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靈山大佛導游講解詞篇一
靈山大佛佛體由1560塊鑄造銅壁板拼裝焊接而成的,。如果加上蓮花座的440塊,就剛好20xx塊,。其中最大的有20多平方米,,其他每塊銅壁板的展開面積平均4——6平方米,全部銅板展開面積可到達9000多平方米,,約有一個半足球場大小,。總共耗用銅725噸,,焊接它們的焊縫總長度達35公里,。并且還要將它們都打磨光,讓大家看不出焊接的痕跡來,。壁厚為6—8毫米,。再來看一下大佛的蓮花座,,共有四層蓮花瓣組成,,每層22瓣,共88瓣,。凡捐資滿人民幣100萬元的,,可在一片蓮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千古流芳,。
有一點是值得介紹的:那就是大佛的“眼睛”,。
請你們不妨注意一下,,不論你走近走遠,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似乎始終在跟隨著你,,關注著你。當你愈靠近大佛時,,大佛的“眼睛”似乎也是逐漸睜開,、睜大……這是為什么呢?難道“眼睛”真的會“動”的不成,?其實并不奇怪,,那里絕沒有任何“神奇”的色彩,是利用視覺差產(chǎn)生的效果,??康木褪撬囆g魅力,或者說是雕塑家的藝術功力,。
我們整個大佛建造運用高科技拼裝焊接而成,,并且采用了完整的抗風、防震,、耐腐蝕,、避雷等措施。靈山大佛是分塊鑄造,,然后再在現(xiàn)場將它們一塊塊地拼裝,,焊接在一齊,使它到達“天衣無縫”的程度,。
大家想一想,,那里面包含著多少技術資料和多大的工作量呀?,!盡管如此,,但比起古代造銅佛的方法來說,那又不明白要省多少事了,!
日本奈良有一尊古代的銅佛,,叫做“奈良大佛”,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日本人稱之為“國寶”,,其實只有十幾米高,當時鑄造它的,。時候,,竟動用了260萬人,為當時日本全國人口的一半,。我們建造靈山大佛,,最多亦但是涉及到幾百人,,而且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造成了。這靠的是現(xiàn)代科技手段,,甚至還動用了航天技術,。在那里還能夠找到許許多多個“為什么?”,。因此,,參觀靈山大佛,不僅僅能夠獲得視覺上的震撼,,更能增長可不少科學知識,。由于時間限制,我在那里只能談兩個“為什么,?”
第一個“為什么”是:安裝好的大佛,,為什么是“兩腳離地”的?
這是因為靈山大佛的總體設計方案采用的就是“整體懸掛”方案,。佛體銅壁板經(jīng)過拼裝焊接成整體以后,,是透過副支架、主鋼架直接懸掛在像樓房一樣的鋼筋混凝土主骨架上的,。副支架總共有四,、五千根,平均每塊銅壁板有2——3根,。整個佛像相當于有四,、五千只手從里面加以托著和拉著。這樣,,銅壁板能夠鑄得盡可能的薄,,節(jié)省銅料,經(jīng)濟合理,。因此,,做到最下面一層銅壁板是離地的。
第二個“為什么”是:大佛頭上沒有看到避雷針,,它能防雷嗎,?為什么?
大佛頭頂上如果裝上一根避雷針,,像一根小辮子那樣翹在那里,,當然不好看!其實,,大佛頭上不是沒有避雷針,,而且有很多,,所不同的是避雷針不是“尖”的,,而是“球形”的,,那就有298個發(fā)髻。人們都明白避雷針務必是尖頭的,,但是,,在英國及其殖民地范圍內(nèi)的避雷針都是“鈍”頭的。尖頭避雷針只能使自身免遭雷擊,,卻保護不了鄰近地區(qū)也免遭雷擊,。鈍頭避雷針的狀況就完全不同,它自身雖然遭到雷擊,,但因為接地良好而不受到損害,,但卻能以它為頂點,有效地展開一頂錐形保護傘,,使傘下的物體免遭落雷的傷害,。鈍頭避雷針更有利于構成閃電的通道。這樣,,螺形發(fā)髻的頂端,,豈不正好適宜?
正由于靈山大佛的建造,,包含了這許多科技資料,。因此我們能夠自豪地說:靈山大佛的建成,是我國國泰民安,、國力昌盛的象征,。如果不是國泰民安,誰還有心思集中精力造大佛呢,?如果沒有先進的科技和強盛的國力,,怎樣可能建成象靈山大佛這樣的大銅佛來呢?有人會問,,為什么要把大佛建在那里呢,?
