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揚州概況導游詞篇一
揚州這幾年的變化是舉目共睹的,來揚州旅游的客人都夸揚州的變化日新月異,,說揚州已從昔日的小家碧玉長成今日的大家之秀,,變得更加成熟、端莊,、秀麗,、典雅,更加宜居,。
有人說:“第一眼的揚州,,讓你驚嘆生態(tài)環(huán)境好,是一個生態(tài)城,;第二眼的揚州,,又讓人感到濃濃的書卷氣,越讀越有味道,,像個文化城,。”這句話精妙地詮釋了如今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如今給人的感覺,。
每到一處,,你都會真切的體會到揚州這座古城的巨大變化。走在城區(qū),,放眼望去,,以前的臭水溝變成了清水河,兩旁的綠化帶成了人們散步的好去處,,以前的舊房子改造成環(huán)境幽雅的小區(qū),,一條條馬路變得更加寬闊,一排排樓房更加整齊,,一片片景觀綠化帶更加漂亮,;夜晚的五顏六色的燈光,將揚州城區(qū)裝扮得更加美麗,,人們多姿多彩的夜生活,,更增添了城市的魅力。
走在水上,,古運河風光帶兩岸你看到的已不再是那零亂,、低矮、破舊的小屋與渾濁的河水,換之是整齊的駁岸,、成片的綠化,,現在的兩岸是一片桃紅柳綠,那昔日渾濁的河水,,已是清波蕩漾,,滔滔的河水似乎告訴我們:現在環(huán)境變得越來越好了。泛舟水上,,邊賞兩岸美景,,邊嘗著揚州小吃,邊聽揚州小調,,又怎不令人陶醉,!
走在園中,萬花園的二期工程令我們贊嘆不已,,芳草如茵,、百花盛開,仿佛是一個人間仙境,,呈現出一幅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景象,,宛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飄落人間,置身畫中,,讓人流連忘返,。如今揚州人假日游玩的去處越來越多了,生活在這樣一個城市,,你會覺得是一種幸福,。
我覺得,想看揚州這幾年的變化,,看交通變化,,你最好去看潤揚大橋,看火車站,,看川流不息的交通路況,;看城市面貌變化,你可以看雙東老城區(qū),,看古運河風光帶,,游一下揚州主要景點,通過這一切你會更深刻感受到揚州的巨大變化,。
可以說,,如今的揚州在與時俱進,有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有更多的挑戰(zhàn)機遇,,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與家鄉(xiāng)共成長,讓揚州變得更美好,。
揚州概況導游詞篇二
揚州概況導游詞范文就在下面,為了方便各位導游,,這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揚州導游詞哦!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各位游客: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千古絕句,。
此外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等也曾將數百首歌頌揚州風光的詩歌留給了后人,。
今天,我們將去領略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風采,。
游客們:揚州地處長江下游北岸,,江蘇中部,江淮平原南端,,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通揚運河貫穿東西。
境內有長江岸線80.5公里,。
揚州是蘇北重鎮(zhèn)之一,,江淮地區(qū)水陸交通樞紐。
轄廣陵,、郊區(qū)2區(qū),,儀征、高郵,、江都3市和邗江,、寶應2縣。
全市總面積6658平方公里,,總人口439萬,,其中市區(qū)面積148平方公里,人口44萬,。
揚州市境內地形西高東低,,以儀征境內的丘陵山區(qū)為最高,從西向東逐漸傾斜,,高郵市,、寶應縣與泰州市、興化市交界一帶最低,為淺水湖蕩地區(qū),。
儀征市,、邗江縣和揚州市郊區(qū)的北部為丘陵。
沿江和沿湖一帶為平原,。
境內主要湖泊有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和邵伯湖等,。
揚州有2480多年文字可考的歷史,。
吳王夫差構筑耶城是揚州建城的開始。
楚懷王十年(公元前319年),,楚國打敗了越國,,在邢城基址上第二次筑城,因城墻“廣被丘陵”,,改稱“廣陵”,。
這是揚州定名廣陵的開始。
秦漢之際,,因廣陵縣城靠近長江,,為一縣之都會,所以,,又更名為江都,。
東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南來的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促進了長江下游一帶的生產發(fā)展和經濟繁榮,。
隋代統一中國后,才改稱揚州,,據說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為九州,揚州的改名取意于《禹貢》中的“淮海惟揚州”,。
揚州的繁華,,使身在北方的隋場帝楊廣不勝向往,他在夜間也“吾夢揚州好”,。
于是他征調了數以萬計的民夫開挖了南起臨安(杭州),,中經東都洛陽,北至琢郡(北京)的南北大運河,,并在揚州蜀岡,、雷塘一帶大建宮殿、苑囿,。
三次由洛陽乘龍舟南游揚州,,使當時的揚州成為擁有50萬人口的重要商港,。
唐時,揚州商業(yè)的繁榮,,在全國范圍內居第一位,,超過四川,有“揚一蜀二”之說,,“雄富冠天下”之譽,。
這時的揚州還成為國際貿易港口,東南亞及西亞諸國的商船都來到揚州進行貿易,。
唐天寶六年(747年),,揚州人口達47萬,僅阿拉伯商人就有5000多人,。
來這里學取真經和漢文化的日本遣唐僧人和留學生絡繹不絕,。
唐天寶十二年,,大明寺高僧鑒真大師,,由揚州出發(fā)東渡日本。
元時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委任為東宣撫使,,在揚州做了3年官,。
清末以后,漕運不經運河,,揚州也就逐漸衰落下來,。
到了抗日戰(zhàn)爭前,揚州人口只有12萬,,只有唐朝繁榮時的五分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揚州市步入發(fā)展的新階段,,逐步建立起現代工業(yè),,發(fā)展了傳統的工藝產品,修繕了園林古跡,,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它既是一座中型工業(yè)城市,又是一個旅游勝地,,中外游客,,絡繹不絕。
揚州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
風向隨季節(jié)有明顯的變化,。
冬季偏長,達4個多月,,夏季約3個月,,春秋季較短,,各為2個多月。
年平均氣溫15“c,,與同緯度地區(qū)相比,,冬冷夏熱較為突出。
無霜期年平均222天,。
年平均降水量1030毫米,,梅雨季節(jié)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
臺風一般最早出現于6月,,最遲11月,,以8至9月居多。
揚州市內的水路交通和陸路交通都很便利,。
境內的水陸交通網絡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長江流經揚州郊縣,,在揚州境內與運河,、淮水相連。
瓜洲輪渡碼頭通宵服務,,已經成為揚州客運,、貨運中轉的咽喉。
全市境內由數十條干線和支線組成公路交通網,,連結蘇南,、皖北,呈放射狀通向蘇北腹地,。
以揚州為中心,,東有寧通一級公路,南有揚瓜公路,,西有寧揚一級公路,,北有誰江公路、寧連一級公路,,構成了一條條高效快捷的運輸網,。
建造揚州到鎮(zhèn)江的長江大橋已經經國務院批準并付諸實施,新建的南京祿口機場距揚州只有100多公里,。
游客們:揚州山好水好人更好,。
人文會本,風物佳麗,,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古典園林歷史悠久。
瘦西湖之美,,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的美景脫穎而出,。
新建的二十四橋與湖中五亭橋互為呼應,更襯托了瘦西湖的秀逸,。
揚州的園林既多且精,,各具特色。
如“個園”的疊石假山勢出春夏秋冬四季;“何園”中西合壁,,而園中國的“片石山房”竟是清代大畫家石濤留下的惟一的園林杰作;其他如“小盤谷”,、“卷石洞天”、“冶春園”等,,且不說內中如何,,就是看看這些名字也令人心癡神醉了。
江河奔涌,,滄桑萬變,,揚州是個說不完的故事。
江總書記深情地贊美,、祝福故鄉(xiāng):“古城揚州是我的可愛的故鄉(xiāng),。祝愿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煥發(fā)出更加絢麗的青春?!笔前?揚州是中華大地上一顆瑯瑯的明珠,,我們堅信:它不僅有美好的今天,,更有燦爛的明天!
