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玉樓春 王西篇一
西園花落深堪掃,,過眼韶華真草草。
開時寂寂尚無人,,今日偏嗔搖落早,。
昨朝卻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渾未了,。
數(shù)峰和雨對斜陽,,十里杜鵑紅似燒。
譯文
西園的花落了厚厚的一地,,花的花期是如此之短,,轉(zhuǎn)眼即逝。盛開的時候寂寞孤獨,,卻無人發(fā)現(xiàn),;偏偏在它凋零之后又引起人的感慨悲哀。
昨天去了西山一趟,,山上的花還開著,。一邊是山峰還在承受風(fēng)雨的余威,,另一邊是濃云散開天空已露出了夕陽。
注釋
①西園:漢上林苑又稱西園,。
②過眼韶華:謂經(jīng)過眼前但隨即消逝的春光,。草草:匆忙倉促的樣子。
③寂寂:孤單,,冷落,。
④嗔(chēn):責(zé)怪。搖落:凋殘,,零落,。
⑤渾未了:全然沒有結(jié)束。
⑥杜鵑:杜鵑花,。紅似燒:紅得像野火,。
創(chuàng)作背景
19,王國維在外地教書,。當看到花開花落,,觸景傷情,想起自己遠方的親人,。不由感慨韶華將逝,,人之將老。
賞析
這首詞以寫景為主,,由景引出其中的哲理,,讓人深思。
前兩句“西園花落深堪掃,,過眼韶華真草草”是寫景傷春,。由春花凋零已盡,過眼韶華強調(diào)花期本就不長,。但今日的`西園之花是“開時寂寂無人,,今日偏嗔搖落早?!笔㈤_之時寂寞孤獨,,無人發(fā)現(xiàn);偏偏在凋零之后又引起后來者的感慨悲哀,。說明上天給人才能,,又讓他絕世而無知音?!伴_時寂寂尚無人,,今日偏嗔搖落早”,,就是這種“怨”的一個變相的反映,。
接下來,,王思維筆鋒一轉(zhuǎn),展現(xiàn)了人超脫的一面,。所謂“無待”的境界,。花的美好和人的才能并不因無人欣賞就不存在,,它們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不過作者借“山中”的“花事”表現(xiàn)出來。
“昨朝卻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渾未了”,,山中花比園中花有更強的生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當你換了一個更開闊的視角來觀察人生的時候,,你對人生頓時就有了一種完全不同于過去的新的感悟:“數(shù)峰和雨對斜陽,十里杜鵑紅似燒,?!边@兩句所寫景物很美麗,而其中所蘊涵的那種超越自我的生生境界更美麗,。
玉樓春 王西篇二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宋代:周邦彥
桃溪不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xù)處。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煙中列岫青無數(shù),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fēng)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譯文
桃溪奔流不肯從容留住,,秋天的蓮藕一斷就沒有連接之處,。回想當時互相等候在赤闌橋,,今天獨自一人徘徊在黃葉蓋地的荒路,。
煙霧籠罩著排列聳立的山岫,青蒼點點無法指數(shù),,歸雁背著夕陽,,紅霞滿天,時正欲暮,。人生好象隨風(fēng)飄入江天的白云,,離別的情緒好比雨后粘滿地面的花絮。
注釋
