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社會,,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不同的報告內(nèi)容同樣也是不同的,。怎樣寫報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報告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報告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一
在北京待了一周的時間, 在各個景點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是什剎海地區(qū) 和頤和園公園,。我的很多同學與我有同樣的感受,,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什剎海地 區(qū)和頤和園公園是老北京遺留下來的古老建筑,而除了這些,,北京留給我們的只 有鋼架建筑和仿古建筑,,讓人看了除了厭倦就是乏味。北京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 古城,,北京城不僅是遼,、金、元,、明,、清的“五朝古都”,而且早在西周時期便 是燕國的都城,。明清時期,,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進行改建的,全城分為官 城,、皇城,、內(nèi)城和外城四重,有一條 7.8km 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南起永定門,,北 抵鐘鼓樓,整個外城,、內(nèi)城,、皇城和宮城都以這條中軸線對稱展開,形成了完整 和諧,、舉世無雙的巨大建筑群,。而現(xiàn)在,除了孤零零的紫禁城和景山公園,,北京 的古城墻和古城門早已經(jīng)被拆除,,世界著名古都的稱號名不副實。近年來,,隨著 北京現(xiàn)代建筑的迅速發(fā)展,,很多建筑已經(jīng)違背了古都的文化內(nèi)涵。比如說,,位于 北京西客站的高大門洞上的大亭子和天安門廣場西側的國家大劇院就是其典型 代表,。北京西客站仿照景山的萬春亭建設,造型看調(diào)似具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但實 際上華而不實,,體現(xiàn)出一種強調(diào)形象而忽視現(xiàn)實功能的時代特色。國家大劇院被 稱為”漂浮在碧波中的水晶球”,, 但是這個與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極不和諧的建筑 橫亙在南北中軸線旁,,缺乏文化銜接,割裂了傳統(tǒng)與未來?,F(xiàn)在站在景山和天安 門城樓舉目眺望,,北京無不是林立的高樓,北京古都的傳統(tǒng)風水格局被禁錮在有 限的幾個地方?,F(xiàn)代城市的表情顯得蓬勃生機,,勢不可擋,但傳統(tǒng)古都的安寧與
北海公園四周的建筑群北海公園四周的建筑群
溫馨,,在目前城市急劇擴張的年代,,卻顯得寶貴和脆弱??粗@樣的“現(xiàn)代國際 大都市”北京,,我突然間想起建國初期梁思成先生的雙星閃耀計劃,如果當時的 計劃成型,,如果整個老北京城能夠完整的保存下來,,如果北京城市的定位從開始 就不是經(jīng)濟中心,我不敢想象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怎樣的宏偉與震撼:她以規(guī)整,、 恢弘為基調(diào),,以南北中軸線上的皇家建筑為主題,,以大片低矮、灰暗的民居襯其 崇高,、輝煌?,F(xiàn)在,由于現(xiàn)代建筑的發(fā)展,,北京已經(jīng)越來越四不像:不像“世界 著名古都”,,不像“現(xiàn)代國際大都市”,不像“宜居城市”,,不像“帝王之城”,。
古老北京的建筑是先祖留給世人的財富,維護古都風貌的問題顯得日趨緊迫,。北 京城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tǒng)建筑是無與倫比的,,天壇的祈年殿、皇城的天安門,、景 山上的萬春亭等是世界公認的北京標志性建筑,, 這是北京最為突出的特點和價值 所在,不管北京怎樣定位與發(fā)展,,都不能以犧牲自己的歷史文脈為代價,。
去北京感受最深的應該是人多車多。不論是公交還是地鐵,,絕不會給你留出 一片自己思考的天地,。即使在最后一班公交和地鐵上,也不能讓你放下一天沉重 的負擔好好享受須臾的輕松,。不論怎樣批判北京的城市的規(guī)劃,,不得不承認,北 京的交通規(guī)劃已經(jīng)很偉大了,,接近兩千萬的人口擁擠在一萬平方千米的地方,,每 天近千萬人次的人口流動,真是為難了那些交通規(guī)劃師們,。我在擁擠的地鐵上常 常在想,, 萬一地鐵出故障停止運行, 那北京城就得癱瘓了,。 雖然設計者很不容易,,
但是還是有幾點關于北京交通 的想法不得不說。第一,,雖然 北京實行了各種措施,,但是不 得不說北京的交通擁堵現(xiàn)象還 是很嚴重,如何更好的緩解交 通狀況,,還是一個長期而艱巨 的問題;第二,,為了防止堵車,, 北京有各色各樣的立交橋,從 而節(jié)省了等待紅綠燈的時間,。 北京是世界上立交橋最多的城 市,,在城區(qū)里到處是凌空飛架 的立交橋。但是從通行的狀況 來看,,北京的立交橋并不算十
美觀,但讓人眩暈的北京立交橋( 美觀,,但讓人眩暈的北京立交橋(上,、下)
分通暢。有很多立交橋經(jīng)常出 現(xiàn)擁堵,,其規(guī)劃設計和交通設 計備受質(zhì)疑,,甚至認為北京立 交橋的設計美觀大于實用;第 三,進入大城市,,明顯感覺到 私家車太多了,,雖然北京曾經(jīng) 采取過單雙號限行等措施,可 是北京擁堵的交通還是外地人 到北京最大的感受,。說了以上 幾點,,再籠統(tǒng)的提幾點建議: 1、控制中心城區(qū)車流量,, 借鑒國外城市的成功經(jīng)驗,,實 行進城收費制度,單雙號限行 等制度,。
密集的地鐵網(wǎng),, 密集的地鐵網(wǎng),但是還是不能滿足需要的,。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二
12月20日早上8點,,我們在匆忙的準備后,坐上了前往華南植物園的大巴,。在植物園門口和老師們匯合后,,開始了第一天的實習。
還在華南植物園門外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問周勁松老師:“這是什么植物?。俊北M管那可能不是什么藥用植物,,但我們所有人都記下了,。進園以后。老師一邊走一邊給我們講解,。有的是高大的喬木,,有的是匍匐的小草本,。只要是老師開講,我們肯定會將老師圍個水泄不通,。
這天我們在華南植物園內(nèi)主要逛了藥園和溫室,,見到了很多很多的奇花異草,但它們的奇異性真的讓我們很難再見他們一面,。一天下來,,老師講解和要求我們記住的,反而是更多的是在綠化草地上或墻角石縫里的那些所謂的雜草,,就好像:黃鵪菜,、一點紅等。
回到宿舍我們只能對著電腦整理照片,,一會兒就完成了,。
第二天,我們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前往了廣州鳳凰山,。同前一天一樣,。周老師一下車就開始給我們講。不過這天有點不同的是:我們每個小組都帶了袋子,、籃子,、標簽紙和枝剪。老師一路講解植物,,我們就一邊選擇性的采摘植物樣本,,為的是方便我們復習和記憶。
在鳳凰山上,,我們爬過了一個又一個山頭,,在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看到了很多很多我們曾經(jīng)以為很熟悉的植物,,如鹽膚木,、肖梵天花、刺蒴麻,、大頭艾納香,、懸鉤子、金毛狗等,。
以前,,我那些植物都是以平面的形式儲存在我們的腦海里,而經(jīng)過這么一天,,我們才真正地認識這些中藥,,讓它們從平面變成了立體的。老師也不遺余力地給我們講解了近200種植物,雖然我們不能完全記住這200多種,,老師講得多了,,我們才有印象,而且我們的筆記和采集的樣本都是很好的復習工具,。這天的學習效果,,比在公園逛好多了。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三
自然地理學及其相關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野外教學實習對本專業(yè)本科學生來說是一次啟蒙教育,,是以認識為重點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基)訓練的實踐過程,。其目的旨在通過短期的野外實踐使同學們對自然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進一步鞏固和掌握課堂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為以后我們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加深們對上學期所學習的關于土壤和植物的有關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們環(huán)旅學院09級地理科學與地信學生在辛曉十等老師的帶領下在桐柏淮源國家森林公園進行了為期五的野外實習考察,。
這次實習主要是通過老師講解、實地考察與實際操作等方法,,來識別不同的植物種類,、觀察土壤剖面及劃分土壤剖面的層次(水簾洞東)、垂直帶觀察(太白嶺),、采取與制作植物樣本(桐柏山腹地),、觀察植物群落演替的變化及對植物群落的調(diào)查(桐柏縣城郊鄉(xiāng)劉灣村龍?zhí)讹L景區(qū))。
桐柏縣位于豫南桐柏山腹,、南陽盆地東緣,、國道312公路和寧(南京)西(安)鐵路縱貫縣境東西,土地面積1941km2,,轄9鎮(zhèn)7鄉(xiāng),,總人口42萬。千里淮河于此處發(fā)源,,南北氣候在這里交替,,桐柏山連起豫鄂兩省,中原與南楚文化相互交融,。桐柏資源豐富,,區(qū)位優(yōu)越。桐柏地處,,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種類繁多,宜林山坡164萬畝,,連片草場40萬畝,,森林覆蓋率50.1%,被專家譽為“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資源富集,,尤以旅游、礦產(chǎn),、林果,、畜牧、水產(chǎn),、土特產(chǎn)著稱,,被譽為“全國特大資源寶庫縣”。已探明礦藏56種,,全縣人均可采礦量價值是全國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采礦量價值是全國平均值的25倍。其中,,天然堿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譽為“中國天然堿之都”,。有全國最大的露天金礦銀洞坡金礦,、全國四大銀礦之首的桐柏銀礦。盛產(chǎn)木瓜,、板栗,、茶葉等農(nóng)副土特產(chǎn),被稱為“木瓜之鄉(xiāng)”,。
桐柏山屬于秦嶺——大別山褶皺帶,,崛起于太古代到元古代,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運動,,中間經(jīng)過加里東運動,。大致走向為西北——東南走向,其西為長江流域,,東為淮河流域,,其分水嶺大致為固廟——太白頂盤山公路一線。特殊的地質(zhì)形成過程使地貌結構復雜,,由南向北,,溝谷發(fā)育,切劃深度較大,。因而奇山異石較多,,地下礦產(chǎn)十分豐富,初步探明礦藏達60種,原礦價值人均占有量是全國人均數(shù)的14倍,。這里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質(zhì)純堿礦,有位居國內(nèi)四大銀礦之首的露天開采金礦,,還有在世界首次發(fā)現(xiàn),,被國際礦物質(zhì)學會命名的“桐柏礦”和“圍山礦”。國際礦物質(zhì)學會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學者到這里考察,,桐柏山被學術界稱為“中國地質(zhì)之謎”,、“地質(zhì)博物館”、“地質(zhì)櫥窗”,。紅石崖為景區(qū)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層,高數(shù)百米,,望若紅霞,,上多溶洞、瀑布,、溫泉,,為景區(qū)不可多得的勝景。桐柏山還是南北氣候的過渡帶,,江淮兩大水系的分界線,。既有北國山體的雄渾,,又有南疆風光的秀麗,。因此,奇山異石眾多,,山泉瀑布隨處可見,,植被完好,動植物各類紛繁,,南北交匯,,相互滲透。具有良好的過渡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植物區(qū)系南北兼容,,稱為中原獨特的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自然植被成為景區(qū)一大獨特的景觀,。
1.土壤剖面的挖掘
①選擇標準:土壤剖面要具有自然的代表地帶性,,還要盡量減少人為的影響,,不應在道路兩旁,,也不能位于山腳因為山腳有山上土壤堆積,,不具代表性,。應該選擇在山腰地帶,。
②挖掘標準:土壤剖面應挖掘一個寬 1m、深達母質(zhì)的坑,,必須沿山坡垂直與水平挖下去,,剖面與山坡的等高線平行,為了便于觀察剖面應呈斗型,。還要注意要保留枯枝落葉層,。剖面上方人不要踩,否則會影響腐殖質(zhì)層性狀,。
2.土壤剖面的分析描述(表)
在桐柏山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有植物種類2019多種,,我們在實習的第一天主要是認識一些植物,然而我們所認識的植物卻不足100種,。下面就簡單介紹下我們所認識的部分植物種類:
1,、國槐:豆科,喬木,,奇數(shù)羽狀復葉,,葇狀花序,豆粒狀果實,。
刺槐:豆科,,喬木,又稱洋槐,,帶托葉刺,。
龍爪槐:豆科,喬木,,是國槐的變種,,在生長期時把芽打掉而就成。
紫穗槐:豆科,,灌木,,羽狀復葉,卵形,、基部圓形,,兩邊都有白色柔毛、穗狀花須,。
2,、辛夷:木蘭科木蘭屬,又名木蘭,、紫玉蘭,,為中國特有植物,年幼時皮光滑,,年長時皮粗超,?;ㄗ仙淙~,,是優(yōu)良的綠化植物,,可入藥。
3,、梧桐:樹干通直,,樹皮淺綠色光滑。葉子厚紙質(zhì),,有缺刻,,曲裂,掌狀三裂,。果實是蓇葖果,,屬梧桐科。
泡桐:玄參科,,葉子紙質(zhì),、無缺刻,葉子背部有絨毛,,花呈喇
狀一般為紫色,,枝干有髓。
懸鈴木(法國梧桐):一般作為行道樹,,果實有三球(一球的為美國梧桐),。
油桐:球形果實,大戟科,,葉基有兩個紅色腺條,。
4、棕櫚:棕櫚科,,葉鞘纖維質(zhì),,包莖,,葉柄長,,葉圓扇形,所以又扇子樹,,掌狀深裂,,葉脈為輻射狀平行脈。
5,、河南楊:楊樹有20多種,,葉子邊緣波浪形鋸齒狀,兩側壓扁葉尖較尖,,屬楊柳科,,總脈狀花絮形成的果實,。
柳:楊柳科,葉子條形葉,,葉脈只有一條,。
6、油菜:十字花科,,角果,。
7、花椒樹:樟科,,葉軸有狹翅,,小葉有5-7片,莖上有皮刺,,奇數(shù)羽狀復葉,,果實是球形(花椒)。樟科一般具有皮刺,,葉軸有狹翅,,果子有辛香味,樟科還有野山椒,,它的刺較大,。
8、雪松:寶塔形樹形,,一束7~15針以上,。
9、銀杏:叉狀脈,,叉狀分枝,,也有缺刻,邊緣不十分整齊,。
10,、楝樹:屬于楝科,奇數(shù)二回羽狀復葉,,葉子是倒卵圓形,,葉緣有粗鋸齒,奇數(shù)二回羽狀復葉,,互生,,它的果實是橢球狀,圓錐花序,。
11,、香椿:楝科,奇數(shù)羽狀復葉,。臭椿比它的葉基部多了兩個線點
12,、枸樹:屬??疲~子掌狀深裂,,花為粉紅色毛絨花,,聚花果實。
13,、枇杷:葉輪生,,葉子是厚革質(zhì),葉緣是粗鋸齒,,葉輪生,,果實球形,屬薔薇科,,葉面不平整,,有凹凸感。
14,、金銀花(二花):忍冬科,,二花瓣,右旋纏繞,。
15,、女貞:大葉女貞的葉子光滑革質(zhì),卵狀,,羽狀側脈,,卵狀,葉緣是披針形,,球狀花序,,喬木。
小葉女貞是球狀圓錐花序,,灌木,,葉紙質(zhì)。
16,、紅葉李:屬薔薇科,,灌木。
17,、楓楊:胡桃科,,果實帶翅,葉柄具狹翅,。羽狀復葉,葉子革質(zhì),。18,、合歡樹:葉子較小,,二回羽狀復葉。粉紅色傘房花序,,小葉小,,葉長有1cm左右。屬于豆科,。
19,、荷花玉蘭: 木蘭科,常綠喬木,,葉子是大型白色,,厚革質(zhì),葉被帶銹斑,,花在葉后開,。
白玉蘭:落葉喬木,先開花后展葉,,軟革質(zhì)葉,。
20、側柏:柏科,,屬常綠喬木,,干皮淡灰褐色,條片狀縱裂,。小枝排成平面,,兩中央葉與兩側葉交互對生,雌雄同株異花,。
圓柏(龍柏):蠟質(zhì)狀葉,,葉子不在一個平面上。
翠柏:柏科,,葉子只有刺狀葉形,。
21、大葉黃楊(冬青):衛(wèi)茅科,,葉厚質(zhì),,帶鋸齒。
小葉黃楊:黃楊科,,葉全圓,。
22、鹽膚木:漆樹科,,葉柄具翅,,林下灌木。
23,、馬尾松:松科,,兩針一束,,針較軟,荒山綠化的先鋒樹種,,耐瘠薄,,樹木可很高大。
油松:松科,,兩針一束,,針較硬。
24,、黃荊:掌狀復葉,,馬鞭草科。
26,、枸骨樹:葉盾牌形,,邊緣帶刺。
27,、杉樹:松科,,常綠喬木。樹干端直,,樹形整齊,,針狀葉,較硬,。
植物標本包含著一個物種的大量信息,,諸如形態(tài)特征、地理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類和植物區(qū)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學依據(jù),也是植物資源調(diào)查,、開發(fā)利用和保護的重要資料,。我們可以通過標本來了解植物,所以植物標本的制作是有實際意義的,。
(1)標本的采集
采集要求:①標本要大于臺紙,。②標本在采集過程中要選擇葉子無蟲眼和缺損的。③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稀有的植物,。④草本植物要采全株,掘出根部,,保持完整:蕨類植物要采全株,,帶孢子囊與根莖;種子植物花、果實至少要有其一。
(2)標本的制作
① 把采集的植物固定在臺紙上,,分兩種方法,,一是用白乳膠粘貼,、二是用針線固定(尤其是根和莖);
② 放的時候要美觀,,一般把植物豎放在臺紙上,草本植物太高大時,,中間莖可剪掉一部分,。也可把植物彎成u型或z型;
③固定葉子的時候以正面為主,也要有部分背面;
④對于比較濃密的葉子要進行修剪,。剪去葉子時要留下葉柄,,顯示此處有葉子。 若為復葉剪去葉子的一邊;
⑤刷保護膜:要對白乳膠進行調(diào)試,,當白乳膠刷在植物上時,,植物不變色方可。
植物群落的調(diào)查目的是:1,、識別植物群落,、2、了解植物群落的結構及其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3,、闡明植物群落和環(huán)境因素的關系
樣方法是研究植物群落數(shù)量特征的主要方法。
ⅰ樣方位置要選代表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植被狀況
ⅱ樣方的面積選取方法:隨機選取一個最小面積地塊,,統(tǒng)計其中植物的種類和種數(shù)與種類,,然后逐漸向外擴展地塊面積,沒擴展一次登記一次新發(fā)現(xiàn)的種類,,這樣不斷擴大地塊面積,,直至基本上不再增加新物種為止。
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都是按照經(jīng)驗來選取樣方面積,。一般來說熱帶地區(qū)樣方面積較大,為100*100m,,而北亞熱帶就較小了,,喬木用10*10m面積的,而草本地用2*2m就可以了,,溫帶一般用8*8m的樣方,。
我們在劉灣村一具有代表性的山麓對該地進行了植物群落的調(diào)查,采用樣方法,,用標尺線山腰圍成一個10x10平方米的正方形樣地,,統(tǒng)計其中植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種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或階段)被另一種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或階段)替代的順序過程,。生態(tài)系統(tǒng)演替的原因可分為內(nèi)因和外因。內(nèi)因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內(nèi)部各組成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它是生態(tài)系統(tǒng)演替的主要動因,。以內(nèi)因為動因的演替,稱為內(nèi)因演替,。外因是外界加給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各種因素,。以外因為動因的演替稱為外因演替。
在我們實習的地方,,一進山門看見的山上的植物基本上都是馬尾松,,因為它是荒山綠化的先鋒樹種。往里走可以看見馬尾松逐漸減少,,山上為常綠針葉落葉混交林,,再往里走馬尾松基本上消失,屬于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到了實習地點后,,植被變成與當?shù)貧夂颉⑺南噙m應的植物并最終演替成當?shù)氐捻敿壢郝洹?/p>
指在山區(qū)由于海拔高度的變化而形成不同的植物分布帶而言,。從低海拔處向高海拔處上升,,每升高1oom,年平均溫度約下降0.6℃,,而相對濕度卻有增加,。垂直分布的模式是從熱帶雨林過渡到闊葉常綠樹帶、闊葉落葉樹帶,、針葉樹帶,、灌木帶、高山草原帶,、高山凍原帶直至雪線,。
在我們所實習的太白嶺,海拔高度<500米屬于常綠針葉林,,500米<海拔高度<800米屬于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800米<海拔高度<1000米屬于落葉闊葉林,>1000米屬于亞高山草甸和灌叢,。
在夏至未至的五月初,,我們在辛老師的帶領下在桐柏山進行了為期四天的野外實習。這次短暫卻充實的實習讓我收獲頗豐!野外實習將老師課堂所講的知識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加深了對課堂所學基本知識和理論的理解,,培養(yǎng)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維能力,。
這次實習也是一次艱苦的行程,我們每天都要走幾十里的山路,,在這里,,我們觀賞了水簾洞風景區(qū),登上了海拔1140的太白頂,,還有淮河源,,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前進不掉隊!我們逐步樹立艱苦奮斗的思想作風和勇于探索的科學求實精神,。在行進的過程中,,同學之間互幫互助,,鍛煉了大家的團隊精神,,增進了相互之間的友情!
