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一
教材:《難忘的潑水節(ji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組的一篇課文,。課文緊扣“難忘”記敘了1961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到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體現(xiàn)周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設計理念:本組課文以歌頌家鄉(xiāng),,歌頌祖國為主題。根據(jù)教材特點,,本課教學宜運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誦讀感悟的方法,,閱讀時圖文結(jié)合,,讀中感悟,在理解內(nèi)容,,感受潑水節(jié)的歡樂場面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美好情境,,獲得情感體驗,,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目標:
1.會認“鳳,、凰”等12個生字,,會寫“龍、恩”等12個字,,其中“鳳凰”要求會認,、會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借助插圖閱讀課文,,了解1961年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4.觀察插圖,,分清主次,注意景物與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重點:了解1961年周總理與傣族人民一起歡度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1)由于課文所述內(nèi)容年代較遠,,學生又對周總理了解不夠,,影響對課文所表達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的感受。(2)限于生活閱歷,,學生對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了解甚少,,須作簡要介紹。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扣題設問——直奔主要內(nèi)容,。
1.板書課題,讀課題,。
2.問題導入:(1)難忘的潑水節(jié)指的是哪一年的潑水節(jié),?(2)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難忘的?(兩個問題涉及全篇,,引導學生直奔課文主要內(nèi)容,。)。
3.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聽出節(jié)奏,、輕重,、停頓和速度,進入意境,。
4.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5.學生就字、詞質(zhì)疑(如鳳凰花,、潑水節(jié)、象腳鼓,、龍船,、祝福等。),。
6.教學第3自然段——理解表示動作的詞語,。
課文第3自然段運用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語,生動地再現(xiàn)了當時歡樂,、熱烈的場面,。教學時用“找一找,議一議,,讀一讀”的方法幫助學生體會這些詞語和其他詞語的表現(xiàn)力,。注意帶點的字、詞,。
“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7.議一議,,讀一讀,。
8.以問促讀。
(2)地上撒滿了花瓣,,江面是一條條龍船,,天空中是一串串花炮,想象一下,,這是怎樣的一番景象,?(“撒滿”說明花瓣很多?!叭鰸M的鳳凰花瓣像鮮紅的地毯”表達了傣族人民熱烈歡迎貴賓的情感,。“一條條”,、“一串串”說明龍船,、花炮很多,是一個十分壯觀,、特別喜慶的場面,。“歡呼”說明人們很興奮,、很激動,。)。
(3)“周總理來了,!”句中的感嘆號表現(xiàn)了人們的一種什么心情,?試加體會并讀一讀。
(4)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歡迎周恩來總理的到來,!請同學們齊讀第3自然段,。看誰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好這一段。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思想情感的關(guān)鍵,。教學從第3自然段切入,并抓表現(xiàn)動作的詞語理解整個句段,又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烘托氣氛,,學生很快入境入情,,為后面的進一步理解感悟打下了基礎。),。
二,、教學第4自然段——借助插圖感受人物和情景。
課文插圖色彩明麗,,所有人物栩栩如生,,似乎洋溢歡聲笑語。借助插圖,,既便于講述知識,,更能幫助學生感受熱烈的氣氛,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
1.圖文對照閱讀,。
師:看,周總理來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間來了,。(投影放大課文插圖,引導觀察圖畫,。)誰來看圖說說“今天”周總理的打扮,。(他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
哦,,周總理今天穿著傣族服裝,,和傣族人民打扮得一個樣,顯得多么親切呀,!誰再看圖,說說總理臉上的表情,。(笑容滿面,、和藹可親……)。
師:周總理為能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jié)而感到高興呢,!課文里用笑容滿面來表現(xiàn)總理高興的心情,,請你也笑容滿面地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2.你能用“笑容滿面”說一句話嗎,?(學生練說),。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對第一學段提出的閱讀要求有“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本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圖畫表現(xiàn)的情景,,因此應指導觀察圖畫,,圖文結(jié)合加深感受。),。
三,、教學第五自然段——訓練朗讀。
1.指名學生分別讀本自然段中的三句話,,并說一說這三句話分別寫了什么,?
2.教學多音字“盛”。
教師引讀第2,、3句,,引導學生體會潑水的熱烈場面。
3.默讀第5自然段,。用“——”畫出描寫周總理潑水的句子,。
4.結(jié)合第2句進行說話訓練,體會周總理的親民之心,、愛民之情,。
抓住描寫周總理潑水的詞語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回答:
(1)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2)周總理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3)周總理把水潑到小孩子身上,,祝愿他們——,。
(4)練習句式,,用“一邊……一邊……”“一手……一手……”說話,。
5.練讀第3句,。告訴學生,,傣族人民祝愿周總理健康長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肺腑之言,應讀慢一些,。(屏幕出示:a.我抓住了能幫我讀出感情的詞語和標點符號;b.當我知道大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時,,我就把句子讀好了。),。
誰愿意來試一次朗讀?(指名讀——集體評議——教師隨機點撥——齊讀),。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以句式練習的形式說周總理在潑水時對人們的祝福,,以及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祝福,然后進行表演,。這一訓練不但激發(fā)想象,,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讓學生親身感受到了潑水節(jié)的熱鬧場面,體會到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早已融為一體,,民族團結(jié)的美好情景,。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是周總理為什么“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引導思考,,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周總理是個怎樣的人,這位偉大的國家領(lǐng)導是多么平易近人,,深受人民愛戴??!又一次再現(xiàn)了周總理能入鄉(xiāng)隨俗,,與傣族人民相互祝福,,心連心的動人場景。),。
四,、教學第6~8自然段——升華感情。
1.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那么開心”,。他們?yōu)槭裁催@樣開心呢,?(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他們親如一家人,,他們心心相連,所以感到“那么開心”,。),。
2.正因為這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跟敬愛的周總理一起度過的,過得又“那么開心”,,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次潑水節(jié)是“幸?!钡模傲钊穗y忘”的,。
3.這最后的3個自然段,,作者用了幾個感嘆號?(4個,。)這幾個感嘆號表達了什么情感,?(緊扣“開心”“幸福”“難忘”體會,。),。
4.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讀一讀課題吧!
5.完整地朗讀一遍課文,。
(設計意圖: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為本,,以讀書為主,讓學生“自己讀”,,“自主讀”,,“自覺讀”,,在讀中領(lǐng)會,讀中感悟,。最后3個自然段有總結(jié)全文的意思,抓住重點詞,,尤其是“難忘”以及4個感嘆號,,加深體會,升華感情,。),。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讀中感悟,,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激趣,,情境導入。
1,、談話導入:孩子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喜歡)為什么喜歡呢,?(生自由談理由)是的,,
春節(jié)是我們漢族人民最隆重的節(jié)日,傣族人民也有著與春節(jié)一樣熱烈而又溫馨的節(jié)日,,那就是(潑水節(jié)),。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令傣族人民興奮不已。
2,、配樂播放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老師相機旁白:在我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qū)有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shù)民族——傣族,。每到傣歷的六、七月份,,火紅火紅的鳳凰花盛開的時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端著清水,,慶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歡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根據(jù)傣族的習俗,這一天,,人們要互相潑水以表達對他人真誠美好的祝福,。水潑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對他人的祝福越真誠,。這就是傣族潑水節(jié)獨特的魅力,。
3、觀賞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后,,你最想說什么,?(生談感想)。
4,、(課件出示課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們一樣有著許多的話要說,,讓我們一起回到1961年的潑水節(jié),,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請同學們一起讀?。ㄉx),。
5、示題質(zhì)疑:傣族人民年年都過潑水節(jié),,可1961年(板書:1961年)的潑水節(jié)卻給傣族人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吧,。(生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反饋讀書所得:讀了課文,你覺得1961年的潑水節(jié)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總理來了,,老師相機板書:周總理),。
3、交流匯報資料:同學們,,你對周總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匯報)。
三,、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大家心情怎樣?(特別高興)你是從哪些段知道的,?請讀出來,。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指導讀出傣族人民的興奮心情。
2),、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來,傣族人民又會怎樣歡迎他呢,?
1),、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勾畫出描寫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句子,然后讀一讀,。
2),、指名匯報。
3),、(課件依次出示課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關(guān)圖片)指導學生感悟第3自然段,。
a、體會“四面八方”和“趕來”,。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傣族人民從遙遠的小山坡趕來了,,從山間的平地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參加潑水節(jié)的人們從首都北京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人們從各個不同的地方趕來了,來參加潑水節(jié)狂歡,。指名讀這句,,指導讀出傣族人民內(nèi)心的興奮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齊讀這句話,。
b,、體會紅色的意義。這還不夠,,傣族人民還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孩子們,,你覺得這里的紅色代表著什么,?(喜慶、熱情,、吉祥……)指導學生讀出相應的感情,。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三
1、會認“鳳”等12個生字,,會寫“龍”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感受,。
1,、學生查閱有關(guān)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資料及了解一些周總理的故事。
看錄象,,談話道導入新課,。
放一段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盛況的錄象。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課文,。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可以大聲讀,,和同桌一起讀,,也可以離開座位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的字音讀準了沒有,如果沒有讀準,,可以站起來教教他),。
1、再次自讀課文,,邊想邊讀,,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一次難忘的潑水節(jié)?
2,、學生討論交流。(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
3,、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
2)你能用自己的話向大家介紹一下人們歡迎周總理的情景嗎,?
3)理解“四面八方”,“從四面八方趕來”,,又說明了什么,?
4)指導朗讀,你能把這熱鬧的場面讀出來嗎,?
4,、看圖,理解第四段,。
2)讀第四段畫出描寫周總理衣著和表情的詞句,。
3)看看圖上除了周總理,還有誰也是笑容滿面的,?