玉樓春:詞牌名。詞譜謂五代后蜀顧夐詞起句有“月照玉樓春漏促”,、“柳映玉樓春欲晚”句,;歐陽炯起句有“日照玉樓花似錦”、“春早玉樓煙雨夜”句,,因取以調(diào)名(或加字令)亦稱《木蘭花》,、《春曉曲》、《西湖曲》,、《惜春容》,、《歸朝歡令》、《呈纖手》,、《歸風(fēng)便》,、《東鄰妙》、《夢鄉(xiāng)親》,、《續(xù)漁歌》等,。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桃溪:雖說在宜興有這地名,,這里不作地名用,。周濟《宋四家詞選》所謂“只賦天臺事,態(tài)濃意遠”是也,。劉晨阮肇天臺山故事,,本云山上有桃樹,山下有一大溪,,見《幽明錄》,、《續(xù)齊諧記》。韓愈《梨花發(fā)贈劉師命》:“桃溪惆悵不能過,?!蔽撼邪唷饵S鐘樂》詞:“遙想玉人情事遠,音容渾似隔桃溪,?!庇梅ň嗤?/p>
秋藕絕來無續(xù)處:“秋藕”與“桃溪”,,約略相對,,不必工穩(wěn)。俗語所謂“藕斷絲連”,,這里說藕斷而絲不連,。
赤闌橋:這里似不作地名用,。顧況《題葉道士山房》:“水邊垂柳赤欄橋?!睖赝ン蕖稐盍Α吩~:“一渠春水赤欄橋,。”韓偓《重過李氏園亭有懷》:“往年同在彎橋上,,見倚朱欄詠柳綿,,今日獨來春徑里,,更無人跡有苔錢,。”詩雖把“朱欄”“彎橋”分開,,而本詞這兩句正與詩意相合,,不僅關(guān)合字面。黃葉路點名秋景,,赤闌橋未言楊柳,,是春景卻不說破。
列岫:陳元龍注引《文選》“窗中列遠岫”,,乃謝眺《郡內(nèi)高齋閑望》詩,。全篇細膩,這里宕開,,遠景如畫,,亦對偶,卻為流水句法,。類似這兩句意境的,,唐人詩中多有,如劉長卿,、李商隱,、馬戴、溫庭筠,。李商隱《與趙氏昆季燕集》“虹收青嶂雨,,鳥沒夕陽天”,與此更相近,。
情似雨馀粘地絮:晏幾道《玉樓春》詞:“便教春思亂如云,,莫管世情輕似絮?!北驹~上句意略異,,取譬同,下句所比亦同,,而意卻相反,,疑周詞從晏句變化,。
賞析
此詞以一個仙凡戀愛的故事起頭,寫詞人與情人分別之后,,舊地重游而引起的悵惘之情,。整首詞通篇對偶,凝重而流麗,,情深而意長,。
首句“桃溪”用東漢劉、阮遇仙之事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于桃溪邊遇二女子,,姿容甚美,,遂相慕悅,留居半年,,懷鄉(xiāng)思歸,,女遂相送,指示還路,。及歸家,,子孫已歷七世。后重訪天臺,,不復(fù)見二女,。唐人詩文中常用遇仙、會真暗寓*,?!疤蚁蛔鲝娜葑 保凳驹~人曾有過一段劉阮入天臺式的愛情遇合,,但卻沒有從容地長久居留,,很快就分別了。這是對當時輕別意中人的情事的追憶,,口吻中含有追悔意味,,不過用筆較輕。用“桃溪”典,,還隱含“前度劉郎今又來”之意,,切合舊地重尋的情事。
第二句用了一個譬喻,,暗示“桃溪”一別,,彼此的關(guān)系就此斷絕,正象秋藕(諧“偶”)斷后,,再也不能重新連接一起了,,語調(diào)中充滿沉重的惋惜悔恨情緒和欲重續(xù)舊情而不得的遺憾,。人們常用藕斷絲連譬喻舊情之難忘,這里反其語而用其意,,便顯得意新語奇,,不落俗套。以下兩句,,側(cè)重概括敘事,,揭出離合之跡,遙啟下文,。
