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材分析篇一
一,、 數學日記導入
師: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同學每天都在堅持寫數學小日記,,淘氣最近也在向我們班的同學學習,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數學小日記,。誰來讀一下:今天早晨我從2厘米長的 床上爬起來,。走進衛(wèi)生間拿起2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的洗臉,、吃早餐。吃完早餐后我背著書包去學校,,來到教室,,我拿出語文書,在7厘米高的課桌上認真的早讀,。
師:老師看到好多同學都在笑,,你們在笑什么?
學生說出單位出現了錯誤,。
師:那誰能告訴我1厘米有多長,?1米有多長?
師:淘氣日記中出現的單位到底該怎么改呢,?今天我們繼續(xù)來認識新的長度單位,。
二、認識分米
1,、初步認識
ppt出示鉛筆盒,。
師:你能量一量嗎?看看你估計的準不準,。
師:這個鉛筆的長大約是20厘米,,寬大約是10厘米。
指出像10厘米,、20厘米這樣的長度還可以用新的長度單位“分米”來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分米是比厘米大的長度單位,。分米也可以用字母來表示,,可以用字母“dm”表示。(板書)
追問:這個文具盒的長大約是幾分米,?寬呢,?
2、認一認
讓學生拿出直尺,,按照10厘米是1分米,,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長度,看看有多長,。
提問:從直尺上看,,1分米是幾厘米?
指出:從直尺上可以看出,,1分米正好是10厘米,,也就是說,1分米等于10厘米,。(板書)
提問:你能用手比畫出1分米有多長嗎,?先試一試,在于同學交流,。
3,、畫一畫
讓學生用直尺畫一條長1分米的線段。
提問:你是怎樣畫的,?請同學們互相檢查一下,,再看看1分米的線段有多長。
4,、找一找
提出要求:找找身邊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同桌互相說一說。
組織全班交流,,進一步感受1分米的實際長度,。
5、數一數
讓各小組的同學輪流在直尺上數一數,,看1米有幾分米,。
三、認識毫米
1,、量一量
同桌合作量一量數學書的厚度有幾厘米,,冰河同學交流。
提示:直尺上1厘米中間1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板書)這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另一個長度單位,,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請大家觀察直尺,并在直尺上指一指1毫米,,看看一毫米有多長,?學生活動后,組織交流,,明確:直尺上每一個小格的長度都是1毫米。
2,、數一數
讓學生用筆尖指著直尺上的小格數一數1厘米有多少個小格,。
提問: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板書)
3,、看一看
出示一些厚度大約是1毫米的物品,,說明他們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然后讓學生在數學書上數出10張紙,,量一量它的厚度大約是多少,,再讓同桌同學相互比劃1毫米的長。
提問:測量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單位,。
四,、鞏固提升
1、改正淘氣的數學小日記
2,、想想做做第一題
讓學生看圖,,同桌互相說一說各是多少毫米。
再問:你認為怎樣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3,、想想做做第二題
出示三角形圖,讓學生指一指三角形的邊,,說一說怎樣測量三角形每條邊的長度,。
學生獨立完成測量和填空,并交流測量的結果,,以及自己的發(fā)現,。
出示平行四邊形圖,讓學生獨立完成測量和填空,,并組織反饋,。
提問:通過測量平行四邊形四條邊的長,你有什么發(fā)現,?
4,、想想做做第三題
完成測量后,讓學生說說課桌和板凳的高各接近幾分米,,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5,、想想做做第四題
讓學生分別估計數學書和講臺的寬,說一說估計的結果,,以及為什么估計數學書的寬要用厘米作單位,,而估計講臺的寬度要用分米做單位。
讓學生分別測量數學書和講臺的寬,,并記錄測量的結果,。
再問:講臺的寬正好是正分米數嗎?可以怎樣表示,?
