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永久免费_欧美日本五月天_A级毛片免看在线_国产69无码,亚洲无线观看,精品人妻少妇无码视频,777无码专区,色大片免费网站大全,麻豆国产成人AV网,91视频网络,亚洲色无码自慰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模板(14篇)

最新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26 13:12:21
最新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模板(14篇)
時間:2023-04-26 13:12:21     小編:zdfb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篇一

●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沿著直線運動,而且保持加速度不變,,這種運動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分類: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

實驗小車的v-t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由此可知,,無論δt取何值,,無論在什么時間階段,δt對應的速度變化δv都相同,,即δv/δt不變,則物體的 加速度不變,。所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在數(shù)學函數(shù)圖象中,,δv/δt叫做圖象的斜率,故v-t圖象的斜率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的加速度的大小,。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篇二

(1)沒有形狀、大小,,而具有質量的點。

(2)質點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實際并不存在。

(3)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點,,并不取決于這個物體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上各部分運動情況的差異是否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物體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2)在描述一個物體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即假定為不動的)另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

對參考系應明確以下幾點:

①對同一運動物體,選取不同的物體作參考系時,,對物體的觀察結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實際問題時,,選取參考系的基本原則是能對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得到盡量的簡化,,能夠使解題顯得簡捷。

③因為今后我們主要討論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所以通常取地面作為參照系

(1)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條有向線段來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體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線距離。路程是標量,,它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因此其大小與運動路徑有關,。

(3)一般情況下,運動物體的路程與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當質點做單一方向的直線運動時,路程與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圖1—1中質點軌跡acb的長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4)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位移才是能用來描述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來表達物體的確切位置,。比如說某人從o點起走了50m路,我們就說不出終了位置在何處,。

(1)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一個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如果在一段時間t內的位移為s,則我們定義v=s/t為物體在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體在這段時間內的位移的方向,。

(3)瞬時速度是指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從物理含義上看,瞬時速度指某一時刻附近極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

(1)定義: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位移相等,,這種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質點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位移相等,質點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質點的運動方向相同,質點在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勻速直線運動的x—t圖象和v—t圖象

(1)位移圖象(x—t圖象)就是以縱軸表示位移,以橫軸表示時間而作出的反映物體

運動規(guī)律的數(shù)學圖象,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線是通過坐標原點的一條直線,。

(2)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橫軸(時間軸)的直線。

由圖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表明一個質點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運動,另一個反方向以10m/s速度運動,。

(1)加速度的定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變量跟發(fā)生這一改變量所用時間的比值,,定義式: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變化的方向

(3)在變速直線運動中,,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則質點做加速運動,;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則則質點做減速運動,。

1,、實驗步驟:

(1)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電路

(2)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面吊著重量適當?shù)你^碼。

(3)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

(4)拉住紙帶,,將小車移動至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先接通電源,,后放開紙帶,。

(5)斷開電源,,取下紙帶

(6)換上新的紙帶,,再重復做三次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t=vo+at(減速:vt=vo—at)

(2)此式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s=vot+at2/2(減速:s=vot—at2/2)

(4)位移推論公式:(減速:)

(5)初速無論是否為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質點,在連續(xù)相鄰的相等的時間間隔內的位移之差為一常數(shù):s = at2(a————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t————每個時間間隔的時間)

(1)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2)自由落體加速度

(1)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產生的,因此,,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這種差異并不大,。

(3)通常情況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3)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vt=gt,。 h=gt2/2,,vt2=2gh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⑴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⑵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作用于物體產生的兩個作用效果,。使受力物體發(fā)生形變或使受力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4、力的分類:

⑴按照力的性質命名:重力,、彈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⑴地球上的物體受到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 ⑵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2,、重心:物體的各個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點,,這個點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①質量均勻分布的有規(guī)則形狀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在幾何中心上,。

②一般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幾何中心上,,可以在物體內,也可以在物體外,。一般采用懸掛法。

