粘在匙筷上,。
6、用餐時,,不能咽骨頭或魚刺,,避開旁人包在紙上扔到垃圾桶。
7,、用餐咳嗽或打噴嚏時,,把臉移開后用手或手帕捂著嘴,以免失禮,。
8,、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別人統(tǒng)一步調(diào),。
9、自覺養(yǎng)成不偏食不挑食不浪費好習慣,,以保證均衡營養(yǎng),,身體健康成長。
10,、如果不小心打翻飯菜,,應自覺清理干凈。
11,、飯湯不夠吃,,自覺有序排隊添加,端放小心,。
12,、長輩一起用餐時,長輩先動筷子后晚輩才能動筷,,等長輩放下湯匙筷子以后再放下,。
13,、用餐后,時清理餐桌,,輕輕起身,,小心端盤,以防把湯汁灑到別人身上,;對準殘飯桶倒掉吃剩飯菜,,以防灑在外面;輕輕將餐盆勺子湯盆擺放整齊放在指定地方,。
三,、出餐廳
1、用餐完畢,,漱口洗手后自覺回到餐桌就坐,,聽到護導老師命令再起身排隊。
2,、隊伍整齊后,,再在護導老師或班干部帶領下輕聲慢步離開餐廳。
3,、不將食物帶出餐廳邊走邊吃水果允許在教室吃,但果皮等不亂扔,。
文明就餐環(huán)境需要廣大師生食堂所有工作人員共同努力,。請大家文明就餐,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播種是一種習慣,,收獲是一種品格”,。讓我們爭做一個文明用餐揚帆娃吧!
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主持稿篇3
親愛的教師,、同學們:
說起節(jié)約這個詞,,今天我首先從一則真實的故事開始說起。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國家自去年以來在西部省區(qū)部分試點學校啟動了“營養(yǎng)午餐計劃”,何為“營養(yǎng)午餐計劃”,?就是由國家按每人每天3元錢給這些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做免費午餐,。這是因為:部分西部地區(qū)的孩子們每天上學要步行2個多小時的山路,求學十分艱苦,,中午只能帶冷飯到學校吃,,他們大部分孩子的午餐是冰涼的紅薯和土豆,有的則沒有午餐。一頓3元錢的午餐,,對于我們來說,,也許不屑一顧;但是在常年餓著肚皮上課的貧困山區(qū)兒童眼中,,卻是最美佳肴,。
同學們,聽完這個故事,,請你想想還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小朋友每天跋山涉水,、忍著饑餓在讀書?也請想想這營養(yǎng)的大米和菜肴中凝聚了多少農(nóng)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所以希望同學們,,當你吃飯時候不閑談不交流;當你吃飯時最好能吃掉盤子里的每一粒米,,每一份菜,;吃飯后及時主動地清理干凈自己的桌面;將飯盒的飯菜殘渣倒進回收桶里,,不倒在外面,。
節(jié)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素質(zhì),,是一種修養(yǎng),,是一種智慧,節(jié)約糧食,,文明就餐,,你就是最美的汶河少年。
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主持稿篇4
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p>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nóng)》這首詩我們大家都太熟悉了,,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jīng)過二十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nóng)民多少辛勤的勞動呀!可以說,,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nóng)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今天,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的祖國現(xiàn)在是多么的繁榮富強啊!但是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遙遠的地方,,那里就是貧困山區(qū)。在貧困山區(qū)里,,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小孩子們還沒有地方上學,。人們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連大米都不多,,更別說肉了。要是兩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謝天謝地了
中國人口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我國東部600多個縣(區(qū))人均耕地低于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確定的0.05公頃(0.75畝)的警戒線。而我國由于設備和管理落后,,糧食在收獲、儲存,、調(diào)運,、加工、銷售和消費中的總損失高達18.2%,,也就是說,,我國每年的產(chǎn)后糧食約有850億公斤被白白浪費掉。 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世界性的課題,。
節(jié)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即使在發(fā)達國家,,節(jié)儉也被視為一種美德,。這是對勞動的尊重,也是一種社會責任,,更何況我國還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還有那么多人沒有解決溫飽和貧窮,還有那么多孩子因貧窮而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并不難,,在日常生活中不過是舉手之勞。只要存有節(jié)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盡量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壓力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新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zhì),。在我們享受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進步所帶來的美好生活的同時,能夠節(jié)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錢……也是對社會的一份貢獻、一份責任,。
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節(jié)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做起吧。
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主持稿篇5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三大糧食作物是什么嗎,?它們是小麥,、大米和玉米。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本周是中國“愛惜節(jié)約糧食”宣傳周,。今天,讓我們更多地關注人們賴以生存的食物,,談談珍惜和節(jié)約食物,。
有人可能會說:我們早就遠離了吃不飽的時代,吃得好,、吃得好已經(jīng)成了家常便飯,。還有誰關心食物的來源,,還有誰關心被丟棄的食物?然而,,現(xiàn)實令人擔憂:一方面,,世界人口日益增加,糧食供應日益緊張,。更何況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像中國的一些偏遠貧困地區(qū),人民生活水平極低,,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還沒有解決,。那里的孩子連飯都吃不上,更別說肉了,!
