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教版三下語文教案篇一
1,、弄清飛機夜里安全飛行與蝙蝠飛行的聯(lián)系。
2,、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終于”“清楚”造句,。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弄清飛機夜晚安全飛行和蝙蝠飛行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教具準備:
自制軟件,、鵬博士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蝙蝠是什么?你見過嗎?你見過雷達嗎?簡介蝙蝠,、雷達,。這兩者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
二、按要求讀課文,。
1,、提出要求:
認真閱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飛行的,,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與雷達之間的聯(lián)系的,分別做上記號,。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三,、根據(jù)提出的要求進行討論,。
(一)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飛行的?(三、四,、五,、六)
1、蝙蝠飛行有什么特點?課文有哪幾個句子最能說明蝙蝠飛行的這個特點?
2,、科學家為了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做了幾次試驗?每次試驗是怎么做的?
3、這三次試驗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4,、這三次試驗證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三次試驗為什么能證明這一點?
5、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二)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和雷達之間的聯(lián)系的?(二,、七)
1、指名讀第七自然段,。
2,、為什么說給飛機裝上雷達是“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如果把課文分成三段,,應該怎么分?為什么這樣分?
第二課時
一,、練習朗讀全文,。
二,、聯(lián)系全文,說說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fā)明雷達的,。
先根據(jù)自己的體會理解說,,再引導學生按課文的敘述順序,有條理地完整地說一說,。
我們要學習科學家這種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研究問題、善于從事物中受到啟示為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
三,、練習造句。
1,、出示課后思考練習第4題,。
2、讀讀句子,。
3,、口頭練習用“終于”“清楚”造句,。
4、書面造句,。
四,、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3遍。
蘇教版三下語文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識生字7個;積累含近義詞素的成語;會使用“吩咐”和“囑咐”,。
2、正確朗讀課文,。
3,、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點學習:讀句子提出問題,,并在課文中找有關(guān)句子,。
4、了解藺相如完譬歸趙的故事,,體會他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人物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故事導入:《卞和獻玉》,。
2、板書課題,,激趣思考:“完璧歸趙”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思考問題,。
2,、指名讀課文,齊讀課文(糾正讀錯的生字新詞;指導讀難讀的句段),。
3,、交流:說說對“完璧歸趙”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這句話,,板書并讀一讀。)
三,、結(jié)合以上句子,,再讀課文,。
1、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呢?
(1)引導學生學習第1-3節(jié),,并思考,。
(2)交流,然后指導朗讀,,體會趙王的無奈,、藺相如的堅定。(教師適當詮釋藺相如此行的重任,。從國力來看,,趙國只能答應交換;要是讓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趙國就會被人小視,。)
2,、藺相如是怎樣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的?
(1)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脈絡(luò)(要回寶玉,、爭取時間,、派人潛送;參插《詞句活動室2》)。
(2)抓住藺相如說的三句話展開教學,。
①找一找:藺相如一共說了幾句話?哪幾句話?
②說一說:為什么說這幾句話?(看到秦王沒有誠意,,要回寶玉以爭取主動;再一次試探秦王;爭取時間把寶玉送回趙國。)
③讀一讀;秦王為什么乖乖就范?體會藺相如的智和勇,。(第1,、3句話的理解,可以從秦王的反應表現(xiàn)入手,,譬如:“信以為真”和“只好同意”,。第2句話作為重點來理解,可從藺相如的動作,、神情和語言入手,。)
四、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其它句子,。
1、學生劃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問題,。
2、在小組內(nèi)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討論解決,。
3,、教師適當組織全班討論。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用一二個詞語評價藺相如,并簡單說說理由,。
七,、指導完成《詞句活動室1》。
(1)補充完整,。
(2)提示學生注意每個詞語中所填入的字詞的意思,。
(3)再寫幾個類似的詞語。
八,、作業(yè):
課外閱讀《澠池會》,、《將相和》。
蘇教版三下語文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平安無事”,、“逗弄”,、“甩脫”等詞語。積累“干涸”,、“痛楚”,、“實事求是”等詞語。
3,、初步學習閱讀參考資料:能讀懂課后的注釋,,懂得注釋的作用。
4,、熟讀課文,,了解第二節(jié)與后面四節(jié)的關(guān)系。
5,、體會作者親近動物,、喜愛動物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讀通全文
1、同學們,,你們最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能用幾句話來說說嗎?
2,、今天,我們來學習秦牧的作品《我喜歡小動物》,。
出示:
26,、我喜歡小動物(齊讀課題)
3、輕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學習閱讀注釋
1、同學們,,我們以前是否接觸過注釋?請說說你的了解,。
2、請學生到課文中去找找注釋在哪里?(篇末)
師:注釋有的在當頁,,有的在篇末,。
3、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注釋在當頁的文章,。
4,、本文的注釋有幾個?標在哪里?
師:本課的注釋只有一個,注釋符號用數(shù)字加小圈標在題目的右上方,。這個注釋是對全文作說明,。除此之外,還有對文章字,、詞,、句的解釋,我們以前接觸過不少,。
5,、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本課的注釋,交流一下你能從中讀懂些什么?
