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霜天曉角梅霜天曉角蔣捷篇一
謝懋
綠云剪葉,,①低護黃金屑,。②占斷花中聲譽,③香和韻,,兩清潔,。④
勝絕,君聽說,,當時來處別,。試看仙衣猶帶,金庭露,,玉階月,。⑤
【注釋】
①綠云剪葉:指翠綠的桂葉仿佛云朵裁剪而成。
②黃金屑:桂花的金黃色花蕊,。
③占斷:占盡,。
④清潔:形容桂花品性的高潔。
⑤仙衣猶帶,,金庭露,玉階月:指桂花乃天上仙樹,,帶著月宮的玉露和光芒,。金庭、玉階,,指月宮的庭院,。
【參考譯文】
桂樹的綠葉青翠欲滴,仿佛是用碧云剪裁出來的,,青青的葉片低垂著,,保護著它那像金子碎屑一樣的'黃色花朵。它獨占了花中的美譽,,無論是它那優(yōu)雅的氣質(zhì)還是幽郁的香氣,,兩樣都稱得上是花中的極品,,無誰能比。
桂花已達到了無法再圣潔的程度,,你若不信就聽我說說它非同一般的來處,。你抬頭望望天上那輪皎潔的月光,嫦娥輕逸地把長袖揮舞,,白玉做成的臺階映射著銀色的光輝,,金碧輝煌的宮殿沐浴著一層甘露。那就是月宮,,桂花就在那里生長,。
【賞析】
這首詠物詞寫的是桂花。作者不但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桂花的外形,,而且表現(xiàn)了它與一般春夏之花不同的神韻,。詞的上片,先寫出桂樹葉,、花的外形和色澤,,然后突出其特點,稱此花“香清”,、“韻潔”,。下片別開新境,引入月宮桂樹的美麗神話傳說,,更顯得桂花超凡脫俗,,惹人喜愛。
這是一首詠桂花的詠物詞,。但在詞中,,作者借物寓懷,陳義甚高,。上片,,寫桂花的形象與高潔的氣質(zhì)?!熬G云剪葉,,低護黃金屑?!泵枥L桂花枝葉的形狀,,花的色澤,寫出了桂花與其他花卉的不同,?!罢紨嗷ㄖ新曌u”,它占盡了花中的聲名,為什么呢,?“香與韻,、兩清潔”。兩句話,,六個字,,道盡了桂花的佳處??芍^知其要者,,一言而終。歷來詠桂花的詩詞不少,,唐宋之問《靈隱寺》詩:“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庇?,《早發(fā)始興江口至虛氐村作》詩:“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痹伖鸹ㄖ恪⒂礤a《答樂天所寄詠懷目釋其枯樹之嘆》:“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容,。”贊美桂花果實之美,。蘇軾詩:“江云漠漠桂花濕,,梅雨翛翛荔子然?!比?,同燃,形容荔枝色紅如火,。
李清照《鷓鴣天·桂花》:“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倍际欠Q頌桂花的花色之美,。然而,謝懋的“香與韻,,兩清潔?!眳s言簡意賅,,一語道破了桂花的佳妙之處。下片抒情。過片處“勝絕,,君聽說”,。承上片趣旨,極度贊美桂花的絕佳,?!霸嚳聪梢陋q帶,金庭露,、玉階月,。”相傳月中有一棵桂樹,,詩人常用月光皎潔,,桂枝飄香,形容秋夜景致,。金庭,、玉階,都是天宮的庭院,。這里用“玉階月”結(jié)束全篇,。正如過片所說的:“勝絕”!
