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gps測量實訓心得篇一
(1)通過實習,,熟悉并熟練掌握gps儀器的使用及進行控制測量的基本方法, 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加深對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
(2)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測繪中的應用,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yè)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
(3)地形圖的野外認識及填圖,,圖形繪制和面積量算,,并對資料的檢查與整理。
(4)學會gps進行控制測量的基本方法并對gps數據的處理,,培養(yǎng)實際動手能力,。
二 實習內容
1.gps數據采集的方法
(1)手持gps的設置:按menu鍵,進入“系統設置”,,選擇“地圖單位”后,,可進行以下設置:
a.導航單位設置:設置為公里米公里/小時
b.北參考選擇:選擇真北
c.坐標投影:緯度/經度設置為度/分/秒,自定義坐標系選擇“橫向墨卡托”后,進行以下設置:原點緯度:00.00000n,原點經度:105.0000e,設置好后進入下一頁設置比例因子:1.00000000,,通用米單位:1.0000000,,原點向東偏移:00500000.0,原點向北偏移:00000000.0,,按“完成”即可,。
d.參考橢球:選擇“用戶”后,根據所要測的坐標系及3°或6°帶進行da,df,dx,dy,dz的參數的設置,,再進入下一頁設置“自定義基準”,,x旋轉:+00.00000,y旋轉:+00.00000,,z旋轉:+00.00000,,比例因子:+01.00000,則完成好設置,,最后按esc鍵直到顯示要測數據,。
(2)手持gps定位測定方法:手持gps站于待測點,等到精度達到要求時,,按下mark鍵,,則顯示出已設定好要測量的數據,記錄下顯示出的數據后可按esc鍵進行下一測點的測定,。
2.圖上坐標高程的量算
如果所求的點剛好位于某根等高線上,,則該點的高程就等于該等高線的高程,否則需采用比例內插的方法確定,。
如上圖所示:e點位于高程
為51m的等高線上,,則e點的
高程就為51m,,而f點位于48
與49這兩根等高線之間,可以
通過f點作一大致與兩根等高
線垂直的直線交于這兩根等高
線于m,n點,,從圖上量得距離
mn =d ,mf =d1 ,設等高距為h,,則f點的高程為:
hf = hm + h*d1/d
3.面積量算方法
面積的計算方法,可根據不同的目的,、用途和精度要求而定,。規(guī)則的圖形通常可采用幾何圖形量算法和坐標解析量算法,;不規(guī)則圖形通??刹捎镁W點法,平行線法,計數器編程法,,cad法和求積儀法等,。
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量算:
(1)格網法
使用以毫米為單位的透明方格紙或透明塑料模片蒙在欲測圖形上,首先讀出完整的方格數,,然后再用目估方法將不完整的方格湊成完整的方格數,。最后累加出圖形輪廓線內的總方格數。用總方格數去乘每一方格代表的實地面積,,即得欲測圖形的總面積,。
若整格數為n,不滿整格的一律以二分之一格
算,,得到方格總數,,乘以每個方格所代表的面積,得到圖形的面積,。
(2)格點法:圖形范圍內的點數a,,與輪廓線接觸的
點數b,每個點代表的面積s,,則圖形面積為:
p =(a + b/2)*s
(3)平行線法
將圖形分割成高為h的梯形,,然后利用求所有梯形的面積之和用平行線法求面積的精度取決于平行線之間的間隔大小,平行線間隔愈小,,則面積量算精度愈高,。
4.實習過程
本次實習時不定時多地點的實習,主要是手持gps進行測定,,并量算和地形圖的野外認識及填圖,。
2009年12月14日上午,各組在林學樓305聽老師講解實習內容及任務,,并領取各組的儀器,,之后,在我小教學區(qū)進行gps的設置及應用,找到教學區(qū)布設好的點,,用gps測一些點,,學會及熟悉使用gps,;下午,,在老師的安排下,我們在籃球場集中以待出發(fā),,目的地是我校后的劉家山,。在出發(fā)之前,老師進行了指導,,設定了各組的gps參數,,一卻都準備好后,我們就沿路勘測選點,,并測定,、記錄。到劉家山后,,老師帶我們測定許多點,,這些點組成一個閉合的布控區(qū)域,目的是進行野外認識地形圖,,并在圖上繪出行進路線,,量算閉合區(qū)域的面積。