3,、重力的大小:g=mg

1,、彈力

⑴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⑵產生彈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①兩物體直接接觸,;②兩物體的接觸處發(fā)生彈性形變。

2,、彈力的方向:物體之間的正壓力一定垂直于它們的接觸面。繩對物體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時應先確定受力物體。

3,、彈力的大小: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彈簧彈力:f = kx(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勁度系數(shù))

4、相互接觸的物體是否存在彈力的判斷方法:如果物體間存在微小形變,,不易覺察,,這時可用假設法進行判定,。

(1)滑動摩擦力:

說明:

a,、f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為滑動摩擦系數(shù),只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

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fn無關,。

(2)靜摩擦力: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

大小范圍:o

說明:

a ,、摩擦力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還可以與運動方向成一定夾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負功,還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d、靜止的物體可以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可以受靜摩擦力的作用,。

1、合力與分力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它產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在物體上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而那幾個力叫做這個力的分力。

2,、共點力的合成

⑴共點力:幾個力如果都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上,,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于同一點,這幾個力叫共點力,。

⑵力的合成方法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a,、若和在同一條直線上

①同向:合力方向與、的方向一致

②反向:合力,方向與,、這兩個力中較大的那個力同向。

b,、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平行四邊形定則: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這兩個力的有向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它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則。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從平行四邊行法則,。(2)兩個力的合力范圍:f1—f2 f f1+f2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兩個分力成直角時,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數(shù),。

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

(1)一個物體如果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我們就說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

(2)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變,,其加速度為零,,這是共點力作用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運動學特征。

2,、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為零,,亦即f合=0

(1)二力平衡:這兩個共點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2)三力平衡:這三個共點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內,,且其中任何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即任何兩個力的合力必與第三個力平衡。

(3)若物體在三個以上的共點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通??刹捎谜环纸猓赜校?/p>

f合x= f1x+f2x + ………+ fnx =0

f合y= f1y+f2y + ………+ fny =0(按接觸面分解或按運動方向分解)

1,、物理公式在確定物理量數(shù)量關系的同時,也確定了物理量的單位關系,。基本單位就是根據(jù)物理量運算中的實際需要而選定的少數(shù)幾個物理量單位,;根據(jù)物理公式和基本單位確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單位叫做導出單位。

2,、在物理力學中,,選定長度、質量和時間的單位作為基本單位,,與其它的導出單位一起組成了力學單位制。選用不同的基本單位,,可以組成不同的力學單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單位是長度為米(m),質量為千克(kg),,時間為秒(s),由此還可得到其它的導出單位,,它們一起組成了力學的國際單位制。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篇三

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fā)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運動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樣性

參考系

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于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系。

2.參考系的選取是自由的,。

(1)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系。

(2)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是靜止的。

質點

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是,把物體簡化為一個點,,認為物體的質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點,。

2.質點條件:

(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

(2)物體的大小(線度)<<它通過的距離

3.質點具有相對性,而不具有絕對性,。

4.理想化模型:根據(jù)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復雜的問題得到簡化,。(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種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

時間與時刻

1.鐘表指示的一個讀數(shù)對應著某一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

△t=t2—t1

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

3.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矢量,。

4.只有在質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兩者運算法則不同,。

打點記時器:通過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來記錄物體運動信息的儀器,。(電火花打點記時器——火花打點,,電磁打點記時器——電磁打點);一般打出兩個相鄰的點的時間間隔是0.02s,。

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與位移、時間間隔相對應)

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v是物體的位移s與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單位是m/s,。

v=s/t

瞬時速度(與位置時刻相對應)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時刻前后無窮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體在運動軌跡上過該點的切線方向,。瞬時速率(簡稱速率)即瞬時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篇四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v=v0+at

x=v0t+1/2at2

v2-vo2=2ax

v=x/t=(v0+v)/2

1,、vt/2=v=(v0+v)/2

2、vx/2=

3,、△x=at2{xm-xn=(m-n)at2}

4、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比例式

應用基本關系式和推論時注意:

(1),、確定研究對象在哪個運動過程,并根據(jù)題意畫出示意圖.

