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培智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一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征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過程,。
3、養(yǎng)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理解掌握圓柱的特征,。
1、建立空間觀念
2,、弄清圓柱側面展開式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
ppt,,剪刀,,圓柱模型
整體感知圓柱
教師:同學們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有哪些呢?
學生: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師出示:崗亭等,,你們還見過這樣的物體嗎,?形如這樣的物體在生活中你能舉幾個嗎?
學生:圓形的柱子,、罐頭等
教師:你們舉得這些物體都有哪些共同的特點呢,?
直直的、圓的,、上下一樣粗細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直直的,、圓的,、上下一樣粗細的物體。我們把這樣的物體叫做圓柱,。
板書:圓柱的認識
一,、認識圓柱各部分(摸一摸)
1、教師:同學們,,談談圓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說說喜歡圓柱的理由,。
學生:美觀,、實用、安全,、可滾動
2,、教師:請各個小組拿出你們桌上的圓柱體,摸一摸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各小組交流匯報,,教師補充
學生:有3個面
教師:用手平摸上下兩個面,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上下兩個面叫做圓柱的底面。
教師:其他組還有補充的嗎,?
同學們看看這兩個底面的大小怎樣,?你有什么辦法證明呢?
學生:量一量直徑,,把兩個底面剪下來比一比
教師:看看這個側面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它是一個彎曲的,光滑的面,。
教師:我們這個彎曲的,,光滑的面叫做圓柱的側面。
教師補充:圓柱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底面,,一個側面(是曲面)
2.圓柱高的含義。(量一量)
教師:請各個小組量一量,,找一找圓柱的高在哪里嗎,?(學生指)
教師劃一條側面上的斜線,這是圓柱的高嗎,?為什么,?
兩個底面圓心的連線是高嗎?高有多少條,?
學生: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也就是說圓柱有無數(shù)條高,。
教師補充: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圓柱有無數(shù)條高,。圓柱的高矮與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有關,。
課堂練習(課件出示)
1、指出圖形中哪些是圓柱,?
2,、指出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二,、圓柱的側面展開(例2) (剪一剪)
1、教師:想不想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什么形狀呢,?
學生:想知道
動手操作:教師:請各小組小組拿出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學生大膽猜想:不同的剪法會有哪些形狀呢?
各小組分別發(fā)言
(1)沿著高剪開,,(長方形)
(2)斜斜的剪開,,(平行四邊形)
(3)隨意亂剪開,(不規(guī)則的圖形)
教師指出:①討論:平行四邊形能否通過什么方法轉(zhuǎn)化成長方形,?
③引導小結:不管側面怎樣剪,,得到各種圖形,都能通過割補的方法轉(zhuǎn)化成長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學生:當圓柱的底面圓的周長等于圓柱的高時,圓柱的側面展開圖就是一個正方形,。
教師小結:圓柱的側面沿著高剪開是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斜斜的剪開是一個平行四邊形,隨意亂剪開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圖形,。
三,、尋求發(fā)現(xiàn)。圓柱側面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操作概括)
教師: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與這個圓柱的什么有關,?
學生: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圓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
1,、教師:
①師生一起把展開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展開,,在重復操作中觀察,。
②學生再觀察電腦演示上述過程,。(用彩色線條突出圓柱底面周長和高轉(zhuǎn)化成長方形長和寬的過程。)
③同學交流后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教師補充: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這個底面圓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四,、鞏固練習
1、判斷
(1)圓柱的高只有一條,。( )
(2)圓柱的兩個底面的直徑相等,。( )
(3)圓柱體底面周長相等和高相等時,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側面是一個正方形,。( )
2、填空
1,、 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后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圓柱的底面周長是9厘米,高是5厘米,,則長方形的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
2,、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后得到一個長方形,,圓柱的底面半徑是2厘米,高是3厘米,,則長方形的長是( )厘米,。
3、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后得到一個長方形,,長是12.56厘米,,寬是3厘米。這個圓柱的底面直徑是( )厘米,,高是( )厘米,。
五、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圓柱體有哪些特征,?
