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長江三峽導游詞講解篇一
大家好!
歡迎大家乘船游覽美麗的長江三峽,。我叫邱勁松,是長江海外旅行社的專職導游,,持證號碼是40067號,,市旅游投訴電話號碼是:023-63866315。今天能站在這里為大家提供服務,,我感到十分的高興和榮幸,。希望三峽之旅和我的服務都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好,,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去游覽萬里長江上的著名景區(qū)——長江三峽,。
首先呢,我想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長江,。大家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長河,,它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它發(fā)源于我國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主峰西南側,,流經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跨十一個省市自治區(qū),,最后匯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流域面積180余萬平方公里,,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5,。水量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亞馬遜河和剛果河,相當于黃河水量的20倍,。長江納百川容千流,,穿山越谷,浩浩蕩蕩,,氣勢磅礴,,在重慶至湖北境內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峽谷,造就了雄奇壯麗的三峽百里山水畫廊-長江三峽,,這便是我們今天要游覽的地方,,我們今天所說的三峽其實就是衢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jié)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200多公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瞿塘峽,,又稱夔門,,西起重慶奉節(jié)白帝城,東止巫山縣的大溪鎮(zhèn),,全長8公里,,在舉世聞名的三峽中最短,但是景觀最雄偉壯觀,,以雄偉險峻著稱,,巫峽西起重慶大寧河口,東止巴東縣的關渡口,,全長44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既長又整齊的一峽。以幽深秀麗聞名,,西陵峽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全長76公里,,以陷著稱,,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tài)各異,,船行駛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雄偉壯觀的山水風光,、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眾多的名勝古跡使三峽成為我國著名的黃金旅游線和舉世聞名的觀光旅游勝地,。因為有了三峽,長江變得更加雄偉,,因為有了三峽,,風光變得格外秀麗。三峽風光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中的瑰寶,,古往今來,三峽留下了歷代騷人墨客暢游的千古絕唱,,三峽旅游一直是萬里長江不變的主題,。三峽因長江而存在,長江以三峽而驕傲,。
美國人羅斯福曾說,,每個美國人都一定要去看看科羅拉多大峽谷,因為峽谷是用時間緩慢雕刻出的驚心動魄,。和科羅拉多大峽谷純粹沙石溝壑的粗獷相比,,三峽更完美地將山、水,、文化景觀結合到了一起,,而且三峽是全球排名前五位的大峽谷中唯一可以乘船在大江上游覽大峽谷。世界上大江大河很多,,大峽谷也不少,,但是要么有江無峽,要么有峽無江,,只有我國的長江三峽才同時擁有著名的大江和雄壯的峽谷兩者兼?zhèn)涞娘L光,。
到了這里,也許有游客朋友會問,,這么漂亮的長江三峽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其實,,關于三峽的形成也有很多美麗的傳說。最典型,、流傳最廣的應該是“大禹開江”的說法,,是說長江的主流最早不是經現(xiàn)在的三峽流下,,而是流經古之南江“涔水”。由于當時天下洪水泛濫,,大禹鑿巫山,,令江水得東過,終于使長江“東流之注五湖(長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巢湖)之處,,三峽之水從此暢通,長江的主流才改從現(xiàn)在的河道(即北江)流淌,。大禹導江治三峽,,是有史料記載的。春秋孔子,、漢代諸葛亮,、北魏酈道元等歷代名人都有論述。這些關于三峽形成的美好的神話傳說只不過反映了古代人民在與洪水長期斗爭中的強烈愿望,。從地質發(fā)育看,,長江三峽顯然不是人工開鑿或鬼斧之功,而是強烈的造山運動所引起的海陸變遷和江河發(fā)育的結果,。
三峽地貌變化之大,,可以用滄海桑田來形容。遠古時代,,三峽地區(qū)是一片汪洋大海,。距今1.8億年前的印支造山運動,使華南地區(qū)形成陸地與華北陸地聯(lián)成整體,,中國地勢東高西低,,西南地區(qū)仍為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古長江從東向西流向古地中海,。距今7000萬年前,,燕山造山運動使巫山山脈自北而南隆起,切斷古長江,,于是,,巫山以東的古長江即向東流,巫山以西的古長江仍向西流,。距今4000萬年前新生代之初,,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氣勢非凡,使中國的西部地區(qū)迅速抬升,,形成世界第三極高峰和整個青藏高原和中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強迫浩淼的西部之水向東流去,,去沖刷切割阻擋長江的巫山山脈。長江左突右沖,,終于波濤洶涌劈開巫山山脈,,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長江三峽大峽谷,。長江也就永遠的“大江東去”,,從此“不盡長江滾滾來”!