“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比膬删?,分承“桃溪”相遇與“絕來無續(xù)”,,以“當時相候”與“今日獨尋”情景作鮮明對比,。赤闌橋與黃葉路,是同地而異稱,。俞平伯《唐宋詞選釋》引顧況,、溫庭筠、韓偓等人詩詞,,說明赤闌橋常與楊柳,、春水相連,指出此詞“黃葉路明點秋景,,赤闌橋未言楊柳,,是春景卻不說破?!蓖瑯?,前兩句“桃溪”、“秋藕”也是一暗一明,,分點春,、秋。三四正與一二密合相應(yīng),,以不同的時令物色,,渲染歡會的喜悅與隔絕的悲傷。朱漆欄桿的小橋,,以它明麗溫暖的色調(diào),,烘托往日情人相候時的溫馨旖旎和濃情蜜意;而鋪滿黃葉的小路,,則以其蕭瑟凄清的色調(diào)渲染了今日獨尋時的寂寞悲涼,。由于是“獨尋黃葉路”的情況下回憶過去,,“當時相候赤闌橋”的情景便分外值得珍重流連,而“今日獨尋黃葉路”的情景也因美好過去的對照而愈覺孤孑難堪,。今昔之間,,不僅因相互對照而更見悲喜,而且因相互交融滲透而使感情內(nèi)涵更加復(fù)雜,。既然“人如風(fēng)后入江云”,,則所謂“獨尋”,實不過舊地重游,,記憶中追尋往日的繾綣溫柔,,孤寂中重溫久已失落的歡愛而已,但畢竟寂寞悵惆中還有溫馨明麗的記憶,,還能有心靈的一時慰藉,。今昔對比,多言物是人非,,這一聯(lián)卻特用物非人杳之意,,也顯得新穎耐味?!俺嚓@橋”與“黃葉路”這一對詩歌意象,,內(nèi)涵已經(jīng)遠遠越出時令、物色的范圍,,而成為一種象征,。
換頭“煙中列岫青無數(shù),雁背夕陽紅欲暮”兩句,,轉(zhuǎn)筆宕開寫景:這是一個晴朗的深秋的傍晚,。煙靄繚繞中,遠處排立著無數(shù)青翠的山巒,。夕陽的余輝,,照映空中飛雁的背上,反射出一抹就要黯淡下去的紅色,。兩句分別化用謝朓詩句“窗中列遠岫”與溫庭筠詩句“鴉背夕陽多”,,但比原句更富遠神。它的妙處,,主要不景物描寫刻畫的工麗,,也不景物本身有什么象征涵義;而于情與景之間,,存著一種若有若無,、若即若離的聯(lián)系,使人讀來別具難以言傳的感受,。那無數(shù)并列不語的青嶂,,與“獨尋”者默默相對,,更顯出了環(huán)境的空曠與自身的孤孑;而雁背的一抹殘紅,,固然顯示了晚景的絢麗,,可它很快就要黯淡下去,消逝一片暮靄之中了,。
結(jié)拍“人如風(fēng)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眱删?,收轉(zhuǎn)抒情。隨風(fēng)飄散沒入江中的云彩,,不但形象地顯示了當日的情人倏然而逝,、飄然而沒、杳然無蹤的情景,,而且令人想見其輕靈縹緲的身姿風(fēng)貌,。雨過后粘著地面的柳絮,則形象地表現(xiàn)了主人公感情的牢固膠著,,還將那欲擺脫而不能的苦惱與紛亂心情也和盤托出,。這兩個比喻,,都不屬那種即景取譬,、自然天成的類型。而是刻意搜求,、力求創(chuàng)新的結(jié)果,。但由于它們生動貼切地表達了詞人的感情,讀來便只覺其沉厚有力,,而不感到它的雕琢刻畫之跡,。“情似雨馀粘地絮”,,是詞眼,,全詞所抒寫的,正是這種執(zhí)著膠固,、無法解脫的癡頑之情,。
此詞純用對句,從而創(chuàng)造了一種與內(nèi)容相適應(yīng)的凝重風(fēng)格,。整首詞于排偶中,,仍具動蕩的筆墨,凝重之外而兼流麗風(fēng)姿,?!栋子挲S詞話》評此詞云:“美成詞有似拙實工春,,如玉樓春結(jié)句云:”人如風(fēng)后入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吧涎匀瞬荒芰簦卵郧椴荒芤?。呆作兩臂,,別饒姿態(tài),都不病其板,,不病其纖,,此中消息難言?!币赃@段話評價此詞的工巧深沉和靈活輕捷,,應(yīng)該是精當?shù)摹?/p>
創(chuàng)作背景
詞是周邦彥元祐四年(1089)自廬州府教授離任時所作。詞人將別桃溪,,回想起從前的旖旎生活,,內(nèi)心無限惆悵,頗是難舍,。
玉樓春 王西篇三
玉樓春詩詞翻譯及賞析
《玉樓春》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注釋]
