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級匯報工作,其表達方式以敘述,、說明為主,在語言運用上要突出陳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顯示內容的真實和材料的客觀。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工程測量全站儀實訓報告篇一
此次實習由院里統(tǒng)一組織,,老師帶隊指導,學生自主討論交流操作完成定期下達的任務,。天氣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期間,武漢的這幾天的毒日剛好被我們碰上,,無奈,,但我們還是要認真處理這些工地測量中經(jīng)常遇到的氣候條件變化。各周的任務在前周周五或周末安排,,周末的時候檢查資料,,這樣我們每個學生能夠更好的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檢查在測量過程所出現(xiàn)的問題,。雖然這三星期的艱苦而有益的工程測量實習結束了,,不過在這三個星期里對我們真的是一種考驗,期間有苦有累,,也有甜有快樂,;期間有困難有障礙,也有極大的收獲以及更多的理論知識聯(lián)系實踐能力的提高,??嘀凶鳂沸稳莺敛粸檫^。不管如何,,實習都是一項快樂的活,,起碼告別宿舍顯示屏的強烈輻射,親近自然,,
第一周任務是高程測量及導線測量,。高程測量簡單而容易操作,方位角的確定我們采用坐標方位角,,我們完成的快而順利,。導線測量由于精度要求高,,要進行較繁雜的數(shù)據(jù)處理,但這些并不影響進度,,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課本知識,,遇到問題可以參考課本,可以詢問老師,,可以與同學討論,。一系列的動作是高效完成任務的必要條件。在完成過程中借鑒課堂學習的知識,,這項任務中前期我和一位組員進行高程測量配合其他組員參與導線測量,,在全過程中計算各項數(shù)據(jù),受益頗豐,。
第二周任務是局部地形圖測繪,。地形圖的測繪對跑尺員要求較高,跑尺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成果的好壞和進度,,我毛遂自薦,,挑起這個擔子,另外還負責部分的一起操作,。儀器的架設也是一門硬功夫,,必須扎扎實實,才能達到交融的極致,。操作儀器,,對中整平觀測記錄(手記與電腦存儲)工作貫穿測量的始末,務必注重對細節(jié)的重視,。這項任務需要我們小組每個人的積極配合才能完成的順利快捷,小組成員積極合作最終快速完成任務,。在這項任務中,,我做過協(xié)調員、跑尺員,、檢查員,、繪圖員即每項工作都參與其中,測量中辛勞難免,,卻不足以阻礙測量的步伐,,上周的任務是放控制點,這周雖對精度要求相對來說不是很高,,由于任務量較大,,工作馬虎不得。完成之后,,自然對地形圖測繪的感性認識提高很大,,選導線點的經(jīng)驗也有很大長進,,
我們進行聯(lián)合測圖,最重要的是相互協(xié)調,,體現(xiàn)團體的合作精神,,這也是優(yōu)質、高效地完成這次測量任務的前提條件,。同樣,,各組組員之間的團體合作精神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在此次測量實習中,,我們更是體現(xiàn)了其中的重要意義,。測量是一項要求比較高的工作,必須按照測量要求完成各測段的距離,、高程,、高差的測量,還得對各測區(qū)范圍的地形,、地物,、地貌進行精確的測量和描繪出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內業(yè)計算及各種數(shù)據(jù)的校對,、處理,、復核;同時把各個測點按一定的比例在方格網(wǎng)上放出來,,而這些工作都得差不多同時進行,,這就更需要我們各組員的分工合作,團結一致,,協(xié)調各項工作,,并全理安排各個組員的工作,盡量讓每一個組員都學會并熟悉儀器的使用和內業(yè)的計算等各項工作,,這也是我們這次實習的首要目的,,也是對前面一段時間學習的檢驗和補充。我們要從這次實習中查漏補缺,,以達到鞏固學習的目的,。各個組員的基礎和能力都不盡一致,所以在安排測量任務的時候,,就可以根據(jù)各人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工,,這樣還可以提高測量效率。
測量也是一項務實求真的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我們在測量實習中必須保持數(shù)據(jù)的原始性,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為了確保計算的正確性可有效性,,我們得反復校對各個測點的數(shù)據(jù)是否正確,。我們在測量中不可避免地犯下一些錯誤,比如讀數(shù)時估讀不夠準確,,水準尺或花桿放得不垂直就讀數(shù),,讀數(shù)時間間隔過長,等等,,都會引起一些誤差,,因此,我們在測量中內業(yè)計算要和測量同時進行,,這樣就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錯誤,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節(jié)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由于這是一項歷史性工作,,很多數(shù)據(jù)在以后都可能用到,,我們就要力種樹各個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保留原始數(shù)據(jù)也利于以后的查證,,這也體現(xiàn)了務實求真的精神,,不僅在這次實驗中,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做到這一點,。
第三周任務則是線路定測。我們小組先實地踏勘,,選擇線路顧及經(jīng)濟和含金量,。選線完畢后,全體進行內頁計算,,內頁計算量大,,我們經(jīng)過計算以及精心核對確認準確無誤后才開始放樣。外業(yè)工作兩天內搞定,,打樁是個苦活,為考慮行人,,把樁往里敲費了不少功夫,。最后一天的縱斷面測量,橫斷面測量,。對于這兩項外頁測量我們對儀器操作以及檢查核對步驟進行了探索驗證,,隨后開始開工測量,最后處理數(shù)據(jù)繪圖,。在這項任務中我積極全面參與,,理解并加深了縱橫斷面的理論和實踐各方面的知識,。
這三周全部任務的完成都傾注了我們小組的大量心血,一次測量實習做完整做好,,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實習過程中協(xié)同問題也常發(fā),,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更快,更強”,,所以最終站在一條戰(zhàn)線上破城斬將,,得以全線突破。所以只要我們精誠合作,,相互交流切磋以及相互配合理解,,一切問題都將不是問題。測量期間有時候回來很晚,,食堂吃飯趕不上,,只有吃泡面等;白天外頁測量勞累,,晚上回來處理數(shù)據(jù),。累中有甜,苦中有樂,,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激情滿懷,,完成任務收獲豐碩成果。
我深深體會到通過這次實際的測量實習,,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實驗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碎部的測量,、導線的測量和地形圖的繪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
這次的實習也是一次培養(yǎng)我們獨立思考、工作能力的一次機會,,在測量過程中,,我們都要去想一想如何地去設點,怎樣去測量,,要測哪一些數(shù)據(jù),,如何才能夠確保所測的數(shù)據(jù)有效性,然后一起討論解決。我們都沒有很豐富的經(jīng)驗,,也沒有測繪的天才,,這就是要啟發(fā)我們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個人的聰明才智,,自己給自己一次發(fā)揮的機會,。不過也有一些經(jīng)驗教訓:實驗儀器的整平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誤差有很大的影響;水準測量和水平角測量均需檢查閉合差,,超過差限一定要重新測量,;繪制格網(wǎng)鉛筆的粗細要根據(jù)規(guī)定,反復檢查以減小誤差,,網(wǎng)格對地形圖影響很大,;小組成員的合作很重要,實習小組的氣氛很大程度上影響實驗的進度,。
三周多以來,,我們都堅守在自己的“陣地”,觀測,、記錄,、計算、描點,。我們分工合作,,力求更好更快地完成我們的任務。在整個測量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不少的問題和疑難,,也出現(xiàn)了不少的錯誤,對整個測量進度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我們也從中得到了不少的教訓和體會,。
這次測量實習中,由于個人的因素,,對這次測量進度帶來了不少麻煩,,例如不認真,不專心把數(shù)據(jù)抄寫錯誤,,從而導致計算出現(xiàn)問題,;還有計算錯誤也會給后來的測繪工作帶來諸多不便,這些不應該出現(xiàn)的錯誤都是由于個人的不認真,、不專心的態(tài)度所造成,,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端正工作態(tài)度,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這是很有必要的。在工作中,,我們要保持一種沉著冷靜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少一點犯錯,,以提高工作效率,這也是培養(yǎng)個人獨立思考的條件,,只要保持這種狀態(tài),,相信很多問題都能解決。
總之,,這次測量實習我深有感悟,,不僅給我提供了一個提高各方面能力的平臺,尤其是控制到碎部的觀點,,足以推廣各個科學領域,,如錢學森先生的系統(tǒng)科學,不正是強調這些結構框架的重要性,,還牽涉到思維的習慣,,由點連線,由線成面,,再成立體,。把握到關鍵因素,亦是優(yōu)化的一種思維方式,。實習讓我獲益匪淺,,提高了團隊合作協(xié)調,集體榮譽感,,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能力,還有注意要愛護公共財產(chǎn),,保管儀器,,這些都為日后參加工作增加了一次實際經(jīng)驗,打下了基礎,,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將來工作雖然可能不直接從事測量的工作,但是這些知識和經(jīng)驗基礎都將服務于我將來的事業(yè),,為成為道路橋梁工程專業(yè)的杰出人才奮斗吧,。
測量實習不長也不短,要順利地完成任務也得下一定的功夫,,畢竟我們是“初生牛犢”,,總抱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是在這次實習中,,我們也充分發(fā)揮了個人的主動性和團體的合作精神,,得以完成老師給我們的任務,雖然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們所知道的,、學到的也只是土木工程測量中的冰山一角,,但我們不會驕傲,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還得繼續(xù)努力,??梢哉f這次實習就是對我們整個學期以來本科目的一次大檢閱,但是我們誰都明白這次測量任務不輕,,責任很重,,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工程測量全站儀實訓報告篇二
由于地形測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地形測量實習對培養(yǎng)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掌握具體工作程序和內容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學校統(tǒng)一部署安排,,我們采礦工程專業(yè)所有學生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測量實習,。