揚州這幾年的變化是舉目共睹的,,來揚州旅游的客人都夸揚州的變化日新月異,說揚州已從昔日的小家碧玉長成今日的大家之秀,,變得更加成熟,、端莊、秀麗,、典雅,,更加宜居。
有人說:“第一眼的揚州,,讓你驚嘆生態(tài)環(huán)境好,,是一個生態(tài)城;第二眼的揚州,又讓人感到濃濃的書卷氣,,越讀越有味道,,像個文化城?!边@句話精妙地詮釋了如今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如今給人的感覺,。
每到一處,你都會真切的體會到揚州這座古城的巨大變化,。
走在城區(qū),,放眼望去,,以前的臭水溝變成了清水河,兩旁的綠化帶成了人們散步的好去處,,以前的舊房子改造成環(huán)境幽雅的小區(qū),,一條條馬路變得更加寬闊,一排排樓房更加整齊,,一片片景觀綠化帶更加漂亮;夜晚的五顏六色的燈光,,將揚州城區(qū)裝扮得更加美麗,人們多姿多彩的夜生活,,更增添了城市的魅力,。
走在水上,古運河風光帶兩岸你看到的`已不再是那零亂,、低矮,、破舊的小屋與渾濁的河水,換之是整齊的駁岸,、成片的綠化,,現在的兩岸是一片桃紅柳綠,那昔日渾濁的河水,,已是清波蕩漾,,滔滔的河水似乎告訴我們:現在環(huán)境變得越來越好了。
泛舟水上,,邊賞兩岸美景,,邊嘗著揚州小吃,邊聽揚州小調,,又怎不令人陶醉!
走在園中,,萬花園的二期工程令我們贊嘆不已,芳草如茵,、百花盛開,,仿佛是一個人間仙境,呈現出一幅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景象,,宛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飄落人間,,置身畫中,讓人流連忘返,。
如今揚州人假日游玩的去處越來越多了,,生活在這樣一個城市,你會覺得是一種幸福,。
我覺得,,想看揚州這幾年的變化,,看交通變化,你最好去看潤揚大橋,,看火車站,,看川流不息的交通路況;看城市面貌變化,你可以看雙東老城區(qū),,看古運河風光帶,,游一下揚州主要景點,通過這一切你會更深刻感受到揚州的巨大變化,。
可以說,,如今的揚州在與時俱進,有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有更多的挑戰(zhàn)機遇,,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與家鄉(xiāng)共成長,,讓揚州變得更美好,。
各位游客:“園林之妙在于借”,這是中國園林常用的造園手法之一,,可是當我們踏上位于揚州市古運河畔的徐凝門街77號時,,卻發(fā)現這里民宅林立,遠處無山,,近處無水,,周圍光景可惜,可見在這里造園是多么的艱難啊!整個何園占地面積為l.4萬平方米,,要想在江南園林中獨樹一幟,,只有充分顯示自己的特色,。
那么何園到底有哪些造園手法呢?請游客們跟我前去游覽,。
揚州概況導游詞篇三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各位游客: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千古絕句,。此外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等也曾將數百首歌頌揚州風光的詩歌留給了后人。今天,,我們將去領略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風采,。
游客們:揚州地處長江下游北岸,江蘇中部,,江淮平原南端,,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通揚運河貫穿東西。境內有長江岸線80.5公里,。揚州是蘇北重鎮(zhèn)之一,,江淮地區(qū)水陸交通樞紐。轄廣陵,、郊區(qū)2區(qū),,儀征、高郵,、江都3市和邗江,、寶應2縣。全市總面積6658平方公里,,總人口439萬,,其中市區(qū)面積148平方公里,人口44萬,。
揚州市境內地形西高東低,,以儀征境內的丘陵山區(qū)為最高,從西向東逐漸傾斜,,高郵市,、寶應縣與泰州市、興化市交界一帶最低,,為淺水湖蕩地區(qū),。儀征市、邗江縣和揚州市郊區(qū)的北部為丘陵,。沿江和沿湖一帶為平原,。境內主要湖泊有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和邵伯湖等,。
揚州有2480多年文字可考的歷史。吳王夫差構筑耶城是揚州建城的開始,。楚懷王十年(公元前319年),,楚國打敗了越國,在邢城基址上第二次筑城,,因城墻“廣被丘陵”,,改稱“廣陵”。這是揚州定名廣陵的開始,。秦漢之際,,因廣陵縣城靠近長江,為一縣之都會,所以,,又更名為江都,。東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南來的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促進了長江下游一帶的生產發(fā)展和經濟繁榮,。隋代統一中國后,才改稱揚州,,據說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為九州,揚州的改名取意于《禹貢》中的“淮海惟揚州”,。
揚州的繁華,,使身在北方的隋場帝楊廣不勝向往,,他在夜間也“吾夢揚州好”,。于是他征調了數以萬計的民夫開挖了南起臨安(杭州),中經東都洛陽,,北至琢郡(北京)的南北大運河,,并在揚州蜀岡,、雷塘一帶大建宮殿、苑囿,。三次由洛陽乘龍舟南游揚州,,使當時的揚州成為擁有50萬人口的重要商港。唐時,,揚州商業(yè)的繁榮,,在全國范圍內居第一位,超過四川,,有“揚一蜀二”之說,,“雄富冠天下”之譽。這時的揚州還成為國際貿易港口,,東南亞及西亞諸國的商船都來到揚州進行貿易,。
唐天寶六年(747年),揚州人口達47萬,,僅阿拉伯商人就有5000多人,。來這里學取真經和漢文化的日本遣唐僧人和留學生絡繹不絕。唐天寶十二年,,大明寺高僧鑒真大師,由揚州出發(fā)東渡日本,。元時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委任為東宣撫使,,在揚州做了3年官。
清末以后,漕運不經運河,,揚州也就逐漸衰落下來,。到了抗日戰(zhàn)爭前,揚州人口只有12萬,,只有唐朝繁榮時的五分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揚州市步入發(fā)展的新階段,,逐步建立起現代工業(yè),,發(fā)展了傳統的工藝向蘇北腹地。以揚州為中心,,東有寧通一級公路,,南有揚瓜公路,西有寧揚一級公路,,北有誰江公路,、寧連一級公路,構成了一條條高效快捷的運輸網,。建造揚州到鎮(zhèn)江的長江大橋已經經國務院批準并付諸實施,,新建的南京祿口機場距揚州只有100多公里。
游客們:揚州山好水好人更好,。人文會本,,風物佳麗,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古典園林歷史悠久,。瘦西湖之美,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的美景脫穎而出,。新建的'二十四橋與湖中五亭橋互為呼應,更襯托了瘦西湖的秀逸,。