此次實習認識了很多原來經(jīng)常見到卻說不出名字的植物,采集并制作了數(shù)十種植物標本,,初步掌握這些動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生長生活習性、所屬科目,、分類地位,、生態(tài)分布等知識。了解組織專業(yè)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學會動植物標本的采集,、處理及制作,為將來從事工作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
這次的野外實習使同學們對地理科學有一個基本的初步的了解,,培養(yǎng)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同學們的情操,,達到轉(zhuǎn)變和鞏固學生專業(yè)思想和提高從事專業(yè)工作的興趣,。
通過實習,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生物方面知識的匱乏,,對野外實習的準備不充分等問題,。還有就是桐柏山的各項實習條件不是太好,植物,、土壤的實習還是到寶天曼效果會更好一點,。
實踐出真知,地理學專業(yè)更是如此,,我們的實習也正是把我們所學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逐步成長,。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四
通過接近兩年的學習時間,,我們學習了植物學、動物學、植物資源學和基礎生態(tài)學等科目,,我們學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但為了讓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對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進行補充和深化,,在2013年7月8日至7月13日,我們北方民族大學2011級生物技術專業(yè)的學生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參加了為期一周的野外實習,。我們依次進行了賀蘭山,、鳴翠湖以及白芨灘的實習,接觸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這三個地點介紹如下: 蘇峪口位于寧夏銀川市賀蘭縣賀蘭山,,滾鐘口風景區(qū)北部的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距銀川市約40公里,是賀蘭山的又一著名旅游景區(qū),,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年平均氣溫8.5℃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 800小時~3 0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無霜期185天左右。蘇峪口山體巍峨,,林海連綿,,樹種繁多,一年四季蔥蘢茂密,。它北距沙湖旅游區(qū)35公里,東邊西部影視城12公里,,南靠西夏王陵30公里,是寧夏十大精品旅游景區(qū)之一,。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在近萬公頃的范圍內(nèi),,高聳入云的油松,、村松、云杉等天然林木一望無際,;吐紅的櫻桃,,掛紫的丁香,披粉的蒙古扁桃等平分秋色灌木遍布山谷溝壑,。層層林海造就的四季景觀,,色彩斑斕,變化無窮,,令人叫絕,。 鳴翠湖生態(tài)旅游區(qū)位于銀川市興慶區(qū)東側,,西距市區(qū)9公里,東臨黃河3公里,,總規(guī)劃面積6.67平方公里,,是銀川市東部面積最大的自然濕地保護區(qū)。鳴翠湖是黃河古道東移鄂爾多斯臺地西緣的歷史遺存,,是明代長湖的腹地,。這里湖光戲柳,草樹煙綿,,百鳥翔集,,魚躍其間,遠望水鷺雙飛起,,近看風荷一向翻,。塞上雄渾,江南秀色,,豁豁然集于葦浪水波間,。湖中有自然植物109種,鳥類97種,,最著名的有黑鸛,、中華秋沙鴨。每逢春夏,,成千上萬只鳥在這里繁衍棲息,。
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總面積為74843公頃,其中核心區(qū)面積31318公頃,,緩沖區(qū)面積18606公頃,,實驗區(qū)面積24919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荒漠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典型的荒漠野生動植物資源,。范圍在東經(jīng)106°20′至106°37′,,北緯37°49′至38°20′之間,東自寧蒙邊界在明長城交匯處為
起點,,向南至黃草溝口西1公里,,經(jīng)任家莊西2公里向南至甜水河道班小路與307國道交叉處,沿307國道拐至公井子橋,,向南至老圈坑小路口,,沿古羊鐵路至大疙瘩瘤子向南到金家沙溝口、再至雞心溝口,;南自雞心溝口向西至散杈子北2公里處,,再向西拐至龍坑井南1.5公里處,延至車路溝羊圈東1公里處,;西以車路溝羊圈東1公里處,,向北沿1250米等高線拐至狼永公路k10號樁,,經(jīng)掏葫蘆至東干渠向北延伸1.2公里經(jīng)廟梁子溝至東干渠泄洪道,向北沿1150米等高線穿越海子墩,、307國道,、慶溝、天池溝至橫城,;北自橫城沿明長城向東至寧蒙邊界交匯處,。調(diào)整后保護區(qū)共設核心區(qū)3處,即北部貓頭刺荒漠核心區(qū),,中部檸條群落荒漠核心區(qū)和南部貓頭刺—沙冬青荒漠核心區(qū),。
1.實習內(nèi)容
⑴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
⑵群落的基本特征分析
⑶昆蟲標本的采集,、制作
2.實習意義
(1)印證,、擴大、鞏固和加強課堂教學內(nèi)容,。植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淺的科學,。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只有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強感性認知,,才能得到鞏固和加強,,也只有通過野外實習的實際活動,才能起到擴大知識范圍,,擴寬知識領域的作用,,是學生真正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為將來勝任本專業(yè)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觀察、比較,、分析植物界個大類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探討各類群之間的形態(tài)特征和親緣關系充分認識植物有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由水生到陸生的演化趨勢,,樹立唯物主義的科學觀。
(3)正確認識動物,、植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在自然界中,出極端的例子外,,每一個物種都不會是一個孤立的有機個體,,而總是以群體的形式存在與自己的分布區(qū)中,個物種之間不是雜亂的堆積,,而是構成一個有序的空間格局,,他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些知識只有在自然環(huán)境中,,才能夠加深理解。
(4)重點認知各大植物類群中常見科,、屬的特征及其經(jīng)濟價值,,為合理地開發(fā)、利用和保護植物資源打好基礎,。
(5)利用毒瓶殺死捕獲的昆蟲,,使昆蟲標本長期的保存下去,清晰地顯示生物體的外部形態(tài)和內(nèi)部構造,,長期保持生物體的原來色澤,。
(6)通過野外實習,初步學會和掌握植物學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動物學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加深對動物和環(huán)境之間關系的認知,培養(yǎng)獨立工作能力,。
(7)采集植物,、動物標本,充實植物,、動物標本室,,為植物、動物教學和科研提供第一手資料,。
3.時間與地點
⑴ 2013.7.8,,賀蘭山蘇峪口(山地)
⑵2013.7.10,鳴翠湖(濕地公園)
⑶2013.7.12,,靈武白芨灘(荒漠草原) 二,、實習內(nèi)容
(一)、植物學
1.實習工具的準備:
標本夾,、測量尺,、廣口瓶、采集袋,、采集袋,、白紙、繩子,、修枝剪,、號牌(標簽)、小鏟子,、鉛筆,、橡皮,、標本板、吸水紙,、白繩,、解剖工具
1.1標本夾
供采集標本和壓制標本之用,是用木板條作成的長約 45 厘米,,寬約 30 厘米的木制夾板,。標本夾分為背夾和壓夾兩種,前者最好是裝有尼尼龍搭扣和背帶,,以方便在野外采集時隨時將標本壓入標本夾中,, 防止采集的標本失水皺縮; 后者適用于標本的集中壓制,。
1.2.枝剪
用以剪斷植物的枝條,,通常有一般修枝剪和高枝剪(長柄修枝剪)兩種。
1.3.小鏟子
用以挖掘植物的根,、鱗莖,、球莖、根狀莖等地下部分,,或石縫中的植物,。
1.4. 采集袋
在采集過程中裝新鮮標本材料時使用,是用便于攜帶的塑料或其它材料做 成的袋或包,。
1.5.吸水紙
用以壓制標本時吸收植物水分之用,,各種紙張均可,但以吸水性強的麻皺紋紙為佳,。
1.6.繩子
在捆壓夾時使用,。
1.7.測量尺
用于測量長度。
1.8.野外采集記錄本
在野外采集時, 用于記錄植物的產(chǎn)地,、生境,、特征等各種應記事。
1.9.號牌(標簽)
用硬紙做成,,系于每個標本之上,在野外填寫采集人,、采集號,、采集地等信息。
1.10.鉛筆,、橡皮等文具用于填寫采集記錄和號牌等,。
1.11.照像機用于拍攝植物形態(tài)、生境,、居群,、植被等的圖像資料,。
此外,還應根據(jù)需要和條件帶上望遠鏡,、手電筒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和常用藥品等,。
2.植物標本的采集方法
2.1采集對象及采集要求
(1)采集植物時,根據(jù)要求,,采集完整的有著營養(yǎng)器官,、花和果實的植株,因為花和果實是鑒定植物的依據(jù),。
(2)有些植株體型較大,,在采集時,只能采集植物體的一部分,。為使整個植株的形態(tài),、大小和其他特征在采集的標本上得到最真實的反映,在采集標本時,,必須通過觀察,,首先確定采集植株的哪部分才有代表性。這樣也是對于植株的保護,。
(3)采集草本植物時應該才帶跟的全草,,如發(fā)現(xiàn)基生葉和莖生葉不同時,要注意采集生葉,。而高大的草本,,采集后可將植株折成“v”或“n”字形,然后再壓入標本夾內(nèi),,也可將植物選取上,、中、下三段具代表性的部分,,分別壓在標本夾內(nèi),。
(4)喬木、灌木或特別大的草本植物,,只采其植物體的一部分,,但應注意采取的標本應盡量能帶表植物的一般特征,有可能的最好拍該植物的的全形照片,,一步標本之不足,。
(5)雌雄異株的植物,應分表采集雄株和雌株,,以便研究用,。
(6)水生草本植物提出水后,很容易產(chǎn)成一團,不一分開,,例如,,金魚藻、水毛茛等,,遇此情況,,可用硬質(zhì)版在水中將其拖出,連同紙板一起壓入標本夾,,這樣可保持其形態(tài)特征的完整性,。
2.2采集植物標本的注意事項
(1)注意標本的完整性。除采集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外,,還必須具有花和果實,,因為花果實是鑒定植物的重要依據(jù),例如,,傘形科,、十字花科等,沒有花,、果實是無法鑒定的,。
(2)注意采集健康的植株做標本。所謂“健康植株”是指那些沒有病蟲害的植株,。一方面是為了保證標本各性狀的的完整,、準確;一方面也是為了使標本能夠長期保存,。
(3)應分別采集雌株和雄株,,分別編號并注明它們之間的關系。雌雄同株植物,,最好兩種花都能采到,。
(4)最常見的應該就是草本植物了。采集草本植物時一般應采帶根的全草,,采集時連根挖出后,,洗凈泥土后壓制。如果植株很小,,應采集若干個體,,以便研究方便及在制作標本時布滿臺紙。高大的草本植物,,可將其折成“v” ,、 “n”或“w”字形壓入標本夾,這樣便可在空白處放上標簽紙,。
(5)在我們的實習中,有些植物的花或果實很容易破碎,或萎焉,,必須在采集后馬上壓入標本夾中。
(6)在采集時,應該特別注意每份標本只能含有一個種的標本,。其實皺紋紙每組都十分充裕,。
2.3標本采集記錄
標本采集記錄是植物的重要檔案。采集時編寫的號碼和采集的地點,。
2.4標本的清理
標本采集后在制作前還必須經(jīng)過清理,,目的是除去雜質(zhì),是要展示的特征更為突出,。首先除去枯枝爛葉及凋萎的花果,,若葉子太密集,還要適當修剪,,但要留一點葉柄,,以示葉片著生情況。其次是用清水洗去泥沙雜質(zhì),。清洗時不要損傷標本,。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五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深對基本理論的理解,,掌握基本的野外調(diào)查工作方法和一些簡單的技能。
2,、通過野外實習,,了解調(diào)查地區(qū)氣候、地貌,、母質(zhì)等成土因素的特點及其和土壤發(fā)生的關系,。
3、通過對土壤的觀察和采集,,掌握主要土壤類型及其發(fā)生演變和分布規(guī)律,,學會土壤剖面點的選擇和修整、土壤剖面層次劃分,,形態(tài)描述和記錄,。
4、了解人類活動對土壤形成和變化的影響,。
地點:浙江省杭州地區(qū)
時間:2019年8月27日—2019年9月2日
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西端,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國東南部交通樞紐,。杭州市區(qū)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16'、東經(jīng)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區(qū);東北部和東南部屬浙北平原,,河網(wǎng)密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總面積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蕩,、水庫占8%,。
杭州地區(qū)處于中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qū),。四季分明,,溫和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2℃,夏季平均氣溫28.6℃,,冬季平均氣溫3.8℃,。無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6%,。
杭州地區(qū)大地構造處于揚子準地臺錢塘臺褶帶,中元古代以后,, 地層發(fā)育齊全,,巖漿作用頻繁,地質(zhì)構造復雜,,成礦條件較好,。近期由于現(xiàn)代構造運動趨向緩和,地震活動顯得微弱,,地殼相當穩(wěn)定,。區(qū)內(nèi)地層出露和巖石種類組成較齊全,地質(zhì)構造復雜而地貌類型多樣,,有火山熔巖地貌,、構造地貌、巖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變化大,,山、丘,、崗,、溝和平原組合,更添人類文化(特別是杭州城市文化)因素影響之疊加,。由于以上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因素的作用,使杭州市域土壤,、植被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和區(qū)域性的特點,。