本次測量實習的目的是鞏固、擴大和加深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理論知識,,獲得測量工作的初步經(jīng)驗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yǎng)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并對測繪小區(qū)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tǒng)的認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正確使用測量資料,、識讀和應用地形圖、掌握施工測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礎,。
通過實習要求達到:
1.練習水準儀的安置,、整平、瞄準與讀數(shù)和怎樣測定地面兩點間的高程,。
2.掌握經(jīng)緯儀對中,、整平、瞄準和讀書基本操作要領
3.掌握鋼尺測量的一般方法
4.練習用經(jīng)緯儀配合小平板測繪地形圖
1.掌握水準儀,、經(jīng)緯儀等儀器的主要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數(shù)據(jù)的計算和處理方法
3.掌握地形圖測繪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測量小區(qū)域大比例地形圖的能力
1.測繪1:500地形圖,面積不小于100*100平方米
2.水平巷道的模擬貫通測量,。
時間為一周,,20xx年10月20日-10月26日,地點為學校第四教學樓和附近的建筑物及其交通道,。
實習地點基本狀況:
在測區(qū)范圍內,,包括道路,、樹、路燈,、草坪,、各種井蓋;第四和第三教學樓,、圖書館的一部分。實習地點大部分為水泥路面,,周圍為瀝青馬路,,行人多,給實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面積較小,,地勢比較平坦,在儀器的操作方面講,,實習的難度不大,。第四教學樓大體上為一長方體,形狀比較規(guī)則,,易于畫圖和標注,。
作業(yè)依據(jù)及作業(yè)內容
起算數(shù)據(jù)表
點名坐標 x(m) y(m)坐標方位角: x(m) 8960.291 y(m) 4134.974
12方位角(°′″) 86 41 04 1點高程56.500 m
測點之間的距離
1-2: 86.695 m 2-3: 45.074 m 3-4: 86.743 m 4-1:46.743 m
(一)、平面控制:敷設圖根導線,。
1,、準備工作:儀器的檢驗校正、工具與用品準備,、復習教材有關容,。
2、外業(yè)工作:踏勘測區(qū),、擬定布網(wǎng)方案,、選點、標志點號,、角度觀測和距離丈量,,定向。
3,、內業(yè)工作:外業(yè)手簿的檢查和整理,、繪制控制網(wǎng)略圖、導線平差計算,、坐標計算,、平面控制成果表、繪制坐標格網(wǎng)與控制點展繪,。
(二),、高程控制:敷設四等水準路線
1,、準備工作:水準儀檢校、工具與用品準備,、復習教材有關內容,。
2、外業(yè)工作:踏勘,、選點,、埋標、進行四等水準觀測,。
3,、內業(yè)工作:手簿檢查、水準測量成果整理,、編制水準測量成果表,。
(三)、碎部測量
1,、準備工作:圖板準備,、檢校經(jīng)緯儀、工具與用品準備,、復習教材有關部分內容,。
2,、外業(yè)工作:加密測站點,、地形測繪。
3,、內業(yè)工作:碎部點上點檢查,、地形圖清繪,、整飾與檢查。
(四),、地形圖的與整飾在院本部實習場地內,,測繪1:500地形圖一幅。(注:儀器(ds3,,dj6)的檢校見后文,,內業(yè)的具體數(shù)據(jù)和施工放樣的具體內容見附表)
第一章 控制測量
(一)平面控制
1、控制形式
因測區(qū)面積較小,,地勢平坦,,建筑物較多,已知測量控制點不足等具體情況,,平面控制采用
導線測量方法,,等級為圖根,布設成閉合導線,,采用假定坐標系,。在此次實習中控制點已選好,。
2、角度測量
(1).經(jīng)緯儀架在控制點上,,用腳螺旋進行對中,,再伸縮架腿調節(jié)圓水準氣泡居中,然后調節(jié)腳螺旋使水準管氣泡也居中,。通過對中器觀察是否居中,,否則反復調平。
(2).望遠鏡調成盤左,,對準左面的目標并制動,,調節(jié)微傾和微動螺旋,使得十字絲對準目標,,記錄數(shù)據(jù)。順時針轉動照準部,,對準右面的目標并制動,,讀數(shù)并記錄數(shù)據(jù)。
(3).望遠鏡調成盤右,,對準右面的目標并制動,,調節(jié)微傾和微動螺旋,,使得十字絲對準目標,,記錄數(shù)據(jù),。逆時針轉動照準部,,對準左面的目標并制動,,讀數(shù)并記錄數(shù)據(jù),。
(4).兩次測量角之差不能超過40秒,否則重測,。
角度測量所得各邊方位角為:α12=86o41′04″α23=356o35′09″α34=267o46′10″α41=176o55′58″
3,、量邊:
(一)用鋼尺進行往返測或單向雙次測量,,讀數(shù)至毫米,,較差率不大于1/3000,;
(二)當?shù)孛鎯A斜大于1.5%時,用水準儀測二點間的高差,,或用經(jīng)緯儀測傾斜角,將斜邊改化為水平邊長,;
(三)邊長超過尺長度時,須用經(jīng)緯儀定線,。定線偏差不超過3厘米,。
此次實習中控制點間距離已知:l12 =86.695m l23 =45.074m l34 =86.774m l41 =46.743m
(二)高程測量
高程測量采用水準測量方法,,等級為圖根水準,。假定高程系統(tǒng)沿導線點組成閉合水準路線,。
1.觀測
使用s3水準儀,,先目估使前后視距離大致相等(差值應小于5米),調整水準儀之水平,,變更儀器高法進行測站檢核,,高差較差應小于6毫米,以環(huán)形閉合差應小于毫米或(式中l(wèi) 為水準路線的總長度,,n為總測站數(shù))。
2.內業(yè)計算
(1)準備工作檢查觀測手冊,,記錄、計算是否正確,,限差是否超限,。起始點為一測點,。
(2)計算步驟計算四個測點的高程閉合差,,應用檢查方法檢查高程閉合差,,必要時作出調整,。
(3)計算取位高程及改正值均取至毫米,,由于測站較少,,高程計算也可在記錄表內進行。 平面控制測量數(shù)據(jù):1點高程:56.500m 2點高程:56.501m 3點高程:56.480m 4點高程:56.414m,;
1點坐標:x=8960.291m y=4134.974m
2點坐標:x=8965.320m y=4221.635m
3點坐標:x=9010.321m y=4219.01m
4點坐標:x=9006.459my=4132.413m
第二章 地形圖測繪
(一)一般規(guī)定
1,、采用經(jīng)緯儀測繪法,,1996版地形圖圖式,,正方形分幅。
2,、當圖根控制點不足時,可用交匯法或視距支導線法增設控制點,。用視距支導線法連續(xù)增設的控制點不能超過2個。視距長度不大于80米,,雙向觀測的距離較差應小于邊長的1/200,
高差較差應小于100毫米,。用交匯法增設控制點,交匯角在30~150之間,,并須有第三個方向進行檢核。
3,、水平度盤讀至5`,尺間隔讀至毫米,;豎盤讀至1`,,高程注記至厘米,;
4,、地形點間距不大于30米,,視線長度,,主要地物不大于80米,,次要地物不大于120米,。
5,、樓角,、庭院內,、道路中心線上及其交叉,、轉折點,、地面起伏點等應注記高程,,高程點應均勻分布,,間距一般為圖上3厘米左右,。
5,、各類建筑物,構筑物及其主要附屬設施,,除臨時性的以外,均應進行測繪,,支架,、線桿和附屬設施可適當取舍。
6,、測繪過程中豎盤水準氣泡偏離中央不大于2格,。
8、遷站前儀器應歸零檢核,,并對本站所測數(shù)據(jù)進行檢查不能漏測和測錯,。
9,、控制點到重要地物點的距離應當用皮尺或其它方法丈量,。
(二)測圖準備
1、圖幅尺寸:500*500毫米
2,、方格網(wǎng)繪制:用長直尺法(丁字尺和圖版)繪制,。要求粗線0.1毫米,小方格邊長與理論值之差不超過圖上0.2毫米,,圖廓的邊長,、對角線長度與理論值之差不超過圖上0.3毫米,。
3,、展繪圖根點:要求兩圖根點的展繪長度與實際丈量長度之差不超過圖上0.3毫米,。
4,、將展繪好控制點的圖紙粘貼在圖板上,。
(三)碎步測量
采用經(jīng)緯儀測繪法,,每一測站程序如下:
1,、準備工作:
(1)觀測準備:安置經(jīng)緯儀于測站點上量取儀器高,照準另一控制點,,置水平度盤讀數(shù)為0o00′。
(2)繪圖準備:在圖上繪出零方向,,并用大頭針將半圓儀固定在測站點上,。
一個碎部點的測繪步驟:
立尺:立尺員將塔尺立于碎部點上,;
觀測:觀測員用經(jīng)緯儀瞄準塔尺,,依次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求得水平角,,再讀上,、下絲以計算距離,、最后讀中絲和豎盤讀數(shù)可得碎部點的高程,。
繪圖:先用半圓儀量出水平角得出碎部點所在方向,,沿此方向量取計算的距離得到碎部點的平面位置,,在旁邊標出其高程可得碎部點的空間位置,。
第三部分 水平巷道貫通測量
圖上巷道設計:在本組所測地形圖上選擇兩導線點,其間為空地,,通視好,在這兩點附近繪出兩點a,、b,,其連線即為一設計巷道的中心線,。圖中實線部分當作已有巷道,。
將a、b測設到實地:先根據(jù)設計確定a,、b的測設數(shù)據(jù)。若a,、b位于導線點連線上,,測設數(shù)據(jù)就是a,、b到2、3的距離,;
測定a,、b的坐標和高程:按規(guī)范要求,,應從某兩個導線點開始重新測定,。由于時間關系,現(xiàn)直接用2,、3點及其后視邊測定并計算a,、b的坐標和高程,。要求:角度測算至秒,,長度測算至毫米。
計算貫通的幾何要素有下列五項:
(1),、貫通巷道中心線的坐標方位角:354o13′51″
(2),、a,、b兩點間的水平距離:45.163m
(3)、a,、b處的指向角:βa=90o27′13″βb= 88o54′57″
(4),、貫通巷道的傾角:α=0o00′25″
(5)、a,、b兩點的高程為:a:56.489 b:56.484
標定巷道的方向:分別在a,、b測設指向角即可確定巷道方向,。
測定貫通的實際偏差為:0.205米,。
通過這次實習,,鍛煉了自己很多測繪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全站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shù)據(jù)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于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于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溫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于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于可變動誤差來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3)通過各種處理數(shù)據(jù)的數(shù)學方法如: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少誤差,。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并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工程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數(shù)字化地形圖的繪制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