比較:估計時,,一般不需要得到十分準確的結果,可以用大約是多少來表示,,而測量得到的結果是比較準確的,,可以用幾厘米幾毫米或幾分米幾厘米這樣的形式來表示。
6,、閱讀“你知道嗎”,,并進行交流。
五,、交流反饋,,全課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在授課的過程中,,發(fā)現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接受的較快,,講解的頁較為流程,學生的反應也很積極,。我通過數學小日記的方式進行導入,,即建立了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在新授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去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課堂交給學生。在評價的部分,,我非常注重評價的時效性,,給予學生及時肯定的評價,以激勵性的評價為主,,即使學生回答不出來我也會給予一定的引導,。在練習環(huán)節(jié)發(fā)現部分學生將厘米和毫米兩個單位混淆,在巡視指導時分別進行了個別指導,。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材分析篇二
1,、讓學生經歷測量的過程,,知道毫米、分米產生的實際意義,。
2,、通過測量活動,讓學生體驗1毫米,、1分米的長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發(fā)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估測意識,。
3、使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理解分米、毫米與厘米之間的關系,,并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4、通過估,、量的活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發(fā)展估測能力,。
1,、體驗1分米、1毫米的長度,。
2,、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直尺,長尺,,硬幣,、ic卡、銀行卡,、白紙,、字典、測量水筆的長,、表格,、1分米高的本子,1米長的線,。
一,、激趣導入,直接引出“毫米”
同學們,,我們知道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用到什么,?(長度單位)
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長度單位?用字母怎么表示,?
請大家用手勢表示1米大約有多長,。1厘米呢?
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有關長度單位的知識,。
那它到底有幾厘米呢?他說得對嗎,?
它不夠一厘米,,那怎么辦呢?
要想較準確地形容這個本子的厚度,,同學們頭腦里是否會有一個愿望,?(要有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
師:其實你們的愿望科學家、工人叔叔等一些前輩已經幫我們實現了,,這個愿望就藏在你們的尺子里,。
小組合作(一):
(師生交流)
師:直尺上1厘米中間還有很多的小格,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板書:1毫米)你能用一個字來說出1毫米的特點嗎,?(短、小,、細)
師:如果要測量較小的物體的長度或者要求測量得更精確的時候,,我們就要用到毫米這個長度單位。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毫米,。(教師板書)我們常用字母mm來表示,。
二、觀察實踐,,探索新知
1,、認識幾毫米
我們再來找找毫米,誰來說說你找到的毫米在哪里,。
不錯,,每兩根短線之間的1小格就是1毫米
小組合作(二):
1毫米我們能找到了,在你的尺子上你能找到3毫米,、5毫米,、7毫米嗎?你還能找到幾毫米,?把你找到的結果跟伙伴們一起分享吧,。
學生交流:
生:3小格就是3毫米吧。
對,,1小格代表1毫米,,3小格就是3毫米,。那5毫米呢?
生:5小格就是5毫米,。(你能在你的尺子上很快的找出5毫米嗎,?)
為什么你能很快地找到?
師:我們可以發(fā)現尺子上除了長刻度線和短刻度線外還有一種,,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中線)好的,我們就暫時叫它中線,。其實每相鄰的長線和中線之間就是5毫米,。
這樣有什么好處?
3,、下面我們來探究一下毫米與厘米之間的關系,。你有什么發(fā)現?
出示10小格,,請問這是多少,?
生:10毫米。
生:1厘米,。
從剛才這兩個同學的回答中,,你發(fā)現了什么,?誰來說一說,?
同桌同學合作,一起數一數,,1厘米里面有幾個1毫米,。
1厘米=10毫米(板書)
除了0—1是10毫米,你還知道哪里是10毫米,?我知道了6—7之間也是10毫米,。
1厘米里面有10個1毫米。還可以說生1厘米是1毫米的10倍,。
拿出一本字典,,它厚70[],也就是()厘米,。
老師這支筆的長是75[],,也就是()厘米()毫米。
4,、感受1毫米
小組合作(三):
拿了白紙的同學,,請你量一量幾張紙的厚度是1毫米?
有撲克牌的同學,,看幾張撲克牌摞起來大約是1毫米,?
各小組匯報本組量一量的結果,。
用食指和拇指拿著一張ic電話卡或1分錢的硬幣,然后把1分硬幣抽出,,這時兩個手指間的距離大約是1毫米,。
你能用一個字來說出1毫米的特點嗎?(短,、小,、細)
除了ic電話卡的厚度是1毫米外,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物品的厚度或是長度大約也是1毫米?(銀行卡…vcd碟片…)
你知道在測量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單位嗎,?,?