(2)、求解運動學問題時一般都有多種解法,并探求最佳解法.

(1),、自由落體運動:v0=0a=gv=gth=1/2gt2v2=2gh

(2)、豎直上拋運動;v0=0a=-g

1,、尋找三個關系:時間關系,速度關系,位移關系.兩物體速度相等是兩物體有最大或最小距離的臨界條件.

2、處理方法:物理法,數(shù)學法,圖象法.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篇五

運動圖象(只研究直線運動)

1,、x—t圖象(即位移圖象)

(1)、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始位置,。

(2)、傾斜直線表示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水平直線表示物體靜止,曲線表示物體作變速直線運動,。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圖象(速度圖象)

(1)、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速度,。

(2),、傾斜直線表示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水平直線表示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物體作變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

(3),、縱坐標表示速度,。縱坐標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縱坐標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積表示位移。橫軸上方的面積表示正位移,,橫軸下方的面積表示負位移,。

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1,、兩種打點即使器的異同點

2,、紙帶分析,;

(1)、從紙帶上可直接判斷時間間隔,,用刻度尺可以測量位移。

(2),、可計算出經過某點的瞬時速度

(3)、可計算出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篇六

(1)將物理量區(qū)分為矢量和標量體現(xiàn)了用分類方法研究物理問題,。

(2)矢量和標量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它們遵從不同的運算法則:標量用代數(shù)法;矢量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

(3)同一直線上矢量的合成可轉為代數(shù)法,,即規(guī)定某一方向為正方向,與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號代人,,相反的用負號代人,然后求代數(shù)和,,最后結果的正、負體現(xiàn)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雖也有正負之分,運算法則也一樣,,但不能認為是矢量,最后結果的正負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勢能,、電勢能,、電勢等,。

幾個力如果都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上,,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于同一點,這幾個力叫共點力,。

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這兩個力的有向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它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則,。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篇七

1,、物體形狀回體積發(fā)生變化簡稱形變。

2,、分類:按形式分:壓縮形變、拉伸形變,、彎曲形變,、扭曲形變。

按效果分:彈性形變,、塑性形變

3、彈力有無的判斷:

1)定義法(產生條件)

2)搬移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狀態(tài)是否有變化,。

3)假設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狀態(tài)是否有變化。

1,、物體具有恢復原狀的性質稱為彈性。

2,、撤去外力后,物體能完全恢復原狀的形變,,稱為彈性形變。

3,、如果外力過大,撤去外力后,,物體的形狀不能完全恢復,這種現(xiàn)象為超過了物體的彈性限度,,發(fā)生了塑性形變。

1,、產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稱為彈力。

2,、彈力方向垂直于兩物體的接觸面,與引起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方向相同。

繩子彈力沿繩的收縮方向,;鉸鏈彈力沿桿方向;硬桿彈力可不沿桿方向,。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并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稱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倔強系數(shù)),反映了彈簧發(fā)生形變的難易程度,。

5、彈簧的串,、并聯(lián):串聯(lián):1/k=1/k1+1/k2并聯(lián):k=k1+k2

滑動摩擦力

1、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有相對滑動時,,物體之間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動摩擦。

2,、在滑動摩擦中,物體間產生的阻礙物體相對滑動的作用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3,、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壓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稱為動摩擦因數(shù),,與相接觸的物體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0<μ<1,。

5,、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與其接觸面相切。

6,、條件:直接接觸、相互擠壓(彈力),,相對運動/趨勢,。

7、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與相對運動速度無關。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9,、計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研究靜摩擦力

1,、當物體具有相對滑動趨勢時,,物體間產生的摩擦叫做靜摩擦,這時產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