另一方面,,浪費食物并不少見。以我們學校為例,。教室的垃圾桶里,,經(jīng)常有學生留下的饅頭和蛋糕。餐桌上,,米飯和菜肴隨處可見,。有時候,即使在食堂的地板上,,你也能看到同學灑出來的米粒,。生活中,很多學生不懂得珍惜食物,。他們隨意扔餅干,、面包、粥,,在家里挑著穿,。據(jù)有關部門估計,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5000萬人吃一年,。多么驚人的數(shù)據(jù)!
“除草的日子是中午,,汗水把草滴到了土里。誰知道中餐硬,?”這首詩不僅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偉大,,也表達了他們的辛勤勞動。如今,,人們生活得很好,,但他們不能放棄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因為,每一粒糧食從播種到收獲,,再加工成成品糧食,至少要經(jīng)過20道工序,,這其中包含了多少農(nóng)民的辛苦,!可以說,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nóng)民叔叔們的心血和汗水,。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農(nóng)作物的種類正在減少。古代農(nóng)民種植了成千上萬種作物,,但現(xiàn)在只有150種左右被廣泛種植,,這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其中,,玉米,、小麥、水稻約占60%,,其他大部分農(nóng)作物品種瀕臨滅絕。面對如此嚴峻的糧食問題,,很多像“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這樣的科研人員,,都在用高科技手段開發(fā)糧食新品種,增加糧食產(chǎn)量,,為全球糧食問題出謀劃策,。作為中華民族的新一代,我們不僅要向袁隆平爺爺學習,,更要以實際行動珍惜糧食,繼承和發(fā)揚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
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主持稿篇6
小朋友們早上好,,我是大三班錢老師,打個招呼吧,!
今天天氣真不錯,,又到了星期一升國旗日子了。兩天前,,10月16日,,你們知道是什么日子嗎?哈哈,,大家都不知道吧,告訴你們,,是世界糧食日,。聽名稱小朋友猜,這是中國節(jié)日還是世界節(jié)日啊?對了,,這可是世界性節(jié)日哦,。
1981年起,世界糧農(nóng)組織把每年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也許,,我們一些小朋友已經(jīng)不太愿意吃這些每天都能吃到白米飯了,纏著父母要去吃肯德基麥當勞,。而就在昨天,,今天,明天……地球上仍有很多人吃不飽由于全球人口數(shù)量不斷增長,,糧食數(shù)量卻沒有增加,,所以就會有越來越多人挨餓,許多國家,,有很多小朋友沒有飯吃,,也沒有面包饅頭吃,每年約600多萬兒童因饑餓營養(yǎng)不良而夭折,,可是我們有很多小朋友們卻不愛惜糧食,,
你們覺得,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怎樣行為猜是愛惜糧食行為?