霜天曉角梅霜天曉角蔣捷篇二
《霜天曉角·赤壁》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全詞隱涵江山依舊,、英杰流逝、人生瞬息,、功業(yè)渺茫之慨,。全詞語言簡潔有力,感情激烈動人,。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辛棄疾《霜天曉角赤壁》全詩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雪堂遷客,。不得文章力,。賦寫曹劉興廢,千古事,、泯陳跡,。
望中磯岸赤。直下江濤白,。半夜一聲長嘯,,悲天地、為予窄,。
①赤壁:赤壁有二,,均在湖北境內(nèi)。一在今嘉魚縣東北江濱,有赤磯山,,為當年孫,、劉聯(lián)軍大破曹兵之地。一在今黃岡縣,,臨江有赤鼻磯,。當年蘇軾貶黃州曾游赤壁,因地名相同起興,,寫下著名的懷古詞賦,。辛詞所指,當是蘇軾筆下的黃州赤壁,。按:稼軒曾二官湖北,,并于江西、湖北兩處調(diào)任頻繁,。所以,,此詞可能寫于淳熙四年至六年(1177———1179)間。 赤壁懷古詞,。因赤壁而懷蘇軾,,因蘇軾遭貶而嘆人生不平,因蘇軾懷古詞賦而生千古興亡之感,。與坡公《念奴嬌·赤壁懷古》詞相比,,稼軒更多執(zhí)著現(xiàn)實,耿耿國憂,。故其結(jié)處有長嘯泣歌之舉,、天狹地窄難納憤懣之悲。東坡詞清雄超曠,,稼軒詞沉郁悲壯,,此正蘇辛之異。
②“雪堂”兩句:言蘇軾未借文章之力而青云直上,,反因詩文致禍貶謫黃州,。
③“賦寫”三句:言蘇軾當年在此寫下感嘆曹、劉興亡的詩篇,,而今千古歷史遺跡已無蹤影,。
④“望中”兩句:一眼望去,但見岸石皆赤,,赤鼻磯直插白浪翻滾的江心,。
⑤“半夜”三句:半夜一聲長嘯,天地為之生悲,、變窄,。
遭貶的蘇軾,,寫的文章沒有用處。賦寫曹劉的興盛和衰亡,,千百年來已消除得沒有蹤跡。
眺望江中突出的赤鼻磯和紅色的岸石,,還有直瀉奔騰的江水,,象瀑布樣。半夜里一聲長嘯,,天地生悲,,容納不了我這深廣的憤懣,為我而變得狹窄,。
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辛棄疾曾出仕湖北,并在江西,、湖北兩處調(diào)任頻繁,,當年蘇軾貶黃州曾游赤壁,辛棄疾在此地因相同境遇起興,,寫下這首詞,。
這首赤壁懷古詞,因赤壁而懷念曾被貶到黃州的蘇軾,,并借蘇軾的文詞,,進一步追懷歷史興亡,表達自已雖知興亡如夢,、也執(zhí)著人間的痛苦感情,。
詞的起韻,毫無鋪墊,,以急直的筆調(diào),,為才華滿腹的蘇軾屢遭貶斥致以不平。以下一韻,,就“文章力”專寫蘇軾那可敬佩的才情,。而又專取他賦寫“曹劉興廢”的那一段來寫,這是切合題面的選材,,同時也表明英雄業(yè)績是他的興趣所在,。“千古事,,盡陳跡”一語,,既是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主旨所在,也是作者對于歷史人物和英雄功業(yè)不能不有的幻滅陰影,。他向往“生前身后名”,,即是向往精神上的永生,,可是又分明從歷史的啟迪中,感覺到美好名聲的不能永恒,。與蘇軾善于以“物我”的“有盡”與“無窮”自我排遣,,因而能達到精神超逸的境界不同,執(zhí)著于人間的作者,,為此感到深深的矛盾和痛苦,,此處他暫時將它們包藏在歷史慨嘆中。
