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感悟,,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優(yōu)質的心得感悟該怎么樣去寫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感悟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教師家訪心得感悟簡短篇1
今年"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的深入開展如一縷春風吹進千家萬戶。家訪是溝通教師,、孩子和家長心靈的橋梁,,通過家訪可以讓孩子和家長都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牽掛和關心,寄予的厚望,。特別是平時我們關注不夠的學生,,更是讓他們覺得溫暖,興奮,、欣慰:原來自己也并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也絕不是可有可無的,老師還是注視和關心著自己,。
家訪帶給我們的收益有很多很多?,F將我的家訪工作總結如下:
一、通過家訪能讓老師全面了解孩子,,與家長達成共識,。
學生及家長始終如一的信任老師,在信任的基礎上,,有些什么消息,,老師都可以從家長或學生的口中準確地知道。這樣,,一方面老師可以時刻提醒家長平時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以免對孩子造成太大影響,另一方面,,也能使老師針對家中的要發(fā)生大事,,有的放矢地做好事前的鋪墊和事后的處理工作,避免了孩子過大的感情波動,。家訪不是向家長告狀,,也不是讓學生難堪,,而是要與家長、學生在家庭這個特殊的環(huán)境中真心交流和溝通,。要對學生的在校的情況作正確的評價,,對學生的優(yōu)點多夸獎,讓學生在家長面前感到自豪,,增強學習的信心,。不能對過失大加評論,更不能在家長面前對學生進行告狀式談話,,要善意的提示家長,,教會家長用心管理學生。家訪工作常"報喜",,可以為后進生的轉化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這樣家長就能正確的了解自己子女在學校的真實情況。如果在家訪時,,當著學生的面指責其過錯,,會對學生造成傷害,形成逆反心理,,對以后的管理帶來不便,。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轉化,、教育學生,而不是因教師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長"告狀",,因為這無異于給家長送去一根"棍子",,學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這樣做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遷怒于教師,,不忘這一"棍"之仇,給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礙,。
我家訪的對象主要是后進生,,對于他們,我選擇了"雪中送炭"給以"溫暖",,多給差生家長"報喜",。今年班上有一個學生,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很差,,性格較粗野,不服老師,,愿意和學生動拳頭,。我多次和家長反映這一情況,,但"棍棒教育"不但無效,還產生了抗拒心理,。針對這種情況,,我改變了方法,利用時間去尋找這個后進生的閃光點,。我從他身上找到了積極的有利于轉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進行了家訪,。當著家長的面表揚了學生,家長很吃驚,,他說從來沒聽過孩子的好話,。學生也非常感激,臉上有了笑容,。時機成熟,,和家長一起談了督促孩子復習功課的方法,并鼓勵學生認真迎接期中考試,。在我的鼓勵下,,他的課堂表現有了明顯的改善。幾年來,,我接觸的后進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吃軟不吃硬"。我通過一次次家訪,,積極去找他們的"閃光點",,先感化家長,再去溝通教育學生,,給學生鼓勵,、自信、希望和熱情,。只有這樣,,他們那柔弱的心靈之花才能在一個時時刻刻充滿陽光溫暖的環(huán)境中盛開,并結出豐碩的果實,。
二,、家訪能教給家長正確的教育方法,及時地避免孩子問題的產生,。
家訪目的在于與家長交流情況,,交換意見,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fā)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yǎng),,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多年的經驗,讓我認識到,,教育引導學生一定要與家長聯系,,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教育目的,。
我班有個學生,最近卻出現了成績滑坡,,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見效。于是,,我就到他家去了解情況: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在家務農,家庭非常拮據,。因為母親讀書比較少,,不太懂得教育方法,考試成績一旦沒有考好就對他非打即罵,,他的壓力好大,,對學習沒有太多的信心,這個學期成績一直不夠理想,,長此惡性循環(huán),,成績明顯退步。我耐心做家長的工作,,并且委婉地指出她對兒女的教育方法不對,。一兩次沒有考好不要一味的責怪,要對他多加鼓勵,,幫助他建立學習的信心,。長達三個小時的交談,終于說通了家長,?;氐綄W校后我從生活上、精神上關心這個男孩,他深受鼓舞,,積極學習,,他的母親也沒有像以前那樣惡狠狠的打罵了,終于成績有了起色,。孩子也開朗起來了,。他媽媽笑了。家訪讓我走進學生心里,,溝通了師生感情,,家訪為班主任工作揚起了風帆。
同時教師注重進行家訪,,教會家長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據地去轉變家長的一些觀念,對孩子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家訪還能協調師生關系,,從而促進學生更健康的心理發(fā)展,。
老師去家訪,和學生的距離拉近了,,更利于了解學生的生活,、思想。學生在學校如何表現,,在家又如何,,老師可以根據這些情況對癥下藥。在家長,、學生,、教師三方面對面的時候,這種直接的交流更容易使師生間產生信任感,,溝通就進入了良性的快車道?,F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比較優(yōu)越,,經長時間的接觸后發(fā)現,,有些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在家里什么事都舍不得讓孩子做,,甚至學生自己的事都由家長一手包辦,,只要孩子開口沒有不答應的'。這樣的學生在學習,、勞動等方面都表現得比較懶惰,。通過對學生的家訪,使家長的某些觀點悄悄的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從而使家庭對教師工作的理解化為另一種教育行為,,它與學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此外,,家訪時,,我也注意家長的精神狀態(tài)、身體情況,、家庭氣氛等條件,,隨機應變地調動訪談方式和內容。教師親自上門家訪也能讓孩子們從心里體驗到"榮耀",,尤其是學習差的孩子,,他們往往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友誼,他們往往存在自卑心理,,這樣的孩子能把老師迎進家門作客,,他們視之為"榮耀",而因這種"榮耀"能有效地激發(fā)起他們潛在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尤其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學習動力決大多數首先取決于對老師的喜歡,。一旦喜歡老師,則學習的課程對他們就有無限的吸引力,,這樣,,就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讓孩子逐漸自信起來,。