靈山大佛導游講解詞篇二
歡迎大家來到首批5a級國家旅游景區(qū)——靈山勝境!靈山勝境坐落于山清水秀的無錫太湖之濱,,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文化精深、意境空靈的佛教主題園區(qū),。
進入勝境文化園區(qū)前,,被譽為“華夏第一壁”的靈山大照壁將首先帶給您前所未有的震撼。照壁長約40米,,最高處達8米,,氣勢恢弘,莊重大氣。照壁南,、北兩面燙金大字均為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居士題寫。
樸老與靈山的因緣頗深,,賜予靈山許多絕妙詩句,。照壁面向太湖的一面題有“湖光萬頃凈琉璃”七個大字,“琉璃”是佛經(jīng)中常提到的“七寶”之一,。樸老詩句寓意著與太湖交相輝映的靈山勝境,,就猶如一方晶瑩剔透的琉璃世界純凈美好。而面向勝境那面“小靈山”一詩,,則是樸老寄予靈山極高的贊譽和殷切的期望,。“昔游天竺訪靈鷲,,嘆息空荒憶法華”是自述他當年曾出訪印度(古稱“天竺”),,去尋訪釋迦牟尼講經(jīng)說法的“靈鷲山”(簡稱“靈山”、“鷲峰”),,但印度佛教早已衰落,,靈鷲山呈現(xiàn)一片“空荒”景象,追憶當年佛祖講經(jīng)說法時的盛況,,樸老感慨萬分,。“不意鷲峰飛到此,,天花爛漫散吾家,。”這兩句話峰斗轉,,說他94年來到無錫靈山,,目睹靈山大佛景區(qū)香客云集佛教興盛,仿佛感到印度的靈鷲山“飛”到了無錫馬山,,“天花爛漫散吾家”寓意正信佛法的傳揚,。從這首詩足以看出德高望重的趙樸老對佛教文化和對佛教圣地靈山給予的殷切希望。
照壁對面,,柔美的“五明橋”橫跨玉帶河上,,精美的漢白玉橋身凸顯典雅、古樸,?!拔迕鳌笔枪庞《葘θ祟愇幕目偫ㄒ约皩θ祟愔R、學問的分類,?!懊鳌敝笇W問,、學科,“五明”是指人類文化有五大學問,,分別為1,、內(nèi)明:明白自己、明悟人生真相的學問,。2,、聲明:聲韻,、語言之學,;3、因明:邏輯,、論辯之學,;4、醫(yī)方明:醫(yī)藥,、體育,、養(yǎng)生之學;5,、工巧明:人類物質文化生活各行各業(yè)的技藝學問,,如農(nóng)業(yè)、商業(yè),、工業(yè),、建筑、音樂,、文學,、軍事、管理等等,。每座橋分別以“五明”之一命名,,橋欄桿則選用北京房山的精品漢白玉,這些無一不體現(xiàn)了靈山創(chuàng)建“一流景區(qū)”,,打造“精品工程”的堅定目標,。走過“五明橋”進入靈山勝境,正是要讓我們切身體會到:佛教絕不只主張在寺廟,、山林間閉目打坐,、不問世事,不關心現(xiàn)實社會和廣大眾生,,相反,,正信的佛教為利益一切眾生,積極主張開發(fā),、利用一切有益知識,、技術造福人類。“五明橋”正體現(xiàn)了靈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游客朋友可選擇走不同的橋,,圓滿您不同的愿望。
走過五明橋,,便可見一座氣勢恢弘,,莊嚴而不失精美的“勝境門樓”。門樓糅合徽式建筑之古樸端莊,,北方皇家建筑之雄偉大氣以及藏式建筑之鮮明活躍風格于一體,。正門懸掛“靈山勝境”匾額亦為已故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靈山勝境作為國家首批4a級景區(qū),,不僅具備一流的硬件設施,,更為廣大游客配備有優(yōu)良的軟件服務,導游講解,、小件寄存,、廣播、醫(yī)務等一應俱全,。游客手中的別致明信片門票,,更是體現(xiàn)了靈山“服務到家”的匠心獨具。當您盡興游覽靈山后,,便可將明信片門票連同您的祝福,,郵寄給親朋好友,同時也把靈山特有的靈氣,、福氣送到千家萬戶,。
通過“靈山勝境”大門樓,讓我們一同去了解佛教豐富的歷史,,體驗靈山獨具的文化吧,!門樓反面,另一梵文書寫的“靈山勝境”匾額,,由研究梵文的泰斗季羨林教授親筆題寫,。“靈山”,,梵文名耆崛山,,原指印度“靈鷲山”,略稱“靈山”,,“鷲峰”等,,因山頂形狀似鷲故名“靈鷲山”??梢?,無錫靈山與印度靈鷲山確有著一定的因緣,。據(jù)說,“靈山”之稱源于唐朝初年玄奘法師從天竺(印度)取經(jīng)回國,,游歷東南經(jīng)過無錫,,見馬山層巒叢翠、景色秀異,,謂“無殊西竺國靈鷲之勝也”,,遂將馬山賜名為“小靈山”,此后,,玄奘大弟子窺基法師就在此始建小靈山寺(宋時改名為“祥符禪院”),,歷經(jīng)滄桑變遷,至97年我們建造靈山大佛,、恢復祥符禪寺,、得趙樸老支持,、有茗山法師首任方丈,,小靈山的千年古剎不僅恢復重光,且建成了高達88米的中國第一大佛,,小靈山也達到千余年來前所未有之盛,,也才成就了今天這方令世人稱道的“靈山勝境”。
