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心理健康人際關系論文800字篇一
【關鍵詞】:大學生 人際交往 人際關系 心理
引言:隨著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今社會人才的競爭壓力的日益增強,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由于缺乏心理承受力和適應能力,產(chǎn)生了種種心理困擾,。其主要群體是大學新生,剛剛進入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各種心理不適應的感覺和問題,。根據(jù)近四年的工作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大約25%學生存在著心理問題,或者一直在困擾和痛苦之中煎熬,大約15%的學生需要心理咨詢,或者是老師長輩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種社會關系之中,如何理順好這些關系,、如何提高生活質(zhì)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問題,。大學生進入學校的那一刻就已決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肩負重任,。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他們健康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利于他們順利走入社會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奉獻力量。如果不善于處理好人際關系,不僅自己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不了,而且難以承擔祖國所賦予的歷史責任,。因此,,得重視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心理。
一,、人際交往的定義及其心理因素
人際交往也稱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關系,。人際交往表現(xiàn)為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反映著人們尋求滿足需要的心理狀態(tài),。從動態(tài)講,,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一切直接或間接的相互作用,但都超不出信息溝通與物質(zhì)交換的范圍;從靜態(tài)講,,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動態(tài)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聯(lián)系,。據(jù)估計,大學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時間中有70%左右用于人際交往,。有的人對成功人士進行分析,得出的結(jié)論為85%的成功人士與良好的人際關系有關,。因此,,人際交往對大學生起著重要作用。
人際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認知,、動機,、情感、態(tài)度與行為等,。認知是個體對人際關系的知覺狀態(tài),,是人際關系的前提。人與人的交往首先是感知,、識別,、理解開始的,彼此之間不相識,、不相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際關系。認知包括個體對自己與他人,、他人與自己關系的了解與把握,,它使個體能夠在交往中更好地、有針對性的調(diào)節(jié)與他人的關系,。動機在人際關系中有著引發(fā),、指向和強化功能,。人與人的交往總是緣于某種需要,,愿望與誘因,。情感是人際關系的重要調(diào)節(jié)因素,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總是伴隨著一定的情感體驗,如滿意與不滿意,、喜愛與厭惡等,,人們正是根據(jù)自身情感體驗不斷調(diào)整人際關系,。情感直接關涉著交往雙方在情感需要方面的滿足程度,即心理距離,??梢哉f,情感是人際關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往往被當作判斷人際關系狀態(tài)的決定性指標,。態(tài)度是人際交往的重要變量,每時每刻都在表現(xiàn)某種態(tài)度,,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人際關系的建立,、形成與發(fā)展,例如態(tài)度與偏見,、歧視的相關直接影響著人們的人際交往,。
二、影響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因素
在大學生之間有某些因素影響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它們一般是個體自身難以選擇和避免的,稱為客觀因素;還有某些因素特異性地影響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即個體的心理感受起了決定性作用,稱為主觀因素,。
(一)客觀因素,。
1.時空接近。大學生人際關系形成和存在的根本條件就是大學生個體的時空接近,。只要大學生日常生活的時空充分接近,他們之間就必然產(chǎn)生人際關系,那些時空接近而素無往來的大學生之間并非沒有人際關系,只是人際關系較為疏遠;少有交往卻相安無事,說明他們之間的人際相處很好,。時空接近,是大學生彼此了解和認識的前提,也是人際吸引或人際互斥的基礎。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時空接近可能成為維持良好人際關系的必要條件,也可能成為產(chǎn)生人際關系障礙的客觀原因,。
2.態(tài)度相似,。雖然態(tài)度是個體內(nèi)部心理方面的,但個體之間的態(tài)度相似與否則是客觀的。態(tài)度相似,個體之間有更多的共同觀念和意趣,容易相處和交流;態(tài)度迥異,個體之間難以找到共同的話題,相處,、交往多有沖撞,如不注意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往往使人際關系失諧,。
(二)主觀因素。