上述各內(nèi)在因素(包括巖石、構造,、地貌,、氣候、土壤,、植被和人類文化等)及其彼此間的共同作用,,鑄就了杭州地域綜合體系統(tǒng)(包括杭州自然地理綜合體系統(tǒng))
2019年8月28日 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
森林土壤土壤剖面
枯枝落葉層
腐殖質(zhì)層
淀積層
從照片中的剖面可見這一森林土壤成土母質(zhì)主要是火成巖,較灰?guī)r更易受到風化,,其風化層疏松通透性能好,,有利于土壤形成和發(fā)育,因此土層發(fā)育較厚,,土壤剖面整體呈現(xiàn)黃棕色,,腐殖質(zhì)層為灰色,由于出于森林地帶,,微生物對枯枝落葉的分解作用較活躍,,有機質(zhì)和各種養(yǎng)分的含量較為豐富,因而土壤呈現(xiàn)疏松的團塊狀和細粒狀,,這種土壤結構內(nèi)部的有機質(zhì)以嫌氣性分解為主,,分解過程相對緩慢,有利于養(yǎng)分的保存,,同時也有利于水分的保持,。腐殖質(zhì)層和淀積層在顏色上分層不明顯,只在結構上有所不同(見附錄1號圖-從左到右)
2019年8月29日 浙江玉皇山
森林土壤土壤剖面
枯枝落葉層
腐殖質(zhì)層
淀積層
采集點處于丘陵緩坡,,屬于地帶性土壤形成環(huán)境,,成圖母質(zhì)主要是灰?guī)r,受水熱條件影響較大,,礦物分化明顯,,剖面主體呈現(xiàn)紅棕色,分層較明顯(見附錄左二),。腐殖質(zhì)層為灰黑色,,較薄;0-15厘米;淀積層呈現(xiàn)紅棕色,,在16厘米以下,土層發(fā)育較厚,。
2019年9月1日 富春江地區(qū)新沙島
水稻土樣
耕作層
犁底層
滲育層
該農(nóng)業(yè)土樣取自新沙島中部,,取樣深度為60厘米,此時水稻處于拔節(jié)期,。仔細觀察可見照片中土壤顏色是有所區(qū)別的(見附錄左三),,a層為耕作層,約0-20厘米,,呈現(xiàn)青灰色,,夾雜有銹斑;p層為犁底層,約20-25厘米;w層為滲育層,,黃色,,以氧化狀態(tài)為主;土樣出現(xiàn)這樣的分層主要原因在于人類生產(chǎn)活動的影響:在土壤淹水期間,物質(zhì)交換主要在水土界面上進行,,尤其以水中溶解氧的擴入影響最大,。由于與表面水相接處的表土中氧的濃度較高,導致出現(xiàn)比下面土壤顏色為淺的氧化層;下部由于氧的來源被隔斷,,加上微生物的活動會消耗一部分溶解氧,,使有機還原物質(zhì)不斷產(chǎn)生,導致土壤呈現(xiàn)一種青灰色,。當排水干田后,,氧氣沿水稻根孔擴入,使得根孔壁被氧化成銹色,,而在銹管之間仍為還原狀的灰色,,在土團結構面也有類似現(xiàn)象,水稻土上層銹斑多于下部,,同時銹斑也反映了水的周期性,。此外,人類的施肥活動也對土壤有機質(zhì)的積累和礦物質(zhì)的分化溶解有很大影響,。
旱作土樣(中間)
腐殖質(zhì)層
淀積層
母質(zhì)層
a層約為0-26厘米,,有銹紋銹斑但不明顯;b層26-75厘米,銹紋銹斑較多;c層在75厘米以下,,銹紋銹斑很少,。由于銹紋銹斑的形成主要與農(nóng)業(yè)灌溉時水的周期性影響造成的氧化還原環(huán)境的交替有關,旱作土處在還原環(huán)境下的時間較短,,大部分時期都處于氧化環(huán)境,,因而不會像水稻土出現(xiàn)青灰色的土層,而是在間歇的氧化還原條件下,,由氧氣沿根孔擴散使根孔壁形成銹紋銹斑,。
自然土剖面
腐殖質(zhì)層
母質(zhì)層
a層友誼黑色土層,,深度為5-7厘米,上面種有樹木,,因此有枯枝落葉參與土壤有機質(zhì)的積累;c層為耕作土,,沒有明顯的b層。該土樣取自洲頭,,是新成土,,以沙為主,土體很疏松,,有明顯的分異現(xiàn)象,,土壤中還有很多根系,說明該處土壤處于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環(huán)境所以有生物出現(xiàn),。
實習過程中的問題整理
1、大奇山,,玉皇山同屬紅壤,,為什么兩地土壤的a、b層色彩均有差別?
答:由于玉皇山植被發(fā)育時間久,,保護較好,,土壤物質(zhì)交換穩(wěn)定,有機質(zhì)積累較多;大奇山屬于被破壞以后又逐漸恢復的山體環(huán)境,,因而土壤中的有機質(zhì)不如玉皇山地區(qū)豐富,,所以腐殖質(zhì)層顏色比玉皇山森林土壤的腐殖質(zhì)層為淺。另外,,大奇山成土母質(zhì)是火成巖,,玉皇山成圖母質(zhì)則為灰?guī)r,因此兩種巖石風化程度不同,,灰?guī)r在南方更易風化,,因此土壤中有機質(zhì)積累也較豐富,所以使得玉皇山采集土樣的淀積層顏色深于大奇山所采集的土樣,。
2,、水稻土、旱作土與自然土壤差別很大,,這是為什么?
答:主要是人類活動的影響作用顯著:施肥影響了有機質(zhì)的積累,,增加了礦物質(zhì)的分化溶解;耕作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和氧化程度,日照,、風化加速了礦物質(zhì)的風化分解;灌溉形成了氧化還原交替的環(huán)境。這些人為因素是自然土壤采集點所沒有的,,因此雖然水稻土,、旱作土和自然土壤在水平距離上相隔并不是很遠,,但差別卻很大。
3,、洲頭所取的自然土壤樣本中只有a,、c層,a層很薄,,缺少b層,,為什么?
答:a層為腐殖質(zhì)層,也可稱表土層,。包括有機質(zhì)的積累層或物質(zhì)淋溶層,。該層生物活動最為強烈,進行著有機質(zhì)的積累轉(zhuǎn)化作用,。而洲頭土壤由于是自然土壤,,而且上面所生長的植物生長時間較短,枯枝落葉相對較少,,生物活動不是很活躍,,加之江水的影響,故而a層土壤發(fā)育較薄,。缺失的b層為淀積層,,是由物質(zhì)淀積作用形成的。本層淀積物主要來自土體上部,,也可以來自土體下部及地下水,,由地下水上升,帶來水溶性或還原性物質(zhì),,因土體中部環(huán)境改變而發(fā)生沉積聚集,。洲頭由于靠近富春江,江水間斷性的漲落沖擊洲頭,,河流對洲頭的這種侵蝕作用,,日照風曬對土體的風化吹蝕作用,加之洲頭土壤本就是較為疏松的沙性土,,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使得被風化淋溶的物質(zhì)徹底自土體中淋失而無淀積層(b層),。
4、旱作土從下到上,,銹紋銹斑增加明顯,,為什么?
答:與水稻土相比,旱作土處于水淹的時間較少也較短,,土壤中氧氣含量較高,。灌溉時土壤處于短時間的還原環(huán)境,但表層依舊有氧氣擴入,因此表層仍以氧化環(huán)境占優(yōu)勢,,銹紋銹斑較少,。在中部由于水的隔斷作用土壤處于還原環(huán)境,在非灌溉期氧氣沿作物根孔進入土壤,,使根孔壁被氧化成銹色,,在這樣的氧化還原環(huán)境交替情況下土壤中形成銹紋銹斑,且較上部稍多,。下部由于灌溉的深度影響,,仍舊以還原環(huán)境為主,很少有銹紋銹斑,。
5,、洲頭取了2個剖面,2個都是沙泥互層,,一個為青灰色(水邊,,<右上>),另一個剖面分層明顯,,泥為青灰色,,沙為黃色(離水邊較遠,<右下>),,為什么?
答:靠近水邊的土壤長期淹水,在還原環(huán)境下形成了分異不明顯的沙泥互層;離水邊較遠的土壤受富春江江水周期性變化的影響,,淹水時缺氧,,處于還原環(huán)境,還原物質(zhì)不斷積累,,退水時氧化,,在氧化還原交替下造成了泥呈現(xiàn)青灰色,沙呈現(xiàn)黃色的明顯分異現(xiàn)象,。
通過土壤地理的野外實習,,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土壤的形成及其差異性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也對五大成土因素(母質(zhì),、氣候、生物,、地形,、時間、人類活動)在不同地區(qū)其主導因素間的差異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另外,,在帶隊老師的指導下初步掌握了土壤剖面的選擇和整修,圖樣標本的采集,,領悟了一些野外工作和考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幾天的實習也培養(yǎng)了大家的吃苦精神,,鍛煉了我們的野外考查能力,略微遺憾的是實習中為了保護考察地區(qū)土壤,,土樣采集都有路老師一人代勞,,少了一份參與的樂趣。但在老師的講解下依舊學到了很多,,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看到了不少美麗的風景,。總之,。這次野外實習是我們大學生活中一段寶貴的經(jīng)歷,。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六
實習時間:xx年12月20至24
實習地點:重慶市陳家橋、縉云山,、天府煤礦及北碚區(qū)水文站
實習路線:沙坪壩—歌樂山鎮(zhèn)—土主—歇馬—磨灘—青木關—陳家橋為第一條路線,;沙坪壩—縉云山為第二條路線;縉云山—天府煤礦—沙坪壩為第三條路線,;沙坪壩—水文站—沙坪壩為第四條路線,。
實習目的:野外實習是自然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野外實習,,使學生增加感性知識,,加深理性認識,鞏固課堂教學成果,,而且經(jīng)過野外基本技能的訓練,,還可以提高野外觀察和分析地理的現(xiàn)象的能力,為綜合運用地質(zhì),、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地理知識奠定基礎,。
實習要求:
1、通過野外實習,,認識土壤,、植物的地帶性分布規(guī)律,并能辨別土壤,、植物的類型和特征,。
2、能夠辨別各類巖石的分布規(guī)律,、特性,。
3、熟悉水文的基本特點和掌握水循環(huán)的基本規(guī)律及它的作用。
4,、掌握各種地貌的形成條件及分布規(guī)律,。
實習人員:xx級地理科學專業(yè)全體同學79人與本專業(yè)何太容老師、劉春紅老師,、李陽兵老師,、張友明老師。
實習區(qū)為重慶市沙坪壩,、九龍坡,、北碚三個主城區(qū),他們分布于四川盆地東部,,屬盆東平行嶺谷地貌區(qū),。其中沙坪壩區(qū)地處重慶西部,地勢南高北低,,工業(yè)基礎雄厚,;北碚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青山常翠,,碧水長流,。縉云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長江上游亞熱帶闊葉林植物寶庫,,這道綠色生態(tài)屏障,減少了主城區(qū)的“熱島效應”,;九龍坡區(qū)地理條件優(yōu)越,,城市功能完備。水陸空交通便捷,,是重慶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
(一)20日實習內(nèi)容
實習地點:陳家?guī)X,、歇馬,、青木關、中梁山?jīng)鲲L埡
實習記錄:
1,、陳家?guī)X:緩丘帶壩地貌,,細分:深溝、淺溝以及長溝,、短溝,;背斜、向斜
2,、歇馬:紫色土是在頻繁的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下形成的,,其過程特點是:物理風化強烈、化學風化微弱、石灰開始淋溶,。
1)梁灘河瀑布的形成:河流的河道中硬性巖石不易被沖蝕,軟性的巖石容易被沖蝕,從而產(chǎn)生了河底地形的高低差別,,經(jīng)過對那里巖石的分析,結果表明:上層是砂巖,,下面是泥巖,,總體是一個長形崗地。從瀑布的形成來看,,那里還有可利用的位置,,周圍的那個小發(fā)電站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冬天,,還可以明顯的看到是冬季的枯水期,。從地貌學的角度來看還涉及到“裂點”:河谷縱剖面上坡降突然增大的地點叫“裂點”,常由地殼上升或侵蝕基準面相對下降,,河流產(chǎn)生新的溯源侵蝕,,或因構造、巖性原因造成的差別侵蝕所形成,。在這里侵蝕基準面都是地方侵蝕基準面,。還有一個現(xiàn)象就是侵蝕后退。
2)小磨灘:隴崗溝谷隴崗砂巖——山崗泥巖——溝谷從河床延伸是砂巖到頁巖,,小磨灘的形成原本是一座山,,由于巖性的不同,下面泥巖在長期的流水侵蝕下慢慢減少,,于是后來形成了砂巖的河床,。
3、青木關:石灰?guī)r菱形盆地,,石灰?guī)r土壤肥力差,;有溫泉,同縉云山溫泉形成原因相同,,地處一山兩嶺一槽,,縉云山南坡。
4,、中梁山:
1),、北倍中梁山背斜低山西槽,谷內(nèi)發(fā)育有地表河,,古時自北向南流動,,直接注入嘉陵江,后被明家溪支流翁家溝溯源侵蝕,,切傳后300余米的須家河組砂巖,,在代家溝南的土地埡襲多了地表水西流,,造成地表斷流,向南至文星場地表始見小溪,,并形成文星場地表溶蝕洼地,,寬500米,溪河兩側尚存古河道的兩級階地,。
2),、水庫污染嚴重,xx年時水還可以飲用,,后來就逐漸被污染了,,這兩年來污染是最嚴重的。主要原因是歌樂山上的工廠將大量的工業(yè)廢水陫到水庫,,由于水庫地處歌樂山長條帶狀與平狀高丘(寨山平:從下到上紫色土,、黃土所以上面栽桃樹),整個地貌形態(tài)是一個向斜,。因此,,污染非常嚴重,原來面積大約有500畝,,現(xiàn)在也只有400畝了,。共3頁,當前第1頁123
(二)21日—22日實習內(nèi)容:
實習地點:縉云山
實習記錄:1,、縉云山海拔最高980米,,在地質(zhì)地貌上,屬四川盆地川東平行嶺谷西緣華鎣山褶皺帶,,走向北北東—南南西,。褶皺帶系一復式背斜山脈,向東南分出瀝鼻,、溫塘,、觀音三支背斜,構成“一山三嶺二槽”,、“一山二嶺一槽”地貌地點,,背斜兩翼不對稱,東陡西緩,。
2、縉云山土壤為酸性黃壤,。
3,、縉云山屬盆地低山,在垂直高度上都是常綠闊葉林的分布范圍,,故無植被類型分布的垂直帶普表現(xiàn),。在人為作用與生境條件下,,發(fā)育成多種多樣的植被類型。主要分布如下:
1)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優(yōu)勢種以殼斗殼,、樟科,、山茶科、金縷梅科,、杜英科為代表,。群落外貌終年常綠,春,、夏季相變化明顯,,上層喬木樹冠渾圓,林冠波狀起伏,。群落包括四個層次:喬木層,、灌木層、草木層和層間植物,。
2)常綠針,、闊混交林:這是一類次生林向地帶性常綠闊葉林演替的過度類型,它的喬木層一般含2—3個亞層:第一亞層多由高大挺拔的馬尾松構成單純的層片:第二,、三亞層則為種類較多的常綠闊葉樹種組成,,并含有少量杉木。
3)亞熱帶暖性針葉林:是我國亞熱帶東部濕潤地區(qū)四季長青的針葉林型,,是常綠闊葉林分布范圍內(nèi)的次生林,。在北碚地區(qū)指馬尾松林、杉木林及柏木林三個群系,,共同特點是群落層片結構簡單,、層次分明、林相稀疏,。
4)竹林:竹類是一類特殊的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適生于溫暖濕潤地區(qū),廣布熱帶及亞熱帶范圍內(nèi),。我國竹類豐富,,近300余種,竹林面積占世界竹林的四分之一,。竹類分喬木狀和灌木狀兩種生活型,,但竹類的生物學特征及生長規(guī)律和樹木有明顯不同,竹稈壽命短,,開花周期長短不定,,開花后易死亡。竹類傳播和繁殖更新主要是通過營養(yǎng)體的分殖方式,,根據(jù)竹類地下莖分生繁殖的特點和形態(tài)特征,,可分為三種生態(tài)類型:單軸型,、合軸型和復軸型。
5)灌草叢:灌草叢是亞熱帶低山,、丘陵地區(qū)廣泛分布的一類次生植被,,北碚地區(qū)灌草叢的種類組成,受母巖性質(zhì)的影響很大,。
4,、植被演替:在某一地段上,一種植物群落被另一種植物群落代替的進程,。演替包括“順向”和“逆向”兩個方面的涵義,。
(三)23日實習內(nèi)容
實習地點:北碚水文站
實習記錄:
1、北碚水文站建于1993年,,由長江水利委員領導設立至今,,為嘉陵江干流下游控制站。今年嘉陵江發(fā)生了自1984年以來的最大一次洪水,,北碚水文站為控制嘉陵江干流和上游渠江,、碚江來水及時掌握信息。
2,、水文站有兩個基本任務:
一,、收集基本的水文資料,為國民經(jīng)濟建設服務,。
二,、防洪當好耳目為國防洪搶險服務。主要工作是算好“水帳”(有多少水量經(jīng)過)和“沙帳”(多
少泥沙經(jīng)過).