次日早晨,,我組8點半在a6集中,,安排好測量任務,對我校教學區(qū)已經布設好的22個點進行測定,。下午進行東三環(huán)勘測選點,,布設測點,并沿東三環(huán)向世博園方向測定各點的坐標,、經緯度,、高程,我們組輪換工作,,測了各點的北京54-6°,、北京54-3°、西安80-3°帶的坐標,。
5.本人完成情況
我在這次實習過程中,,主要是負責本組的相關事情和相應的測量,組織本組的組員一同完成本次實習內容,。由于gps儀器較少,,實習中,合理安排小組工作,,實習的各項工作每人都有機會參與,,小組內各成員之間團結協作,,提高工作效率,得到鍛煉,。
實習之初,,我進行了gps的設置,學習如何使用gps,,并教不會設置和測量的成員,。在校園里測點時,我主要跟同本組成員進行記錄,,并設置gps為西安80坐標系測定一些點,,協助本組成員一同完成了校園內的22個點的測定。在去劉家山的過程中,,我測定了從籃球場至林學院飲水池之間的點,,測定東三環(huán)時,我指導測量,,也親自測了一些點,,測完之后,我整理好數據,,并描繪在地圖上,,寫好本次實習的實習報告。
三 地圖比較與分析
從實習報告書上的三張不同時段拍攝的地形圖可以看出,,2000年6月航拍的西安80坐標系3°帶地形圖上地物符號,,地貌符號和注記符號都比較詳細(在同一比例尺下)。
從西安80坐標系3°帶的西林地形圖上可看出,,現在的東三環(huán),,我校的工學樓,圖書館,,林學樓,,標本館等地物符號都沒有,說明當時這些都沒有建造,。在現在的東三環(huán)路上及沿線兩側,,由于修建而拆遷了許多建筑,現在世博交易中心,、市兒童福利院,、市第一、二看守所等在其他兩幅圖上沒有,,而校門口下
gps測量實訓心得篇二
目 錄
一,、實習安排???????????????????3
二、實習分組???????????????????3
三、靜態(tài)定位測量?????????????????4
四,、動態(tài)定位測量?????????????????9
五,、實習總結???????????????????11
一、實習安排
1.1實習目的
? 鞏固和深化課堂教學內容 ? 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
? 掌握gps靜態(tài)測量,、動態(tài)測量的方法和步驟
? 掌握gps測量數據的處理方法
1.2組織分工與儀器配備
? 各組設組長1人,,負責本組實習組織和任務安排。
? 各組靜態(tài)測量儀器一套:v8接收機3臺(附腳架,、鋼卷尺)? 各組動態(tài)測量儀器三套:irtk接收機1臺
? 自己準備用品:記錄紙,、移動手機卡等,。
1.3實習任務
? 靜態(tài)測量
每個組在校園內選7-8個點(選擇兩個點作為控制點),,其余5-6個點自選,選點需滿足《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guī)范》(gbt 18314-2009)規(guī)定的要求,,每個時段觀測不低于40min(按照《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guī)范》e級網的要求),。? 動態(tài)測量
選擇亞青村區(qū)域,每個組完成一幅地形圖測量,。
二,、實習分組
本組為地信1502第二小組 組長:聞翔 沈克強
組員:朱夢萍 于小學孫笑笑 張倩倩 陸啟軍 潘健 蘇宇 鎖子易 唐懌塵 楊庭湘 祝煒
三、靜態(tài)定位測量
3.1知識基礎
gps靜態(tài)定位測量,,是利用測量型gps接收機進行定位測量的一種,。主要用于建立各種的控制網。進行gps靜態(tài)測量時,,認為gps接收機的天線在整個觀測過程中的位置是靜止,,在數據處理時,將接收機天線的位置作為一個不隨時間的改變而改變的量,,通過接收到的衛(wèi)星數據的變化來求得待定點的坐標,。在測量中,gps靜態(tài)測量的具體觀測模式是多臺接收機在不同的測站上進行靜止同步觀測,,時間由40分鐘到十幾小時不等,。
3.2基本步驟:
(1)觀測組應嚴格按調度表規(guī)定的時間進行作業(yè),以保證同步觀測同一衛(wèi)星組,。當情況有變化需修改調度計劃時,,應經作業(yè)隊負責人同意,觀測組不得擅自更改計劃,。
(2)接收機電源電纜和天線應連接無誤,,接收機預置狀態(tài)應正確,然后方可啟動接收 機進行觀測,。
(3)各觀測時段的前后各量取天線高一次,,兩次量高之差不大于 3mm。取平均值作為 最后天線高,記錄在手簿,。若互差超限,,應查明原因,提出處理意見記入手簿備注欄中,。
(4)接收機開始記錄數據后,,作業(yè)人員可使用專用功能鍵選擇菜單,查看測站信息,、接收衛(wèi)星數,、衛(wèi)星號、各通道信噪比,、實時定位結果及存貯介質記錄情況等,。