1.長亭:秦漢時每隔十里建一亭,,故稱十里長亭,,供行人休憩餞別之處。
2.容易:輕易,、隨便,。
3.一寸:指心、心緒,。
4.窮:窮盡,、終了。
[評析]
本詞寫閨怨,,表現(xiàn)思婦刻骨相思之情,。刻畫出一位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女子形象。上片首句寫景,,點明離別的時地,。時間是綠楊依依的春天。地點是長亭,。次句敘事,,寫男子對離別的輕率態(tài)度。反托出女子的多情,。后二句用互文見義之法描寫情人離去后的`相思之苦,。夜里失眠,剛?cè)雺艟秤直弧拔甯姟斌@破,,連個好夢都做不成,。白晝觀花,又飄灑著蒙蒙細雨,。以鐘聲驚夢況其神經(jīng)衰弱,,狀其相思之深,以“三月雨”烘托心情之暗淡,,離愁之深廣,,情境俱觀。下片兩用反語,,前二句先以無情與多情作對比,,埋怨對方的無情,反襯自己的多情,?!耙淮纭本浒涤美钌屉[“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句意而尤精煉凝重,?!扒f縷”說愁之多而無緒。后兩句則是用具體比喻來證明愁之無有終結(jié),。兩個比喻,一說愁多,,一說愁長,,化抽象為具象,意蘊豐富而生動形象,。最后兩句“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币詷O其深切的情感抒發(fā)相思的無限與永恒,。在“詠嘆”相思無盡的同時,也便肯定了相思有多深,,離愁有多濃,,可謂天長地久終有時,,此恨綿綿無絕期。
玉樓春 王西篇四
玉樓春·春景
宋代:宋祁
東城漸覺風(fēng)光好,??e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蠍矍Ы疠p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譯文
信步東城感到春光越來越好,,皺紗般的水波上船兒慢搖。條條綠柳在霞光晨霧中輕擺曼舞,,粉紅的杏花開滿枝頭春意妖嬈,。
總是抱怨人生短暫歡娛太少,怎肯為吝惜千金而輕視歡笑,?讓我為你舉起酒杯奉勸斜陽,,請留下來把晚花照耀。
注釋
木蘭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調(diào)同“玉樓春”。
縠(hú)皺波紋:形容波紋細如皺紗,??e皺:即皺紗,有皺褶的紗,。棹(zhào):船槳,,此指船。
春意:春天的氣象,。鬧:濃盛,。
浮生:指飄浮無定的短暫人生。
肯愛:豈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持酒:端起酒杯,。
晚照:夕陽的余暉,。
賞析
此詞上片從游湖寫起,謳歌春色,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鮮明的早春圖,;下片則一反上片的明艷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夢,,虛無縹緲,匆匆即逝,,因而應(yīng)及時行樂,,反映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尋歡作樂思想,。作者宋祁因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而名揚詞壇,,被世人稱作紅杏尚書。