在這次家訪活動中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如:
1、留守兒童的問題仍然是學習工作重要的一環(huán):有的家中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孩子交由爺爺奶奶管教,,長輩的寵愛使得學生心理放縱;
2,、單親孩子家庭的問題:來自單親家庭,,特殊的家庭環(huán)境讓學生的心理有陰影,這些都對教育工作增添了難度,。
3,、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于溺愛和放縱,養(yǎng)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tài)度,、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挑三揀四,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為,。
總之,,家訪也給我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幾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我們的家長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因此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自然對老師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作為一名教師,,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后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平時真的要多鉆研,,多學習,不要辜負家長,、孩子的希望,。尤其是初中的學生,正是思想與行為習慣波動最大的時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比取得好成績更為重要,。雖然在走訪的過程中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我至今仍覺得是有意義的事情,,甚至看到家長和孩子們的高興樣子,,很有幸福的感覺……
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愿虛心請教,,在"三尺門外",傾心奉獻,,把家訪工作作為我教書育人的必修課,,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小學教師家訪心得感悟簡短篇2
一次家訪就是一次讓孩子進步的機會,會讓一個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發(fā)生很大的改變,。對于一些所謂“調皮” “問題”學生的家訪,,教師要捧著一顆愛心,了解孩子的心靈需要,,不僅幫助孩子糾正錯誤,,更要善于發(fā)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現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數,,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
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于溺愛和放縱,,養(yǎng)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tài)度,、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挑吃挑穿,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為,,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家長望子成龍,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學業(yè)成績而忽視或放松了對子女的思想品德,、紀律教育,,有些家長對素質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對素質教育提出質疑,,與其背道而馳,這使得學校教育工作開展很不順利,。
家訪讓我感受頗深:第一,,全面的家訪,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致了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系,,了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了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家訪對以后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訪,,了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第三,,交換訪談方式,,為家訪工作增加新的內涵。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訪的方式也隨著改變,。由于人們的職業(yè)特點、個人閱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yǎng),、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類型。作為班主任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訪的方式不改變,有時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第四,,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六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老師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后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訪走出服務第一步,。
第五,,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fā)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yǎng),,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建議家長要嚴格要求和愛的鼓勵相結合;對子女的學習輔導和思想品德教育、勞動教育并重,,提供他們力所能及的勞動機會;協調好家庭成員內部的教育力量;要多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聯系,,及時了解子女的學習和思想動向,并對癥下藥;及時加強對孩子的心理開導,,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注重孩子的養(yǎng)成教育,,注重發(fā)展長遠利益,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著想,。
但我深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
小學教師家訪心得感悟簡短篇3