5,、體會第五段。
1)老師扮演總理,,拿著銀碗和柏枝向人們潑酒,,為人們祝福。
2)啟發(fā)想象,進行說話訓練,。
3)正因為這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跟敬愛的周總理一起度過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潑水節(jié)是“幸福”的,,是“另人難忘的”,,有感情的朗讀6----8段。
1,、用開火車,、抽讀等方式復習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向你的同桌說說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另人難忘的,。
2,、學生介紹。(估計只有少數(shù)學生知道),。
3,、老師發(fā)補充資料,讓學生閱讀,。
4,、交流閱讀體會。
1,、識字,。
1)、出示要求認識和要求會寫的字,,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住自形,。
2)指名學生向大家介紹記字方法。
3)用組詞的方法,,幫助理解字義,。
2、寫字,。
1)讓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哪些字不容易寫好,。
2)老師有重點的進行范寫指導。
3)學生書寫,,老師巡回指導,。
教給識字方法,,培養(yǎng)識字能力,。首先要充分調(diào)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要學”,。其次要注意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出新的要求,讓他們從實際中感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斷地提高,。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增加學生獨立思考的因素,逐步養(yǎng)成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以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學習方法,。如要求學生獨立發(fā)現(xiàn)識字的難點,并解決難點,;提倡求異思維,,不強求全班學生按同一方法識記生字,允許并鼓勵學生想出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讓學生自己設計識字的練習和復習的練習等等,。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四
課型新授時間.3.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學習者分析二年級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有興趣,,培養(yǎng)他們能從生活中去感受,、了解一些神話故事,在生活中去學習知識,。在故事中去對科學產(chǎn)生興趣,,在快樂中學習,在生活中獲得新知識,。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意思,,了解我國的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
學習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能讀會寫,。
了解潑水節(jié)的來源,節(jié)日的意義,。
重點,。
難點重點:理解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難點:識字運用,。
教具多媒體。
學具,。
檢測題,。
1,、朗讀課文。
2,、用課文中生字組詞,。
板書設計。
鳳凰傣恩敲撒襟褂咖啡踩端蘸壽,。
教學過程,。
一、檢測預習: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潑水節(jié)主要有哪些活動?
2,、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問題,?
二、教學新課,。
1,、自讀課文,畫出課文中生字和新詞,。
2,、想一想,你覺得潑水節(jié)中哪些場面令人難忘,?讀讀想一想這個節(jié)日是有何意義,。
3、課件出示熱烈場面的詞語:趕來四面八方敲鼓地毯龍船花炮撒滿鮮紅,。
4,、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矯正自己讀錯的字音,。
三,、學習生字、新詞,。
1,、學生找出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自拼自讀,;
2、ppt課件出示生字,,學生反復拼讀練習,。
3、利用投影引導學生認真區(qū)分生字,,從字形,,結(jié)構(gòu)特征,,書寫上指導。
4,、鞏固生字,。組詞擴句訓練。
四,、強化練習:,。
1、學生齊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感情,語調(diào)清楚,,適當?shù)牡胤綍nD,;
2、從課文中找出多音字組詞(常用幾個多音字),。
3,、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令人難忘?
五,、實踐活動:
1,、生字組詞。
2,、練習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五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風,、凰,、傣、特,、咖,、啡、端,、壽”8個字。
2.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引導學生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講讀課文,,想象當時的快樂場面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
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7個字,。
2.結(jié)合課文觀察圖畫。
3.理解潑水節(jié)和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的語句,。
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圖文結(jié)合,,品詞析句,,并通過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字詞卡片,、放大插圖或幻燈投影
40年過去了,,傣族人民永遠忘不了這個幸福、難忘的時刻,。板書“難忘的”,。
1.初讀課文。
(1) 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2) 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 (尤其是長句子) 要多讀幾遍,。標出有幾個自然段,。
2.檢查學習情況。
(1) 認讀生字新詞,。
潑水節(jié) 因為 敬愛 周思來 總理 花炮
祝福 健康 幸福 令人
(2) 認讀要求認識的生字新詞,。
鳳凰花 傣族 咖啡色 端著
3.指導正音。
“瓣”,,讀 “ ban”,,在句子中讀“花瓣”時,要加兒化“花瓣兒”,。
“因為”的“為”讀wei,,不讀wei 。
“那天”,,“那么”的“那”讀 na ,。
4.教師范讀課文。
5.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6.帶著問題自己小聲讀課文,。
(1) 哪—段講的是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
(2) 哪—段講的足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
1.認讀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指名讀全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 提問:傣族人民在什么時候過潑水節(jié)? (風凰花開了的時候,潑水節(jié)就到了,。)
“火紅火紅”是什么顏色? 什么是“一年—度”,?(是像火一樣紅,很紅,。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
告訴學生:傣族是我國云南省的少數(shù)民族。每年過—次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潑水節(jié)就是傣歷的新年,,在農(nóng)歷4月中旬(傣歷的六、七月份),,歷時三,、四天。過節(jié)的時候,,人們換上最漂亮的衣裳,,敲著鼓,跳著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潑水祝福,。
(2) 指導朗讀。
練習讀,。指名讀,。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 提問:傣族人民為什么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一年—次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所以傣族人民特別高興,。)
(2) 指導朗讀
要讀出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 提問: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瓣,,鋪上“地毯”,,江面上劃過龍船,天空中放著花炮,,人們熱情地歡呼著。)
理解“四面八方”“趕來”“地毯”“駛過”“一條條”“—串串”等詞語,。
(2) 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快場面和人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
用自己的活,,說說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投影圖片 (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的特寫)
(1) 提問:周總理怎樣來到人群中的,,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下身穿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理解“對襟白褂”“咖啡色”“水紅色”“笑容滿面”等詞語,。
從什么地方看出周總理特別高興? 先找出書上的句子讀讀,再說說,。(他接過象角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瓣鋪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理解“象腳鼓”“地毯”“—起跳舞”等詞語。
(2) 指導朗讀,。
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接過象腳鼓,,敲著鼓點,,踩著“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總理愛人民,。要讀出周總理的高興心情,。
小聲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穿著什么服裝,,怎樣來到人群中的',。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投影圖片 (潑水節(jié)盛況)
(1) 提問:周總理怎樣潑水? 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傣族人民怎樣潑水? 向周總理祝福什么? 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理解:“銀碗”“祝?!薄敖】甸L壽”等詞語,。
(2) 指導朗讀。
要讀出周總理對傣族人民真摯的祝福,,傣族人民對總理的真誠祝愿,,仿佛潑水節(jié)就在我們跟前呈現(xiàn)。讀“健康長壽”要慢些,。
老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6.指名讀第六至八自然段,。
(1) 提問: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為什么那么開心? (因為今年過節(jié)與往年不同,是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過節(jié),,心里也特別高興。)
“多么幸?!薄傲钊穗y忘”是什么意思,?
( 指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jié),感到親切,,非常幸福,。令人難忘是使人忘不了。)
(2) 指導朗讀,。
讀的時候,,注意語氣詞“呀、哇,、啊”及感嘆號所表達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小聲練習讀,,指名讀,,齊讀。
1.指名分段讀全文,。
2.齊讀全文,。
讀的時候,注意讀好長句子,,注意段與段之間的停頓,。
課題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 (因為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周恩來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的。)
1.熟讀課文,。
2.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1.指名分段讀課文,,再讀全文。
2.卡片認讀生字新詞,。
(1) 鳳 凰 傣 特 咖 啡 端 壽
(2) 潑水節(jié) 周思宋 因為 總理 花炮 祝福 健康 幸福 令
用熟字加—部分減一部分的方法或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潑:三點水旁加“發(fā)”字。
因:“恩”字的上半部,。
敬:左邊草字頭下面是“句”字,右邊是四筆反文,。
恩:上邊足“因”宇,,下邊是心字底。
總:“說”字的右邊,,去掉下面,,換上心字底。
炮:火字旁加“包”字,。
祝:示字旁加“兄”字,。
福:示字旁,右邊是“一”,、“口”,、“出”。
?。簡稳伺约印敖ā弊?。
康:廣字旁,里面一個倒山出頭,,加上水字底,。
幸:上邊是“寸”宇,下邊是“羊”字少一橫,。
令:“今”字加—點,。
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敬:左右兩部分相等,,左邊上半部是草字頭,,下面是“句”字,右邊是反文,。
福:示字旁要寫得窄一些,,右邊的“一、口,、田”大小要掌握好,,“一”比“口”稍稍長一點,“口”比“田”小,,寫出來才好看,。
康:廣字旁的撇要稍長些,,里邊的筆順是: 。
學生練習寫字,,老師行間巡視,,及時進行輔導。
1.認讀字詞卡片,。
2.指名讀全文,。
3.填字。答案如下:
(鮮紅) 的地毯 ( 一條條) 龍船
(水紅色) 的頭巾 (一串串) 花炮
(難忘) 的潑水節(jié) (一座座) 山峰
先讀題審題,,再填空,,填完再讀,檢查是否填得正確,。
4.齊讀課文并回答問題,。
學習了《難忘的潑水節(jié)》一課,你有什么想法?
(我知道了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的新年,,每年過一次男女老少都互相潑水祝福,;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感覺與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jié)無比幸福,。1961年的潑水節(jié)實在令人難忘,,人民的總理與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他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人民水遠懷念他。)
5.練習背誦自己萍歡的段落,。
(1) 學生小聲自己背誦,。
(2) 指名背誦。
(3) 開火車背誦,。
1.熟練背誦課文,。把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2.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寫生字,。
3.聽寫本課生字新詞。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六
讓學生主動的去讀,,生動的去讀,,在讀中接近文本,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零距離的對話,。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周恩來總理與傣族人民之間心連心的情感,。
2,、感受到1961年的潑水節(jié)中每一個傣族人民心里的熱情。
復習引入:
在走進美麗的西雙百納之前你們得先過了這一關(guān),。
1,、認讀詞語。
敬愛歡呼幸福難忘鮮紅水紅色咖啡色,。
四面八方笑容滿面健康長壽(恭喜你們,,過關(guān)了!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二、學習課文,。
1、打開書本大聲朗讀課文,。
2,、、你來到傣族和大家玩得開心嗎,?把你感到難忘的事兒告訴大家好嗎,?
3、交流反饋:
a,、學習第三節(jié),。(從這一節(jié)你們感受到什么?從哪些詞語感受到,?),。
理解:四面八方趕來撒滿一條條一串串歡呼敲起象腳鼓。
傣族人民聽說自己的總理要來和自己共同歡度潑水節(jié),,一下子沸騰了,。他們用最隆重的禮節(jié)歡迎總理。傣族人民的心像那火紅火紅的鳳凰花一樣,,興奮,,激動。誰能把自己興奮,,激動用你的聲音表達出來,。
指名讀——齊讀。
b,、學習第4——6節(jié),。
1、看課件:周總理來了,,來到了人群中,,你從圖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外貌描寫:周總理為什么身穿傣族人民的節(jié)日盛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第4節(jié),,指名朗讀。
3,、開始潑水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潑水相互祝福的?