揚州的園林既多且精,,各具特色。如“個園”的疊石假山勢出春夏秋冬四季;“何園”中西合壁,,而園中國的“片石山房”竟是清代大畫家石濤留下的惟一的園林杰作;其他如“小盤谷”,、“卷石洞天”、“冶春園”等,,且不說內中如何,,就是看看這些名字也令人心癡神醉了。
江河奔涌,,滄桑萬變,,揚州是個說不完的故事。
揚州概況導游詞篇四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各位游客: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千古絕句,。此外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等也曾將數百首歌頌揚州風光的詩歌留給了后人。今天,,我們將去領略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風采,。
游客們:揚州地處長江下游北岸,江蘇中部,,江淮平原南端,,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通揚運河貫穿東西,。境內有長江岸線80.5公里,。揚州是蘇北重鎮(zhèn)之一,江淮地區(qū)水陸交通樞紐,。轄廣陵,、郊區(qū)2區(qū),儀征,、高郵,、江都3市和邗江、寶應2縣,。全市總面積6658平方公里,,總人口439萬,其中市區(qū)面積148平方公里,,人口44萬,。
揚州市境內地形西高東低,以儀征境內的丘陵山區(qū)為最高,,從西向東逐漸傾斜,,高郵市、寶應縣與泰州市,、興化市交界一帶最低,,為淺水湖蕩地區(qū)。儀征市,、邗江縣和揚州市郊區(qū)的北部為丘陵,。沿江和沿湖一帶為平原。境內主要湖泊有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和邵伯湖等,。
揚州有2480多年文字可考的歷史,。吳王夫差構筑耶城是揚州建城的開始,。楚懷王十年(公元前319年),楚國打敗了越國,,在邢城基址上第二次筑城,,因城墻“廣被丘陵”,改稱“廣陵”,。這是揚州定名廣陵的開始,。秦漢之際,因廣陵縣城靠近長江,,為一縣之都會,,所以,又更名為江都,。東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南來的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促進了長江下游一帶的生產發(fā)展和經濟繁榮,。隋代統一中國后,,才改稱揚州,據說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為九州,,揚州的改名取意于《禹貢》中的“淮海惟揚州”。
揚州的繁華,,使身在北方的隋場帝楊廣不勝向往,,他在夜間也“吾夢揚州好”。于是他征調了數以萬計的民夫開挖了南起臨安(杭州),,中經東都洛陽,,北至琢郡(北京)的南北大運河,并在揚州蜀岡,、雷塘一帶大建宮殿,、苑囿。三次由洛陽乘龍舟南游揚州,,使當時的揚州成為擁有50萬人口的重要商港,。唐時,揚州商業(yè)的繁榮,,在全國范圍內居第一位,,超過四川,有“揚一蜀二”之說,,“雄富冠天下”之譽,。這時的揚州還成為國際貿易港口,,東南亞及西亞諸國的商船都來到揚州進行貿易。
唐天寶六年(747年),,揚州人口達47萬,,僅阿拉伯商人就有5000多人。來這里學取真經和漢文化的日本遣唐僧人和留學生絡繹不絕,。唐天寶十二年,,大明寺高僧鑒真大師,由揚州出發(fā)東渡日本,。元時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委任為東宣撫使,,在揚州做了3年官。
清末以后,,漕運不經運河,,揚州也就逐漸衰落下來。到了抗日戰(zhàn)爭前,,揚州人口只有12萬,,只有唐朝繁榮時的五分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揚州市步入發(fā)展的新階段,,逐步建立起現代工業(yè),發(fā)展了傳統的工藝產品,,修繕了園林古跡,,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它既是一座中型工業(yè)城市,,又是一個旅游勝地,,中外游客,絡繹不絕,。
揚州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風向隨季節(jié)有明顯的變化。冬季偏長,,達4個多月,,夏季約3個月,春秋季較短,,各為2個多月,。年平均氣溫15“c,與同緯度地區(qū)相比,,冬冷夏熱較為突出,。無霜期年平均222天。年平均降水量1030毫米,,梅雨季節(jié)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臺風一般最早出現于6月,,最遲11月,以8至9月居多,。揚州市內的水路交通和陸路交通都很便利,。境內的水陸交通網絡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長江流經揚州郊縣,,在揚州境內與運河,、淮水相連,。瓜洲輪渡碼頭通宵服務,已經成為揚州客運,、貨運中轉的咽喉,。全市境內由數十條干線和支線組成公路交通網,連結蘇南,、皖北,,呈放射狀通向蘇北腹地。以揚州為中心,,東有寧通一級公路,,南有揚瓜公路,西有寧揚一級公路,,北有誰江公路,、寧連一級公路,構成了一條條高效快捷的運輸網,。建造揚州到鎮(zhèn)江的長江大橋已經經國務院批準并付諸實施,,新建的南京祿口機場距揚州只有100多公里。
游客們:揚州山好水好人更好,。人文會本,,風物佳麗,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古典園林歷史悠久,。瘦西湖之美,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的美景脫穎而出,。新建的二十四橋與湖中五亭橋互為呼應,更襯托了瘦西湖的秀逸,。
揚州的園林既多且精,,各具特色。如“個園”的疊石假山勢出春夏秋冬四季,;“何園”中西合壁,,而園中國的“片石山房”竟是清代大畫家石濤留下的惟一的園林杰作,;其他如“小盤谷”、“卷石洞天”,、“冶春園”等,,且不說內中如何,就是看看這些名字也令人心癡神醉了,。
江河奔涌,,滄桑萬變,揚州是個說不完的故事,。
揚州概況導游詞篇五
揚州市簡稱揚,,又名蕪城,位于江蘇省中部,,長江中下游北岸的江淮沖積平原上,。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現轄廣陵,、邗江,、郊區(qū)3個區(qū),儀征,、江都,、高郵、寶應4個縣市,。全市總面積6678平方千米,,總人口約447萬。
