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百字的導游詞篇一
新豐江水庫湖面面積370平方公里,,庫容量139億立方米,因四季皆綠,、處處是綠而取名萬綠湖,。萬綠湖距廣州、深圳均在200公里以內,,堪稱是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園”,。
建設這一人工湖,新豐江流域的人民群眾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新豐江是東江水系的最大支流,,發(fā)源于新豐縣玉田點兵,自西向南經河源市區(qū)流入東江,,全河長163公里,,集雨面積5813平方公里。蓄水時淹沒面積390平方公里,。23091戶94311名群眾遷移到韶關,、惠州及本縣的其它村鎮(zhèn),同時有15524人雖未移民但土地被沒而從山腳遷到山腰居住,,至今庫區(qū)內仍遺留有6個鎮(zhèn),,共7萬多移民。清庫時共淹沒山林28333公頃,,稻田120xx公頃,,號稱河源“魚米之鄉(xiāng)”的地方——新豐江流域上的南湖,變成了萬傾平湖,。湖區(qū)移民因缺乏生產,、生活條件,生活上與非移民地區(qū)的群眾比仍有較大差距,,近年來,,不少移民群眾參與、從事湖區(qū)的旅游活動,,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之一,。
萬綠湖與浙江千島湖同是以浩瀚的湖水、青翠的群島構成風景資源的主體,,稱得上是“姐妹湖”,。兩湖均是人工湖,同于公元1958年開工建設,,有“華南新豐江,、華東新安江”之說,總容量178億立方米,,新安江水庫因有1078個島嶼而得名千島湖;千島湖區(qū)內工業(yè)總值達60個億,,而萬綠湖區(qū)內工業(yè)產值幾乎為零,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
水好是萬綠湖的魅力所在,,她有高原湖泊的秀麗,但沒有高原的交通艱難和氣候寒冷,,集“四美”于一湖,。
水域壯美:其最大長度占整條河流的84%,達140公里,,最寬外12公里,,最深外達80余米,平均深度30米,,親臨其境,,有如置身“山中海洋”。
水質純美:湖水來自青翠的山林,,清澈,、純凈、無污染,,達到國家一類地表水標準,,可直接飲用,并通過東深供水工程間接供往香港,,其水質好,,如桂花魚,、鯰魚、鱔魚都十分鮮嫩,,用水做出的豆腐,、娘酒,以至泡出來的茶都格外清甜,。
水性恬美:一年四季湖水的水溫幾乎都是恒定,,在19—23度之間,處于人體正常體溫的黃金分割點,,十分適合人們水上游玩,,且全年水上活動時間可達6個月以上,此外,,湖區(qū)基本不受臺風影響,,湖面少有風浪,總是顯得那么恬靜,、安份,。
水色秀美:湖水顏色碧綠,由近到遠逐漸轉淡:墨綠,、深綠,、淺綠、淡綠… 遠望湖心,仿佛身在“綠色海洋”之中,。更奇妙的是湖水還隨著太陽照射角度,、光線的不同,在一天時間里產生幾種不同顏色,。
三百字的導游詞篇二
越秀公園是廣州最大的公園,,并且免費開放!里面自然風光優(yōu)美,很適合來漫步,、鍛煉身體,。公園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廣州的標志——五羊石像,,游客不妨來拍照留念,。
整個公園花草茂盛,山水秀美,,因為免費的關系,,當地人來的比較多,可以爬爬山鍛煉一下身體,。因為是公園,,所以沒有特別的游覽順序,一般大部分游客來此就是爬山游湖,在五羊石像拍照留念,,看下廣州博物館(需要另外收費,,10元)和古城墻,帶孩子的還可以去金印游樂場和東秀兒童樂園游玩,,樂園按項目按次收費,。
它由主峰越井崗及周圍的桂花崗、木殼崗,、鯉魚崗等七個山崗和北秀、南秀,、東秀三個人工湖組成,,3個湖都可以坐游船,價格以前是雙人船30元一小時,,因為價格可能會發(fā)生變動,,具體以當地價格為準。3個湖的區(qū)別在于,,東秀湖可以遠望電視塔,,且有碰碰船,它的湖畔還有兒童樂園;南秀湖可遠眺鎮(zhèn)海樓,,它湖畔有一個大草坪,,是繪畫、寫生的好地方;北秀湖綠蔭低垂,,湖畔還建有花卉館,、湖心島和錦園(里面有很多錦鯉)等。
除了本身的自然風光,,整個公園還充滿了很多古跡,。主要有中山紀念碑、廣州古城墻,、古老的四方炮臺等,,你可以來這里品味歷史。如果帶著孩子一起來,,在游玩的時候,,可以給他進行普及些歷史知識。
景區(qū)可以坐電瓶車游覽,,費用為10元單程,,有3條路線供選擇。(一般是根據您進來的門選的,。進門就可以看到電瓶車了),。最常見的是正門入園,然后五羊石像(靠近西門)下車,如果步行,,也可以參考電瓶車的游覽順序,,玩累了就隨便找個門出。
1號線:公園正門-韓國園-金印游樂場-古城墻-廣州美術館-鎮(zhèn)海樓-五羊石像-南秀湖-公園正門;
2號線:雍雅山房-北秀湖-公園正門-韓國園-金印游樂場-夕陽紅廣場-成語寓言園-雍雅山房;
3號線:公園東門-廣州美術館-鎮(zhèn)海樓-中山紀念碑-古城墻-東秀樂園-公園東門,。
三百字的導游詞篇三
(歡迎詞)
尊敬的各位領導(朋友):
大家好!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四季美景巧變幻,,賽罕風光說不絕,。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旅行社以及淳樸好客的塞罕壩人歡迎您來塞罕壩休閑度假。我是本次塞罕壩之旅的導游員×××,,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在接下來的兩天里我和×師傅將盡最大的努力竭誠為您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希望您在塞罕壩能夠度過一個輕松,、愉快的假期,預祝我們合作愉快,。