出“靈山勝境”門樓,,就正式進入了佛國勝境,。在開始佛文化旅程之前,請先去靈山“洗心池”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通常有成語說“洗心革面”,意思是徹底改變自己、重新做人,。而佛教的“洗心”不是從品性的角度,,而是注重從心靈智慧出發(fā)。佛教認為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本來是清凈光明,,尤如明鏡,,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煩惱和困擾越來越多,,就好像一面潔凈的鏡子有了塵污,,也就不能清楚地照徹萬物了,所謂“心性本凈,,客塵所染”,。通常意義的修行,就是要讓我們的心靈恢復本來的清凈光明,,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價值,,達到真正的覺悟,。有幸到此,就讓我們通過洗手,,帶走塵世煩惱,、蕩滌心靈染污,使疲憊煩惱的身心有一個徹底的轉換,,換一種清新自在的狀態(tài)進入靈山勝境,,。
凈化心靈之后,,讓我們懷虔誠之心前往靈山的第一個景點“佛足壇”去瞻拜佛足,。面對我們這兩只長1.2米,寬0.6米的巨大佛足印,,正是佛祖釋迦牟尼留下的足跡,。據(jù)說,佛祖在世時,,不主張世人為他造像膜拜,,在他即將寂滅時,于印度摩揭陀國留下腳印,,并對其弟子說:“見到足印,,如同見我”。日后,,信眾便以佛足作為膜拜之圣物,。
靈山的佛足并非憑空建造,而是有一定的依據(jù):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玄奘走過釋迦牟尼成道的足跡一一隆重膜拜,,并將圖案帶回中國,呈給唐太宗,,后奉旨按圖刻石供奉,。大家不妨走近瞻觀,可見佛足足底平滿,,五趾齊平,,掌底有法輪和萬字符,這些都屬于佛祖不同于常人的祥瑞之相,。據(jù)傳說,,佛足印的大小會根據(jù)禮拜者的福德大小而呈現(xiàn)不同的變化,今天大家有幸看見如此大的佛足,,正說明大家的福德和佛緣很大,。另外,在西安大雁塔,、玉華宮也保存著刻有釋迦牟尼足跡的石碑,,那也是依玄奘法師當年在所刻的佛足石復制而成的?,F(xiàn)在,讓我們沿著佛祖的腳印前行,,去了解佛祖成道的艱辛歷程,。
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是目前全國屈指可數(shù)的大型手工雕刻石牌坊“五智門”,它全長38.4米,,高15.5米,,設計獨特、雕刻工藝精美,,全部采用花崗巖建造而成,,共用石料1000余噸。靈山五智門又名“智慧之門”,。進入佛教的智慧之門,,我們將瞻禮太子降生的盛大場景,感受象征著佛教盛大,、國泰民安的阿育王柱的宏偉氣勢,,并通過菩提大道、轉經(jīng)廊等許多佛教文化景點,,去了解佛教豐厚的歷史和文化內(nèi)涵,,了解佛學博大的智慧哲理,。
五智門南北面刻有佛教“六度”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對大字,?!傲取蓖ㄋ椎恼f就是學佛之人達到佛法大智慧的六種行為準則?!安际本褪墙腥朔畔伦运叫?,多為別人著想,把有價值的東西施舍給別人,。一般人習慣上都是自我中心,,為自己打算,學佛則是要“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多為別人著想,“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深一層說,,布施不僅僅是將財物給他人,更要將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宇宙人生的真相這些有關“生命智慧”的學問告訴別人,讓人生更充實,、活得更有意義,,這叫“法布施”?!俺纸洹币膊恢皇峭ǔR詾榈摹白诮痰那逡?guī)戒律”,,而是指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佛教倡導“戒殺生”“戒偷盜”等等,,從根本而言就是在引導眾生遵循自然規(guī)律,、遵守倫理道德、堅持做人準則,、保持社會公德,,爭作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釋迦牟尼涅盤前,,有弟子問以后佛法該如何住世,,釋迦牟尼說:“以戒為師”,由此可見“持戒”是非常重要的,?!叭倘琛眲t是指要甘于忍受痛苦和屈辱,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能忍之人,,必定是堅韌之士。在“五智門”的另一面居中的是“精進”,,在六度里,,“精進度懈怠”,是要修行人努力不懈,、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由此可見通常認為佛教是“消極”,、“悲觀”,、“逃避”、“厭世”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佛教同樣是非常積極,、“與時俱進”、努力奮發(fā)的,?!岸U定”就是讓我們學會靜下心來思考問題,,學會以平常心對待每一件事情。也只有真正把前五個“度”融會貫通,,才有可能達到“般若”的境界,,也就是獲得了佛教的大智慧。也就真正懂得了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