揚州至今已有2480多年歷史,,從古以來就是我國有名的經濟州郡,,唐代曾是我國四大國際貿易港之一。揚州目前建有揚州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高新科技園區(qū),、濱江工業(yè)開發(fā)區(qū),以此來吸引外資,,發(fā)展本地經濟,,取得了較大的成效。其工業(yè)發(fā)展極為迅速,,主要有造船,、汽車修配、化學,、電子,、紡織、食品,、服裝等,。手工藝和工藝美術品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尤其是揚州剪紙、刺繡,、燈彩,、絨花等,最為出名,。
該地區(qū)是江蘇北部的門戶,,是全國南北交通的要道。這里不光是我國東南部糧食和食鹽的重要轉運點,,還是紡織品,、銅器、玉器,、藥材等物資的集散地,。其航運以長江為樞紐,京杭運河及各主要河渠都具有通航能力,,公路線也四通八達,同時,,還在進行水電氣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此來改善環(huán)境,以進一步發(fā)展經濟,。揚州市歷史悠久,,風光旖旎,景色秀美,,是我國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市西北郊蜀岡瘦西湖風景區(qū)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還有大明寺,、平山堂,、鑒真紀念堂、歐陽修祠堂,、何園,、個園、史公祠,、馬可-波羅紀念館等100多處文物保護景點,。
揚州的土特產品有:玉器、漆器,、絨絹,、紙花、貝雕,、春卷,、醬菜等,。
揚州概況導游詞篇六
萱草般的溫暖氣息,織錦般的繁復紋理以及江南天井中的清冷寂寞,,在揚州這片土地上交融并存,。那依依楊柳圍繞的瘦西湖自古以來吸引了多少五湖四海的游客。美麗的庭院,、精致的橋梁,,太陽耀眼的光芒照射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幾只小船泊在湖邊,,又給湖增添了一道迷人的風景。但是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可不是它,,而是一座園林,,它是我最喜愛的——個園。
在個園外,,我就被迷人的景色吸引了,,門的兩旁有滿缸的荷葉,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的,,門的正上方高掛著一塊寫著“個園”的牌匾,。還沒進,我們就覺得個園一定十分氣派,。
走在個園的小徑上,,腳下凹凸不平,大小各異的石磚,,兩旁青翠高大的竹子倒是挺有一番詩情畫意的,。走了沒多久,兩種奇特的竹子映入我的眼簾,,我不知道這是什么竹子,,它像是一條蛇,又像是天津麻花,,奇怪得很,。另一種則比較普通,它叫“羅漢竹”,,顧名思義這種竹子的竹節(jié)是一節(jié)一節(jié)往上疊的,。你們知道在中國哪里的長廊最長嗎?你大概會說是頤和園的吧?其實正確答案是個園的長廊,因為它連接著“春,、夏,、秋、冬”四季呢!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是最美的,。個園的春給我的印象最深,。初見“春”,只見幾只壯碩石筍在竹林中,,春的氣息就這樣闖入我的耳鼻,。進入大門,十二生肖鬧春圖有一次讓我感到大自然的奇妙,,各種生肖全是自然形成的,,你要是沒有多少想象力,可別想看出那到底是什么圖案,。
夏天最美的是荷花,,盡管我們去的那天并沒有看到那滿池的荷花……荷花池里雖然沒有荷花,但水里那幾條快樂游著的小魚還是散發(fā)著夏天獨特的味道,。往里走,,就是天然的避暑山洞,下過雨后,,從洞頂不斷滴下的小水滴又給山洞增添了一絲絲涼意,。
最可以代表秋的那一定是楓樹了。在其他季節(jié)楓葉是綠的,,綠的'蒼翠欲滴,,到了秋天,它又紅得似一團燃燒的火焰,,給假山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讓人不禁想去贊美去感嘆,。
個園的冬是充滿朝氣與活潑,。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有“百獅戲雪圖”。很多獅子在雪地里互相嬉戲打鬧,。從一個小窗子望去,,又看到了春天的生機勃勃的美景,真應了一位名人所言“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這就是我喜歡個園的原因,,因為它讓春夏秋冬一覽無遺,你也一定喜歡吧!
重點句子1:一說起揚州,,大家對著名的詩句,,如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杜牧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重點句子2:唐天寶六年(747年),揚州人口達47萬,,僅阿拉伯商人就有5000多人,。
重點句子3:揚州的美景可以說是江南風光的縮影,她的美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期待著有機會再來游玩,,也期望揚州越來越美麗。
揚州概況導游詞篇七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各位游客: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千古絕句。此外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等也曾將數百首歌頌揚州風光的詩歌留給了后人,。今天,,我們將去領略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風采。
游客們:揚州地處長江下游北岸,,江蘇中部,,江淮平原南端,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通揚運河貫穿東西,。境內有長江岸線80.5公里。揚州是蘇北重鎮(zhèn)之一,,江淮地區(qū)水陸交通樞紐,。轄廣陵、郊區(qū)2區(qū),,儀征,、高郵、江都3市和邗江,、寶應2縣,。全市總面積6658平方公里,總人口439萬,,其中市區(qū)面積148平方公里,,人口44萬。
揚州市境內地形西高東低,,以儀征境內的丘陵山區(qū)為最高,,從西向東逐漸傾斜,高郵市,、寶應縣與泰州市,、興化市交界一帶最低,,為淺水湖蕩地區(qū)。儀征市,、邗江縣和揚州市郊區(qū)的北部為丘陵,。沿江和沿湖一帶為平原。境內主要湖泊有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和邵伯湖等。
揚州有2480多年文字可考的歷史,。吳王夫差構筑耶城是揚州建城的開始,。楚懷王十年(公元前319年),楚國打敗了越國,,在邢城基址上第二次筑城,,因城墻“廣被丘陵”,改稱“廣陵”,。這是揚州定名廣陵的開始,。秦漢之際,因廣陵縣城靠近長江,,為一縣之都會,,所以,又更名為江都,。東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南來的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促進了長江下游一帶的生產發(fā)展和經濟繁榮,。隋代統一中國后,,才改稱揚州,據說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為九州,,揚州的改名取意于《禹貢》中的“淮海惟揚州”。