圍場自古以來就是一處水草豐沛,,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歷史上“千里松林”曾是遼帝狩獵之地,,木蘭圍場又是清代的皇家獵苑;這里“群山分干,,眾壑朝宗”。壩下山地溝谷縱橫,,林木蔥郁,綿延數百里;壩上草原漫崗迂回,,湖泊星羅,河流蜿蜒,,綠草如茵,鮮花如潮,。
圍場以其風景優(yōu)美,,氣候宜人,,山川形勝甲于紫塞載入史冊,,自古以來就是一塊水草豐沛,,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滴醵?1681年),康熙皇帝第二次來圍場,,看中這塊“萬里山河遠,九邊行勝抱神京”的境地,為“肄武綏藩”,,以“喀喇沁、敖漢,、翁牛特諸旗敬獻牧場”的名義劃定了面積14 000多平方公里的木蘭圍場,,根據地形和禽獸分布劃分了72圍,,歲歲秋季到這里舉行圍獵,,史稱木蘭秋狝,并定為家法,。從康熙二十年到嘉慶二十五年的140多年里,,康熙、乾隆,、嘉慶來圍場舉行木蘭秋狝105次,。
康熙曾寫下《賦得帳殿郁崔嵬》來描述當時的壯觀場面
茂林葉未黃,,賓雁使成行,。后對分山出,,前竟越嶺揚。
鹿鳴秋草盛,,人喜菊花香,。日暮帷宮近,風高暑氣藏,。
“木蘭秋狝”是什么意思呢?木蘭,既非花名,,而且與花木蘭無關。清代初期,,圍場多鹿,,中秋節(jié)前后,鹿求偶交配,,獵人頭戴鹿角,,身披鹿皮,,吹起木制的笛哨,,模仿鹿求偶的聲音,,誘鹿捕殺,,滿語稱之為木蘭輝罕,,也就是哨鹿的意思(滿人的狩獵方式)。秋狝,,是指秋季圍獵。對于滿蒙等游獵民族來說,,野生動物是他們日常生活和種族繁衍的基礎和保障,保護動物就是保護自己,,因此他們根據動物的生存規(guī)律來調整自己的狩獵方式,形成了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的傳統。就是說春天打獵不能打懷孕的母獸,,夏天打獵要放過幼獸,秋冬季節(jié)就可以放手捕殺了,。“秋狝”是指秋季打獵,。只有這樣才能不破壞生態(tài)平衡,,保障自然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木蘭秋狝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和軍事意義,。當時,國內并不十分安定,,云南省有吳三桂叛亂,,西北有準噶爾部的分裂活動,,國外還有沙俄的侵擾。而當時清軍斗志衰退,,在平定“三藩之亂”中,清軍貪生怕死,,1人負傷,,幾十人護送,,甚至有人自殘身體以求自保,??滴蹩吹轿羧沼⒂律茟?zhàn)的八旗將士,,如今弓馬廢馳,軍無斗志,,如此下去,大清江山難保,。他總結教訓,認為只有加強武備,,恢復軍隊的戰(zhàn)斗力,才是立國之本,。因此,在平定“三藩之亂”的當年就設立木蘭圍場,,做為既能鞏固后方,又可加強武備的一項重要策略,。清代皇帝通過秋狝鍛煉八旗勁旅,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用隨圍射獵,,獎功罰過等手段團結新疆、西藏,、青海,、蒙古等王公大臣,,并舉行了多倫諾爾的“七溪會盟”,,接見萬里歸來的渥巴錫;進行了烏蘭布通之戰(zhàn),擊潰了噶爾丹的叛亂,,粉碎了其分裂中國的陰謀??滴踉凇捌呦獣恕比〉贸晒r對大臣們說:“昔日秦興土石之工,修筑長城,,我朝施恩于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之長城更為鞏固,。”木蘭秋狝達到了“肄武綏藩”,,鞏固民族團結的目的,為“康乾盛世”的形成和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綏藩”是清朝為團結少數民族,抵御沙俄的侵擾及分裂活動的一項戰(zhàn)略方針,。用現代的話說,,就是統一戰(zhàn)線,。
清帝在140多年的“木蘭秋狝”中曾用隨圍射獵,獎功罰過等手段團結新疆,、西藏、青海,、蒙古等王公大臣,并舉行了多倫諾爾的“七溪會閱”,,接見萬里歸來的渥巴錫,。進行了烏蘭布通之戰(zhàn),擊潰了噶爾丹的叛亂,,粉碎了其分裂中國的陰謀,??梢哉f,,康熙,、乾隆等皇帝在人們心目中筑起了“團結統一”的長城??滴踉凇捌呦獣啞比〉贸晒r對大臣們說:“昔日秦興土石之功,修筑長城,,我朝施恩于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之長城更鞏固?!?/p>
(沿途主要景點介紹)
(張三營,、行宮)
清帝在木蘭秋狝結束后,,東道回鑾駐蹕張三營行宮,,西道駐蹕阿穆呼朗圖(今步古溝)行宮,,都要舉行盛大的慶功宴會,??滴鯐r期凡隨圍蒙古王公等,,相互宴請,無論是公宴還是家宴,,沒有統一規(guī)定。到乾隆時期,,為表示皇家的體恤之情,規(guī)定將宴請合為一次,,宴席期間和結束后表演“塞宴四事”,,即:什傍(演奏蒙古音樂),、相撲(摔跤),、詐馬(賽馬)、教馬兆(騎生馬駒),。除宴請,、賞賜外,,還要請蒙古王公等觀賞戲劇。
(東廟宮)
伊遜河南的小山上,,立有1通乾隆皇帝所作的《入崖口有作詩碑》,,由碑頂,、碑額,、碑身,、碑座組成,,通高4.8米,,碑頂四角各雕伏龍一條。碑文用漢,、滿、蒙,、藏4種文字鐫刻。
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皇帝赴木蘭圍場舉辦秋狝大典,由阿貴圖(橫河子,、錐子溝)進入伊遜阿卜奇圍場,,途經此處,,有感于這里的山崖陡峭,壁立千仞,,層巒疊嶂,,雨霽峰青;翠葉黃葩,,伊水潺潺,,山花倒影,水色天光,,作五言古詩一首。其中寫道:“朝家重習武,,靈囿成自天,。匪今而斯今,,祖制垂奕年。巉巖圍疊嶂,,崖口為之關,?!闭f是我大清王朝重視習武,,神靈保佑的皇家獵苑宛然天成,。先祖所定下的秋狝家法將一年一年地傳承下去,。這里險峻的山崖圍護著層巒疊嶂,,聳立的崖口就是一道天然的雄偉的關口。
在那片數株蒼松掩映之中的就是東廟宮,。
也許你要問了:“那到底是廟還是宮啊?”