6,、學生自讀,、交流,教師概括:
從注釋中我們能了解到文章作者,、主要作品,、改動情況。
7,、請學生說說注釋的作用,。
8、除此之外,,你對作者還有什么了解?你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集體交流,。
說明: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學會查找、閱讀資料,。這節(jié)課的訓練包括兩個要求:
1,、指導學生閱讀文后注釋,從而使他們明白注釋能幫助自己理解課文,,并了解一些有關(guān)注釋的知識,這個要求是主要的,,在上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是作為重點訓練的,。
2,、課前讓學生們通過各種渠道(如書籍、報刊,、上網(wǎng),、聽家人講述)去了解作家、作品,。這個要求是次要的,,可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作相應的調(diào)整。
三,、學習字詞
1,、聽課文錄音進一步感知課文。用“△”將不理解的詞語標出,。
2,、四人小組自學生字。
3,、出示:
鱷,、鯽、鱉
歸類識字,,三個生字都和魚有關(guān),,書空。
“鱉”就是“甲魚”,。指導鱉字上半部的寫法,。
4、交流不理解的詞語
吻端:指鱉的嘴,。
逗弄:逗引……玩
甩脫:擺脫,,文中指“我”不斷地做甩手動作(可以做動作幫助學生理解),鱉終于松口了,。
平安無事:文中指沒被鱉咬到過,。
不勝其煩:勝:承受。指大人不能承受我的多次請求,,煩透了,。
5、分節(jié)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感情朗讀
1,、年幼時的秦牧是一個非常喜歡小動物的孩子,。他與小動物們朝夕相處,將它們當作了玩伴。課文是這樣寫的:
出示:
在耍弄小動物的當中,,我做過一些有趣的事,,也做過一些蠢事。
個別讀——齊讀
2,、想想文中哪些小節(jié)寫的是我做的趣事,,哪些寫的是我做的蠢事呢?
趣事(3、4節(jié))
蠢事(5,、6節(jié))或(5,、6、7節(jié))
課文3-6(7)節(jié)就是圍繞第2節(jié)展開描寫的,。
3,、再讀3-6節(jié),,用概括的語言來說說兩道填空題,。
在耍弄小動物的當中,我做過的有趣的事情是:(將過山鯽從水缸里撈出來,,放在地面上,,看它們躍動,。)
在耍弄小動物的當中,我做過的愚蠢的事情是:(用手指去逗弄鱉,,以致于被它咬得血淋淋的,。)
說明: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用概括,、簡練的語言回答這兩題是有一定難度的,。有可能學生會讀出第4節(jié)或第6節(jié)中大段的語句。那么教師就應該耐住性子,,給予學生一種寬松的環(huán)境,,指導學生找到文中最關(guān)鍵的詞語,表達上不求統(tǒng)一,,意思正確,,句子完整通順即可。
4,、你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出“趣”字,,哪些地方又體會出“蠢”字?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出來,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一下,,試著把它讀好,。
5、集體交流,。
個別讀——小組讀
五,、品詞析句,,積累詞語
1、三讀課文,,找到你欣賞的詞句,,用“——”劃出,,說說理由,。
2、集體交流(萬一學生找不到事先教師希望他們積累的句子的話,,教師可以先出示一句),。
舉例:
“聽說天旱的時候,它能夠從于涸的地方,,不斷躍動,,找到有水的地方,再度生活下去,?!?/p>
(1)結(jié)合查字典理解“涸”就是水干的意思,用上“干涸”這個詞語使文章更有了文采,。
(2)體會過山鯽的生命力很強(從“干涸的地方”到“有水的地方”,,也許有很長的距離,但它不會很快死亡,,而是靠“不斷躍動”找到生的希望),。
3、讀好自己喜歡的一句話,。
個別讀——小組比賽讀
六,、總結(jié)課文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如果我們親近它們,、善待它們,,它們也會以各自獨特的方式來回報我們,讓我們同動物們和諧地相處!
七,、課外延伸
1,、你在親近小動物時有什么趣事或蠢事?在四人小組里交流。
2,、全班交流,。
蘇教版三下語文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稱,、禁,、撒、掙,、等9個生字,,學寫鹿,、賞、勻等13個生字,。
2,、能通課文讀出鹿的心情變化。
3,、根據(jù)詞語提示,,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
4,、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tài)度,,體會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tài)度,。
教學難點:
理解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
學生:預習寓言,,完成預習單,。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語言,,感悟文本
1,、小鹿是怎樣贊美自己的角的?
出示句子:“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象兩束美麗的珊瑚!”
(1)課文中的哪個詞,,可以看出鹿覺得自己的鹿角很美?——理解“精美別致”。
(2)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3)此時此刻鹿的心情是怎樣的?(指導讀出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自我贊美,、自鳴得意的語氣,。)
2、小鹿怎么樣評價自己的腿?
出示句子:“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1)小鹿為什么會認為腿是難看的?(太細,、配不上自己的鹿角)
(2)你從小鹿的哪些表情可以看出它特別不滿意自己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
(3)指導朗讀
【設(shè)計意圖:對學生的閱讀提出明確的要求,,讓他們有目的地展開閱讀,,從而使閱讀更加有效?!?/p>
二,、研讀心情,,體味變化
1.是什么事讓鹿改變了對自己角和腿的看法呢?