六、實踐作業(yè)
用硬紙做一個圓柱,,量出它的底面直徑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培智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二
第63頁例13
鞏固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法則,,學會商中間有零的除法,,加深學生對兩位數(shù)的除法法則的認識,,提高計算能力。
鞏固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法則,,學會商中間有零的除法,,理解補0占位的意義,提高積算能力,。
幫助學生理解商中間有零的除法補0占的意義,。
1.口算。
3825204450904515
5138407720809018
2.不計算,,說出下面各題的商是幾位數(shù),。
36)458689)720924)7632
3、筆算,。
7)7563)310
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板書課題)
1.學習例13:出示283527=
(1)學生獨做。
(2)學生說出算法,。
(3)討論那種方法正確,。
(4)教師總結算法:當求出商的百位數(shù)以后,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3落下來以后13比除數(shù)小,,該怎么辦,?引導學生連系學過的知識想:余下的13個十,被27除不夠商1個十,,要在被除數(shù)十位上寫0,,然后再把被除數(shù)的下一位落下來繼續(xù)除。
(5)做一做,。
練習十四的1---5題,。
1.第1題,讓學生填書后集體訂正,。
2.第2題,,一人板演,全班齊練,。
3.第4題,,請1名學生口算。
為了增強學生的辨別能力特設計算醫(yī)院練習題診斷,。
129
71)728656)5492
71494
18645
142
44
板書:
商中間有零的除法
例13:283527=105
105
27)2835
27
135
135
培智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三
欣賞與設計 第27~28頁
1,、通過欣賞與設計圖案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軸對稱,、平移現(xiàn)象,。
2、欣賞美麗的對稱圖形,并能自己設計圖案,。
通過欣賞與設計圖案,,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軸對稱、平移現(xiàn)象,。
欣賞美麗的對稱圖形,,并能自己設計圖案。
ppt課件
一,、復習引入
師:在本單元里,,我們學習了哪些有關圖形變換的知識,軸對稱,、平移,?師:舉例說明生活中有哪些軸對稱和平移的現(xiàn)象?這兩種現(xiàn)象有什么特點,?
生自由匯報,。
二、欣賞圖案
1,、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想成為一名小小設計師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欣賞設計》,,只要你們好好學習,我想你們就一定能設計出美麗的圖案,。
板書課題:欣賞與設計
2,、圖案欣賞。 出示課件,,學生欣賞圖案,。
3、說一說,。
師:上面這幾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變換得到的,?
小組討論,再進行交流,。
4,、想一想。
出示課件,。
仔細觀察這圖案是由哪個圖形經(jīng)過什么變換得到的,?同桌交流匯報。請你在方格紙上繼續(xù)畫下去,。
設計圖案圖案前,,讓學生說說要注意哪些?
三、設計圖案
1,、利用軸對稱,、平移設計一個圖案。 2,、交流并欣賞。說一說好在哪里,?
3,、師生活動,教師提問,,學生互評,。
四、練習鞏固
1,、完成教材第28頁練一練第1,、2、3,、4題,。 五、課堂總結:軸對稱和平移知識廣泛地應用于平面,、立體的建筑工藝和幾何圖像上,,而且還涉及到其他領域,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觀察,,成為杰出的設計師,。
六、作業(yè)布置
欣賞與設計
軸對稱與平移
學生設計作品展示
培智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四
教科書第55頁例2,,課堂活動第2題,,練習十五第4~7題。
1,、進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合理、靈活地解決3個數(shù)連比的按比例分配的問題,。
2,、經(jīng)歷解決三個數(shù)連比的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總結出按比例分配問題的解決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小組交流合作,,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4,、在配置混泥土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創(chuàng)造,。
5、在按比例分配的過程中,,感受分配方案的簡潔美,、理性美。
6,、經(jīng)歷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重點:把兩個數(shù)比的問題的解題方法推廣到三個數(shù)連比的問題。
難點:理解三個數(shù)連比的問題的解題方法,。
學好按比例分配,,不但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還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分析問題,。
導入新課
1,、填空。(多媒體出示題目)
(1)小明家養(yǎng)了35只雞,,公雞和母雞只數(shù)比是3∶4,,公雞( )只,母雞( )只,。
(2)丹頂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國與其他國家擁有丹頂鶴只數(shù)的比是1∶3,20xx年全世界大約有20xx只丹頂鶴,,我國有( )只,。其他國家有( )只。
學生回答反饋,,說說怎樣思考,,集體評價。
2,、引入談話:怎樣解決按比例分配的問題,?