這應該算是我們這里的一奇了。也許您游遍了大江南北,,也許您走過了千山萬水,也許您看過了歷朝歷代的宮廷建筑,,也許您參拜了各門各派的寺廟宮觀。但您卻難得一見此處這廟與宮合而為一的特殊建筑吧,。說起這座特殊的建筑,,就不能不說到在我們這里流傳已久的一段傳說故事啦,。
故事發(fā)生在康熙辛酉二十年(1681)四月丙申(十三)日,。這一天,,28歲的康熙皇帝早晨從西爾哈畢喇(今新地鄉(xiāng))出發(fā),,跋涉200里,傍晚時分來到了拜察(即白岔泊)附近的三星潭時,,突然之間雷聲震耳,,瓢潑大雨傾注而下,??滴趸实酆碗S行的官員,、軍士們不得不到林中避雨,。原本這里就山高云低,,加上大隊人馬散發(fā)出的熱氣,,林子上方是霹靂一聲接一聲,閃電一道連一道,,再看林子里面:官兵一個個臉色蒼白,,心驚膽戰(zhàn);戰(zhàn)馬一匹匹渾身痙攣,四蹄打顫,??滴趸实垭m然沒有失態(tài),卻也是滿心恐懼,,強打精神,。正在危急關頭,,康熙皇帝忽然看見面前有一只一尺大小的金色蟾蜍正在雙目炯炯地注視著皇上,,似乎在表示著什么,。此時的康熙皇帝全部注意力都在震耳的雷聲和耀眼的閃電上,,并未留意到這只金蟾。金蟾見皇上無動于衷,,便眼望著皇上大叫一聲,,向林子外面蹦去。說也奇怪,,雖然霹雷聲聲好似山崩地裂,但金蟾的叫聲卻真真切切,。康熙皇帝心想:“這只金蟾看著我,,叫什么呢?”金蟾蹦了幾步,回頭看了看,,見皇上原地未動,又連叫兩聲向林子外面蹦去,??滴趸实垭m然覺得金蟾的舉動可笑,,卻仍未理解其用意,。金蟾又停下來連叫三聲向前躍去,。這時的康熙皇帝才發(fā)現,,那只金蟾是三條腿,,前二后一,,猛然醒悟:“這是要我隨他而去啊,?!庇谑腔噬峡觳节s上金蟾,,大隊人馬緊隨皇帝迅速離開了樹林,。人馬剛剛離開樹林,,一陣巨大的雷電之后,,雨過天晴,?;仡^再看方才避雨之處,樹木被雷電擊成一片枯枝,。金蟾已失去蹤影??滴趸实勖賳T和軍士們四處尋找,,一無所獲??滴趸实坌南耄骸耙欢ㄊ窍煞痫@靈,。金蟾救駕有功,朕就封其為‘敦仁鎮(zhèn)遠神’‘塞罕靈驗佛’吧,,永世承祀!”并下令修廟供奉。
回宮后,,康熙皇帝將這段奇事稟告了太皇太后,孝莊老太后告誡康熙皇帝:“金蟾靈佑,,乃我大清洪福,,不僅你要常去祭祀,,我也要去拈香!”為方便帝后們祭拜,,就在廟的后面建造了一座小行宮,供帝后拈香時更衣和臨時休息,,從而形成了這座廟與宮合一的特殊建筑,。
廟宮又與其他宮廷建筑不完全一樣,有三個全國之“罕見”,。一是廟,、宮合一為首創(chuàng)。歷代建筑,,廟就是廟,,宮就是宮,二者不能合一,。二是供奉的神靈著清裝,,國內所特有。三是敦仁鎮(zhèn)遠神的本廟是皇家敕建的最小廟宇,。
(廟宮水庫)
廟宮水庫位于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縣城南30公里處的伊遜河干流上,,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灌溉,、發(fā)電等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總庫容1.83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2 370平方公里,占伊遜河流域面積的54.5%,。工程按120xx年一遇洪水設計,,20xx年一遇洪水校核,設計地震烈度為6度,。水庫初建于1959年,,征地高程為780米,淹沒耕地6 700畝,,遷移人口2 346人,。根據20xx年水利部的大壩安全復核,防洪標準為2 020xx年一遇;原設計灌溉面積10萬畝,,現狀灌溉面積65 000畝,,年灌溉供水量8 591萬立方米;電站在輸水洞出口左側,裝有三臺機組,,總容量為1 500千瓦,。
說起這道攔河大壩,我們圍場人一直引以為自豪,。當年缺乏起重設備和大型運輸機械,,勤勞勇敢的圍場人民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硬是用小推車和扁擔,、籮筐在崇山峻嶺之間修筑起了一道攔河大壩,可以說這是圍場精神的一個寫照,。
(圍場縣城)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西北、北,、東分別與內蒙古自治區(qū)為鄰,西南和南面分別與豐寧縣,、隆化縣接壤,,是華北地區(qū)通往內蒙古和東北地區(qū)的要道之一。全縣總面積9 219.72平方公里,,共轄37個鄉(xiāng)鎮(zhèn),、312個行政策村,總人口51.6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3人,。其中以滿族、蒙古族為主的12個少數民族人口29萬人,,占總人口的56.2%,。1989年6月29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是承德市人口第一大縣,,河北省面積第一大縣,,全國唯一一個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圍場薯,、牛,、菜特色主導產業(yè)優(yōu)勢突出。全縣馬鈴薯年平均種植面積45萬畝,,產量達到6億公斤,,蔬菜種植面積23萬畝,牛飼養(yǎng)量17萬頭,,其中奶牛4 000頭,。興建了雙九淀粉有限責任公司、承德天添乳業(yè)公司,、棋盤山大牲畜交易市場,、圍場鎮(zhèn)薯菜批發(fā)市場、腰棧蔬菜產地批發(fā)市場,,其中年產萬噸的雙九淀粉有限責任公司已進入全省重點龍頭企業(yè)行列,,棋盤山大牲畜交易市場成為華北地區(qū)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場和全國十大畜禽交易市場之一。培育了金欄牌馬鈴薯,、燕塞牌5寸人參胡蘿卜,、春結球白菜等省市名優(yōu)產品。先后被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鄉(xiāng)”,、“河北省馬鈴薯之鄉(xiāng)”,、“河北省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示范縣”。