師:比如測量降雨量、量小螞蟻的身長,。
教師小結:我們的新版1角硬幣的厚度,,打電話的電話卡,銀行卡大約都是1毫米,。
你們知道嗎,?人的手指甲約10天長1毫米,腳趾甲約20天長1毫米”,。毫米就是這樣一個比較小的長度單位,,但不是最小的長度單位。
師小結:在我們的知活中,,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較精確時,,可以用毫米作單位。
三,、鞏固練習,,加深內化
1、估一估,,量一量:
完成p55的練一練
2,、畫一畫。
請畫出一條3厘米8毫米的線段,。
請畫一條10厘米的線段
四,、認識分米。
1,、師也畫一條10厘米長的線段在黑板上,,出示分米卡,使學生認識1分米,。說明有時候量物體的長度用分米作單位,。我們常用字母dm來表示分米。
你能在尺子的刻度中找出1分米嗎?(可從尺子“0”刻度一端開始找,,也可以在尺子中段找,。)(除了從“0”到“10”外,還鼓勵找從“1”到“11”,、從“3”到“13”)
2,、那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板書1分米=10厘米)
3,、你能創(chuàng)造一個手勢來表示1分米嗎?
請你們將拇指和食指張開,,量出1分米的長度,,我們現在比畫的就是一拃的長度,一拃大約是1分米,。
估一估,,我最行:
拿出彩紙條,估計一下1分米的長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斷,。一起量一量,看誰估計得最準確,。
4,、師出示一垛本子,這個垛本子的高是1分米,。
小組合作(四)
5,、估一估,課桌大約寬幾分米,,再準確地量一量,。(小組合作)
6,、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長度或寬度或厚度是大約是1分米,。
插座的邊長粉筆的長度
7、到現在為止,,我們已學習了哪些長度單位了,,同桌之間一起用米、分米,、厘米,、毫米4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學生分組互相用手勢表示,。
8、小組討論交流:1米等于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間有多少關系?(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解決的方法)
方法一:拿出已準備的1米長的繩子,,兩人合作,一個用尺子量,,每量一分米,,另一個同學就在紙條上做一個記號,觀察1米里面有幾個1分米,。
方法二:因為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因此1米=10分米,。
方法三:沒有1米線的同學還可以看米尺,。在米尺上一分米一分米的數一數,看看剛才的結論是否正確,。(板書:1米=10分米)
總結歸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板書)
五,、鞏固發(fā)展
1.口述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并用手勢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長度單位間有什么關系,?
板書:毫米,、分米的認識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材分析篇三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甜甜的夢》第一課,實際上是長度單位的認識,。本節(jié)課是以厘米這個長度單位為紐帶,,將米、分米和毫米聯(lián)系起來,。借助測量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表象,認識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教材引導學生參與多種活動,,把估測活動貫穿于整個測量過程之中,使學生建立豐富的表象,逐步形成長度概念,。
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并知道1米=100厘米,對1米和1厘米有一定的感知,,能借助手勢表示它們的長度,,同時學生初步學會了測量的方法。
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和實際測量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實際測量活動中,經歷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的過程,;在具體的情境中,學會選用適當的長度單位,、尺子進行測量,;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的操作過程建立長度認識,。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體會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產生對身邊事物長度的關注與好奇心,以及積極參與測量的愿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重點: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難點:在具體的情境中,,學會選用適當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常規(guī):米尺、小尺子,、一分米長的紙條,、一分硬幣 多媒體:課件
直尺、一分硬幣,、紙條
一,、復習舊知引入:
師: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了測量物體的長度,,現在我們來一起復習一下,。(多媒體課件)
1. 測量物體的長度通常用( )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 )和( )
2. 測量較長的物體一般用( )作單位,,測量較短的物體一般用( )作單位,。
3. 1米=( )厘米 生:(看大屏幕說一說) 師:通過復習,你們掌握得還不錯,。同學們下面我們大家一起再用手來比劃一下看看1米和1厘米有多長,。
生:(一起比劃1米和1厘米)
師:(出示課件)誰能從尺子上找一找哪是1厘米?
生1:從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
生2:從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
生3:從刻度2到刻度3是1厘米,。
生4:從刻度3到刻度4是1厘米。 ……
設計意圖:復習長度單位厘米,、米以及他們之間的進率,,同時感受1米和1厘米有多長。
二,、新授
活動一:認識毫米
師:拿出1分錢的硬幣,,你能測量一下1分錢硬幣的厚度大約多少?