好,,各位朋友,,剛才我們游覽了長江三峽的前另個峽,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三峽中的最后一峽——西陵峽,,西陵峽景觀很多,,但我今天主要要介紹的是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提起三峽工程,,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會為此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然而三峽工程的建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早在1920xx年,,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設三峽工程的構想,,之后毛主席也提到截斷巫山云雨,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的偉大構想,,到1994年破土動工,距最初構想有近80年了,。三峽工程共分為三期,,嚴格的說是四期,1992年-1994年為籌建期,,修筑了長28公里的三峽壩區(qū)專用公路,,一期是從1994年到1997年,以大江截流為標志,,相信大江截流時的壯觀場面大家已經從電視上看到過,。二期是從1997年到20xx年,以第一臺發(fā)電機組安裝完成為標志,,水位將抬升到135米,。第三期工程從20xx年到20xx年,以二十六臺機組全部發(fā)電,,大壩建成為標志,,水位將抬升到175米。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防洪問題的關鍵,,工程還有發(fā)電,、航運、灌溉和發(fā)展庫區(qū)經濟等多項綜合效益,,對我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及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起著重要的作用,。三峽大壩建成后全壩長1983米,最大壩高為185米,,最高運行水位175米,,總蓄水量393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年發(fā)電量847億度,,相當于1991年全國總發(fā)電量的1/8,相當于十座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三峽大壩建成后,,我國每人每年將可以增加用電70度。好了各位朋友,,關于長江三峽呢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一點印象,不詳盡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海涵,。
長江三峽導游詞講解篇二
在我們到達登船碼頭之前呢,,我想先向大家簡要的介紹一下三峽的概況。
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它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納百川千流,自西向東,,橫貫中國腹地,,全長6300余公里。它滿載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東海,。長江是僅次于南美亞馬遜河和非洲尼羅河的世界第三大河,她是孕育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搖籃,。它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沖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jié)的白帝城,,東至我們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201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峽谷之一,。之所以稱為三峽呢,是因為她是由著名的三段峽谷組成的,,自西向東依次是:雄偉的瞿塘峽,,秀麗的巫峽和險峻的西陵峽,。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已經抵達了碼頭,,請大家整理好隨身攜帶的物品隨我登船,,一起開始神奇壯麗的三峽之旅吧!由于我們是逆流而上,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第一個峽谷——西陵峽,。風光綺麗的西陵峽,,西起湖北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宜昌市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的西邊(夷陵是宜昌的古稱)故得名,。西陵峽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為西陵峽的壯美。西陵峽峽中有峽,,灘中有灘,,自古三峽船夫世世代代在此與險灘激流相搏。解放后整治航道,,西陵峽中灘多水急的奇觀,、船夫搏流的壯景不復存在了,尤其是隨著葛洲壩工程和三峽工程的建成蓄水,,險灘礁石更是永睡江底了,。像今天這樣的順暢地行船在以前是絕對不敢想象的,就讓我們以輕松的心情欣賞西陵峽兩岸的美妙景色吧,。
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南津關——長江三峽的起始點,,長江中上游的分界線。過了南津關,,我們就到了燈影峽,。燈影峽是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馬牙山上有四塊奇石,,酷似《西游記》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高興歸來的生動形象:手搭涼蓬,、前行探路的孫悟空;捧著肚皮、一步三晃的豬八戒;肩落重擔,、緊步相隨的沙和尚;安然坐騎,、合掌緩行的唐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每當夕霞晚照,,從峽中遠望,,極似皮影戲中的人物,當地人叫“燈影戲”,,故名燈影峽,。