自己讀一讀第5,、6兩節(jié),,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表演動作:端,、拿,、蘸、潑灑,。
指名朗讀課文5,、6兩節(jié),其他同學可以邊想象,,邊做動作,。
采訪:你感到快樂嗎?
你剛才祝福我們的總理什么,?
你聽到我們的總理在為大家祝福什么呢,?(祝福傣族人民五谷豐登、合家歡樂,,老人長命百歲,,孩子學業(yè)進步……。),。
跟我們的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是多么快樂呀,!齊讀4——6節(jié)。
引讀最后兩節(jié),。
周總理不遠萬里從北京來到傣族,,他把幸福、歡樂,、及美好的祝愿帶給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和總理一起在鑼鼓喧天,花炮聲聲,,龍舟疾駛中潑啊,,灑呀,笑哇,,跳哇,,這是多么幸福哇,!
4、朗讀全文,。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七
學習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并結(jié)合詞語的學習,,理解字義,記憶字形,。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理解生字詞在文中的意思,,并準確運用生詞造句,。
3、引導學生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難點:教學難點是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釋課題,導入新課,。
1.師:我們的祖國邊疆遼闊,,有56個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數(shù)民族,?
2.板書“潑水節(jié)”,,解題。
師: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節(jié)日那天,傣家人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敲著象腳鼓,,劃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沾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
4.補齊課題---“難忘的潑水節(jié)”,,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漏字,,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2.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的字音讀準了沒有,如果沒有讀準,,可以站起來給他糾正),。
3.再讀思考: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帶有生字的下面做記號,。
4.檢查初讀情況。
5.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鳳凰花是什么顏色的?(重點理解:理解“火紅火紅”“一年一度”),。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這段告訴了我們?
今年的潑水節(jié)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原因,。
(二)學習課文3自然段。
1.帶著問題讀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畫出有關(guān)語句,。
(1)句子1: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抓住“四面八方,、趕”字體會人們急著迎接周總理的心情,。
展示象腳鼓圖片。
(2)句子2: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劃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鮮紅的地毯”從而感悟到傣族人們?nèi)龌ò戟毺氐挠头绞揭约跋矐c氣氛,。
抓住“一條條,、一串串”與“一條、一串”的區(qū)別,,讓學生領(lǐng)悟節(jié)日的熱鬧和喜慶,。
這句中有一個比喻,生動形象,。
(3)句子3: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抓住“歡呼”感悟人們見到周總理的激動心情。
2.指導朗讀,,你能把這熱烈的場面讀出來嗎,?
(三)看圖,細讀第四自然段,。
2.畫出描寫周總理衣著和表情的詞句并反復讀一讀,。
(四)讀,、議第五自然段,。
(1)男生讀描寫周總理潑水的句子,女生讀描寫傣族人民潑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總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邊潑水一邊祝愿,,想想怎么說呢,?
啟發(fā)想象: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總理把水潑到年輕人身上,,祝愿——。
周總理把水潑到孩子們身上,祝愿——,。
(五)學習第六至第八自然段,,總結(jié)全文。
正因為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跟敬愛的周總理一起度過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潑水節(jié)是“幸?!钡模恰傲钊穗y忘的”,,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文檔為doc格式。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八
學習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并結(jié)合詞語的學習,,理解字義,,記憶字形。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理解生字詞在文中的意思,并準確運用生詞造句,。
3,、引導學生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難點:教學難點是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釋課題,,導入新課,。
1.師:我們的祖國邊疆遼闊,有56個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數(shù)民族,?
2.板書“潑水節(jié)”,解題。
師: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節(jié)日那天,傣家人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敲著象腳鼓,,劃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沾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漏字,,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2.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的字音讀準了沒有,,如果沒有讀準,可以站起來給他糾正),。
3.再讀思考: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帶有生字的下面做記號,。
4.檢查初讀情況,。
5.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鳳凰花是什么顏色的?(重點理解:理解“火紅火紅”“一年一度”),。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這段告訴了我們?
今年的潑水節(jié)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原因,。
(二)學習課文3自然段,。
1.帶著問題讀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畫出有關(guān)語句,。
(1)句子1: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抓住“四面八方,、趕”字體會人們急著迎接周總理的心情,。
展示象腳鼓圖片,。
(2)句子2: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劃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鮮紅的地毯”從而感悟到傣族人們?nèi)龌ò戟毺氐挠头绞揭约跋矐c氣氛。
抓住“一條條,、一串串”與“一條,、一串”的區(qū)別,讓學生領(lǐng)悟節(jié)日的熱鬧和喜慶,。
這句中有一個比喻,,生動形象。
(3)句子3: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抓住“歡呼”感悟人們見到周總理的激動心情,。
2.指導朗讀,你能把這熱烈的場面讀出來嗎,?
(三)看圖,,細讀第四自然段。
2.畫出描寫周總理衣著和表情的詞句并反復讀一讀,。
(四)讀,、議第五自然段,。
(1)男生讀描寫周總理潑水的句子,女生讀描寫傣族人民潑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總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邊潑水一邊祝愿,,想想怎么說呢,?
啟發(fā)想象: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總理把水潑到年輕人身上,,祝愿——。
周總理把水潑到孩子們身上,,祝愿——,。
(五)學習第六至第八自然段,總結(jié)全文,。
正因為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跟敬愛的周總理一起度過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潑水節(jié)是“幸福”的,,是“令人難忘的”,,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九
胡躍紅老師的一堂《難忘的潑水節(jié)》,,受益匪淺,,感受頗多,綜觀教學的全過程,,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提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
一堂課聽下來,,被胡老師過硬的業(yè)務素質(zhì)和學生們超強的綜合能力所折服,,無論是胡老師流利的普通話還是工整、精練的板書,,或者從容,、淡定的教態(tài),都看得出來胡老師是一位業(yè)務水平高的好老師,;而她的學生給我的印象就是有較強的課堂表現(xiàn)能力,,能積極的思考,善于表達,,對于七,、八歲的孩子來說這是非常難得的,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是師生長期磨合的結(jié)果,,這樣的課堂氛圍真令人羨慕。
整堂課始終圍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潑水節(jié)的快樂,,理解人民對周總理的愛”這一目標設計教學。而課堂中胡老師既抓住了語文“雙基”的教學,,從字到詞到篇,,如剝筍般層層解讀課文,同時又注重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她讓學生大膽地說,、議、演,,使我們的語文課堂煥發(fā)出別樣的光彩,。
胡老師的這堂課充分體現(xiàn)了新的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的教學理念,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到了及至,。我們可以看到,,整堂課老師沒有什么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總是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對文本的理解不是那種灌輸式的說教,,而是大量的采用了“讀”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課文,,由讀到悟到理解,潤物細無聲,,短短四十分鐘的課堂,,就采用了齊度、指名讀,、自由讀,、分角色讀、比較讀等多種朗讀的形式,。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還注重了課堂的立體設計,瞧,,教學過程中即有正襟危坐的聽授,,又有蠢蠢欲動的討論,還有熱鬧精彩的表演,,集多元的教學手段與一身,,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尤其令我欣賞的是胡老師在課文教授中依然沒忘記對學生說話,、聽話,、口語交際的適時指導,比如教學中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一同出現(xiàn)的“一邊一邊”,,“一手一手”的句式訓練,;比如老師范讀課文時有意的要學生“聽好哦,等一下老師要請你來點評的哦,?!倍疫€真的請學生來評一評老師讀得怎么樣,這都是在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說話,、聆聽和口語交際的能力,。課文拓展時老師要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課外資料,對于我們農(nóng)村的孩子來說,,老師能注重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生成是很難得的,,既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又培養(yǎng)的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真棒!
胡老師的這堂課還有一個的特別的地方,,那就是整堂課從“復習”到“新授”到“拓展”,,沒有聽見老師單一的用“下面”干什么,“接下來”干什么這樣枯燥的辭藻來銜接,。比如在聽課文范讀后,,胡老師就接著課文深情地說道:“多么幸福、難忘的潑水節(ji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體會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難忘,?!比绱瞬涣艉圹E地就進入了品讀課文的環(huán)節(jié),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情緒帶動了起來,,進入了新課文的學習,。還有在開始的復習環(huán)節(jié)時,胡老師有意的讓學生比較了“一串花炮”和“一串串花炮”,,“一條龍船”和“一條條龍船”兩個詞組的不同,,這就為課文第三段的分析埋下了伏筆,為學生對課文的深層解讀做了鋪墊,,胡老師的課就是這樣把教學的流程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既獨立而又不單一。
整堂課我們胡老師是笑容滿面,,言語輕柔,,如大姐姐般和學生共同探究新知識,,我想,如此和藹可親的老師一定是受學生喜歡和愛戴的老師,,孩子們和胡老師在一起也一定是在快樂的享受著學習,。在聽課間有幾個小細節(jié)讓我很有感觸:
師學生的表現(xiàn),我覺得我們的學生真應該這樣,,他們不懂我們可以教呀,,由此也可以看出,,胡老師對學生思想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2)用“一邊一邊”練習說話時,有個學生說“我一邊走路,,一邊看書,。”這個句子單從語法上來看是沒有語病的,,老師肯定了他的句子說對了,,但同時老師又說了“哦,這個習慣可不好,,我們不能真的這樣做,。”看來,,胡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注意了指正學生不正確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從小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1)建議把有關(guān)傣族的知識在分析課文之前說一說,,尤其是傣族的潑水節(jié)在傣族節(jié)日中的地位,,(相當于我們漢民族的春節(jié))這樣也許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周總理到傣族地區(qū)過潑水節(jié)的深遠意義。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十
設計理念:讓學生主動的去讀,,生動的去讀,,在讀中接近文本,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零距離的對話,。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周恩來總理與傣族人民之間心連心的情感,。
2、感受到1961年的潑水節(jié)中每一個傣族人民心里的熱情,。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在走進美麗的西雙百納之前你們得先過了這一關(guān),。
1、認讀詞語,。
敬愛歡呼幸福難忘鮮紅水紅色咖啡色,。
四面八方笑容滿面健康長壽(恭喜你們,,過關(guān)了!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二,、學習課文,。
1、打開書本大聲朗讀課文,。
2、、你來到傣族和大家玩得開心嗎,?把你感到難忘的事兒告訴大家好嗎?