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小組的密切合作和高度團結下才能使實習任務快速而高效的完成,。這次測量實習也讓我真正的體會到了我們一個小組就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的整體,。正小組成員的合作很重要,,實習小組的氣氛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實習的進度而這些,都是在測量實習之外所不能體會得到的,。 就整個實習過程來說,,此次外業(yè)實習的每個步驟都已了然于胸,,對于書本上的知識已基本掌握,,這樣來講,,也就沒有太多的遺憾了,??偟膩碚f,這次實習讓我體會到了外業(yè)的艱辛,,內業(yè)的耐心,工作的細心,,甚至還有了對建國初的測繪人員的敬畏之心,。鍛煉了實際的能力,,讓我在未來面對選擇時更有信心和勇氣,。
最后,,我僅代表我們采礦06級全體同學向測量系的付新啟教授在本此實習中的耐心講解和指導表示真摯的感謝,!
工程測量全站儀實訓報告篇三
測量學是一門很需要實踐經(jīng)驗的課,,在平時上理論課的時候,,學生缺乏對實際儀器的操作。短學期的實習,,通過控制網(wǎng)的建立、地形點的測繪,、手繪成圖,提高學生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為以后工程實際測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全站儀,、水準儀,、花桿、三腳架,、水準尺、羅盤儀:
1。 水準測量:根據(jù)已知水準點的高程,,測量其他水準點的高程;
2,。 導線測量:通過測角和量距,,求出各導線點的坐標;
3,。 碎步測量:根據(jù)控制點,,測定碎步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 繪圖。
1,、水準測量:水準測量是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借助于帶有分劃的水準尺,直接測定地面上兩點間的高差,,然后根據(jù)已知點高程和測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點高程。
2,、導線測量:
(1)導線測量概述:
導線從一組已知控制點出發(fā),,經(jīng)過幾個點,又回到起始點上,,形成一閉合多邊形,,成為閉合導線。由于測量了多邊形的各內角及邊長,,閉合導線也具有檢核作用,。
(2)導線測量的外業(yè)工作:
導線測量的外業(yè)工作包括:踏勘選點及建立標志,測角,,量邊等,。此次實習,,由于有了全站儀,在踏勘選點建立標志后,,測角量邊的工作不用在用經(jīng)緯儀測量,,實習當中,確定測站點坐標,,輸入全站儀當中,,直接得到水平角與導線邊長。
導線測量內業(yè)計算:將得到的數(shù)據(jù)記錄到表格當中,,進行方位角計算,,角度閉合差調整,以及坐標閉合差調整,,最后得到各個控制點的坐標及邊長,。
3。碎步測量:
(1)碎步點的選擇
對于地物,,碎步點選在地物輪廓線的方向變化處,,連接這些特征點,便得到與實地相似的地物形狀,。對于地貌來說,,碎步點應選在最能反應地貌特征的山脊線,山谷線等地性線上,。 碎部點測量
觀測時將全站儀架立在控制點上,,輸入測站點、后視點坐標和儀器高度,。生成新的坐標系,,將全站儀最準碎部點,測量得出碎部點坐標數(shù)據(jù),。
4,。繪圖:
將得到的坐標數(shù)據(jù)記錄到圖紙上,,由專門的畫圖人員負責將碎部點連線成圖,。
為期五天的測量實習已經(jīng)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深刻明白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性,。測區(qū)是我們包玉剛圖書館及周圍地段,不過,,讓我們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個已經(jīng)步入炎熱的時節(jié),老師給我們提供了方便,,就是自己選擇時間去做實習,,所以我們起早貪黑,,這樣還算可以,不那么熱,。感謝老師,!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非常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lián)系起來,,這就是工科的特點。測量學是用來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點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現(xiàn)在這個信息的社會里,,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信息系統(tǒng)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構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礎地理信息系統(tǒng)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yè)的地理信息系統(tǒng),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tǒng)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數(shù)據(jù)庫和測量成果信息系統(tǒng),。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測量學的分類也有很多種,,比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為土木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我們所學的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yè)知識的基礎。
通過這次實習,,不僅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煉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我們是熟悉了水準儀,、全站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全站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shù)據(jù)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于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于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溫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于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于可變動誤差來源)。知道了如何避免測量的數(shù)據(jù)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要作到:(1)要選擇精度高的測量儀器。(2)提高自己的測量水平,。(3)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第三,除了熟悉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之外,,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則,,并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檢核,不進行下一步工作”,。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測量實習的,,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制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我們在這次的實習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進行測量,,首先必須要掌握過硬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有實干精神,,每個組員都必須親自實踐,而且要分工明確,,工作也可以交換來做,,還需要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實習測量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沒有錯誤,,我們應該不氣餒,繼續(xù)一次又一次的重測,,重計算,,一次次地練習,一次次得提高測量水平,,我們不斷在經(jīng)驗中獲得教訓,。而且也多虧了老師的指導,我們實習之初,,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多虧的老師的耐心講解,才使我們解決了不少測量中的難題,。也多虧了不同組的幫助,,相互借鑒經(jīng)驗,使我們的實習順利展開,、結束,。
我們在實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難,,在我們實習之初,,我還有點擔心自己不會測,測不好,,擔心只有五天的測量時間,,自己不能按時的完成任務,但是,,經(jīng)過我們小組的反復測量,,我們的團結、默契,,克服了測量中的種種問題,,結果提前完成了任務。在測量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應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并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chǎn)生較大的誤差,。
(2)在用水準儀和全站儀測量的過程當中,有的過程出現(xiàn)了大的誤差,,經(jīng)過我們的重新測量計算,,誤差范圍也減小到了可以允許的范圍里。
(3)還有就是計算問題,,計算必須由兩個人完成,,一個初步的計算,一個檢驗,,不過,,在此過程當中,也還是出現(xiàn)了計算錯誤的問題,,我們在不斷的重復檢驗之中算出了正確的數(shù)值,,盡量讓誤差減少到了最少。比較難的還是檢驗校核,,不過,,我之所以認為它難,也是因為在此之前不是很會計算它,,在這次實習中,,我又重新了解它的計算方法,現(xiàn)在也能自己把它計算檢驗出來了,,頓時覺得校核也并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難,。
(4)最后的困難就是畫圖的部分了,雖然畫圖是交給一個同學完成的,,但是我們整個組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只要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錯,圖就不可能畫出來,。我們畫圖之初,,最先是把六個控制點的坐標畫出來,然后繪圖員就畫的圖書館,,當我們還在沾沾自喜的時候,,卻被告之需要重畫,而且有的坐標也有一定的誤差,我們就不斷的在檫了畫,、畫了檫的過程中如此往復,不斷精益求精,,測繪圖的一點一滴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知道了團隊精神是如此的重要,,無論是少了中間的哪一環(huán)都無法完成任務,,任何一個步驟、環(huán)節(jié),,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錯,一步錯步步錯,,因此,,測量學才是“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則,,并做到“步步有檢核”,。因此,測量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團隊的合作,。
就整個實習測量來說,我們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不過這其中也體現(xiàn)了我們還有許多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記得這次的經(jīng)驗教訓,精益求精,,力求能做到更好,!同時感謝老師的精心安排與指導!