各位朋友,我們的游船現(xiàn)在是航行在燈影峽中,,兩岸映入我們視野的便是三峽人家風景區(qū),,它位于以險峻著稱的西陵峽境內,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橫跨秀麗的燈影峽兩岸,,面積14平方公里,它既是大型的三峽自然風景區(qū),,一肩挑兩壩,,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一江攜兩溪,龍進溪和楊家溪,。它又是大型三峽文化主題公園,,古老的地質文化、巴人文化,、楚國文化,、土家文化、碼頭文化和軍事文化等構成三峽人家的歷史人文景觀,。
隨著船行出燈影峽不久就到了香溪寬谷,。在這綠水悠悠的香溪之濱,歷史上曾誕生過兩位著名人物:一位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一位是漢代的王昭君,。傳說有一天,昭君在溪邊洗臉,,無意中把頸上項鏈的珍珠散落溪中,,從此溪水清澈,水中含香,,似一條流香溢美的彩帶,,故名香溪。三峽工程蓄水后,,游船可從長江直到昭君村,,中途也可到達屈原故里———樂平里。
現(xiàn)在我們的游船已經進入了以“秀”著稱的巫峽。巫峽從湖北巴東縣的官渡口到重慶巫山縣的大寧口,,綿延45公里,。幽深秀麗的巫峽,處處有景,,景景相連,,最為壯觀的則是“巫山十二峰”,而其中神女峰最令人向往,。
各位朋友,,請隨我手指的方向遠望,看見那塊矗立在山峰之顛的靈石了嗎?那就是傳說中化身靈石的巫山神女,,遠遠望去,,就象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含情脈脈地凝視著江面,。神女峰不僅峰姿秀麗,,而且傳說動人。三峽地區(qū)有很多有關這位神女的傳說故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這樣的:很久以前,,一位專門以打魚為生的漁夫,有一次他在江上捕魚,,由于那天風雨大作,,漁夫沒有回來,他的妻子天天站在山頂苦苦企盼自己的丈夫有朝一日回家來,,日也盼,夜也盼,,風雨無阻,。漁夫沒有回來,她自己也傷心地化為巖石,,佇立在山峰之顛,,人們有感于這位堅貞妻子的行為,稱呼她為“神女峰”,。這個感人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在民間流傳,,神女峰也被譽為美好愛情與夫妻間真誠相待、同甘共苦的美好象征,。
時間過得真快,,現(xiàn)在我們的游船已經抵達了此行的最后一個峽谷——瞿塘峽。大家看,,這里水天一色,,江流急湍,波濤滾滾。往兩邊看,,兩岸的山峰猶如刀削斧砍過一樣,,長江流經此地猶如細帶。這里就是瞿塘峽的峽口——夔門,。上游的江水流經這里,,突然變窄,最窄處不足100米,,浩浩蕩蕩的江水如萬馬奔騰直奔夔門來,。于是杜甫曾經有詩云“眾水匯涪萬,瞿塘爭一門”,,描述的就是夔門江水的壯麗景觀,,故有“夔門天下雄”之美譽。夔門還是財富的象征,,因為舊版五元人民幣和現(xiàn)在的十元人民幣的背面就以夔門為圖案,,因此夔門又稱之為“財富之門”,滾滾而來的江水正是財源廣進的意思,。建議大家在此拍照留念,,將夔門滾滾而來的“財富”都悉數帶回家。
快樂的時光總是這么匆匆,,轉眼間咱們的三峽之旅就要結束了,。
長江三峽導游詞講解篇三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旅行社的龐翀,擔任你們此次的導游,,你們呢?可以叫我龐導,,也可以叫我小龐,接下來的幾天將由我?guī)ьI大家游覽美麗的長江三峽,。俗話說,,風景美不美,全靠導游一張嘴,,但我們這次要游覽的美景,,就算我一個字也不說,您還是會由衷的贊嘆一個字——美!
好了,,我們的游輪已經啟動了,,現(xiàn)在我們就去領略著名景點——長江三峽的豪情壯志吧。有人曾說:“不走三峽,,就不算到過長江,。不游三峽,就不算了解長江,?!笔紫饶?,我還是為大家簡介一下長江!
大家知道,長江世界第三,、中國第一長河,,它發(fā)源于我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慶等11個省市最后匯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三峽指的就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奉節(jié)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的南津關,,全長193公里。三段峽谷各有其特色,,瞿塘峽雄偉險峻,,西起奉節(jié)白帝城,東止巫山大溪鎮(zhèn),,全長8公里;巫峽幽深秀麗,,從巫山大寧河口至湖北巴東涫渡口,全長45公里;西陵峽灘多險急,,西起湖北巴東涫渡口,,東至宜昌南津關,全長70公里,。
隨著三峽工程的步伐,,長江水位上升到175米,雖然水位上升,,但峽谷氣勢依舊雄偉。整個長江三峽成為了一個大水庫尤為壯觀,。?經過這幾天的快樂旅程,,我們的游船來到了渝東第一門戶——美麗的巫山,巫山也是我最愛的家鄉(xiāng),,在這兒,,我代表巫山60萬人民歡迎各位的到來,隨著游船的前進,,此時我們進入了長江三峽中最秀麗的巫峽,。
巫峽中的人文景觀很多,但是最引人注意的還是屹立于兩岸的巫山12峰,十二峰各有特色,,有的如金龍騰空,,有的像少女亭亭玉立,有的似鳳凰展翅,,千姿百態(tài),,嫵媚動人,其中最為秀麗的就是神女峰了,。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就在神女峰的腳下,請大家抬頭向上看,,她像不像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呢?她每天迎來燦爛的朝霞,,又送走絢麗的晚霞,所以神女峰也被稱為望霞峰,,三峽中還流傳著一個神話,,相傳從前在三峽里有十二條惡龍,它們興風作浪,,危害百姓,,王母娘娘的小女兒瑤姬知道后便和眾姐妹們一起來到凡間斬殺了十二條惡龍,并向大禹傳授天書幫大禹治理好了三峽,,她們被巫峽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她們化作山峰屹立于巫峽兩岸守護著巫峽,其中神女峰便是瑤姬的化身,。這個傳說故事寄托了三峽人民征服險灘,,戰(zhàn)勝惡水的美好愿望。大家請?zhí)ь^看,,天空中的云彩,,似煙非煙、似云非云,,變化多端,,唐代大詩人元稹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名句,,相信它的意思也一定有不少的朋友知道吧,,看到過大海的人,再大的江河也不放在眼里,,而看過巫峽的云彩,,還有哪里的云彩值得看呢
相信,各位游客已經被美麗的巫山神女迷住了吧,,我知道你們迫切的心情,,就不在耽擱你們寶貴的時間了,,下面的兩個小時就交給你們自由參觀游覽,由于山高坡陡,,欣賞美景的同時,,大家可別忘了安全第一哦,好了,,兩個小時后再此處集合,,不要忘了時間,我期待你們的滿載而歸!