起首一句泛寫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擬人化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而又富于靈性,?!熬G楊”句寫遠處楊柳如煙,一片嫩綠,,雖是清晨,,寒氣卻很輕微?!凹t杏”句專寫杏花,,以杏花的盛開襯托春意之濃。詞人以擬人手法,,著一“鬧”字,,將爛漫的大好春光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呼之欲出,。
過片兩句,,意謂浮生若夢,苦多樂少,,不能吝惜金錢而輕易放棄這歡樂的瞬間,。此處化用“一笑傾人城”的典故,抒寫詞人攜*游春時的心緒,。結(jié)拍兩句,寫詞人為使這次春游得以盡興,,要為同時冶游的朋友舉杯挽留夕陽,,請它在花叢間多陪伴些時候。這里,詞人對于美好春光的留戀之情,溢于言表,躍然紙上,。
這首詞章法井然,,開闔自如,言情雖纏綿而不輕薄,,措詞雖華美而不浮艷,將執(zhí)著人生、惜時自貴,、流連春光的情懷抒寫得淋漓盡致,具有不朽的藝術(shù)價值,。
本詞歌詠春天,,洋溢著珍惜青春和熱愛生活的情感。上闕寫初春的風(fēng)景,。起句“東城漸覺風(fēng)光好”,,以敘述的語氣緩緩寫來,表面上似不經(jīng)意,,但“好”字已壓抑不住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以下三句就是“風(fēng)光好”的具體發(fā)揮與形象寫照。首先是“縠皺波紋迎客棹”,,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盈盈春水,,那一條條漾動著水的波紋,仿佛是在向客人招手表示歡迎,。然后又要人們隨著他去觀賞“綠楊”,,“綠楊”句點出“客棹”來臨的時光與特色?!皶院p”寫的是春意,,也是作者心頭的情意?!安y”,、“綠楊”都象征著春天。但是,,更能象征春天的卻是春花,,在此前提下,上片最后一句終于詠出了“紅杏枝頭春意鬧”這一絕唱,。如果說這一句是畫面上的點睛之筆,,還不如說是詞人心中綻開的感情花朵?!棒[”字不僅形容出紅杏的眾多和紛繁,,而且,,它把生機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點染出來了?!棒[”字不僅有色,,而且似乎有聲,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p>
下闕再從詞人主觀情感上對春光美好做進一步的烘托?!案∩L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二句,是從功名利祿這兩個方面來襯托春天的可愛與可貴,。詞人身居要職,,官務(wù)纏身,很少有時間或機會從春天里尋取人生的樂趣,,故引以為“浮生”之“長恨”,。于是,就有了寧棄“千金”而不愿放過從春光中獲取短暫“一笑”的感慨,。既然春天如此可貴可愛,,詞人禁不住“為君持酒勸斜陽”,明確提出“且向花間留晚照”的強烈主觀要求,。這要求是“無理”的,,因此也是不可能的,卻能夠充分地表現(xiàn)出詞人對春天的珍視,,對光陰的愛惜,。
玉樓春 王西篇五
闌干獨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風(fēng)葉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隨云去急。
霜花強弄春顏色,。相吊年光澆大白,。海煙沈處倒殘霞,一杼鮫綃和淚織,。
【前言】
《玉樓春·闌干獨倚天涯客》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作品,。此詞運用借景抒情和托物寄情的寫法,抒發(fā)年華易逝,,命途多舛的人生感慨,。
【注釋】