(5)儀器工作正常后,作業(yè)員及時(每隔 15min)逐項填寫測量手簿中各項內容,。
(6)一個時段觀測過程中不得進行以下操作:關閉接收機以重新啟動,;進行自測試(發(fā) 現故障除外);改變衛(wèi)星截止高度角,;改變數據采樣間隔,;改變天線位置;按動關閉文 件和刪除文件等功能,。
(7)觀測員在作業(yè)期間不得擅自離開測站,,并防止儀器受震動和被移動,防止人和其 它物體靠近天線,,遮擋衛(wèi)星信號,。
(8)接收機在觀測過程中不應在接收機近旁使用對講機和手機等通訊設備;雷雨過境 時應關機停測,,并卸下天線以防雷擊,。
(9)觀測中應保證接收機工作正常,數據記錄正確,,每日觀測結束后,,應及時將數據 下載到計算機硬、軟盤上,,確保觀測數據不丟失,。
3.3觀測方案
觀測儀器:4 5 6 實際觀測時段數:18段,移動測站次數:5次,。
3.4數據處理
gps靜態(tài)數據處理的流程主要有:gps基線向量解算和gps網平差,。具體步驟如下:
運行“hgo數據處理軟件”,新建項目,,設置控制網等級和坐標系統,。打開hgo軟件,,選擇“新建項目”,填寫項目名稱,,路徑默認,。項目屬性填寫項目單位等等,限差里控制等級選擇e級(根據工程需要),,坐標系統目標橢球根據需要,,投影也根據需要,點擊確定保存,。
2.導入數據,,修改每個觀測文件的天線高、天線類型和天線高測量方法,。右擊觀測文件,,修改每個觀測文件的點名、天線高,、天線類型和天線高測量方法,,保存到該站,。導入完成后,,工作區(qū)域會顯示測區(qū)網圖。
3.處理全部基線,?;€處理前設置“處理選項”,我們只要修改常規(guī),,根據外業(yè)修改高度截止角和采樣間隔:基線可以單個選擇處理,,也可以一次性全部處理 對于方差比(ratio)小于3和誤差大的基線,觀察其基線殘差圖,,刪除不好的衛(wèi)星或部分觀測數據,。或在“靜態(tài)基線處理設置”中設置采樣間隔和高度截止角,,重新處理此基線,。
4.搜索重復基線、基線閉合差,、閉合環(huán),。如超限可對誤差較大的基線改變設置或以刪星或刪部分觀測數據的方法重新處理。如果仍然超限,,可選擇刪除基線,。重新搜索重復基線、基線閉合差,、閉合環(huán),,直至閉合差符合限差,。
5.網圖檢查,設置平差參數,。在平差設置里選擇平差參數,,高程擬合中,有2個控制點選擇固定差改正,,3個選擇平面擬合,,4個及以上選擇二次曲面擬合。6.輸入已知點坐標和高程,,進行網平差,。平差前要設置控制點,一般2-3個控制點,,選中點,,右擊點選擇轉化為控制點,在控制點里輸入已知坐標值 7.最后生成兩項報告
四,、動態(tài)定位測量
4.1知識基礎
實時gps測量以載波相位觀測值為基礎,,不同于早先的實時差分gps(rtd),rtd是建立在c/a碼偽距觀測值的基礎之上的一種實時定位技術。靜態(tài)測量是用兩臺或兩臺以上gps接收機同步觀測,,對觀測值進行處理,,可等到兩測站間精密的wgs-84基線向量,再經過平差,、坐標傳遞,、坐標轉換等工作,最終等到測點的坐標,。
4.2具體步驟
1)前期準備:組員準備好草圖,,實地勘測后在老師給的圖上刺好待測點。2)測量時先把儀器安裝好,,儀器開機,;將手薄開機,進行儀器連接,,在移動站手薄中設置參數,,共有10個參數,基本上都是用的默認參數值,,在儀器高度上設置為1.8m,;
3)開始進行測量,找出該地形的特征點,,例如:綠地的邊線的交點處,、房子的頂角處等,將移動站立在該點,,對中桿上的圓水準氣泡居中,,觀察手薄上顯示的是否為固定解,,當為固定解時,按enter鍵,,測定該點并記錄,,后轉到下一個點,同時配繪草圖,,標上記號,,以便繪圖時需要;
4)按照上述要求,,重復進行,,依次輸入點號。注意草圖上的點號和手薄上輸入的點號相對應,;
5)小組成員配合完成測量亞青村c區(qū)的整個地形,。測量結束后關閉儀器,收拾好儀器,。
4.3內業(yè)處理
將數據通過傳輸電纜傳到計算機中,,通過cass軟件進行繪圖,得出亞青村c區(qū)的地形圖,。
4.4出現的問題
(1)測量物中由于很多是高大房屋,,所以在角上測量時會出現信號不好的現象,比如出現浮動,,偽距甚至是單點,,誤差較大。(2)cass成圖時會出現沒有能測到的點,。
4.5相應的方法
(1)方法一:在測量時遇到某點出現不是固定解時,盡量使其調整至浮動,,然后與已測固定解的點相比對,,通過判斷來選取合適的數值進行記錄。方法二:在測量某些點出現單點時,,將rtk拉至該點的正前后方或正左右方某個能觀測到固定解的點,,用皮尺丈量出相應的距離,并在該點測量出的坐標中進行修改,。方法三:有些點實在不好測量的在草圖中標出并在后期cass中做出相應添加,。(2)再次去到現場中確定那些點的點位,并通過補測或在草圖中標出并在后期cass中做出相應添加,。
4.6成果展示