3,、水文測站布設:
1)測驗河段的選擇,;
2)斷面、基線,、高程點和測量標志,。的布設。
4,、測驗項目:水位,、水溫觀測、漂流流量觀測,、漂流懸移質(zhì)泥沙觀測,、漂流泥沙顆粒分析、降水量觀測,、水質(zhì)水污染觀測,,水文水情、降水量播報,、水文資料整編,、新儀器設備煌研究,比測驗試,,測驗方法及研究,。
(四)24日實習內(nèi)容
實習地點:北碚天府煤礦
實習記錄:
1、t3sj,、t1j,、t1f的巖性、巖深槽谷的形成,。
2,、觀察三灰土的形成、剖面特點及土地利用,。
3,、沿途觀察龍?zhí)督M各段地層特征。石灰?guī)r中泥土叫做碗碗土,,也只有石灰?guī)r中才能稱之為碗碗土,。分化不完全的的鈣質(zhì)頁巖,地層坡度與岵層坡度決定等高線向下彎程度,。共3頁,,當前第2頁123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七
泰山的地質(zhì)、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各具特色,,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形成了宏偉博大,、豐富多彩的泰山自然綜合體。在泰山本部和泰山西麓(泰安至濟南的公路兩側),,因地勢高差大,,人類活動影響深刻等原因,致使自然地理要素在較小的空間范圍內(nèi)變化顯著,,形成了復雜多樣的各級自然綜合體,。因此,泰山自然地理實習點集中安排在這個地域,;利于集中獲得較多的自然地理信息,,達到野外實習目的。主要實習內(nèi)容為自然地理的綜合實習,,考察研究各自然要素之間相互關系,、自然綜合體總體特征及其空間分布規(guī)律,;探討各自然要素在構景方面的成因和價值;進一步考察人類活動對自然景觀的影響,。
本區(qū)野外實習的方法主要采用點,、線、面相結合以點為主的方法,,以路線調(diào)查為線索,,以典型地段調(diào)查為重點,深人研究,,揭示規(guī)律,。在路線考察過程中,主要采用綜合同步序列法,,即沿實習線路繪制綜合剖面圖,,選用合適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繪制剖面圖,將各種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貌,、巖性,、土壤、水文,、植被等使用不同符號表示在相應的剖面圖上,。典型地段再作重點詳細考察,做出詳細記錄,。典型地段的實習點重點考察的目的在于掌握各類自然綜合體主要特征,、成因,分析各要素的構景價值,??疾斓闹饕獌?nèi)容應包括:
1、實習點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2、露頭巖石巖性,,風化殼厚度及成因(屬殘積,、坡積、洪積,、還是沖積等),;地表形態(tài)屬何種地貌類型,地貌成因,,現(xiàn)代固體運動形式,,屬侵蝕的應說明侵蝕方式(剝蝕、片蝕、溝蝕等)及侵蝕強度,,屬堆積應說明堆積方式,、坡度、坡向,。
4,、確定土壤類型,土層厚度,,質(zhì)地,表層有機質(zhì)含量等,。
5,、植被類型,建群種,,優(yōu)勢種,,郁閉度及蓋度,平均高度,,喬木林樹齡,,胸徑等,古樹名木及價值,。
6,、自然綜合體總體評價,構景價值,,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及合理化建議,。
8月25日-9月2日,由衣華鵬,、李世泰,、金秉福、3位教師帶隊,,帶20xx級國土和20xx級地理信息系統(tǒng)本科2個班共69人,,到泰山進行了為期9天的自然地理野外實習。主要實習點有:
(1)蒿里山,,又稱靈山,、英雄山。位于泰安火車站東南200m處,,海拔193.2m,。形體渾圓,屬剝蝕殘丘,。是寒武系上統(tǒng)沉積巖,,巖石中盛產(chǎn)三葉蟲(此處稱蒿里蟲)化石。山上蒼松翠柏密布,山背面有山洞,,古稱仙洞,。盛夏時節(jié),洞內(nèi)寒氣逼人,。這里是城區(qū)天然公園,。此處是地質(zhì)、地貌,、土壤,、生物的綜合實習點。
(2)樹木園,,位于泰安市北關紅門路東側,,海拔200m。該園創(chuàng)建于1956年,,現(xiàn)擁有各類樹種600余種,,占地面積5.3h㎡,已建和擬建展區(qū)11個,,該園是山東省林業(yè)學校的樹木園,。位于泰安市北關紅門路東側,海拔200m,。
(3)普照寺,,位于兩山環(huán)抱之中,后依凌漢峰,,前臨東來溪水,,這片向陽谷地,水熱條件很好,,林蔭草茂,,環(huán)境清幽。六朝時在此建寺,,為一佛寺院建筑群,。“大雄寶殿”前,,銀杏雙挺,,枝葉蔥籠;兩株油松對生,枝盤葉復,。大殿后“篩月亭”旁有一古松,,因?qū)倭瘯r代所植,名日“六朝松”,,樹齡千年余,,仍枝繁葉茂。每當皓月當空,樹下銀光如篩,。出寺廟東行100m,,是一片生長茂密的栓皮櫟林,是建國初期人工所植,。地面已有小幼苗具備自我更新能力,。這片櫟林全省內(nèi)最好。該點主要進行土壤及植物地理實習,,其任務是:認識栓皮棟林是本區(qū)典型地帶性落葉闊葉林,;進行樣方調(diào)查;酸性棕壤的剖面觀察,;分析向陽坡地森林小氣候?qū)χ参锛爸車h(huán)境的影響,。
(4)對松山,離朝陽洞,,步人慢十八盤谷中,兩側雙峰夾道對峙,,古松萬株,,蒼翠翡郁,層層疊疊,,沿山谷向兩巖對生,,故名“對松山”,又名“萬松山”,。向陽谷坡,水熱條件較好,遍生勁松,,郁郁蔥蔥,,峰峽倔強,最能代表泰山松樹的風格,,許多蒼松盤根于巖石之上,,或夾于峭壁之間,有的昂首蒼穹,,颯然而立;有的回環(huán)曲折,,匍匐山巖,層層疊疊,,傍山而上,,直入云天。每逢山風乍起,,松濤陣陣,,似巨浪拍巖。有時云遮霧障,青松時隱時現(xiàn),,更顯其蒼勁蔥蘢,。此處實習時,帶領學生深入林中,,實地調(diào)查,。重點解決:認真對原始植物群落進行樣方調(diào)查;分析松林特征及其環(huán)境條件,;采集土壤剖面,,分析土壤類型及成因。
(5)丈人峰,,在玉皇頂西,,有狀如老翁的直立巨石,俗稱丈人峰,。丈人峰原是侵入巖體,,致密、堅硬,、耐風化,,周圍片麻巖易風化剝蝕搬運,自身成為風化剝蝕殘留的直立巖體,。因附近又有數(shù)塊俊秀小石,,故又有“老翁弄孫”之稱。丈夫峰附近,,可作為岱頂土壤,、植被的實習點。觀察山頂灌叢草甸植被類型特點,,做樣方調(diào)查,;進行山頂灌叢草甸土壤剖面觀測;分析山頂為何無高大冠木生長?山頂與對松山,、普照寺植被的生態(tài)因子有哪些不同?
(6)張夏,,四條剖面,地層互相連接,,包含了下,、中、上寒武統(tǒng)的七個地層單位,。把距今5.5一5億年期間形成的各種不同沉積巖石有順序展現(xiàn)出來,。由最底部的饅頭組頁巖到張夏組的厚層灰?guī)r,反映了那個時期的海水由南向北逐步推進,、由淺變深的歷史過程,。
(7)靈巖寺,,靈巖山原稱方山,其主峰厚層灰?guī)r壁陡如削,,頂平如砥,,方方正正而得名?!笆隳c構造:,、明孔山、滴水崖,、箱形褶曲,、千年青檀等實習內(nèi)容非常典型。
(8)曲阜,,孔林占地面積3000畝,,是華北最大的人工落葉闊葉林。經(jīng)過9天緊張忙碌的實習,,使學生印證了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由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使學生加深鞏固了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今年的經(jīng)費比往年減少了50%,,經(jīng)費嚴重不足,,使一些原計劃包車去的實習點去不了,,臨時改成步行去一些較近的地方,影響了實習質(zhì)量,。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八
1,、為了熟悉火成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的各種結構,、構造特征,以及當?shù)氐刭|(zhì)構造,、河流地貌,、巖溶地質(zhì)作用等各種地質(zhì)地貌,比如:片麻巖,、鮞狀灰?guī)r,、竹葉狀灰?guī)r等巖石的熟悉,識別節(jié)理,、斷層,,層理,、層面構造,河谷發(fā)育及形成等,。以及去武安的沿途出現(xiàn)的地質(zhì)構造,、河流地貌、巖溶地質(zhì)作用,、沉積巖構造等,。
2、通過野外實習,,進一步了解地質(zhì)學的基本內(nèi)容,,掌握地質(zhì)學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態(tài)及其發(fā)生,、發(fā)展,、結構和分布規(guī)律。
3,、通過對各種地質(zhì)地貌的觀察,,認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質(zhì)地貌特征,能對野外的地質(zhì)地貌構象作出基本的解釋,,并能正確地推算當?shù)氐牡刭|(zhì)演變歷史,。
我們的這次地質(zhì)實習從xx年xx月xx號開始到xx月xx號結束。 xx月x號到xx月xx號為準備期,,包括老師在教室給我們介紹本次實習的地點,,實習目的以及實習時應該注意事項,例如注意安全,,帶夠足夠食物和水,,并概況性地介紹京娘湖地區(qū)和蓮花洞地區(qū)的地質(zhì)情況,讓我們對本次實習之地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以便在實習中留心觀察;講解完畢后我們搜索實習地點地質(zhì)資料及圖片以便更好完成實習,。
xx月xx號為野外實習期,我們在古武當山地區(qū)和蓮花洞地區(qū)的天乳山中實習,。xx月xx號為資料整理期,,把自己記錄內(nèi)容整理成為實習報告。
(1)實習地區(qū)的地形地貌
本次實習區(qū)域位于太行山東麓南段,,西連太行山地,,東接華北平原,為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過渡帶,。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為陡峻的斷塊山地,山巒起伏,,向東逐漸過渡為丘陵,、平原,。總的地勢是西北,、西部高,,東南、東部低,。
1.古武當山
古武當山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處,,距邯鄲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歷史名山,。山頂一唐代古碑上記載有“古武當山”字樣,,經(jīng)專家考證認定是久為國內(nèi)道教界尋找的著名的北方武當山,其歷史早于國內(nèi)其他武當山,。
古武當山自然風光秀美,,文物古跡眾多,山勢奇特,,五峰相望,,頂頂有廟,峰峰插天,,桿被繁茂,,滿山蔥郁。進入景區(qū),,您可先乘纜車直達山頂,,上廟主峰海拔1437.7米,真武廟建在山頂處,,廟內(nèi)供著道大神真武大帝和太極宗師張三豐,。北頂老爺頂,南頂奶奶頂,,中間有一天橋連接,。置身山頂,,極目遠望,,遍山水云水,如入仙境,,真是“神在廟中坐,,廟在云中行”。
2. 京娘湖
京娘湖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鄲約60公里,,現(xiàn)為aaaa級風景區(qū)。因宋太祖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發(fā)生在這一帶,,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稱口上水庫,,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區(qū)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現(xiàn)憑借其中山川水色開辟成為旅游風景區(qū)和避暑勝地,。
這里層巒疊嶂,川谷深幽,,其風景各具特色,。有的為人工造就,氣魄雄偉,,巧奪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相交融,賦情于景,,使人觸景生情,。據(jù)史料記載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
此外,,京娘湖水庫大壩,,大壩橫阻于門道川與常社川入口處。為漿砌石重力壩,,高81米,,長185米,壩頂寬10.5米,,水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橋。一壩雄踞,,宛如銀壁,,雄偉壯觀。還有京娘峽,,原名三層門,,后因此處所傳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稱現(xiàn)名。這里峭壁高懸,,若乘舟入谷,,仰望藍天一線,俯視碧水一帶,,大有“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
3. 天乳山
美麗的天乳山位于武安市活水白云川井峪和宅清溝村之間,,距離武安25多公里,,該山雄偉壯麗,鐘乳滿山,,森林茂密,, 天下奇景,,這里的鐘乳大約在一億萬千萬年左右,形成了獨特的鐘乳奇觀,,這些鐘乳石在人跡罕至的深山陡崖上,,發(fā)現(xiàn)了大-片裸露在外的鐘乳石,全國少有,。它們漫山遍野,,成群成堆,形狀各異,,有的像佛,,有的像人,有的似動物,,有的似植物,,天然形成,巧奪天工,,從山腳至山頂分成三層,,一層比一層精彩。
(2)京娘湖的實習
10月20號早上7點,,在xx等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前往武安京娘湖進行實習,。沿途觀察到京娘湖的巖性和節(jié)理裂隙,層理等地質(zhì)結構 ,,并注意到沿途山腳下有大量的坡積物,。
1.京娘湖附近的主要巖性
系震旦長城群大紅峪組:為本次實習見到的最古老的地層。巖性為紫紅或粉紅色中厚層中粗粒石英砂巖及長石英砂巖,,含鐵質(zhì)及海綠石,。層面清楚,交錯層里和波痕發(fā)育,,與上覆寒武系地層為假整合接觸,,平均厚度為18m。
2.節(jié)理裂隙
在京娘湖地區(qū)的道路兩邊垂直的峭壁上,,可以看到由于巖石上部拉應力作用,,產(chǎn)生的節(jié)理裂隙,裂隙有大有小,,有些相互交錯,。
節(jié)理裂隙是斷裂構造的一類,,指巖石裂開而裂面兩側無明顯相對位移者(與有明顯位移的斷層相對),。節(jié)理是很常見的一種構造地質(zhì)現(xiàn)象,就是我們在巖石露頭上所見的裂縫,,或稱巖石的裂縫,。 這是由于巖石受力而出現(xiàn)的裂隙,,但裂開面的兩側沒有發(fā)生明顯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質(zhì)學上將這類裂縫稱為節(jié)理,,在巖石露頭上,,到處都能見到節(jié)理。
以節(jié)理與巖層的產(chǎn)狀要素的關系而劃分為四種節(jié)理:
走向節(jié)理:節(jié)理的走向與巖層的走向一致或大體一致,。
傾向節(jié)理:節(jié)理的走向大致與巖層的走向垂直,,即與巖層的傾向一致。
斜向節(jié)理:節(jié)理的走向與巖層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順層節(jié)理:節(jié)理面大致平行于巖層層面,。
3.沉積巖層理構造及層面構造:
在道路兩邊隨處可見由沉積巖形成的層理結構,,層理分明,大部分有一定的傾斜度,。層理是沉積巖在形成過程中,,由于沉積環(huán)境的改變所引起的沉積物質(zhì)的成分,顆粒大小,、形狀或顏色在垂直方向發(fā)生變化而顯示成層的現(xiàn)象,。層理是沉積巖中最重要的一種構造特征,是沉積巖區(qū)別于巖漿巖和變質(zhì)巖的最主要標志,。
水平層理:是由平直且與層面平行的一系列細層組成的層理,。它是在比較穩(wěn)定的水動力條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帶、閉塞海灣,、海和湖的深水帶),,從懸浮或溶液中緩慢沉積而成的。
單斜層理:是由一系列與層面斜交的細層組成的層理,。細層的層理向同一方向傾斜并大致平行,。它與上下層面斜交,上下層面互相平行,。它是由單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見于河床或濱海三角洲沉積中。
交錯層理:是由多組不同方向的斜層理互相交錯重疊而成的,,是由水流的運動方向頻繁發(fā)生變化所造成的,,多見于河流沉積層中。
層面構造:指巖層層面上由于水流,、風,、生物活動等留下的痕跡,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4.河流地質(zhì)作用
在去京娘湖的路上可見道路多數(shù)沿著河流方向而建,,在路上隨處可見河床中的由于搬運作用形成的較為大小均勻的鵝卵石,,不過有的已經(jīng)干涸,有的斷斷續(xù)續(xù)有些娟娟溪流,。
河流地質(zhì)作用分為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河流沉積作用主要發(fā)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處,,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積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積只占搬運物質(zhì)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暫時性沉積,,很容易被再次侵蝕和搬運,。