穿過智慧之門,,我們便踏上了“菩提大道”。大道兩邊種植有百余棵銀杏樹,,在我國歷來是把銀杏樹視為佛門圣樹來代替菩提樹的,。因銀杏樹的樹齡很長,可以稱為植物中的活化石,,也象征著佛教文化的源遠流長,。又因佛祖釋迦牟尼當年于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所以菩提在佛教中即是覺悟之意,,“菩提大道”又被稱為“覺悟之道”,。我們可以看到菩提大道中央飾有七朵蓮花,這取自佛祖出生時“步步生蓮”的典故,,過會兒我會向大家仔細介紹,。走在蓮花上就如同與佛祖在同行,我們還可以看到道邊上的不斷云紋,,諧音就是“不斷運”,,走一走寓意好運不斷,福氣連連,。
菩提大道兩側是投資三千多萬建設的綠化帶,,引進了許多珍貴樹種如櫸樹、檫樹,、羅漢松、白皮松等,,這草坪也是引自美國矮生百慕達與雁麥草混播的終年常綠草坪,。靈山公司之所以要花那么多資金投入綠化,就是希望要為我們營造一個優(yōu)美清凈的環(huán)境,,從中去感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禪境,也希望能夠提醒各位游客愛護綠化,,珍愛生命,。
走過菩提大道,文化園區(qū)主體景觀——“九龍灌浴,?;ㄩ_吉祥”,,氣勢磅礴、蔚為奇觀,,重現(xiàn)佛經(jīng)中佛祖誕生之時祥瑞異相,。開啟時,當《佛之誕》音樂奏響,,頂端六瓣蓮花會緩緩綻開,,金身太子佛像從中冉冉升起,順時針環(huán)繞一周,,隱喻“花開見佛”,、“佛光普照”。蓮花每天定時開啟五次(10:0011:3014:0015:1516:30),,開啟時,,周圍蹲踞的九條巨龍將一齊噴出高達三十多米的弧形水柱,當這九股水柱直沖天際轟然交匯沐浴佛身時,,廣場四方鼓樂齊鳴,,噴泉水體百媚千姿……這一神奇的動態(tài)景觀正是依據(jù)佛經(jīng)中所記載佛祖出生時的故事建造而成:據(jù)說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下來就不同于常人,他能走路會說話,,不用旁人扶持便向東南西北各走七步,,每走一步腳下就涌現(xiàn)出一朵朵蓮花來,最后他站在一朵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做獅子吼“天上天下,,為我唯尊”頓時天空出現(xiàn)了九條龍噴出凈水為他沐浴,,仙女們也紛紛散下花瓣,奏起仙樂,,供養(yǎng)我們的佛祖,。小太子全身鎦金,共使用黃金18公斤,,重12噸,,高7.2米。蓮花座下為獅子鼓,,在佛教象征佛法的弘揚,,獅子鼓下是四大天王,他們是佛祖出生時的守護神,。周圍幾個漂亮的仙女稱為“八供養(yǎng)”是佛祖出生時的供養(yǎng)人,。
在“九龍灌浴”噴水即將結束時,四周八組鳳凰口中將會噴出72道涓涓細流,在佛教稱之為“八功德水”,,據(jù)說只有在西方極樂世界才有,。這水是經(jīng)過引自德國200多萬的凈化器完全凈化,大家可以放心飲用,,飲用此水將保佑你身心安樂,,福慧雙收,,平安吉祥,。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啊,!
廣場四周是安放有108只轉經(jīng)筒的轉經(jīng)廊,,供我們一路“轉經(jīng)”。轉經(jīng)筒是藏傳佛教祈福專用的法器,,轉經(jīng)一周等于讀誦“三藏”一遍,,功德無量?!稗D經(jīng)”的本義是讀誦佛經(jīng),,然而考慮到有些朋友們工作繁忙沒有時間或沒有機會在平時誦讀經(jīng)文,于是設置了這樣的轉經(jīng)廊,。大家可以趁此機會來轉一轉經(jīng)筒,,就如同把轉經(jīng)筒內(nèi)的經(jīng)文誦讀一遍,如果您有時間也可以把我們108個轉經(jīng)筒全部轉過來,,這就如同誦讀了百遍經(jīng)文,,功德百倍,會保佑你福壽延年,。
在看完佛祖四相成道之一的“出生”以后,,我們來看一下佛祖四相成道中的“降魔”。眼前所看到的長26米,,高將近8米的大型銅雕,,展現(xiàn)的就是佛祖“降魔成道”的過程。我們可能會發(fā)現(xiàn)佛祖顯得有些憔悴,,這是因為佛祖剛剛經(jīng)歷了六年的苦行,,但仍沒有悟出解脫之道,于是他放棄苦行,,到河中洗去了六年的污垢,接受了牧羊女供養(yǎng)的羊奶之后,,稍微恢復了一些原氣,,便坐在一個菩提樹下,發(fā)了一個大愿:“如果今生不能求得正果,便再也不起來了”,。佛祖在樹下靜思七天七夜,,在他將要成佛的剎那間心魔來襲,有關享樂的誘惑,、財勢的誘惑,,美女的誘惑以及惡勢力的威脅一齊襲來。佛祖不為所動,,最終把它們一一降服,,終于得道成佛。