工程測量全站儀實訓報告篇四
本次地形測量實習的目的是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將理論和實踐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動手能力,熟練掌握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決實際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以及更好地掌握所有學習過的理論知識,。
⒈以5秒網(wǎng)中各點為已知點布設單一導線(附合導線或閉合導線)。要求導線邊為6到8條,,邊長為100米到150米左右,,具體操作過程如下:一是野外選點、埋設標志(木樁及鐵釘),,畫觀測略圖,;二是利用經(jīng)緯儀進行測角,致意左右角,要求測水平角及垂直角,,記錄要清楚,,特別是覘標的高度及儀器的高度要即使量取、三是室內進行解算,,求出各導線點的平面坐標及高程(三角高程),。
⒉以四等水準要求測設水準網(wǎng),高程系統(tǒng)采用1956不黃海高程系統(tǒng),。水準點起算為丹東市規(guī)劃設計院三等水準網(wǎng)點,,校墻角iii-3(高程為13.430米)
⒊利用已布設的導線點進行圖根二次加密:布設單三角形交會、側方交會,、前方交會,、后方交會,各作出一個點并進行解算,。
⒋測繪山地地形圖,,比例尺的1:500(根據(jù)實習任務完成情況定)
⒈水準測量:ds3水準儀、水準尺,、尺墊,。
⒉經(jīng)緯儀導線觀測:dj6光學經(jīng)緯儀、全站儀,、花標,、鋼卷尺。
本次實習區(qū)域為校外實習基地,,其地勢較為平坦,,其中部分地區(qū)為耕地、廠礦,、居民區(qū),、墳地。植被種類較少,,無大型野生動物,。山路略為崎嶇,給我們的測量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⒈水準測量:
⑴方法采用s3水準儀,、中絲法、配合木質雙面水準標尺,、觀測順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紅-黑-紅,,要求尺子三絲能讀數(shù)。
⑵每測段進行往返測,。往返測限差:儀器檢校i角20″,;前后最大視距100米,,視距差3米,每站視距累積差10米,;同一尺子黑紅面讀數(shù)之差3㎜,,黑紅面高差之差5㎜;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5㎜,;測段往返測高差不符值限差plusmn;20㎜,;環(huán)線閉合差限差㎜(公式中k為路線或環(huán)線的長度以公里計算)。
⑶注意事項:
①各測段采用測站數(shù)必須是偶數(shù)站,,觀測時打傘,,記錄時須將觀測者,、記錄者,、測站的起點及終點、日期書寫清楚,。
②前后尺讀中絲時,,須調平符合水準氣泡,盡可能使前后視距相等,,保證測站只有一次調焦,。
③每站記錄員計算完畢,確認無誤后,,允許觀測儀器搬動,,后尺方可前移,此時響應前尺變?yōu)橄乱徽竞蟪?,不得移動?/p>
④在觀測中,,若確需設立間歇點,則可選擇堅固桅頂?shù)膬蓚€點,,立尺(不放尺墊)觀測這兩個點的高差并在手簿中注明間歇點字樣,。
⑤立尺人員不得離開尺子或尺墊,沿公路施測時,,注意安全,,要盡可能在里邊立尺,當?shù)竭_已知點開始返測時前后兩尺應互換,。當天成果要由記錄員和組長進行檢查,。
⒉導線觀測:
⑴導線布設成閉合導線,導線邊數(shù)6到8條邊,;邊長觀測采用全站儀,、(精度為一方向中誤差2秒)及j6經(jīng)緯儀(一方向中誤差6秒),測導線按前進方向左角觀測,,記錄要特別注意,,觀測方向的順序,。
⑵3個以上方向半測回要歸零,觀測水平角之后,,觀測垂直角,,二者要分開進行,在手簿中一定要記錄清楚儀器高和覘標高(精確到毫米),。
⑶導線連接角要觀測兩個測回,,第一測回起始方向配置度盤為0deg;00′若干秒,第二測回為90deg;00′若干秒,。
⑷j6觀測時要求不用測回同一方向值較差小于25″,,同一測回不同方向的2c互差小于35″,歸零差小于24″,。
⒊經(jīng)緯儀導線:
使用j6儀器觀測一測回,,連接角,兩次較差不超過plusmn;25〞,。附和導線方位角閉合差不超過plusmn;40″(n是導線折角個數(shù)),。導線相對閉合差小于。各導線邊通過全站儀觀測,。
⒋圖的測繪:比例尺是1:500,基本等高距1米,。采用經(jīng)緯儀測圖。將經(jīng)緯儀導線點作為測站點,,展繪在圖紙上(注意檢核),。
20xx年10月6日至20xx年10月16日我們進行了水準測量實習。
第一天分配到我們組的水準路線是從校墻角ⅲ-3水準點到已知點v3.在剛剛領到儀器的時候,,先對儀器進行了i角檢驗,,確定儀器本身無毛病后,長帶領我們開始了實習作業(yè),,我被分配做記錄員的工作,。起初以為做記錄員只要記記數(shù),很簡單的一件事,,但是當真正的實習作業(yè)開始后我發(fā)現(xiàn),,作為一個記錄員,他的責任很重大,,當觀測人員將數(shù)據(jù)報給我時,,我必須認真清晰地記錄到水準手簿上,并且快而準地計算出“k+黑-紅”,,“高差中數(shù)”,,以次來檢驗每一站的各個數(shù)值是否超限,若超限了就要立即重新測量,。當遇到了山坡,,我們選擇了“z”字型路線進行測量,。因為我是女生,組里的同學非常照顧我,,沒有讓我做立水準尺的工作,,但是通過觀察他人立尺,我也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尺子一定要豎直立在尺墊上(間歇點和以知點除外),,不能前后左右偏移,,這樣觀測者才能得到精確的數(shù)值,才能保證誤差最小,。做為觀測者,,一定要嚴格遵循“安置儀器-粗平-瞄準-精平-讀數(shù)”,置時腳架一定要塌實,,粗平注意氣泡移動方向跟左手拇指移動方向一致的,,瞄準要“先目后物”,在每次讀數(shù)時一定要先精平再進行讀數(shù),。通過大家?guī)滋斓男量喙ぷ?,多次檢算,,我們的第一條水準路線符合了任務要求,,接著老師又給我們布置了新的路線:v1到銅礦嶺。有了之前的經(jīng)驗,,這一次我們一路測地得心應手,,我們順利的完成了導師布置的任務,與此同時,,水準測量實習也告一段落,。
20xx年10月17日至20xx年10月27日我們進行的是經(jīng)緯儀導線布設及觀測、交會測量,。首先進行導線測量,,然后做前方交會、側方交會,、后方交會,、單三角形以及三角高程對象觀測。
導線測量時,,導師帶領我們拿著木樁到山上選點,。選點后的第二天開始,我們先進行了各個點的水平角觀測,、垂直角觀測,,之后導師用全站儀幫我們測出各段導線距離外業(yè)數(shù)據(jù)采集之后我們回到學校進行導線測量的內業(yè)處理,很驕傲,,我們的經(jīng)緯導線測量一次成功了,!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在我們已測定的導線基礎上,我們又另外選p1,、p2,、p3三個點做前方交會、側方交會,、后方交會,、單三角形以及三角高程對象觀測。在觀測時,,步驟與導線觀測相同,。
在拿到儀器時,先檢查儀器的對中偏差是不在規(guī)定限差要求之內,。
在觀測作業(yè)時,,要嚴格按照經(jīng)緯儀的操作要求進行操作。一定要反復進行對中整平,。對中的目的是通過對中使儀器的水平度盤與測站點位于同一條鉛垂線上,。整平時要注意不可用力過猛地轉動腳螺旋,氣泡移動方向與左手拇指一定方向一致,。為了減少儀器的隙動誤差,,使用微動螺旋精確照準目標時,一定要用旋進方向,。測水平角時,,照準部的旋轉一頂要按規(guī)定的方向旋轉,以減少儀器的隙動誤差,。當儀器整平后,,應盤左瞄準目標,將水平度盤配置為0deg;若干分,、若干秒,,這是為了減弱度盤的刻劃誤差和方向值計算方便。
通過這次實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讓我體會到了外業(yè)的艱辛,內業(yè)的耐心,,工作的細心,。而且將以前在課堂上學習的零散的理論知識系統(tǒng)地,有機地串在一起,,讓我更加全面的掌握了測量工作中的技術,,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讓我了解到,,團結的力量,,一個團隊齊心協(xié)力,必定會事倍功半,。感謝導師給我這次地形測量實習的機會,,感謝導師對我們一個月的耐心指導。