①侵蝕作用:河流的侵蝕作用包括機械侵蝕和化學侵蝕兩種。河流侵蝕一方面向下沖刷切割河床,,稱為下蝕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動力以及挾帶的砂石對河床兩側的谷坡進行破壞的作用稱為側向侵蝕,,而河流化學侵蝕只是在可溶巖地區(qū)比較明顯,,沒有機械侵蝕那么普遍。
②搬運作用:河水在流動過程中,,搬運著河流自身侵蝕的和谷坡上崩塌,、沖刷下來的物質(zhì)。其中,,大部分是機械碎屑物,,少部分為溶解于水中的各種化合物。前者稱為機械搬運,,后者稱為化學搬運,。河流機械搬運量與河流的流量、流速有關,,還與流域內(nèi)自然地理——地質(zhì)條件有關,。
③沉積作用:當河床的坡度減小,或搬運物質(zhì)增加,,而引起流速變慢時,,則使河流的搬運能力降低,,河水挾帶的碎屑物便逐漸沉積下來,形成層狀的沖積物,,稱為沉積作用,。
(3)古武當山地區(qū)實習
我們實習的第一站來到古武當山地區(qū),,我們看到的巖層屬于震旦紀的阜平群,,為邯鄲地區(qū)最古老地層,也是本次實習見到的最古老的地層,,巖性為具有片麻狀構造或條帶狀構造,,有鱗片粒狀變晶的變質(zhì)巖片麻巖,它主要由長石,、石英和各種暗色礦物(云母,、角閃石、輝石等)組成,。根據(jù)巖石的物質(zhì)成分可分為富鋁片麻巖,、斜長片麻巖、堿長(二長)片麻巖和鈣質(zhì)片麻巖等,。還可依所含礦物種類進一步分為角閃石斜長片麻巖,、石榴子石斜長片麻巖、黑云母斜長片麻巖等,。其原巖類型比較復雜,,可以是正常沉積巖(粘土巖、粉砂巖等),,也可以是火山巖,、火山碎屑巖或各種侵入巖。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可由區(qū)域變質(zhì)作用或接觸變質(zhì)作用形成,。
(4)天乳山實習
本次實習的第二站來到美麗的天乳山,在這里認識和了解這里的巖性和相關的地質(zhì)構造,,在爬山的過程中,,在山下隨處可見大面積的石英狀砂巖和層理結構,等到山腰上的平臺上后出現(xiàn)了寒武紀饅頭組的紫紅色頁巖,,崮山組的竹葉狀灰?guī)r;沿途可以看到褶皺構造,,路邊巖石的溶蝕溝槽等現(xiàn)象。等爬到牙口后我們下山休息時,,在休息的地方的石塊砌的墻體上可以看到毛莊組的豹皮灰?guī)r,,等休息完畢后,下午1:30我們繼續(xù)向上爬,,這時會看到大面積的張夏組的鮞?;?guī)r,頁巖等巖石以及由于巖溶作用形成的小型溶洞和罕見的裸露在外的鐘乳石,甚至還可有水滴不斷從巖壁上滴落,。
1.天乳山的主要巖性
震旦紀長城群中大紅峪組:為蓮花洞地區(qū)的天乳山最古老的地層,。巖性為紫紅或粉紅色中厚層中粗粒石英砂巖及長石砂巖,含鐵質(zhì)及海綠石,。層面清楚,,交錯層理。
寒武系下統(tǒng)饅頭組:上部泥巖;下部薄層泥質(zhì)灰?guī)r與微晶白云巖互層,,含燧石結核; 毛莊組:主要為紫,、暗紫色泥巖,頂部及中部夾有薄層鮞狀灰?guī)r及中厚層狀含泥質(zhì)白云巖,。
寒武系中統(tǒng)徐莊組:上部泥巖夾鈣質(zhì)粉砂巖,,含砂碎屑灰?guī)r;中下部含絹云母泥巖,夾海綠石石英砂巖,、含砂泥灰?guī)r,。
寒武系中統(tǒng)張夏組:上中部厚、中厚層鮞狀灰?guī)r,,豆狀灰?guī)r夾厚層灰?guī)r;下部厚層花斑灰?guī)r,,底部薄板狀泥質(zhì)條帶灰?guī)r夾泥灰?guī)r。
寒武系上統(tǒng)崮山組:下,、中部薄板狀,,中厚層灰?guī)r夾泥巖,竹葉狀灰?guī)r,,泥質(zhì)條帶灰?guī)r和鮞狀灰?guī)r;上部厚層泥質(zhì)條帶灰?guī)r;頂部中厚層灰?guī)r夾泥巖,。
2.看到的巖石
① 鮞狀灰?guī)r,又稱鮞?;?guī)r,,是一種以鮞粒為主要組分的石灰?guī)r,它是一種良好的儲油巖.它是兼具化學和機械成因的石灰?guī)r,,形成于碳酸鈣處于過飽和狀態(tài)的海,、湖波浪活動地帶或潮汐通道水流活動地帶。
其成因為波浪和潮汐的作用引起水介質(zhì)的攪動,,每攪動一次,,生物碎屑、球粒,、內(nèi)碎屑,、陸源碎屑等便處于懸浮狀態(tài),同時促使二氧化碳從水體中逸出,,過飽和的碳酸鈣(文石針)圍繞碎屑顆粒沉淀一圈包殼,,這樣周而復始的攪動,,便形成具有一圈圈同心紋包殼的鮞粒。當鮞粒達到一定大小,,其質(zhì)量超過波浪,、水流攪動的能量,便堆積在海底,,不再被攪動,,并為亮晶方解石膠結,形成亮晶鮞?;?guī)r,,若鮞粒被帶到低能環(huán)境,,則形成泥晶鮞?;?guī)r。
② 竹葉狀灰?guī)r,,石灰?guī)r的一種,,其特點為截面有礫石呈竹葉狀。在我國華北地臺上寒武統(tǒng)崮山組曾出現(xiàn)過大量的竹葉狀灰?guī)r現(xiàn)象,。
屬寒武系碳酸鹽類的沉積巖,。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于海里,經(jīng)海水長年沖擊,、侵蝕,,慢慢變成類似橄欖狀碎石塊,一般長0.3cm~10cm,,后又經(jīng)地殼運動,、滄海變遷,漸漸被一種鈣質(zhì)膠接,、粘合,、擠壓在一起。滄海變?yōu)殛懙睾?,這些合成石塊在地殼的變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沖刷、風化等外力作用而變成今天的模樣,。
其成因為在正常的淺水海洋中形成的薄層石灰?guī)r,,在其剛形成后不久,有的可能尚處于半固結狀態(tài),,被強烈的水動力破碎,,搬運和磨蝕,并在搬運不太遠的地方,,在水動力條件相對較弱的環(huán)境下堆積下來,,再經(jīng)成巖作用,,從而形成竹葉狀灰?guī)r。
③ 紫紅色頁巖,,一種含鐵元素的頁巖,,是一種沉積巖,成分復雜,,但都具有薄頁狀或薄片層狀的節(jié)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積經(jīng)壓力和溫度形成的巖石,但其中混雜有石英,、長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學物質(zhì),。頁巖形成于靜水的環(huán)境中,泥沙經(jīng)過長時間的沉積,,所以經(jīng)常存在于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帶,在海洋大陸架中也有頁巖的形成,,頁巖中也經(jīng)常包含有古代動植物的化石,。有時也有動物的足跡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跡都可能在頁巖中保存下來,。
④ 豹皮灰?guī)r,,是一種具黃色、褐紅色不規(guī)則斑紋的石灰?guī)r,,貌似豹皮,,故名豹皮灰?guī)r。通?;|(zhì)部分為隱晶質(zhì)方解石或微晶方解石,,斑紋部分含有較多的白云石。它是石灰?guī)r在成巖過程中發(fā)生白云石化而成的,,白云石化作用常選擇石灰?guī)r中滲透性較好含顆粒的條帶或斑塊進行,。此種灰?guī)r在中國寒武紀、奧陶紀地層中常見,。一般認為豹皮灰?guī)r是經(jīng)韌性剪切作用的灰?guī)r形成的鈣質(zhì)糜棱巖,。
3.天乳山的斷裂構造
在地質(zhì)構造運動的過程中,巖石因所受應力強度超過自身強度而發(fā)生破裂,,使巖層連續(xù)性遭到破壞的現(xiàn)象稱為斷裂,。基本類型是節(jié)理和斷層,。
① 節(jié)理裂隙:
巖層發(fā)生了裂開但兩盤巖石沒有發(fā)生明顯的相對位移的斷裂變動,。按其形成的力學性質(zhì),節(jié)理可分為張節(jié)理和剪切節(jié)理和劈理,。節(jié)理常成組出現(xiàn),。在天乳的'山頂上可見許多節(jié)理裂隙
② 斷層:
如果斷裂兩側的巖石已發(fā)生了明顯的相對位移,,則稱斷層。
4.天乳山的褶皺構造:
在牙口向遠處看可見地層走勢傾向東南,,呈現(xiàn)明顯的褶皺結構,。
褶皺結構: 在地質(zhì)構造運動的過程中,巖層在側向壓力作用下發(fā)生彎曲,,但仍保持連續(xù)性和完整性,,這種地質(zhì)構造形態(tài)叫褶皺。褶皺中單個的彎曲也稱褶曲,。褶皺的面向上彎曲,,兩側相背傾斜,稱為背形,;褶皺面向下彎曲,,兩側相向傾斜,稱為向形,。如組成褶皺的各巖層間的時代順序清楚,,則較老巖層位於核心的褶皺稱為背斜,;較新巖層位於核心的褶皺稱為向斜,。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單個褶皺大者可延伸數(shù)十公里,,小者可見於手標本或在顯微鏡下才能見到,。
5.天乳山的巖溶作用
①巖溶地貌
巖溶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tài)的總稱。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②地下巖溶形成
溶洞都分布在石灰?guī)r組成的山地中,石灰?guī)r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當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同時放出二氧化碳,。洞頂?shù)乃诼蛳聺B漏時,,水中的碳酸氫鈣發(fā)生上述反應,有的沉積在洞頂,,有的沉積在洞底,日久天長洞頂?shù)男纬社娙槭?鐘乳石又稱石鐘乳,,是指碳酸鹽巖地區(qū)洞穴內(nèi)在漫長地質(zhì)歷史中和特定地質(zhì)條件下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不同形態(tài)碳酸鈣沉淀物的總稱,,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或幾十萬年時間。由于形成時間漫長,,鐘乳石對遠古地質(zhì)考察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洞底的形成石筍,當鐘乳石與石筍相連時就形成了石柱,。
石鐘乳是一種呈倒錐狀的巖溶堆積物,,大的可達數(shù)米,小的只有幾厘米,,主要是巖溶水沿著溶洞頂部細小的裂隙滲出并在滴水處不斷沉淀產(chǎn)生的,。它緊緊與洞頂相連,不斷向洞底延伸,。
石筍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巖溶堆積物,,主要是巖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斷沉積的產(chǎn)物,它與石鐘乳相對生長,,一般呈筍狀,、塔狀和錐狀。
石鐘乳和石筍的橫剖面都具有同心圓結構,。
③巖溶地貌形成的主要條件
1.可溶性巖石
可溶性巖石是巖溶地貌形成的根本條件,,我國西南地區(qū)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最主要的是這里有其發(fā)育的主體,。大量的碳酸鹽巖,、硫酸鹽巖和鹵化鹽巖在流水的不斷溶蝕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種奇異的巖溶景觀,。
2.巖石透水性
巖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們是活動水下滲的主要渠道。巖石裂隙越大,巖石的透水性越強,,巖溶作用越明顯,。在溶洞中,巖溶作用愈強,,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巖溶地貌發(fā)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循網(wǎng),。
(5)書寫實習報告
下午4:00下山,坐車回校后根據(jù)自己所見的和自己從課堂學的知識,,仔細分析了沉積巖,、變質(zhì)巖等巖石各種結構、構造特征,,以及實習地點的地質(zhì)構造,、河流地貌、巖溶地質(zhì)作用等各種地質(zhì)地貌,,并將照片和自己的筆記逐一對應,,通過上網(wǎng)搜查資料,查各種文獻,,把實習報告寫完,。
1.通過此次一天的實習,我們學到了很多課堂學不到的知識,,鞏固了課堂學到的對巖石巖性,,地質(zhì)構造等的認識和了解,自己受益匪淺,。
2.這次野外實習我們沿途欣賞了秀麗湖光山色,自己也是第一次體驗了登山的樂趣,,雖然很累,,但看到如此的美麗的自然景色和實習后的成果,心里還是非常開心,。
3.本次實習,,不僅是將課堂學到的知識加以應用和鞏固,也是進一步培養(yǎng)我們的觀察能力,,學習并把掌握野外地質(zhì)地貌考察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我相信這對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九
20xx—06
大亞灣,,紅樹林,,南澳市場等
了解海洋生物,認識貝類多樣性,,具備對貝類的基本知識,。
1,、通過在野外直接觀察動物,了解動物生存環(huán)境和生活習性及外形特征,,熟悉各種不同類群動物的分類特征,,鞏固并應用在課堂上所學動物學知識。
2,、學習采集制作動物標本的方法,,同時學會運用諸如圖片比照、動物分類檢索表,、主要特征鑒別等方法進行動物分類鑒定,。
3、通過這次實習,,對自己所學知識進行反思理解動物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對自己的職業(yè)生涯進行一次明確的規(guī)劃。
6月8號至6月10號,,在生科院動物學組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進行了為期3天的海洋動物實習。
6月8號,,前往壩光的泥石灘和石礫灘,,在老師們的帶領下,我們在退潮的灘邊仔細地尋找各種各樣的貝類和螺類,。撿了一些貝殼和螺類后,,老師就向我們介紹紅樹林。紅樹以凋落物的方式,,通過食物鏈轉(zhuǎn)換,,為海洋動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發(fā)育環(huán)境,同時,,由于紅樹林區(qū)內(nèi)潮溝發(fā)達,,吸引深水區(qū)的動物來到紅樹林區(qū)內(nèi)覓食棲息,生產(chǎn)繁殖,。由于紅樹林生長于亞熱帶和溫帶,并擁有豐富的鳥類食物資源,,所以紅樹林區(qū)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徙中轉(zhuǎn)站,,更是各種海鳥的覓食棲息,生產(chǎn)繁殖的場所,。紅樹林另一重要生態(tài)效益是它的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
6月9號,,老師帶領我們?nèi)ツ习氖袌鰠⒂^,,了解各種海洋經(jīng)濟產(chǎn)物。給我們介紹市場上海洋中的經(jīng)濟產(chǎn)物,,調(diào)查常見食用海產(chǎn)的種類及分類特征。然后,,我們在珍珠島上觀看工人植珠的過程操作,,那里的工作人員還教了我們怎么樣分辨真假珍珠。下午我們就來到了珍珠島,。我們乘坐了大概十幾分鐘的快艇到達了一個小島,,在海邊撿貝類。我們撿到許多種的貝類,,還有撿到海參和海膽,。不過最后海膽海參都被我們放回去取了。最后在晚上我們把標本清理干凈,。
6月10號,,我們先去標本室鑒定標本。
1,、貝類及螺類簡介:
貝殼的數(shù)量,、形狀和結構變異極大,有的種類具有1個呈螺旋形的貝殼(如蝸牛,、螺,、鮑);有的種類具有2片瓣狀殼(如蚌,、蚶);有的種類具有8片板狀貝殼,,呈覆瓦狀排列(如石鱉),;有的種類的1塊貝殼被包入體內(nèi)(如烏賊、槍烏賊),;有的種類貝殼甚至完全退化(如船蛆),。貝殼的主要成分為95%的碳酸鈣和少量的殼質(zhì)素。一般可分為3層,最外層為黑褐色的角質(zhì)層(殼皮),,薄而透明,,有防止碳酸侵蝕的作用,由外套膜邊緣分泌的殼質(zhì)素構成,;中層為棱柱層(殼層),,較厚,由外套膜邊緣分泌的棱柱狀的方解石構成,,外層和中層可擴大貝殼的面積,,但不增加厚度;內(nèi)層為珍珠層(底層),,由外套膜整個表面分泌的葉片狀霰石(文石)疊成,,具有美麗光澤,可隨身體增長而加厚,。
螺類是軟體動物腹足類的通稱,。主要形態(tài)特征是身體分頭、足,、內(nèi)臟囊三部分,。內(nèi)臟囊在發(fā)育過程中經(jīng)過旋轉(zhuǎn)成為左右不對稱,并縮在一個螺旋形的貝殼內(nèi),,又稱單殼類或螺類,。足部廣闊,常位于身體腹側,,故又稱腹足類,。足的后端常能分泌出一個角質(zhì)的或石灰質(zhì)的保護物,稱為厴(肺螺亞綱的種類無厴),。頭部發(fā)達,,具1—2對觸角??谇恍纬煽谇?,內(nèi)有齒舌能刮食食物。大部分螺類用鰓呼吸,,營底棲生活,,有一部分螺類有“肺”能呼吸空氣,稱肺螺類,,能營兩棲生活,。螺類多半生活在水體較肥沃,水草較多的靜水環(huán)境,,非螺類比較耐污,,能在有機質(zhì)豐富,、溶氧不足的表面生活。螺類種類繁多,,海淡水均有大量分布,,具有重要經(jīng)濟價值。
2,、實驗數(shù)據(jù)