看完這個銅雕后,,我認為對于每個人而言,,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只有堅定信念,,戰(zhàn)勝自己,,才能有所成就。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見解,,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現(xiàn)在我們來到開闊宏偉的阿育王柱廣場,。四根經(jīng)幢中間高聳的石柱就是“阿育王柱”。為什么叫“阿育王柱”呢,,這就要從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王阿育王說起,。他比我國的秦始皇還要早一百多年,如果說秦始皇統(tǒng)一了中國的話,,那么阿育王就統(tǒng)一了整個印度,。我們知道,統(tǒng)一一個國家難免要經(jīng)歷很多的戰(zhàn)爭,。在阿育王年老時他覺得自己罪孽深重,,殃及無數(shù)生命,于是便在一位比丘的點化下皈依了佛教,,并把佛教定為國教,。在全國各地豎立這么一根石柱,石柱上都刻經(jīng)文以此來弘揚佛法,。所以如果說我們釋迦牟尼佛祖創(chuàng)建了佛教,,那么佛教的弘揚與阿育王是分不開。
這根整料雕刻的阿育王柱,,通高16.,。9米,,直徑1.8米,重達200噸,,用于手工雕鑿的小榔頭就可以用5噸的卡車裝一卡車,。因此,無論從高度,、重量,、價值,還是堅固方面,,都遠勝印度現(xiàn)存的“阿育王柱”,,是目前大陸上罕見的手工雕刻石柱,堪稱“中國第一柱”,。最頂端的四只獅子面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象征著要把佛教弘揚到四面八方,。獅子下面刻有法輪和四種動物,,分別為獅子、牛,、馬及大象,。法輪喻意法輪常轉的意思,獅子代表釋迦王族,,牛代表忍辱負重,,馬代表王子逃離皇宮,大象代表大行大力,。
阿育王柱是古印度佛法所行之處的標志,,它體現(xiàn)和見證著佛教文明承前啟后的發(fā)展歷程,也是國泰民安,、佛教興盛的標志,。在靈山景區(qū)瞻禮九龍灌浴的盛大場景,仰觀巍然聳立的阿育王柱,,遠眺矗立于群山之間莊嚴雄偉的靈山大佛,,這三大神奇的雕塑,三項艱巨的工程,,也正體現(xiàn)著靈山弘揚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增進人類文明乃至促進世界和平的任重道遠。
廣場左側矗立有“天下第一掌”,。它高達11.7米,,相當于三層樓房的高度,,寬5.5米,,僅手指直徑就達1米,,掌心千輻輪直徑2米,總重量達13噸,。這是按靈山大佛右手以1:1的比例復制而成,,也就是說形狀大小完全一樣。佛掌的印相為“施無畏印”,,寓意驅除眾生痛苦,,撫慰眾生心靈,令眾生無畏無懼,。對比如此龐大的手掌,,可見大佛的雄偉高大了。
因“佛手”與“福壽”諧音,,所以我們常說“摸摸佛手,,增福添壽;抱抱佛腳,,平安如意,。”既然有幸來到靈山勝境,,我們不妨帶著美好的心愿去摸摸佛手,,讓大佛為您驅除煩惱,保佑您一生平安,。
右側的大型青銅藝術珍品名為“百子戲彌勒”,,它高3米,寬7.8米,,重9噸,。斜倚而臥的彌勒神情和藹,笑容可掬,。在彌勒碩大的身體上,,塑有整整一百個正在嬉戲耍鬧的小頑童,各個形神各異,,栩栩如生,。您看:他們有的在疊羅漢,有的在拔河,,有的在拿小樹枝桶彌勒的肚臍,,更有調(diào)皮的竟然在彌勒身上撒尿。但彌勒一點也不為所動,,依舊樂呵呵,。
這些小頑童為何如此捉弄彌勒呢,?據(jù)說他們是在考驗彌勒的肚量,是否真如世人稱道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笔聦嵶C明,只有心胸開闊之人才是真正擁有快樂的人,。
通常我們會把靈山大佛景區(qū)簡單概括為一山,、一寺、一佛,。一山,,即小靈山。一寺,,就是始建于唐代,、且?guī)锥扰d廢的千年古剎祥符禪寺,。一佛,就是高達88米、被稱為神州第一佛的“東方大佛”——靈山大佛,。
走過分別代表自覺修行的普渡橋、大徹大悟的大覺橋和懂得報答恩情的慈恩橋即可進入千年古剎“祥符禪寺”,。正對的天王殿,,便是祥符寺山門,。殿內(nèi)供奉四大天王,,分別代表著風調(diào)雨順,寓意國泰民安,。為什么正面供奉的又是笑呵呵的彌勒佛呢,?因為佛分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過去佛是燃燈古佛,,釋迦牟尼是現(xiàn)在佛,,彌勒佛便是釋迦牟尼佛的接班人,但要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后才能繼承佛位,,所以稱之為未來佛,。其實現(xiàn)在我們所見的彌勒形象,并非彌勒本身,,而是依據(jù)五代時期的契此和尚,也就是常說“布袋和尚”的原型塑造而成,。因其形象和藹可親,,所以千百年來深得老百姓認可,。
彌勒背面的是寺廟護法神韋馱菩薩,他手拿降魔杵,能除一切妖魔鬼怪。韋馱與伽藍殿的關公是同一職位,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國防部長。手中的降魔杵位置不同含義就不同:杵地代表不掛單,,合掌捧在肘中,代表掛單,,還有一種向上,,說明寺院只留吃,,不留住。
走出天王殿,可以看到鐘樓,、鼓樓,。鐘樓里設置有“江南第一鐘”,。重12.8噸,,高3.5米,,下口直徑2.5米,由安徽蕪湖造船廠鑄造,。每年的元旦和除夕都會舉行隆重的撞鐘儀式,,因佛經(jīng)中記載人生有108個煩惱,每撞一下便能去除一個煩惱,,撞完108下,,你就去除人生的108個煩惱,所謂“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聽到鐘聲能解除煩惱,,增長智慧,。