3,、交流反饋:
a,、學習第三節(jié)。(從這一節(jié)你們感受到什么,?從哪些詞語感受到,?)。
理解:四面八方趕來撒滿一條條一串串歡呼敲起象腳鼓,。
傣族人民聽說自己的總理要來和自己共同歡度潑水節(jié),,一下子沸騰了。他們用最隆重的禮節(jié)歡迎總理,。傣族人民的心像那火紅火紅的鳳凰花一樣,,興奮,激動,。誰能把自己興奮,,激動用你的聲音表達出來。
指名讀--齊讀,。
b,、學習第4--6節(jié)。
1,、看課件:周總理來了,,來到了人群中,你從圖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外貌描寫:周總理為什么身穿傣族人民的節(jié)日盛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第4節(jié),,指名朗讀,。
3、開始潑水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潑水相互祝福的?
自己讀一讀第5、6兩節(jié),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表演動作:端、拿,、蘸,、潑灑。
指名朗讀課文5,、6兩節(jié),其他同學可以邊想象,,邊做動作。
采訪:你感到快樂嗎?
你剛才祝福我們的總理什么,?
你聽到我們的總理在為大家祝福什么呢?(祝福傣族人民五谷豐登,、合家歡樂,,老人長命百歲,,孩子學業(yè)進步…….)。
跟我們的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是多么快樂呀,!齊讀4--6節(jié),。
引讀最后兩節(jié)。
這是多么令人難忘啊,--。
4,、朗讀全文,。
一,、總結(jié),延伸,。
作者郵箱:rongmingna@,。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十一
抓住重點詞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讀思:
學習四,、五自然段:
1,、默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寫得美的語句,。
2,、小組合作,互相交流讀書的收獲,。
三,、交流:
a、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1,、結(jié)合課文插圖,,理解“笑容滿面”(態(tài)度和藹可親,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2、想像周總理會對人們說些什么,?
b,、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總理與傣族人民的情誼,。
2、你能用表示動作的詞語寫一句話嗎,?
c,、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1,、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總理祝福什么?
3,、練習說話:“一手……一手”、“一邊一……邊”
四,、朗讀:
2,、指導讀:練習讀——范讀——分組讀——競賽讀——齊讀。
文章結(jié)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滿懷深情地朗讀,,讀出無比幸福、難以忘懷的情感,。再如,,讀結(jié)尾幾個感嘆句,,情緒要激動,但不能只是提高聲音,,要虛實結(jié)合,,讀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覺。
五,、指導寫字:
1,、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巡視指導,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示范書寫,。
3,、展示寫字作業(yè),學生互相評價,。
六,、實踐:
1、查找,、搜集周總理的圖片,、故事。
2,、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節(jié)日和民間習俗、開個小小介紹會,。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十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讀中感悟,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激趣,情境導入,。
1,、談話導入:孩子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喜歡)為什么喜歡呢,?(生自由談理由)是的,
春節(jié)是我們漢族人民最隆重的節(jié)日,,傣族人民也有著與春節(jié)一樣熱烈而又溫馨的節(jié)日,,那就是(潑水節(jié))。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令傣族人民興奮不已,。
2,、配樂播放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老師相機旁白:在我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qū)有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shù)民族——傣族,。每到傣歷的六,、七月份,火紅火紅的鳳凰花盛開的時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端著清水,慶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歡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根據(jù)傣族的習俗,,這一天,人們要互相潑水以表達對他人真誠美好的祝福,。水潑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對他人的祝福越真誠。這就是傣族潑水節(jié)獨特的魅力,。
3,、觀賞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后,你最想說什么,?(生談感想),。
4、(課件出示課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們一樣有著許多的話要說,讓我們一起回到1961年的潑水節(jié),,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請同學們一起讀?。ㄉx),。
5,、示題質(zhì)疑:傣族人民年年都過潑水節(jié),可1961年(板書:1961年)的潑水節(jié)卻給傣族人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吧。(生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反饋讀書所得:讀了課文,,你覺得1961年的潑水節(jié)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總理來了,,老師相機板書:周總理),。
3、交流匯報資料:同學們,,你對周總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匯報)。
三,、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大家心情怎樣,?(特別高興)你是從哪些段知道的?請讀出來,。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指導讀出傣族人民的興奮心情。
2),、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總理要來,傣族人民又會怎樣歡迎他呢,?
1)、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勾畫出描寫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句子,,然后讀一讀,。
2)、指名匯報,。
3)、(課件依次出示課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關(guān)圖片)指導學生感悟第3自然段,。
a,、體會“四面八方”和“趕來”。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傣族人民從遙遠的小山坡趕來了,,從山間的平地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參加潑水節(jié)的人們從首都北京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人們從各個不同的地方趕來了,來參加潑水節(jié)狂歡,。指名讀這句,,指導讀出傣族人民內(nèi)心的興奮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齊讀這句話,。
b,、體會紅色的意義。這還不夠,,傣族人民還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孩子們,,你覺得這里的紅色代表著什么,?(喜慶、熱情、吉祥……)指導學生讀出相應的感情,。
c,、傣族人民還覺得場面不夠熱鬧,,他們又把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船槳聲、水聲,、加油聲,、歡呼聲此起彼伏。還有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形成五彩斑斕的絢麗景象,。
d、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的前三句,。
(這是一個多么熱鬧的場面,,這是一個多么壯觀的場面,這是一個多么喜慶的場面,,誰愿意用你的聲音,、你的朗讀來展現(xiàn)這場面的熱鬧?指名讀,。咱們?nèi)嘁黄饋砀惺芨惺苓@喜慶的場面吧,!齊讀。),。
e,、體會人民深情的歡呼。
過渡:傣族人民一切準備就緒,,敬愛的周總理終于來了,。周總理每天都要處理許多國家大事,為了和傣族人民同慶潑水節(jié),,他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不辭辛勞,不遠萬里,,長途跋涉,,終于來到了傣族人民的身邊。就是這樣一位關(guān)心人民的好總理,,傣家人從心底里歡迎他,。難怪:
a、(課件出示句子: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有一個詞最能表達傣族人民的興奮之情,,找一找。(歡呼)。
b,、就是這樣一位受人愛戴的好總理來了,,人們怎能不歡呼呢?人們到底會怎樣歡呼呢,?(生自由發(fā)言),。
c、指導有感情朗讀這句話,。是呀,,從山寨趕來的老鄉(xiāng)們激動地歡呼著(周總理來了);從坪壩里趕來的傣家兒女深情地歡呼(周總理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人們不論男女老少都大聲地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3、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過渡:周總理來了,,周總理真的就站在傣家人身邊。
1),、(課件:書本插圖)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周總理穿著,、神態(tài),并學會運用“笑容滿面”造句,。
為了與傣族人民融為一體,,周總理脫下自己的衣服,換上了傣族的民族服裝,。他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從“笑容滿面”你感受到周總理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你還見過誰笑容滿面地干什么,?(生練習說句子)。
2),、老師引讀第4自然段第2句話,。周總理把自己當成一名普普通通的傣家人,來到傣族兒女中間,,他又從傣族人民手中接過(一只象皮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3),、指導有感情朗讀第4自然段??吹竭@樣親切,、這樣隨和的總理,還和大家一起跳舞,,傣族人民心中充滿了(幸福,、快樂),讓我們懷著幸福與快樂的感覺一起朗讀這一段,。(課件出示第4自然段,,生齊讀)。
4,、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過渡: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開始潑水了,!