五,、實習總結
就整個實習過程來說,此次實習的每個步驟都不是很困難,,但由于我們是第一次接觸gps儀器和進行實際測量,,儀器不會操作,,所以要學的知識很多。所以實習中我們也遇到了很多麻煩,。第一天做靜態(tài)時,,我們小組的選點布網、儀器的調度和人員的分配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造成最后靜態(tài)數據不合格,,內業(yè)無法解算,最后進行了返工,,影響了實習進度,!同時由于儀器數量有限,每小組人數較多,,比較混亂,,出現了溝通不暢,默契不夠,,造成了觀測不同步,,進度緩慢等問題!這些都讓我體會到了測繪確實是需要很細心,,不能馬虎大意,,很多東西要提前做好充分準備。同時也讓我認識到人員等的安排對工作的影響很大,,一項工作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有困難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小組成員的合作很重要,。同時,小組成員間也應該互相幫助,,互相體諒,。儀器數量有限,而大家學習的欲望都很大,,所以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學會的同學要多給別人機會,并幫助他們,,不能有一人獨霸一臺儀器的行為,,因為這會影響同學之間的和諧和小組氣氛,而實習小組的氣氛很大程度上影響實習的進度,。
這次實習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一次綜合性鞏固,,更主要的是提升我們的動手能力。我們不能局限于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畢竟測繪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我們不能只會紙上談兵,。總的來說,,這次實習的收獲還是很大,,通過實習不僅讓我們進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測繪中的應用,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掌握了gps儀器的使用方法,學會gps進行控制測量,、碎步測量以及放樣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數據處理的使用方法.而且也讓我深刻明白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實習的目的,也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系起來,。還有就是一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學到的寶貴經驗,!同時,這次實習也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對于理論知識理解不夠透徹,,實際測量和儀器的操作還不夠熟練,缺乏面對困難的忍耐力和解決能力,,還需要多學習,,多鍛煉。
gps測量實訓心得篇三
gps測量實習總結
通過實習,,熟悉并熟練掌握gps儀器的使用及進行控制測量的基本方法, 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加深對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
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測繪中的應用,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yè)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
地形圖的野外認識及填圖,,圖形繪制和面積量算,并對資料的檢查與整理,。
學會gps進行控制測量的基本方法并對gps數據的處理,培養(yǎng)實際動手能力,。
1.gps數據采集的方法
手持gps的設置:按menu鍵,,進入“系統設置”,,選擇“地圖單位”后,,可進行以下設置:
a.導航單位設置:設置為公里米公里/小時
b.北參考選擇:選擇真北
c.坐標投影:緯度/經度設置為度/分/秒,自定義坐標系選擇“橫向墨卡托”后,進行以下設置:原點緯度:,原點經度:,設置好后進入下一頁設置比例因子:,,通用米單位:,,原點向東偏移:,,原點向北偏移:,按“完成”即可,。