揚州的繁華,,使身在北方的隋場帝楊廣不勝向往,他在夜間也“吾夢揚州好”,。于是他征調了數以萬計的民夫開挖了南起臨安(杭州),,中經東都洛陽,北至琢郡(北京)的南北大運河,,并在揚州蜀岡,、雷塘一帶大建宮殿、苑囿,。三次由洛陽乘龍舟南游揚州,,使當時的揚州成為擁有50萬人口的重要商港。唐時,揚州商業(yè)的繁榮,,在全國范圍內居第一位,,超過四川,有“揚一蜀二”之說,,“雄富冠天下”之譽,。這時的揚州還成為國際貿易港口,東南亞及西亞諸國的商船都來到揚州進行貿易,。
唐天寶六年(747年),,揚州人口達47萬,僅阿拉伯商人就有5000多人,。來這里學取真經和漢文化的日本遣唐僧人和留學生絡繹不絕,。唐天寶十二年,大明寺高僧鑒真大師,,由揚州出發(fā)東渡日本,。元時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委任為東宣撫使,在揚州做了3年官,。
清末以后,,漕運不經運河,揚州也就逐漸衰落下來,。到了抗日戰(zhàn)爭前,,揚州人口只有12萬,只有唐朝繁榮時的五分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揚州市步入發(fā)展的新階段,逐步建立起現代工業(yè),,發(fā)展了傳統的工藝產品,,修繕了園林古跡,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它既是一座中型工業(yè)城市,,又是一個旅游勝地,中外游客,,絡繹不絕,。
揚州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風向隨季節(jié)有明顯的變化,。冬季偏長,,達4個多月,夏季約3個月,,春秋季較短,,各為2個多月,。年平均氣溫15“c,與同緯度地區(qū)相比,,冬冷夏熱較為突出,。無霜期年平均222天。年平均降水量1030毫米,,梅雨季節(jié)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臺風一般最早出現于6月,最遲11月,,以8至9月居多,。揚州市內的水路交通和陸路交通都很便利。境內的水陸交通網絡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長江流經揚州郊縣,在揚州境內與運河,、淮水相連,。瓜洲輪渡碼頭通宵服務,已經成為揚州客運,、貨運中轉的咽喉,。全市境內由數十條干線和支線組成公路交通網,連結蘇南,、皖北,,呈放射狀通向蘇北腹地。以揚州為中心,,東有寧通一級公路,,南有揚瓜公路,西有寧揚一級公路,,北有誰江公路,、寧連一級公路,構成了一條條高效快捷的運輸網,。建造揚州到鎮(zhèn)江的長江大橋已經經國務院批準并付諸實施,,新建的南京祿口機場距揚州只有100多公里。
游客們:揚州山好水好人更好,。人文會本,,風物佳麗,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古典園林歷史悠久。瘦西湖之美,,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的美景脫穎而出,。新建的二十四橋與湖中五亭橋互為呼應,更襯托了瘦西湖的秀逸,。
揚州的園林既多且精,,各具特色。如“個園”的疊石假山勢出春夏秋冬四季,;“何園”中西合壁,,而園中國的“片石山房”竟是清代大畫家石濤留下的惟一的園林杰作;其他如“小盤谷”,、“卷石洞天”,、“冶春園”等,且不說內中如何,,就是看看這些名字也令人心癡神醉了,。
江河奔涌,滄桑萬變,,揚州是個說不完的故事,。
文檔為doc格式
揚州概況導游詞篇八
揚州是一個文化古城。她美麗而又神秘,,她迷人而又可愛,,她的文化更是令人折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揚州,,感受揚州,。熟悉揚州的人們都知道,揚州以豐厚的文化底蘊而文明世界,。瘦西湖,、個園、何園,、大明寺等等都為揚州添上了絢麗的一筆,。不光瘦西湖、個園,、何園,、大明寺等等都為揚州添上了絢麗的一筆,而且揚州雙博館已成為國際,、國內頗有影響的藏品豐富,、功能齊全、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收藏地方文物30000余件,。
雙博館,顧名思義就是里面記錄了揚州的光輝歷史,。那么就讓我們共同去探索揚州雙博館的奧秘吧!揚州雙博館建筑造型獨特,,外觀采用荷葉造型,,使之融入緊鄰的湖濱地理環(huán)境,實現建筑與自然的交融,,反映了“和諧”的`建筑理念,。自然流暢、沒有棱角的建筑外觀線條抽象地反映了水的屬性,,是揚州地方特色文化精神的提煉,。雙博館它從春秋時代吳王夫差創(chuàng)建邗城開始;漢代繼以廣陵城;隋唐由于南北大運河的開通,揚州成為經濟發(fā)達的國際都市;明,、清兩代,,隨著漕運和鹽務的興盛,揚州再度出現令人眩目的繁華,。
歷史上的揚州,,雖有“池廢木喬”的悲愴,而更多的卻是“歌天沸?!钡姆笔?。陳列以實物、文獻為依據,,再現了當年的歷史場景,。整個展覽,猶如澎湃的海潮,,波涌潮起,,連綿不絕。從分隔巧妙的展廳一路走來,,就像在揚州歷史的長河中徜徉,,可借以了解揚州城市發(fā)展的脈絡。置身館中不能不使人感到:揚州是一座“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城市,?!笨戳艘陨系慕榻B,我想大家一定都對雙博館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其實在雙博館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揚州八怪”了,。
揚州“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揚州八怪是一群富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層,,對官場的腐敗,,富商的巧取豪奪,均有所了解,。面對現實生活,結合自身的遭際,,產生了對社會的強烈不滿,。在貧富不均面前,他們對遭受苦難的人民,,常寄予深切同情,,不時代為發(fā)出憤怒之聲。但由于他們接受的是封建文化教育,,當時清王朝又正處在所謂“盛世”,,其感慨和不滿不可能突破封建思想的藩籬。出仕則期望能有所建樹,,使百姓安居樂業(yè),,以維護封建秩序。絕意宦途或歸隱,,則潔身自好,,不茍同流俗,以清高自我標榜,。然而,,他們又不可能擺脫對地主官商的經濟依附,因而常處在思想矛盾的極端痛苦之中,,在憤世疾俗之外,,不得不妥協以求生存。
他們當中鄭燮可為代表,,留下了較多的言論,,可謂“八怪”的思想家。李?表現的矛盾痛苦最激烈,,成為受攻擊的主要對象,。從揚州“八怪”中我不僅體會到了揚州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還體會出了揚州“八怪”的正義與不敗的精神,。相信揚州人都能像“八怪”那樣正義,,那樣的不同流合污,與惡勢力作斗爭,。同時也讓我們的美好家園――揚州成為世界文明城市,,那就讓我們懷著這美好的心愿一起祝福揚州吧!放飛理想,展望未來!