國慶節(jié)期間,,我們全校老師遵照省教育廳的指示對大部分學生進行了家訪工作,。由于黃梅縣北部深處山區(qū),都是路途較遠的孩子,。以前我們家訪工作主要是以班主任通過電話聯系的手段,,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共同溝通和探討學生教育問題,。如何做好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掌握學生情況,進行家庭與學校雙向管理,,開展各項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我們的路線是下新獨山杉木停前五祖柳林苦竹大河濯港孔壟蔡山龍感湖小池分路,,因為我們的學生人數較多,,上下村也較分散,每天只能家訪8到12家,。通過這次家訪工作之后,,本人對本班學生家庭情況,以及全校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大部分學生的家長都不在家,,有在外務工和在外省做生意的,,都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當然,,少數在家的家長都在家務農,,沒有什么經濟來源。下面就談談本人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思想上要重視家訪。
家訪是班主任密切與學生家長聯系的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勤于家訪,,善于家訪是班主任帶好班的訣竅之一。通過家訪,,可以跟家長交流情況和交換意見,,統一認識,這樣既幫助教師我們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又幫助家長改進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從而能形成教育合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致,、復雜的任務。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礎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科學,。”通過家訪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我們家訪方向的學生,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都比較重視,。雖然他們的素質比較低,,沒有受過什么教育,但對孩子的學習都比較重視,,對孩子的期望也比較高,。如外寮的徐微,父母在溫州打工,。在我家訪期間,只有奶奶在家,,但爸爸特意從溫州打電話回家,,詢問孩子在學校得學習情況,和上學期期末考試情況的了解,,并且探討孩子為什么平時成績理想,,到期末考試時候發(fā)揮不好的一些原因,。我講解了兩個原因,一是心理壓力過大,,把分數看得過重;二是題型的新穎性,,造成孩子的不適應,要懂得如何變通,。
二,、家訪
應有準備地進行。
去家訪之前,,我們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首先提前告訴了家長,叫家長和學生在家等待老師的到來,。否則,,學生家長不在家,白跑了一趟,,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目的。第二,,必須估計到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意想不到的情況,,做好克服困難的心理準備。第三,,應針對學生的情況具體分析,,想要說什么,最好在心里有個提綱,,到時一五一十,,侃侃而談,從容不迫,,有條有理,,家長聽起來肯定認真,覺得老師工作細心,,很負責任,。在學校做了充分準備以后,我們個人要收集家訪學生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家庭成員,,在家家長情況,經濟來源,,在校表現情況等等,。
三、選擇適當時機家訪,。
有利的時機是成功的重要保證,。例如學生生病在家回不了學校,、學生取得優(yōu)秀成績、后進生有很大進步,、學生生活遇到了困難,、學生之間產生誤會,以及學生犯了嚴重錯誤時進行家訪效果是最好的,。學生厲巧偉,,個性很要強,重情感,,同學關系和睦,,不管男生,還是女生,,都愿意與他交朋友,。平時的各科成績也非常的優(yōu)異,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但最近成績有些不穩(wěn)定,。在上次家訪中了解到父母不和這樣的情況。10月6日下午,,由于父母打架而未到校讀書,。我們幾位相關的老師立刻去下村家訪,并且跟家長侃侃而談起來,。家長聽了我們老師的一番話,,認識到家庭氛圍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四,、家訪要講究藝術性
家訪時的談話最講究技巧,,談話是指通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親切交談來進行。首先要尊重學生,。特別是那些有多種缺點且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從愛心出發(fā),,、不要以偏概全,,一差皆差。應該從表揚其優(yōu)點開始,,打開家訪局面,,使家長體會到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向家長匯報時要挖掘他們在學校的點滴的進步,,不要當面告狀,不能把家訪當作告狀的機會,特別不能當著學生的面向家長數落學生,,要告訴學生犯了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學生.,。交談中盡量做到多鼓勵,少批評,。當然鼓勵也要適可而止,避免使學生產生驕傲自滿,沾沾自喜的情緒,,同樣也要指出其不足之處,提出教育建議,,希望獲得家長的配合,,這樣家訪的氣氛會比較融洽,家長比較容易接受,,孩子也會消除恐懼心理,,愿意改正缺點,增強進步的信心,。再次,,家訪中的語氣要親切,不要語調生硬,。家訪中偶爾會遇到極個別素質較低的家長,。他們嬌慣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對老師蠻不講理,。教師去家訪,首先是客人的身份,,不可針尖對鋒芒,,發(fā)生口角,使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談話要言簡意賅,,話不投機就適時告辭。
五,、家訪要遵守學生在場原則
學生在場原則指的是家訪時讓學生在場,,家長、老師,、學生在一種溫和,、平等、輕松的氣氛中“三方對話”,可以使學生愉快地接受教育,,樣既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慮,同時也可以給學生講話的機會,有利于消除消極因素,保證意見的準確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實性。
六,、保證家訪教育的延續(xù)性,。
學生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校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多方掌握學生的動向是必不可少的,這就要求我們應該使家訪工作經常化,無論學生在?;蚍偶僭诩?,我們都可以通過電話、信件等方式經常與學生家庭保持聯系,經常溝通,,確保學生健康,、全面地發(fā)展。
小學教師家訪心得感悟簡短篇4
11月26日利用休息時間,,我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 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么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同時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
學生趙美月的家長對我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給他們簡要介紹了當前教育的理念與發(fā)展,,匯報了我們學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們班級是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面對面促膝暢談,,家長對我們教育人給予了高度評價與鼓勵, 我對班級容量也很大,, 有的活動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請家長諒解,,對于我們學校的發(fā)展、班級建設有什么建議的可以盡管提出來,?!?趙美月的家長說:“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我們的孩子放在你們學校班級,,就是放心,,你們這是在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我們家長一定大力支持學校的工作,。”