工程測量全站儀實訓報告篇五
控制測量學是研究精確測定和描繪地面控制點空間位置及其變化的學科,。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各種工程建設,、城鎮(zhèn)建設和土地規(guī)劃與管理等工作。它是各種測量學的基礎,。所以控制測量的實習非常重要,。
控制測量學集中學習是在課堂結束之后在實習地集中的實踐性教學,是各項課間的綜合應用,,是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的必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實習,不僅了解到了控制測量的全過程,,系統(tǒng)地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和檢校,、待定點計算的基本技能,而且為今后解決實際工程中的有關問題打下基礎,,還能在業(yè)務組織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方面的鍛煉,。在實習中培養(yǎng)了我們嚴格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塌實求實的工作作風,、吃苦耐勞的獻身精神和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觀念,。
了解精密水準測量的規(guī)范,,掌握規(guī)范要求和注意點,,了解精密水準測量記錄紙的觀察記錄順序。
對班級人員分組,,精密水準測量分組情況(共5人):
本組組員:
精密水準測量:自動安平水準儀koni 007一臺,,銦鋼水準尺一對,皮尺一把,,精密水準測量記錄紙,。
1)二等水準測量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
每千米高差全中誤差(mm)
路線長度(km)
水準儀型號
水準尺
觀測次數(shù)
平地往返較差、附合或環(huán)線閉合差(mm)
與已知點聯(lián)測
附合或環(huán)線
二等
±
2-
ds
1銦鋼
往返個一次
往返個一次
±4√l
2)二等水準觀測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
水準儀型號
視線長度
m
前后視距差
m
前后視距累計差
m
視線高度
(下視讀數(shù))
m
基輔分劃讀數(shù)差
mm
基輔分劃所得高差之差
mm
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
mm
二等
ds1
≤50
≤
≤
≥0.
3≤0.
4≤
≤
1,、儀器的檢驗:精密水準儀在使用前對其i角進行檢驗,,其 i角不大于15”。
2,、水準路線的選擇:我組從象山餐廳上17號點出發(fā),,至壘球場附近再返回17號點,導線全長20xx多米,,即采用與已知點聯(lián)測的導線方案,。
3,、測站觀測操作程序:
1)、首先將儀器整平,;
2),、照準后視水準尺,讀取后視基本分劃的上下絲視差讀數(shù),,記錄之,;
3)、用微傾螺旋使附合氣泡精確符合,,用契形絲夾準基本分劃,,并讀數(shù)記錄;
4),、旋轉望遠鏡照準前視水準尺,,使氣泡精確符合,用用契形絲夾準基本分劃,,并讀數(shù)記錄,;
5)、仍前視,,使氣泡精確符合,,用契形絲夾準輔本分劃,并讀數(shù)記錄,;
6),、旋轉望遠鏡照準后視水準尺,使氣泡精確符合,,用契形絲夾準輔本分劃,,并讀數(shù)記錄;
7),、所有測站均采用“后前前后”的觀測程序,。
高差閉合差的計算:
fh=∑h往-∑h返
fh容=±4√l=±
fh =
一、精密水準測量的心得
通過這次精密水準測量實習,,我們更加的熟練操作儀器,,往返兩千米可以三個小時里完成,大家各盡所職 ,,很快的完成任務,。在實習中,按照操作規(guī)范做非常的重要,,不能投機取巧,,不然會成果不合格重測,反而影響進度,水準氣泡要調平,,選擇合適的時間段測量,。在水準測量過程中,在上下坡的地方要控制好距離,,達到合適的前后距離,。
整個測量過程中,我們領會了團隊的配合作用,,觀測和記錄要密切配合,,讀數(shù)一出來就可以算出結果,是否超限,,記錄者還必須和扶尺員保持聯(lián)絡,,告訴其前后視距。大家密切配合,,大大的提高了工程進度,。
由于嚴格按照規(guī)范的過程,我們組的水準測量都沒有超限,,我的水準閉合差為毫米,,符合規(guī)范要求。
二,、精密水準測量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水準觀測應在標尺分劃線成象清晰的情況而穩(wěn)定的情況下進行。
2,、除路線轉彎處外,,每一測站儀器與前后視標尺的三個位置,應接近一條直線,。
3,、同一測站上觀測時,不得兩次調焦,。轉動儀器的傾斜螺旋時,,其最后旋轉方向為旋進方向。
4,、每一測段的往測和反測,其測站數(shù)均為偶數(shù),。由往測轉向反測時,,兩支標尺須互換位置,并應重新整置儀器,。
5,、在連續(xù)各測站上安置水準儀的三角架時,應使其中兩角與水準路線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角輪換置于路線方向的左側和右測,。 6.一測段的水準路線的往測和返測應在不同的氣象條件下進行,。
工程測量全站儀實訓報告篇六
使學生把所學的《工程測量》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基本的測量技能,,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吃苦、耐勞,、勇于 克服困難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以及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作風,,為今后解決實際工程中有關測量工作的問題打下堅實基礎,。
1、熟練掌握dj6光學經(jīng)緯儀的檢驗,、校正及操作使用,;
2、熟練掌握s3水準儀的檢驗,、校正及操作使用,;
3、熟練掌握導線測量的外業(yè)觀測和內業(yè)計算作業(yè),;
4,、熟練放樣點位、距離,、角度,、高程等的基本方法;
5,、基本掌握全站儀的使用方法,。
在踏勘選點之前,根據(jù)學校的平面圖所規(guī)定的區(qū)域,,以及高級控制點所在的位置,,坐標與高程等資料,在圖上規(guī)劃好導線路,,然后根
據(jù)規(guī)劃好的線路到實地勘探選點,。
選點應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導線點應選在視野開闊,便于測繪周圍地物地貌的地方,;
(2)相鄰點應能通視,,以便于角度和距離測量。如果采用鋼卷尺量距,,則沿線地勢應比較平坦,,沒有丈量的障礙物;
(3)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便于保存之處,;
(4)導線點在測區(qū)內應分布均勻,,便于控制整個測區(qū);
(5) 選點不要選在影響人等公用部位 ,。
:水準測量
1,、 水準測量的基本原理:
利用一臺能夠提供水平視線的儀器----水準儀,并借助水準尺,,來測量地面兩點之間的高差,,進而,由已知點的高程來推算未知點的高程,。
如,,已知a點的高程ha,a,b兩點之間的高差為hab=a-b ,, 則hb=ha-hab,。
2、水準測量的實驗步驟:
步驟一:在第一測站之間,,放上水準儀并安裝好水準儀,,調整水準泡使其整平;
步驟二:利用兩次儀高法,,測出兩點s16和d131之間的高差,,并記錄;
步驟三:利用相似的方法依次下面各測段之間點的高差,。
3,、成果整理
水準測量的成果整理工作只要內容是調整高差閉合差,計算出個待定點的高程,。
由于該導線是封閉的閉合導線,,從理論上閉合水準導線的高差和應等于零,即σh理=0,,但在實際測量中總會存在誤差,,從而致使高差閉合差不等于零,則高差閉合差為f測=σh測,。各種路線形式的水準測量,,其高差閉合差均不應超過規(guī)定的容許值,否則即認為水準測量結果不符合要求,,對于等外水準測量的高差閉合差容許值為fh允 =±40√l(mm)(平地),,fh允 =±12√n(mm)(山地),其中l(wèi)為水準路線長度,,以km為單位,n為水準路線總的測站數(shù),由于我們所選的控制點近似位于一平面,,故選用平地的高差閉合差容許值計算,。
