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川名勝古跡宣傳語篇一
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耙陵I”,,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唐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龍門石窟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后,,后來,,歷經(jīng)東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xù)大規(guī)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F(xiàn)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萬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這些都體現(xiàn)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高的藝術造詣,。
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長寬各30余米,。據(jù)碑文記載,,此窟開鑿于唐代武則天時期,歷時三年,。洞中佛像明顯體現(xiàn)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tài)0,、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據(jù)佛經(jīng)說,盧舍那意即光明普照,。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tài),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有人評論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tài)溫順虔誠,,二菩薩和善開朗,。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而力士像就更動人了,,只見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壯,。
金剛力士雕像比盧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動人,是龍門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積土時,,在極南洞附近發(fā)現(xiàn)的,是被盜鑿而未能運走遺留下的,。只見金剛力士兩眼暴突,,怒視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獷豪放,,雄健有力,,氣勢逼人。
龍門石窟中另一個著名洞窟是賓陽洞,。這個窟前后用了20xx年才完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釋迦牟尼像,,高鼻大眼、體態(tài)端祥,,左右二邊有弟子,、菩薩侍立,佛和菩薩面相清瘦,,目大額平,,衣錦紋理周密刻劃,有明顯西域藝術痕跡,??唔?shù)裼酗w天,挺健飄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藝術的杰作,。洞中原有兩幅大型浮雕《皇帝禮佛圖》、《太后禮佛圖》,,畫面上分別以魏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為中心,,前簇后擁,組成禮佛行列,,構圖精美,,雕刻細致,藝術價值很高,,是一幅反映當時帝王生活的圖畫,。可惜被美國人勾結中國奸商盜運到美國,,現(xiàn)分別藏于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藝術館和紐約市藝術博物館,。而洞口唐宰相書法家褚遂良書碑銘,很值得一覽,。
萬佛洞在賓陽洞南邊,,洞中刻像豐富,南北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僅一寸,,或幾厘米高,,計有1500多尊。正壁菩薩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蓮花座上,。束腰處有四力士,,肩托仰蓮。后壁刻有蓮花54枝,,每枝花上坐著一菩薩或供養(yǎng)人,,壁頂上浮雕伎樂人,個個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還有一座觀音菩薩像,手提凈瓶舉塵尾,,體態(tài)圓潤豐滿,,姿勢優(yōu)美,十分傳神,。
古陽洞也很出名。這里有豐富造像題記,,為人稱道的龍門十二品,,大部分集中在這里。清代學者康有為盛贊這里的書法之美為:魄力雄強,、氣象渾穆,、筆法跳越、點畫峻厚,、意態(tài)奇逸,、精神飛動、骨法洞達,、結構天成,、血肉豐美。
還有一個藥方洞,,刻有140個藥方,,反映了我國古代醫(yī)學的成就。把一些藥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別的地方也有發(fā)現(xiàn),,這是古代醫(yī)學成就傳之后世的一個重要方法。
龍門石窟不僅僅是佛像雕刻技藝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題記也不乏藝術精品,。龍門石窟造像題記遍布許許多多的洞窟,約有3600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的一部分,,在國內外學術界、書法界有很廣泛的影響,。龍門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陽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龍洞崖壁的慈香窟里,。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的一個窟,,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一年。洞內小佛龕琳瑯滿目,,雕刻精巧,。
龍門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yī)藥,、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它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20xx年11月洛陽龍門石窟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chǎn)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四川名勝古跡宣傳語篇二
西湖位于杭州市區(qū)西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總面積5.6平方公里,環(huán)湖一周約15公里,,蘇堤與白堤把全湖隔為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5個部分,。
西湖風光秀麗,景色迷人,,自古以來就是名勝,。“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西湖三面環(huán)山,秦時西湖還是一個海灣,,北面寶石山,,南面吳山,隔水相對是伸出海灣的岬角,。海潮帶來大量泥沙,,日積月累,直至隋朝時將西湖與海水隔開,,這種由古代淺海演變而成的湖泊在地質學上稱作“瀉湖”,。
西湖風景優(yōu)美,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極多,。宋柳永有詞《望海潮》形容杭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薄爸睾B獻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可見宋時西湖盛況,。
南宋畫院中的畫家馬遠、陳清波等,,畫了許多西湖風景畫,,這些山水風景畫的題名就是西湖十景的由來。清康熙帝南巡時題十景,,勒石鐫碑成了名勝,,一直沿用至今。十景為: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雙峰插云,、三潭印月、南屏晚鐘,、雷峰夕照,、曲院風荷、斷橋殘雪,。
近幾年來,,隨著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景點的整修,1985年評選了西湖新十景: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云棲竹徑、滿隴桂雨,、九溪煙樹,、吳山天風、玉皇飛云,、寶石流露,、阮墩環(huán)碧、黃龍吐翠,。這新老十景的題名,,使西湖充滿了詩情畫意。
西湖四時有花,,四季景色不同,,晨昏各異令人流連忘返。
杭州西湖如今已名聞世界,,被譽為東方的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