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校協同立德樹人家長的心得體會篇一
眼緣之一:重視閱讀,,得語文者得天下,。
方校長在家長會上講的最詳細和展示的最多的就是學生的閱讀。他引用莎士比亞的話“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生動地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他親自講解學校的閱讀教育體系和激勵機制并示范了“閱讀存折”和“閱讀記錄本”的使用,讓家長落實親子閱讀有了明確方向,。班主任李老師細化了具體措施并提供了詳細書單和實際的建議,,讓我們受益匪淺。親子閱讀是我從吳宇倫一歲半開始一直堅持做的一件事情,,拋開考試這一“功利”的目的不談,,對于一個每天自己的孩子管不過來還要管別人的孩子的高中老師來說,每晚的睡前故事時間尤為珍貴,。長大是不可逆的,,每個家長都應該跟自己的孩子有固定的連接方式,運動也好,,讀書也罷,,一起讀著讀著,聊來聊去,,你才會真正地走進他的內心,,建立快樂而穩(wěn)定的親子關系。從開學一個月的知識面和識字反饋來看,,孩子的閱讀之花是綻放著的,。當然,我也會有因為工作或者私事而跳過這一程序的時候,,這次家長會給我上了一次發(fā)條,,督促我和孩子繼續(xù)不遺余力地尋找我們的“顏如玉和黃金屋”。
眼緣之二:培養(yǎng)習慣,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
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近代英國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話》中說道:“兒童不是用規(guī)則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規(guī)則總是被他們忘掉,。你覺得他們有什么必須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時機,,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使他們養(yǎng)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yǎng)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發(fā)生作用了,。”通過方校長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學校用看不見的力量敦促看得見的成長,,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十個好習慣:做人好習慣、禮貌好習慣,、衛(wèi)生好習慣,、勞動好習慣、學習好習慣,、書寫好習慣,、閱讀好習慣、運動好習慣,、安全好習慣和飲食好習慣,。同時根據評價內容的四大板塊、十一個維度設立了十種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所長,、持之以恒做秀的自己。李老師針對在校在家習慣的培養(yǎng)給出了十幾點中肯而且巧妙的建議,,比如:養(yǎng)成回家喝水如廁便做完作業(yè)再起身的習慣,、坐姿和握筆姿勢的糾正、練一筆好字等等,。李老師說她不是唯成績論英雄的老師,但對于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一定是嚴格要求的,。這個理念獲得了家長們的一致認同,,也讓我們對家校共育更有信心!
眼緣之三:家校聯手,見證美好發(fā)生。
家長會的最后,,方校長介紹了家長志愿者和一些優(yōu)秀家長,、書香家庭等等,給我們呈現了家校合作的完美例子,,使我們感受到了家校共育的美好氛圍,。在李老師和家委會陳主任的帶領下,我們也已經體會到朝陽小騎兵們團結的力量:我們擁有了自己的班徽和班訓,、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綠色天地,、成立了家委會和班委會等。一切都剛剛開始,,一切美好都在發(fā)生,。在接下來的6年乃至更長的歲月里,家長要誠心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全力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工作,,一起培育“向真、向善,、向美,、樂學、樂思,、樂問”的兒童,,共同呵護優(yōu)秀的種子,讓情懷落地,,待美好發(fā)生!
家校協同立德樹人家長的心得體會篇二
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把家庭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孩子的進步,,家長看得到,老師也看得到,。小學是每個孩子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我們不能把自己定位在“教書匠”這個層次上,教師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是孩子心靈的導師,。還記得去年剛接上這兩個班級,很多孩子的眼神里總有一絲膽怯,、自卑,。一個學期后,我和孩子們才能夠如朋友般在課下交流,。如今,,每天都有好多孩子來辦公室,,他們的眼中多了幾分自信。他們真的成長了,,我們只是陪伴著他們,,看著他們蛻變?;蛟S多年后,,他們不記得我們。只要他們在未來的旅程中能走得更加堅定,、自信,,就好!
從古至今都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人在做、天在看”,,我覺得這句話用在我們教育行業(yè)在合適不過了,。其實我們的工作每天都有家長在看著,在體會著,,你是否真正關心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究竟付出多少,操心多少,,家長都是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的。
教學是一項良心活,,我們一堂課可以認認真真,,也可以輕松一過,但是對學生產生的影響確實天壤之別,,作一名老師容易,,作一名好老師不易,年復一年的作一名好老師更不易,。當今獨生子女居多,,家長對學生的期盼不言而喻,從而對我們老師的要求自然會更高我覺得這不應該是我們的負擔,,而是我們努力向前,、向上的動力。認認真真的對待每一堂課,、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作為老師,不要等到家長來找我們才努力的回想他說的是哪個孩子,。自從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一下子就特別能理解父母對孩子的那份操心。我們與家長溝通,,,,只要用心的交流孩子的情況,,每個家長都會接受的。溝通時,,要了解和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孩子存在不足的地方要注意說話的技巧,,要讓家長覺得老師是真心想幫助孩子進步的,,而不是找家長來批評孩子的。因為孩子還在成長,,都還沒有定性,,可以建議孩子努力的方向,可以提出一些好的建議請家長思考,,這樣才能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較好的結合起來,。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系統性的大工程,,需要老師,、家長、社會形成合力,,而并非只是某一方的單獨責任,。老師和家長就是要多溝通,有了問題共同探討研究解決,,不能無端地相互指責,,推卸自己的責任,因為我們的目標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一切為了孩子,。
我覺得有必要讓每一個老師都記住,“我們這是學校,,不是工廠,。產品壞了可以回爐,但是教育壞了,,就是一輩子”,。做為青年教師首先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就是要成為學生和家長眼中的好老師,。要完成這一目標,,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對待家長的態(tài)度要好;其次,,要用自己的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偉大的師愛;再次,,還要有精湛的業(yè)務水平,,能夠勝任學校交予的任何任務,。
家校協同立德樹人家長的心得體會篇三
我的兒子xx今年6歲,目前就讀于東關小學學前四班,。學習上他自覺主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中,他熱愛勞動,,充滿愛心,。他興趣愛好廣泛,喜歡畫畫,、唱歌和跳街舞,。進了學前班后,在老師的悉心教育和培養(yǎng)下,,我們感覺他進步明顯,,對學校生活適應較快。借此機會,,我要特別感謝班主任唐老師,、語言課的郭老師及所有其他老師,謝謝你們?yōu)楹⒆痈冻瞿敲炊嘈燎诤顾蜔o盡的愛,。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相輔相成,,必不可少
教育不單單只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也不代表學習文化知識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父母的行為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另外對待孩子,,我們要做到疼愛但不溺愛,正確對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敗是正常的一件事,對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強求,。
如何采取正確的方式教育好小孩
我認為必須家庭與學校兩方面共同發(fā)力,,掌握好小孩品德發(fā)展的共性。平時,,家長和老師也要多多溝通,,與老師一起查找針對小孩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緒是否穩(wěn)定,,言行是否一致,,并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計劃,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得到改進,。平時多與孩子平等交流,,耐心聽取孩子的不同意見,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對于孩子犯錯,,家長不必太過激動,可采取擺事實,,明道理的說服教育法,,榜樣示范法,欣賞激勵法等,。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我們要通過家校共育,,來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