長江三峽導游詞講解篇四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代表宜昌國際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叫李樂,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俗話說,,風景美不美,,全靠導游一張嘴,還有句老話是“觀景不如聽景”,,但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景點,,就算我一句話都不說,您還是會由衷的贊嘆一個字——“美”!老子說“大美無言”,,今天就讓您體會體會!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游覽著名景點——長江三峽。有人說:“不走三峽,,不算到過長江,。不游三峽,不算了解長江,?!笔紫饶兀蚁霝榇蠹医榻B一下長江,。大家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長河,,它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它的源頭在我國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跨十一個省市自治區(qū),最后匯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長江流域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5。
當長江流至四川東部的奉節(jié),,便沖開重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雄偉壯麗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這便是我們今天要游覽的地方,,我們今天所說的三峽其實就是衢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jié)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200多公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衢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灘多水急,,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tài)各異,,船行駛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便是衢塘峽,又稱夔門,,西起重慶奉節(jié)白帝城,,東止巫山縣的大溪鎮(zhèn),全長8公里,,在舉世聞名的三峽中最短,,但是景觀最雄偉壯觀,長江在這里切過中生代石灰?guī)r,,形成了陡峭的峽谷,,瞿塘峽兩端入口處,,兩岸斷巖峭壁猶如刀砍斧削,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故稱“夔門”,也叫瞿塘峽關,,山巖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又因尖尖的山嘴活像一個大蟠桃,,故有桃子山別名。右邊的名白鹽山,,不管天氣如何,,總是現(xiàn)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好象有一層鹽撒在上面,。
這里山高峽窄,,仰視碧空,云天一線,,唐代詩人杜甫曾寫下“歡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的名句。峽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處不足五十公尺,,波濤洶涌,奔騰呼嘯,,令人驚心動魄,。在白帝城下的礁石上,有兩根鐵柱,,是古代“鐵鎖關”的遺跡,。鐵鎖關是用鐵鏈“斷江”或“鎖江”。據載,,公元九○四年(唐天佑元年),,張武在瞿塘峽口“作鐵捆,絕江中流,,立柵于兩端,,謂之鎖峽”。建立鐵鎖關的目的,,起初是防御外敵人侵,,后來曾一度成為關卡,商旅往來均須繳納稅銀。在白鹽山的絕壁上,,有一列之字形石孔,,自下而上至山腰。在山下起點處,,有“宋開慶路元帥”字樣依稀可辨,上邊有一個平坦的臺子,,叫望鄉(xiāng)臺,。相傳這是孟良梯,其實是古代人民鑿孔栽木或采藥的古棧迢遺址,。在北岸一處黃褐色懸崖上,,有幾個豎立的洞穴,約寬半公尺,,從前里面置有長方形的東西,,從遠處看去,狀如風箱,,故名風箱峽,。那些風箱是戰(zhàn)國時代遺留的懸棺,共發(fā)現(xiàn)九副,,棺中有青銅劍和人骨,,現(xiàn)在懸棺已墜毀,洞穴仍存,。
“巴東三峽巫峽長”,,長江出大寧河口進入巫峽寬谷,我們也就進入了畫廊般的巫峽,。巫峽西起重慶大寧河口,,東止巴東縣的關渡口,全長45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既長又整齊的一峽,。巫山春秋為夔子之國,戰(zhàn)國時是楚國的巫郡,。據晉代郭璞《巫咸山賦》載,,唐堯時有一御醫(yī)巫咸深得堯心,生前封于此山,,死后葬于山中,,故以巫為地名。一說因在重巒疊嶂的巫山懷抱之中,,故稱巫山,。巫峽谷深狹長,日照時短,峽中濕氣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霧,,云霧千姿萬態(tài),似煙非煙,、似云非云,,變化多端,有的似飛馬走龍,,有的擦地蠕動,,有的像瀑布一樣垂掛絕壁,有時又聚成滔滔云紗,,在陽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峽佛光,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絕唱,。屏列于巫峽南北兩岸巫山十二峰極為壯觀,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為峭麗,。古往今來的游人莫不被這里的迷人景色所陶醉,。三峽水庫到達175米以后,巫峽水位僅提高80米,,對幽深秀麗的峽谷風光沒有大的影響,,相反地有杉木壤溪、神女溪等更幽深的峽谷景觀可以開發(fā),,給游覽巫峽增添更多的奇情野趣,。