生:不到1厘米,。
師:如何表示這不到1厘米的物體的長度呢,?這就需要我們再來認識的一位新朋友——毫米,毫米也是一個長度單位,,它用字母mm表示,。
生:有一個一個的小格。 師:尺子上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師:你再來數一數1厘米之中間有多少毫米,。一組數從刻度0到刻度1,二組數從刻度1到刻度2,,三組數從刻度2到刻度3,,看看你們數的結果是不是一樣。
生: (拿出尺子數)
生1:10毫米,。
生2:10毫米,。
生3:10毫米。
師:也就是說1厘米 = 10毫米
師板書: 1厘米 = 10毫米
師:現在同桌再來一起測量一下1分錢硬幣的厚度大約多少,?
生:這個硬幣的厚度大約1毫米 ,。
師:看老師也測量了一下,(出示課件)它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師:你能借助這1分錢的硬幣用手勢表示出1毫米大約有多長,?
生演示
師:看到用手勢表示出來的1毫米,你有什么感覺,?
生:1毫米特別的短,。
師:現在我們學習了毫米這個長度單位后就能更準確的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下面我們看大屏幕,,這根曲別針多長,?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生:從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從刻度1到刻度2之間占了8個小格,,也就是8毫米,。這根曲別針長1厘米8毫米,也就是18毫米,。
師:這根鐵釘長多少毫米,?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生:從刻度0到刻度2是20毫米,,從刻度2到刻度3之間占了8個小格,,也就是8毫米。這根鐵釘長( 28 )毫米,。
師:現在我們已經學習了三個長度單位了,,它們是毫米、厘米,、米,,我們再一起用手來比劃一下看看1米、1厘米和1毫米有多長,。 生用手來比劃,。
設計意圖:以不到1厘米長的1分錢的硬幣的厚度,引入毫米的認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發(fā)現以前知識不能解決遇到的問題,,產生學習新知識的需求,在測量中感知1毫米有多長,,認識毫米和厘米之間關系以及用字母表示毫米,。
活動二:認識分米
師:現在拿出老師發(fā)的紙條,同桌一起測量一下它有多長,。
生: 10厘米
師:其實10厘米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1分米,,分米是我們這節(jié)課認識的第二個新朋友。(師板書:分米 dm)
師:那么1分米到底有多長呢,?
生:1分米就是10厘米
(師板書:1分米= 10厘米 )
師:用手勢表示1分米的長度
生:1米=10分米,。
師:對,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就是1米=10分米(板書)快在小組內說一說并記住它們的關系,。
1米 =10分米 10分米= 1米 板書:1米 =10分米
師:請看黑板,,我們認識了兩個新朋友(毫米、分米)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毫米和分米的認識(板書)
師:加上我們原來所學的米和厘米,,他們都是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叫做長度單位。請閉上眼睛想一想我們都學過哪些長度單位呢,?你能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一下嗎,?現在同桌兩人相互說一說:毫米——厘米——分米——米 (找生邊說,其余同學用手勢表示)
師:我們以后在測量物體時,,該怎樣選擇長度單位呢,?(生說)
師:現在我們已經學習了4個長度單位了,,這有一本書測量后忘記了寫單位,,你來給它填上合適的單位,。(課件展示)
生:這本書長2( 分米 )寬14( 厘米 )
設計意圖:在動手的測量1分米的紙條時,進而認識分米這個長度單位,。并知道1分米=10厘米,。通過觀察米尺,找出分米與米之間的關系(1米 =10分米)以及用字母表示分米,。
三,、練習鞏固、拓展延伸
智慧大闖關:
設計意圖:不斷提升難度來綜合診斷對長度單位的感知,。
四,、本課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還有哪些收獲,?
