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到杭州培訓心得體會篇1
人間十月秋意濃,,天高云淡,,落英繽紛,在這人間天堂,,美麗的西子湖畔,,一段煙雨,一壺清茶,,邂逅一場流光溢彩的文化盛宴;一抹夕陽,,一縷桂香,逢上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之旅,。五湖四海專家,、名師匯聚“千課萬人”。
20__
年11月9日至12日,,千課萬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我和其他三位同事有幸被派往學習,。歷時4天緊鑼密鼓的名家課堂,、報告和講座,讓所有參會老師都受益匪淺,。從各位名家的課堂設計,、現場課堂教學以及報告和講座中,結合自身數學教學,,我總結了以下幾點體會:一,、數學教師應該具有扎實的基本功
基本功,,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然而它不僅指的是一個老師應該擁有的專業(yè)技能,更應該是專業(yè)能力的具體表現,。對于數學教師,,應該具有善于舉例、善于提問,、善于比較與優(yōu)化的能力,。
數學是什么?最基本的解釋就是—數學是模式的科學。
而抽象性是數學學科最基本的特性,。那么,,一個老師,,善于將抽象的數學概念恰當的舉例說明,就能從具體事例中抽象出相應的數學概念,,這對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發(fā)展數學思維起到重要的作用,。
《新課標》指出,如今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在課堂中,,教師的問題如何引導,,成為學生如何思考和學習的方向。對于數學課堂,,新授課多數情況都是以一個“大問題”為向導的數學教學,,那么問題就應該具有預設性和生成性,而并不一定非來自現實生活,。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引導可以把我們的課堂帶入一個更高的境界,,達到更高的水準。在千課萬人的現場,,黃愛華老師的《圓的認識一課》,,引入“你見過生活中的圓嗎?”和出示某著名企業(yè)面試題“下水道的井蓋為什么是圓的?”兩個問題,創(chuàng)造性的開發(fā)教學資源,,既能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入課題,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正確建立圓的模型,,充分感受和理解圓的基本特性,,將抽象的直觀化,枯燥的生動化,,孤立的知識聯系生活經驗,,為學生學習圓的基本知識引導到位。
二,、與時俱進,,充分理解《新課標》
《新課標》的進一步改革是在全新的教育觀和數學觀下的必然結果。我們要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理解《新課標》,,從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出發(fā),調整好理解《新課標》的角度,??萍及l(fā)展迅猛的時代需要的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所以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就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還要通過演繹,、歸納等思維訓練以及學習經驗的積累來達到《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的隱性的、過程性的目標,。
所以,,通過成分理解新課標,我們要明確關注過程與結果的關系,、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解的關系,、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以及關注生活情境與知識系統的關系,,從而增強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反思質疑,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拓寬視野,正確把握《新課標》
把握《新課標》才能樹立全面知識的課程觀,,抓牢,、抓硬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兩類目標。
如何正確把握《新課標》,,首先要把握新課標的變化和主要發(fā)展,。《新課標》的主要變化:原來的雙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新增加到四基(增加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關鍵詞的變化:對于數感,新增“悟”,,統計觀念改為數據分析觀念,,符號感改為符號意識,新增幾何直觀,、模型思想和創(chuàng)新意識;明確提出了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規(guī)范了課程要求的行為動詞,,如了解、理解,、體驗,、掌握,、運用,、探索、經歷,。
其次要深化對新增內容的理解,。如小學數學第一階段去掉了概率的知識,,第二學段去掉中位數、眾數的概念,。通過鞏固與深化新一輪課程改革理念,,才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的最終目標,。
到杭州培訓心得體會篇2
20__