管角螺:腹足綱,、中腹足目、盔螺科,。主要生活在近海約10m的泥沙或泥質(zhì)的海底,,是淺海較大型的經(jīng)濟腹足類。主要分布在日本海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由于它的外型個體大,味美,,營養(yǎng)豐富,,是高級海產(chǎn)品。
車輪螺:俗名,,輪螺,、滑車輪螺。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異腹足目,、車輪螺科,。貝殼低圓錐形、低圓錐形到平旋,,胎殼逆旋,,臍孔廣闊。殼表通常有獨特的螺旋雕刻,??谏w角質(zhì),內(nèi)側有小柄,。 殼表褐色斑較多,,有多條螺溝,殼底臍孔色澤淡,。有時也稱“螺旋梯螺”,。在扁平的圓形貝殼底面階梯般的折褶,環(huán)繞著又寬又深的大臍孔,。
疣荔枝螺:俗稱辣玻螺,、辣螺,腹足綱,、新腹足目,、骨螺科,系廣溫性底棲貝類,。分布在潮間帶巖石間,,一般食用品種。
毛蛤:瓣鰓綱,、毛蚶屬,。
棕蚶:雙殼綱、蚶目,、蚶科,、 須蚶屬。形態(tài)特征 俗稱白頂蚶,,貝殼呈卵圓形,。殼高30。0mm,,殼長49,。2mm,,殼寬22。0mm。殼面中央微壓縮,,殼頂部微凹出,貝殼前端短,,后端長,,前后端邊緣均為圓形。背腹緣略平行,。殼棕紅色,,殼頂部具有2條白色放射狀條紋,放射肋細密,,與生長紋相交成念珠狀,。韌帶面前方短而寬,鉸合部略彎曲,,齒短而密,。殼內(nèi)淡紅棕色。
棕帶仙女蛤:雙殼綱,、真瓣鰓目,、簾蛤科、仙女蛤?qū)佟?/p>
環(huán)文蛤: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雙殼鋼,,簾蛤目、簾蛤科,。
菲律賓簾蛤:南方俗稱花蛤,,遼寧和上海稱蜆子,雜色蛤,,山東稱蛤蜊,。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科,。
凸加夫蛤: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雙殼鋼,,簾蛤目,、簾蛤科。
唐冠螺: 軟體動物,、腹足綱,、前鰓亞綱、中腹足目,、唐冠螺科,、鶉螺超科。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十
實習時間:2013年7月8日—2013年7月14日
參與人員: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全體同學以及帶隊老師
動物學指導老師:李巨勇,、韓廣欣
植物學指導老師:王曉蕊
隨著本學期的結束,,我們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學生開始了為期七天的野外實習。本次實習將在張家口小五臺山的金河口管理區(qū)度過,。在這里,,我們將對課堂上學習的專業(yè)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檢驗并初步綜合運用于實踐當中,。在實踐中鞏固和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充分認知自己身邊常見的動植物。
小五臺山在太行山脈的最北端,,居于河北省張家口地區(qū)蔚縣與涿鹿縣交界的地方,。水資源比較豐富,主要山谷皆有溪河,,水量充沛,。小五臺山屬暖溫帶大陸季風性山地氣候。冰凍期長,,無霜期短,,降雨量大并集中在七月,,四季更替明顯。五臺山地區(qū)植被類型為夏綠闊葉林,,由于山勢高峻,,氣候垂直分布顯著,植被,、土壤、垂直帶譜比較完整,,物種飽和度大,,擁有杉、松,、柏,、楊、柳,、槭,、櫟、花椒,、櫻桃,、蘋果、榛,、忍冬,、山楂、繡線菊等常見物種,,特有物種有螞蚱腿子,、榛子、土貝母,、地枸葉,、小臺黃芪、小五臺柴胡等,,還有蘇鐵,、銀杏等珍稀物種。動物和昆蟲的種類繁多,,其中野生保護動物有20余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41種。有世界珍禽,、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金鳥;二級保護動物斑羚,;還有豹貓,、狐,、狍、獾等,。兩棲類有中華大蟾蜍,、中國林蛙等。
7月9號,,我們前往東金河溝進行標本采集,。由于天氣原因,小雨一直不停,,這導致我們采集到的動物標本比較少,,以蝗蟲為主,沒有蝴蝶和蛾子一類的昆蟲,。植物采集的比較多,,我們見到的植物有楊(楊柳科 楊屬)、柳(楊柳科 柳屬)等,,采集的標本有石竹(石竹科),、胡枝子(豆科 胡枝子屬)、薤白(蔥科 蔥屬)等,。當晚原本準備進行燈誘,,但由于一直下雨,放棄燈誘,,因此在最后燈誘的成果比較小,。
7月10號,隊伍前往章家窯采集標本,,還是小雨天氣,。不過這次采集到了一些膜翅目和鱗翅目的昆蟲。如: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泥蜂(膜翅目 泥蜂總科 泥蜂科),。由于捕捉過程中的行為不當和三角袋的使用不熟練,導致最終剩下的標本鱗翅目標本較少,,翅膀有不同程度的損害。除了膜翅目和鱗翅目的昆蟲以外,,還捕捉到兩棲綱的蛙類和蜈蚣等動物,,最后放入毒瓶中的蜈蚣變?yōu)榫G色,于是放棄了標本制作。植物標本的采集山丹(百合科 百合屬)、唐松草(毛茛科 唐松草屬)、紫荊(豆科 紫荊屬)等。此次的路程比較長,,一直是小雨不斷,路面比較濕滑,,但是本小組成員相當團結,沒有掉隊和不滿情緒,在今上午的標本采集中,,大家熱情都比較高,。下午在王曉蕊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隊兩天來采集的植物標本進行了詳細的鑒定,,并且學會了使用植物志,。在李巨勇和韓廣欣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將采集到的昆蟲標本進行鑒定,,并掛牌,。晚上上由于小雨不斷,,原本計劃的燈誘又沒有進行,。今天蛾子標本的收獲基本為零。不過代替燈誘的是小組內(nèi)的活動,我們將第一天采集并壓制的植物標本進行整理,丟棄了一些發(fā)霉和個體較大的植物,并對較好的植物進行壓制,。
7月11號,我們今天上山采集標本,,其實只是西臺山的山腳吧,。由于前幾天的雨,,導致路面濕滑,,淤泥很多,基本沒機會追趕蝶類,。不過采集到了蝽(半翅目 蝽科),、飛蝗(直翅目 蝗科)、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大蜘蛛(蛛形綱 蜘蛛目)等動物,。植物標本包括瞿麥(石竹科 石竹屬)、車前草(車前科 車前草屬),、山丹(百合科 百合屬),、珍珠梅(薔薇科 珍珠梅屬)等,。今天上山,同學們的熱情都比較高,,濕滑的路面在我們眼里似乎算不上是什么困難了,。總體來說,,除去以前采集重復的標本,,今天的收獲還是不錯的。晚上進行燈誘,,由于風比較大,,基本上沒有什么收獲,只捉到了四只蛾子,,當晚進行了展翅,。
7月12號和7月13號,這兩天我們分別前往西臺山和金河口景區(qū),。在金河口景區(qū),,水流充沛,我們的任務是觀察水生的動植物,。在西臺山,,我們的任務是觀察植被分布和采集標本??吹降闹参镉杏退桑ㄋ煽?松屬),、中華落葉松(松科 松屬)、楊(楊柳科 楊屬),、柳(楊柳科 柳屬),、榛(樺木科 榛屬)、金蓮花(毛茛科 金蓮花屬),、藍刺頭(菊科 藍刺頭屬),。并且在爬山的過程中,觀察了整個山體的植被分布情況,。
2100米以上:是亞高山草甸帶,,由于隨海拔的升高,植株逐漸矮化,,木本植物減少, 僅有金露梅,、銀露梅等小灌木及菊科和禾本科多種草類,。
1400——2000米 :真闊葉混交林帶,針葉樹種有華北落葉松,、油松,,闊葉樹中有白樺,、紅樺、北京丁香,、唐松草等,。
1200——1400米 :次生灌草叢帶,主要棺木有沙棘,、繡線菊,,草類以禾本科、菊科,、豆科為主,。
1200米以上:主要農(nóng)作物產(chǎn)區(qū),主要果樹為杏,、桃,、蘋果、梨,、核桃等,。
1、學習收獲
動物學實習收獲:采集和觀察到的動物有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泥蜂(膜翅目 泥蜂總科 泥蜂科),、胡蜂(膜翅目 胡蜂科)、絲帶鳳蝶(鱗翅目 鳳蝶科),、灰蝶(鱗翅目 灰蝶科),、嵌帶灰蝶(鱗翅目 灰蝶科)、中國林蛙(兩棲綱 無尾目 蛙科),、大蜘蛛(蛛形綱 蜘蛛目),、水龜蟲(鞘翅目 水龜蟲科)、蝌蚪(林蛙幼體),、飛蝗(直翅目 蝗科),、瓢甲(鞘翅目 步甲科)、螳螂(螳螂目 螳螂科),、螞蟻(膜翅目 蟻科),、菜粉蝶(鱗翅目 粉蝶科)等。
植物學實習收獲:采集和觀察到的植物有
石竹,,石竹科,,葉線狀披針形,基部成短鞘圍抱莖節(jié) 花單生,,花萼圓筒狀,,花瓣瓣片菱狀倒卵形,基部具長爪
金蓮花,,毛茛科,,莖不分枝,,有縱棱 基生葉有長柄,三全裂,,主葉葉柄短 花單生于莖頂,,金黃色,萼片橢圓形,,花絲絲狀
小根蒜,,百合科,地下莖球形,,鱗形,,葉鞘長
風車草,唇形科,,單葉互生,,邊緣具缺刻,鋸齒狀,,葉橢圓形 莖四棱 輪傘花序,,苞片線形,花萼狹管狀,,上部紫紅色,,花冠紫紅色
水蓼,蓼科,,莖節(jié)部膨大 托葉鞘圓筒狀,,膜質(zhì),褐色 花穗狀花序 質(zhì)生,,花粉紅色
車前草,,葉卵形近全緣果蒴果等
2、思想收獲
在為期七天的河北省小五臺山金河口的野外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首先是學習方面的,我們實習就是一個理論結合實際,,鞏固課堂知識的過程,。我們從課本理論走向親身實踐,我們可以在野外觀察,、比較,、分析動植物各大類群的典型代表種類,探討各類群之間的形態(tài)特征和親緣關系,,充分認識了這個充滿奧妙的生物世界,。因而也驗證、復習和鞏固了書本上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檢驗我們對動植物分類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補充了課堂與實驗教學中的不足。每天收獲的就是下午在老師的幫助下鑒定動植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了植物志的使用和昆蟲標本的制作。增強了實踐動手能力,。
其次是在為人處世方面的,。在這次實習中,由于天氣原因給我們的實習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不斷的小雨使路面積水,,變得濕滑。大部分的同學在這幾天都是穿著濕的鞋外出采集標本,,但是這沒有打擊同學們的積極性,。在上山的過程中同學們互相幫助,沒有讓一個同學掉隊,。在采集標本時,,我們團隊合作,各有分工,,每人各有其所,,采集動植物標本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這次實習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使班級表現(xiàn)的更為團結友好,。
最后,在這次實習中同學們充分的見識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與神奇,。在西臺山頂,,同學們制造的垃圾都自覺的帶走,可見同學們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次的實習,,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知識,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同學們的生活態(tài)度,。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在每一個人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這一筆大的財富將會一直留在我們的記憶和生活當中,。也感謝老師和同學們在實習中對我的幫助,。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十一
了解定西市渭源縣地形、地貌,、地勢以及植被分布狀況,,考察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人類生存、發(fā)展以及人口分布情況的影響。
定西市渭源縣境內(nèi)
羅盤,、望遠鏡,、巖石包等
渭源縣位于定西市境內(nèi)中西部,北靠安定區(qū)和臨洮縣,,東接隴西縣,,南連漳縣,西與甘南藏族自治州和臨夏回族自治州接壤,,大致位于北秦嶺向西部的延伸地帶海拔在20xx—3000米,,水土流失嚴重,氣候?qū)贉貛О霛駶櫺詺夂?,年平均氣溫?—8攝氏度,,平均降水量為20xx—3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
神奇美麗的天井峽:天井峽屬丹霞地貌,(如圖1)為一橫亙十五里的史前峽谷,、十五里畫廊的天井峽,,充滿奇險、壯絕,、清秀,、幽靜、古野等眾多情趣,。旅游開發(fā)開放以來,,倍受各界人士及旅游者的青睞和贊譽。
丹霞地貌屬于紅層地貌,,是一種水平構造地貌,。它是指紅色砂巖經(jīng)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是巨厚紅色砂,、礫巖層中沿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主要發(fā)育于記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這種地貌以廣東北部的丹霞山最為典型,,所以稱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發(fā)育始于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fā)生傾斜和舒緩褶曲,,并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qū),。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處集中,,沿巖層垂直節(jié)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著溝壁的崩塌后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巖面的范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巖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崖面的崩塌后退還使山頂面范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墻或石柱等地貌,。隨著進一步的侵蝕,殘峰,、石墻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
河流深切的巖層,,可形成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種各樣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壘狀的、寶塔狀的等,。在巖層傾角較大的地區(qū),,則侵蝕形成起伏如龍的單斜山脊;多個單斜山脊相鄰,稱為單斜峰群,。巖層沿垂直節(jié)理發(fā)生大面積崩塌,,則形成高大、壯觀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組主要節(jié)理的走向發(fā)育,,形成高大的石墻;石墻的蝕穿形成石窗;石窗進一步擴大,,變成石橋。各巖塊之間常形成狹陡的巷谷,,其巖壁因紅色而名為“赤壁”,,壁上常發(fā)育有沿層面的巖洞。
在渭河流經(jīng)的谷地形成了渭河上游的第一座縣城——“渭源”,,寓意就是渭河的源頭,,在這里我們可以清晰的分辨出由渭河河流形成的階地,主要是由于渭河谷地底部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階梯狀分布于河谷的兩側,,階地由階面與階坡組成,,前者為原來谷地的遺留部分,后者則主要由河流下切作用形成,階面與河流平水期水面的高差即為階地高度,,多階地的順序自下而上排列,,高山河漫灘的最低階地稱為一級階地,其他的由此向上逐級推移,。
河流的階地主要分為三類:即侵蝕階地,、堆積階地和基座階地。渭河河谷則主要為侵蝕階地,,由河流長期侵蝕而成的切平構造面,,渭源縣城的大部分面積和人口就分布在這個切割平臺上,即分布在渭河的一級階地上,,其向上海拔逐漸抬升,,也就是說,隨著階地的上升,,人口和建筑的數(shù)量分布呈一種下降的趨勢,。
“不登太白非好漢,登上太白賽神仙”,,游人用這句話來形容太白山的奇?zhèn)バ酆?,太白山山勢險峻,酷似華山,,因此,,有“小華山”之稱,(如圖2)太白山海拔高約3300多米,,在太白山山麓主要有人工針葉林(以落葉松為主),,大約再向上兩百多米逐漸由針葉林向灌木叢過渡,樹木以喬灌木為主,,如:樺樹(紅樺,、白樺)等,在大約20xx米處開始有了積雪,,此時天上的雨滴變成了晶瑩的雪花紛紛落向地面,,在這一帶連灌木叢都少見了,大多為一些草甸植物,。
在山頂向下俯視時煙霧飄渺,,真有一種神仙暢游的感覺,此時的山頂已是荒漠,,只有進存的一些苔原植物和幾簇耐高寒的植物,,顯得特別荒涼,雖然這里沒有終年積雪,,但十月的天氣已經(jīng)讓這里變得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令人感覺毛骨悚然。