d.參考橢球:選擇“用戶”后,,根據所要測的坐標系及3°或6°帶進行da,df,dx,dy,dz的參數的設置,再進入下一頁設置“自定義基準”,,x旋轉:+,,y旋轉:+,z旋轉:+,,比例因子:+,,則完成好設置,,最后按esc鍵直到顯示要測數據。
手持gps定位測定方法:手持gps站于待測點,,等到精度達到要求時,按下mark鍵,,則顯示出已設定好要測量的數據,記錄下顯示出的數據后可按esc鍵進行下一測點的測定,。
2.圖上坐標高程的量算
如果所求的點剛好位于某根等高線上,,則該點的高程就等于該等高線的高程,,否則需采用比例內插的方法確定,。
如上圖所示:e點位于高程為51m的等高線上,,則e點的高程就為51m,而f點位于48與49這兩根等高線之間,可以通過f點作一大致與兩根等高線垂直的直線交于這兩根等高線于m,n點,,從圖上量得距離mn =d ,mf =d1 ,設等高距為h,則f點的高程為:hf = hm + h*d1/d
3.面積量算方法
面積的計算方法,,可根據不同的目的,、用途和精度要求而定,。規(guī)則的圖形通常可采用幾何圖形量算法和坐標解析量算法,;不規(guī)則圖形通??刹捎镁W點法,平行線法,計數器編程法,,cad法和求積儀法等,。
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量算:
(1)格網法
使用以毫米為單位的透明方格紙或透明塑料模片蒙在欲測圖形上,,首先讀出完整的方格數,,然后再用目估方法將不完整的方格湊成完整的方格數,。最后累加出圖形輪廓線內的總方格數。用總方格數去乘每一方格代表的實地面積,,即得欲測圖形的總面積,。
若整格數為n,,不滿整格的一律以二分之一格算,得到方格總數,,乘以每個方格所代表的面積,,得到圖形的面積。
(2)格點法:圖形范圍內的點數a,,與輪廓線接觸的點數b,每個點代表的面積s,,則圖形面積為:p =(a + b/2)*s
(3)平行線法
將圖形分割成高為h的梯形,然后利用求所有梯形的面積之和用平行線法求面積的精度取決于平行線之間的間隔大小,,平行線間隔愈小,,則面積量算精度愈高,。
4.實習過程
本次實習時不定時多地點的實習,主要是手持gps進行測定,,并量算和地形圖的野外認識及填圖,。
xx年12月14日上午,各組在林學樓305聽老師講解實習內容及任務,,并領取各組的儀器,,之后,,在我小教學區(qū)進行gps的設置及應用,找到教學區(qū)布設好的點,,用gps測一些點,,學會及熟悉使用gps,;下午,在老師的安排下,,我們在籃球場集中以待出發(fā),,目的地是我校后的劉家山,。在出發(fā)之前,老師進行了指導,,設定了各組的gps參數,,一卻都準備好后,,我們就沿路勘測選點,并測定,、記錄,。到劉家山后,,老師帶我們測定許多點,,這些點組成一個閉合的布控區(qū)域,目的是進行野外認識地形圖,,并在圖上繪出行進路線,量算閉合區(qū)域的面積,。
次日早晨,,我組8點半在a6集中,,安排好測量任務,對我校教學區(qū)已經布設好的22個點進行測定,。下午進行東三環(huán)勘測選點,,布設測點,,并沿東三環(huán)向世博園方向測定各點的坐標、經緯度,、高程,,我們組輪換工作,,測了各點的北京54-6°、北京54-3°,、西安80-3°帶的坐標。
5.本人完成情況
我在這次實習過程中,,主要是負責本組的相關事情和相應的測量,組織本組的組員一同完成本次實習內容,。由于gps儀器較少,實習中,,合理安排小組工作,,實習的各項工作每人都有機會參與,,小組內各成員之間團結協作,提高工作效率,,得到鍛煉,。
實習之初,我進行了gps的設置,,學習如何使用gps,并教不會設置和測量的成員,。在校園里測點時,,我主要跟同本組成員進行記錄,并設置gps為西安80坐標系測定一些點,,協助本組成員一同完成了校園內的22個點的測定。在去劉家山的過程中,,我測定了從籃球場至林學院飲水池之間的點,,測定東三環(huán)時,,我指導測量,也親自測了一些點,,測完之后,我整理好數據,,并描繪在地圖上,寫好本次實習的實習報告,。
從實習報告書上的三張不同時段拍攝的地形圖可以看出,,xx年6月航拍的西安80坐標系3°帶地形圖上地物符號,,地貌符號和注記符號都比較詳細。
從西安80坐標系3°帶的西林地形圖上可看出,,現在的東三環(huán),,我校的工學樓,,圖書館,,林學樓,標本館等地物符號都沒有,,說明當時這些都沒有建造,。在現在的東三環(huán)路上及沿線兩側,,由于修建而拆遷了許多建筑,,現在世博交易中心,、市兒童福利院、市第一,、二看守所等在其他兩幅圖上沒有,而校門口下面的農場在西安80坐標系3°帶的西林地形圖上已經沒有,,說明xx年后已經不存在或搬遷走了。
gps測量的優(yōu)點相對于常規(guī)測量來說其特點明顯,,測站之間無需通視,,這樣就使得選點更加靈活方便,,但測站上空要求開闊,,以使衛(wèi)星信號不受干擾。不受天氣因素的影響,,這就使得全天候作業(yè)成為可能。觀測時間短,。