揚州概況導游詞篇九
揚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20xx年是建城2520xx年,,古代有時作楊州(按:漢碑中楊字皆從“木”,,從“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孫有詳細考證),,相當于現在的“省”,。揚州的名稱最早見于《尚書﹒禹貢》:“淮海維揚州”。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個廣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以南,、黃海、長江廣大地域內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據唐代杜佑《通典》所載,在古揚州地域內,,唐代設有三十九個郡府,,一百九十六個縣。這個揚州雖然包容了今天的揚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揚州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今天的揚州地區(qū),春秋時稱“邗”(邗國為周代的方國之一,,后被吳所滅),,秦、漢時稱“廣陵”,、“江都”等,,東晉、南朝置“南兗州”,,周時稱“吳州”,。漢武帝時,在全國設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揚州刺史部,,東漢時治所在歷陽(今安徽和縣),末年治所遷至壽春(今安徽壽縣),、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國時魏、吳各置揚州,,魏的治所在壽春,,吳的治所在建業(yè)(今江蘇南京市)。西晉滅吳后,治所仍在建鄴(曾改名建業(yè),,后又改名建康,,今南京)。隋開皇九年改吳州為揚州,,但總管府仍設在丹陽(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0xx年),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從此廣陵才享有揚州的專名,。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分全國為10道,,揚州屬淮南道。玄宗天寶元年(742),,改揚州為廣陵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廣陵郡復改揚州,。
唐末,,江淮大亂。昭宗天復二年(902),,淮南節(jié)度使楊行密在揚州受封吳王,。天祜十六年(919),楊渭(隆演,,楊行密次子)正式建吳國,,以江都為國都,改揚州為江都府,,改元武義,。吳天祚三年(937),南唐滅吳,,以金陵(今南京市)為國都,,以揚州為東都。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后周改江都府仍為揚州,。
兩路,揚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三年(1129)高宗南渡后,,江都縣析出廣陵縣,揚州增領廣陵,、泰興2縣,。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設置揚州大都督府。次年,,改大都督府為揚州路總管府,,領高郵府和真州、滁州,、通州,、泰州、崇明(今上海市崇明縣)5州,,并直領江都,、泰興2縣。
元惠宗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軍占領揚州,,改揚州路為淮南翼元帥府,尋改淮海府,,屬江南行中書省,。二十一年,淮海府改維揚府,。二十六年,,改稱揚州府。揚州府領高郵州,、通州,、泰州3州及江都、泰興,、儀真,、如皋、海門,、寶應,、興化、六合,、崇明9縣,。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罷除江南行中書省,,設置京師(后改南京),,揚州府屬之。二十三年,,分六合屬應天府,,崇明屬蘇州府,揚州府領3州7縣,,并直轄江都,、儀真,、泰興縣,高郵州領寶應,、興化縣,,泰州領如皋縣,通州領海門縣,。
清順治二年(1645),,設立江南省,揚州府屬之,。雍正年間,,江都縣析為江都、甘泉兩縣,。乾隆二十五年(1760),,江南省正式分為江蘇、安徽二省,,揚州府屬江蘇省,。咸豐三年(1853)四月,太平軍攻占揚州,,曾改揚州府為揚州郡,改甘泉縣為甘泉天縣,,歷時8個多月,。清末,揚州府領高郵州,、泰州和江都,、甘泉、天長,、儀征,、興化、寶應,、東臺縣,,俗稱“揚八屬”。
宣統三年九月十七日(1920xx年11月7日),,揚州光復,。二十日,揚州軍政分府宣布成立,,隸屬鎮(zhèn)江都督管轄,。民國元年(1912)1月,廢揚州府,,并甘泉入江都縣,,原揚州府所屬各縣直隸江蘇省,。民國3年6月,江蘇省分為5道,,江都縣屬淮揚道,。
民國38年(1949)1月25日,江都縣城(揚州)解放,。27日,,設立揚州市,隸屬蘇皖邊區(qū)第二行政區(qū),。同年蘇皖邊區(qū)第二行政區(qū)改稱蘇北行政區(qū)揚州行政專區(qū),,專員公署駐揚州市。
1950年1月,,揚州專區(qū)與劃出如皋,、海安給南通專區(qū),劃出東臺,、臺北(今大豐)給鹽城專區(qū)以后的泰州專區(qū)合并,,滁州劃出六合縣給揚州,并劃出江浦縣給南京,。最終揚州專區(qū)共轄揚州市,、泰州市、興化縣,、高郵縣,、寶應縣、靖江縣,、泰興縣,、江都縣、泰縣,、儀征縣,、六合縣2市9縣。
1956年3月,,江都縣析為江都,、邗江2縣。1960年4月,,寶應縣,、高郵縣析湖西地區(qū)為金湖縣。1966年3月,,儀征,、六合、金湖3縣劃給新設立的六合地區(qū),。1971年,,六合地區(qū)撤銷,,儀征、六合2縣劃回揚州地區(qū),。1975年,,六合縣劃歸南京市,揚州地區(qū)轄2市9縣,。
1983年3月,,江蘇省改革地市體制,調整行政區(qū)劃,,揚州地區(qū)行政公署撤銷,。原屬揚州地區(qū)的泰州市和江都、邗江,、泰縣,、高郵、靖江,、寶應,、泰興、興化,、儀征9個縣劃歸揚州市管轄,。揚州市改由省管轄,設廣陵區(qū)和郊區(qū),。1986年4月,,儀征縣撤縣設市。1987年12月,,興化縣撤縣設市。1991年4月,,高郵縣撤縣設市,。 1992年9月,泰興縣撤縣設市,。1993年8月,,靖江縣撤縣設市。1994年4月,,江都縣撤縣設市,。1994年7月,泰縣撤縣設立姜堰市,。撤縣設市中,,行政區(qū)劃均未改變。
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揚州市行政區(qū)劃調整,,撤銷縣級泰州市,設立地級泰州市,,原由揚州市代管的泰興,、姜堰、靖江,、興化4個縣級市劃歸泰州市管轄,。揚州市設廣陵區(qū)、郊區(qū)(20xx年更名維揚區(qū)),,轄寶應縣,、邗江縣,代管儀征,、高郵,、江都3個縣級市。
20xx年12月,,邗江縣撤銷縣建制,,改設揚州市邗江區(qū)。揚州市共轄廣陵,、邗江,、維揚3個區(qū)和寶應1個縣,代管儀征,、高郵,、江都3個縣級市。
20xx年11月13日,,經國務院批準,,江蘇省人民政府決定對揚州市部分行政區(qū)劃實施調整。揚州部分行政區(qū)劃調整的主要內容是:一是撤銷縣級江都市,,設立揚州市江都區(qū),,以原江都市行政區(qū)域為江都區(qū)行政區(qū)域;二是將揚州市邗江區(qū)的泰安、頭橋,、沙頭,、李典、杭集5個鎮(zhèn)并入揚州市廣陵區(qū);三是撤銷揚州市維揚區(qū),,將原維揚區(qū)的行政區(qū)域與劃出5個鎮(zhèn)的邗江區(qū)合并,。至此,揚州市共轄廣陵,、邗江,、江都3個區(qū)和寶應1個縣,代管儀征,、高郵2個縣級市,。
揚州概況導游詞篇十
揚州,,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經濟圈的節(jié)點城市,國家重點工程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地,。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江蘇揚州概況
導游詞
,,歡迎大家閱讀。“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各位游客: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千古絕句。此外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等也曾將數百首歌頌揚州風光的詩歌留給了后人,。今天,,我們將去領略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風采。
