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也叫演講詞,是指在群眾集會上或會議上發(fā)表講話的文稿,。演講稿是進行宣傳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演講的作用是表達個人的主張與見解,介紹一些學習,、工作中的情況,、經驗,,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演講稿嗎?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卵葜v稿模板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植樹造林的演講稿100字篇一
大家好,!
春天到了,,帶來了大自然的萬物復蘇和欣欣向榮。今天又是3月12日植樹節(jié)了,!又到了植樹造林的好時節(jié),,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yōu)槭裁匆矘湓炝謫幔?/p>
自然界中的人類,、生物和氣候,、土壤、水等環(huán)境條件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相互關系,。就如人體的各個器官,、各種機能之間都是保持平衡的,一旦某個環(huán)節(jié)失去了平衡,,人就會生病,。自然界也一樣,,一旦失去了生態(tài)平衡,便會產生種種不良后果,。
森林是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衛(wèi)士,。有了森林,地面就不怕風吹雨沖,,水土就不易流失,。大風遇到了防護林帶,會被大大減弱,;雨水沿著樹干慢慢地流到地上,,被枯枝落葉、草根樹皮所堵截,,能滲透到地下而不會迅速流走,。在少雨的季節(jié)里,這些儲藏在地下的水,,一部分匯成溪流,,流出森林,滋養(yǎng)農田,,一部分經過樹根的吸收,、樹葉的蒸騰,回到空中,,又變成雨,,再落下來。森林讓氣候變得穩(wěn)定正常,。
許多國家的護林實踐表明,,當國家森林覆蓋率占全國總面積的30%以上,而且分布均勻時,,國家就不會發(fā)生較大的`風沙旱澇等自然災害,。可惜的是,,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有16.5%,,這怎么不讓我們深感焦慮呢!
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但我們現(xiàn)在還只是學生,不可能為全人類的環(huán)境作出特別大的貢獻,,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環(huán)境做起,,從保護學校的環(huán)境做起,例如: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guī)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飲料杯,、飯盒、塑料袋,,用紙盒等代替,,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垃圾,減輕垃圾處理工作的壓力,,愛護花草樹木,,少贈送賀年卡,保持校園清潔等,。
以上這些雖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動手,,一起努力,,從節(jié)約資源和減少污染著手,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能為保護地球做出一份貢獻,。
謝謝大家!
植樹造林的演講稿100字篇二
大家好,!
自然是人類的搖籃,,綠是自然的顏色,是寶貴的希望??!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動力,,它是安慰,它是歡樂,!
我給你送來粒粒種子,你讓它們花繁葉茂,,我贈予你顆顆樹苗,,你讓它們綠樹成蔭。只有熱愛祖國和人類的人才真正懂得愛護綠色,,只有從愛護眼前一草一木做起的人,,才會熱愛祖國的山河。
我們青少年要愛每一片綠葉,,愛每一棵小草,,愛每一朵鮮花。保護環(huán)境,綠化校園,,讓綠色生命激活我們熱愛的`生活,,做祖國美好的建設者。
3月12日——植樹節(jié),,希望日日都是植樹節(jié),,讓口號落實行動,讓綠色染綠地球,。在人類奔向21世紀的今天,,地球已負擔深重,苦不堪言,,人類對環(huán)境污染和破壞也越來越大,,森林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主體,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最根本之法是種樹種草,,增加綠色植被,,綠色工程做不好,就不可能有個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因此植樹造林是全世界的目標,。
綠色植物其實是第一性有機物質的生產者,它們能利用太陽能和土壤中的水分和養(yǎng)分制造有機物質,,為比自身多10—30倍的異養(yǎng)生物提供必要的食物,。樹本來具有調節(jié)氣候,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能力,,樹木通過光合作用,,使空氣清潔新鮮,一畝樹木放出的氧氣足夠65個人呼吸使用,。
樹木不僅僅凈化空氣,,還能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土,,不致水土流失,,還是“粉塵殺手”——一畝地的樹木一年可吸收粉塵60噸!減少噪音污染也是它們的本能,,九米寬的林帶可減弱噪音污染10—15分貝,。樹木的分泌物也有殺菌作用,森林里每立方米空氣含細菌三四百個,,而空曠地帶每立方米空氣含細菌三四萬個,,兩者相差100倍!
綠色植物保護了地球,,保護了人類,,讓我們一同珍惜綠色,植樹造林,讓我們大家都記住3月12日是我們的植樹節(jié),。
謝謝大家,!
植樹造林的演講稿100字篇三
同學們:
大家好!
早春,,當那預示著生命和新生活開始的第一抹新綠出現(xiàn)在枝頭,,你一定會感到欣喜;盛夏,,當楊柳松柏為你撐起如蓋大傘,,你一定會感到舒適、愜意,;深秋和嚴冬,,凝望西北風中傲然挺立的樹木和虬枝,你一定會領悟到諸如“堅韌”,、“頑強”,、“不屈不饒”這些美好詞匯的深刻內涵。
這就是樹所帶給我們的感覺,,我們中華民族自古有“愛樹,、育樹”的傳統(tǒng),愛白楊的挺拔,,愛垂柳的柔美,,愛松柏的不屈。除了這種精神寄托,,人們更看重它們的實用價值,。有了樹,才會有和諧,、美麗的'大自然,;有了樹,才會有清新的空氣,。這“綠色的銀行”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因此,植樹造林成為民族的風尚,,綠色家園成為時代的追求,。
然而,我國的林業(yè)史卻有著讓人震驚,、憤慨的斷章。
幾十年來,,我國水旱連綿,,災害不斷。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我國的湖泊減少了500多個,。洞庭湖以每年64平方公里的速度縮小,。長江流域每年土壤侵蝕量達到22.4噸,長江正在變成第二條黃河,。如果把長江流域的淤泥堆成高,、寬各一米的長堤,足以繞地球34圈半,。
這是為什么,?這都是因為亂砍濫伐而又不及時植樹造林造成的。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為地球植一棵樹吧,出一份力,,動員親戚朋友來一起植樹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