2、物體所受到的靜摩擦力有一個限度,,這個值叫靜摩擦力。

3,、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4、靜摩擦力的大小由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以及外部受力情況決定,,與正壓力無關,平衡時總與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fm=μ0·n(μ≤μ0)

6,、靜摩擦有無的判斷:概念法(相對運動趨勢);二力平衡法,;牛頓運動定律法,;假設法(假設沒有靜摩擦)。

力的圖示

1,、力的圖示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2、圖示畫法:選定標度(同一物體上標度應當統(tǒng)一),,沿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開始按比例畫一線段,在線段末端標上箭頭,。

3、力的示意圖:突出方向,,不定量。

力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另外幾個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么這個力與另外幾個力可以相互替代,,這個力稱為另外幾個力的合力,,另外幾個力稱為這個力的分力,。

2,、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力的替代,稱為力的合成與分解,。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個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關系,。

3、實驗:平行四邊形定則:p58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如果用表示兩個共點力的線段為鄰邊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則這兩個鄰邊的對角線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運算都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合力的計算

1,、方法:公式法,圖解法(平行四邊形/多邊形/△)

2,、三角形定則:將兩個分力首尾相接,,連接始末端的有向線段即表示它們的合力。

3,、設f為f1,、f2的合力,,θ為f1,、f2的夾角,則:

f=√f12+f22+2f1f2cosθtanθ=f2sinθ/(f1+f2cosθ)

當兩分力垂直時,,f=f12+f22,,當兩分力大小相等時,,f=2f1cos(θ/2)

1)|f1—f2|≤f≤|f1+f2|

2)隨f1,、f2夾角的增大,,合力f逐漸減小,。

3)當兩個分力同向時θ=0,合力:f=f1+f2

4)當兩個分力反向時θ=180°,,合力最?。篺=|f1—f2|

5)當兩個分力垂直時θ=90°,f2=f12+f22

分力的計算

1,、分解原則:力的實際效果/解題方便(正交分解)

2,、受力分析順序:g→n→f→電磁力

共點力

如果幾個力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于同一點(該點不一定在物體上),,這幾個力叫做共點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篇八

重力g(n)g=mg;m:質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m:質量;v:體積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6]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n)f浮=g物-g視;g視:物體在液體的視重(測量值)

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ρ液:液體的密度,,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f1:動力,,l1:動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輪f=g物,s=h,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體的重力,,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f=(g物+g輪)/2,,s=2h,g物:物體的重力,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f=(g物+g輪)/n,,s=nh,,n:承擔物重的段數(shù)

機械功w(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總功:w總,w有=g物h,w總=fs,,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機械效率η=w有/w總×100%

功w=fs=pt;1j=1n·m=1w·s

功率p=w/t=fv(勻速直線)1kw=103w,,1mw=103kw

有用功w有用=gh=w總–w額=ηw總

額外功w額=w總–w有=g動h(忽略輪軸間摩擦)=fl(斜面)

總功w總=w有用+w額=fs=w有用/η

機械效率η=g/(nf)=g物/(g物+g動)定義式適用于動滑輪,、滑輪組

功率p(w)p=w/t;w:功;t:時間

壓強p(pa)p=f/sf:壓力/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pa)p=ρghp:液體的密度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熱量q(j)q=cm△tc:物質的比熱容m:質量,△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q=mq;m:質量,q:熱值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篇九

機械能

1.功

(1)做功的兩個條件: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物體在里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大小: w=fscosa功是標量功的單位:焦耳(j)

1j=1n_

當0<= a <派2="" w="">0 f做正功f是動力

當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當派/2<= a <派w<0 f做負功f是阻力

(3)總功的求法:

w總=w1+w2+w3……wn

w總=f合scosa

2.功率

(1)定義:功跟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的比值.

p=w/t功率是標量功率單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功率的另一個表達式: p=fvcosa