游客們:揚州地處長江下游北岸,,江蘇中部,,江淮平原南端,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通揚運河貫穿東西,。境內有長江岸線80.5公里。揚州是蘇北重鎮(zhèn)之一,,江淮地區(qū)水陸交通樞紐,。轄廣陵、郊區(qū)2區(qū),,儀征,、高郵、江都3市和邗江,、寶應2縣。全市總面積6658平方公里,,總人口439萬,,其中市區(qū)面積148平方公里,人口44萬,。
揚州市境內地形西高東低,,以儀征境內的丘陵山區(qū)為最高,從西向東逐漸傾斜,,高郵市,、寶應縣與泰州市,、興化市交界一帶最低,為淺水湖蕩地區(qū),。儀征市,、邗江縣和揚州市郊區(qū)的北部為丘陵。沿江和沿湖一帶為平原,。境內主要湖泊有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和邵伯湖等,。
揚州有2480多年文字可考的歷史,。吳王夫差構筑耶城是揚州建城的開始。楚懷王十年(公元前319年),,楚國打敗了越國,,在邢城基址上第二次筑城,因城墻“廣被丘陵”,,改稱“廣陵”,。這是揚州定名廣陵的開始。秦漢之際,,因廣陵縣城靠近長江,,為一縣之都會,所以,,又更名為江都,。東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南來的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促進了長江下游一帶的生產發(fā)展和經濟繁榮,。隋代統一中國后,才改稱揚州,,據說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為九州,揚州的改名取意于《禹貢》中的“淮海惟揚州”,。
揚州的繁華,,使身在北方的隋場帝楊廣不勝向往,他在夜間也“吾夢揚州好”,。于是他征調了數以萬計的民夫開挖了南起臨安(杭州),,中經東都洛陽,北至琢郡(北京)的南北大運河,,并在揚州蜀岡,、雷塘一帶大建宮殿、苑囿。三次由洛陽乘龍舟南游揚州,,使當時的揚州成為擁有50萬人口的重要商港,。唐時,揚州商業(yè)的繁榮,,在全國范圍內居第一位,,超過四川,有“揚一蜀二”之說,,“雄富冠天下”之譽,。這時的揚州還成為國際貿易港口,東南亞及西亞諸國的商船都來到揚州進行貿易,。
唐天寶六年(747年),,揚州人口達47萬,僅阿拉伯商人就有5000多人,。來這里學取真經和漢文化的日本遣唐僧人和留學生絡繹不絕,。唐天寶十二年,大明寺高僧鑒真大師,,由揚州出發(fā)東渡日本,。元時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委任為東宣撫使,在揚州做了3年官,。
清末以后,,漕運不經運河,揚州也就逐漸衰落下來,。到了抗日戰(zhàn)爭前,,揚州人口只有12萬,只有唐朝繁榮時的五分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揚州市步入發(fā)展的新階段,逐步建立起現代工業(yè),,發(fā)展了傳統的工藝產品,,修繕了園林古跡,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它既是一座中型工業(yè)城市,,又是一個旅游勝地,中外游客,,絡繹不絕,。
揚州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風向隨季節(jié)有明顯的變化,。冬季偏長,,達4個多月,,夏季約3個月,,春秋季較短,,各為2個多月。年平均氣溫15“c,,與同緯度地區(qū)相比,,冬冷夏熱較為突出。無霜期年平均222天,。年平均降水量1030毫米,,梅雨季節(jié)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臺風一般最早出現于6月,,最遲11月,,以8至9月居多。揚州市內的水路交通和陸路交通都很便利,。境內的水陸交通網絡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長江流經揚州郊縣,,在揚州境內與運河,、淮水相連。瓜洲輪渡碼頭通宵服務,,已經成為揚州客運,、貨運中轉的咽喉。全市境內由數十條干線和支線組成公路交通網,,連結蘇南,、皖北,呈放射狀通向蘇北腹地,。以揚州為中心,,東有寧通一級公路,南有揚瓜公路,,西有寧揚一級公路,,北有誰江公路、寧連一級公路,,構成了一條條高效快捷的運輸網,。建造揚州到鎮(zhèn)江的長江大橋已經經國務院批準并付諸實施,新建的南京祿口機場距揚州只有100多公里,。
游客們:揚州山好水好人更好,。人文會本,風物佳麗,,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古典園林歷史悠久。瘦西湖之美,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的美景脫穎而出,。新建的二十四橋與湖中五亭橋互為呼應,更襯托了瘦西湖的秀逸,。
揚州的園林既多且精,,各具特色。如“個園”的疊石假山勢出春夏秋冬四季,;“何園”中西合壁,,而園中國的“片石山房”竟是清代大畫家石濤留下的惟一的園林杰作;其他如“小盤谷”,、“卷石洞天”,、“冶春園”等,且不說內中如何,,就是看看這些名字也令人心癡神醉了,。
江河奔涌,滄桑萬變,,揚州是個說不完的故事,。
揚州是一個文化古城。她美麗而又神秘,,她迷人而又可愛,,她的文化更是令人折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揚州,,感受揚州,。熟悉揚州的人們都知道,揚州以豐厚的文化底蘊而文明世界,。瘦西湖,、個園、何園,、大明寺等等都為揚州添上了絢麗的一筆,。不光瘦西湖、個園,、何園,、大明寺等等都為揚州添上了絢麗的一筆,而且揚州雙博館已成為國際,、國內頗有影響的藏品豐富,、功能齊全、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收藏地方文物30000余件,。
雙博館,,顧名思義就是里面記錄了揚州的光輝歷史。那么就讓我們共同去探索揚州雙博館的奧秘吧,!揚州雙博館建筑造型獨特,,外觀采用荷葉造型,使之融入緊鄰的湖濱地理環(huán)境,,實現建筑與自然的交融,反映了“和諧”的建筑理念,。自然流暢,、沒有棱角的建筑外觀線條抽象地反映了水的屬性,是揚州地方特色文化精神的提煉,。雙博館它從春秋時代吳王夫差創(chuàng)建邗城開始,;漢代繼以廣陵城;隋唐由于南北大運河的開通,,揚州成為經濟發(fā)達的國際都市,;明、清兩代,,隨著漕運和鹽務的興盛,,揚州再度出現令人眩目的繁華。
歷史上的揚州,,雖有“池廢木喬”的悲愴,,而更多的卻是“歌天沸海”的繁盛,。陳列以實物,、文獻為依據,再現了當年的歷史場景,。整個展覽,,猶如澎湃的海潮,波涌潮起,,連綿不絕,。從分隔巧妙的展廳一路走來,就像在揚州歷史的長河中徜徉,,可借以了解揚州城市發(fā)展的脈絡,。置身館中不能不使人感到:揚州是一座“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城市?!笨戳艘陨系慕榻B,,我想大家一定都對雙博館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其實在雙博館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揚州八怪”了,。
揚州“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揚州八怪是一群富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層,對官場的腐敗,,富商的巧取豪奪,,均有所了解。面對現實生活,,結合自身的遭際,,產生了對社會的強烈不滿。在貧富不均面前,,他們對遭受苦難的人民,,常寄予深切同情,不時代為發(fā)出憤怒之聲,。但由于他們接受的是封建文化教育,,當時清王朝又正處在所謂“盛世”,其感慨和不滿不可能突破封建思想的藩籬,。出仕則期望能有所建樹,,使百姓安居樂業(yè),以維護封建秩序,。絕意宦途或歸隱,,則潔身自好,不茍同流俗,,以清高自我標榜,。然而,他們又不可能擺脫對地主官商的經濟依附,,因而常處在思想矛盾的極端痛苦之中,,在憤世疾俗之外,不得不妥協以求生存,。
他們當中鄭燮可為代表,,留下了較多的言論,可謂“八怪”的思想家,。李鱓表現的矛盾痛苦最激烈,,成為受攻擊的主要對象。從揚州“八怪”中我不僅體會到了揚州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還體會出了揚州“八怪”的正義與不敗的精神,。相信揚州人都能像“八怪”那樣正義,,那樣的不同流合污,與惡勢力作斗爭,。同時也讓我們的美好家園——揚州成為世界文明城市,,那就讓我們懷著這美好的心愿一起祝福揚州吧!放飛理想,,展望未來,!
