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篇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導游,姓亓,我將要帶大家去龍門石窟的三個景點,,祝你們玩的高興,。
我們現在來到的景點是奉先寺,。奉先寺是龍門石窟最大的窟,,長寬各30余米,大家可以四處走走,。奉先寺的不平凡,,在于中間那尊巨大的戶舍那雕像,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戶舍那佛像總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這尊佛像,,嘴角微翹,呈微笑狀,,大家可以細細觀賞,。
好了,我們又來到了第二個景點,,古陽洞,,它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的窟,也是最值得欣賞的,。它的佛像應有盡有,,它也是北魏時期的另一大代表,。大家仔細欣賞欣賞,看看豐富多彩的佛像,。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今天旅程的最后一個景點,,藥方洞。它在奉先寺和古陽洞的中間,,里面刻著各種藥方多達140個,,大家看不懂就別看啊……哈哈!這里的藥方很多,,所以是古代醫(yī)學傳藥方給后世的重要方法,。
龍門石窟里還有許多佛像,有慈香洞的線刻佛像,、古陽洞高樹龕佛首,。近十多年的治理,龍門石窟真正成為山青水秀的景區(qū),。
好了,,龍門石窟一日游結束了,大家也該返回家園了,,以后想去其它景點就來找我吧,,要不然的話,我會生氣??!今天也謝謝各位游客和我一起欣賞美景,下次再見,!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篇二
大家都知道,,我國有四大石刻藝術寶庫。它們分別為甘肅敦煌得莫高窟,,山西大同得云岡石窟,,甘肅天水得麥積山石窟,而另一個呢,,就是我們今天要去參觀得龍門石窟了,。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13公里處,行車約40分鐘,,那里不僅是著名得歷史名勝,,而且是自然風光很迷人得地方。整個龍門石窟由兩山組成,,一山為香山,,因古得時候,山上長有一種含香味得植物而得名,。唐著名大詩人白居易就長眠與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陽居住了18年之久,名號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這座山得山腳下。另一座為西山,也是我們今天參觀得主要景點,。大多得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得,。
相傳兩山本為一座山,,大禹治水時,,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兩半,于是就成了兩座山,,兩座山遠遠望去,,就好像一個天然得門闕,中間又有一條伊河自南向北流過,,故稱伊闕,。可謂兩山對峙,,伊水中流,。龍門山色,,自古就被喻為洛陽八大景之首,,是洛陽地區(qū)最好得風景區(qū),。自唐以來,皇帝被喻為真龍?zhí)熳?,凡是與皇帝有關得東西統(tǒng)統(tǒng)用龍來命名,。比如皇帝穿得衣服叫龍袍,皇帝住得地方叫龍庭等等,。
那么,,位于皇宮龍庭南面得門,就得名龍門,。我們常常說一句話:“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淳包c也是如此,,不管多著名得景點,如果你不了解它,,不懂得它得背景,,歷史,意義,,你就看不出個所以然來,。甚至沒什么好看得,僅僅只是到此一游而已,。但是如果你掌握這些情況以后,,你就會覺得你所看得東西是非常有價值得,是值得一看得,,所以,,在看龍門前,我給大家詳細介紹一個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在北魏太和年間(447—499)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就在此營建,它不是一個朝某一個時期興建而成得,而是陸續(xù)開鑿,,經歷了眾多得朝,,相繼大規(guī)模營建得。開鑿時間長達400多年之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得歷史了,,我們以前可能也看到很多景點,但那些大多都是明清或者后來重建得,,而龍門石窟確實從1500年前遺留下來得?,F有佛像十萬余尊,佛窟,,佛龕2100多個,,碑刻題記3600多塊,洞內造像多為唐河北魏時期開鑿得,、其中唐占三分之二,,北魏占三分之一,大家可能會問,,朝不同,,我們要怎么區(qū)分哪個朝得呢?洞窟中雖然都是佛或菩薩,,但它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跟當時得世俗相結合得,唐呢,,有一個眾所周知得審美觀點,,就是以肥為美,當時人們認為胖才是美,,像唐得武則天啊,楊貴妃楊玉環(huán)啊,,她們都是除了漂亮以為,,都有一個共同得特征,就是豐滿,。
所以,,唐得造像都有圓潤豐滿這樣一個特點。等一下到龍門石窟以后,,大家可以找一下,,臉龐,肩膀,,身材渾厚,,圓潤得那種就是唐典型得造像,而北魏,則以瘦為美,,北魏造像得特別是:瘦骨清風,。所以高高瘦瘦得,很清秀得那種就是北魏得造像,。在這里,,我已經清楚得講過了,所以到了龍門以后呢,,我要考一考大家,,看看你們能否分得出唐和北魏得造像。
龍門石窟是我國古莫北人民智慧得結晶,,藝術實踐得結果,,堪稱我國雕刻藝術寶庫,為研究我國古歷史,,文化,,佛教,雕刻,,服飾提供了極為豐富得資料,,它是佛教流傳到我國后,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得典范,。