歷史上,,圍場曾是著名的清代皇家獵苑,,是清代舉辦“木蘭秋狝”大典的場所,擁有眾多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
當時的木蘭圍場,,根據地形和禽獸分布,劃分為72圍,。每次圍獵,,一般要進行20多天。到了清代后期,,國勢日衰,,停止了盛極一時的木蘭秋獵活動。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這塊廣闊的皇家獵場禁地,,全部放圍開墾。其后,森林資源逐日遭到嚴重破壞,,整個圍場滿目荒涼,,風沙漫天,野獸絕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經過多年的治理,木蘭圍場逐步恢復了她的神奇魅力,。1993年被批準為國家級公園,。登上制高點,即當初康熙皇帝的練兵臺,,遠眺四方,,目力所及,林浪似濤,,碧波萬頃,,浩瀚無際。這里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是一處獨具特色的旅游、狩獵,、觀光,、度假勝地。
境內現存有康熙點將臺,、乾隆七通碑,、將軍泡子、燕趙古長城等歷史遺跡60多處,,擁有140多萬畝人工林的塞罕壩國家級森林公園,,20多萬畝優(yōu)質草場紅松洼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qū)和御道口草原三大景區(qū)的東中西三條旅游線已初步形成,圍場已成為京北黃金旅游線和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的重要組成部分,,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全國生態(tài)示范區(qū)”,、國家4a級景區(qū)、被省政府命名為“生態(tài)旅游示范區(qū)”,。年接待國內外游客50多萬人次,旅游收入2億多元,,被譽為“水的源頭,、云的故鄉(xiāng)、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北方動植物的王國、攝影藝術家的天堂”。20xx年,,木蘭圍場被評為“中國最美麗的地方”之一,。
(小錐子山村)
小錐子山村村莊雖小,卻出土了很多古物,,如銅戈,、銅矛、銅箭,、鏃(箭頭),、燕半兩(古銅幣)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戰(zhàn)國時期的遺物,,在考古界占有一席之地,。
1977年11月在城北出土秦幣兩枚,每枚重32.85公斤,,1980年7月又出土兩枚,,一枚重33公斤,另一枚重32.5公斤,。在同一城址中出土4枚秦幣,,絕非偶然。
從現存的古城遺址來看,,此城之大(長度150米),,城墻之高(殘存城墻上仍有4.2米),說明這是秦朝北方的一個軍事重鎮(zhèn),。乾隆十七年(1752),,乾隆皇帝駕臨此地,看到古城遺址,,沒有輕信這里是南北分界之說,,經向當地少數民族詢問考證,判定這就是燕秦長城遺址,,因而感嘆:“吾安知天下之似此未傳者幾何乎?”為了傳于后世,,乾隆親自撰寫了《古長城說》碑文,以傳后世,。
(棋盤山)
棋盤山,,因山頂平如棋盤而得名。棋盤山鎮(zhèn)北接內蒙古各旗,,南連關內各牲畜市場,,每年交易牲畜幾十萬頭,皮革幾十萬張,,已成為中國北方著名的大牲畜交易市場,。
棋盤山的黑山口,,清朝時叫伊綿峪,乾隆三十六年(1771),,乾隆皇帝曾在這里接見過土爾扈特部“萬里東歸”的首領渥巴錫汗,。
(伊遜河)
出棋盤山鎮(zhèn),我們沿著御路前行,,看到的這條河叫伊遜河,,伊遜,蒙語稱之為“九曲”,,意思是彎彎曲曲的小河,。據記載,圍場開圍時,,河兩岸古樹參天,,河里能打到幾十斤的大魚,民間曾有這樣的諺語:“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粥鍋里,。”發(fā)源于塞罕壩下的伊遜河是圍場的主要河流,,它流經隆化,、承德,注入灤河,,是引灤入津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哈里哈)
哈里哈,蒙古稱之為“哈達圖扎布”,,漢語意為“有山巖的峽谷”,。“扣花營內出美人”,。傳說康熙皇帝秋狝時,,在這里曾選中一個妃子“伊姒姑娘”,因其喜吃荔枝,,康熙皇帝命南方產區(qū)派人騎馬星夜傳送,,途中累死了8匹良馬,伊姒姑娘動了惻隱之心,,將荔枝撒在地上,,長出了一種青青綠草上結滿了瑪瑙般果實的植物,雖然和荔枝不一樣,,可味道更鮮美,。圍場文化部門根據這個傳說,創(chuàng)作了清宮樂舞《荔枝娘娘》,,深受觀眾喜愛,。其實,圍場的草荔枝是一種野生草莓,,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據《熱河志》記載:“草荔枝叢,圣祖仁皇帝賜名草荔枝,,秋而實,。”草荔枝漿果成熟季節(jié),,香氣四溢,,人們路過它的旁邊,為芳香所吸引,,必要尋覓幾顆品嘗一下,。
(八十三號)
初聽這個地名,大家一定很奇怪:怎么還有以數字作為地名的?