1)、周總理是怎樣向人們潑水來表達他真誠的祝福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5自然段,,用“——”劃出描寫周總理潑水的.句子。
2),、指名匯報,。(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3),、周總理潑水這句話中哪些詞是表現(xiàn)周總理潑水時的動作呢?請同學們在書上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4),、指名匯報,再集體訂正,。(課件出示句子,,并找出動詞:端、拿,、蘸,、潑灑、祝福),。
5),、師生共同表演讀這句話,。來,同學們,,伸出你們的雙手,,咱們一起來做做動作讀這句,分享分享潑水的快樂吧,。
6),、暢想周總理的祝福。這清清的水潑在小朋友的身上,,祝福小朋友……這清清的水灑在年輕姑娘身上,,祝福姑娘……這清清的水滴在小伙子的身上,祝福小伙子……這清清的水還會潑灑在誰的身上,,周總理又會祝福他什么呢,?(生想象匯報)。
7),、暢想人民的祝福,。有什么比總理的祝福更可貴呢?傣族人民接受著這珍貴的祝福,,一邊盡情歡呼,,一邊潑水,深情祝福周總理,,祝福他(健康長壽),。人們還會向總理祝福什么呢?(生想象匯報),。
8),、指導有感情朗讀第5自然段。在這個潑水節(jié)里,,總理祝福人民,,人民祝福總理,,這樣的時刻,,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樂呀,!讓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讀出幸福和快樂的感覺來。(生齊讀),。
5,、學習課文6、7,、8自然段,。
過渡:就讓這清清的水,,潑呀,灑呀?。ㄕn件出示最后三個自然段),。
1)、指名讀這部分,。
2),、全班女同學讀。
3),、師生合作讀,。
4)、全班分組輪讀,。
四,、總結(jié)全文,釋疑解難,。
1,、多么幸福,多么難忘?。ò鍟盒腋!㈦y忘)現(xiàn)在,,你知道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那么令人難忘了吧,?(生交流)。
2,、總結(jié):是呀,,我們的總理關(guān)心人民,我們的人民愛戴總理,,總理和人民的心永遠緊密相連,。
3配樂播放周總理關(guān)心人民的圖片。老師旁白:看,!周總理深情地與年邁的老人握手,,老人熱淚盈眶;周總理親熱地抱起孩子,,孩子滿心歡喜,;周總理來到田間地頭,農(nóng)民伯伯喜笑顏開,;周總理來到工廠車間,,工人朋友們激動萬分;周總理親臨部隊駐地,,解放軍叔叔熱情歡呼,。
4,、情感升華。人們永遠難忘,,更讓傣族人民難忘的是……(課件出示第7,、8自然段,生齊讀),。
板書設計:
1961年周總理,。
幸福難忘。
教學反思:
《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篇文章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潑水節(jié)是傣族最隆重的節(jié)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jié)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們共同慶祝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jié)日,。整篇文章洋溢著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里行間,,表達了傣族人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
如何才能讓學生感悟到傣族人民的激動,、幸福、快樂,,體會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呢,?學生與文本所呈現(xiàn)的年代不同,學生對周總理不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學生也沒有感受,,怎么辦?在反復斟酌后,,我注重了以下兩個方面: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學生無限想象空間,,拉近文本與孩子們的距離,。
教學一開始,我就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再現(xiàn)潑水節(jié)的盛況,,讓學生對傣族潑水節(jié)有一定的感知,,激起學生興趣。通過對周總理資料的介紹讓學生對周總理有一定的了解,,通過暢想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相互真誠地祝福,,讓學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從而使學生成為文本主人,,融入其中,。
二、抓住“歡迎”和“潑水”兩個教學點,,“以讀為本”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
在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中,在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潑水的過程中,,都抒發(fā)著興奮與歡樂,。因此,在教學時,,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讀來體會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指名讀,,想象讀,表演讀,,分組讀,。同時,我注意做好朗讀的感情渲染與鋪墊,,讓學生有感而發(fā),,做到感情充沛,聲音自然,,并通過自己的了解讀出個性,。
文檔為doc格式。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十三
小學語文第四冊《難忘的潑水節(jié)》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熱情洋溢地敘述了1961年周總理在西雙版納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情形,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情誼,。總理的滿面笑容,、傣族人民的興奮與喜悅在作者飽滿的激qing中淋漓盡致地得以展現(xiàn),。文章圖文并茂,緊扣“難忘”二字展開,內(nèi)容突出“景難忘”“人難忘”“情難忘”。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重點,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層次,、多種形式反復地讀課文,從而感受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時的熱烈場面和人們的興奮心情,。可是,周總理的時代離現(xiàn)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無法言明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大打折扣,。我揣思著:對小學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說教,。
所以,我以“情”為契機,利用情緒的感染性特征,讓學生在“情感”中學習,并以此加以實踐,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二年級學生對潑水節(jié)的來歷,、周總理與人民的關(guān)系了解不多,課前應布置他們搜集有關(guān)的資料,提高搜集,、處理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二,、案例分析,。
教學片段一,。
借史激“情”
要想讓學生對周總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從周總理的待人處事等細節(jié)入手,使學生被周總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因此,上這篇課文之前,我先利用活動課為學生們播放了有關(guān)周總理的記錄片,。在這些影片里,描述周總理從小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到參加革命后表現(xiàn)的沉著,機智,樂觀的精神;從新中國成立后總理奔走于大江南北到他叱詫于國際外交風云中,為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地爭取外交獨立做出的貢獻。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總理赫然出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學生在觀看記錄片的同時,在情感上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感染,。明白了周總理為什么會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會感到如此幸福,。這為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教學片段二。
情感互動,。
“我不知道哪個是周總理了”
《難忘的潑水節(jié)》學生讀得入情入境,是很不容易的,。這樣的課文對現(xiàn)在二年級的學生一般來說很難有學習的興趣,課堂能達到這個效果,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教師的情感投入,教師的情感感染了學生,使學生逐步走近周總理。
請看這一片段:,。
“周總理真的來了,同學們看見了嗎?老師把周總理請到我們的課堂(出示課件),你能說說他的穿著嗎?”
“在課文中找到相關(guān)的句子勾畫出來讀一讀,。”
學生反復讀,讀通順,。
“當你看到周總理這一身打扮,有什么感覺,如果你就是傣族人民,你看到周總理這身打扮有什么感覺?”
生:周總理穿的是傣族的衣服,。
生:如果不看這篇課文,我就不知道哪個是周總理了。
師:是啊,周總理穿著打扮和傣族人民一模一樣,和傣族人民融為一體了,。他不僅跟大家打招呼,而且一起和大家歡快地舞蹈,。誰再來讀讀這段話。
現(xiàn)在不少低段的老師都知道重視朗讀,但是怎樣讀進去,怎樣讀好,心中沒底,只是翻來覆去讀幾遍就完事了,不知道怎樣引導學生深入讀課文,開啟學生思維的大門,。要很會引導學生讀進去,學生讀通了周總理外貌描寫的句子,并沒有停留在這一淺層次的閱讀上,“當你看到周總理這一身打扮,有什么感覺?”巧妙一問,把學生置身到潑水的人群中了,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學生真正去體驗語言文字,走進語言文字里邊去。學生首先發(fā)現(xiàn)這身衣服和傣族人民穿著是一樣的,緊接著學生“如果不看這篇課文,我就不知道哪個是周總理了,?!边@一感受,很可貴,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周總理就是傣族人民的一員,教師自然地總結(jié)提升學生的認識,這樣的讀書學習才是真正地讀進去了,又讀出來了。
教學片段三,。
讀文悟“情”
這篇講讀課文,作者在遣詞造句上既生動又形象,課文中很多詞語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教學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關(guān)鍵詞語,在語句環(huán)境中品詞析句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體會這種深厚的感情,。
師:人們?nèi)绱说南矚g周總理,他們是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迎接周總理的呢?你認為哪個詞更能體現(xiàn)人們對周總理的喜愛,你是怎么理解的?(看課件,讀課文),。
生:歡迎的場面很熱鬧!
生:有“一條條”,、“一串串”
生:還有“四面八方”也能體現(xiàn)。
………。
分析課文里,開篇的“火紅火紅”一詞,就明顯地顯示了傣族人民當時的心情是如此開心和幸福,?!疤貏e”“敲起象腳鼓”“趕來”“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歡呼”等等,無一不體現(xiàn)人民的高興心情。學生們知道,正因為總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會這樣高興,。第四自然段,課文從總理的穿著,神情和動作著筆。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水紅色頭巾”;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快樂的動作“接過”“敲著”“踩著”
所有的這些描寫都體現(xiàn)總理的可親第五自然段,周總理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體現(xiàn)了總理和人民之間的深厚感情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華我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環(huán)境氣氛,讓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再聯(lián)系之前對總理的認識,學生在讀文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摯的感情,。
教學片段四,。
用肢體語言悟“情”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有這樣一個突發(fā)事件,在學生齊讀課文四、五段,感悟情感時,班上一名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情不自禁的跟著做起了動作,我也突發(fā)奇想.讓學生一起用肢體語言來感受當時的情景.
學生興趣濃厚,感受氣氛.
生:他們會說,周總理祝您健康長壽!
生:周總理會說,祝大家快樂幸福!
………,。
分析用不同的方式讓學生感受當時的場景與氣氛,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去理解課文,從一個不受規(guī)矩的學生的身上得到了啟發(fā),給本節(jié)課提供了亮點,用肢體語言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去感“情”,去悟“情”.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十四
1.學習積累生字詞,。
2.朗讀指導結(jié)合語言實踐,理解潑水節(jié)的熱鬧,,感受總理與傣家人心貼心的情感,。
一、談話導入,。
1.談話激趣,。
(教師伴著“快樂的潑水節(jié)”樂曲,緩緩地述說)同學們,,每年的清明節(jié)前后,,當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節(jié)日那天,,傣家人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敲著象腳鼓,,劃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拿著盛滿清水的銀碗或者是罐子、臉盆,,一手拿著柏樹枝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聽傣家人說,,身上潑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所以人們?nèi)頋窳芰艿?,卻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大家知道這個節(jié)日就是(生:潑水節(jié)),。
2.學寫“潑”字,。
(屏幕出示“潑水節(jié)”)“潑”是今天要學的新字,拿起小手跟著老師寫一遍,。
生在田字本上練習,。
3.導入新課,。
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節(jié)日,對于我們寧波小朋友可能有些陌生,,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課文來感受潑水節(jié)吧,。
二、初讀課文,。
1.讀通課文,。
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劃下來,,把它讀準確,,最后標上自然段序號。
2.生自讀,,師巡視,,并隨機板書學生認為難讀的詞語。
3.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齊讀,。
(個別難讀的詞語可結(jié)合句子來讀,,火紅火紅的“鳳凰花”、“象腳鼓”可結(jié)合圖片理解),。
4.學寫“鳳凰”和“腳”,。
5.讀著讀著,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難讀的段落,,誰敢來挑戰(zhàn)自己,,讀給大家聽聽。
6.大家也學著他們的樣子把自己覺得難讀的段落讀通順,。
[設計思路:
三,、深讀課文。
1.回顧默讀要求,。
上單元我們學了一種讀書的新方法(默讀),。還記得默讀的要求是(生: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思考,。)。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潑水節(jié),?你是從哪些句子中看出來的,把它劃下來,。
3.交流,。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板書:難忘的,熱鬧的,幸福的,。
4.學習“熱鬧的潑水節(jié)”,。
a、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這是“熱鬧的潑水節(jié)”,?
(1)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敲起象腳鼓”、“四面八方”,、“趕來”,。
(2)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師板畫鳳凰花瓣,理解“撒滿”,。
“鮮紅的地毯”:在什么情況下會鋪上鮮紅的地毯(特別隆重的場合,,接待最尊貴的客人時。),。
(3)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師讀“一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比較理解“一串串”,、“一條條”,。
b、激情引讀句1,,句2,,句3。
周總理是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他天天都要處理黨和國家許許多多重要的事情,,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慶祝潑水節(jié),總理從百忙之中抽出空來,。當時傣族人所在的景洪地區(qū)交通非常不方便,,周總理乘飛機后又改乘汽車,最后又乘渡船過江,,不辭辛苦,不遠千里,長途跋涉,,終于來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小城,,來到了傣族人民的身邊。就是這樣一位關(guān)心傣族人民的好總理,,傣家人從心底里歡迎他,,難怪――――――,難怪――――――,,難怪――――――(引讀句1,,句2,句3),。
c,、引讀句4。
就是這樣一位受人愛戴的好總理來了,,人們怎能不歡呼呢,?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男孩,你會歡呼――――――,;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女孩,,你會歡呼――――――;
如果你遠遠地看到周總理來了,,你會大聲歡呼――――――,;
如果你看到總理來到你的身邊,你會激動地歡呼――――――,;
周總理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傣家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大聲歡呼著――――――。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周總理來到了人群中,你能認出他嗎,?