⑴玉樓春:據(jù)《詞譜》載:“因顧敻詞中有‘月照玉樓春漏促’,又有‘柳映玉樓春日晚’,。五代歐陽炯詞中有‘日照玉樓花似錦,,樓上醉和春色寢’,。又有‘春早玉樓煙雨夜’句,,取為調(diào)名,。”又名《木蘭花》,、《玉樓春令》,、《西湖曲》、《呈纖手》,、《東鄰妙》,、《春曉曲》、《惜春容》,、《夢相親》,、《歸風(fēng)便》、《歸朝歡令》,、《轉(zhuǎn)調(diào)木蘭花》,、《續(xù)漁歌》。雙調(diào),,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韻。
⑵和吳見山韻:和韻,,是用他人詩詞所用的韻而作詩詞,。分用韻、依韻,、次韻三種,。陸游說:“古時有唱有和,有雜擬追和之類,,而無和韻者,。唐始有用韻,謂同用此韻,;后有依韻,,然不以次;后有次韻,。自元(?。?居易)至皮(日休),、陸(龜蒙),,其體乃全?!眳且娚?,夢窗詞友,,常有唱酬相和?!秹舸霸~》中,,題其名的即有六首,而和詞或用其原韻而作的竟有五首之多,。
【翻譯】
浪跡天涯的孤客獨倚欄干,,面對著深秋中的凄風(fēng)凋葉,更覺得寂寞惆悵,。綿綿群山在淅瀝的秋雨中泛出了青光,,一只離群的孤雁在暮色蒼茫中隨著迅飛的流云拼力地掙扎奮飛。百花凋零,,惟有那秋菊逞強,,顯示出些許春天般的繽紛色彩。而我們卻只能為那已消逝的美好年華舉杯憑吊,,飲一杯大白,。暮天夕陽返照天空,倒掛著一縷美麗的彩虹,,那是大海中的鮫人用淚水一梭梭編織的七彩鮫綃幻化而成的,。
【賞析】
“闌干”兩句,寫出詞人的心情,。此言自己是一個四處飄泊的天涯孤客,,如今獨倚在欄干旁,面對著深秋中的凄風(fēng)凋葉,,那么心中的陰影就會顯得更加濃厚,,寂寞之情也會顯得更深。此即情與景合也,。所謂“離人心上秋”,,秋景增愁情矣?!扒健眱删?,景中顯情。綿綿群山在秋雨淅瀝之中泛出了青光,,此是指雨中山上的常青樹林,;而在天空中詞人(天涯客)卻見到,有一只離群的孤雁在暮色蒼茫中隨著迅飛的流云在拼力地掙扎著奮飛,。這既是寫實景,,也是詞人(天涯客)對所處的惡劣環(huán)境與自身的悲苦命運的一種寫照。上片借景寄情,。
“霜花”兩句,,嘆時光迅逝,。“霜花”,,指秋菊,,黃巢《詠菊》詩中即有“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披黃金甲?!贝颂幨钦f:秋終冬近之時,百花凋零,,惟有那秋菊逞強,,一枝傲霜,顯示出了春天般的繽紛色彩,。然韶華易逝,,我們(指詞人與吳見山)也已臨近了暮年,但卻猶各自為了生計而奔波在名利場中,。因此讓我們且為這已經(jīng)消逝的美好年華而舉杯憑吊,,浮一大白吧?!昂煛眱删?,寫景寄情。此言暮天夕陽返照天空,,顯出來半截美麗的彩虹(南人俗名為“沖”),。詞人見之更把它聯(lián)想成是:大海中的鮫人用淚水一梭梭編織而成的七彩鮫綃化成的景象。此既是寫景,,也有一種“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感嘆在。下片也是托物寄情,。
玉樓春 王西篇六
周邦彥
桃溪不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xù)處。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煙中列岫青無數(shù),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fēng)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注釋】