1.人際安全,。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系能否適應,關鍵在于個體感受到的人際安全的程度,。所謂人際安全是指個體在人際相處和交往中對自身狀況保持有利地位的肯定性體驗。訴說人際關系不好的大學生往往人際安全得不到保證,感到自己被別人欺負,、愚弄或嘲笑,也可能是擔心自己的弱點或劣勢會暴露出來,因此,在特定的環(huán)境及人際關系中條件性地局促不安,擔心別人詢問自己,也不敢主動與別人交往,。大學生在感受不到人際安全的情境中,將會自我防御性地退縮或回避。
2.人際期望,。人際期望就是個體對人際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心理,、行為的預期和愿望。這些預期純粹是個體的主觀意愿,實際上是一種投射心理,。人際情境制約人際期望的內(nèi)容,個體對老師的期望和對同學的期望是不一樣的;人際距離決定人際期望的價值,人際距離越近,個體的人際期望價值越高,。大學生在不同的人際關系中有不同內(nèi)容、不同價值的期望,雖然人際期望常常是自發(fā)的,、內(nèi)在的和無意識的,。人際期望與個體的人際關系狀況密切相關,幾乎所有人際關系不良都是個體人際期望造成的,。
三、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主要障礙
人際交往障礙是指大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與別人進行必要的交流與溝通,個體為此感到苦惱,明顯影響個體正常生活的一類現(xiàn)象,。這種障礙不但影響個體的人際狀況,而且使個體的整個精神方面都受到消極影響,產(chǎn)生自卑,、孤獨、自負等情感,。交往障礙的不利后果是使個體形成條件性的交往不能,。由于大學生個人心理健康不同,人際關系所受到的影響因素不同,,從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障礙,。
(一)、認知障礙,。
認知障礙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中表現(xiàn)突出而常見,,這是由青年期的交往特點所決定的。青年期自我意識迅速增強,,開始了主動交往,,但其社會閱歷有限,客觀環(huán)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夠全面接觸社會,,了解人的整體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人際交往中常又帶有理想的模型,,然后據(jù)此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知己,,一旦理想與現(xiàn)實不符,則交往產(chǎn)生障礙,,心理出現(xiàn)創(chuàng)傷,。另一個是以自我為中心。人際交往的目的在于滿足交往雙方的需要,,是在互相尊重,、互諒互讓,以誠相見的基礎上得以實現(xiàn)的,。而有的大學生卻常常忽視平等,、互助這樣的基本交往原則,常以自我為中心,,喜歡自吹自擂,、裝腔作勢、盛氣凌人,、自私自利,,從不考慮對方的需要,,這樣的交往必定以失敗而告終,。
[參考文獻]:
[1]趙德華.當代中國人際關系的文化嫂變[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xx(5).
[2]吳婭丹、賴素瑩.20 世紀90 年代以來的中國人際關系研究[j].蘭州學刊,,20xx(3).
[3]黃希庭.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4]張治庫《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障礙及對策》,,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1期
[5]羅建華,、梁斌《試析大學生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羅建華梁斌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xx年第3期
[6]姚曉燕 《當前大學生人際關系障礙問題研究》,,甘肅高師學報 第8卷第1期(20xx)
心理健康人際關系論文800字篇二
摘 要:無論是在學習,、生活以及工作方面,大學宿舍成員之間都會形成各種交往關系,,而這類人際關系和諧與否,,將對其中宿舍成員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重要影響。近年來,,大量因宿舍人際關系不和諧所引致的傷害事件不絕于耳,,且這類危害還將對大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困惑與精神壓力,甚至引發(fā)后續(xù)一系列的負面影響,。鑒于此,,本文將就當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現(xiàn)狀展開論述,分析影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主要原因,,并藉此提出協(xié)調(diào)宿舍人際關系和大學心理健康的實踐措施,,以期對促進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和諧和心理健康發(fā)展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 學生宿舍 宿舍文化 文明意識
1 引言
大學生群體對現(xiàn)實世界以及現(xiàn)代社會中各種關系的認知尚處于塑成期,,心理健康容易受到人際關系的影響而產(chǎn)生波動,。因此,在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形成和維系過程中,,大學宿舍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僅是大學生各種人際關系形成的重要場所,其中人際關系的和諧與否也將直接牽涉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故對如何維系大學宿舍人際關系等相關問題展開探討研究具有一定積極意義,。
2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現(xiàn)狀分析