出示句子“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
他戴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2.指名讀,。
3.指名根據(jù)畫面介紹周總理,。
課文中準確生動的描寫,使我們在人群中一眼認出了周總理,,我們發(fā)現(xiàn)句子中有許多描寫(顏色)的詞,。
4.你能用表示顏色的詞來說說插圖中的人物嗎,?過會兒請大家猜猜你說的是誰。
()身穿(),,(),,頭上(),()地(),。
5.再來看看周總理的打扮吧,!齊讀。
五,、小結(jié),。
看了周總理和傣家人的打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總理的打扮和傣家人是一樣的,,總理的心也和傣家人貼得緊緊的,就是這樣的一位好總理,,難怪傣家人用最隆重,,最熱鬧的儀式歡迎他,(齊讀第2自然段),。
同學們真能干,,通過自己讀書,感受到這是一個熱鬧的潑水節(jié),,那么課題為什么說這是一個難忘的潑水節(jié)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深入地學習。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難忘的潑水節(jié)》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描寫了傣族人民和敬愛的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無比幸福的歡樂情景,,體現(xiàn)了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使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人民的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是這篇課文的情感重點??墒?,周總理的時代離現(xiàn)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無法言明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大打折扣,。然而對小學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說教,。教師以“情”為契機,,利用情緒的感染性特征,讓學生在“情感”中學習,,并以此加以實踐,,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十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周恩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恩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恩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讀中感悟,,了解周恩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周恩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多媒體課件,。
一、欣賞激趣,,情境導入,。
1、談話導入:孩子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喜歡)為什么喜歡呢?(生自由談理由)是的,,
春節(jié)是我們漢族人民最隆重的節(jié)日,,傣族人民也有著與春節(jié)一樣熱烈而又溫馨的節(jié)日,那就是(潑水節(jié)),。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令傣族人民興奮不已,。
2、配樂播放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老師相機旁白:在我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qū)有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shù)民族——傣族,。每到傣歷的六、七月份,,火紅火紅的鳳凰花盛開的時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端著清水,,慶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歡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根據(jù)傣族的習俗,這一天,,人們要互相潑水以表達對他人真誠美好的祝福,。水潑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對他人的祝福越真誠,。這就是傣族潑水節(jié)獨特的魅力,。
3,、觀賞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后,你最想說什么,?(生談感想),。
4、(課件出示課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們一樣有著許多的話要說,讓我們一起回到1961年的潑水節(jié),,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請同學們一起讀!(生讀),。
5,、示題質(zhì)疑:傣族人民年年都過潑水節(jié),可1961年(板書:1961年)的潑水節(jié)卻給傣族人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吧。(生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反饋讀書所得:讀了課文,,你覺得1961年的潑水節(jié)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恩來來了,,老師相機板書:周恩來),。
3、交流匯報資料:同學們,,你對周恩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匯報)。
三,、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恩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大家心情怎樣,?(特別高興)你是從哪些段知道的?請讀出來,。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指導讀出傣族人民的興奮心情,。
2),、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過渡:就是這樣的好恩來要來,,傣族人民又會怎樣歡迎他呢?
1),、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勾畫出描寫傣族人民歡迎周恩來的句子,,然后讀一讀。
2),、指名匯報,。
3)、(課件依次出示課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關(guān)圖片)指導學生感悟第3自然段,。
a,、體會“四面八方”和“趕來”。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傣族人民從遙遠的小山坡趕來了,,從山間的平地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參加潑水節(jié)的人們從首都北京趕來了,,還從哪里趕來,?(生說)人們從各個不同的地方趕來了,來參加潑水節(jié)狂歡,。指名讀這句,,指導讀出傣族人民內(nèi)心的興奮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齊讀這句話,。
b,、體會紅色的意義。這還不夠,,傣族人民還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孩子們,你覺得這里的紅色代表著什么,?(喜慶,、熱情、吉祥……)指導學生讀出相應的感情,。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十六
這篇講讀課文,,作者在遣詞造句上既生動又形象,課文中很多詞語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教學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關(guān)鍵詞語,在語句環(huán)境中品詞析句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體會這種深厚的感情,。
課文里,開篇的“火紅火紅”一詞,,就明顯地顯示了傣族人民當時的心情是如此開心和幸福,。“特別”“敲起象腳鼓”“趕來”“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歡呼”等等,,無一不體現(xiàn)人民的高興心情。學生們知道,,正因為總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會這樣高興。第四自然段,,課文從總理的穿著,,神情和動作著筆。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水紅色頭巾”;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快樂的動作“接過”“敲著”“踩著”,。所有的這些描寫都體現(xiàn)總理的可親。第五自然段,,周總理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體現(xiàn)了總理和人民之間的深厚感情。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華。我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環(huán)境氣氛,,讓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再聯(lián)系之前對總理的認識,,學生在讀文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摯的感情,。
看了半天,覺得還是講《北京亮起來了》了吧,,《難忘的潑水節(jié)》講的是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發(fā)生在1961年,這潑水節(jié)年代實在是太久遠了,。
可是,,在我真正上這篇課文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孩子們學得興味盎然,。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特別是對于我們這根本沒有的鳳凰花和象腳鼓,在網(wǎng)上搜了圖片,,做好課件,,這樣剛上課時的圖片新奇感深深吸引了學生,課堂上邊學邊放,,驚呼聲一片。二是利用書上的插圖,,通過周總理的衣著打扮,、動作、表情來體味總理與傣族人民之間的深厚感情,。三是播放少數(shù)民族過潑水節(jié)的場景,,讓學生如臨其境。
就這樣我利用課件巧妙地拉近了時空距離,,學生讀得富有感情,,讓這篇本以為上不好的課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難忘的潑水節(jié)》一文描寫了敬愛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無比幸福的歡樂情景,,體現(xiàn)了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可是,,周總理的時代離現(xiàn)在的學生有一定的時間距離,,為了讓學生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特殊感情,課前我讓學生搜集周總理的事跡,,我又向?qū)W生介紹了周總理的生平,,還講了《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故事,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鋪墊。
為突破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jié),,為什么使人“難忘”,?如何理解“總理和人民心連心”這一重點。教學中,,我抓住每段中的關(guān)鍵詞語,,讓學生自讀課文,在讀文中體會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如“火紅火紅”一詞,,表明了傣族人民當時開心和幸福的心情?!疤貏e”,、“趕來”、“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歡呼”等詞句,,體現(xiàn)傣族人民的高興心情,。課文從總理的穿著,神情和動作著筆,,一身傣族人民的打扮“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水紅色頭巾”,;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快樂的動作“接過”“敲著”“踩著”。所有的這些描寫都體現(xiàn)總理的可親,。寫“周總理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體現(xiàn)了總理和人民之間的深厚感情。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學生在讀文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摯的感情,。
本節(jié)課不足的地方,,我覺得對課文的朗讀,我的示范過多,,以至于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而生成的個性化的朗讀很少,,另外,在課堂上,我應該將學生課外搜集的資料直觀地呈現(xiàn)在他們的面前,,這樣給學生的感情朗讀做下鋪墊,,能更好地在朗讀中發(fā)揮作用。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學習。我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注重了這一點,。
課文導入,,由學生感興趣的兒童歌曲入手,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習興致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學課件的直觀性,,在學生理解的關(guān)鍵處展示,,調(diào)動了學生多種思維,輕松愉悅地進入課文意境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識記的過程中,利用猜字的游戲,,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通過動作演示、語言敘述等形式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最后讓學生自己想方法記生字,給學生學習的自由,。
注重學生的思維參與,,尊重了學生的閱讀需要?!皼]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痹谡n文學習的過程中,,我考慮到學生理解的需要,給學生自由支配時間,。在讀書時做記號,,調(diào)動學生思維參與,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機會來感受、體驗文章蘊涵的感情,,同時,,這也是一種讀書的能力和習慣。
“以讀為本”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這篇課文洋溢著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里行間,。在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中,在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潑水的過程中,,都抒發(fā)著興奮與歡樂,。因此,在課文的教學時,,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讀來體會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指名讀,、想象讀,,齊讀等,,同時,,我注意做好朗讀前的感情渲染與鋪墊,,讓學生有感而發(fā),,做到感情充沛、聲音自然,并通過自己的理解讀出個性。
教學本文時,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關(guān)鍵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品詞析句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體會傣族人民與周恩來總理之間深厚的感情,。課文里,,開篇的“火紅火紅”一詞,,就明顯地顯示了傣族人民當時的心情是如此開心和幸福。“特別”“趕來”“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歡呼”等詞句,,無一不體現(xiàn)人民的高興心情。課文從總理的穿著,,神情和動作著筆,。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水紅色頭巾”,;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快樂的動作“接過”“敲著”“踩著”,。所有的這些描寫都體現(xiàn)總理的可親。寫“周總理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體現(xiàn)了總理和人民之間的深厚感情。我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環(huán)境氣氛,讓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學生在讀文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摯的感情,。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十七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1961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來到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這篇看圖學文由一幅圖和一篇短文組成。圖上的背景畫的是西雙版納地區(qū)的特有風光。樹木茂密,,鮮花朵朵,,地上是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周恩來總理在畫面中間,,雙手端著銀碗,,穿著傣族服裝,,面帶笑容,。他周圍是穿著節(jié)日服裝的傣家兒女,。有的拿著銀壺,有的端著花碗,,有的敲著象腳鼓,,有的打著镲,大家十分高興,。課文內(nèi)容同畫面相聯(lián)系,,講了周恩來總理同傣家兒女過潑水節(jié)的情形。課文共8段,,是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敘述的,。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1961年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指導有序觀察的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與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段。
1,、重點:了解周總理與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歡渡潑水節(jié)的情景,,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難點,。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學生對周總理了解不夠,影響對課文所表達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的感受,。
(2)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對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了解甚少,。
一,、故事錄像激趣,,設問質(zhì)疑,導入課文,。
1,、講《潑水節(jié)的來歷》看潑水節(jié)的錄像,讓學生了解潑水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課題,。
2,、為什么今年的潑水節(jié)特別令人難忘呢?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在什么時候舉行,?你從課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潑水節(jié)都在5月13日舉行,,今年的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樣,?用高興的語氣讀12自然段。
二,、讀中體驗,,讀中感悟,音樂輔助,。
2,、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同學們讀讀,,寫寫,,議議,用鉛筆在書上畫出重點句子,,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四面八方”“趕來”“敲鼓”“地毯”“龍船”“花炮”“撒滿”“一條條”“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并用“四面八方”造句。
三,、看圖學文,,學會觀察,,理解圖意。
2,、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笑容滿面”“接過”“敲著”“踩著”“跳舞”這些詞體會周總理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象普通的傣家人一樣,。并用“笑容滿面”造句,。
四、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導語激情,感知體會,。
1、當時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呢,?觀看錄像,,啟發(fā)想象。
3,、請幾個同學表演,,其他同學朗讀課文,同學進行評價,。
4,、老師導語激趣,人民的總理愛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愛總理,向總理祝愿,,人民和總理心連心,,是多么幸福難忘的場面呀!傣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請同學齊聲朗讀78自然段,,感悟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理解最后兩句的!