1.玉樓春:詞牌名,。詞譜謂五代后蜀顧夐詞起句有“月照玉樓春漏促”,、“柳映玉樓春欲晚”句,;歐陽炯起句有“日照玉樓花似錦”、“春早玉樓煙雨夜”句,,因取以調(diào)名(或加字令)亦稱《木蘭花》,、《春曉曲》、《西湖曲》,、《惜春容》,、《歸朝歡令》、《呈纖手》,、《歸風(fēng)便》,、《東鄰妙》、《夢鄉(xiāng)親》,、《續(xù)漁歌》等,。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2.桃溪:雖說在宜興有這地名,,這里不作地名用,。周濟《宋四家詞選》所謂“只賦天臺事,態(tài)濃意遠”是也,。劉晨阮肇天臺山故事,,本云山上有桃樹,山下有一大溪,,見《幽明錄》,、《續(xù)齊諧記》。韓愈《梨花發(fā)贈劉師命》:“桃溪惆悵不能過,?!蔽撼邪唷饵S鐘樂》詞:“遙想玉人情事遠,音容渾似隔桃溪,?!庇梅ň嗤?/p>
3.秋藕絕來無續(xù)處:“秋藕”與“桃溪”,,約略相對,,不必工穩(wěn)。俗語所謂“藕斷絲連”,,這里說藕斷而絲不連,。
4.赤闌橋:這里似不作地名用。顧況《題葉道士山房》:“水邊垂柳赤欄橋?!睖赝ン蕖稐盍Α吩~:“一渠春水赤欄橋,。”韓偓《重過李氏園亭有懷》:“往年同在彎橋上,,見倚朱欄詠柳綿,,今日獨來春徑里,更無人跡有苔錢,?!痹婋m把“朱欄”“彎橋”分開,而本詞這兩句正與詩意相合,,不僅關(guān)合字面,。黃葉路點名秋景,赤闌橋未言楊柳,,是春景卻不說破,。
5.列岫:陳元龍注引《文選》“窗中列遠岫”,乃謝眺《郡內(nèi)高齋閑望》詩,。全篇細膩,這里宕開,,遠景如畫,,亦對偶,卻為流水句法,。類似這兩句意境的,,唐人詩中多有,如劉長卿,、李商隱,、馬戴、溫庭筠,。李商隱《與趙氏昆季燕集》“虹收青嶂雨,,鳥沒夕陽天”,與此更相近,。
6.情似雨馀粘地絮:晏幾道《玉樓春》詞:“便教春思亂如云,,莫管世情輕似絮?!北驹~上句意略異,,取譬同,下句所比亦同,,而意卻相反,,疑周詞從晏句變化。
【參考譯文】
桃溪奔流不肯從容留住,秋天的蓮藕一斷就沒有連接之處,?;叵氘敃r互相等候在赤闌橋,今天獨自一人徘徊在黃葉蓋地的荒路,。
煙霧籠罩著排列聳立的山岫,,青蒼點點無法指數(shù),歸雁背著夕陽,,紅霞滿天,,時正欲暮。人生好象隨風(fēng)飄入江天的白云,,離別的情緒好比雨后粘滿地面的花絮,。
【賞析】
此詞以一個仙凡戀愛的故事起頭,寫詞人與情人分別之后,,舊地重游而引起的悵惘之情,。整首詞通篇對偶,凝重而流麗,,情深而意長,。
首句“桃溪”用東漢劉、阮遇仙之事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于桃溪邊遇二女子,,姿容甚美,,遂相慕悅,留居半年,,懷鄉(xiāng)思歸,,女遂相送,指示還路,。及歸家,,子孫已歷七世。后重訪天臺,,不復(fù)見二女,。唐人詩文中常用遇仙、會真暗寓艷遇,?!疤蚁蛔鲝娜葑 保凳驹~人曾有過一段劉阮入天臺式的愛情遇合,,但卻沒有從容地長久居留,,很快就分別了。這是對當時輕別意中人的情事的追憶,口吻中含有追悔意味,,不過用筆較輕,。用“桃溪”典,還隱含“前度劉郎今又來”之意,,切合舊地重尋的情事,。
第二句用了一個譬喻,暗示“桃溪”一別,,彼此的關(guān)系就此斷絕,,正象秋藕(諧“偶”)斷后,再也不能重新連接一起了,,語調(diào)中充滿沉重的惋惜悔恨情緒和欲重續(xù)舊情而不得的遺憾,。人們常用藕斷絲連譬喻舊情之難忘,這里反其語而用其意,,便顯得意新語奇,,不落俗套。以下兩句,,側(cè)重概括敘事,,揭出離合之跡,遙啟下文,。