好,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就來到了三峽中的最后一峽——西陵峽,,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全長66公里,曾經的西陵峽以灘多水急著稱,,自古三峽船夫世世代代在此與險灘激流相搏,。“西陵峽中行節(jié)稠,,灘灘都是鬼見愁”,。而現(xiàn)在,這樣的情況已成為歷史,,隨著葛洲壩工程的建成蓄水,,水位上升,險灘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峽中灘多水急的奇觀,、船夫搏流的壯景不復見了。今天西陵峽的大部分已經成為葛洲壩平湖庫區(qū),,船行駛在西陵峽中也感覺是那樣的平穩(wěn)和舒適,,我們沿途可欣賞博大恢弘的三峽工程及西陵峽兩岸的美妙景色。
西陵峽景觀很多,,但我今天主要要介紹的是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提起三峽工程,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會為此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然而三峽工程的建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早在1920_年,,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設三峽工程的構想,,到1994年破土動工,距最初構想有近80年了,。三峽工程共分為三期,,嚴格的說是四期,1992年-1994年為籌建期,,修筑了長28公里的三峽壩區(qū)專用公路,,一期是從1994年到1997年,以大江截流為標志,,相信大江截流時的壯觀場面大家已經從電視上看到過,。二期是從1997年到20_年,以第一臺發(fā)電機組安裝完成為標志,,水位將抬升到135米,。第三期工程從20_年到20_年,以二十六臺機組全部發(fā)電,,大壩建成為標志,,水位將抬升到175米。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防洪問題的關鍵,,工程還有發(fā)電、航運,、灌溉和發(fā)展庫區(qū)經濟等多項綜合效益,,對我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及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峽大壩建成后全壩長1983米,,最大壩高為185米,,最高運行水位175米,總蓄水量393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年發(fā)電量847億度,,相當于1991年全國總發(fā)電量的1/8,相當于十座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三峽大壩建成后,,我國每人每年將可以增加用電70度。
好了各位朋友,,關于長江三峽呢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希望能再次見到各位,。最后祝大家一路順風,,萬事如意。
長江三峽導游詞講解篇五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為大家服務,。我是來自重慶中國青年旅行社的導游,,我姓溫,大家可以叫我小溫,。在大家游覽重慶的期間,,我會竭盡所能為大家服務,如果小溫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夠提出來,,以便我的改進;做得好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給予我肯定,,以增強我的信心,。我預祝大家的這次旅途,玩得開心,,吃得撐心,,住得舒心。謝謝大家!
游客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從朝天門出發(fā),就開始了我們的三峽之旅,。大家都說:“不走三峽,,不算到過長江。不游三峽,,不算了解長江,。”在我們的三峽之旅開始之時,,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長江三峽的整體情況,。
一開始講長江三峽,,就不得不說說長江。眾所周知,,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中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我國青海,西藏,,云南等11個省市,,最后匯入東海,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面積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5,。