那么,,千千萬萬佛像是何人所謂呢?他們又為什么要雕像造佛呢,?事實上,,絕大部分得洞窟都是皇帝為自己營造得功德窟,龍門石窟大規(guī)模營建于北魏和唐,,那時佛教興盛,,帝王將相們深信“輪回報應”,“造佛得佛報”,。于是他們不惜花費大量得人力,,物力,財力,,為自己,,父母,親朋好友營造公德窟,,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統(tǒng)治者出于政治上得需要,,利用佛教從思想意識上統(tǒng)治人民。通過開鑿擴大石窟來宣揚佛教,。第三個原因,,開鑿石窟得風尚是沿襲佛教發(fā)源地之一得古印度而來得,。在中國北方,石窟得開鑿路線基本上是沿絲綢之路而來得,。這也是佛教傳入中國得一跳主要路線,。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篇三
朋友們,現在我們面前的這三座洞窟合成為賓三洞,。
它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統(tǒng)一規(guī)劃、有計劃開鑿的,,因并排布局而得名,。
“賓陽”來源于《堯典》中的“寅賓日出”意為迎接初升的太陽。
可能有的朋友已經發(fā)現了,,南北二洞和中間的主窟風格迥異,,截然不同,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呀,,在開鑿的過程中北魏宮廷突然發(fā)生了內亂,,打斷了賓陽洞的雕刻工作,所以,,北魏皇室經營的大型洞窟——賓陽三洞,,實際上只完成了一個中洞,而南北兩洞則由以后的隋唐兩朝完成,。
這三座洞窟開鑿的時間最長,,歷時長達24年還未完工,用工多達80多萬,。
賓陽中洞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開鑿,。
主尊為現在世佛釋迦牟尼,在它左邊是過去世燃燈佛,,右邊是未來世佛彌勒佛,。
其實在洞中有兩幅壁畫可謂精美絕倫,就是在洞口內壁兩側,,原各有一副大型浮雕分別是《皇帝禮佛圖》和《皇后禮佛圖》,,展現當時宮廷佛事活動的場面,可惜這兩處浮雕在20世紀30年代被盜走,,現分別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大家請隨我繼續(xù)往前走,,再登幾十步臺階就到奉先寺了,,舉世聞名的盧舍那大佛就在寺中。
奉先寺顧名思義,,就是供奉祖先的意思,,開鑿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于675年完工,,皇后武則天曾捐脂粉錢兩萬貫用來加速工程的完工,。
它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大、藝術最精,、氣勢最磅礴,、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石窟。
好了,,各位游客,,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尊大佛就是盧舍那大佛了。
“盧舍那“是梵文音譯,,即光明普照的意思,。
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
為什么不零不整偏偏是17.14米呢?其中暗藏不少玄機:因為7是佛的數字,天的數字,,佛語有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看,,這17.14米,,包含了一個10,意十全十美,,而14拆開正好是兩個7,,再加上第一個7,就有三個7了,,擁有三個7的盧舍那大佛就是無限大,、無限尊崇,功德圓滿了!
有人把盧舍那大佛比作東方的“蒙娜莉薩”,,說她是善良和美貌的化身,。
的確如此,不信,,您看,,她的嘴角微微上翹,目光下垂,,略作俯視態(tài),,兩道彎眉如鉤似月,滿臉的笑意,,一派慈眉善目的神韻,。
每次看到盧舍那大佛的微笑,,總會讓人感到如沐春風,無論您從哪個角度看她,,她的目光都會和您有所交流,,仿佛智者的詢問,長著的關切,,母親的慈愛!在這里,,我們感受到了無限的情親和慈愛,這種由天上到人間,,由出世到入世,,從虛幻到現實的轉變,不正是中國儒家思想在雕塑藝術上的折射反映嗎?這是藝術的覺醒,,人性的覺醒,,中國佛教藝術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在唐代終于完成了它的中國化進程,,中國佛教藝術在洛陽龍門奉先寺也達到了一個光輝的頂點,,所以,李澤厚先生才會說:盧舍那大佛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最高典范,。
在2001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時候,,所有的評委都認為是咱們盧舍那大佛的微笑征服了全世界。
另外大家看盧舍那兩側站立的二弟子,,左為迦葉,,嚴謹莊重,飽經風霜;右為阿難,,聰明溫順,,擅長記憶。
他們的旁邊分別站立的是菩薩,、天王,、力士以及供養(yǎng)天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整個奉先寺造像主次分明,比例渾然一體,,既注重形式美,,又注重準確表達思想內容。
奉先寺以其流利的線條,,高潮的技藝,,玄秘的宗教幻化為一首壯麗的交響樂章,與自然混合,,奪人心魄,。
好了,各位朋友,,參觀了這么雄偉的雕刻,,是否也讓你的心靈受之震撼了呢,那么請拿起您手中的相機,,留下這份心情,。
景區(qū)的主要講解到這里就結束了,接下來的時間留給大家自由活動,,11點鐘我們準時在這里集合,。
游客們,你們好!我是桃園旅行社的導游小周,,我們現在位于洛陽市的龍門石窟,,由我?guī)ьI大家進入龍門石窟窟內,愉快的龍門石窟一日游開始了!