很多家長對老師的到來,,接待的非常熱情,他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學生本人感到:原來自己并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注視和關心著自己,。學生李浩宇說:“老師,您這次家訪,,給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還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個好學生,,在家里更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現,?!?/p>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學生 張詩雨見到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現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她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松和諧的閑聊中,,孩子越說越高興,,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統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刻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最后,,他們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們送出大門口,,并希望老師經常到家。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于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于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余,,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說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念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于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jié),,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小學教師家訪心得感悟簡短篇5
“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開展以來,,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積極投身于這場轟轟烈烈的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育人意識,,增強了教書育人的責任心。在做好本學期工作的前提下,,我校教師利用課余時間,下午放學時間,,元旦放假時間,對我校的100多名學生進行了家訪,所見所聞,,感觸良多:
一,、統一思想,明確家訪的主要任務
1,、了解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家訪前,,我們首先對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盡可能深入的了解,。因為,家庭情況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教師只有對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2,、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多報喜,,少報憂,。向家長介紹學校開展的主要教育活動,在學校與家庭間形成有效溝通,。
3,、與家長共同研究,明確要求,,統一思想,,找出學生內心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在未來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長提出建議,,為其實施家庭教育提供幫助指導,,必要時還要向家長介紹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并共同商量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5,、介紹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力求家校聯手共同創(chuàng)辦一流學校,,使故現小學發(fā)展壯大,。
二、通過切實開展工作,,家訪成果顯著
1,、通過本次家訪,我們全面了解了受訪學生及其家庭,,為在未來教育工作中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通過家訪,,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渠道,,第一時間了解家長的想法,解除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訪為平臺,以學生和家長為渠道,,我們對學校進行全面宣傳,,擴大了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
4,、通過家訪,,廣泛聽取社會對我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
三,、家訪體會
1、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為處世有原則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類孩子通常為人不錯,心地善良,,只要在學習方法上多加以指導,,一般會有較大的進步,。
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又過于溺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大,,這些家庭往往已出現“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過學校教育來改變孩子,。
2、學生在校表現與在家的表現通常都有較大的差異,。
絕大部分學生在學校里各方面表現都良好,,但在家里卻仿佛變成了另一個人一樣。放假后,,不學習,,不寫作業(yè),整天看電視,、上電腦,,整天什么家務都不干。這些學生既不關心家事,,更對國事天下事漠不關心,這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不利,,直接導致其課外知識極度欠缺,,動手實踐能力相對較差,必將影響其未來的發(fā)展,。
3,、家長對學校和老師普遍抱著較高的期望和要求。
從家訪中,,我們深感家長對學校和老師普遍抱有較高的期望和要求,,有的孩子在家比吃比穿,有的孩子任性撒嬌,,有的家長對孩子寵的厲害,,孩子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時,家長總是說你不聽話,,就把老師請來,,覺得老師就是萬能的,能解決孩子的一切問題,。如果在老師身上發(fā)現了什么不良之處,,家長就覺得特別吃驚,,覺得不可思異。家長對我們報以這么高的期望,,我們真是深感責任重大,。怎樣為孩子們樹立榜樣,也對我們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家訪則是這一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一段時間的家訪,,我們得到了許多收獲,,并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xù)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