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白說》讀書分享 白說讀后感400字篇一
最開始,,看書之于我,,是獨處和打發(fā)時間的好方式。讀一本書的過程中,,看到喜歡的句子,,就把它抄到本子上,從來不會拿筆寫寫畫畫在我干凈整潔的書上,,當然抄下來也只停留在工整的手寫“照搬”,,也從來不會把心里的觸動感受形成文字寫下來,這是我的讀書慣,。
《白說》是一本讓我抄得停不下來的書,,太多的句子觸動我,而讀書打卡活動又“迫使”我投入更多去閱讀它,,去對照自己,,去表達感悟,這是一次新的讀書體驗,?!栋渍f》之于我,是對幸福,、對讀書,、對自己小生活的全新而深入的認識。
于我的幸福感
書中說到:“所謂的終極幸福,,是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真實感受里,。”我們的一生都有著本來就設(shè)定好的節(jié)奏和主干,,在每個階段都有著“核心任務”,,學生時期認真學,,畢業(yè)后努力工作,組建家庭后為家庭負責,,年老后應該享受生活......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按照這個節(jié)奏在往前走,,只是在這一生的主干上添加著屬于自己的枝葉色彩,。
我想,,要一直努力活在自己的真實感受里,就要不急不忙做著該做的事情,,收獲著應該收獲的成果,,沒有焦慮,沒有不安,。工作是我現(xiàn)階段的核心主題,,內(nèi)心也經(jīng)常在吶喊,為什么現(xiàn)在每天就是工作工作,,為什么每天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等等,。但回頭想起來,在校區(qū)和老師們,、孩子們相處,,揮灑想法,是自己喜歡的事情,,處理好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是自己成長的證明。一天一天下來,,我是真實感受著工作帶給我的成長和滿足感,,這不就是幸福嗎?如作者所說“最幸福的生活狀態(tài),應該是總有一個踮起腳能夠著的目標,,吸引你踏踏實實始終向前走 ”,,我還有好多要跳起來去摘的東西,能踏踏實實往前走,,是幸福,。
“幸福當然和別人有關(guān)”,我認認真真抄下這句話,。和相識十幾年的朋友在一起,,經(jīng)常能在大馬路上一起肆無忌憚地大笑,這是朋友帶給我的輕松愉悅感,,是他們帶給我的幸福,。而每次帶著禮物回家,看到爸爸媽媽臉上欣慰的笑容,,這是他們帶給我的安心滿足感,,是我自己主動“索取”的幸福,。在這偌大的世界,能有緣相遇,,成為身邊人,,就用心對身邊的人再好一點,讓自己再幸福一點,。
寫下這句話的時候,,我認真回味著身邊人帶給我的幸福,也認真考量著我?guī)Ыo身邊人的幸福,。這兩種幸福,,似乎主動給予的會讓我收獲更多。
于我的讀書觀
作者談讀書時,,說到他讀書的四個境界,,第一個是閱讀打開一個遠方的世界,走出自己狹窄的空間;第二是閱讀與情緒產(chǎn)生共鳴,,陪伴著走過青春的歲月,,看似無用實則有用;第三個是閱讀引導面對內(nèi)心、人性和社會,,學會為人處世;第四個是閱讀提供智慧,、撫慰和解決之道,接受平淡平和,。
以前很喜歡這句話“當你不知道該干什么的時候,,就去讀書吧?!币驗榻?jīng)常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經(jīng)常處于浮躁不安的狀態(tài)。所以,,這樣一句話也算是對自己的“救贖”,。讀了白巖松的讀書觀,倒是突然清楚了,,之前的浮躁不安是因為內(nèi)心太狹隘,,是對未知的恐懼,是解決不了難題的恐慌,。而他讀書的境界,,不就為這些問題提供了解決之道嗎?
現(xiàn)在有感觸的是他所說的第一二個境界,讀書是打開自己,。一直以來,,生活圈子不大,接觸的環(huán)境簡單,??偦钤谧约旱男⌒∈澜缋?,看待任何事情,單一而狹隘,,造成對這看不慣,,對那受不了,經(jīng)常吵吵嚷嚷地評判著所有,。確實從大學到現(xiàn)在,,我也努力多看一些書,如果你問我每本書對我的影響,,也許我也說不明白,,但是起碼我知道自己現(xiàn)在能接納的東西更多了,,書讓我接觸到了不同的聲音和不同的視角,。如文中說到的“包容”,有閱歷的人看上去總是那么從容淡定,,也許就是因為他們的世界是寬廣的吧!