過片賦寫江行至赤壁時所見風(fēng)景,,寫得氣勢雄壯,,很精彩。一“赤”一“白”,,石一水,,在色彩和軟硬的.品質(zhì)上,形成清晰的對照,。尤其是寫赤壁“直下”即直插于江濤之中的景象,,與當年蘇軾寫“亂石穿空”時的精彩相近。然而這兩句,,所要表明的不過是江山依舊的意思,,以與上片末韻的人事已陳跡形成“永恒與短暫”的對照。在這樣的對照之下,,本來就久郁著種種痛苦:耿耿國憂而不得從事抗金大業(yè),,調(diào)動頻繁而不得逃于小人利口,明知功業(yè)難成卻念念難忘,,難忘永生的誘感卻又知永恒是夢想……現(xiàn)在內(nèi)心更是積滿了勃郁難名的悲憤了,。所以最后一韻,他以一聲極不尋常的“半夜長嘯”,,來抒發(fā)他充天塞地的悲憤與苦悶,。這“天地為予窄”的長嘯,十分形象地表達了他此時的巨大痛苦,,也使全篇的詞情達到高潮,,顯示出稼軒作為一個失志英雄的精神特點,這與蘇軾的神仙超曠之風(fēng),,顯然是迥然有別的,。
全詞語氣急直,辭鋒剛勁,,在沉郁頓挫的風(fēng)格中,,更增人拗怒的神采。稼軒此詞雖無符合“神味”說詩學(xué)理論義旨之“細節(jié)”,,然其中所蘊含之情感,、思想,、精神,則無不可以“九度”為衡量,,若“細節(jié)”者,,必欲論之,則此詞并無具體而微之“細節(jié)”,,而可將稼軒之一生視為一莫大之“細節(jié)”,,然后審視此詞,則益有會心者矣,。“悲天地,、為予窄”,,此六字亦真稼軒平生夫子自道之最傳神之寫照、心聲一至此全詞雖然短篇,, 面蘊含深刻,、廣大,結(jié)句更如玉碎鐵裂,、驚心動魄,。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zhuǎn)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zhèn)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關(guān)方略,,均未被采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詞存六百二十九首,。
霜天曉角梅霜天曉角蔣捷篇三
[宋代]范成大
晚晴風(fēng)歇。一夜春威折,。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shù)枝雪,。
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春寒凜冽,,寒氣已漸漸離去,傍晚時天晴雨住,。幾枝寒梅立在風(fēng)中,,浮云在天上來來去去,梅花白如勝雪,。
這景致真是絕美,,人的愁情也無限??諏@如此的美景,,我無比寂寞孤單,想傾訴心中的惆悵,?只有那兩行低飛的鴻雁,,知道我獨坐在高樓上,思念伊人,。
霜天曉角:詞牌名,。心林逋詠梅詞有“霜潔”、“曉寒”,、“玉龍三弄”而得名,。又名《月當窗》等,。雙調(diào)四十三或四十四字,有仄韻,、平韻兩體,。
春威:初春的寒威。俗謂“倒春寒”,。
脈脈:深含感情的樣子,。
勝絕:景色極美,人也極愁苦,。
這首詞以“梅”為題,,寫出了悵惘孤寂的幽愁。上闋寫景之勝,,下闋寫愁之絕,。
起首二句先寫之氣轉(zhuǎn)變之佳:傍晚,之晴了,,風(fēng)歇了,春寒料峭的威力,,有所折損,。用一“折”字,益見原來春寒之厲,,此刻春暖之和,。緊接“晚晴風(fēng)歇”,展示了一幅用淡墨素彩勾畫的絕妙畫面,?!懊}脈”,是含情的樣子,?!盎ㄊ琛保c出梅花之開,。以“脈脈”加諸“花疏之淡”之上,,就使人感到不僅那脈脈含情的梅花,就連安詳?shù)h之空也仿佛在向人致意呢,?!爸笔庆o態(tài),接“云來去”成為動態(tài),,更見“晚晴風(fēng)歇”之后,,氣清云閑之美?!盎ㄊ琛迸c“之淡”相諧,,既描寫了“之”之“淡”,,所以末一句“數(shù)枝雪”,又形象地勾畫了“梅”之“疏”,。如此精心點筆,,使景物生動地立于眼前,也就不是泛泛而說了,??梢娫~人綴字的針線是十分細密的;而其妙處在之然渾成,,能夠運密入疏,。