高差閉合差的產(chǎn)生與水準路線的長度或水準路線的測站數(shù)成正比,因此,,調整高差閉合差的原則是,,將閉合差反號,按各測段的測站數(shù)多少或路線長短正比例計算出高差改正數(shù),,vi=-fh*li/∑l(其中∑l為水準準路線總長度,,li第i測段水準路線的長度,vi為第i段測段的高差改正值),,加入各測段的觀測高中
從而推算出各未知點的高程,。
計算:
fh=∑h測=-9mm,
l=439.4m=0.4394km,
故fh=±40√l=±26.5mm,,
每千米高差改正值為v=-fn/∑l=9/0.4394=20.48mm,
所以根據(jù)計算的除第三測段分配為2mm,,
其他各測段分配為1mm。
1,、實驗工具:鋼尺
2,、實驗輔助原理:直線定向:當?shù)孛嫔蟽牲c相距較遠時,用卷尺一次(一測段)不能量完,,需在兩點連線方向上標定若干點,,使其位于直線上,在本實驗中主要用兩點間 目測定線
3,、實驗步驟:
步驟一 現(xiàn)在點d131處放上水準尺,,人站于點s16處; 步驟二 在s16和d131之間豎立鐵花桿,,在s16處瞄準d131處的水準尺,,使鐵花桿在一條直線上;
步驟三 用鋼尺各量距,,并記錄,,并進行返測,下面各測段方法如同測段一,。
4,、成果整理:
為了防止錯誤和提高丈量精度,需要進行往返測量,。
k=|d往-d返|/1?2(d往+d返)=1?m
備注:k為相對誤差,,在相對平坦地區(qū),相對誤差k不應大于1?3000
本小組∑往=439.83m,,∑返=439.865m,,則k=|∑往-∑返|/1?2(∑往+∑返)=1?12567.7<1?3000,,故符合測量精度。
1,、水平角觀測方法:測回法
2,、實驗原理:
b
如圖所示,經(jīng)緯儀安放于o處,,先利用盤左測a點的角度,,并記錄a左,順時針旋轉至b處,,測得b處的讀數(shù)為b左,,則盤左的半測回角為β左= b左-a左,再倒轉望遠鏡成盤右位置,,依次瞄準a和b,,讀數(shù)為a右,b右,,則盤右的半測回角為β右= b右- 右,。如果β左和β右的差數(shù)左不大于40″,則取盤左和盤右的均值作為一測回的結果,,則β=(β+β右),?2 。
3,、實驗步驟:
工程測量全站儀實訓報告篇七
1,、掌握水準儀的安置、整平,、瞄準與讀數(shù)和測定地面兩點間的高差,;
2、掌握全站儀對中,、整平,、瞄準與讀數(shù)等基本操作要領;
3,、掌握小地區(qū)碎布測量布點方式,;
4、 掌握測繪學的水準測量和導線測量的一般方法,;
5,、 了解和掌握測繪有關內業(yè)處理軟件的基本使用;
6,、 培養(yǎng)同學們的基本功,,充分鍛煉同學們在測,記,,算繪各個方面的能力,;
7,、 幫助同學們形成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和個人責任感;
8,、 充分認識到測量工作的科學性,,精密性,,引導專業(yè)素質的養(yǎng)成,;
9,、 培養(yǎng)同學們快速,嚴謹而有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要學習進行:控制點高程測量;導線測量,;水準,、閉合導線內業(yè)計算;
2,、每小組將學校南,、西校區(qū)共20個水準點進行四等水準閉合路線的測量,并根據(jù)其中一個已知高程的水準點推算出其它水準點的高程,。
3,、 每小組完成一個指定區(qū)域的導線測量(包括高程)。
4,、每小組完成提交一份水準測量的成果表,、一份水準測量的原始記錄數(shù)據(jù)的電子表格、一份導線測量的布點圖,、一份點之記表,、一份導線測量的原始測量數(shù)據(jù)的記錄表格和導線測量成果的精度報告。
5,、每小組完成老師規(guī)定的任務并提交一份實習報告,。
在老師的分配下,本小組的實習任務由7月1日起,,共為時兩周,,實習具體內容由兩大部分組成:
1、在滁州學院南,、西校區(qū)內,,對校內的20個控制點采用閉合路線進行四等水準測量,并且閉合路線每條線路,,必須進行往返測加密,,及相應的內業(yè)處理;時間安排:7月1日~7月9日,。
2,、在滁州學院南校區(qū)中,,以圖書館為中心,包括圖書館前的廣場和草坪,、圖書館后的水上報告廳和圖書館南北兩側的草坪進行碎步點的布設和
將布設的碎步點采用導線測量的方式測量其坐標和高程,,及相應的內業(yè)處理;時間安排:7月10日~7月12日,。
水準測量與對碎步點的導線測量都在滁州學院內進行,,由于學校整體建筑在丘陵地形上,各點之間相對高程較大,,這給水準測量帶來了一定的不便利,。另外,由于測區(qū)位于校園主干道附近,,且周圍有教學樓,、圖書館、宿舍樓等設施,,又由于人員的流量較大,,容易對實習中的人員和儀器造成干擾或者帶來危險。
在實習過程中,,滁州學院主要以晴朗的天氣為主,,天氣較為炎熱,致使工作時間受限 ,,也都給測量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1、四等水準測量:
水準測量方法:使用水準儀和水準尺,,根據(jù)水平視線確定兩點之間的高差,,從而由已知點的高程推求未知點的高程。在所選擇的閉合回路上有若干個控制點(索要測出高程的點),?;芈飞希績蓚€控制點之間為一測段,,每個測段中設置偶數(shù)個測站,,站與站間距離應適中。施測方法及使用的儀器:四等水準測量中使用科利達水準儀,,按照國家四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進行施測,。各項限差:視線長度 前后視距差 前后視距累計差 黑紅面讀數(shù)差 黑紅面高差之差 高差閉合差 i角誤差≤80m ≤5.0m ≤10.0m ≤3.0mm ≤5.0mm ≤±√lmm ≤20〃
2、導線測量:
(1),。導線控制點的選擇控制點一般選擇視野較開闊的較高地勢處,;每個控制點要和其前后控制點通視;控制點的選擇要易于查找,。
(2),。測量方法:采用閉合導線測量,,即在控制點間布設閉合導線,利用全站儀進行數(shù)據(jù)的觀測,,將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集成在對全站儀的一次操作中,。
各類控制點的布設方案:經(jīng)過實地勘察后,本小組以在點位穩(wěn)定,,安全性好,,通視情況良好,便于觀測為原則在測區(qū)內選擇了12個點作為控制點(其中三個為已知的控制點),,并在所選點處訂釘子作為標記,,由這12個控制點構成閉合導線,并且以其中兩已知點左閉合導線測量
(3),。施測中使用的儀器有:蘇一光全站儀設備1套,腳架一個,,反射棱鏡2套,。
(4)。施測方法:在各個控制點的觀測時,,導線的轉折角,,導線邊,導線控制點的高程進行觀測,,并量取儀器高和棱鏡高,,其中對轉折角及導線邊長采用二測回觀測,以減少操作和提高測量精度,。
(5),。各項限差:半測回差 測回差 閉合導線長度 平均邊長 導線相對閉合差 測回數(shù)j6 方位角閉合差≤36” ≤ 24”≤900m ≤80m ≤1/4000 1 ≤±40”√n【水平控制測量:(n為測站數(shù)) 】
本小組共有成員4人,在施測水準測量的時候,,人員分配情況是:跑尺員(前,,后尺各兩人),觀測員,,記錄員 由四人按天依次進行輪換,。
工程測量全站儀實訓報告篇八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物質文明的極大提高及建筑設計施工技術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時,,也因土地資源日漸減少與人口增長之間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層及超高層建(構)筑物越來越多,。為了保證建構筑物的正常使用壽命和建(構)筑物的安全性,,并為以后的勘察設計施工提供可靠的資料及相應的沉降參數(shù),建(構)筑物沉降觀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顯,。
現(xiàn)行規(guī)范也規(guī)定,,高層建筑物,、高聳構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連續(xù)生產(chǎn)設施基礎,、動力設備基礎,、滑坡監(jiān)測等均要進行沉降觀測。