五,、總結(jié)朗讀,,回顧感悟,背誦課文,。
1961年的潑水節(jié)已經(jīng)過去很久了,,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也難以忘記1961年的潑水節(jié),,請同學們大聲誦讀,把你們的感情都融入字里行間吧,!讀到“開始潑水了”讓同學關(guān)上書試著背誦課文5678自然段,。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十八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恩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與快樂,;積累重點詞句,并進行簡單的拓展運用,。
2,、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激情朗讀,,體會課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濃。
3,、對周恩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恩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與快樂,。
體會人民和周恩來心連心的感情。
搜集周恩來資料,,在班級進行周恩來資料展示,,多媒體課件。
課前欣賞云南傣族的民俗風情,。
一,、字詞引領(lǐng),巧入文本,。
1,、剛才,,我們欣賞了一組云南傣族的圖片,。聰明的孩子一定知道,我們今天要繼續(xù)學習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齊讀課題)把你想重讀的詞讀重一點,,再讀一遍。
2,、學習課文之前,,老師要考考你們昨天的生字學得怎樣。
出示詞語:鳳凰花對襟白褂咖啡色踩著端著盛滿敲起鼓蘸了水周恩來,。
齊讀,,最后剩下“周恩來”,。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名字——。
出示周恩來的圖片,,配上文字:他12歲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是共和國的第一位國家恩來。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新中國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有他的心血,;他的足跡遍布全球,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都是他的朋友,。他就是我們敬愛的恩來——周恩來,。
你想認識他嗎?1961年,,傣族人民就有幸見到了他,,并且和他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1961年(板書:1961年),去走進這——難忘的潑水節(jié),。
二,、逐段學文,體會“難忘”,。
1,、通讀全文。
這篇課文充滿著喜悅與熱情,,適合我們帶著激情大聲朗讀?,F(xiàn)在,就請同學們自由,、大聲讀一遍課文,。
2、分段學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你們見過鳳凰花嗎,?咱們來認識一下(出示鳳凰花圖片),鳳凰花正好在每年的潑水節(jié)前后開放,,開花時滿樹結(jié)花,,遠遠看去就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課文用了一個詞——“火紅火紅”,,多么喜慶,、熱烈的顏色啊,,我們一起再讀讀這段話。
(2)學習第2自然段,。
引讀——今年,,傣族人民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恩來恩來要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這里有個詞“特別”,,可以換成什么詞?把你這個詞放進去讀一讀,。全班一起讀讀這段話,,把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過渡:周恩來要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了,,人們會怎樣迎接他呢,?
(3)學習第3自然段。
(課件出示段落)請女生讀讀第3自然段,。
傣族人民用各種方式來迎接周恩來,,其中哪個場景讓你印象最深?(相機出示),。
句子1: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從“四面八方”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為什么是“趕來了”而不是“走來了”或“來了”?(體會人們急切想要見到周恩來的心情),。
歡樂的象腳鼓敲起來了,,人群從四面八方趕來了,這場面可真——(熱鬧……)再讀這個句子,。
句子2:為了歡迎周恩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在什么情況下會鋪紅地毯,?(指名說)這里的“地毯”指的是什么?傣族人民用他們最喜愛的鳳凰花鋪成地毯來迎接周恩來,,從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指名說)讀出傣族人民的熱情,。
句子3: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從“一條條”、“一串串”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讀讀這個句子,。
象腳鼓、鳳凰花,、龍船,、花炮……傣族人民用他們民族最高的禮節(jié)來迎接周恩來。當恩來到達的消息傳來,,人們歡呼著——(引讀)“周恩來來了,!”
很快,恩來到來的消息傳遍了傣族的村寨,,人們都在歡呼——“周恩來來了,!”
讓這歡呼聲再響亮一點!——“周恩來來了,!”
過渡:是啊,,周恩來來了!你看——,。
(4)學習第4自然段,。
出示課文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恩來的衣著,、神態(tài),理解“笑容滿面”,,體會“周恩來就像我們傣家人”的感受),。
課文是這樣描寫的,(出示段落)指名讀,。
周恩來是漢族人,,卻穿上了傣族的服裝;他是國家恩來,,是人們眼中的“大官”,,卻和人民一起跳舞;而且這個恩來一點都不嚴肅,,還——“笑容滿面”的,,這樣的恩來你喜歡嗎?傣族人民喜歡嗎,?喜歡,,就讓我們把他的樣子記住,一起讀,!
過渡:潑水節(jié)里最重要的活動開始了,,(出示段落)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場景呢?請男生讀讀第5自然段。
(5)學習第5自然段,。
透過這些文字,,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里用了一個句式“一手…一手…”,,誰能試著用這樣的句式說句話,?(指名說)。
你還能聽到聲音嗎,?都有些什么聲音,?(指名說)潑水聲、歡呼聲,、祝福聲……,。
是啊,在傣族的傳統(tǒng)里,,水潑得越多,,祝福也就越多,
清清的水潑到白發(fā)的老爺爺身上,,周恩來會祝福他——,。
清清的水潑到可愛的孩子身上,周恩來會祝福他——,。
清清的,。水潑到年輕的小伙子身上,周恩來會祝福他——,。
傣族人民也同樣在祝福著周恩來,,他們會祝福恩來——……,還會祝福恩來——……,。
潑水聲,,歡呼聲,祝福聲,,構(gòu)成了一幅多么歡樂的場面,!孩子們,你們也想加入這歡樂的人群嗎,?那就把這里當作潑水節(jié)的現(xiàn)場,,一手拿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了柏樹枝蘸水,,對著你周圍的人潑灑,,并說出你對他的祝福!(現(xiàn)場體驗潑水)開心嗎,?帶上你的開心讀起來?。R讀),。
(6)學習第6自然段。
師接著學生的朗讀引讀——清清的水,,潑呀,,灑呀,!周恩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開心,!
(出示)帶上你的想象,,讀。(指名讀,,男女生讀,,齊讀)。
(7)學習第7,、8自然段,。
出示第7、8自然段,,齊讀,。
課文最后連續(xù)用了幾個感嘆號,從這些感嘆號里你讀懂了什么,?
老師從網(wǎng)上找到了幾張當年周恩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的照片,,咱們來看看。
每當翻閱這些照片,,傣族人民都會忍不住感嘆——(讀)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潑水節(jié)!多么令人難忘啊,,1961年的潑水節(jié),!
很多年過去了,每到鳳凰花開的季節(jié),,人們都倍加想念周恩來,,想念1961年的潑水節(jié)——(讀)。
懷念放在心里,,聲音輕一些——(讀),。
三、回首扣問,,難忘恩來,。
到這里,我們讀完了整篇課文,,假如讓你用一個詞來說說1961年傣族人民的這個潑水節(jié),,你會用什么詞,?(學生說)。
是啊,,1961年的潑水節(jié)對于傣族人民來說,,是難忘的,幸福的,,激動的……這都是因為——周恩來(板書:周恩來),。
四、情感延伸,,指導寫字,。
從那時起,傣族人民把“周恩來”三個字深深刻在了心里,,大家看到這個“恩”字,,上面是個“因”,下面是個“心”,,正是因為周恩來的心中裝著人民,,所以人民也從心底里熱愛他,寫這個字的時候,,一定要把“心”字寫好,,現(xiàn)在拿起筆來寫一寫!
(學生練習書寫,,教師指導,。)。
五,、小結(jié)拓展,,了解文化。
剛才我們一起感受了傣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潑水節(jié),,我們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節(jié)日,比如說彝族有火把節(jié),,藏族有雪頓節(jié)……蒙古族有那達慕節(jié),,等等。同學們課后可以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作業(yè):收集各個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十九
課文熱情洋溢地敘述了1961年周總理在西雙版納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情形,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情誼,??偫淼臐M面笑容、傣族人民的興奮與喜悅在作者飽滿的激情中淋漓盡致地得以展現(xiàn),。文章圖文并茂,,緊扣“難忘”二字展開,,內(nèi)容突出“景難忘”“人難忘”“情難忘”。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重點,,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層次,、多種形式反復地讀課文,從而感受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時的熱烈場面和人們的興奮心情,。
二年級學生對潑水節(jié)的來歷,、周總理與人民的關(guān)系了解不多,課前應布置他們搜集有關(guān)的資料,,提高搜集,、處理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抓住重點詞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
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他們之間心連心的深情厚誼,。
信息資料:生字卡片、潑水節(jié)的多媒體課件,、課文插圖,、師生搜集潑水節(jié)和周總理的相關(guān)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1、談話導入,。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除了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shù)民族,而少數(shù)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帶領(lǐng)大家一起去參加傣族的潑水節(jié),。(板書課題)教師或?qū)W生簡單介紹傣族潑水節(jié)的習俗。
潑水節(jié)呢,?學習課文我們就會知道,。
對話平臺。
自讀,。
1,、自由讀課文,,初步感受潑水節(jié)的難忘。
2,、再次讀課文,,圈畫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3,、限定時間,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接龍讀檢查讀文情況,。
識字,。
翹舌音有“蘸、壽”,,平舌音有“踩”
2,、交流識字方法。小組內(nèi)說說自己是怎樣認字的,,然后全班推薦好的識字方法,。
3、游戲檢查識字:抓“特務”,、“對號入座”,、“購買門票”
讀思。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換詞比較:“火紅火紅的”可以換成“紅色”的嗎?