這是在渭河源頭的兩條支流上所建的水庫,,渭河上游主要由三條支流匯集而成,,站在水庫的堤壩上,看碧波蕩漾,,讓人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親切感,。
水庫的主要作用有:
1、調(diào)節(jié)地方小氣候,,由于定西市內(nèi)氣候比較干燥,,蒸發(fā)旺盛,這樣的水庫就有了增濕降溫的作用,,使得地方氣候呈良性循環(huán)的態(tài)勢,。
2、水庫可以用來灌溉,,為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這樣就可以使得渭源縣人口打破靠天吃飯的單一模式,,提高了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
3、水庫可以用來搞一些人工養(yǎng)殖,,來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增加經(jīng)濟收入,從而提高人口生活水平,。
4,、修建水庫不僅對氣候、農(nóng)業(yè)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時也推動了當?shù)氐牡谌a(chǎn)業(yè)的發(fā)展,,成為渭源縣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
在海拔3941米的“雪山太子”露骨山下的雙石門,,(如圖3)位于渭源縣城南部40公里處,,距省城蘭州164公里。這里集險峰奇石,、草地野花,、珍稀動物、歷史傳說于一體,,是人們舉行野營活動和探險的好地方,。這里擁有11萬畝的大草場,春秋季節(jié),,山花爛漫,、牧草青青,、牛羊成群,并有許多珍稀動物,,生態(tài)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
在露骨山上有百年難遇的冬蟲下草,在11萬畝的大草場(如圖4)到處可見悠閑的牦牛,、雪白羊群,、以及幾匹狂奔的牧馬,雙石門主要是斷層構造在地質(zhì)運動時一側抬升,,而另一側下沉在露骨山腳下形成了形似山門的巖石——石門,,因為有兩道這樣的石門,所以稱這里為雙石門,。
在石門的巖壁上清晰可見那斷裂巖石的層理結構,,在石門的中間就是著名的“一線天”,在這里有一股流水從石門中潺潺流出,,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首陽山與蓮峰山遙相呼應,其山勢巍峨高峻,,古松郁郁蔥蔥,。因列群山之首,陽光先照而得名,,在這里曾留有伯夷,、叔齊之遺骨,并有聞名中外的野生食物“白蕨”,。
站在高大挺拔的千年古松下,,(如圖5)讓人不覺感嘆到人類竟然是那么的渺小,通過悠遠深邃的幽徑,,站在山頂“一覽眾山小”的時候,,望著腳下郁郁蔥蔥的樹木,有一種征服萬物的快感,,此時,,又有贊嘆人類之偉大的感慨油然而生。
通過對各種自然風貌的觀察和身臨其境的探究,,使我深層次的領略了自然界的千姿百態(tài)和那包羅萬象的環(huán)境,,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了解和領悟,更使我對人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和感觸,。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十二
今年7月中旬,,為了深刻認識和鞏固地質(zhì)學和自然地理學知識,我們級人文城規(guī)跟隨著唐院長來到韶關進行我們大一暑假的實習,。韶關位于間歇上升區(qū),,流水侵蝕作用強烈,,造成峽谷眾多,山地陡峭,,以山地丘陵地貌為主,。而且地質(zhì)構造復雜,地層發(fā)育基本齊全,,巖溶地貌廣布,、種類多樣,巖類以紅色砂礫巖,,砂巖,、變質(zhì)巖、花崗巖和石灰?guī)r為主,,丹霞山更以獨特的紅巖地貌聞名于世,。
第一天我們在去帽峰山的途中觀察到典型的平臥褶皺,沉積時是水平的,,后來由強烈的擠壓力和構造變動使地表發(fā)生塑性變動,,主要是碳酸鹽巖和石灰?guī)r,厚度都大于1米,,屬于巨厚層沉積,。
馬路的對面采石場,有典型的斷層構造,,中間接近水平,兩邊近于直立,,根據(jù)山體兩側巖石的顏色和巖性差異,,判斷可能為正斷層。不難看出,,這一帶的泥盆紀的地質(zhì)運動比較活躍,。可以推出,,平臥褶皺受到斷層干擾,。
隨后,我們來到帽峰公園南部,,沿著公路由北往南走,,出露地層由新到老,觀察巖層產(chǎn)狀及性質(zhì),,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開始是以泥灰?guī)r為主,,伴有粉砂巖、泥質(zhì)灰?guī)r,、頁巖,,后來以石灰?guī)r為主,。中部存在較多層間揉皺,小型斷層,,考慮到屬于海相沉積,,初步判斷為潮間帶到潮下帶過渡類型,地層由幾厘米的薄層變?yōu)閹酌椎暮駥?,說明沉積環(huán)境由復雜多變變?yōu)榉€(wěn)定,,北側為帽子峰組,南側為天子嶺組,。
最后,,我們來到武江邊觀察河流的發(fā)育,河流在彎道處存在橫向環(huán)流,,使凹岸侵蝕后退,,凸岸堆積生長,而在河流一側可觀察到三級河流階地,。
7月10號我們乘車到達廣東韶關芙蓉山國家礦山公園,,首先觀察的是石炭系下統(tǒng)、石凳子組的斷層構造,,觀察到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所以判斷為逆斷層,。返回出口的路上觀察到灰白色帶狀的方解石脈,。
步行到達芙蓉山的石炭系下統(tǒng)測水組的煤窯所在地,()主要成分為煤矸石,。往上步行到達古生物化石的沉積地點,,圖示為挖掘化石所獲。
在登山終點,,我們觀察到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蝕洼地,、峰叢及芙蓉湖的秀美景觀。芙蓉湖岸邊,,我們觀察到山體的向斜構造,,向斜判斷依據(jù)為巖層受到水平地質(zhì)運動擠壓后巖石由老變新以及地形起伏狀況。
第三天,,我們?nèi)サ搅说は忌绞澜绲刭|(zhì)公園,。世界上由紅色陸相砂礫巖構成的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均被稱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這類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不過在去的路程中,,我們先在國道106線2202公里+250米的地方下了車,這里有一個性質(zhì)為古湞江河流階地沉積的地貌點,。我們對其進行了觀察,,發(fā)現(xiàn)它是二元相結構,,地層的上部為河漫灘相沉積,地層的下部為河床相沉積,,它的成分大多是粘土粉砂粒,、鵝卵石、泥沙,,而且從鵝卵石有規(guī)律地朝同一方面排列這一現(xiàn)象,,可看出古湞江河流的流向是近似水平的。
隨后,,我們進入了丹霞山景區(qū),。一路往上走,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陽元石景區(qū),。陽元石已經(jīng)有30萬年的歷史,,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石”、“天下第一絕景”.它的性質(zhì)是蝕余石柱,,其巖性屬于碎屑巖類(包括砂巖,、長石石英砂巖、礫石巖),。陽元石是由于地殼抬升后,,兩組巖層相互交叉,流水沿著節(jié)理面侵蝕搬運,,即是由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而形成的,。在陽元石的表面我們能看出水平層理,這是由于巖層巖性軟硬不一,,軟層被侵蝕凹陷,,硬層不易侵蝕被保留而形成的。
后來我們又坐上車,,來到了一處性質(zhì)為水平韻律層理與節(jié)理發(fā)育的地貌點,。它是由于地殼抬升后巨大巖塊由錯落方法墜落形成,,而又由于其下錯的巖塊形似向上爬行的鱷魚,,故稱“鱷魚上山”.其巖石的本色是紅色和白色,但因雨水沖刷而發(fā)黑,。巖石的沉積層基本上為水平層理,,其上的黑色條帶上有鵝卵石,反映了河流相與湖泊相轉(zhuǎn)換的古地理環(huán)境,;巖石的紅色部分反映的是交錯層理和斜層理,,其傾斜方向代表古水流方向和流速大小。
第四第五天我們來到馬壩人遺址,、大峽谷,,這是實習內(nèi)容的最后一部分了,。在路上我們還看到一個滑坡體現(xiàn)場,我們親自爬到滑坡體的對面進行觀察,,老師們給我們介紹了滑坡體形成的特征以及我們面對滑坡體可以采取的一些防護措施,。真正到野外實習了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中,,身邊的事物就蘊含知識,。在你經(jīng)過一大堆黃土的時候,你絕不會想到那叫滑坡體,,也不會想到我們還總結出它們的特征以及應對措施,。
要觀察大峽谷,光有觀察力還不夠,,還要有體力,。在大峽谷中我們可以看到跌水、瀑布等,,在汗流浹背之際感受水流沖下來引起的氣流,,真的是應了那句廣告詞“透心涼,心飛揚”.當然,,那一千多級的階梯更是考驗人,,所以我覺得我們?nèi)嵙暡粌H僅是收獲知識,更是磨練人的一個過程,。當有想偷懶的同學問院長可不可以不爬的時候,,院長調(diào)侃地說,你可以不上來,,但一定要下去,。是的,大峽谷下面沒有纜車,,所以只能通過爬樓梯的方式上來,。但是當你重返“地面”的時候,你會為自己自豪的,。
最后一站就是馬壩人故址,。在炎熱的夏天我們步入溶洞之中,不禁佩服古人竟會找到如此宜居之地,。
為時五天的實習,,你會發(fā)現(xiàn)你不僅僅在思維能力上得到極大提高,更能練就堅持的毅力,。和組員一起分工合作,,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不一樣的視覺來看生活!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十三
第一章 緒論
此次實習的城市為杭州市,,地點西湖景區(qū),;這里是個交通便利、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文明古城,,旅游勝地,。在實習中我們還可以“苦中作樂,游山玩水”此次實習自然是不虛此行,。
我們此次野外觀察實習共5天,,具體時間為6月29日至7月3日。為了方便我們的實習,,我們借住在浙江工業(yè)大學之江學院學生公寓,。按約定我們每天上午7:30在不同的地點集合,然后根據(jù)實習線路一起出發(fā),,完成每日的實習任務即可回到公寓,。整理好每日的野外實習記錄筆記。
6月29日實習線路 南山公墓――玉皇頂,;主要實習任務:認識葉家塘組,、黃龍組、船山組,、棲霞組巖性及其所含化石,;觀察小背斜、小平臥褶皺,,玉皇山向斜,。這一天我們定了定了5個點,在得意亭處觀察了葉家塘組巖性,在收費亭處觀察了黃龍組巖性,在停車場處定了黃龍組和船山組的分界點,然后來到了紫來洞,進行了對溶洞形成的描述.在離休息亭東南100m處觀察了斷層,并對斷層進行了產(chǎn)狀測量,,和正逆判斷,。第一天實習就算結束了。
這一天我們主要學習了怎樣在野外辨別三大巖類,,怎樣測量產(chǎn)狀,,怎樣辨別正逆斷層等,通過這一天實習,,讓我們學會了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內(nèi)容相結合,。
6月30日,今日路線起于石屋洞途徑水樂洞,、煙霞洞再到南高峰頂,。由于天氣惡劣,,加大了我們實習的難度,,再加上突遇暴雨,改變了原定實習計劃,于是今日定了四個點分別為石屋洞的構造觀測點,,水樂洞巖溶觀測點,,煙霞洞溶洞觀察點,南高峰巖性觀察點,。此行我們途徑青龍山,、煙霞三洞,并觀察了青龍山背斜,,南高峰的向斜,,了解了煙霞三洞的成因以及水樂洞附近灰?guī)r中的縫合線的形成。
7月1日,,今日路線起于紫云洞終于寶石山,,今日任務為:了解紫云洞的成因,觀察其巖性,,到寶石山學習后方交匯定點法,。在紫云洞我們觀察到崩塌的巖洞有斷層,有三組解理面,,是熔結凝灰?guī)r,,斷層間有角礫,有擦痕,沒有位移的為解理,,有位移的為斷層,,斷層附近也有小的解理。從棲霞嶺至初陽臺的石階及其附近有大量的碧玉分布,,故寶石山就是由此而得名,。到了寶石山的蛤-蟆峰我們學習了后方交匯定點法,了解了西湖的成因,,這樣就完成了我們當天的實習任務,。 7月3日,實習路線為:錢塘江至九溪,,主要任務是認識志留―碳系部分地層巖性特征及了解之江成因,,之江及錢塘江,之所以成之字形就是由于河流的侵蝕作用形成凹岸,,再由搬運堆積作用使河流形成凸岸,,于是就有了之字形的河道。就這樣,,我們的杭州實習就算結束了,。
第2章 地層
2.1 概 述
杭州的地層簡述: 以吳山、龍塢,、錢江,、古蕩為東,、西、南,、北之界線,,在此區(qū)內(nèi)可見下述由 老到新的地層:
1、奧陶系(o)(僅見上統(tǒng),,分布在區(qū)西南一隅)分為文昌組和長塢組,;
2、志留系(s)(出露比較齊全,,由西部向西南部呈弧形分布)分為康山群,、大白地 組和吉安組;
3,、泥盆系(d)分為西湖組和唐家塢群,;
4、石炭系(c)分為船山組,、黃龍組,、葉家塘組和珠藏塢組;
5,、二疊系(p)分為丁家山組,、茅口組和棲霞組;
6,、侏羅系(j)僅見上統(tǒng)第一段,,分布在寶石山、葛林,、白沙山和孤山等地,;
7、白堊系(k) 下統(tǒng)朝川組,,沿錢江零星分布于六和塔,、梵村、珊瑚沙
8.第四系(q) 分布廣泛,,成因類型復雜,;
2.2 地層巖性描述
由老到新描述各地層分布位置、巖性特點(描述),、巖層產(chǎn)狀等,。主要地層有d3x、c2h,、c3c,、j3h、q,。第四系合并描述,。
d3x(西湖組) 巖性為白色石英砂礫巖,、粗砂巖夾砂質(zhì)泥巖。厚度176~300米,。主要為老和山。
c2h(黃龍組) 巖性為淺灰色生物碎屑灰?guī)r,、白云質(zhì)灰?guī)r,,底部為白云巖,產(chǎn)紡錘,、莫斯科小紡錘,,犬齒珊瑚等,厚度154米,。主要分布在棋盤山―龍井―飛來峰一帶,。
c3c(船山組) 巖性為灰色~深灰色生物碎屑灰?guī)r,藻灰結核灰
巖,。產(chǎn)中華麥,、假希瓦格等。厚度47~150米,。
j3h(黃尖組)分布在寶石山,、葛嶺、白沙山,、孤山等地,,根據(jù)火
山噴發(fā)間斷及巖性特征,可分為三個亞段第3章 巖漿巖
實習區(qū)巖漿巖以酸性噴出巖為主,,侵入巖不發(fā)育,,地表均以脈巖產(chǎn)出。從巖漿巖特征化學成分,,以及與圍巖,、地質(zhì)構造關系,結合區(qū)域?qū)Ρ确治?,均屬燕山期巖漿活動產(chǎn)物,。
實習區(qū)脈巖:分布零散,種類較多,,從基性到酸性都有發(fā)育,,以中酸性為主,多數(shù)受構造控制,。計有:輝綠巖脈,,安山玢巖,英安玢巖,,高嶺石化霏細斑巖等,。
實習區(qū)噴出巖:晚侏羅世早期的噴出巖以流紋質(zhì)火山碎屑巖為主,,是實習區(qū)火山巖最發(fā)育的一類,分布在寶石山,、葛嶺,、孤山等地。巖性有熔結凝灰?guī)r,、流紋質(zhì)含碧玉團塊玻屑熔結凝灰?guī)r,。葛嶺、寶石山一帶角礫熔結凝灰?guī)r的巖性特征為:灰紫,、紫灰色,,呈角礫狀結構,具假流紋構造,,有玻屑,、晶屑(斜長石、石英,、黑云母,、角閃石)、巖屑(安山玢巖)和微量磁鐵礦褐鐵礦組成,,少量隱晶質(zhì)物質(zhì)膠結,,熔結凝灰?guī)r的巖性特征為:紫、暗紫灰色,,晶屑,、玻屑結構,具假流紋構造,。玻屑主 要,,晶屑(斜長石、石英,、黑云母)次之,,巖屑(安山玢巖、凝灰?guī)r)零星,,褐鐵礦,、磁鐵礦微量,由少量隱晶質(zhì)物質(zhì)膠結,,有些凝灰?guī)r含碧玉團塊,。碧玉由玉髓和細粒石英組成,有方解石,、黃鐵礦,、有機質(zhì)和粘土混合物,顏色多樣,,常為紅色,,致密堅硬,,具貝殼狀斷口,常具隱晶質(zhì)和膠狀結構,,顆粒在0.01毫米左右,。碧玉的成因一般認為與海底火山作用有關,即火山噴出的凝灰物質(zhì)被海水分解后,,其分解之sio2大量進入海水,,當它達到飽和時,在適當條件下即沉淀下來而成,。早白堊世晚期的噴出巖有流紋質(zhì)凝灰?guī)r,、流紋巖,。安山質(zhì)熔巖(輝石安山玢巖,、安山巖)和基性熔巖(玄武玢巖、玄武巖)等四類,,零星分布在六和塔浙大三分部,,南星橋、杭一中等地,。
第4章構造
4.1 概 述
杭州市位于揚子準地臺東部錢塘臺褶帶,,包括安吉――長興陷褶帶、中洲(淳安)――昌化拱褶帶,、華埠(開化)――新登(富陽)陷褶帶,、常山――諸暨拱褶帶、余杭――嘉興臺陷等五個三級構造單元以及武康(德清)――湖州隆斷褶束等七個四級構造單元,。
一,、褶皺
杭州市區(qū)包括三個褶皺區(qū):西湖復向斜、石龍山褶皺區(qū)和半山―皋亭山褶皺區(qū),。
二,、斷裂
杭州在印支運動以前基底固結程度較低,地殼變形以褶皺方式為主,,斷裂不很發(fā)育,,主要是一些長期活動的同沉積斷裂或基底斷裂,但它們都控制著構造單元邊界和古生代地層的發(fā)育,,如臨安――馬金斷裂,、蕭山――球川斷裂、昌化――余姚斷裂,、印渚埠――開化斷裂,,畢浦――雙溪口(淳安)斷裂等。
三,、節(jié)理
杭州市區(qū)節(jié)理以葛嶺―寶石山構造節(jié)理引人注目,,主要有北西向和北東東向兩組剪切節(jié)理形跡構成小型“棋盤格式構造”,。在寶石山,北東70°~80°的節(jié)理密集,,北西向節(jié)理稀疏,;葛嶺附近,北西