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了幾類,而根據(jù)其需求層次理論結(jié)合實際分析,,大學宿舍人際關系實現(xiàn)了和諧,,即滿足了第四層次的需要――感情和歸屬的需要。由此可見,,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可以讓大學生對宿舍產(chǎn)生一種歸屬感,,并賦予宿舍特殊的感情。近年來,,大學生宿舍沖突事件接連發(fā)生,,其社會影響不禁讓我們?yōu)橹ι?,這不得不引人深思、發(fā)人深省,。根據(jù)相關學者今年對國內(nèi)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問題的研究調(diào)查報告顯示,,有六成大學生認為與室友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能夠共同分享喜悅與悲傷;有三成大學生曾經(jīng)嫉妒過室友,,而在這些大學生中,,對嫉妒心理的處理方式也不同,其中四成學生會將嫉妒隱藏起來,,不會體現(xiàn)在外在行為上,,另有五成學生則會由于嫉妒而公然頂撞室友或者產(chǎn)生沖突。由此調(diào)查結(jié)果可以看出,,時下大學宿舍人際關系現(xiàn)狀不容樂觀,,同時,各種因素所造成的個體差異也使得大學宿舍人際關系并不如想象中的和諧,,且其中的事件亦容易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引發(fā)部分更嚴重的現(xiàn)象。
3 影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因素
3.1個體間的差異
大學宿舍成員來自不同地區(qū),,有著不同的社會背景和社會經(jīng)歷,,以及不同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念以及作息時間,,比如,,有些學生不注意生活細節(jié)而對其他同學造成了困擾,如若不能互相理解包容,,時間久了就會彼此之間產(chǎn)生厭煩心理,,從而引致各類沖突的出現(xiàn)。
3.2心理上的差異
大學生多處在各種價值觀念的形成與認知階段,,無法妥善處理自身個性中所帶有的自我中心主義,、個人主義、自卑與自傲,、謙虛與嫉妒,、猜忌與閉鎖等心理特點,從而較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導致行為具有明顯的沖動性,。加上多數(shù)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個性中的獨立自我思想根深蒂固,,團體生活使其產(chǎn)生各種不適應的癥狀,,從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人際關系的和諧。
3.3知識技能差異
部分學生從未獨自生活,生活太過依賴他人,,在處理各種人際問題時往往只憑直覺,、情緒和經(jīng)驗,不具備為人處世方面的基本技巧,,從而時常引發(fā)一些不必要的爭執(zhí),,破壞人際關系的和諧性,。
4 促進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和諧發(fā)展的策略
4.1以宿舍人際為主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要開展以人際為主題的心理健康專題講座,鼓勵學生將自身遇到的人際方面的問題講出來,,讓大家共同討論并及時解決,。同時,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立,,使其成為每位“新”同學必須認真修讀的一門課程,,充分利用學校心理教育資源,有針對性的對大學生人際關系認知和處理能力展開培養(yǎng)和訓練,,使之形成堅強,、理解和包容的心理品質(zhì),此外,,可以借助專業(yè)心理專家的協(xié)作,,加強學生對于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視程度,使其在發(fā)現(xiàn)自身問題后能主動去尋找方法及時“對癥下藥”,。
4.2積極宣傳寢室文化,,樹立宿舍文明意識
目前,已有部分高校意識到宿舍文化的重要性,,但能夠?qū)⒔ㄗh和措施落到實處的卻少之甚少,,由此,寢室文化在校園中,、在塑造健康心理時,、在形成和諧人際關系時并沒有產(chǎn)生實質(zhì)上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加強寢室文化建設必須摒棄口號化的作風,,堅決執(zhí)行制度化、規(guī)范化,、道德化,,要切實將這種良好的文化氣氛保持下去,使之成為激勵學生努力生活,、努力學習的后備力量,。同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更為豐富的寢室文化評比活動,設置月度和年度最佳寢室等稱號,,給予應有的獎勵激勵,,使得宿舍成員從此自覺自愿地為寢室文化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并以此形成一種意識:“宿舍是我家,,我愛我家”,,從而對宿舍逐漸產(chǎn)生歸屬感和認同感,藉此進一步提高宿舍人員間的和諧度,。
5 結(jié)語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社會深化發(fā)展的需要,,對大學生的素質(zhì)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不僅要具有扎實專業(yè)知識基礎,,也要具有能夠適應社會生存,、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希望本文上述研究能夠?qū)μ嵘髮W宿舍人際關系以及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等工作的開展有所啟示,,促使大學生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方面都能成為引領社會前進的動力所在,。
參考文獻:
[1]郭梅華,陳虹,,黃偉東.大學生宿舍人際和諧度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xx(04).
[2]孫東媛.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實證研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xx(01).
[3]姚福清,,蘭倩.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問題及應對策略[j].內(nèi)江師范學院學報,,20xx(01).