“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比膬删洌殖小疤蚁毕嘤雠c“絕來無續(xù)”,,以“當時相候”與“今日獨尋”情景作鮮明對比,。赤闌橋與黃葉路,是同地而異稱,。俞平伯《唐宋詞選釋》引顧況,、溫庭筠、韓偓等人詩詞,,說明赤闌橋常與楊柳,、春水相連,指出此詞“黃葉路明點秋景,,赤闌橋未言楊柳,,是春景卻不說破?!蓖瑯?,前兩句“桃溪”、“秋藕”也是一暗一明,分點春,、秋,。三四正與一二密合相應(yīng),以不同的時令物色,,渲染歡會的喜悅與隔絕的悲傷,。朱漆欄桿的小橋,以它明麗溫暖的色調(diào),,烘托往日情人相候時的溫馨旖旎和濃情蜜意,;而鋪滿黃葉的小路,則以其蕭瑟凄清的色調(diào)渲染了今日獨尋時的寂寞悲涼,。由于是“獨尋黃葉路”的情況下回憶過去,,“當時相候赤闌橋”的情景便分外值得珍重流連,而“今日獨尋黃葉路”的情景也因美好過去的對照而愈覺孤孑難堪,。今昔之間,,不僅因相互對照而更見悲喜,而且因相互交融滲透而使感情內(nèi)涵更加復(fù)雜,。既然“人如風(fēng)后入江云”,,則所謂“獨尋”,實不過舊地重游,,記憶中追尋往日的繾綣溫柔,,孤寂中重溫久已失落的歡愛而已,但畢竟寂寞悵惆中還有溫馨明麗的記憶,,還能有心靈的一時慰藉,。今昔對比,多言物是人非,,這一聯(lián)卻特用物非人杳之意,,也顯得新穎耐味?!俺嚓@橋”與“黃葉路”這一對詩歌意象,,內(nèi)涵已經(jīng)遠遠越出時令、物色的范圍,,而成為一種象征,。
換頭“煙中列岫青無數(shù),雁背夕陽紅欲暮”兩句,,轉(zhuǎn)筆宕開寫景:這是一個晴朗的深秋的傍晚,。煙靄繚繞中,遠處排立著無數(shù)青翠的山巒,。夕陽的余輝,,照映空中飛雁的背上,,反射出一抹就要黯淡下去的紅色。兩句分別化用謝朓詩句“窗中列遠岫”與溫庭筠詩句“鴉背夕陽多”,,但比原句更富遠神,。它的妙處,主要不景物描寫刻畫的工麗,,也不景物本身有什么象征涵義,;而于情與景之間,存著一種若有若無,、若即若離的聯(lián)系,,使人讀來別具難以言傳的感受。那無數(shù)并列不語的青嶂,,與“獨尋”者默默相對,,更顯出了環(huán)境的空曠與自身的`孤孑;而雁背的一抹殘紅,,固然顯示了晚景的絢麗,,可它很快就要黯淡下去,消逝一片暮靄之中了,。
結(jié)拍“人如風(fēng)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眱删?,收轉(zhuǎn)抒情。隨風(fēng)飄散沒入江中的云彩,,不但形象地顯示了當日的情人倏然而逝,、飄然而沒、杳然無蹤的情景,,而且令人想見其輕靈縹緲的身姿風(fēng)貌,。雨過后粘著地面的柳絮,則形象地表現(xiàn)了主人公感情的牢固膠著,,還將那欲擺脫而不能的苦惱與紛亂心情也和盤托出。這兩個比喻,,都不屬那種即景取譬,、自然天成的類型。而是刻意搜求,、力求創(chuàng)新的結(jié)果,。但由于它們生動貼切地表達了詞人的感情,讀來便只覺其沉厚有力,,而不感到它的雕琢刻畫之跡,?!扒樗朴赈耪车匦酢保窃~眼,,全詞所抒寫的,,正是這種執(zhí)著膠固、無法解脫的癡頑之情,。
此詞純用對句,,從而創(chuàng)造了一種與內(nèi)容相適應(yīng)的凝重風(fēng)格。整首詞于排偶中,,仍具動蕩的筆墨,,凝重之外而兼流麗風(fēng)姿?!栋子挲S詞話》評此詞云:“美成詞有似拙實工春,,如玉樓春結(jié)句云:”人如風(fēng)后入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吧涎匀瞬荒芰簦卵郧椴荒芤?。呆作兩臂,,別饒姿態(tài),都不病其板,,不病其纖,,此中消息難言?!币赃@段話評價此詞的工巧深沉和靈活輕捷,,應(yīng)該是精當?shù)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