40°~60°,、北東70°~80°的兩組節(jié)理均較明顯,;而葛嶺往西南去,北西向,,北北西向節(jié)理卻變得密集,,北東東向節(jié)理變得稀疏。
4.2 節(jié)理與斷層
棲霞嶺介于掛牌山和葛嶺山之間,,這里發(fā)育有蝙蝠洞,、華嚴洞、紫云洞,、棲霞洞及泉水出露(白沙泉),,這些洞泉的發(fā)育都在一條直線上,若與其北東的臥云洞相連,,則其走向為北東,。沿線不僅發(fā)育有洞泉,而且還明顯地可見斷層擦痕,,斷層角礫巖,、斷層糜棱巖,因此這洞穴泉水的發(fā)育與斷層有直接關系,。此斷層即為棲霞嶺斷層,。
近棲霞嶺最高處,紫云洞牌坊前,,此處可找到侏羅系火山巖系第二亞段和第三亞段的分界面,,兩亞段之間可明顯地見到一層紫紅色的沉凝灰?guī)r,這是在火山噴發(fā)間隙時期形成的,。
斷層和裂隙(節(jié)理)統(tǒng)稱為斷裂構造,,裂隙的地方往往形成泉水,泉水是地下水的天然露頭,。水出來時冒泡則是上升泉(承壓泉),,水澗是微上升泉。裂隙形成的地方泉水的開次量很大,。巖縫的水開采量校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紫云洞(圖3-2.2),,紫云洞位于杭州西南棲霞山,洞穴主體長約80m,洞型平直簡單,,走向ne35°―45°洞頂平整如板且向東南傾斜,,傾角35°―40°,主要是循火山碎屑巖層面發(fā)育的,,受沉積巖夾層控制,。古老的火山作用使得棲霞嶺一帶布滿火山碎屑,火山碎屑夾1至2層凝灰質(zhì)砂,、泥巖或沉凝灰?guī)r,,單層5―10m,經(jīng)風化作用,、流水作用循環(huán)對松軟的沉積巖夾層進行剝蝕,、侵蝕和浸泡軟化,其碎屑物質(zhì)被水流搬運帶走而淘空,逐漸刻鑿出傾斜狀深槽,。
深槽頂板為堅硬的火山碎屑巖,,并發(fā)育有nee、nnw,、nw向x節(jié)理(圖3-2.3),,大大降低了頂板的穩(wěn)定性,,在重力作用下,,巨石崩落,巖洞初具雛形,,由淺入深由小到大向縱深方向發(fā)育與擴展,。然而,巖洞并非無止境的發(fā)展下去,,隨著深度的增加,,x節(jié)理趨于減少或呈閉合狀,風化作用,、流水侵蝕和水的循環(huán)交替隨之變?nèi)?,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紫云洞。我們組選在紫云洞進行巖石的走向,、傾向,、傾角三組產(chǎn)狀的測量,我們組所測數(shù)據(jù)為巖層傾向:130,,傾角45
4.3 褶曲
西湖復向斜,,即杭州復向斜在杭州市區(qū)傾伏部分,它是杭州市褶皺區(qū)的主體,,組成西湖復向斜翼部最老地層是上寒武統(tǒng)的超峰群,,核部的最新地層是下二疊統(tǒng)的丁家山組,出露在西湖畔的劉莊附近),。西湖復向斜的形態(tài),,順西南方向收斂,,樞紐仰起,,向北東方向展開,、樞紐傾伏,樞紐總的方向為北東50°,,傾伏角15°,。復向斜傾沒部分為下白堊統(tǒng)火山碎屑巖所不整合復蓋,,又為一隱伏的北北西向的大斷裂所橫切。龍井――翁家山――南高峰――三臺山――丁家山一帶為西湖復向斜核部,,地形坡度與復向斜傾伏角相適應,。西湖復向斜由一系列單體褶曲組成,從北西到南東計有飛來峰向斜,、天馬山背斜,、南高峰向斜、青龍山背斜,、玉皇山向斜,、將臺山向斜,鳳凰山背斜,、金家山向斜,。遠離西湖的另一組褶曲有午潮山向斜,老焦山向斜,、里桐塢背斜,,直塢向斜。半山――皋亭山向斜位于西湖復向斜的北東方向,,可視為西湖復向斜的余延部分,。
第5章 地質(zhì)發(fā)展史
前人對杭州地區(qū)做了大量的地質(zhì)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地質(zhì)資料,,因此本區(qū)的地質(zhì)研究程度相對較高,。在杭州地區(qū)進行地質(zhì)工作的主要有下列地質(zhì)工作者和單位。
1924年朱庭祜調(diào)查了西湖一帶地質(zhì)情況,,將石炭,、二迭系灰?guī)r稱為“飛來峰層”;
1929年舒文博等人命名“唐家塢砂巖”,、“西湖石英巖”,,并分別劃歸志留系和泥盆系;
1947年吳磊伯在李四光的指導下,,對杭州地區(qū)進行較詳細的調(diào)查,,并編制1:5萬杭州地區(qū)地質(zhì)圖。
1951年盛莘夫?qū)贾菔俊⒍档貙舆M行了詳細研究,,劃分出黃龍灰?guī)r(c2h),、船山灰?guī)r(c3c)、棲霞灰?guī)r(p1q),,并肯定了杭州有茅口組灰?guī)r段(p1m2)存在,;
1957-1959年南京大學師生多次來杭州實習,填制了1:1萬地質(zhì)圖,;
1970-1973年浙江省區(qū)測隊開展杭州幅1:20萬區(qū)域地質(zhì)調(diào)查,,對實習區(qū)地層、構造,、巖漿活動和礦產(chǎn)都作了大量而系統(tǒng)的工作,;
1977年浙江省第六地質(zhì)大隊做了杭州市地熱普查,收集了豐富的地熱資料,。
目前,,仍有許多院校師生在杭州進行基地地質(zhì)實習,如東華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地質(zhì)系,、同濟大學、工業(yè)學校,。
第6章資源環(huán)境地質(zhì)
杭州地區(qū)的地質(zhì)景觀極為豐富,,如杭州西湖,錢塘江,,九溪等均為杭州有名的旅游勝地,,奇特的地質(zhì)景觀給杭州的旅游業(yè)帶來了勢不可擋的發(fā)展趨勢,,再如位于浙江西部的桐廬縣瑤琳鎮(zhèn)的瑤琳洞,,有巖溶地下的垂云通天河,是我國特大型水陸兼?zhèn)涞娜芏粗?。眾多地質(zhì)景觀不僅使杭州的旅游業(yè)得到發(fā)展同時是杭州的人文景觀也得到了發(fā)展,,自然環(huán)境也得到了保護,各種資源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第7章結束語
為期5天的杭州實習很快結束了,,也許實習給我們首先的印象就是挺好玩,但就是有點累,,這也許是我們最直接的感受,。由于天公不作美,我們實習的4天氣候條件相當惡劣,,前兩天是陰雨綿綿,,中途還突遇過暴雨的侵襲,后兩天是高溫,相當容易中暑,,還好各位同學都做好了防暑準備,。由此,讓我聯(lián)想到的是作為地質(zhì)工作者不僅要掌握豐富的地質(zhì)學知識,,更要有健康強壯的身體以及不怕艱難險阻的精神,,作為地質(zhì)工作者的接班人就必須接受各種惡劣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不僅要學好知識,,更要鍛煉好身體,。當然通過此次學習我們也或多或少的學到了一些東西,尤其是一些課堂上所學不到的東西,。實習讓我們學會了一些簡單的地質(zhì)工具的使用,,嘗試了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過程,也體會到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難度,,對于理論知識我們應該經(jīng)常適當?shù)呐c實踐聯(lián)系,,才能達到我們的學習目的。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十四
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我們在經(jīng)過了將近一年對動物學和植物學的理論學習后,,野外實習也至關重要,它可以使我們更加有效地掌握和鞏固課堂教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而且還可以學到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開闊視野,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1)復習、鞏固和驗證所學的生物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同時進一步豐富所學的生物學知識,;
(2)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觀察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了解植物和動物的形態(tài),、習性,、種類、用途的多樣性以及它們與環(huán)境的關系,,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3)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獨立工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4)培養(yǎng)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的好作風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珍惜大自然一草一木的良好素質(zhì)與情感,;
(5)增強集體主義觀念弘揚團隊精神,,促進同學,師生之間的了解與溝通,。
(1)通過野外實習,,我們不僅鞏固了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而且還學到許多在書本上學不到得知識,;
(2)通過野外綜合學習,我們更加熱愛自然,,熱愛專業(yè),團結合作,,吃苦耐勞,,同時也提高了獨立觀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創(chuàng)新的新能力;
(3)通過野外實習,,增強了我們對植物界生物的認識,,認識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5月xx日,早晨五點集合,,出發(fā)趕往青島,,下午一點左右到達參觀青島市中山公園的動、植物園,,下午2點10分集合,,晚上進入北九水風景區(qū),。
5月xx日,上午在山里采集標本,,下山后按小組制作標本,,下午去櫻桃園采摘櫻桃。
5月xx日,,挑戰(zhàn)嶗頂,,6點40出發(fā),中午12點左右到達嶗頂,,圍山頂走了一圈后開始下山,,下山時由于方向性錯誤我們在深山里迷路了,還遇上了大雨,,幸虧遇上了幾名野外登山隊員,,才得以走出這座鬼斧神工的大山,到達營地時已經(jīng)晚上7點多了,。
6月x日,,早上8點多,在青島棧橋看風景,,9點到下午2點在海底世界參觀標本及各種海洋生物(標本館,、海底世界、海獸館,、夢幻水母宮)下午兩點多向日照出發(fā),,來到李家灣趕海園,住在海邊,,心情無比激動,。
6月x日,上午來到燈塔風景區(qū)和萬平口風景區(qū)看大海,,下午回到營地趕海,,采集和制作標本。
6月x日,,上午來到國家森林公園觀賞各類植物,,下午回到營地采集和制作標本。
6月x日,,上午自由活動,,下午1點去劉家灣趕海園趕海,采集和制作標本,,這里的海灘好大呀,。
6月x日,上午7點出發(fā)趕往濟南大明湖公園參觀游覽,,下午出發(fā)返回,,晚8點抵達滄州,,野外實習順利結束。
首先,,我覺得這次去山東,,可以說是不負此行吧,我們不僅開闊了眼界,,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奧秘以及大海的廣闊與浩瀚也品嘗了正宗的山東煎餅,,感受到了山東人民的淳樸與熱情,切身體會了山區(qū)人民和沿海人民別有一番風味的生活格調(diào),,山東的確是個好地方,,尤其是青島,氣候適宜,,景色怡人,,08奧運會時,帆船,,游泳等4項就是在這里舉行,。
最難忘的還是爬嶗頂?shù)哪且惶欤覀円淮笤缇统霭l(fā),,雖說只走了幾段山路,,但由于天氣炎熱以及一路上坡,到達嶗頂時我們個個都是汗流浹背,,但當我們站在索橋上看到眼下的壯麗山河時,,還是激動的大喊大叫。我們繞嶗頂走了一圈,,參觀了各個景點后,,便開始準備下山,我們本打算走到虔女峰時抄小路下山,,卻不想走錯了方向,,三四個小時后,出現(xiàn)在眼前的卻是一條干涸了的大河,,河里都是鋒利的大石塊,,大家都傻眼了,這時我們已有幾名隊員受了輕傷,,幸好這時我們遇到了四名野外登山隊員,,他們對當?shù)氐匦伪容^熟悉,我們才得知我們離營地已經(jīng)很遠了,,若原路返回太陽下山后山路難行,,于是我們決定跟隨登山隊繼續(xù)前行,趕往大河東,,經(jīng)過幾個小時崎嶇的山路后,,我們終于到了大河東,這時我們幾乎已經(jīng)彈盡糧絕,,我和另外三名同學分吃最后一個石頭餅,,石頭餅第一次沒有弄疼我的牙,我們四處打聽,,坐公交到了恒星學院,,這時天已下起大雨,打通電話后,,我們終于等到我們的車把我們接回營地,。通過這件事,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每個人的力量都是不可估量的,,在特殊時刻,,我們才能將它們發(fā)揮出來。
這八天,,我們不僅游覽了祖國的名山大川,,還認識了各種動植物,雖然條件艱苦,,但是受益匪淺,,同學們得關系也更加密切。更重要的是,,這次野外實習,,我們真正的走進了大自然,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奧秘,,生物真的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我們只有好好學習它才能和大自然更加和諧的相處。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篇十五
實習是理論的鞏固和提高,,我們技術班5月12日—16日的大亞灣海濱動物學實習正好說明了這一點,。動物學實習是動物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豐富我們的感性認識,,不但彌補理論課本上難以理解和記憶的抽象概念和有關動物圖片不足的問題,,而且彌補了動物學實驗課上動物標本不足和大多數(shù)是死標本的問題,還有實習可以補充課本里面為數(shù)不多或缺少的關于動物生態(tài)和動物行為的內(nèi)容的介紹,。通過這次實習培養(yǎng)了我們大學生學習動物學的興趣和探索大自然的強烈欲望,,相對于單一和乏味的課堂理論知識的介紹和灌輸,實習既有趣又好玩,,使我們充分的理解課本里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思考問題的方法和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傊?,在這次實習中,我們不但學到了很多豐富的動物學專業(yè)知識,,而且學到了專業(yè)以外的很多東西,,收獲非淺,具體如下:
1,、了解了動物(大多為海產(chǎn)貝類)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習性、分布特點,、動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以及動物的多樣性,;掌握了觀察動物的基本方法、如何記錄觀察結果,;學會了如何采集動物標本,、鑒定和制作動物標本的方法。
2,、培養(yǎng)了我們大學生應有的科學態(tài)度,,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鍛煉和培養(yǎng)我們大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鍛煉和培養(yǎng)了我們大學生的學習毅力和組織工作能力,,培養(yǎng)了我們大學生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和好問精神;鞏固專業(yè)思想,,為我們今后的學習工作科研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深圳大亞灣青少年培訓基地沙灘、壩光的泥石灘和石礫灘,、楊梅坑的石礫灘和沙灘,、東郊場的巖石灘。
掌握所采集動物(大部分為海產(chǎn)貝類)的種類名稱,、分類地位,、分類依據(jù)、采集場所,、采集方法,、標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動物標本采集、海濱樣方調(diào)查,、參觀東山珍珠養(yǎng)殖場,。
經(jīng)過四天的努力,我們小組一共采了156種動物標本,,分屬于11個動物門,,從低等到高等分別是:海綿動物,、腔腸動物門,、扁形動物門、環(huán)節(jié)動物門,、螠蟲門,、星蟲門、軟體動物門,、節(jié)肢動物門,、腕足動物門、棘皮動物門,、脊索動物門,。其中軟體動物門占了絕大部分。
總結:通過這次海濱動物學實習不但鞏固和提高了我們的動物學專業(yè)知識,,而且鍛煉了我們各方面的能力,,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提高了我們學習的主動性,。如果有條件的話,,多一些進行野外的實習,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海洋是我們的資源寶庫,,它不但為我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食物,而且還提供了各種各樣有用的資源,,我們在開發(fā)海洋資源的同時,,也又去保護它,而不應該為了短期的利益破壞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