站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尊佛,這尊佛高8米,,是江蘇著名的雕塑家吳顯林設計的,,他一共設計三尊小佛,,一尊是1米,一尊是2.5米,,還有一尊是8米高的小佛,,88米高的大佛就是根據(jù)這尊8米高小佛通過計算機放大11倍建造的。接下來氣勢雄偉的建筑,,則是寺廟正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一匾為樸老題寫,。它是專門供奉佛教締造者和最高層領導者——“佛”的大殿,,大雄是對佛祖釋迦牟尼的尊稱,意思是說佛有大智力,,一切無畏,。
走進來看到中間坐著的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說法相。佛祖的兩邊,,一老一少立著兩為弟子,,少者阿難,老者伽葉,,后面的火焰板是光明和溫暖的象征,,兩旁邊的抱聯(lián),是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原方丈茗山所題寫的?!吧届`地靈人靈,,靈心能成大佛;水凈空凈陸凈,,凈土即在此方”,。兩側是十六羅漢。后面則是由整塊漢白玉雕成的凈瓶觀音像,。
杏壇廣場有一棵古銀杏,那是我們祥符寺悠久歷史的見證,,植于唐貞觀年間,,已有近1400年的歷史,此樹姿態(tài)各異,,樹乳累結,。每年秋天枝頭都掛滿白果,人們都說這棵樹是鎮(zhèn)寺神樹,。
據(jù)說,,這棵千年銀杏曾數(shù)次遭到雷擊,,主干中間空心,其間藏有一條青色巨蟒,。巨蟒平時不出來,,每年八月中秋夜,都要從樹上游下來,,悄悄地繞寺一周,,然后返回樹洞。中秋夜看蟒巡寺成為祥符禪寺的一大盛事,,而善男信女們認為青蟒是神蟲,,到寺內(nèi)進香后,一定要到古銀杏樹前燒香磕頭,。寺里的和尚說每到白果豐收之時,,巨蟒便在樹內(nèi)搖動樹身,白果紛紛自動落下,,從而免去僧人采摘之苦,。后來有游方僧人說青蟒是青龍山山神。
要參與“平安抱佛腳”,,需要我們登上這道長長的階梯,,稱之為“登云道”。細心的游客會發(fā)現(xiàn),,靈山大佛腳下的登云道與中山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為他們的建造理念是一致的,在視差作用下,,登云大道的特點是:從下往上看,,只見臺階不見平臺,從上往下看,,只見平臺不見臺階,,登云大道一共218級,共分七個平臺,,正好符合俗語“救一生靈,,勝造七級浮屠”,因此登上登云大道也是一種修行,。
登云道中間設有七幅巨型石刻,,組成了一副靈山史卷,讓游客能夠了解靈山的歷史,。登云道上的一口古井,,稱為“六角井”,據(jù)說茶圣陸羽曾品過井中的泉水,,認為甘洌清甜,,非常推崇被譽為江南十大名泉之一,。
靈山大佛高88米,連同三層石頭基座在內(nèi)通高101.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樂山大佛還高出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銅佛像,。這一神州大佛坐落于太湖之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背靠小靈山,,北踏青峰,南面太湖,,地理環(huán)境十分優(yōu)越,。
靈山大佛佛體由1560塊鑄造銅壁板拼裝焊接而成的。如果加上蓮花座的440塊,,就剛好2000塊,。其中最大的有20多平方米,其他每塊銅壁板的展開面積平均4——6平方米,,全部銅板展開面積可達到9000多平方米,,約有一個半足球場大小??偣埠挠勉~725噸,,焊接它們的焊縫總長度達35公里。并且還要將它們都打磨光,,讓大家看不出焊接的痕跡來,。壁厚為6-8毫米。再來看一下大佛的蓮花座,,共有四層蓮花瓣組成,,每層22瓣,共88瓣,。凡捐資滿人民幣100萬元的,,可在一片蓮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千古流芳,。
有一點是值得介紹的:那就是大佛的“眼睛”,。
請你們不妨注意一下,不論你走近走遠,,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似乎始終在跟隨著你,,關注著你,。當你愈靠近大佛時,,大佛的“眼睛”似乎也是逐漸睜開、睜大……這是為什么呢,?難道“眼睛”真的會“動”的不成,?其實并不奇怪,這里絕沒有任何“神奇”的色彩,,是利用視覺差產(chǎn)生的效果,。靠的就是藝術魅力,,或者說是雕塑家的藝術功力,。
我們整個大佛建造運用高科技拼裝焊接而成,并且采用了完整的抗風,、防震,、耐腐蝕、避雷等措施,。靈山大佛是分塊鑄造,,然后再在現(xiàn)場將它們一塊塊地拼裝,焊接在一起,,使它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
大家想一想,這里面包含著多少技術內(nèi)容和多大的工作量呀,?,!盡管如此,但比起古代造銅佛的方法來說,,那又不知道要省多少事了,!