當f與v方向相同時, p=fv. (此時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時功率

1)平均功率:當v為平均速度時

2)瞬時功率:當v為t時刻的瞬時速度

(3)額定功率:指機器正常工作時輸出功率

實際功率:指機器在實際工作中的輸出功率

正常工作時:實際功率≤額定功率

(4)機車運動問題(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汽車啟動有兩種模式

1)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a在減小,一直到0)

p恒定v在增加f在減小尤f=ma+f

當f減小=f時v此時有值

2)汽車以恒定加速度前進(a開始恒定,在逐漸減小到0)

a恒定f不變(f=ma+f) v在增加p實逐漸增加

此時的p為額定功率即p一定

p恒定v在增加f在減小尤f=ma+f

當f減小=f時v此時有值

3.功和能

(1)功和能的關系: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

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

(2)功和能的區(qū)別:能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決定的物理量,即過程量

功是物體狀態(tài)變化過程有關的物理量,即狀態(tài)量

這是功和能的根本區(qū)別.

4.動能.動能定理

(1)動能定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

表達式ek=1/2mv^2能是標量也是過程量

單位:焦耳(j) 1kg_^2/s^2 = 1j

(2)動能定理內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

表達式w合=δek=1/2mv^2-1/2mv0^2

適用范圍:恒力做功,變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勢能

(1)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達式ep=mgh是標量單位:焦耳(j)

(2)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系

w重=-δep

重力勢能的變化由重力做功來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點:只和初末位置有關,跟物體運動路徑無關

重力勢能是相對性的,和參考平面有關,一般以地面為參考平面

重力勢能的變化是絕對的,和參考平面無關

(4)彈性勢能:物體由于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彈性勢能存在于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中,跟形變的大小有關

彈性勢能的變化由彈力做功來量度

6.機械能守恒定律

(1)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總稱

總機械能:e=ek+ep是標量也具有相對性

機械能的變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機械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2)機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

發(fā)生相互轉化,但機械能保持不變

表達式: ek1+ep1=ek2+ep2成立條件:只有重力做功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篇十

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的另外的物體,。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于參考系在而言的,。

參考系的選擇是任意的,,被選為參考系的物體,我們假定它是靜止的,。選擇不同的物體作為參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但選擇時要使運動的描述盡量的簡單。

通常以地面為參考系,。

① 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質點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學的抽象。

② 物體可看做質點的條件:研究物體的運動時,,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且物體能否看成質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不能以物體的大小和形狀為標準來判斷物體是否可以看做質點,關鍵要看所研究問題的性質.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時,,物體可視為質點.

(2)質點并不是質量很小的點,要區(qū)別于幾何學中的“點”.

時刻是指某一瞬間,,用時間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它與狀態(tài)量相對應;時間是指起始時刻到終止時刻之間的間隔,,用時間軸上的一段線段來表示,,它與過程量相對應,。

位移用來描述質點位置的變化,是質點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是矢量;

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用來描述質點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與通過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其定義式為v = δx/δt,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對變速運動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時速度:是質點在某一時刻或通過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時速度簡稱速度,它可以精確變速運動,。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它是一個標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義式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與速度的變化量方向相同(注意與速度的方向沒有關系),大小由兩個因素決定,。

1、忽略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慮大小,不注意方向,。

2,、錯誤理解平均速度,,隨意使用,。

3,、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之間的關系,。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篇十一

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是f=ma,這個公式搭建起了力與運動之間的關系,。

我們可以通過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研究其合外力,在通過牛頓第二定律f=ma,,求出物體的加速度,進而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

比如,,求解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移大小,,速度大小,,等等。

同樣,,我們也可以從運動學角度出發(fā),通過題中的已知條件,,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知識及公式,,求解出物體的加速度a,進而再通過受力分析,,來求解出某個力的大小。