長江自西向東流淌,在重慶境內約長683千米,。長江流經重慶奉節(jié)時,,沖破了那里的崇山峻嶺,奔騰而下,,就形成了我們今天即將見到的,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長江三峽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首。它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及中間的峽谷地帶組成,西起重慶奉節(jié)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橫穿奉節(jié)、巫山,、巴東,、秭歸和宜昌5個縣,全長193公里,,它以“瞿塘雄,,巫峽秀,西陵險”而馳名,。
杜甫的詩句“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講的就是,長江三峽的第一峽——瞿塘峽,。瞿塘峽西起重慶奉節(jié)白帝城,,東到巫山大溪鎮(zhèn),,全長8千米,是三個峽中最短的,,卻是最雄偉壯觀的,。
第二個峽是巫峽。巫峽西起巫山大寧河口,,東到湖北巴東關渡口,,全長45千米,以幽深秀麗著稱,,固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絕唱來贊美巫峽。
最后一個峽便是西陵峽,。西陵峽西起湖北秭歸香溪口,,東到宜昌南津關,全長70千米,。曾經的西陵峽以灘多水急而著稱,,但由于三峽工程蓄水的原因,這里的水勢已變得平緩,,高峽出平湖,,除部分景觀淹沒庫底之外,多數綺麗風光依然如舊,。
位于西陵峽內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即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我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三峽工程建筑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組成,,壩高185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時,年發(fā)電量847億千瓦時,,蓄水位為175米,。三峽工程具有發(fā)電、防洪,、通航三大作用,。
游客朋友們,在我們的這次三峽之旅的途中,,我們會經過像白鶴梁,,豐都名山,石寶寨等等,,著名的名勝遺跡,,接下來,,我們就去云陽的張飛廟看一看。
張飛廟又名張桓候廟,,始建于三國蜀漢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可謂歷經滄桑,,經久不衰,。但是,由于三峽工程的蓄水,,張飛廟會被淹沒水底,,于是,國務院為張飛廟量身定做了搬遷的保護項目,。從1998年開始,,經過了6年的艱辛工作,終于將張飛廟從云陽的飛鳳山搬遷至現(xiàn)在的盤石鎮(zhèn),。張飛廟現(xiàn)在90%的構建都是從老廟拆遷來的材料,,仍然保持著老廟的地理特征。
張飛廟有“巴蜀一勝境,,文藻一勝地”之譽,。這個稱譽到底是怎么來的呢?大家聽我細細道來。張飛廟是一組完美的古建筑群,,它依山取勢,,坐巖臨江,層層疊起,,錯落有致,廟內殿宇巍峨,,古樸厚重,,有“巴蜀一勝境”之譽,當之而不愧,。文人騷客,,每每游覽了張飛廟之后,都會為張飛廟之美景所觸動,,于是,,揮毫賦詩,留下了很多名人字畫碑刻,、楹聯(lián)等在張飛廟里,,所以,人們就稱張飛廟為“文藻一勝地”,。
講了關于張飛廟的這么多,,我想大家已經知道,,張飛廟是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建。蜀將張飛,,剛毅勇猛,,一代英雄為古今很多人所敬仰。很多游客朋友可能要問,,為何張飛廟會建在云陽,,這兒與張飛南征北戰(zhàn)的地方都沒有明顯的聯(lián)系?相傳,三國時期,,吳蜀交戰(zhàn),,關羽戰(zhàn)敗而死,當時張飛正駐守閬中,,聽聞自己的兄弟被殺害,,心中怒火重重,立即召集兵馬,,準備出征伐吳,,為關羽報仇。他的部下張達,、范疆知道這次出征很難勝利,,可他們又害怕張飛的威武,于是,,趁張飛醉酒睡著之時,,將其殺害,并取下頭顱,,準備投奔吳國,。殊不知,吳蜀談和了,,兩人聽說后,,驚恐萬分,將張飛的頭棄之長江,。當天,,一漁夫在打漁時打撈起了張飛的頭顱,便將他的頭葬在岸邊,。后來,,當地的百姓還為其修建了寺廟,就是最早的張飛廟,。因此,,就有了張飛“身葬閬中,頭葬云陽”的奇妙傳說,。
張飛廟內的主要建筑有結義樓,、正殿,、旁殿、助風閣,、杜鵑廳等,。
各位游客朋友,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結義樓”,,顧名思義,它是以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而命名的。這是一個三層的木結構建筑,,紅柱黃瓦帶藻井,,典型的盔頂式建筑。進了結義樓,,大家請看我們的右邊,,我們抬頭可見臺基上:劉、關,、張三人高舉酒杯,,仰天長望,結義為兄弟的那一派豪情,。這組雕像,,形象生動的將當年三位英雄灑血祭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時的那份慷慨,、悲壯再現(xiàn)在我們眼前,讓我們不禁想感嘆三位英雄的豪爽?,F(xiàn)在,,請大家在看看我們的左邊,映入眼簾的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奉皇命所寫的《幽蘭賦》?!队奶m賦》木刻共6塊12幀,,高2.07米,寬3.86米,,是廟內最大的木刻,。它置于結義樓底,讓我們一進門就能看到,,給人一種氣勢磅礴之感,。
長江三峽導游詞講解篇六
大家都知道我們今天要參觀的便是長江三峽了,,在我國流傳這樣的一句話:“三峽天下壯,請君乘船游,?!苯酉聛砭驼埓蠹液臀业巧稀拜p舟”號,一起去領略一下三峽獨特的魅力吧,!