日本奈良有一尊古代的銅佛,叫做“奈良大佛”,,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日本人稱之為“國寶”,其實只有十幾米(14.8)高,,當時鑄造它的時候,,竟動用了260萬人,為當時日本全國人口的一半,。我們建造靈山大佛,,最多亦不過涉及到幾百人,而且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造成了,。這靠的是現(xiàn)代科技手段,,甚至還動用了航天技術。在這里還可以找到許許多多個“為什么,?”,。因此,,參觀靈山大佛,不僅可以獲得視覺上的震撼,,更能增長可不少科學知識,。
由于時間限制,我在這里只能談兩個“為什么,?”
第一個“為什么”是:安裝好的大佛,,為什么是“兩腳離地”的?
這是因為靈山大佛的總體設計方案采用的就是“整體懸掛”方案,。佛體銅壁板經(jīng)過拼裝焊接成整體以后,,是通過副支架、主鋼架直接懸掛在像樓房一樣的鋼筋混凝土主骨架上的,。副支架總共有四,、五千根,平均每塊銅壁板有2——3根,。整個佛像相當于有四,、五千只手從里面加以托著和拉著。這樣,,銅壁板可以鑄得盡可能的薄,,節(jié)省銅料,經(jīng)濟合理,。因此,,做到最下面一層銅壁板是離地的。
第二個“為什么”是:大佛頭上沒有看到避雷針,,它能防雷嗎,?為什么?
大佛頭頂上如果裝上一根避雷針,,像一根小辮子那樣翹在那里,,當然不好看!其實,,大佛頭上不是沒有避雷針,,而且有很多,所不同的是避雷針不是“尖”的,,而是“球形”的,,那就有298個發(fā)髻。人們都知道避雷針必須是尖頭的,,但是,,在英國及其殖民地范圍內(nèi)的避雷針都是“鈍”頭的。尖頭避雷針只能使自身免遭雷擊,卻保護不了鄰近地區(qū)也免遭雷擊,。鈍頭避雷針的情況就完全不同,,它自身雖然遭到雷擊,但因為接地良好而不受到損害,,但卻能以它為頂點,有效地展開一頂錐形保護傘,,使傘下的物體免遭落雷的傷害,。鈍頭避雷針更有利于形成閃電的通道。這樣,,螺形發(fā)髻的頂端,,豈不正好合適?,!
正由于靈山大佛的建造,,包含了這許多科技內(nèi)容。因此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靈山大佛的建成,,是我國國泰民安,、國力昌盛的象征。如果不是國泰民安,,誰還有心思集中精力造大佛呢,?如果沒有先進的科技和強盛的國力,怎么可能建成象靈山大佛這樣的大銅佛來呢,?
有人會問,,為什么要把大佛建在這里呢?
在沒有建靈山大佛之前,,中國已經(jīng)有四尊大佛,,分別是北方的山西大同云岡大佛、中原的洛陽龍門大佛,、西方的四川樂山大佛和南方的香港天壇大佛,,惟獨東方還沒有大佛。
1994年無錫市及馬山區(qū)各界人士決定修復祥符禪寺,,申請在寺后山坡新建一尊高達88米的靈山大佛,。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對新建靈山大佛十分重視,,親自前來考察,,并提出“五方五佛”的理論。他認為這里位于華東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加上這里地理條件優(yōu)越,,坐北朝南,面對三萬六千傾的太湖,建靈山大佛將改變東方無大佛的歷史,,完善“五方五佛”格局,。靈山大佛開光前后,趙樸初又多次蒞臨,?!拔宸轿宸稹睙o論從宗教、文化,、藝術,、科技或旅游的角度看,都具有深遠的意義和重要的價值,。從這個意義看,,靈山大佛不僅屬于無錫,而應該是屬于華東,,屬于全中國,。
十八、佛教文化博物館,、隨喜堂,、萬佛殿
靈山大佛基座上下三層,集聚著佛教文化的所有精髓,。走進底層基座的佛教文化博物館,,順“清涼世界”拾級而上,便可看到佛博館“鎮(zhèn)館之寶”——漢代金絲楠木雕刻的北京萬壽山五百羅漢堂,。另有展示佛教文化,、佛教藝術的佛教三大教派、三大石窟,、四大名山,、五方五佛,接著可乘電梯上蓮花寶座,,參與“平安抱佛腳”活動,,抱抱佛腳,一生平安,。
抱過佛腳,,從樓梯下到中層隨喜堂,堂內(nèi)可博覽佛教法器,,欣賞佛教詩畫,,聆聽佛教經(jīng)典,還可參加祈愿貼金,、佛光普照等特色佛教文化活動,。上層萬佛殿內(nèi),供奉有近萬尊靈山大佛的真身小佛像,萬佛朝宗,,氣勢恢弘,。
靈山勝境,山靈人靈,;靈山大佛,,佛大山靈!愿靈山大佛給大家?guī)盱`氣,、福氣,、運氣!歡迎大家再來靈山,!