請小朋友回答,。
小朋友說對了,,我們要節(jié)約每一粒米,每一粒糧食,,不能隨意把飯菜倒掉,,吃飯時候也要把碗里飯粒吃干凈,更不能挑食,,這樣才能讓更多人吃到糧食,,我們要從小做起,節(jié)約糧食,,讓世界上更多小朋友都能吃飽,。
下面請小朋友們準備做早操。
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主持稿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世界糧食日”,,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大家都會熟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可有多少人真正去想過,我們所吃的飯菜經(jīng)過了多少辛苦的勞動,,流下了多少人辛勤的汗水,?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沒飯吃,、吃不飽飯的事已成了遙遠的故事,,那是爺爺和父親的故事了。對我們而言,,吃飯早已不再是一個問題,。然而我們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生活中的浪費現(xiàn)象卻也增加了:賓館,、飯店里,,許多高檔飯菜被倒進下水道;垃圾桶,、廢品袋中,,躺著整個的面包、整盒的餅干……也許有同學覺得這些與己無關,,那么,,躺在學校食堂地面或桌面上的白米飯又是誰的“杰作”,吃了幾口的饅頭又是誰扔的,?也許有同學會想,,這些飯菜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我想怎樣處置就怎樣處置,,與他人何干,?我們先捫心自問,父母賺錢容易嗎,?錢里面可有父母的心血和愛,,我們倒掉的就是父母的心血和愛啊,!
聽聽,,那些正飽受著饑餓之苦的難民們的痛苦呻吟;看看,,那些為了兒女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揮鋤頭灑汗水的農(nóng)民父母們;想想,不知生活艱辛的我們隨意亂倒飯菜能問心無愧嗎,?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鄙钤跊]有饑餓威脅的今天,,我們是幸福的。也許你并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然而事實是: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2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積正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現(xiàn)實絕對不容樂觀,!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同學們,,讓我們繼續(xù)發(fā)揚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自覺抵制奢靡浪費之風,,從自身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來創(chuàng)建“節(jié)約型校園”,,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主持稿篇8
或許,,饑餓這個詞對于我們已經(jīng)有些遙遠,。吃飽飯,吃好飯已經(jīng)成了司空見慣事情,,還有誰會在意糧食由來,,還有誰會在意隨手丟棄糧食。然而,,現(xiàn)實情況令人堪憂一方面,,全世界人口日俱增,糧食供應日益緊張,,部分地區(qū)糧食短缺現(xiàn)象日益嚴重,;另一方面,浪費糧食行為屢見不鮮,,農(nóng)民勞動成果得不到珍惜,。
我們古代教育家孔子給后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可見,,“吃”在老百姓心中是多么重要,。只是這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出現(xiàn)了許多不珍惜糧食現(xiàn)象。學校里,,學生就餐時饅頭四處橫飛,,雪白米飯撒滿地面……不知是應把這里看作是沒有硝煙戰(zhàn)場,還是應想象成沒有寒冷雪原,。
有些人對于這些言論或許多少還有些嗤之以鼻,,認為是危言聳聽,自己只是浪費一些糧食,,為何要受到如斯沉重指責,。那么,讓我們來算筆賬吧,。據(jù)測算,,1公斤大米約有米粒35000個,,我國13億人口,若每人每天節(jié)約1粒大米,則全國每天可節(jié)約33000公斤大米,,每年可節(jié)約1200萬公斤大米,可養(yǎng)活40000人;若以平均畝產(chǎn)1080公斤計,,等于每年開發(fā)無形良田12000畝!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愛糧節(jié)糧須知人人有責,。
袁隆平是中國驕傲,也是世界驕傲;袁隆平感動了中國,,更感動了世界。我們應以袁隆平爺爺為榜樣,,利用科技手段,,開發(fā)糧食新品種,,增加糧食產(chǎn)量。同時,在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征程中,我們更要關注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農(nóng)民,要倍加珍惜糧食來之不易,因為,在每粒糧食中,,都浸滿了農(nóng)民伯伯揮汗如雨辛勤耕耘!
節(jié)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義務,而不是說你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行為,。即使在發(fā)達國家,,節(jié)儉也被視為一種美德,。這是對勞動尊重,也是一種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