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決?生舉例,。(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反饋,。
交流后,老師及時做出評價)
在建筑業(yè)中很多地方也用到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獨立思考再交流方法和結果,集體評價,。
舉例,,分組討論、反饋,、交流,。
1、課件出示例2:從題中你獲取了什么信息,?(學生交流獲取的信息)
要配制220噸混凝土,水泥,、沙子,、石子的比是:2∶3∶6,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噸?
2,、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這道題與前面所做的題有什么區(qū)別,?怎樣解答?
生1:前面所做的題都是兩個量的比,,這道題是三個量的比,。
生2:可以仿照上節(jié)所學的按比例分配方法去解。
3.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巡視,。
4、展示學生解法,,說出解題思路,。
方法1:220÷(2+3+6)=20(噸)
需要水泥的噸數(shù):20×2=40(噸)需要沙子的噸數(shù):20×3=60(噸)需要石子的噸數(shù):20×6=120(噸)
答:需要水泥40噸,需要沙子60噸,,需要石子120噸,。
方法2:總份數(shù):2+3+6=11
需要水泥的噸數(shù):220x2/11=40(噸)
需要沙子的噸數(shù):220x3/11=60(噸)
需要石子的噸數(shù):220×6/11=120(噸)
方法3:根據(jù)已有知識,用方程解,。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噸,,再分別求出沙子、石子,、水泥應需的噸數(shù),。
解:設每份是x噸,。
2x+3x+6x=220
11x=220
x=20
需要水泥的噸數(shù):20×2=40(噸)需要沙子的噸數(shù):20× 3=60(噸),需要石子的噸數(shù):20×6=120(噸)
5,、議一議:怎樣解決按比例分配的,。問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nèi)交流,,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解決按比例分配問題的一般方法:要先求出總份數(shù),求出每一份的量,,再求出各部分的量,;或者求出總份數(shù)后再看各部分量占總數(shù)量的幾分之幾,最后求各部分量,;或者設每1份的量為未知數(shù),,列方程來解答。
學生交流獲取的信息,。
討論交流異同,。
嘗試解答,再展示交流解題思路,。
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小結解決按比例分配問題的一般方法,。
在配置混泥土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創(chuàng)造,。
在按比例分配的過程中,感受分配方案的簡潔美,、理性美,。
1、課堂活動第2題,。
根據(jù)給出的這三種蛋的連比,,組織學生討論后嘗試獨立解題,交流解題方法,。
2,、一堆混凝土中沙子有100kg,石子有60kg,,水泥有240kg,。要配制180噸這樣的混凝土,需要沙子,、石子,、水泥各多少噸,?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這道題與前面所做的題有什么區(qū)別?
引導學生得出,,這個問題中雖然沒有給出沙子,、石子、水泥的連比,,但已給出了一個配料方法,,根據(jù)給出的數(shù)值,可以求出這三種料的連比,。
學生討論后嘗試獨立解題,。完成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剛才同學們通過上題計算,,知道混凝土中沙子,、石子、水泥的比為5∶3∶12?,F(xiàn)有一堆總重為40噸的混凝土,,經(jīng)現(xiàn)場測量,水泥有20噸,,沙子有12噸,,石子有8噸,。這堆混凝土符合配比嗎,?
再次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得出:先求出現(xiàn)場測量的三種配料的比3:2:5,,然后與要求的配料的比比較,,得出:這堆混凝土不符合要求。
學好按比例分配,,不但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還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分析問題。
學生討論找到方法,。
獨立解題,,再交流解題方法。
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經(jīng)歷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想一想,今天學習的知識與昨天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談收獲,。
練習十五第4—7題。
獨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