下闋“勝絕”是對上闋的概括。景物美極了,,而“愁亦絕”,。“絕”字重疊,,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這層意思,。如果說原來春寒料峭,馀寒猶厲,,景象的凄冷蕭疏,,與人物心情之暗淡愁苦是一致的.話,那么,,景物之極美,,與人之極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闊了,。
其實這種“不一致”,,正是詞人匠心獨運之所在?!皩懢芭c言情,,非二事也”,以景色之優(yōu)美,,反襯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兩個所指相反的“絕”字,,在這里卻表現(xiàn)了矛盾的統(tǒng)一,。至于詞中主人公景愈美而愁愈甚的原因,“此情誰共說”,。無處訴說,,這就襯出了悲愁的深度。結(jié)尾三句,又通過景物的映襯寫出了人之情,。雁有兩行,,反襯人之寂寞孤獨;雁行之低,,寫鴻雁將要歸宿,,而所懷之人此時仍飄零異鄉(xiāng)未歸。唯有低飛之雁才能看見春夜倚樓之人,。鴻雁可以傳書,,則此情可以托其訴說者,也只有這兩行低雁了,。下片所寫之景,,有雁,有樓,,有月,,從時間上來說,比上片已經(jīng)遲了,;但是,,從境界上來說,與上片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好構(gòu)成了一幅完整和諧的畫面,與畫樓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獨處的心情正復(fù)融為一體,,從而把懷人的感情形象化了。越是寫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執(zhí)著,。以淡景寫濃愁,以良宵反襯孤寂無侶的惆悵,,運密入疏,,寓濃于淡,這種藝術(shù)手法是頗耐人尋味的,。
霜天曉角梅霜天曉角蔣捷篇四
晚晴風(fēng)歇,。一夜春威折。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shù)枝雪。
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霜天曉角·梅》譯文
春寒凜冽,寒氣已漸漸離去,,傍晚時天晴雨住,。幾枝寒梅立在風(fēng)中,浮云在天上來來去去,,梅花白如勝雪,。
這景致真是絕美,人的愁情也無限,??諏@如此的美景,我無比寂寞孤單,,想傾訴心中的惆悵,?只有那兩行低飛的鴻雁,知道我獨坐在高樓上,,思念伊人,。
霜天曉角:詞牌名。因林逋詠梅詞有“霜潔”,、“曉寒”,、“玉龍三弄”而得名。又名《月當窗》等,。雙調(diào)四十三或四十四字,,有仄韻、平韻兩體,。
春威:初春的寒威,。俗謂“倒春寒”。
脈脈:深含感情的樣子,。
勝絕:景色極美,,人也極愁苦。
這首詞以“梅”為題,,料出了悵惘孤寂有幽愁,。上闋料景之勝,下闋料愁之絕,。
起首二句先料天氣轉(zhuǎn)變之佳:傍晚,,天晴了,風(fēng)歇了,,春寒料峭有威力,,有所折損,。用一“折”字,益見原來春寒之厲,,此刻春暖之和,。緊接“晚晴風(fēng)歇”,展示了一幅用“墨素彩勾畫有絕妙畫面,?!懊}脈”,是含情有樣子,?!盎ㄊ琛保c出梅花之開,。以“脈脈”加諸“花疏天“”之上,,就使人感到不僅那脈脈含情有梅花,就連安詳“遠天空也仿佛在向人致意呢,?!疤臁啊笔庆o態(tài),接“云來去”成為動態(tài),,更見“晚晴風(fēng)歇”之后,,氣清云閑之美?!盎ㄊ琛迸c“天“”相諧,,既描料了“天”之““”,所以末一句“數(shù)枝雪”,,又形象地勾畫了“梅”之“疏”,。如此精心點筆,使景物生動地立于眼前,,也就不是泛泛而說了,。可見詞人綴字有針線是十分有密有,;而其妙處在天然渾成,能夠運密入疏,。