隨著清朝的沒落,,秋狝再也無力舉辦了,。1820xx年道光皇帝即位,“秋狝之禮”廢止,,1862年塞罕壩開圍,,允許百姓進入圍場墾荒種田,朝廷從中收取押荒銀,。好地120兩,,中等地80至100兩,次地40兩左右,,老百姓稱之為“掛地”,。圍場有些小地方沒有地名,掛地就以500畝為一號,,一直排到八十五號,。
(門圖阿魯行宮)
當地人又稱為“翠花宮”。這里有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
有一年秋天,,康熙皇帝親自帶領文武官員和各少數民族的首領、侍衛(wèi),、虎槍手,,還有伊似娘娘、翠花公主,、宮娥等人,,來到木蘭圍場打獵,練習刀槍箭術,。當來到塞罕壩下的“門圖阿魯”行宮附近時,,只見這里山連山,,山套山,風景很美,。漫山嶺上,,都長滿了青松、翠柏,、紅楓,、白樺,還有一座蛤蟆峰,。峰后就是百花盛開的鹿花坡,。康熙帶領全隊人馬剛要到鹿花坡的行宮休息打尖時,,忽然間,,從鹿坡上跑出一群梅花鹿。翠花公主忙下了馬,,向康熙跪拜道:“父皇,,這里的梅花鹿真多呀,咱們射不射呢?”康熙看著心愛的翠花公主,,微笑著點點頭,,表示同意她去鹿花坡射鹿。
于是,,翠花公主轉身來到鹿花坡下的后溝,。她對宮娥們說:“萬歲允許咱們射鹿了。來,,丫頭們,,都來一起射鹿吧!”春杏、夏荷,、秋菊,、冬梅,、翠松,、青竹、秀梅,、香蘭8個宮娥翻身上馬,,箭搭弓弦,,正要一齊拉弓射時,唿——只覺從后山刮來一股狂風,。緊接著,,從密麻麻山林中躥出一只猛虎,閃電般地朝翠花公主撲來,,“哎呀,,不好,。”翠花公主嚇得一聲驚叫,,就連8位宮娥,,也被嚇得臉色焦黃,她們撥馬正想朝回跑時,,突然,“嗖”地一下,,飛來一支響箭,,正好射中老虎的左眼,那老虎吼叫一聲,,蹦了一個高,,站立不穩(wěn),一頭栽進山澗,。
接著,,由密林里傳來一聲問話:“公主受驚了吧?”翠花公主撥馬一瞧,只見山坡上跑來一位騎馬的小伙子,。這時,,公主身邊的宮娥春杏說:“哦,他就是喀喇泌的兒子,,名叫金山扎滿,。”公主掩面偷著瞧了瞧這位公子,,啊,,好一位英俊的人兒呀!金山扎滿騎著馬,不錯眼珠兒地也正打量美麗的翠花公主吶!公主穿一身蔥綠結蝶花兒的金邊緊身戰(zhàn)衣,,腰掛弓箭,,實在是威武英俊,那粉紅透白的瓜籽臉上,,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一眨一眨地,向金山扎滿羞答答地笑著看呢! 翠花公主抿著小嘴兒,,笑一笑,,溫柔地說:“多謝公子啦,救了我們姐妹們的命呀!”金山扎滿連說幾個“不敢”,。暗自想到,,在家時,常聽父王說,,翠花公主不但容貌美,,而且還精通詩詞,、歌賦,五音六律,,絲,、竹、管弦,,能騎善射哩!于是,,金山扎滿笑著說:“我射死一只猛虎,這也是托公主的洪福,,這點小事,,請公主不必過分夸獎?!?/p>
公主一聽,,暗想到,平時春杏常說,,喀喇泌王爺的兒子,,文武雙全,機智過人,,箭法超群,,真是耳聞不如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吶!想著想著,,不由心中產生了愛慕之心,,兩人說著話,并肩騎馬慢行,,他們的親熱勁兒,,宮娥們也都看在眼里。天快黑時,,金山扎滿恭恭敬敬地告別了翠花公主,,各自回到了住處??滴趼犝f金山扎滿射死了一只險些傷了公主的猛虎,,對他夸獎了一番,然后回到了“門圖阿魯”行宮歇息,。 第二天清早,,翠花公主觀看蛤蟆峰景致,要說也湊巧,,金山扎滿正在峰下的鹿花坡上,,練習射箭哩。他見翠花公主也來了,趕忙下馬,,迎上前來,,公主也忙下馬,把馬韁交給宮娥春杏,,讓她牽著馬轉悠到后坡上采花玩耍去了,。 翠花公主和金山扎滿坐在一棵大松樹下的青石板上拉起了知心話兒。
這情景,,正好好被早在山坡上練太極拳的大太監(jiān)郭繼功看到了,,郭太監(jiān)年紀大了,偏好這一天是他的生日,,康熙尊重老者,,要給他賞功慶賀哩!所以郭太監(jiān)從心里高興,大清早就來練健身的拳術,,但這個人小肚雞腸,看到翠花公主和金山扎滿私下接觸,,這還了得,,可是,看在公主的臉面上,,也不好朝外嚷呼什么,,只好暗暗記在心里。
忽聽行宮外吹響了號角,,這是為郭繼功的慶宴開始了,,公主和金山扎滿也一起來到了行宮,野宴一開始,,很是熱鬧,,郭繼功謝過康熙的賞賜后,便是王公,、大臣和眷屬們給郭太監(jiān)敬酒賀壽,。輪到金山扎滿為他敬酒時,他正想起了翠花公主,,一失神,,把手中的酒杯落在地上,摔碎了,。金山扎滿慌了神兒,,郭繼功心里更是不痛快,壽誕之日,,打碎了酒杯,,唉,也實在太不吉利了,他想發(fā)脾氣,,但在皇上面前,,他只好強裝笑臉。
酒過三巡以后,,康熙皇帝瞅瞅大家,,說道:“這次我到壩上察看地形地勢,是因為軍情風聲很緊,,我準備帶領七萬兵馬直奔烏蘭布通,,掃平噶爾丹軍事叛亂,諸臣有何高見?”郭繼功一看有機可乘,,便忙向康熙跪拜道:“圣上,,我看喀喇泌王父子稱得上智勇雙全,有一身好武藝,,是不是讓他們父子一同隨軍參戰(zhàn)?”康熙一聽,,又想到昨天金山扎滿還射死一只猛虎,將門出虎子,,這父子二人一定能征善戰(zhàn),,于是,便采納了郭繼功的意見,。
當時,,翠花公主一聽金山扎滿去參戰(zhàn),她也要求同赴戰(zhàn)場,??墒牵^功又奏道:“圣上,,門圖阿魯宮在壩下為后方,,留下伊姒娘娘,由翠花公主保駕吧,?!笨滴跤X得得也是這個理,于是,,又同意了郭繼功的要求,。其實,郭繼功一心想把公主與金山扎滿拆散,。說不定金山扎滿戰(zhàn)死在疆場,,那才能消除自己心中的不滿呢。
自從翠花公主與金山扎滿分手后,,她日夜思念著公子,,吃不下,,睡不安,轉眼到了八月十五,,這天晚上,,公主走出行宮,抬頭望著明月,,眼里流下了熱淚,,誰知寒風一吹,她身子骨著了點風寒,,當夜就發(fā)高燒,,說夢話,嘴里呼著心愛的公子——金山扎滿,,竟一病臥床不起了,。