[4]劉春雷,李鐵鑌.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影響因素及應對方式的調(diào)查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01).
[5]衣慶泳.大學生寢室人際交往問題的教育對話[j].大連大學學報,,20xx(05).
[6]蔣和豐,李化樹.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問題研究文獻綜述[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24).
心理健康人際關系論文800字篇三
【摘要】 目的 探討人際關系敏感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為高校進行新生教 育及心理咨詢機構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提供依據(jù)。方法 抽取某大學20 04~20xx級新生中人際關系因子超3的新生339人,,對其scl90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進行分析,。 結(jié)果 ①人際關系敏感新生的各因子分顯著高于新生總體和全國常模,且顯著性達 到0.001水平;②人際關系敏感因子與其他因子間存在顯著相關,,顯著性達到0.01水平,。結(jié)論 人際關系敏感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忽視,學??梢酝ㄟ^開設選修課 ,、專題講座 或團體訓練等方式對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 心理健康;大學新生;人際關系
a study on the state of mental health of freshen with interpersonal-relationsh ip ning, guo xiaolia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weihai 264209,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the mental health offreshmen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nsitivity, and to supply a science ba sis for mental-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s. methodschose 339freshmen with sco r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nsitivity no less than 3 from all freshmen in20xx~20xx. results①the factor scores of freshmen with inter personal relation ship sensitivity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cores of all freshmen and nation al model at 0.001 level. ②other factor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factor of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nsitivity at 0.01 level. conclusionit is important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freshmen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 ip sensitivity. colleges should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 by supposing e lective course, lecture, group training etc.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freshmen; 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
人際關系敏感主要指個體的不自在與自卑感,,特別是與其他人相比較時更加突出,。在人際 交往中的自卑感,,心
神不安,明顯不自在,,以及人際交流中的自我意識,,消極的期待亦是這 方面癥狀的典型表現(xiàn)。大量調(diào)查研究表明,,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在大學新生的心理問題檢出率 中排第二位[1-4],。
大學新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正處于從青少年向成年的轉(zhuǎn)變期,,也處于從中學生向 大學生的角色轉(zhuǎn)變期,,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既不同于中學生,又與高年級的大學生有所區(qū)別,,他 們既有擺脫緊張的高中生活之后的輕松與愉快,,又有面臨大學生活的困惑與不知所措,。他們 能否順利度過大學的適應期,,對于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以及未來發(fā)展都有很大影響 ,。在他們適應大學生活的過程中,適應新的人際交往模式,,調(diào)整人際交往策略,,對他們而言 ,是一項比較艱巨的任務,。研究人際關系敏感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以期對高校進行新 生入學教育以及學校心理咨詢機構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提供科學的依據(jù)。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調(diào)取某大學20xx級到20xx級的新生有效心理檔案共9432個,,從中選取人際敏感 因子大于等于3分的新生339人,,其中男生246人,女生93人,,平均年齡19歲,。
1.2 工具 癥狀自評量表(scl-90)[5] 該量表由derogatis(1975)編制,具 有較高的信,、效度,,在國內(nèi)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包含90個項目,,內(nèi)容涉及比較廣泛的精神 病癥狀學內(nèi)容,,如思維、情感,、意識,、行為、人際關系、生活習慣,、睡眠等,,包括10個因子 。量表采用5級計分制,,1-沒有,,2-很輕,3-中度,,4-偏重,,5-嚴重。因子分達到3分以上,, 超出正常平均分,,一般認為該因子的嚴重程度已經(jīng)達到或超過中度痛苦水平,表明可能有比 較明顯的心理問題,。