下闋“勝絕”是對上闋有概括,。景物美極了,而“愁亦絕”,?!敖^”字重疊,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這層意思,。如果說原來春寒料峭,,馀寒猶厲,景象有凄冷蕭疏,與人物心情之暗“愁苦是一致有話,,那么,,景物之極美,與人之極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闊了,。
其實這種“不一致”,正是詞人匠心獨運之所在,?!傲暇芭c言情,非二事也”,,以景色之優(yōu)美,,反襯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兩個所指相反有“絕”字,,在這里卻表現(xiàn)了矛盾有統(tǒng)一。至于詞中主人公景愈美而愁愈甚有原因,,“此情誰共說”,。無處訴說,這就襯出了悲愁有深度,。結(jié)尾三句,,又通過景物有映襯料出了人之情。雁有兩行,,反襯人之寂寞孤獨,;雁行之低,料鴻雁將要歸宿,,而所懷之人此時仍飄零異鄉(xiāng)未歸,。唯有低飛之雁才能看見春夜倚樓之人。鴻雁可以傳書,,則此情可以托其訴說者,,也只有這兩行低雁了。下片所料之景,,有雁,,有樓,有月,,從時間上來說,,比上片已經(jīng)遲了;但是,,從境界上來說,,與上片““有云,,疏疏有梅,恰好構(gòu)成了一幅完整和諧有畫面,,與畫樓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獨處有心情正復(fù)融為一體,,從而把懷人有感情形象化了。越是料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有深沉和執(zhí)著,。以“景料濃愁,以良宵反襯孤寂無侶有惆悵,,運密入疏,,寓濃于“,這種藝術(shù)手法是頗耐人尋味有,。
霜天曉角梅霜天曉角蔣捷篇五
《霜天曉角·梅》是南宋詞人蕭泰來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這首詞是詞人有感而發(fā)借物寄興之作,上片不怕霜雪和不怕角聲之哀怨寫梅,,下片從與月相知和不與海棠相爭寫梅花的高潔,。全詞寫得傳神妙趣,沉著明快,。
千霜萬雪,。受盡寒磨折。賴是生來瘦硬⑴,,渾不怕,、角吹徹⑵。
清絕⑶,,影也別⑷,。知心惟有月。元沒春風(fēng)情性⑸,,如何共,、海棠說⑹。
⑴賴是:虧得,。一作“賴得”,。瘦硬:體瘦細而勁健。
⑵渾:全,。角:軍中樂器,。古曲有《梅花落》。徹:徹骨,。
⑶清絕:清潔得一塵不染,。
⑷別:與眾不同,,別有情趣,。
⑸元:原本,。性情:本性。
⑹說:這里指結(jié)緣,。
無數(shù)次的霜打雪壓,,梅花受盡了寒冷的折磨。但梅花依舊憑著它生來就十分瘦硬的身軀傲寒綻放,,即使那凄涼的角聲吹徹了《梅花落》,,它也全然不怕。
梅花清峭奇麗,,超塵拔俗,,連花影也與眾不同。能與它知心的,,惟有夜空中那輪皎潔的明月,。梅花先春而發(fā),它有不與眾花在春風(fēng)中爭艷的本性,,不能與那海棠共悅結(jié)緣,。
這首詞約作于寶祐(1253—1258年)年間,時守隆興府,。梅花開放,,引起詞人贊頌之興故作此篇。
【賞析】
梅花是一種品格高尚,,極有個性的奇花,,與松、竹并稱“歲寒三友”,,所以騷人墨客競相題詩贊頌,,自六朝以至趙宋,詠梅篇什不可勝數(shù),,而膾炙人口者則不多見,。蕭氏這篇《梅》詞,能脫去“匠氣”,,寫出自己的個性,,實屬難能可貴。