看到翠花公主這可憐樣子,宮女們急得團團轉,,伊姒娘娘也天天淌眼淚,。眼看著翠花公主快保不住命啦,伊姒娘娘忙命小太監(jiān)何騰,,騎一匹快馬,,連夜趕路,直奔烏蘭布通戰(zhàn)場上去接大夫,。大夫趕回來,給翠花公主號脈診斷,,說是她郁悶傷情,,外感風寒。連忙開藥方,,公主服了藥,,但病情不見好轉,身體越來越弱了,。
過了幾天,,伊姒娘娘又來看望翠花公主,公主強打精神,,睜開眼睛,,有氣無力說:“母后娘娘啊!女兒我這病,怕是好不了啦,,您疼愛女兒一回,,我沒能孝敬您,心里實在慚愧呀!但愿兒死后,,不要回葬北京,,就把我埋葬在這蛤蟆峰下的鹿花坡上吧,我要在這里看著金山扎滿得勝歸來?!本驮谶@天夜里,,翠花公主離開了人間。
沒過幾天,,康熙皇帝領兵打敗了噶爾丹叛亂,,得勝回來時,又路過“門圖阿魯”行宮,,聽說翠花公主已經死了,,他心里很難過,為了實現翠花公主的遺愿,,便決定把她安葬在蛤蟆峰下鹿花坡前,。在安葬的那天,康熙,、伊姒娘娘和王公,、大臣們,都在公主的墳前祭奠,。最悲痛的要屬金山扎滿公子啦,,他的眼淚,流啊,,流啊,,流也流不干……
說也奇怪,就在安葬公主后的第二天,,在鹿花坡山腳下的溝兩旁出現了兩個泉眼,,這兩眼泉水,常年朝外流水,,匯成了一條長河,,曲曲彎彎向南流去……
傳說這條河,就是金山扎滿懷念翠花公主的眼淚匯成的,,當時,,伊姒娘娘給這條河取名叫伊遜河,康熙為了紀念翠花公主,,把“門圖阿魯”行宮改名叫翠花宮了,。
至今,人們一看到翠花公主宮遺址,,就會想起翠花公主的愛情故事來了,。
(山門)
塞罕壩,蒙語稱之為“塞堪達巴罕色欽”,,意為美麗的高嶺,。它橫貫于圍場北部,,為大興安嶺、陰山余脈,、七老圖山的交匯地,。壩上高原和七老圖山的山脈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削弱了西伯利亞寒流對壩下的侵襲,,又將灤河,、潮河上溯的海洋性季風溫暖氣流阻擋于壩下,因此壩上,、壩下溫差很大,。
山門上書寫的“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為前國家林業(yè)部長徐有芳所題。徐部長在任期間多次視察塞罕壩林場,,對這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這里是“云的故鄉(xiāng),水的源頭,,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異獸的天堂”,。經過山門我們就進入了塞罕壩景區(qū),。
(塞罕壩概況介紹)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北部,東鄰內蒙古赤峰,,北接克什克騰(蒙古語,,親兵、衛(wèi)隊)旗,,西北與多倫相連,,南距歷史文化名城承德市210公里,屬于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皇家獵苑——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留有皇家獵場遺跡和古戰(zhàn)場遺址,是一處以森林草原風光為主,,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有機融合,,具有風景游覽、避暑度假,、影視拍攝,、體育旅游和科學文化考察等多種功能的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3年5月,,被國家林業(yè)部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清盛世時期木蘭圍場的重要作用,但隨著清王朝的沒落,,木蘭圍場也失去了往昔的喧囂與輝煌,。同治二年(1863)進行開圍放墾,,森林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后又遭受軍閥和日軍的掠奪性采伐和連年山火,,這里的原始森林蕩然無存,。建國初期,這里已經退化為“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看著眼前這140多萬畝的茫茫林海,,誰又能了解幾代塞罕壩人所付出的艱辛呢?
1961年,,國家林業(yè)部組織專家到這里考察,驚喜地發(fā)現了“一棵松”在茫茫黃沙之中頂風冒雪傲然挺立,,下定了再造美好河山的決心,。1962年2月,隨著林業(yè)部組建令的下達,,全國19個省(市,、區(qū))24所大中專院校的127名畢業(yè)生,告別了家鄉(xiāng)和親人,,來到了這“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童話世界”,在茫茫的塞外荒原上,,與當地的237名職工一起組建了先鋒隊,。塞罕壩地處高寒地區(qū),最低氣溫零下43.6度,,一年中零下20度以下的天數達120天,,年均積雪7個月。第一代塞罕壩人就是在這樣惡劣的氣候環(huán)境和艱苦的生活條件下,,餓了啃一口凍得硬邦邦的冷窩頭,,渴了塞一塊兒冰的寒刺骨的冰雪塊,累了,、困了就鉆到透風的馬架子甚至是低矮的地窨子里,,“頭頂漫天鵝毛雪,面對滿眼大風沙”,,心中的信念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樹活下來。當時在創(chuàng)業(yè)者中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渴飲溝河水,,饑食黒莜面,。白天忙作業(yè),夜宿草窩間,。風雪來查鋪,,鳥獸繞我眠,。勁風揚飛沙,嚴霜鑲被邊,。老天雖無情,,也怕鐵打漢。滿地栽上樹,,看你變不變,。”這質樸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創(chuàng)業(yè)者的所經歷的艱難歲月,,抒發(fā)了他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戰(zhàn)天斗地的豪情壯志。正是他們,,獻了血汗獻青春,,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時至今日,,“六女上壩”等一段段故事仍在感動著我們。