1.3 數(shù)據(jù)處理 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上?;菡\大學生心理測驗綜合系統(tǒng)掃描錄入,并使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進 行統(tǒng)計分析,,并進行t檢驗和相關分析,。
2 結(jié) 果
2.1 人際關系敏感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 對人際關系敏感因子的9 個條目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對其進行排序,,結(jié)果見表1,。
2.2 人際敏感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將人際敏感新生的各因子得分與20xx到20xx新生總體 的得分以及全國常模進行t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人際敏感新生的各因子分均顯 著高于新生總體和全國常模,,且顯著性達到了0.001水平,結(jié)果見表2,。
2.3 人際因子與其他因子的關系 通過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人際因子與其他因子都顯著相關 ,且顯著性達到了0.01水平,,結(jié)果見表3,。
3 討 論
大學新生剛剛經(jīng)歷了緊張的高考,滿懷對大學的期望和憧憬,,但是,,當他們踏入大學校園之 后,很多學生卻發(fā)現(xiàn)大學并非他們想象的那樣美好,,而是充滿了困惑和迷茫,。以前的學習生 活都是老師和家長安排好了,自己照著去做就可以了,,現(xiàn)在一切都要自己去安排,,但是自己 又缺乏這種能力;以前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考大學,現(xiàn)在考上了大學,,卻沒有目標了; 以前同學都在一個固定的教室里,,每天都能見面,現(xiàn)在卻很少有這樣的機會,,除了宿舍同學 ,,與其他同學接觸的機會也很少;高中的老師天天督促著學習,大學的老師上完課就走人; 大學里有那么多社團,,我應該加入哪一個,,到底是學習重要,還是鍛煉其它能力重要?等等 這一切突如其來的問題,,讓這些新生有些不知所措,。
在這些問題中,人際交往模式的改變,,是影響大學新生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從筆者與 部分被邀請新生(scl-90因子分有超3的學生)的談話中了解到,提到人際問題占到30%以上 ,。他們的人際不適應主要有以下表現(xiàn):①沒有知心朋友;②感覺大學的人際關系比較復雜; ③想念以前的同學,、朋友;④人際交往圈子小;⑤不知道如何跟人交往;⑥周圍比自己強的 人太多,,有些不甘心;⑦不知道如何跟異性交往;⑧想改變自己的交往現(xiàn)狀,,不知道怎么 去做;⑨宿舍同學生活習慣不一樣,容易產(chǎn)生摩擦,,等等,。
對其問題根源進行分析,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①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存在心理矛盾,。很多學生一方面抱怨自己找不到知心朋友,另一方面,, 又由于受到家長或同學的影響,,在與人交往時,又不愿意或者不敢與人交心,,害怕自己在人 際交往中受到傷害;②缺乏交往技巧,。很多學生在高中期間,一切以學習為重,,不是很重視人際交往,,到了大學 之后,意識到人際交往的重要意義,,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和同學“打成一片”,,和同學在一起 ,,找不到話題,因此非??鄲?③性格原因,。一部分同學由于性格比較內(nèi)向,與人交往時比較被動,,因此到了大學,,交往的 對象僅限于宿舍同學或班級部分同學。自己認識到這樣不利于以后的發(fā)展,,但是又不知道如 何改善;④生活習慣存在差異,。大學生一般來自不同的地方,在生活習慣上存在差異,,因此會產(chǎn)生摩 擦,,這也是影響新生人際關系的一個重要原因;⑤過于留戀過去的同學關系。有的學生來到大學之后,,反映以前跟同學關系挺好的,,朋友也 很多,可是到了大學,,人際關系卻不怎么樣了,。他們將重心放到想念以前的同學、朋友,,忙 著跟以前的同學,、朋友聯(lián)系,卻忽略了身邊的新同學,,這樣也容易被身邊的同學忽略;⑥過于在意別人的評價,。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人際敏感因子中“當別人看著你或談論你時感到 不自在”條目得分最高,。筆者在談話中也深有感觸,,確實些同學由于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 價,太想在別人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導致其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容易緊張,、焦慮,掩飾 自己,,甚至減少與人的交往,。
從本研究的結(jié)果看,人際敏感確實對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重要的影響,,這部分新生的 心理健康相比其他新生,,更應該引起學校的重視。學校心理咨詢機構也可以通過個別邀談,、 開設選修課,、專題講座,、進行團體訓練[6,7]等形式,促進這部分學生的人際交往 ,,提高他們心理健康水平,,建設和諧校園。
4 參考文獻
[1]何心展,張林,尤海燕,等.7763名大學新生心理癥狀調(diào)查研究.中國康復理論與 實踐,20xx,12(1):81-83
[2]彭香萍.當今高校新生的主要心理問題及輔導策略.心理科學,20xx,29(1):211 -213
[3]朱愛榮.大學新生心理狀況分析.高教研究,20xx,(2):75-78
[4]劉忠秀,尹星星,尤海燕,等.8402名20xx級大學新生癥狀自評量表調(diào)查分析.中 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xx,13(2):188-190
[5]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 志社,1999:31-35
[6]尚云,李輝,高俊.人際交往團體輔導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中國健康 心理學雜志,20xx,13(5):369-371
[7]江琴.團體心理咨詢促進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實證研究.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20xx,7(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