特別在高層建筑物施工過程中應用沉降觀測加強過程監(jiān)控,,指導合理的施工工序,,預防在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及時反饋信息為勘察設計施工部門提供詳盡的一手資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體結構的破壞或產(chǎn)生影響結構使用功能的裂縫,,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
根據(jù)本人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沉降觀測的應用,,在此對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沉降觀測工作淺談管窺之見,。
1、 儀器設備,、人員素質的要求
根據(jù)沉降觀測精度要求高的特點,,為能精確地反映出建構筑物在不斷加荷作下的沉降情況,一般規(guī)定測量的誤差應小于變形值的1/10——1/20,,為此要求沉降觀測應使用精密水準儀(s1或s05級),,水準尺也應使用受環(huán)境及溫差變化影肉小的高精度銦合金水準尺。在不具備銦 合金水準尺的情況下,,使用一般塔尺盡量使用第一段標尺,。
人員素質的要求,必須接受專業(yè)學習及技能培訓,,熟練掌握儀器的操作規(guī)程,,熟悉測量理論能針對不同工程特點、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觀測方法及觀測程序,,對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能夠會分析原因并正確的運用誤差理論進行平差計算,,做到按時、快速,、精確地完成每次觀測任務
2,、 觀測時間的要求
建構筑物的沉降觀測對時間有嚴格的限制條件,特別是首次觀測必須按時進行,,否則沉降觀測得不到原始數(shù)據(jù),,而是整個觀測得不到完整的觀測意義。其他各階段的復測,,根據(jù)工程進展情況必須定時進行,,不得漏測或補測。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準確的沉降情況或規(guī)律,。相鄰的兩次時間間隔稱為一個觀測周期,,一般高層建筑物的沉降觀測按一定的時間段為一觀測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況每升高一層(或數(shù)層)為一觀測周期,無論采取何種方式都必須按施測方案中規(guī)定的觀測周期準時進行,。
3,、 觀測點的要求
為了能夠反映出建構筑物的準確沉降情況,沉降觀測點要埋設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觀測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設置的沉降觀測點縱橫向要對稱,,且相鄰點之間間距以15——30米為宜,均勻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圍,。通常情況下,,建筑物設計圖紙上有專門的沉降觀測點布置圖。
再就是,,埋設的沉降觀測點要符合各施工階段的觀測要求,,特別要考慮到裝修裝飾階段因墻或柱飾面施工而破壞或掩蓋住觀測點,不能連續(xù)觀測而失去觀測意義,。
4,、 沉降觀測的自始至終要遵循“五定”原則
所謂“五定”,即通常所說的沉降觀測依據(jù)的基準點,、工作基點和被觀測物上的沉降觀測點,點位要穩(wěn)定,;所用儀器,、設備要穩(wěn)定;觀測人員要穩(wěn)定,;觀測時的環(huán)境條件基本一致,;觀測路線、鏡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觀上盡量減少觀測誤差的不定性,使所測的結果具有統(tǒng)一的趨向性,,保證各次復測結果與首次觀測的結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觀測的沉降量更真實。
5,、 施測要求
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與觀測程序要熟悉、正確,。在首次觀測前要對所用儀器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校正,,必要時經(jīng)計量單位予以鑒定。連續(xù)使用3——6個月重新對所用儀器、設備進行檢校,。
在觀測過程中,,操作人員要相互配合,工作協(xié)調一致,,認真仔細,,做到步步有校核。
6,、 沉降觀測精度的要求
根據(jù)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設,、設計單位的要求選擇沉降觀測精度的等級。再未有特除要求情況下,,一般性的高層建構筑物施工過程中,,采用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就能滿足沉降觀測的要求。我們在河北省交通培訓中心工程施工過程中就采用二等水測量的觀測方法,。
各項觀測指標要求如下:
(1)往返較差 ,、附和或環(huán)線閉合差: △h=∑a-∑b≤l√n—,表示測站數(shù),。(或△h=∑a-∑b≤1.0√l—,, l表示觀測路線距離)
(2)前后視距 : ≤30m
(3)前后視距差 : ≤1.0m
(4)前后視距累積差 ≤3.0m
(5)沉降觀測點相對于后視點的高差容差 :≤1.0mm
(6)水準儀的精度不低于n2級別
7、 沉降觀測成果整理及計算要求
原始數(shù)據(jù)要真實可靠,,記錄計算要符合施工測量規(guī)范的要求,,依據(jù)正確,嚴謹有序,,步步校核,,結果有效的原則進行成果整理及計算。
1,、建立水準控制網(wǎng)
根據(jù)工程的特點布局,、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條件制訂測量施測方案,由建設單位提供的水準控制點(或城市精密導線點)根據(jù)工程的測量施測方案和布網(wǎng)原則的要求建立水準控制網(wǎng),。要求:
(1)一般高層建筑物周圍要布置三個以上水準點,,水準點的間距不大于100米。
(2)在場區(qū)內任何地方架設儀器至少后視到兩個水準點,,并且場區(qū)內各水準點構成閉合圖形,,以便閉合檢校。
(3)各水準點要設在建筑物開挖,、地面沉降和震動區(qū)范圍之外,,水準點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準測量的要求(大于1.5米)
根據(jù)工程特點,建立合理的水準控制網(wǎng),,與基準點聯(lián)測,,平差計算出各水準點的高程。
2、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
由場區(qū)水準控制網(wǎng),,依據(jù)沉降觀測點的埋設要求或圖紙設計的沉降觀測點布點圖,,確定沉降觀測點的位置。在控制點與沉降觀測點之間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并在架設儀器站點與轉點處作好標記樁,,保證各次觀測均沿統(tǒng)一路線。
3,、沉降觀測
根據(jù)編制的工程施測方案及確定的觀測周期,,首次觀測應在觀測點安穩(wěn)固后及時進行。一般高層建筑物有一或數(shù)層地下結構,,首次觀測應自基礎開始,,在基礎的縱橫軸線上(基礎局邊)按設計好的位置埋設沉降觀測點(臨時的),等臨時觀測點穩(wěn)固好,,進行首次觀測,。
首次觀測的沉降觀測點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觀測用以比較的基礎,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測時一般用n2或n3級精密水準儀,。并且要求每個觀測點首次高程應在同期觀測兩次后決定。
隨著結構每升高一層,,臨時觀測點移上一層并進行觀測直到十0.00再按規(guī)定埋設永久觀測點(為便于觀測可將永久觀測點設于十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層就復測一次,直至竣工,。
4,、將各次觀測記錄整理檢查無誤后,進行平差計算,,求出各次每個觀測點的高程值。從而確定出沉降量,。
某個觀測點的每周期沉降量: △c=hh,,i—hn,i -1 .