年4月10日,,在朱校長、李主任的帶領下,,我們一行12人赴杭州參觀學習,。4天時間里,我們分別參觀了京都小學和娃哈哈小學,。在這次學習中,,我感觸很多,受益匪淺,。下面就三個方面談一下我的心得體會:一,、高效的自主學習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這一點在京都小學的課堂中體現得十分到位,。教師的理念都十分先進,,在聽課的過程中,我發(fā)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已經內化為他們自己的行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已經成為了自我需要,,教師沒有滿足于學生都在發(fā)言,而是看學生有沒有獨立的思考,。師生,、生生做到了真正的互動。同時,,教師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
二,、教師充分尊重學生意見,共同建設和諧校園
兩所學校的藝術氛圍極為濃厚,,其中京都小學將“上善若水”作為學校文化的核心理念,,形成了“綠色、流動,、包容,、個性”為特征的學校精神面貌。以版畫為基礎,,開設包括陶藝,、戲曲、體操等更多藝術課程,,讓每個孩子都敢嘗試,,每個孩子都來體驗過程,都能體會快樂,。從源頭上改變評價體系,,不以效果來論英雄。在校園建設中,,隨處可見學生自己的設計,,教師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有這個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被關注。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感,,喜悅感,自信心顯著增強各方面素質得以提高,。
走在娃哈哈小學的校園中,,感觸到的是一種井然的秩序感,一種催人的節(jié)奏感,,他們的校園文化并不復雜,,卻別具匠心,從校舍的設計到教學樓的標語,,文化長廊,,每一個細節(jié)都彰顯著他們獨特的視角。比如學校的塑膠運動場建在教學樓的樓頂,,部分藝術教室安排在地下一層,,充分利用了學校的環(huán)境資源,。
三、班級特色文化建設
這次參觀學習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兩所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班級管理計劃的制定重在“細”,具體實施重在“嚴”,。走進京都小學的教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窗臺上擺放整齊的洗手液,每瓶上都標著孩子的名字,,學生告訴我,,老師要求他們勤洗手、講衛(wèi)生,,上課拿課本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凈,。這讓我想起了之前洪校長引領我參觀校園時的一個小細節(jié),當時洪校長在樓梯上發(fā)現了一小片紙,,她很隨意的撿起并扔進垃圾箱,,這難道不是學生一個最好的榜樣示范嗎?我們大多數老師都是畢業(yè)于師范院校的師范專業(yè),何謂“師范”?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對于這句話,以前我從沒有深入的思考過,今天方悟得為人師者學高和身正的重要,。
再看京都小學教室后面的布置,,這是尤為吸引我眼球的一個地方。先說板報,,板報的設計不是單純的寫寫畫畫,,而是很有設計感的將黑板分為了三大塊,最左邊是貼了20張形態(tài)各異的小兔子,,每只小兔子代表每個學生,,每當學生某方面取得進步時,老師都會在代表他的小兔子身上粘貼一個小紅心,,以示鼓勵,,這一版塊稱為“兔年頂呱呱”或者“每月之星”。黑板中間是“收獲園地”,,張貼了孩子們做的手抄報或成長故事,。右側是張貼了少先隊員倡議書、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宣傳標語的“隊角”,。整個板報設計井然有序,,清新活潑,又不失教育意義,。我認為這種形式的板報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設計,,這樣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地思考,,他們期待自己的作品或進步獎勵能展示出來,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而不像我們現在的板報,,每次僅有幾個學生參與設計,似乎都是固定的幾個孩子的任務,,從而忽視了班里其他學生,。另外,班里的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小櫥子,,整齊的擺放在教室后面,,平時不用的書籍雜物都可以放在里面,使得整個教室變得更為整潔有序,。另外,,我認為京都小學教室前面黑板右側的作業(yè)公示欄很值得我們學習,這樣將每天的作業(yè)情況公示出來,,一目了然,,方便學生自查哪些作業(yè)未完成,從而更好的做好班級作業(yè)管理工作,。
再如,,娃哈哈小學各個班級的宣傳班牌全是學生自行設計制作,充分發(fā)揮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比如5年級2班,,學生們稱之為502“萬能膠”之班,班主任姓胡,,孩子們把502中間的0設計成一個胡蘿卜,,想象力之豐富讓我們一行人無不為之感嘆。
以上是我本次杭州之行的一些體會,??偟膩碚f,通過這次學習不僅增長了見識,,還給我?guī)砗芏嗨伎?,思考我們的學校、班級以及教師如何能更有效地發(fā)揮我們曲師大附小的特色,,并把我們的學校做大,、做強。
教育需要一種可貴的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更應該與時俱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力爭做一名受學生喜歡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