上片從兩個側(cè)面寫梅:一,、不怕霜雪,。二、不怕角聲之哀怨,。首句即入韻,。“千霜萬雪”四字就烘襯出梅花生活的典型環(huán)境,?!扒А薄叭f”二字極寫霜雪降次之多,,范圍之廣,分量之重,,來勢之猛,,既有時間感、空間感,,又有形象感,、數(shù)量感?!笆鼙M寒磨折”一句以“寒”字承上,,點出所詠對象:梅。說梅受盡了“千霜萬雪”的“磨折”,,可見詞人所詠,,絕非普通的梅花,而是人格化了的梅花,,詠物即是寫人,,梅與人相契相生?!百囀恰比?,另賦新筆,極寫梅花不為惡勢力所屈的高尚品格,。得虧是這副天生的錚錚鐵骨,,經(jīng)得住霜欺雪壓的百般“磨折”,即便是那“大角曲”中的《梅花落》曲子吹到最后一遍(徹),,它也全無懼色,,堅挺如故,,因為它“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陳亮《梅花》詩),。“渾不怕”即“全不怕”,寫得鏗然價響,,力透紙背,,以鋒棱語傳出梅花之自恃,、自信、自矜的神態(tài),而“瘦硬”之詞,,則是從梅花的形象著筆。因為寒梅吐艷時,綠葉未萌,,疏枝斜放,,故用“瘦”字攝其形,;嚴霜鋪地,大雪漫天,,而梅獨傲然挺立,,生氣蓬勃,故以“硬”字表其質(zhì),,二字可與林和靖詠梅詩中的“疏影橫斜”相伯仲,。“疏影”乃虛寫,,美其風(fēng)致,;“瘦硬”則實繪,贊其品格,,二者各有千秋,,而傳神妙趣實同。
下片寫梅花的高潔,,也有側(cè)面描寫:一,、與月相知;二,、不與海棠相爭,。過片以“清絕”二字獨立成韻,從總體上把握梅花的特性,,意蘊無窮,耐人咀嚼,?!扒褰^”之“清”有清白,、清麗,、清俏,、清奇,、清狂,、清高種種含義,但都不外是與“濁”相背之意,?!扒濉倍劣凇敖^”,可見其超脫凡俗的個性,?!坝耙矂e”,翻進一層,,說梅花不僅具有“瘦硬”,、“清絕”與“眾芳搖落獨鮮妍”的品質(zhì),就連影兒也與眾不同,,意味著不同流俗,超逸出塵,,知音難得,,自然勾出“知心惟有月”一句。得一知己足矣,,有月相伴即可,。黃昏月下,萬籟俱寂,,唯一輪朦朧素月與沖寒獨放的梅花相互依傍,,素月贈梅以疏影,寒梅報月以暗香,,詞人雖以淡語出之,,但其含蘊之深,,畫面之美,,境界之高,煞是耐人尋味,。最后二句寫梅花孤芳自賞,、不同流俗的個性?;ㄖ畼s枯,,各依其時,,人之窮達,,各適其性。本來不是春榮的梅花,,一腔幽素是不可能向海棠訴說的,,自然不必讓好事者拿去和以姿色取寵的海棠攀親結(jié)緣了,。這里借前人“欲令梅聘海棠”(見《云仙雜記》引《金城記》)的傳說反其意而用之,,不僅表現(xiàn)了梅花不屑與凡卉爭勝的`傲氣,詞人借梅自喻的心事也就不語自明了,。
疏明瘦直,,不受東皇識。留與伴春應(yīng)肯,,千紅底,、怎著得?
夜色,。何處笛,?曉寒無耐力。飛入壽陽宮里,,一點點,、有人惜。
此詞上片寫梅花“疏明瘦直”,,不受“東皇”賞識,,不與百花爭勝的好形象,品格確與蕭詞“略相似”,,惟下片則轉(zhuǎn)寫落梅之何處笛,,“曉寒無耐力 ”,,雖不討東皇歡喜,然自有同病相憐之人惜其飛墜,。這與蕭詞的“渾不怕角吹徹”及羞與海棠為伍的命意又自有別,,兩者相較,王詞不免要遜一籌了,。
總之,,這首詠梅詞是詞人有感而發(fā)借物寄興之作。上下片分寫梅的傲骨與傲氣,。傲骨能頂住霜雪侵陵,,傲氣羞與凡卉爭勝。
古人總結(jié)寫詩方法有賦比興三種,,但有時因題材和命意的需要可以在寫法上結(jié)合使用,,如這首詠梅詞就是賦而兼比的。因為在寫法上它是以梅喻人,。梅的瘦硬清高,,實象征人的骨氣貞剛,品質(zhì)高潔,,梅格與人格溶成一片,,二者契合若神,由此顯出無窮意蘊,,耐人玩味,。觀其出語之侃切健勁(如“受盡”、“渾不怕”,,“唯有”,、“原沒”、“如何共”等),,既不同于動蕩流暢之語,,也與溫婉輕柔之詞迥異,故其情致既非飄逸,,也非婉轉(zhuǎn),,而是深沉凝重,于是便形成這首詞沉著明快的顯著特點,。而霜雪堆積,,月華流照,疏影橫斜的詞境,,又顯出超凡脫俗,、清麗優(yōu)美的氣韻和格調(diào)。因而此詞在沉著明快中,,又略帶幾分清新俊逸,,但這只如多歷憂患的硬漢子眉宇間偶爾透露的天然秀氣,,它與風(fēng)流儒雅的貴公子渾身的瀟灑英俊之氣是絕不相類的。
陳廷焯《放歌集》:“刻摯極矣,,即詞可以見氣骨,,但微少渾含耳?!?/p>