揚州這幾年的變化是舉目共睹的,來揚州旅游的客人都夸揚州的變化日新月異,,說揚州已從昔日的小家碧玉長成今日的大家之秀,,變得更加成熟、端莊,、秀麗、典雅,,更加宜居,。
有人說:“第一眼的揚州,讓你驚嘆生態(tài)環(huán)境好,,是一個生態(tài)城,;第二眼的揚州,又讓人感到濃濃的書卷氣,,越讀越有味道,,像個文化城?!边@句話精妙地詮釋了如今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如今給人的感覺,。
每到一處,你都會真切的體會到揚州這座古城的巨大變化,。走在城區(qū),,放眼望去,以前的臭水溝變成了清水河,,兩旁的綠化帶成了人們散步的好去處,,以前的舊房子改造成環(huán)境幽雅的小區(qū),一條條馬路變得更加寬闊,,一排排樓房更加整齊,,一片片景觀綠化帶更加漂亮;夜晚的五顏六色的燈光,,將揚州城區(qū)裝扮得更加美麗,,人們多姿多彩的夜生活,更增添了城市的魅力,。
走在水上,,古運河風光帶兩岸你看到的已不再是那零亂,、低矮、破舊的小屋與渾濁的河水,,換之是整齊的駁岸,、成片的綠化,現在的兩岸是一片桃紅柳綠,,那昔日渾濁的河水,,已是清波蕩漾,滔滔的河水似乎告訴我們:現在環(huán)境變得越來越好了,。泛舟水上,,邊賞兩岸美景,邊嘗著揚州小吃,,邊聽揚州小調,,又怎不令人陶醉!
走在園中,,萬花園的二期工程令我們贊嘆不已,,芳草如茵、百花盛開,,仿佛是一個人間仙境,,呈現出一幅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景象,宛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飄落人間,,置身畫中,,讓人流連忘返。如今揚州人假日游玩的去處越來越多了,,生活在這樣一個城市,,你會覺得是一種幸福。
我覺得,,想看揚州這幾年的變化,,看交通變化,你最好去看潤揚大橋,,看火車站,,看川流不息的交通路況;看城市面貌變化,,你可以看雙東老城區(qū),,看古運河風光帶,游一下揚州主要景點,,通過這一切你會更深刻感受到揚州的巨大變化,。
可以說,,如今的揚州在與時俱進,有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有更多的挑戰(zhàn)機遇,,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與家鄉(xiāng)共成長,,讓揚州變得更美好,。
揚州概況導游詞篇十一
揚州市南瀕長江,北負淮河,,中貫京杭大運河,,長江和運河、京滬高速和滬陜高速在此交匯,。全市總面積6634平方公里,、總人口460萬人。
揚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中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揚州文化底蘊深厚,,李白,、白居易,、歐陽修、蘇軾,、鄭燮,、朱自清以及馬可·波羅、崔致遠等大批中外文人雅士在古城揚州留下千古佳作,。以揚州畫派,、揚州園林、揚州工藝,、揚州美食等為代表的揚州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占據著獨特地位。揚州是京杭大運河開鑿的起點,,2014年揚州牽頭中國大運河項目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揚州是一座生態(tài)宜居名城?!叭松粣蹞P州住,,夾岸垂柳春氣熏”。近年來,,揚州先后獲得國家環(huán)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tài)示范市等榮譽。全市每年新增植樹造林10萬畝以上,,全市森林覆蓋率20.5%,,城市綠化覆蓋率43%。
揚州是一座通融開放名城,。揚州是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唐代的揚州就有一萬多名外國商人自由出入、自主交易,,清代的揚州更是躋身擁有50萬居民的十大世界級都會之列,。當前,揚州正成為承南啟北,、連接東西的樞紐城市,。揚州泰州機場已列入國家一類口岸開放計劃,目前開通航線16條,。來自93個國家和地區(qū),,包括30多家世界500強在內的1600家外資企業(yè)落戶揚州,總投資超過300億美元,。
揚州是一座經濟社會文化快速發(fā)展的城市,。近年來,緊緊圍繞“建設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名城”這一奮斗目標,,大力推進跨江融合發(fā)展,,奮力開創(chuàng)名城建設新局面。2014年,,全市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3625億元,,增長1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95.19億元,增長13.9%,,增幅列全省第二;城鎮(zhèn)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80元,,增長10%。
今年是揚州建城2500周年,。這不僅是揚州城市發(fā)展的重要歷史時刻,,更是全市人民共享榮耀、繼往開來,、更高水平推進名城建設的嶄新起點,。揚州將突出抓好“產業(yè)項目升級年、生態(tài)文明建設突破年、城建項目決勝年,、城市管理強化年,、市民素質提升年”等重點工作,著眼于傳承歷史,、開創(chuàng)未來,,著力于“宜居宜游宜創(chuàng)”城市建設,,進一步增強市民對城市的認同感,,增強鄉(xiāng)賢對家鄉(xiāng)的榮譽感,增強揚州城市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響力,,推動揚州城市更好更大發(fā)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揚州概況導游詞篇十二
嗨!各位帥哥,、美女們,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凌,,大家可以叫我“小凌導”。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去游覽秀麗的揚州瘦西湖,。let’sgo!
這就是我們的揚州瘦西湖,。我國以“西湖”命名的景區(qū)有三四十處之多,而“瘦西湖”僅揚州一個,。那么她為什么要定名為“瘦西湖”呢?我先跟大家講講揚州瘦西湖的由來:瘦西湖地處揚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稱“保障河,。它有50多公頃的游覽面積,,6公里多的游程,,一條曲水如錦帶,,好像神仙姐姐飄揚的彩服,形態(tài)自然動人,。后來改稱“瘦西湖”,是因為著名詩人汪沆寫了一首詠贊保障河的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睆拇恕笆菸骱弊鳛檎矫Q,,名聞中外。
瘦西湖是一個很小很壯觀的旅游好地方!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長堤垂柳,,四橋煙雨,,五亭橋,,白塔晴云以及二十四橋景區(qū)等名園勝跡,就好像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長卷,。清秀婉麗的瘦西湖是鑲嵌在歷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大家可以一飽眼福咯!
好了,,現在我們自由活動吧,。記住,只有三個小時的游玩的時間!游玩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玩水,,以免著涼。
2,、做文明人,,不在假山上亂刻畫。
3,、講文明,,不亂扔垃圾。
4,、注意安全,,高高興興的來,也要高高興興的回去,。
5,、17:30在這里集合。
時間過得真快,,不得不和大家說再見了,。我們的旅游公司叫飛馬行空公司,記得下次再找我當你們的導游喲!goodbye!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