n表示某個觀測點,,i表示觀測周期數(shù)(i=1,,2,3……)且 h1=h0
累計沉降量: △c=∑△ c (n),,n表示觀測點號,。
5、統(tǒng)計表匯總
(1),、根據(jù)各觀測周期平差計算的沉降量,,列統(tǒng)計表,進行匯總。
(2),、繪制各觀測點的下沉曲線
首先建立下沉曲線坐標,,橫坐標為時間坐標,縱坐標上半部為荷載值,,下半部為各沉降觀測周期的沉降量,。
將統(tǒng)計表中各觀測點對應的觀測周期所測得沉降量畫于坐標中,并將相應的荷載值也畫于坐標中,,連線,,就得到對應于荷載值的沉降曲線。
(3) 根據(jù)沉降量統(tǒng)計表和沉降曲線圖,,我們可以預測建筑物的沉降趨勢,,將建筑物的沉降情況及時的反饋到有關主管部門,正確地指導施工,。特別座在沉陷性較大的地基上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的觀測顯得更為重要,。
利用沉降曲線還可計算出因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傾斜度:q=│△cm-△cn│/lmn,△cm,△cn分別為m,,n點的總沉降量,,lmn為m,n點的距離,。
對沉降觀測的成果分析,,我們還可以找出同一地區(qū)類似結構形式建筑物影響其沉降的主要因素,指導施工單位編好施工組織設計正確指導施工大有裨益,,同樣也為勘察設計單位提供寶貴的一手資料,,設計出更完善的施工圖紙。
6.觀測中的注意事項:
(1)嚴格按測量規(guī)范的要求施測,。
(2)前后視觀測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3)各次觀測必須按照固定的觀測路線進行。
(4)觀測時要避免陽光直射,,且各觀測環(huán)境基本一致,。
(5)成像清晰、穩(wěn)定時再讀數(shù),。
(6)隨時觀測,,隨時檢核計算,觀測時要—氣阿成,。
(7)在雨季前后要聯(lián)測,,檢查水準點的標高是否有變動。
(8)將各次所觀測沉降情況及時反饋有關部門,,當建筑物每天(24h)連續(xù)沉降量超過1mm時應停止施工,,會同有關部門采取應急措施,。
(1)確定建筑物沉降觀測精度的合理性。由于現(xiàn)行規(guī)范對施工單位施工過程的沉降觀測要求不明朗,,這對施工單位在建筑物沉降觀測精度選擇隨意性較大,,但是精度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沉降觀測成敗。對沉降觀測精度選擇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合理適宜,,適合工程特性的需要。既不造成無謂的浪費也要保證觀測結果的準確性,。這樣,,本人認為一般高層及重要的建(構)筑物在首次觀測過程中適用精密儀器的設備(高級水準儀、銦合金尺等)在±0.00以上部分按二等以上水準測量方法,,采用放大率倍數(shù)較大的s2或s3水準儀進行觀測,,也可以測出較理想的結果。
(2)在沉降觀測過程中,,沉降量與時問關系曲線不是單邊下行光滑曲線,,而是起伏狀現(xiàn)象。這就分析原因,,進行修正,。
①第二次觀測出現(xiàn)回升,而以后各次觀測又逐漸下降,??赡苁鞘状斡^測精過低,若回升超過5mm時,,第一次觀測作廢,,若回升5mm內,第二次與第一次調整標高一致,。
②曲線在某點突然回升,。
原因:水準點或觀測點被碰動所致且水準點碰動后標高低于碰前標高,觀測點碰后高于碰前,。
處理措施:取相鄰另一觀測點的相同期間沉降量作為被碰觀測點之沉降量,。
③曲線自某點起漸漸回升
原因:一般是水準點下沉所致。
措施:確定水準點下沉值,,與高級水準點符合測量,確定下沉重,。
以上就是我這次的測量實習報告,,我將牢記此次實習,未來必將為工程測量奮斗終身,。
工程測量全站儀實訓報告篇九
1,、聯(lián)系水準儀的安置,、整平、瞄準,,能夠測量出任意兩點的高差,,掌握水準儀的操作使用及保養(yǎng)方法,熟悉水準路線的布設形式,;
2,、掌握經(jīng)緯儀對中,整平,,瞄準,,掌握水平角與豎直角的測量,掌握經(jīng)緯儀的操作使用及保養(yǎng)方法,;
3,、通過實習,熟練地掌握課堂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
4,、掌握鋼尺量距的方法;
5,、使用經(jīng)緯儀和水準儀測繪地形圖,;
6、熟練地掌握小區(qū)域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布設及測算方法,,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方法,;
7、提高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為今后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8,、培養(yǎng)熱愛專業(yè),、熱愛集體和艱苦奮斗的精神,逐步形成嚴謹務實,、團結合作的工作作風和吃苦耐勞的勞動態(tài)度,。
ds3型微傾式水準儀、dj6型光學經(jīng)緯儀,、水準尺,、30m鋼尺、標桿,、繪圖紙,、鉛筆、橡皮等,。
1,、控制點高程測量,;
2、豎直角度測量,;
3,、水平角度測量;
4,、導線長度測量,;
5、閉合導線業(yè)內測量,;
6,、數(shù)據(jù)的整理、計算,;
7,、地形圖的測繪。
1,、平面控制測量
圖根平面控制測量一般采用閉合導線,。
(1)踏勘選點:根據(jù)測圖的目的目的和測區(qū)的地形情況,擬定導線的布置形式,,實地選定導線點并設立標志,。
踏勘選點時注意:
相鄰點間要通視,方便測角和量邊,;
點位要土質堅實的地方,,以便于保存點的標志和安置儀器;
導線邊長要大致相等,,以使測角的精度均勻,;
導線點應選擇周圍地勢開闊的地點,以便于測圖時充分發(fā)揮控制點的作用,;
導線點的數(shù)量要足夠,,密度要均勻,以便于控制整個測區(qū),。
(2)水平角觀測:導線轉角用經(jīng)緯儀測2個測回,。
(3)邊長測量:導線邊長可用經(jīng)緯儀視距法測量,要求進行往返測量,。
(4)導線成果計算:首先件檢核外業(yè)測量數(shù)據(jù),,在觀測成果合格的情況下,進行閉合差調整,,然后由起算數(shù)據(jù)推算個控制點的坐標,。
(5)注意事項:照準目標要消除視差,觀測水平角用縱絲照準目標,,觀測豎直角用橫絲照準目標,。
讀取豎盤讀數(shù)時,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必須居中,。
2,、高程控制測量
(1)外業(yè)測量
外業(yè)測量用ds3級水準儀按四等水準測量的要求進行。
(2)內業(yè)計算
在外業(yè)觀測成果檢核符合要求后,,根據(jù)一個已知點的高程和觀測高程進行閉合水準路線的成果平差計算,,推算出各個水準點的高程。
(3)注意事項
讀取中絲讀數(shù)之前,,必須使水準管氣泡居中,;水準尺要豎立。
3,、地形圖的測繪
(1)圖紙的準備
首先用對角線法繪制方格網(wǎng),,然后展會控制點。展點后要做檢查,,用比例尺在圖紙上量取相鄰控制點之間的距離和實測距離相比較,。
(2)碎步測量
碎步測量采用經(jīng)緯儀配合量角器法,根據(jù)視距測量的原理,,通過測量并計算出立尺點與測站點間的水平距離和高差,,按極坐標法將個立尺點展繪在圖紙上并注明高程。
a)碎步點的選取原則:地物取其外形輪廓希線轉
點,,地貌取其地形線上的坡度變化點,。碎步點間隔要求圖上2-3cm間隔一個點,即最大間距為15m,。
b)測圖時的最大間距:地物點應小于60m,,地貌點應小于100m.
c)地形測圖時,應遵守《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圖圖示》中的有關規(guī)定。
d)注意事項:
測圖時,,儀器對中誤差不應大于圖上的0.05mmm(m為測圖比例尺),;
安置儀器時,以較遠控制點定向,,較近控制點進行檢查,;
每測十幾個碎部點后,應做歸零檢查,,用經(jīng)緯儀重新瞄準定向點,,檢查水平讀盤的讀數(shù)是否為0。0000",,其歸零差不超過4,;
在平坦地區(qū),,條件允許時可采用經(jīng)緯儀“平讀法”?!捌阶x法”的步驟為:瞄準標尺à讀水平度盤讀數(shù)à讀平距à讀中絲讀數(shù)và計算h,。
1、距離往返測量相對誤差不超過1/3000,;
2,、水準儀高差測量中高差閉合差在容許值±12nmm或±40lmm范圍內;
3,、測內角時一測回中上,、下半測回角值之差不得超過±40。
1,、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
(1)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
(2)觀測誤差(由于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于主觀誤差來源)。
(3)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溫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于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于可變動誤差來源)。
2,、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
(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
(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
(3)通過各種處理數(shù)據(jù)的數(shù)學方法如:距離測量中的溫度改正,、尺長改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少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