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詩歌鑒賞長恨歌篇一
帶月的唐詩 推薦度:
音樂鑒賞心得體會 推薦度:
帶有月字的唐詩 推薦度:
立冬的唐詩宋詞 推薦度:
《唐詩之美》讀后感 推薦度:
相關(guān)推薦
導(dǎo)語:作為一首千古絕唱的敘事詩,《長恨歌》在藝術(shù)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來,許多人都肯定這首詩的特殊的藝術(shù)魅力,。《長恨歌》在藝術(shù)上以什么感染和誘惑著讀者呢?以下是由應(yīng)屆畢業(yè)生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唐詩鑒賞《長恨歌》,,歡迎閱讀!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zhuǎn)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fēng)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用詩歌來講故事,,而且是講一個哀怨凄婉的故事,很難,。但是,,漢樂府中的長詩《孔雀東南飛》做到了,白居易也做到了,,那就是他著名的長詩《長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多么美好的愛情宣言,,多么美好的愛情愿望。然而,,“一別音容兩渺茫”,,“他生未卜此生休”(李商隱《馬嵬》),轉(zhuǎn)眼之間,,已是人鬼殊途,剩下的,就只有摧肝裂肺,,喟然嘆息,,就只有“此恨綿綿無絕期”了,。這綿綿不絕、無休無止的“長恨”,,不是仇怨,而是深深的遺憾與悔恨,。
唐明皇李隆基是很可能被劃入陳后主、隋煬帝,、李后主、宋徽宗等一伙的,,其實他與那幾個亡國之君是有很大不同的。
李隆基生于武則天垂拱元年(685),,“安史之亂”發(fā)生的時候(755)他已經(jīng)七十歲了,。楊玉環(huán)是天寶四年(745)入宮被封為貴妃的,那時李隆基六十歲了,。在此之前,李隆基是堪稱明君的,。他早年與太平公主一起,殺了想做第二個武則天又沒有武則天雄材大略的韋后和安樂公主,,安定了唐室,,后來又殺了企圖作亂的太平公主,鞏固了政權(quán),。即位以后,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了中國封建社會時期最繁榮富庶的開元,、天寶盛世,。他的昏聵,,大約也是在六十歲以后,輕信和重用了一些禍國殃民的小人,,如李林甫、安祿山一類的人,,在一片歌舞升平的麻痹大意中,釀成了“安史之亂”,。這大概是人們同情他而不太同情同樣是藝術(shù)天才而亡國的李后主和宋徽宗的主要原因。
楊玉環(huán)是皇家嬪妃中許多悲劇性人物中的一個,,但她不招人恨而招人憐,,不是因為她的美貌,而是她的.命運,。
楊玉環(huán)肯定是很漂亮的,不僅漂亮,,而且豐滿,,這又符合了唐代的審美趣味,。她本來是唐明皇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被唐明皇看上了,就把她納為自己的后妃,。那一年,唐明皇六十歲,,她二十一歲。
唐明皇是大音樂家,,連國手李龜年等人都自愧不如。他能夠親自教導(dǎo)教坊梨園的樂工,,教坊梨園的水平是相當(dāng)于今天的國家歌舞團或中央音樂學(xué)院的,。
楊玉環(huán)也是大音樂家,琵琶彈得極好,,好多皇室子弟都是她的學(xué)生。她還是大舞蹈家,,據(jù)史書記載,她的《霓裳羽衣舞》和極難的《胡旋舞》都跳得很好,。《全唐詩》中,,還收錄有她的詩,。她只爭寵(和唐明皇的另一位寵妃梅妃,可參看《楊太真外傳》和《梅妃傳》),,但不干政,,也沒有什么野心。
不幸“安史之亂”爆發(fā)了,,于是楊貴妃成了最大的犧牲品,在逃往四川的路上,到馬嵬坡,,護衛(wèi)的禁軍在統(tǒng)領(lǐng)陳元禮的帶領(lǐng)下不走了,要求誅殺楊國忠,,而且要求連楊貴妃也一起殺了。于是,,楊玉環(huán)被唐明皇親自下令,高力士親自動手,,縊殺了?!巴疝D(zhuǎn)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zé)o人收”,,多么優(yōu)美的語言,,多么慘痛的場面!
