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制定三民主義學說作為指導思想,旨在建立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國,,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和諧社會,,他宣誓要以“博愛”、“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為己任,實現(xiàn)中國和世界文明共享,,共同進步,建立一個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造就和諧安康幸福的人類社會。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關于孫中山的故事和資料簡介,,有需要的同學們,可以參考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于孫中山的故事和資料簡介
姓名: 孫文(Sun Yat-sen)
國 籍:中華民國
民 族:漢系客家族
出生地: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
出生日期:1866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1925年3月12日
職 業(yè):革命家,、政治家
畢業(yè)院校:香港西醫(yī)書院(今香港大學)
信 仰:基督教,,三民主義
主要成就:1905年8月20日成立中國同盟會;推翻晚清政府,結束封建帝制;建立共和體制,、建立中國國民黨;創(chuàng)建黃埔軍校和中山大學;領導護國運動和護法運動,。
代表作品:《民權初步》、《孫文學說》 ,、《三民主義》、《實業(yè)計劃》 等
陵墓所在地:南京中山陵
人物簡介
孫中山(1866年-1925年 享年僅有59年)幼名帝象,,學名文,普名德明 ,,字載之,,號日新,后改號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孫中山先生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國國父。早年先后求學于檀香山,、廣州,、香港,行醫(yī)于澳門,、廣州。1894年5月,,上書李鴻章,,主張變法自強,遭冷遇,,遂赴檀香山創(chuàng)建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次年,,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部,,策劃廣州起義,,事敗,,流亡海外,宣傳革命。1896年在倫敦被清朝駐英公使館誘捕,,脫險后曾留居英倫,研究西方政治經濟理論,,尋求救國真理。次年經加拿大抵日本,,結識日本朝野各界人士宮崎寅藏、犬養(yǎng)毅等,,并在旅日華僑中宣傳革命,發(fā)展興中會組織,。1900年發(fā)動惠州起義,因糧餉不濟而遭失敗,。失敗后奔走海外。同?;逝勺鞫窢?,并在旅歐學界中發(fā)展革命組織,。1905年8月在日本東京領導成立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制訂“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創(chuàng)辦《民報》,,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同改良派圍繞革命與保皇問題展開激烈論戰(zhàn),。同時積極在國內外發(fā)展同盟會組織,聯(lián)絡華僑,、會黨和新軍,在兩廣,、云南等地發(fā)動一系列武裝反清起義。
1911年10月,,聽聞武昌起義爆發(fā),孫中山即離美赴歐進行外交活動,。1911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被十七省代表會議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職,,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成臨時參議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由于立憲派與其他勢力對袁世凱的支持及革命黨人的妥協(xié),,被迫于4月1日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職,。同年8月,,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被推為理事長,。曾一度出任全國鐵路督辦職。“實業(yè)實為救貧之藥劑”1913年,,因“宋教仁案”,,發(fā)動“二次革命”討袁世凱,,宣告失敗,。1914年,,在日本創(chuàng)建中華革命黨,,重舉革命旗幟。1915年發(fā)表《討袁宣言》,,進行反對袁世凱稱帝的斗爭,后又發(fā)表《二次討袁宣言》,。1917年,為反對段祺瑞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國會,,南下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成護法軍政府,,史稱“護法運動”,。被推為海陸軍大元帥,,誓師北伐,。翌年,, 因受桂系軍閥挾制,被迫去職,,赴上海著書立說,撰述《建國方略》,。
1919年創(chuàng)辦《星期評論》和《建設》雜志,,發(fā)表《實業(yè)計劃》,并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任總理。1920年重返廣東,,次年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tǒng),,再揭護法旗幟,組織大本營,,準備北伐,。1922年因陳炯明武裝叛亂,中止北伐,,被迫退居上海。在中國共產黨和蘇俄共產黨,、列寧的幫助下,,他與時俱進,,毅然決定改組國民黨,,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1923年再回廣州,重建大元帥府,。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把舊三民主義發(fā)展成為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與舊三民主義最大的不同是:明確的提出了反帝綱領,。)促成實現(xiàn)第一次國共合作,。