作者最后說:“真正使閱讀成為一種深刻而愉悅的體驗的,,是你從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中值得閱讀和記住的好書,,都是因為其中蘊藏著未來你更期待的那個自己,。閱讀的滋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是歲月慢慢積淀,,是由內(nèi)而發(fā)的魅力和氣質(zhì),。”我們最近都愛說,,除了當下,,還應該有詩和遠方,我們不就是一直在尋找更好的自己嗎?讀書吧,,堅持讀書,,一直向最好的自己靠近。
于我的小生活
《白說》說了小小方方面面的問題,,對我而言,,聽到了更多的聲音,也算是在這里“開了眼界”,。但是,,對于小小的自己,與我產(chǎn)生共鳴的,,更多的是對于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
我的生活追求,可能說起來,,應該叫沒追求,。我希望的是,,做個好人,每天很真實但有過著,。
作者說:“當我們信任對方的時候,,對方給予你的更多”。努力做個好人,,每當我覺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那么這一天我會安心而愉快的過著。如作者所說,,生活本來就是一天又一天,,大多數(shù)時候在默默做一些平淡的小事。如每天上班工作,、下班,,過得好像是復制粘貼的日子,雖然平淡,,但確實這才是真實的,。雖然一天一天在過,但還是要努力著過好每一天,。
工作上,,不懈怠自己的想法,不磨滅自己的,。生活上,,再認真一點兒,從自己家的每一個角落,,從給自己做的每一餐飯開始,,不要隨意,而是更多投入,?!盎畹谜J真才好玩兒”,我的小生活,,也會認認真真對待,,平淡也能有屬于自己最精彩的狀態(tài)。
《白說》讀書分享 白說讀后感400字篇二
生活的意義
-《白說》隨筆
白巖松說,,《白說》這本書不是一個演講合集,,有點像自傳,比自己的人生簡歷更加豐富的自傳,??赐旰髮τ谖襾碚f,這本書仿佛是一個長者,一個父親,,他在告訴你他的人生感悟,,以及至少有些文字能讓你懂點什么。現(xiàn)在的年紀,,我認為是一個特殊的年紀,,它不再青春熱情,年少輕狂,,它也沒那么成熟穩(wěn)重,,事事洞悉,至少我認為這個年紀也許是另一個成人禮,,第一個成人禮在學校剛剛畢業(yè)工作那年,,你開始和一個個成人打交道,開始一副擁抱世界充滿激情的面貌;而現(xiàn)在是另外一個成人禮,,你將是而立之年,,未來是負責和責任,自私點,,為的給自己負責,,為的是擔起自己所應該擔的責任,這個過程仿佛是一個心理心態(tài)跌宕起伏的過程,。這個過程很苦惱,我問過自己一個問題,,我該怎么理解我的生活?這個問題至今解答不出最正確答案,,但是我知道,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遇到的苦惱和問題,,它都是一段崎嶇的路和一個向左向右的選擇,,我慶幸很多事情還是可以自己尋找真相,自己選擇,,自己負責,。然后你發(fā)現(xiàn)了原來這是一道選擇題,你也可以這么平靜,,平靜的發(fā)現(xiàn)身邊的一些事和一些擁有是個小確幸,,那么就又感覺離幸福又近了那么一點。
白是個新聞工作者,,和柴靜的《看見》不同,,多多少少有些睿智,看的清和看的淡人世間冷暖的一個人,,如果《看見》是披露一個看的見的社會和一個看不見的真相的話,,白在講時勢和社會的時候更多的是分析緣由和引導理性看待。我欣賞白的明白和柴靜的責任,兩者之間有微妙的關(guān)系,,都是經(jīng)歷后的自我剖白,,當然,他們是一個門里出來的,??催@本書的時候,有時候母親會在我旁邊,,然后有聊沒聊的聊一會,,我看到特別有感覺的幾句文字,會讀出來和她分享,,她聽完連聲說,,這個好,抄下來記一下,。白的年紀和母親沒差幾年,,看到態(tài)度篇寫醫(yī)學這快時,因為會有他自己的例子,,我也會跑過去和母親說,,你看看他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身體的,,怎么有科學的鍛煉方式的,。這本書就這樣愉快的跑進了我的生活關(guān)系網(wǎng)。
我不忘記自己的理想,,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當你踏出自己那塊井的時候,,當你看到的人,、事是那么的千奇百怪的時候,也許你現(xiàn)在苦惱的就根本不是事,,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渺小,因為我的心里一直住著一個對未知世界無比新奇的小孩,。