(突出鳳凰花的艷麗,,烘托了喜慶祥和的氣氛,。)。
還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紅火紅”的,?
(此處如果有條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潑水節(jié)的錄象,,感受節(jié)日的喜慶和熱烈。),。
3,、指導讀——練習讀——齊讀。
學習二,、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把自己讀懂的地方和學習伙伴交流,。
2,、“今年的潑水節(jié)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說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重點抓住人們動作的詞語體會,。
“趕來”可以換成“走來”嗎,?為什么?
你從“一串串”“一條條”感受到了什么,?
4,、指導朗讀:重點抓住“歡呼”一詞體會傣族人民激動、高興的`心情,。難點是讀好最后一句:“周總理來了,!”關(guān)鍵是在讀前面幾句話時做好聲音和感情的鋪墊,讀最后這句歡呼的話,,感情要充沛,聲音要自然,,語氣,、語調(diào)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體現(xiàn)出個性。
練習,。
1,、填量詞。
一花炮,。
一()龍船,。
一()花瓣。
一()象腳鼓,。
2,、找樣子寫詞語。
一串串,。
火紅火紅,。
寫字。
學習“恩,、壽,、鳳、凰,、龍,、度”六個字,。本課要寫的字中有四個字是新認的(恩、壽,、鳳,、凰)。這四個字中,,“鳳凰”二字比較難寫,,可作重點指導。(1)都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2)第一筆一定要寫成豎撇,,這是寫好這類字的關(guān)鍵;第二筆是“橫折彎鉤”的彎形寫法,,要注意指導,。
(3)“鳳”字內(nèi)是“又”,要和“風”區(qū)分字形,。
此外,,還應注意。
“恩”與“思”的區(qū)別,。
1,、學生觀察臨摹,練習書寫,。
2、教師巡視,根據(jù)書寫實際相機指導,。
3,、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
4、寫得不滿意的字可以再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延時評價更易于調(diào)動學生寫好字的積極性,。】。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導入,。
1,、認讀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至三自然段。
讀思。
學習四五自然段。
1、默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寫得美的語句,。
2、小組合作,互相交流讀書的收獲,。
交流。
a,、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
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1,、結(jié)合課文插圖,,理解“笑容滿面”(態(tài)度和藹可親,,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2,、想像周總理會對人們說些什么,?
b、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總理與傣族人民的情誼。
2,、你能用表示動作的詞語寫一句話嗎,?
c、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1,、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總理祝福什么?
3、練習說話:“一手……一手”、“一邊一……邊”
朗讀,。
2,、指導讀:練習讀——范讀——分組讀——競賽讀——齊讀,。
文章結(jié)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滿懷深情地朗讀,,讀出無比幸福,、難以忘懷的情感,。
再如,,讀結(jié)尾幾個感嘆句,,情緒要激動,,但不能只是提高聲音,要虛實結(jié)合,,讀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覺,。
實踐。
1,、.查找,、搜集周總理的圖片、故事,。
2.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節(jié)日和民間習俗,、開個小小介紹會,。
寫字。
練習書寫其他六個字,。
1,、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巡視指導,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示范書寫,。
3,、展示寫字作業(yè),學生互相評價,。
【伴教錦囊】,。
相關(guān)鏈接。
1,、傣族有人口162萬多人,,主要聚居在西雙納州和德宏州。臨滄的耿馬,、孟寶,、思茅的孟連、玉溪的新平等30多個縣也都有分布,。傣族歷史悠久,,在近年發(fā)現(xiàn)的傣文史籍中,記述著遠古時期傣族先民的活動?!按觥?,意為熱愛自由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建國前,傣族地區(qū)處于封建領(lǐng)主制向封建地主經(jīng)濟發(fā)展的過程,。不同地區(qū)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西雙版納為代表的領(lǐng)主經(jīng)濟保存比較完整,;德宏、孟連,、耿馬是代表領(lǐng)主經(jīng)濟向地主經(jīng)濟過渡的地區(qū),;景谷、新平,、元江等內(nèi)地的傣族地區(qū)地主經(jīng)濟已經(jīng)確立,。
2、傣族的節(jié)日主要有開門節(jié),、關(guān)門節(jié),、送龍節(jié)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潑水節(jié),。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認為互灑清水可以消災彌難,互相祝福,。節(jié)日里還舉行堆沙,、丟包、放高升,,賽龍舟等活動,。
3、漫話竹樓傣族人住竹樓已有1400,。
多年的歷史,。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顧名思義,,竹樓是以竹子為主要建筑材料。西雙版納是有名的竹鄉(xiāng),,大龍竹,、金竹、鳳尾竹,、毛竹多達數(shù)十種,,都是筑樓的天然材料,。
閱讀在線:
綠色的竹樓。
西雙版納,,一片翠綠,。那兒的房屋很怪,不用磚,,不用石,,是用綠色的竹子建造的。竹樓是懸空的,,由粗大的竹子支撐著,。把竹樓架高,不但能防潮,,還能在樓下養(yǎng)牛喂豬呢,!據(jù)說,這種建房子的辦法,,還是當年諸葛亮教給傣族人的呢,!
進竹樓,先得把鞋脫下放在樓梯邊,,光著腳走在用竹子鋪著的地板上,,涼絲絲怪舒服的。人們盤腿坐在竹樓里火塘邊的竹席上,。老年人手拿一根二尺來長的大竹筒把一根小竹簽在火塘里點燃,嘴斜著埋進竹筒里,,呼嚕嚕地抽著,。原來這是“水煙筒”。
吃飯時,,人們圍坐在竹編的圓桌旁,。擺在桌上的菜更新鮮。什么“螞蟻蛋拌酸筍”啦,,“油炸青苔”啦,,而雞肉是用香茅草裹著在火上烤熟的。
走出竹樓,,滿眼是綠樹,、鮮花,連圍寨子的墻,,都是長得又高又綠的仙人掌,。
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及設計意圖篇二十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與快樂,;積累重點詞句,并進行簡單的拓展運用。
2,、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激情朗讀,體會課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濃,。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與快樂,。
體會人民和周總理心連心的感情,。
搜集周總理資料,在班級進行周總理資料展示,,多媒體課件,。
一、字詞引領(lǐng),,巧入文本,。
1、剛才,,我們欣賞了一組云南傣族的圖片,。聰明的孩子一定知道,我們今天要繼續(xù)學習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齊讀課題)把你想重讀的詞讀重一點,,再讀一遍。
2,、學習課文之前,,老師要考考你們昨天的生字學得怎樣。
出示詞語:鳳凰花對襟白褂咖啡色踩著端著盛滿敲起鼓蘸了水周恩來,。
齊讀,,最后剩下“周恩來”。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名字,。
出示周恩來的圖片,,配上文字:他12歲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是共和國的第一位國家總理,。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新中國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有他的心血;他的足跡遍布全球,,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都是他的朋友,。他就是我們敬愛的總理——周恩來,。
你想認識他嗎?1961年,,傣族人民就有幸見到了他,,并且和他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1961年(板書:1961年),去走進這——難忘的潑水節(jié),。
二,、逐段學文,體會“難忘”,。
1,、通讀全文。
這篇課文充滿著喜悅與熱情,,適合我們帶著激情大聲朗讀?,F(xiàn)在,就請同學們自由,、大聲讀一遍課文,。
2、分段學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你們見過鳳凰花嗎,?我們來認識一下(出示鳳凰花圖片),鳳凰花正好在每年的潑水節(jié)前后開放,,開花時滿樹結(jié)花,遠遠看去就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課文用了一個詞——“火紅火紅”,,多么喜慶、熱烈的顏色啊,,我們一起再讀讀這段話,。
(2)學習第2自然段。
引讀——今年,,傣族人民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要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這里有個詞“特別”,,可以換成什么詞,?把你這個詞放進去讀一讀,。全班一起讀讀這段話,把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過渡:周總理要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了,,人們會怎樣迎接他呢?
(3)學習第3自然段,。
(4)學習第4自然段,。
出示課文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總理的衣著,、神態(tài),理解“笑容滿面”,,體會“周總理就像我們傣家人”的感受),。
(5)學習第5自然段。
(6)學習第6自然段,。
師接著學生的朗讀引讀——清清的水,,潑呀,灑呀,!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開心,!
(出示)帶上你的想象,,讀。(指名讀,,男女生讀,,齊讀)。
(7)學習第7,、8自然段,。
出示第7、8自然段,,齊讀,。
課文最后連續(xù)用了幾個感嘆號,從這些感嘆號里你讀懂了什么,?
老師從網(wǎng)上找到了幾張當年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的照片,,我們來看看。
每當翻閱這些照片,,傣族人民都會忍不住感嘆——(讀)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潑水節(jié)!多么令人難忘啊,,1961年的潑水節(jié),!
很多年過去了,,每到鳳凰花開的季節(jié),人們都倍加想念周總理,,想念1961年的潑水節(jié)——(讀),。
懷念放在心里,聲音輕一些——(讀),。
三,、回首扣問,難忘總理,。
到這里,,我們讀完了整篇課文,假如讓你用一個詞來說說1961年傣族人民的這個潑水節(jié),,你會用什么詞,?(學生說)。
是啊,,1961年的潑水節(jié)對于傣族人民來說,,是難忘的,幸福的,,激動的……這都是因為——周總理(板書:周恩來),。
四、情感延伸,,指導寫字,。
從那時起,傣族人民把“周恩來”三個字深深刻在了心里,,大家看到這個“恩”字,,上面是個“因”,下面是個“心”,,正是因為周總理的心中裝著人民,,所以人民也從心底里熱愛他,寫這個字的時候,,一定要把“心”字寫好,,現(xiàn)在拿起筆來寫一寫!
(學生練習書寫,,教師指導。),。
五,、小結(jié)拓展,了解文化,。
剛才我們一起感受了傣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潑水節(jié),,我們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節(jié)日,比如說彝族有火把節(jié),,藏族有雪頓節(jié)……蒙古族有那達慕節(jié),,等等。同學們課后可以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作業(yè):收集各個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