塞罕壩人40多年共造林100多萬畝,,壩上森林覆蓋率達到85%以上,,美麗的高原貫通東西,構筑起了“三北”防護林帶,,形成了華北地區(qū)的綠色屏障,,護衛(wèi)著中華的錦繡河山,為保護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起著重要作用,。硬生生將一片荒漠改造成了百萬畝林海,,改造成了今天中國最美的地方,改造成了我們旅游的勝地,。如今的塞罕壩,,已經成為“中央國家機關思想教育基地”、“再造秀美山川示范教育基地”,、“河北林業(yè)艱苦創(chuàng)業(yè)教育基地”,。20xx年7月,全國林業(yè)廳局長會議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召開,,國家林業(yè)局局長賈治邦總結提升出“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科學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愛崗敬業(yè)”的塞罕壩精神,,號召在全國林業(yè)系統弘揚塞罕壩精神,,再造祖國美好山河,。據專家測定,它可以使京津地區(qū)春季的塵暴減少2.8度,。塞罕壩切實承擔起了為京津“阻沙源,、凈氣源、涵水源”的神圣使命,,無愧于“華北明珠”的稱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給野生動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馬鹿,、梅花鹿、狍子,、狐貍及天鵝,、鴻雁、白鶴等珍禽異獸時有所見,,就連早已絕跡的猞猁,、金錢豹也重歸故里。
(東壩梁)
穿松而行約5公里,,登上梁頂,,海拔1 593.3米,是圍場縣城海拔的2倍,。站在高高的東壩梁上,,放眼四望,千峰萬壑俱在腳下,,茫茫林海盡在眼前,。
(塞罕塔)
塞罕塔初建于60年代,位于海拔1 762米的東壩梁上,,占地30畝,,原是林業(yè)工人為了觀察火情的瞭望塔。登上塔頂,,可以欣賞莽莽林海,。
20xx年重建。塔座高4米,,塔身高42.8米,,跨度21米,七層八角,,仿古建筑,。塔內設步行梯和電梯,能同時容納約100人,。它集森林防火瞭望,、生態(tài)旅游觀光,、木蘭秋狝再現、佛事陳列,、壩上四季攝影等多功能于一體,。火箭式塔體直插云天,。游客扶梯登塔,,螺旋而上,難辨東南西北,。塔上放眼,,春看千里林海綠油油,百鳥枝頭盡歡歌;夏賞百花盛開嬌艷艷,,鹿鳴林間百獸和;秋觀五彩眼迷離,,層林盡染難描畫;冬感北國風光白茫茫,神清氣爽醉游客,。
細心地朋友會發(fā)現,,塞罕塔的塔身是傾斜的,這是設計者的聰明體現,。塞罕壩常年刮西北風,,為了能夠使塔的壽命更加長久,設計的塔身向西北方向傾斜,,以此來抵御強硬的西北風,。
塔下就是康熙親封“塞罕靈驗佛”。 史志記載康熙皇帝圍獵至此,,頓感心曠神怡,,脫口贊道“真仙境也”。景區(qū)內還有跑馬場,、射擊場,、射箭場、民族歌舞表演等旅游娛樂項目,。
(白樺林)
白樺屬于落葉喬木,,生長在海拔800—2 700米之間,樹冠卵圓形,,樹皮白色,,紙狀分層剝離,小枝細,,紅褐色,,無毛,外被白色蠟層。葉三角狀卵形或菱狀卵形,,先端漸尖,邊緣有不規(guī)則重鋸齒,。堅果小而扁,,兩側具寬翅?;ㄆ?-6月,,8-10月果熟。
白樺枝葉扶疏,,姿態(tài)優(yōu)美,,樹干修直,潔白雅致,,十分引人注目,,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在這濃郁蔥綠的茫茫林海中,,突現這一片挺拔清秀的白樺林,,確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徜徉于光影扶疏的白樺林中,,頓時令人心緒平和,,精神舒爽;輕扶滑潤的樹干,留一張小照,,將給您帶來終身的紀念,。
(機械林場總場)
這里是塞罕壩森林公園的中心繁華地帶,建有星級賓館,、蒙古包群落,、草原木屋、普通客房,,共有床位8 000余張,,能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要。白天,,泛舟于林海之中,,馳騁在草原之上,賞百花,,觀美景,,飽覽大自然的秀美景色;夜晚,點燃熊熊篝火,,伴隨悠揚樂曲,,品嘗烤全羊,暢飲馬奶酒,欣賞草原人的淳樸風情,。
說起林場的名稱“機械”,,也許您難以相信,最初命名為“機械林場”的時候,,由于交通等多方面條件的制約,,當時的機械只有拖拉機,隨著林場的發(fā)展和壯大,,才有了更多的機械設備,,成為了名符其實的“機械林場”。
(金蓮映日)
塞罕壩究竟有多少種花,,恐怕難以說清,。其中金蓮花、虞美人,、狼毒花和干枝梅倍受人們的青睞,,有塞罕壩“四大名花”之譽。
在場部西側,,每逢鮮花盛開時節(jié),,一朵朵金燦燦的小花嬌艷欲滴,隨風起舞,,與天上的太陽交相輝映,,游人途經此處,無不駐足觀賞,,難舍難離,。當年康熙皇帝對“清香拂檻入,正色與心齊”的金蓮花十分推崇,,盛贊它“炎風曾避暑,,高潔少人躋”。乾隆皇帝看到它,,脫口而出:“塞外黃花恰似金釘釘地,。”伴駕的紀曉嵐應聲回答:“京中白塔猶如銀鉆鉆天,?!绷粝铝饲Ч偶褜Α?/p>
金蓮花不僅嬌艷美麗,,而且具有清咽潤喉,,祛熱解毒的藥用價值,既可入藥,,也可做茶引用,。塞罕壩每年出產金蓮花10余萬公斤,,已經成為當地居民一項重要經濟來源。承德中藥廠以金蓮花為原料研制的金蓮花飲片已成為備受消費者青睞的中藥飲品,。
(干枝梅觀賞園)