這幾天在喜馬拉雅電臺聽到這么一段故事,,說有個住在國外的朋友,她每天在朋友圈曬自己令人羨慕的生活狀況,,家庭幸福,兒女成群。有天了解到這個朋友在國外的家離一個墓地不遠,,她很驚奇為什么這個朋友的家會選擇在墓地附近,,這在中國是非常避諱的,她朋友告訴她這附近很多人都知道這里的墓地,,他們非常理性的看待死亡,而且每每經(jīng)過墓地的時候,,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生命的時間,,更加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你自己知道你想要什么,,現(xiàn)實情況是什么,然后你能做些什么,。
《白說》讀書分享 白說讀后感400字篇三
今天抽空讀了下前些日子買的老白的白說這本書,,書的開頭就談了我這幾年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人活著的意義究竟在哪里?書上說大多身處中年危機的中年男子會思考這個問題,,但是我今年才26就時常在思考這個問題,,這說明我提前遭遇中年危機么。,。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我讀研究生的時候有時也會問導師,,導師說談論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哲學研究的方向早已遠離本體論(就是不在討論世界的本源,,人生的意義其實就與世界的本源有關(guān)系),,我們應該關(guān)注更具體的問題。對于導師這個回答我是不滿意的,,但是導師粗暴的回絕我問題的態(tài)度令我也沒有進行再次深問。
我很喜歡但丁神曲里西西弗里斯推石頭的故事,,人的意義就好比上帝懲罰西西弗里斯推石頭一樣,,欲望就是石頭,滿足了一個欲望就會產(chǎn)生下一個欲望,,于是西西弗里斯就不斷的把石頭推向山頂然后石頭又滑落到山底,,如此反復,想想人生何嘗不是,。
史鐵生說人生本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沒有意義是一件可怕的事,所以我們自己要賦予人生一個意義,,這個意義就是自己給自己的人生設(shè)置一個個目標,,然后全力以赴完成這個目標,重要的不是達成目標,而是達成目標的過程,,過程就是意義,,如果達成了這個目標就設(shè)下下一個目標,直至生命結(jié)束,。雖然這短話乍一聽很有道理,,但是剝開一些言詞的包裝,其實和西西弗利斯的故事一樣,,所謂的目標與欲望也相差無幾,。
叔本華說人的一生是悲劇的,雖然人生是有喜悅的,,但是總體來說悲劇的時間會長于喜悅的時間,,而且喜悅總是短暫的,悲傷卻是很長久的,。
加繆說人的一生是虛無的,,人類對于這個世界這個宇宙來說就是毫無意義的存在。
前些日子,,我又看到一種比較新穎的論述,,人活著為什么一定要有意義,無意義的活著也挺好的,,我覺得也好像挺有道理,。
寫到這里,我想起放羊娃的故事,,放羊娃的爹從小就放羊,,問他為什么放羊,他說我爹跟我說放羊可以買更多的羊,,賣了羊可以娶媳婦再生娃,,生娃再放羊。當我們聽到這個故事,,大多數(shù)和我一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會覺得放羊娃的一生是悲劇的,,是毫無情趣的,是不快樂不幸福的,,但是放養(yǎng)娃的內(nèi)心我們是真的能體會到嗎?我想不盡然,,因為仔細想想我們和放羊娃又何嘗不是一樣的呢,從小就被爹媽教育要好好讀書考大學,,讀完大學找工作,,找到工作娶媳婦,娶完媳婦生個娃,,然后再讀書,,工作,,媳婦,生娃,。我覺得其實與放羊娃沒什么區(qū)別,,一樣的可悲。
關(guān)于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里,,這是一個難解的問題,。 最后我的體悟是當你被“人活著的意義究竟在哪里”這個問題困擾時,原因僅僅只是你意識到人生需要一個意義,,而人生到底有沒有意義卻是另外一個問題,。如果你不去想人生有沒有意義,你的困擾肯本就不會存在,。畢竟人生原本就是一場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