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感悟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讀《老后,真正為自己而活》心得感悟篇一
看完這本《老后,,真正為自己而活》書,,我感覺,金老師在我心中,,從那個女神壇上走了下來,。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好多次心里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大概,,媽媽也曾這樣想過,,也曾這樣糾結過,也是害怕孤單的,,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里面有太多動人的小細節(jié)。比如她和媳婦的母親,,互相以“林小姐”“金小姐”來稱呼,。比如她是如何做好心理準備,去接受兒子以后的人生里,,可能會愛一個人超過愛她,。比如她和先生出國旅行,先生愛攝影,,而她喜歡在咖啡館看書,于是大家各自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最后卻也能平靜愉悅的分享各自旅行的快樂,。
其中,我特別喜歡第二章節(jié):與成年子女相處的智慧,。
原本我以為,,那么急著催婚的媽媽,,怎么會有什么不舍的心情,是巴不得早點把我嫁出去吧,。其實不是,,她只是習慣了把情緒藏在心里。每一個父母是擔心子女磋跎了最佳婚育年齡,,但其實更擔心子女所托非人,。只是,他們硬著嘴皮不肯說而已,。他們獨自消化了那些擔心,,以及做好了繼續(xù)為子女的新家庭付出犧牲的努力。
在我們見不到她們的那些日子里,,他們應該花了很多時間來想這些問題,。也許他們的智慧,沒有讓他們表達的很好,,甚至在其中產生了很多誤解,。但這誤解,從來不是單方面的原因,,而是作為子女的我們,,也不曾好好去體諒他們的心思。
我們當然可以堅持自我,、當然可以堅持自由,,但年少的我們,往往采取了非常決絕的方式去對待父母:不說,、不聽,、少聯(lián)系、少回家,。最后,,讓彼此之間除了蠻橫的要求、除了討厭的嘮叨,、除了更深的誤會,,別無其它相處方式。
直到子女遇到父母離開人世后,,才開始懺悔:為什么要這樣去對待他們,。那些藏在嘮叨抱怨蠻橫里的愛的細節(jié),慢慢浮現(xiàn)出來,,變成了沉重的負擔,。
我們的父母或許沒有金老師那樣見識開闊、思想開明,,也不懂得怎樣去愛子女,、愛自己,。此生,我們也不可能把父母改造成那樣,。
但是就像我的閨蜜說的,,當她發(fā)生改變以后,她驚奇的發(fā)現(xiàn):她的媽媽也隨之改變了許多,。她曾經那么的討厭媽媽的抱怨,,討厭媽媽的不夠愛惜自己,討厭媽媽如此的畏懼人言,??僧斔兊闷胶汀⒊墒煲院?,媽媽竟然也驚奇的少了許多抱怨,。
我想,那是因為,,她沒有那么擔心孩子了,,擔心少了,嘮叨就跟著少了,。
中國父母的問題就在于,,他們太難為自己而活了,他們也不知道,,人是可以為自己而活的,。所以,他們也不允許孩子為自己而活,,除非孩子可以證明,,他們那樣也可以活的很好。在那之前,,太多家庭都逃不過相愛相殺的命運,。
我知道,他們已經老了,,而我也會老去,,可是我在內心其實并不接受。而父母其實內心也并沒有完全接受子女真的長大了,,可以面對自己的人生,。是這種內心的互相不承認不接受,導致了那些父母和子女還在繼續(xù)子女叛逆期時的相處模式,。
接受并且承認父母老了,,并不容易。接受自己老了,平和的為自己做一個老后的計劃,,更難。
金老師的每一張照片總是很自然的微笑,,她的臉上似乎總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微笑,。一個60歲的女性,她走過了懵懂的20歲,、繁忙的30歲,、焦慮的40歲、漸漸衰老的50歲,,她接受了年齡,,接受了身體,但她選擇了讓笑容永恒凝固在自己的臉上,。
《老后,,真正為自己而活》在這本書里走下神壇的她,其實更人感受到那種美好的能量,,這是接受的智慧,,更是愛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