干枝梅是塞罕壩獨有的野花,,屬草本花卉,根部長著像蒲公英一樣的綠葉,,枝干上卻沒有一片葉子,,鹿角似的枝丫上,開滿了粉紅色的五角形小花,,點綴著紅色或黃色的花蕊,顯得淡雅清麗,。在著名作家峻青的筆下,,盛開的干枝梅“像剛下過一場粉紅色的大雪似的,煞是好看”,。
更為難得的是,,夏末秋初,百花凋零,,惟有干枝梅初綻花蕾,,經霜傲雪,盛開在白皚皚的冰雪之間,,常開不謝,,為冬日的寒冷送上一份溫馨與絢麗,奉獻一份青春與活力,。難怪來到塞罕壩的人總喜歡帶上一束干枝梅,,細細去品味它數年不散的幽香,去感悟它傲雪迎霜的倔強,。
(七星湖濕地公園)
七星湖,,又叫火泡子,位于場部西北4公里處,,面積約500萬平方米,。湖面水草纏生,形成了1尺多厚的草皮,,將湖面分隔成大小7個湖泊,。草皮之下,活水相通,,7個湖泊合而為一,,故稱活泡子,久而久之誤傳為火泡子,。湖中水草茂盛,,雖僅根部相連,,但人行其上,卻如行走于草地之上,。
現在的七星湖已經開辟為七星湖假鼠婦草濕地公園,。假鼠婦草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長在海拔1 000米以下,,而像我們這里的生長在海拔1 500以上的假鼠婦草就極為罕見了,。
公園內有木棧道、觀景平臺,、游船碼頭和木質廊橋等,,并點綴有風車、涼亭等建筑,,整座公園清新,、雅致、質樸,、動人,。
湖區(qū)周圍是低矮的山崗,綠樹掩映,,奇石增趣,,湖光與山色相映,綠水和藍天相連,。黎明時分或是陰雨天氣,,置身于七星湖,會有一種遠古混沌未開的感覺,。稍后,,云飄藍天,霧繞山腰,,又仿佛在欣賞海市蜃樓一般,。這里也是塞罕壩拍攝日出和晚霞的一個絕佳場所。
(泰豐湖)
沿七星湖前行5公里左右,,有一處寬闊的湖泊,,就是泰豐湖,是塞罕壩水域最大的湖泊,,湖區(qū)水域面積近10萬平方米,。泰豐湖三面綠樹掩映,一面是遼闊的草原,,狀似如意,,又名如意湖。
當年,,康熙皇帝在此行圍狩獵,,罷圍后宴請蒙古王公,,獎功罰過,將一柄玉如意賞賜給一位蒙古王爺,,王爺一時失手,,將玉如意跌落地上,碎成幾段,。王爺頓時張皇失措,,急忙跪倒在地,向康熙皇帝請罪,,康熙皇帝微微一笑,,說道:“朕知你乃無心之過,何罪之有?快快請起,?!彪S即命人將碎如意沉入湖中,對隨圍的王爺大臣們說道:“朕將如意永久地留在這里,,愿我們永遠親如兄弟,愿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吉祥如意,。”
(三道河口)
位于場部西北,,與內蒙古隔河相望,。此段河流蜿蜒曲折,有“十八彎”之說,,河水忽而舒緩,,忽而湍急,是壩上漂流的理想場所,。河岸生長著高寒地區(qū)特有的樹種——紅柳,,低矮茂密,里面棲息著多種鳥,。游人至此可以觀賞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觀:左觀林海,,林深樹密,郁郁蔥蔥;右覽沙丘,,沙波微漾,,銀光閃閃。無論是去林海之中采蘑菇,,覓山珍,,還是去草原之上跨駿馬,賞百花,,您都會獲得回歸自然的愉悅,。
(扣墾墳)
又叫公主墳,。當年康熙皇帝修建木蘭圍場的時候,蒙古族喀喇沁,、敖漢,、翁牛特三旗爭相敬獻牧場,三旗子弟也多次追隨康熙皇帝征戰(zhàn)疆場,,公主的心上人也在其中,。丈夫走后,公主日夜盼望親人早日歸來,,但終未如愿,,最后公主郁郁而終。為了紀念公主,,人們在這視野開闊的地方為她修建了墳墓,,從而以后,美麗的公主就與鮮花為伴,,與青山為侶,。
(一棵松)
1961年11月,原國家林業(yè)部國營林場管理總局劉琨副局長帶隊,,在塞罕壩為我國北方第一個機械林場選址,。當他們歷盡千辛萬苦,終于發(fā)現茫?;脑洗T果僅存的一棵落葉松時,,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劉琨撫摸著樹干動情地說:“這棵松樹是歷史的見證,,活的標本,,證明賽罕壩上可以長出參天大樹,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會有億萬棵松,。”在劉琨等人的積極推動下,,1962年2月,,林業(yè)部做出了建設部屬塞罕壩機械林場的決定。
(康熙點將臺)
又叫亮兵臺,,是一塊孤立巨巖,,形如臥虎,頂部是窄而長的平臺,,四周圍坦緩開闊,。相傳康熙皇帝曾在烏蘭布統大戰(zhàn)之后,登臨這座高臺檢閱凱旋將士,。如今,,點將臺四周方圓十幾公里的范圍以內均被茂密的落葉松所覆蓋,。登臺四望,綠潮澎湃,,松濤激蕩,,確有當年康熙皇帝點將閱兵的恢宏氣勢啊。
(界河)
這條河叫吐力根河,,蒙語,,漢譯為彎曲的河流,是河北與內蒙的分界線,,灤河的發(fā)源地,,河面寬窄不一,水流急緩不定,,當地有“魚無鱗,,水倒流”的說法,河水由東南流向西北,,河中盛產細鱗魚,,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這里也是灤河的源頭,。我們常說“飲水思源”,,灤河是我國北方一條重要的河流,不僅養(yǎng)育了眾多的灤河兒女,,也為京津地區(qū)輸送了充足的潔凈水源,站在這里拍下您喜悅的笑容,,必將成為您終身的回憶,。
這里的漂流、騎馬,、射擊,、蹦極等娛樂項目讓人心動。
塞罕壩的美是壯闊的美,,豪放的美,。新春伊始,綠的山,、綠的地,、綠的山巒、綠的原野,、綠的溝壑,、綠油油的溪流河水,讓您沉醉于綠色的海洋;盛夏,,登高遠眺,,“云開藻木萬山青,,紫菊金蓮漫地生”,林中聽濤,,花海賞艷,,令人神往;金秋,火紅的楓葉,,明黃的白樺,,黛綠的松針,溢金流丹;嚴冬,,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派壯麗的北國風光,。
各位朋友,,塞罕壩的美景定會給您留下難忘的記憶。愿我們再相逢在草原,,放棄都市的喧囂,,放飛自由的心緒,享受自然的饋贈,,譜寫多姿多彩的人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