gps測量靈活,方便,,能大大節(jié)省人力物力,,減少野外的工作量,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過渡點,,gps由于接收衛(wèi)星信號,,在直接收到衛(wèi)星信號的同時,,還可能收到經天線周圍地面物反射的衛(wèi)星信號,,多種信號疊加就會引起測量參考點的位置變化,,gps測量還存在衛(wèi)星傳播信號誤差,,電離層折射誤差,,對流層折射誤差,,人為誤差等等,。
gps采集到的各點的高程為大地高程,,其精度非常低,而在圖上量算高程時,,比較麻煩,要進行計算,,容易出錯,也有一定的誤差,,精度高于gps采集到的,。在地形圖上量算時,,由于地形圖上等高線的密度,,高程標注及明暗程度等使得量算困難。
根據表現形式的不同,,通常將誤差分為偶然誤差和系統誤差,,在測量時,,都存在儀器誤差,而且gps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使得測定結果有一定的誤差,。采用方格法量算面積,,誤差來源于所數方格數的多少,描點,,連線時線條的粗細以及對不滿整格的處理等等,。
采用計數器編程法計算面積,,誤差來自點的輸入,,程序的編制,但程序正確,,則精度高于方格法所求的面積,。
通過多次測定取平均值可以削弱偶然誤差的影響,,但不能完全消除偶然誤差的影響,,系統誤差通過正確的操作可以消除,。
使用方格法求面積,,簡便易行,,只要操作認真,精度可以得到保證,,缺點是比較費工費時,。
方格法量算面積為了保證量算精度,,首先必須保證使用的方格紙或模片的方格大小合乎要求。另外,,為提高量算精度,,最好將方格紙或模片放置不同方向,,進行兩次量算,。
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深刻明白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系起來,。此次實習學到了測量的實際操作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但更重要的是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而且鍛煉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為了能盡快地完成任務,,我們小組分工進行測量,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有的困難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這些,,就是在測量之外所收獲的,。小組成員的合作很重要,實習小組的氣氛很大程度上影響實驗的進度,。我在測量的過程中克服困難,沒有感到辛苦,,反而從中能自得其樂,。
測量是一項精確的工作,,各項都要達到一定的精度,。測量應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原則,,并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fā)現錯誤。
但就整個實習過程來說,,此次實習的每個步驟都不是那么的困難,,只要我們親手去做過,就不難掌握,,同時鞏固,、擴大和加深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理論知識,,獲得測量工作的初步經驗和熟練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我們的工作能力,,并對地形圖及填圖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加深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yè)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
通過實習進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測繪中的應用,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熟練掌握gps儀器的使用方法,學會gps進行控制測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數據處理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