生:認識了毫米,、分米 知道了......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了解學生的收獲,反饋教學的`所得,。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本節(jié)課讓學生經歷測量常見物體長度的過程,,引出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讓學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米是日常測量的需要,,感受到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價值,。通過創(chuàng)設矛盾的情境,讓同學們用直尺測量實物具體有多長,、多厚,,從解決身邊的問題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探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的強烈愿望,。教學中,,我把學生的發(fā)展放在第一位。教學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數,, 學生對1毫米的實際長度有一個初步的直觀印象,,并且通過手勢幫助學生形成1毫米的表象,接著通過看一看,、數一數,,使學生的直觀的認識到毫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1厘米=10毫米,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體驗學習的輕松和快樂,。分米的認識也是通過先估計,再讓學生在實際測量動手操作中得出10厘米就是1分米,。再讓學生用手勢表示1分米的長度,,然后在生活中找長度是1分米的物體,。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通過練習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材分析篇四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分米、毫米,,教科書第31~38頁,。長度單位的進率。
通過測量活動,,感受1千米,、1分米、1毫米有多長,,并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能根據題情景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培養(yǎng)合作意識,,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尺子、人民幣硬幣等
一,、導課,。
師:你都學過那些長度單位?今天老師帶領小朋友一起去觀察新的長度單位,,你們喜歡嗎,?(課件出示課本情境圖。)
師:你發(fā)現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思考后回答)
二、新授,。
師:觀察圖中的畫面,,你有什么發(fā)現?
師:你愿意把你的發(fā)現說給同學聽聽嗎,?
師:同學們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嗎,?
分組交流
師:哪個小組說一下你們的發(fā)現?
師:同學們發(fā)現了生活中這么多的可用長度單位測量的現象,看來,,長度單位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
學生觀察準備的學具(找出厘米和毫米的不同)
三、認識毫米,、分米,、千米
1、“1毫米”的認識:
猜一猜,、說一說1毫米有多長,?
觀察直尺,,從直尺上找出1毫米的長度
學生交流后小結:支持上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毫米用“mm”表示。它是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
用手勢表示1毫米畫出1毫米的直線
估測一下,,生活中什么物體的長度是毫米
(鉛筆尖的長度、螞蟻的長度,、一分硬幣的厚度等等)
2,、認識“1分米”
找一找:生活中長度大約是1分米的物體
3、認識“1千米”
介紹關于千米的指示:1千米就是1000千米,,千米也叫公里,,用km表示。是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
感受1千米的長度:(學校教學樓長約100米,,10座教學樓的長大約是1千米;操場上的跑道長約60米,,17個這樣的跑道結在一起大約是1千米等等)
小結: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計量物體長度的單位,叫做“長度單位”,。
作業(yè)設計:
用毫米,、厘米、千米等作單位量一量家里的物品,。
板書設計: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千米=1000米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材分析篇五
洛南縣石坡鎮(zhèn)桑坪小學李萍
本節(jié)課讓學生經歷測量常見物體長度的過程,,引出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讓學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米是日常測量的需要,,感受到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價值,。本節(jié)課的設計,本著“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為主”的原則,,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猜測,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長度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能力,,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實際生活又運用于實際生活的觀點,,同時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長度的直觀表象,。
2.使學生在實際測量中,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和測量工具,,會測量一些物體或線段的長度,,并提高估測能力。
3.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2.會用毫米,、分米作單位量出物體的長度。
1,、提問:你們都學過那些長度單位,?
學生:米和厘米
2、關于米和厘米你們都了解那些知識呢,?
3,、你能用手比劃1米、1厘米大約有多長,?
1,、初步感受1分米的長度:
(2)那么大家估計的到底對不對呢?下面就讓我們一齊動手來驗證一下,。
2,、體驗分米和厘米之間的進率:
板書:板書:1分米=10厘米
板書:1米=10分米
(3)體驗分米在生活中的作用:
(1)體驗毫米的作用: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板書:毫米)
師:經過大家的總結才知道,,我們可以使用這么的方法對長度單位進行研究?,F在我們就利用自己剛才學到的學習方式,以小組為單位,大家合作一起來研究關于毫米的知識好不好,。
(2)用硬幣體驗一毫米的長度:
(3)總結歸納:1厘米=10毫米
(4)說說生活中哪些物品都是用毫米作單位,?
1、提問: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分米和毫米)
2,、再次用手比劃4個長度單位的長度。
1,、同座之間互量從手腕到中指的指尖有多長,?
2、課本第四頁“做一做”的習題,。
3,、完成游戲:請四名學生戴好師提前做好的頭飾,分別扮演米,、分米,、厘米,、毫米,。先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再說各自的用途和相互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