好,,下面請大家一起去游覽久負盛名的長江三峽。有人說:“不走三峽,,不算到過長江,。不游三峽,不算了解長江,?!? 首先呢,我想為大家介紹一下長江,。大家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長河,,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西藏,、四川,、重慶、湖北,、湖南,、上海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qū),全長6300余公里,,流域面積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5,。它滿載四季浪歌,奔騰不息的流入東海,。當長江流至四川東部的奉節(jié),,便沖開重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雄偉壯麗,,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游覽的地方。我們常說的三峽其實就是衢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白帝城,東至南津關,,全長200多公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衢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灘多水急,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tài)各異,,船行駛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朋友們,,下面就讓我們開始神奇壯麗的三峽之旅吧,。
(西陵峽,從香溪河口起到南津關止,,全長66公里,。單從數字上看,它比巫峽長,,實際上啊,,它并不是一個首尾貫通的長峽,中間還有一段長31公里的寬谷,。此峽分為東西兩段,,西段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和崆嶺峽,;東段有燈影峽,、黃貓峽和宜昌峽。)
好,,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就來到了三峽中的最后一峽——西陵峽,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稱)的西邊,,故叫西陵峽。曾經的西陵峽以灘多水急著稱,,自古以來三峽船夫世世代代在此與激流險灘相搏。而現(xiàn)在,這樣的情況已成為歷史了,,隨著葛洲壩蓄水工程的建成,,水位上升,險灘礁石永睡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峽中灘多水急、船夫與激流相搏的壯觀景象已不復存在了,。西陵峽歷來有三灘四峽,,三灘分別是青灘、泄灘,、嶺灘,,而四峽則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下,、燈影峽以及牛黃峽,,西陵峽更是灘中有灘,峽中有峽,,大灘有小灘,,灘多水急。三峽的船夫世世代代在這里與激流殊死搏斗,,每當有船夫駛進西陵峽時,,就會發(fā)生“觸礁船破碎,滿江尸浮沉”的慘劇,,大家可以順著我的手勢看到,,在青灘之上有一座白骨塔,是專門用來堆積死難船夫的尸首的,。那么說到這里呢,,大家不用擔心,其實自從修建了三峽大壩,,這里的江水也變得十分平緩,,這里也就從險點變?yōu)榫包c了。
隨著三峽的建成,,這里的水位也不斷上升,,已經淹沒了兵書寶劍峽和牛肝馬肺峽,而人們現(xiàn)在也已經把牛肝馬肺峽的相關文物送到文物保護區(qū)了,,待建成之后將對游人開放,,大家有機會的話也是可以去參觀的。
今天西陵峽的大部分已經成為葛洲壩平湖庫區(qū),,所以船行駛在西陵峽中感覺非常的平穩(wěn),、舒適,我們沿途可欣賞壯觀的三峽工程及西陵峽兩岸的美妙景色。西陵峽景觀很多,,我今天主要要給大家介紹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提起三峽工程,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會為此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它不僅是中國人的杰出代表作,,世界也為之驚嘆。然而三峽工程的建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人們談論了近百年,,爭論了半個多世紀。早在1920xx年,,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設三峽工程的構想,然而一直等到近80年之后,,也就是1994年三峽工程才破土動工,。
三峽工程共分為三期,嚴格的說是四期:因為還包含前期的一個籌備工作,,其間主要修建了長達28公里的三峽壩區(qū)專用公路,,一期是從1994年到1997年,以大江截流為標志,,相信大江截流時的壯觀場面大家已經從電視上看到過,。二期是從1997年到20xx年,以第一臺發(fā)電機組安裝完成為標志,,水位將抬升到135米,。第三期工程從20xx年到20xx年,以二十六臺機組全部發(fā)電,,大壩建成為標志,,水位將抬升到175米。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洪災旱災等問題的關鍵,,工程還有發(fā)電、航運,、灌溉和發(fā)展庫區(qū)經濟等多項綜合效益,,對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及綜合國力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峽大壩建成后全壩長1983米,,最大壩高為185米,,最高運行水位175米,總蓄水量393億立方米,,年發(fā)電量847億度,,相當于1991年全國總發(fā)電量的1/8,,也相當于十座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三峽大壩建成后,,我國每人每年將可以增加用電70度,。不得不承認,即使是史詩般的宏篇著作也寫不盡三峽工程對廣大人民和我們國家作出的巨大貢獻,。
長江三峽導游詞講解篇七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為大家服務。我是來自重慶中國青年旅行社的導游,,我姓溫,,大家可以叫我小溫。在大家游覽重慶的期間,,我會竭盡所能為大家服務,,如果小溫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夠提出來,,以便我的改進;做得好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給予我肯定,以增強我的信心,。我預祝大家的這次旅途,,玩得開心,吃得撐心,,住得舒心,。謝謝大家!