靈山大佛導游講解詞篇三
暑假里,應朋友之邀,,和她一家一起去了普陀山,。
那天早上七點一刻,在上海南站的長途客運站上車,。經(jīng)滬杭,、杭甬高速,到了寧波擺渡到了舟山群島,。接著在沈家門坐快艇,,下午兩點左右,到了普陀山,。
一上岸,,就覺得海風習習,甚是涼爽,。朋友小林提醒我說:明天爬山,,可是很熱的!
到了賓館先洗澡,,稍事休息,,步行去了百步沙灘。上次去青島游覽沙灘,,已經(jīng)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重新回到大海母親的懷抱,還是立刻興奮起來,。雖然,,這海不是那么藍,這沙也不是那么白,。小孩子們都套著救生圈,,和浪花親近去了。這和熱帶風暴的人造波浪可不一樣。很快,,我就后悔沒有帶泳衣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也下海了,。雖然只在沒過膝蓋的地方趟趟,,可是接二連三沖來的浪花,很快就把我澆了個透,,從后來拍的照片看,,還是有點礙于觀瞻??墒钱敃r顧不了那么許多,。小林的孩子小熊,膽子很小,。我就拉著他,,眼看見浪過來了,我們就跳起來,。大喊大叫,。其實再跳也沒有用,因為人早就和浪花融為一體了,。人的這種和大自然親近的的欲望,,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真是巧,,在沙灘上還碰見了小陳的鄰居一家,。可見現(xiàn)在信佛的人可是真的不少,。
本來可以直接去吃飯的,,可是我那個尊容,再加上渾身粘糊糊的都是沙,,只好再回去洗澡換衣服,。
晚飯是在當?shù)厝思依锍缘摹D抢镆粋€居民新村家家都開了點,,家家生意興隆,。雖然大蝦、石斑魚,、大蟹之類的海鮮,,平常在上海也經(jīng)常能夠吃到,到底沒有這里的新鮮,。這里的海鮮就像從海里直接跳進你碗里的一樣,。小林他們一家每年都來普陀山,,每次都到這里吃飯,與老板一家很熟悉了,。吃完飯,。送了一個大西瓜給我們。又新鮮又甜,,在上海輕易也吃不到,。
第二天一早先坐船去珞珈山。據(jù)說那里是觀音娘娘的娘家,。來普陀燒香的人如果沒有沒有到這里,,那只是燒了一半香。
船開了半個小時,,靠岸上山,。山上有不少寺廟。我終于學會了如何燒香如何磕頭,。這天的溫度起碼三十五度以上,。大毒的太陽在頭頂上直曬著。這個暑假我天天窩在空調(diào)房里,,第一次體會什么叫做汗如雨下。衣服的整個后背都濕完了,,妝估計也花了,。這顯然不是適合爬山的日子??墒沁@么多香客一心向佛的心,,再毒的太陽也抵擋不住。一路上我沒有聽到一聲抱怨天熱的話語,,看到的,,都是滿臉的虔誠。小林說,,咱們來這里排毒來了,。我也有同感,不過我倒覺得這樣出汗,,真的有說不出的痛快,。大概十點鐘我們就坐船回到了普陀本島。我原以為可以去洗澡吃飯了,,可上了岸才被告知還有好幾個景點呢,!接下來去了紫竹林,觀音大佛等景點,。大熱的天,,又不是周末,,這里依然人山人海,揮汗如雨,。聽說前幾天觀音娘娘的生日那天,,這里更是水泄不通。飯店訂房價格翻了幾番,。
新的觀音大佛好像有無錫的靈山大佛那樣高大,,金碧輝煌,花了好幾千萬鑄造的,。我開始有點明白,,什么叫做佛靠金裝了。
中午吃了飯回去洗澡,,到了下午兩點鐘樣子,,出發(fā)去佛頂山。先順路去了普陀山最大的寺廟,,普濟寺,。看著,,看著,,拜著,拜著,,我忽然明白了人們?yōu)槭裁匆萜兴_,。信佛的人沒的說,就連我這樣對佛教文化了解不深的人,,看到了這樣美輪美奐,,金光閃閃,或威嚴,,或慈祥??兊芸雄鹊閷ざδ钠兴_,也是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地頂禮膜拜,。我一直認為,一個人,,就算再特立獨行,,也要有所敬畏。敬畏大自然,,這不肖說,,還要敬畏別人宗教信仰。中國是一個比較缺乏宗教信仰的國度,,無所敬畏的人,,可能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來,。舉個例子,信佛的人,,一般來說違法亂紀損人的事情就不太會做,。當然有些人嘴里天天念菩薩,供奉著菩薩,??墒亲约禾焯旄梢恍┤钡碌氖虑椋蚁肫兴_也不會去保佑他的,。
坐纜車上了佛頂山,,下來又游覽了慧谷寺。第二天游覽了小西天,。小西天山上都是尼姑庵,,香火明顯不如其他的寺廟旺。不過上面的銅殿還是值得一看的,。
小西天回來,,就去賓館拿行李。中午到了沈家門做旅游車,,下午六點左右,,到了上海。至此三天兩夜的普陀山之游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