盛如梓《庶齋老學(xué)叢談》:“此作與王瓦全梅詞命意措詞略相似,。”
蕭泰來,,南宋詩人,、詞人。字則陽,,一說字陽山,,號小山。臨江(今四川忠縣)人,。紹定進士,。公元1253年(寶祐元年),自起居郎出守隆興府,。又曾為御史,。被同僚彈劾,指為“小人之宗”,。有《小山集》,。存詞二首。
霜天曉角梅霜天曉角蔣捷篇六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晚晴風(fēng)歇,。一夜春威折,。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shù)枝雪。
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這首詞以“梅”為題,,寫出了悵惘孤寂的幽愁,。上闋寫景之勝,下闋寫愁之絕,。
起首二句先寫天氣轉(zhuǎn)變之佳:傍晚,,天晴了,,風(fēng)歇了,春寒料峭的威力,,有所折損,。用一“折”字,益見原來春寒之厲,,此刻春暖之和,。緊接“晚晴風(fēng)歇”,展示了一幅用淡墨素彩勾畫的絕妙畫面,?!懊}脈”,是含情的樣子,?!盎ㄊ琛保c出梅花之開,。以“脈脈”加諸“花疏天淡”之上,,就使人感到不僅那脈脈含情的梅花,就連安詳?shù)h天空也仿佛在向人致意呢,?!疤斓笔庆o態(tài),接“云來去”成為動態(tài),,更見“晚晴風(fēng)歇”之后,,氣清云閑之美?!盎ㄊ琛迸c“天淡”相諧,,既描寫了“天”之“淡”,所以末一句“數(shù)枝雪”,,又形象地勾畫了“梅”之“疏”,。如此精心點筆,使景物生動地立于眼前,,也就不是泛泛而說了,。可見詞人綴字的針線是十分細密的,;而其妙處在天然渾成,,能夠運密入疏。
下闋“勝絕”是對上闋的概括,。景物美極了,,而“愁亦絕”?!敖^”字重疊,,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這層意思,。如果說原來春寒料峭,馀寒猶厲,,景象的凄冷蕭疏,,與人物心情之暗淡愁苦是一致的話,那么,,景物之極美,,與人之極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闊了,。
其實這種“不一致”,,正是詞人匠心獨運之所在?!皩懢芭c言情,,非二事也”,以景色之優(yōu)美,,反襯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兩個所指相反的“絕”字,,在這里卻表現(xiàn)了矛盾的統(tǒng)一,。至于詞中主人公景愈美而愁愈甚的原因,“此情誰共說”,。無處訴說,,這就襯出了悲愁的深度。結(jié)尾三句,,又通過景物的映襯寫出了人之情,。雁有兩行,反襯人之寂寞孤獨,;雁行之低,,寫鴻雁將要歸宿,而所懷之人此時仍飄零異鄉(xiāng)未歸,。唯有低飛之雁才能看見春夜倚樓之人,。鴻雁可以傳書,,則此情可以托其訴說者,,也只有這兩行低雁了。下片所寫之景,,有雁,,有樓,有月,,從時間上來說,,比上片已經(jīng)遲了,;但是,從境界上來說,,與上片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好構(gòu)成了一幅完整和諧的.畫面,,與畫樓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獨處的心情正復(fù)融為一體,,從而把懷人的感情形象化了。越是寫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執(zhí)著,。以淡景寫濃愁,以良宵反襯孤寂無侶的惆悵,,運密入疏,,寓濃于淡,這種藝術(shù)手法是頗耐人尋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