長安收復(fù)后,,唐明皇又回到京城,但是兒子李亨已經(jīng)自己做了皇帝,,尊他為太上皇,,這時候他已經(jīng)接近八十高齡了。實際上,,還沒有等到“安史之亂”徹底平定,,他就已經(jīng)去世了(他死于762年),。長安雖然收復(fù),但是戰(zhàn)爭還沒有結(jié)束,,長安已經(jīng)完全不是當(dāng)年的模樣,,他太上皇的生活,,也與當(dāng)年完全不能相比,,慘痛孤寂的心情中,,讓他更加深了對住日生活的懷念,,也就加深了他對楊貴妃的懷念與愧疚,。
本來,,故事到這里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可是這故事的結(jié)局不夠浪漫,,文人學(xué)士們不滿意了,,他們想起了當(dāng)年漢武帝和李夫人的故事。
據(jù)說漢武帝很寵愛的妃子李夫人死了以后,,漢武帝一直非常思念她。有一個叫李少翁的方士知道后,,就跑去見漢武帝,,說他能施法讓漢武帝與李夫人相會,。漢武帝很高興,,就讓他入宮施法,。
李少翁要了李夫人生前的衣服,,準(zhǔn)備凈室,中間掛著薄紗幕,,幕里點著蠟燭,,李夫人的影子就出現(xiàn)在紗幕上。漢武帝看到李夫人的影子,,吟道:“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漢書·外戚傳》)李少翁因此被封為文成將軍,。
其實李少翁表演的不過是一出簡單的影戲,漢武帝未嘗不知道,,但總算是聊慰相思了,,又何必去說破。
這個傳說給中唐的文人很大啟發(fā),,他們不可能也去搞一場同樣的表演,因為唐明皇也早就死了,,但是,,他們可以制造一個更為浪漫的故事,。于是,,就有了“能以精神致魂魄”的“臨邛道士鴻都客”的出現(xiàn)。既然不需要像李少翁那樣表演,,只是用文字來敘述,一切就簡單了,。于是,,又有了這位“臨邛道士”“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尋找,,而且在海外仙山居然找到了已是仙人的楊玉環(huán),她還托道士帶了東西給唐明皇,。這不是像李夫人一樣的影子,也不是道士回來的信口胡說,,因為這位名叫“太真”的仙女,叮囑唐明皇的話,,是他們當(dāng)年七夕的時候在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愛情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是二人世界的隱私,,別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這一個凄婉而又優(yōu)美的故事,,一是被陳鴻寫成了傳奇《長恨歌傳》,,一是被白居易寫成了長詩,,就是這首《長恨歌》,。
寫作這首詩的時候,,白居易三十五歲,,離他和元稹發(fā)起“新樂府運動”還有好幾年。
白居易曾經(jīng)說過:“一篇《長恨》有風(fēng)情,。”(《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這對我們很好地理解和欣賞《長恨歌》是有很大幫助的,。
習(xí)慣了什么樣的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都要挖掘深刻主題的現(xiàn)代文藝批評與賞析,,要么,把簡單的問題搞得非常復(fù)雜,,要么,把非常優(yōu)美的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搞得如同政治教科書,,讓欣賞者尚來不及認(rèn)真欣賞,來不及獲得作品帶來的美感,,就已經(jīng)興味索然了,。
讓我們先認(rèn)真地去讀一讀原詩,。
這是一首以敘事為主的長詩,,為了便于理解,我們還是按內(nèi)容分為四個段落來欣賞,。
第一段,從開頭到“盡日君王看不足”,。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平平常常的一句,,不過是為了下面楊玉環(huán)的出場所作的烘托。就像關(guān)云長要溫酒斬華雄,,先得有幾個武藝平常的去送死,鋪墊一下一樣,。但是,,許多賞析文章都抓住第一句不放,說是全詩的綱領(lǐng),,于是全詩的基調(diào)也就定下來:唐明皇重色誤國,楊玉環(huán)女色誤國,。如此一來,全詩都是譴責(zé),,還能讀得下去么?