游客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從朝天門出發(fā),,就開始了我們的三峽之旅。大家都說:“不走三峽,,不算到過長江,。不游三峽,不算了解長江,?!痹谖覀兊娜龒{之旅開始之時,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長江三峽的整體情況,。
一開始講長江三峽,,就不得不說說長江。眾所周知,,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中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我國青海,,西藏,云南等11個省市,,最后匯入東海,,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面積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5,。
長江自西向東流淌,,在重慶境內約長683千米。長江流經重慶奉節(jié)時,,沖破了那里的崇山峻嶺,,奔騰而下,就形成了我們今天即將見到的,,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長江三峽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首,。它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及中間的峽谷地帶組成,,西起重慶奉節(jié)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橫穿奉節(jié),、巫山,、巴東、秭歸和宜昌5個縣,,全長193公里,,它以“瞿塘雄,巫峽秀,,西陵險”而馳名,。
杜甫的詩句“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講的就是,,長江三峽的第一峽——瞿塘峽,。瞿塘峽西起重慶奉節(jié)白帝城,東到巫山大溪鎮(zhèn),,全長8千米,,是三個峽中最短的,卻是最雄偉壯觀的,。
第二個峽是巫峽,。巫峽西起巫山大寧河口,,東到湖北巴東關渡口,,全長45千米,,以幽深秀麗著稱,,固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絕唱來贊美巫峽,。
最后一個峽便是西陵峽,。西陵峽西起湖北秭歸香溪口,東到宜昌南津關,,全長70千米,。曾經的西陵峽以灘多水急而著稱,但由于三峽工程蓄水的原因,,這里的水勢已變得平緩,,高峽出平湖,除部分景觀淹沒庫底之外,,多數綺麗風光依然如舊。
位于西陵峽內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即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我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三峽工程建筑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組成,壩高185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時,,年發(fā)電量847億千瓦時,蓄水位為175米,。三峽工程具有發(fā)電,、防洪、通航三大作用,。
游客朋友們,,在我們的這次三峽之旅的途中,我們會經過像白鶴梁,,豐都名山,,石寶寨等等,著名的名勝遺跡,,接下來,,我們就去云陽的張飛廟看一看。
張飛廟又名張桓候廟,,始建于三國蜀漢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可謂歷經滄桑,,經久不衰,。但是,,由于三峽工程的蓄水,張飛廟會被淹沒水底,,于是,,國務院為張飛廟量身定做了搬遷的保護項目。從1998年開始,,經過了6年的艱辛工作,,終于將張飛廟從云陽的飛鳳山搬遷至現(xiàn)在的盤石鎮(zhèn)。張飛廟現(xiàn)在90%的構建都是從老廟拆遷來的材料,,仍然保持著老廟的地理特征,。
張飛廟有“巴蜀一勝境,文藻一勝地”之譽,。這個稱譽到底是怎么來的呢?大家聽我細細道來,。張飛廟是一組完美的古建筑群,它依山取勢,,坐巖臨江,,層層疊起,錯落有致,,廟內殿宇巍峨,,古樸厚重,有“巴蜀一勝境”之譽,,當之而不愧,。文人騷客,每每游覽了張飛廟之后,,都會為張飛廟之美景所觸動,,于是,揮毫賦詩,,留下了很多名人字畫碑刻、楹聯(lián)等在張飛廟里,,所以,,人們就稱張飛廟為“文藻一勝地”。
講了關于張飛廟的這么多,,我想大家已經知道,,張飛廟是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建。蜀將張飛,,剛毅勇猛,,一代英雄為古今很多人所敬仰。很多游客朋友可能要問,,為何張飛廟會建在云陽,,這兒與張飛南征北戰(zhàn)的地方都沒有明顯的聯(lián)系?相傳,,三國時期,吳蜀交戰(zhàn),,關羽戰(zhàn)敗而死,,當時張飛正駐守閬中,聽聞自己的兄弟被殺害,,心中怒火重重,,立即召集兵馬,準備出征伐吳,,為關羽報仇,。他的部下張達、范疆知道這次出征很難勝利,,可他們又害怕張飛的威武,,于是,趁張飛醉酒睡著之時,,將其殺害,,并取下頭顱,準備投奔吳國,。殊不知,吳蜀談和了,,兩人聽說后,,驚恐萬分,將張飛的頭棄之長江,。當天,,一漁夫在打漁時打撈起了張飛的頭顱,便將他的頭葬在岸邊,。后來,,當地的百姓還為其修建了寺廟,就是最早的張飛廟,。因此,,就有了張飛“身葬閬中,頭葬云陽”的奇妙傳說,。
張飛廟內的主要建筑有結義樓,、正殿、旁殿,、助風閣,、杜鵑廳等。
各位游客朋友,,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結義樓”,,顧名思義,它是以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而命名的。這是一個三層的木結構建筑,,紅柱黃瓦帶藻井,,典型的盔頂式建筑。進了結義樓,,大家請看我們的右邊,,我們抬頭可見臺基上:劉、關,、張三人高舉酒杯,,仰天長望,結義為兄弟的那一派豪情,。這組雕像,,形象生動的將當年三位英雄灑血祭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時的那份慷慨,、悲壯再現(xiàn)在我們眼前,讓我們不禁想感嘆三位英雄的豪爽?,F(xiàn)在,,請大家在看看我們的左邊,映入眼簾的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奉皇命所寫的《幽蘭賦》,。《幽蘭賦》木刻共6塊12幀,,高2.07米,,寬3.86米,是廟內最大的木刻,。它置于結義樓底,,讓我們一進門就能看到,給人一種氣勢磅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