比如,,我們已知斜面上某物體在運動,,已知某些運動條件,,來求解摩擦力的大小,進而求解滑動摩擦系數(shù)μ,。

您可以結合高一物理必修一的目錄,,來查看更多物理考點的解析。我們對考點的解析與教材目錄一致,,更加的簡潔,,也更加注重解題規(guī)律的分析與解題技巧的探究。

牛頓運動定律的基本解題步驟

(1)明確研究對象??梢砸阅骋粋€物體為對象,也可以以幾個物體組成的質點組為對象,。設每個質點的質量為mi,對應的加速度為ai,,則有:f合=m1a1+m2a2+m3a3+……+mnan對此結論的證明:分別以質點組中的每個物體為研究對象用牛頓第二定律:∑f1=m1a1,,∑f2=m2a2,,……∑fn=mnan,,將以上各式等號左、右分別相加,,左邊所有力中,,凡屬于系統(tǒng)內力的,,總是成對出現(xiàn)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其矢量和必為零,,所以最后得到的是該質點組所受的所有外力之和,即合外力f合,。

(2)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同時還應該分析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包括速度,、加速度),并把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在受力圖旁邊畫出來,。

(3)若研究對象在不共線的兩個力作用下做加速運動,,一般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解題;若研究對象在不共線的三個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運動,,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題(注意靈活選取坐標軸的'方向,既可以分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

(4)當研究對象在研究過程的不同階段受力情況有變化時,,必須分階段進行受力分析,分階段列方程求解,。另外解題中要注意臨界條件的分析,。凡是題目中出現(xiàn)“剛好”,、“恰好”等字樣的,,往往要利用臨界條件,。所謂“臨界”,就是物體處于兩種不同的狀態(tài)之間,,可以認為它同時具有兩種狀態(tài)下的所有性質,。在列方程時,,要充分利用這種兩重性。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篇十二

1,、功

(1)功的概念: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一段位移,,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位移,,是做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計算式: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夾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積:w=fscosα,。

(3)功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1j就是1n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lm位移所做的功。

2,、功的計算

⑴恒力的功:根據(jù)公式w=fscosα,當00≤a<900時,,cosα>0,w>0,,表示力對物體做正功;當α=900時,,cosα=0,w=0,,表示力的方向與位移的方向垂直,力不做功,;當900<α<1800時,cosα<0,,w<0,,表示力對物體做負功,,或者說物體克服力做了功,。

(2)合外力的功:等于各個力對物體做功的代數(shù)和,即:w合=w1+w2+w3+……

(3)用動能定理w=δek或功能關系求功,。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做功過程一定伴隨能量的轉化,,并且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發(fā)生轉化,。

3、功和沖量的比較

(1)功和沖量都是過程量,,功表示力在空間上的積累效果,沖量表示力在時間上的積累效果,。

(2)功是標量,,其正、負表示是動力對物體做功還是物體克服阻力做功,。沖量是矢量,其正,、負號表示方向,計算沖量時要先規(guī)定正方向,。

(3)做功的多少由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的夾角三個因素決定,。沖量的大小只由力的大小和時間兩個因素決定。力作用在物體上一段時間,,力的沖量不為零,但力對物體做的功可能為零,。

4、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點

⑴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時間內做的總功可能為正,、可能為負、也可能為零,。

⑵一對互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總功可能為零(靜摩擦力)、可能為負(滑動摩擦力),,但不可能為正。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篇十三

時間間隔能展示運動的一個過程,,時刻只能顯示運動的一個瞬間,。對一些關于時間間隔和時刻的表述,能夠正確理解,。例如:第3s末,、3s時,、第4s初……均為時刻;3s內,、第3s,、第2s至第3s內……均為時間間隔。區(qū)別:時刻在時間軸上表示一點,,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表示一段,。

位移表示位置變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只有當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況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由于圖象能直觀地表示出物理過程和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所以在解題的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運動學中,經常用到的有x-t圖象和v—t圖象,。

1.理解圖象的含義:(1)x-t圖象是描述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2)v—t圖象是描述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

2.了解圖象斜率的含義:(1)x-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筆記公式篇十四

線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_=m(2π/t)^2_

周期與頻率t=1/f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米(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

周期(t):秒(s)轉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

(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