前面已經(jīng)說過,唐明皇絕不是只重女色,、不理國事的君王,釀成“安史之亂”的原因很多,,也絕不是因為唐明皇寵愛楊玉環(huán)。唐明皇后宮也不缺美女,,至少還有一個和楊玉環(huán)爭寵的梅妃。這兩句只是為楊玉環(huán)的出場作鋪墊,沒有那么深的含義,。所以,緊接著就是楊玉環(huán)的閃亮登場,。
從“一朝選在君王側(cè)”開始,是一大段李,、楊恩愛生活的描寫,,語言非常優(yōu)美,。
白居易極善敘事,,層次分明,層層遞進,。先寫楊玉環(huán)的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抓住了女性最美最動人的一瞬——“回眸一笑”,。后來王實甫《西廂記》中寫崔鶯鶯,就借用于此,,化為“怎當(dāng)他臨去秋波那一轉(zhuǎn)”,。接下來寫她的嬌,,賜浴華清池,,“春寒水滑洗凝脂”已是讓人難當(dāng),,但最動人心的,,是“侍兒扶起嬌無力”,,女性的柔弱,,往往能引起男性的憐愛,像孫二娘那樣的女性,,是不大討人喜歡的,。于是才有了“春從春游夜專夜”,才有了“三千寵愛在一身”,,才有了“盡日君王看不足”。
于是有人就說白居易寫《長恨歌》,,是“欲懲尤物”,。最先說這個話的,是和白居易同時,、寫《長恨歌傳》的陳鴻,但白居易自己并沒有說,。即使是說了,,也不過是從古至今大男子主義的女色誤國的翻版,不值得肯定的,。五代花蕊夫人有一首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把亡國的責(zé)任,,推為紅顏禍水,,是最沒有出息的,,白居易的本意也未必如此,。倒是有一句值得注意:“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后妃的一家如果從政,,那就可怕了,因為這些人一般都沒有本事,,而又倚仗皇室為非作歹,,歷代史書都有《外戚傳》,所記沒有幾個不誤國的,。不幸楊玉環(huán)有兩個姐姐: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也是天生的美人,還有一個堂兄楊國忠,,草包一個,但卻因為楊貴妃的關(guān)系做到了宰相,。如果說“安史之亂”和楊家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也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第二段從“漁陽鼙鼓動地來”到“回看血淚相和流”,。這首詩不可能去討論“安史之亂”的原因,,只是記載了“安史之亂”給李,、楊愛情帶來的悲劇性結(jié)局,。在逃往四川的路上,軍士嘩變,,要求誅殺罪魁禍?zhǔn)祝瑮钣癍h(huán)不幸成了替罪羊,,“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這是慘絕人寰的,,當(dāng)時楊玉環(huán)才三十多歲,,而且是唐明皇親自下的命令!這件事要是發(fā)生在普通老百姓身上,那是要遭到萬世唾罵的,,但不幸這是帝王家。唐明皇有不能殉情的苦衷,,何況他已是七十歲的老人。從詩句中,,我們看不到白居易的快意,反倒覺出對楊玉環(huán)之死的同情,。
第三段從“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到“魂魄不曾來入夢”。寫楊玉環(huán)死后唐明皇對她的思念之情,。寫了三個場景,。
第一個是避難蜀中時?!笆窠淌裆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p>
第二個是回京的路上,。“天旋日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p>
第三個是回長安以后。“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薄傍x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p>
三個場景的描寫,,刻畫了思念之深,,大概李、楊愛情最感人的地方即在此,。從前看有人分析同樣題材的白樸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和洪升的《長生殿》,,說帝王之家難有真正的愛情,因此唐明皇與楊玉環(huán)的愛情就顯得難能可貴,,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四段從“臨邛道士鴻都客”到結(jié)束,。這是一段極具浪漫色彩的愛情頌歌,。尤其是結(jié)尾處“太真”的叮囑:“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辈灰浟诉@生生世世永做夫妻的誓言。讀到這里,,我不知道是不是還有人會大談“欲懲尤物”。
當(dāng)然,,這一切都是虛幻的,、美好的愿望,并不等于事實,,所以只能感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了,。
白居易把自己的詩分為四類,即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他并沒有把《長恨歌》歸入“諷喻詩”中,而是歸入“感傷詩”中的,。當(dāng)然,“感傷詩”并非完全沒有諷喻,,沒有興寄,,但總不及“諷喻詩”來得直接和激烈。
《長恨歌》之所以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喜愛,,還因為它的語言極為精美,,有許多都成為經(jīng)典名句,,甚至成為格言,,比如“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回眸一笑百媚生”,“從此君王不早朝”,,“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梨花一枝春帶雨”,,“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等,。當(dāng)然,,佳詞秀句還遠(yuǎn)不止此,,相信你在吟誦這首詩的時候會時有所得的,。
s("content_relate");詩歌鑒賞長恨歌篇二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边@兩句是說,夜晚的舊宮殿里一派冷落景象,,只有螢火蟲飛來飛去;燈草挑盡,,夜已深沉,人還是不能安眠入睡,。極力渲染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以致夜不成眠的孤寂凄苦境況,。
出自白居易《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云??M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展轉(zhuǎn)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云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fēng)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①思悄然:孤寂悲涼之狀,。
②孤燈挑盡:古時用燈草點油燈,,過一會兒就要把燈草往前挑一下,,讓它繼續(xù)燃燒?!疤舯M”是說夜已深了,燈草即將挑盡,。形容夜不成眠的境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從黃昏寫到黎明,,集中地表現(xiàn)了夜間被情思縈繞久久不能人睡的情景。
簡析
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chuàng)造了一個回旋宛轉(zhuǎn)的動人故事,,并通過塑造的藝術(shù)形象,,再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該詩對后世諸多文學(xué)作品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