后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指揮平定廣州商團叛亂,。同年11月,,應北京政府邀請,,扶病北上討論國事,,提出召開國民會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以謀中國的統(tǒng)一與建設的主張,同帝國主義和國內軍閥勢力作不懈斗爭,。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黨綱,、黨章,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同時創(chuàng)辦黃埔軍官學校,,訓練革命武裝干部,。同年10月在鎮(zhèn)壓 廣州商團叛亂后,應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國事因積勞病劇,,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遺體暫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1929年安葬于南京紫金山 中山陵園,。遺著輯為《中山全書》、《總理全集》、《孫中山全集》等刊行,。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于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以翠亨村孫中山故居為主體的紀念性博物館,,建立于1956年11月,其主體陳列有孫中山故居,、孫中山生平事跡展覽和翠亨民居展覽等,。該館行政隸屬中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孫中山的故事1
跟許多農家孩子一樣,孫中山在童年時就得上山砍柴,,年齡稍大一點時,,就下田插秧除草,,有時還跟他的外祖父出海捕魚。7歲時進私塾讀書,,背誦《三字經》,、《千字文》等中國古書,同時練習毛筆字,。10歲他入陸家祠堂,,學四書五經。孫中山勤奮求學,,成績突出。11歲時,,他常在屋子門前大榕樹下,,聽太平天國老兵講述太平軍抗清的故事。滿清腐敗,,人民群起反抗的事深植在他小小的心靈中,。在鄉(xiāng)間,他看到女子被強迫纏足的痛苦,,看到奴婢被主人隨意毒打的殘酷,,看到鄉(xiāng)人聚賭的沉淪,看到官兵欺壓良民的野蠻他感到非常傷心和憤怒,。他萌起了要到外面世界看看的念頭,。
1879年,13歲的孫中山隨母親乘輪船到檀香山去找他大哥,。他們乘坐的是一艘名“格蘭諾克“號的 兩千噸級的鐵殼英國輪船,。在輪船的甲板上望著浩瀚的大海,“始見輪船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 之心,窮天地之想”,。自此,孫中山感受到機器的威力和西方科技的發(fā)達,。
抵達檀香山后,,孫中山先進入教會學校意奧蘭尼中學就讀,三年后肄業(yè),,英文成績?yōu)槿嘀凇O耐耐?加剌鳩(david kalakaua) 親自頒獎,。1883年正月,,再到夏威夷最高學府奧阿厚學院讀預科班,半年后肄業(yè),,當時孫中山未滿17歲 。
大哥孫眉怕孫中山洗禮成為基督教徒,,于是終止他在奧阿厚學院的學業(yè),命他回國,。1883年6月,孫 中山乘坐輪船回返中國,。輪船進入中國海域后,就遇到清朝稅吏的勒索,,孫中山進一步感受到清朝的腐敗 。他回到翠亨村后,,看到的還是一個苛捐雜稅的的中國。村民保守,,私塾教學仍然沿襲舊規(guī),,背誦強記, 很少有心智的啟迪。孫中山在翠亨村時,,常常和孩子們講述太平天國、拿破侖和華盛頓的革命事跡,。有一 天,他和陸?zhàn)〇|帶著一群小孩出去游玩時,,經過北極殿,見到許多人在那兒跪拜,。他走上前去,將神像的 手折斷,。引起村民極大的不滿,。孫達成老先生為了息事寧人,,拿出十兩銀子來修復神像。孫中山見在家鄉(xiāng) 呆不下去,,于是到香港繼續(xù)求學。
孫中山的故事2
清光緒年間,,孫中山從日本留學回國,有一次,,路過武昌總督府,想會見兩廣總督張之洞,,便寫了一張便條,讓守門人傳了進去,。張之洞見條子上寫的是:“學者孫中山求見張之洞兄”,便問:“什么人?”
當差的答道:“一個書生,。”
張之洞不大高興,提筆在便條上寫:“持三字貼,,見一品官,,白衣尚敢稱兄弟?”
守門官把條子交給孫中山,。孫中山一看,,也在便條上寫:“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布衣也可傲王候。”
守門官又把條子傳了進去,,張之洞一看,“啊”了一聲,,連忙說:“請!”
孫中山的故事3
有一次,,孫中山在廣東大學(今中山大學)講民族主義,。禮堂不大,聽的人很多,,天氣又熱一些,,聽著聽著有人就要入睡。這時,,孫中山便穿插一個故事說:“那年我在香港讀書時,,看見許多苦力工人聚在一起談得很起勁,,有人哈哈大笑。覺得奇怪,,便上前問一下。有一個苦力說:后生哥!讀書好了,,知道我們的事于你無益,。又一個告訴我:我們當中一個行家,辛辛苦苦地積蓄了五塊錢,,買一張馬票,牢牢記住那上面的號碼,,把它藏在日常用來挑東西的竹杠里。等到開獎,,竟真的中了頭獎,,他歡喜萬分,,以為領獎后可以買洋房、做生意,,這一生再也不用這根挑東西的杠子過生活了,,就把竹杠狠狠地扔到大海里。不消說,,連那張馬票也一齊丟了。錢沒有到手卻先丟了竹杠,,結果是空歡喜一場。說到這兒,。大家聽得入迷,禁不住笑了起來,。孫中山接著歸到本題:“對于我們大家,民族主義就是這根竹杠,,千萬不能丟啊!”孫中山就是運用這種生動風趣的談吐宣傳革命道理,喚起民眾,,深受群眾的歡迎。
孫中山的故事4
1913年,,孫中山組織的“二次革命”失敗后,,再次逃亡日本。當時,,有兩個上海人專程來到東京,想為孫中山推算“八字”,。
“八字?”孫中山雙手朝腰間一撐說:“如果我的‘八字’不好,,就不要革命了?”他將手一揮說:“也好,干脆對你們講明我的‘八字’吧:打倒軍閥,,革命到底!”兩人一聽,,愣了半天說不出話來。孫中山哈哈大笑道:“你們千里迢迢而來,,我也送你們個‘八字’:百折不撓,,挽救中華!”
孫中山的故事5
孫中山年輕時在美國跟《泰晤士報》的一個記者過往甚密。
一天,,這位記者約孫中山打網球,,一不小心把球打在孫中山的前額上,,他卻說:“這是英國人的打法,,
孫中山忍痛跑上前,抱住記者,,用巴掌使勁打他的屁股,,并笑著說:“這是中國人的打法,。”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于孫中山的故事和資料簡介全部內容,,可圈可點一直關注學習資料,為大家提供優(yōu)質文章,,更多內容請各位同學持續(xù)關注可圈可點,。
【關于孫中山的故事和資料簡介】相關推薦文章:
孫中山為國家而奮斗的故事 孫中山的故事簡短3篇
孫中山為國家而奮斗的故事 振興中國孫中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