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300字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50字左右篇一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
我沒什么事,,就看著營業(yè)員阿姨收錢??粗粗?,我忽然發(fā)現(xiàn)營業(yè)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么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為什么的?!蔽叶ㄏ滦?,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知道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
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只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shù)就不方便了呀,。”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夸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shù)學問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fā)現(xiàn),,不信你就試一試!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300字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50字左右篇二
4月8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閑著沒事干,,就想去幫阿姨買菜。我就想這樣也好我也能完成數(shù)學日記了,。
一來到菜市場,,熱鬧非凡。喧鬧聲,,讓人感到好煩,。我馬上就去買我的最愛的雞腿吃了,剛到那一股香氣讓我迫不及待的過去,。我馬上問老板幾元一只,,老板回答說:“4.5元一只:”我掏出10元錢給了他,他給了我錢我就走了,。當時我沒注意就跑了,。我準備在去買東西時卻發(fā)現(xiàn)少了5毛錢準備去換了,當時我真糊涂馬上來到了當時來買雞的地方去換,。我真的很馬虎怎么沒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個熱心的人他沒說什么就給了我錢我羞愧的'低下頭說了聲:“謝謝”就走了。
我接著又去買了很多東西算也算不了我決定耐心的數(shù),,終于數(shù)出來了,。結果算出了答案:45.3元。爸爸給了我50元怎么只剩下了4元了,,怎么辦呢,?少了7毛錢怎么說呢?
一回家我來到爸爸面前說:“爸爸對不起我算錯錢了,,”爸爸笑了笑說:“沒關系,在生活上肯定有馬虎錯誤的,?!边@次我原諒下次不能犯了。我聽見了說什么,。所以說一般數(shù)學不能犯馬虎錯誤,,一犯馬虎就吃虧了,。后來我去買菜不會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訓,。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300字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50字左右篇三
9月5日星期五晴
數(shù)學真有趣,,遇到難題開動腦筋想一想馬上就有好辦法。
今天,,我寫作業(yè)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題它是這樣的110+120+130+140+150=,?我開始列了好長的一串豎式終于算出來了結果,得650,。哎,。好麻煩呀,到底有沒有其它的方法呢,?我絞盡腦汁的想著……
第二天,,老師上課剛好講了這一題,老師讓我們想一想這道題除了直接計算外,,還有沒有別的解答方法呢,?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出來,。老師說:“大家看這一串數(shù)字有什么特點,?能不能以一個數(shù)為基準把它們轉化成同一個數(shù)呢?”在老師的啟發(fā)下,,我豁然開朗,,先從150中拿走20補到110里面去就得到了兩個130,再從140中拿走10補到120里又得到了兩個130,,最后用4個130加上本來的一個130共得5個130,,5個130不就是650嗎。列式為:110+120+130+140+150= 130×5= 650,。
我立刻舉手,,興奮地講了我的解答方法,老師給我了一個贊許的目光,,立即表揚了我,,并告訴同學們:這種方法就叫“移多補少”。
同學們也對我的表現(xiàn)抱以熱烈的掌聲,。
通過這道題的計算,,我忽然明白了這到題原來還有別的解答方法。還使我更加體會到數(shù)學真有趣,。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300字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50字左右篇四
1月25日星期六有雨,。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寒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后。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shù),。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阎闹挥袃蓚€面的面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媽媽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shù),,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shù)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shù),,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fā)現(xiàn)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shù)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shù)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shù))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shù)各是哪個數(shù)。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300字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50字左右篇五
今天,,我高興的在家里看著我的《聰明數(shù)學》,我看著看著,,看到一個春聯(lián)中有關于數(shù)學方面的趣味數(shù)學題,。里面的內容是語靈部落的漢末央長老過生,魔數(shù)王國的女王帶領下他們的臣子去給長老祝壽,。到以后,,魔女小星看到長老的白胡子長長的,就忍不住問:“請問長老有多大年紀,。
啃啃獸精靈長比較調皮,,他對魔數(shù)王國的臣民的數(shù)學能力早有耳聞,他今天決定見識一下,。
于是,,他出一道題是用對聯(lián)的形勢寫的:
上聯(lián):花甲重開,又加三七歲月,。
下聯(lián):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開始我一直不知道從哪入手,,因為我不知道花甲和古稀是什么意思,,后來,媽媽說:“花甲是指“60”歲,,古稀是指“70”歲?,F(xiàn)在,我終于有頭緒,,上聯(lián)“重開”就是,,下聯(lián)兩個60,“三七歲月”是3×7=21歲,,上聯(lián)的年齡是60×2+3×7=141歲,,下聯(lián):“雙慶”是兩個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聯(lián)的年齡是70×2+1=141歲,,所以長老年齡是141+141=282(歲)。
啊,!原來數(shù)學是那么的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