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遇見未知的自己閱讀心得800字篇一
作者從一位知書達理的電視新聞主播,轉行到一位為追求自我真相不辭艱辛跋山涉水的心靈修行者,,張德芬融匯貫通了理論與現(xiàn)實,,通過一個主人公的小故事,,傳達了她生活及工作的精髓,。引導我們在人生旅途中,,找到自我價值,。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及工作。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主要環(huán)繞了女主人公若菱與智者老人的多次對話,,揭示了人身的奧秘?!澳闶钦l?”這是老人問若菱的第一個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忘記自己是誰,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書中,,讓我明白什么是真我,。真我由愛,、喜悅、和平三者構成,。那么真我對于人生有何影響呢?書中老人給我們畫了一幅畫,一輛馬車,加上馬車夫,,后面還有位乘客,。這輛馬車的前進要靠這匹馬,,如果你問這匹馬,,你有沒有權利決定怎么行進嗎?馬兒會說:“有啊!我這不就是努力地在前進嗎?沒有我,,這車是走不動的呀!”但是你要問它“那你剛才為什么往左轉哪?”它會說:“我覺得左邊的臉緊緊的,,我就轉彎了。這這匹馬其實是我們的表意識,,我們自以為可以操控生活,,做出自由的選擇,但實際上,,我們是一個自動化制約模式下的機器,,很多時候身不由己。讀到此處你會明白,,這個馬車夫就是我們的潛意識,,也就是我們人生的自動化導航系統(tǒng)。這位乘客才是人生的真我,。真我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方向,,理想和追求。在尋找真我的過程中,,我們先要努力地把潛意識的部分盡量帶到意識層面,,這樣我們離真我也會愈來愈近。如果一個人充滿了快樂,、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會和他起共鳴,,向身邊靠近,。
那么,如何找尋真我呢?書中介紹了一種瑜伽尋找法,?;旧希魏文茏屇銓P囊恢?、活在當下的運動,,都可以幫你與身體重新連接,所以運動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它時的心態(tài)和狀態(tài),。所以無論是跑步、快走,、游泳,、瑜伽,只要你能夠專心地關照自己的`身體,,這些運動都可以成為探索自我的方法,。
除了身體上需要凈化外,我們還需要擺脫負面情緒的圈套,。負面情緒就像痛苦之身在我們的身體里,,自成一格。想要扼制負面情緒,,書中告訴我們一個小方法,。每天要念,要寫——我看到我正在尋求的痛苦感受,,我全心的接納這種感受,,并且放下對它的需要。負面情緒,,你愈去排斥它,,它愈不走,而且還會更強,。所以,,看見了以后,就先接納它,,然后告訴自己,,我不需要這個情緒啦,我要放下對它的需要,。這是說給潛意識聽的。久而久之,,潛意識接受這種信息,,我們的負面情緒會越來越少,。情緒是一種能量,會來也會走,,對于教育孩子來說,,大人不要過多地干涉,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怎樣去處理自己的情緒,,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無限的愛和支持。
本書中有一句話說得好,,讓我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彼械娜?、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地反映你的內在,。當外界有任何事物觸動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看看自己哪個地方還沒有整理好,。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不可抗拒的東西上,。先在內在層面做一個調和整理,,再集中精力去應對外在可以改變的部分。
每一個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恨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帶著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蘊含豐盛美好且精心為你打造的禮物,。
書中的老人其實就是一面鏡子,,印照出我們心態(tài)的陰影面。所以藉由老人的指引,,我們反求諸己,,修心、正心,、養(yǎng)心,,才能有好的心態(tài)。生命來去匆匆,,無法臆測也難以捉摸,。無論身處力爭上游的快跑階段,或逢人生變故減速慢行的彷徨時刻,,或是看盡千山萬水絢麗歸于平淡的躊躇關頭,,面對其中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唯有抱著關照內心并時刻感恩的心態(tài),,一切事物才會自動還原水落石出,。
遇見未知的自己閱讀心得800字篇二
兩年前第一次接觸《遇見未知的自己》的時候,只對『真我就是愛,、喜悅,、和平;快樂是短暫的,喜悅是長久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別人的事、自己的事』這幾句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老師的建議下我又重拾起這本書,,經過2年多歷練的我對這本書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這本書濃縮了在初次閱讀此書之后所接觸的身心靈課程和資料中所涉及的理念,。是身心靈愛好者入門的上佳閱讀書籍,。
這次的重讀讓我注意到與身體的連結是第一層需要做的。如果能一直堅持做,,或者是定靜力比較強的人,,就可以達到入定的狀態(tài)。這是真正定的開始,,真正內觀自己的開始,。定能生慧,當慧升起時,,就會知道如何處理障礙自己的人,、事,,所有的情緒、思想都會平復,。內在的喜悅自然的迸發(fā)出來,。并且會帶著臣服,、感恩,、寬容的心態(tài)看待萬事萬物。帶著這樣的心態(tài)也就會到達心想事成的狀態(tài)了,??梢哉f與身體的連結就是回歸生命本源的一扇門。當你完全開啟了它,,后面的幾個層次都是觸類旁通的,。
第二層的情緒在第一層的基礎上就比較容易接受和臣服了。
第三層的思想強調的是定靜和轉念的作業(yè),,在沒有情緒平靜的狀態(tài)下,,人會意識到人對事物的看法有很多面,不再固著在某一個看法上,,念頭一轉,,心境就轉,態(tài)度也會跟著轉,,結果就會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發(fā)展,。
第四層的身份認同是告訴我們要時刻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明確知道自己的定位,,自己的目標,。不去喂養(yǎng)貪得無厭的“小我”。
當你情緒平穩(wěn),,內在充滿著感恩之心和強烈的愿力,,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去做的時候,,你就會心想事成,。
但如果你無法跟你的身體取得連結,你也無法接受你的情緒,,無法改變自己的思想,,靠外在的認同來定義自己。你就會像女主角一樣活的痛苦不堪,。女主角在智慧老人的帶領下突破一層層的障礙,,最終活出了真我。這只是小說美好的愿望?,F(xiàn)實生活中沒有多少人會像女主角這么幸運,,很多人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后才不得不放下,、臣服、面對,,一部分人有幸被喚醒去認識真正的自我和做真正的自我,。但因改變的愿力不夠還沒能突破這四個層次,還被“小我”的需要所牽絆著,。
我有幸得到兩位老師的幫助從身體入手,,打通身體內的能量管道,清除身體細胞的負面“勝肽”,,讓身體與生命的本源真正的連結,,讓內在本就存在的愛和光涌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