2、師范讀課文,,學生傾聽,。
3、運用語氣詞進行想像說話,。(小組交流)
課件出示:
(1)當鹿靈巧地把獅子遠遠地甩在后面時,,獅子灰心喪氣不想再追了:“(),()!”鹿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2)正在這時候,,糟糕,美麗的鹿角被樹枝掛住了!兇猛的獅子一看,,機會來了:“(),()!”
(3)小鹿卻嚇得直冒冷汗:“(),,(),。”
4,、多危險啊,,經(jīng)歷了獅口逃生的鹿深有感觸地說——
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5,、這時,鹿又會對角和腿說些什么?
鹿對角說:“你雖然美麗,,但是(),。”
鹿對腿說:“你雖然(),,但是(),。”
三,、領(lǐng)悟寓意,,升華主題
1、師生交流:從寓言里悟出來的道理,。
2,、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無缺,,引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p>
3,、學習了本篇課文,,知道了事物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一味欣賞長處而看不見短處,,是不對的;因為它的短處完全否定長處也是不對的,,我們要做到揚長避短,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
4、拓展寓言故事《朋友與熊》,。
兩個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途中,突然遇到一頭大熊,,其中的一個立即閃電般地搶先爬上了樹,,躲了起來,而另一個眼見逃生無望,,便靈機一動馬上躺倒在地上,,緊緊地屏住呼吸,假裝死了,。據(jù)說,,熊從來不吃死人。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臉上嗅了嗅,,轉(zhuǎn)身就走了。躲在樹上的人下來后,,問熊在他耳邊說了些什么,。那人委婉地回答說:“熊告訴我,今后千萬注意,,別和那些不能共患難的朋友一起同行,。”
5,、教師總結(jié):點明寓言的特點,。
蘇教版三下語文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蜉,、蝣,、猩、壽,、鈾”5個生字;通過不同的方法理解“蜉蝣,、朝生暮死”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讀好地球的幾次問話。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體會地球在了解自己年齡過程中的心情變化,,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地球及它身上的其它一些東西的大致年齡,,有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地球及它身上的其它一些東西的大致年齡,激發(fā)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
2,、體會地球在了解自己年齡過程中的心情變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地球,。這是什么?你知道它多大了?
2、我們都知道自己的年齡,,可地球卻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年齡,,它心里一定——很著急。
3,、此時此刻,,地球一定很急切地想知道——
揭示課題:27我多大了(齊讀)
4、指導讀題,,讀出疑問的語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在太陽媽媽的建議下,地球向誰詢問自己的年齡?
2,、交流,,板書:
蜉蝣
大猩猩
地球太陽媽媽海龜
龍血樹
化石
放射性元素鈾
3、學習生字,,認識“蜉蝣,、龍血樹,、鈾、猩”
(1)從“蜉蝣”兩個字的部首上你想到了什么?(這是一種昆蟲)
出示“蜉蝣”圖,,介紹“蜉蝣”的有關(guān)信息,。
(2)認識“龍血樹”。
出示相關(guān)材料,,自由朗讀,,你對龍血樹有了哪些了解?
(梳理龍血樹的生存時間、功效,、生長地點)
(3)認識“鈾”
出示圖片,,教師簡介。
過渡語:聽了太陽媽媽的話,,地球開始在自己身上尋找答案,。讓我們一起跟隨地球去探詢一下吧!
三、深入研讀,,感悟體會
1,、默讀課文3~7節(jié)。
2,、學生交流,。
相機理解:“朝生暮死”、“嬉戲”
(1)理解“朝生暮死”
從這個詞中找出兩組反義詞(朝—暮;生—死)
指名講意思(早上生晚上就死了,,說明存活的時間很短)
(2)理解“嬉戲”
找近義詞:游戲,、玩耍
3、小結(jié):作者在寫的時候,,先寫地球問年齡只有一天的(),,接著問(),又問(),,然后問(),。也就是說作者在描寫地球詢問自己年齡的過程時是按他們年齡大小的順序來寫的,這樣條理就比較清楚了,。
4,、地球去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心情是怎樣的呢?用“——”劃出地球的幾次問話。
地球問:“蜉蝣,,蜉蝣,,你知道我的年齡嗎?”
地球看見大猩猩們在森林里追打嬉戲,就問:“聰明的大猩猩,,你知道我的年齡嗎?”
地球看見海龜在海灘上,,又問:“長壽的海龜,你知道我的年齡嗎?”
地球問:“老壽星龍血樹,你知道我的年齡嗎?”
地球說:“難道你知道我多大了?”
(1)地球此時心情如何?應該以怎樣的語氣讀好這幾句話?
(2)自由讀課文,,盡量讀出不同事物的語氣語調(diào),。
(3)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總結(jié)全文,,拓展學習
1、完成課后詞句活動室的“排序練習”,。
2,、學生出示收集到的各類物質(zhì)的年齡的資料,教師按動物,、植物,、金屬等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