龍門石窟的發(fā)現年代,、建造年代十分復雜,。
龍門石窟由成千上萬個洞窟組成,有潛溪寺,,有蓮花洞,,有藥方洞,有古陽洞,,還有香山寺,、白園、萬佛洞,,數也數不清,。
我們先來看看蓮花洞,“蓮花洞”這個名字也是有來頭的,。
您看,,窟頂雕刻著一朵碩大精美的'高浮雕蓮花,“蓮花洞” 這名字就是根據這朵蓮花取的,。
蓮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思為:出污泥而不染。
洞內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
您能看見,,左側弟子的頭部沒有了,是因為頭部早年被盜,,現在只能在法國吉美博物館里見到了,。
大家看蓮花洞南壁上方,有一個個小小的佛像,,它是龍門石窟最小的佛像,,僅有2厘米高,,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栩栩如生,可以想到,,當時的雕刻技藝是多么精湛啊!
看完蓮花洞,,我們又來到了藥方洞。
藥方洞因窟門刻有諸多唐代藥方得名,。
它始鑿于北魏晚期,,經東魏,北齊,,到唐代仍有雕刻,,藥方洞的藥方是中國最早的石刻藥方。
龍門石窟現在已經遭到嚴重的破壞,。
除了極少數的佛像外,,大多數佛像的頭部均遭到破壞,難以其整體造型,。
但是剩下的部分足以說明藝術水平之高超,、神態(tài)之曼妙,我希望大家好好保護這些文物,。
龍門石窟還有個傳說呢,。
相傳遠古時期,洛陽南面有一大片煙波浩淼的湖水,,周圍青山蒼翠,,芳草萋萋。
人們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捕魚,。
村里有個勤勞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聽到從地下傳來“開不開”的奇怪聲音,,回到家便把這件事告訴母親,母親想了想,,告訴他,,如果再聽到這種聲音就回答“開”!誰知一聲未了,天崩地裂,,龍門石窟頃刻從山中間裂開,,湖水頃出,奔騰咆哮著繞過洛陽城,,流向東海,。
水流之后,龍門石窟就出現了。
游客們,,愉快的一天就這么快結束了,,希望你們玩得開心喲!讓我們下次再見!
游客朋友們,我們現在要參觀的是洛陽龍門石窟,,你知道它為什么叫“龍門”嗎?這要從地形說起,,這里的地形為三山夾一水,遠遠望去,,猶如一道天然的門闕,所以古稱“伊闕”,。
隋煬帝建都洛陽后,,因為宮城門正對伊闕,古代帝王又都以真龍?zhí)熳幼跃?,因此,,隋煬帝時改稱“龍門”。
龍門石窟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大約493年),,經歷了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和北宋等朝代,斷續(xù)雕刻達400余件,,現有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塊,佛塔80座,,造像10萬尊,,內容除佛像外,涉及建筑,、服飾,、音樂、書法等,,如同包羅萬象的藝術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景區(qū),,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大、藝術最精,,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唐代開鑿的奉先寺了,。
那么現在,我?guī)ьI大家前往奉先寺參觀。
大家抬頭請看,,幾個臺階之上的正是著名的奉先寺,,它是唐高宗所建,為政治需要,,武則天曾捐2萬貫脂粉錢,。
歷時三年零九個月于675年竣工。
寺內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及二供養(yǎng)人等一鋪十一尊大像,。
造像布局勻稱,儼然一個佛國朝廷,,大家請看,,這就是主佛“盧舍那”,它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面相豐滿圓潤,,方額廣頤,,美若彎月,雙目俯視,,炯炯有神,,您看它略帶微笑,仿佛給人已深深的同情和殷殷的關切,。
整尊造像,,給人一種莊嚴肅穆之感,應是理想化的圣賢形象,,我們來仔細端祥它,,你有沒有發(fā)現無論你站在他面前的那個位置,他都在注視著你呢?石刻的眼睛為什么這么傳神?對了,,這正是雕像的畫龍點眼之處,,盧舍那的雙目,采用陰刻方法,,把眼球雕洞淺凹進去,,又保持瞳孔的突出,利用光線反差也就造就出了大佛睿智深邃的目光,,配以少垂的佛首,,使朝拜者的目光與大佛目光交匯時,畏而不懼,可親可敬,。
在盧舍那佛的左側是弟子迦葉,,一位飽經風霜的老僧形象;右側阿難,他年輕睿智,,整個一帥小伙子,,旁邊衣著華麗端莊矜持,二天王嚴肅威武碩壯有力,,力士們堅毅勇猛,,性格暴躁,以及那無所畏懼傾力承托的地鬼,。
無不形神兼?zhèn)?,惟妙惟俏,整個布局反映了唐代高超技藝,,折射出當時佛教的繁榮和唐朝國力的強大,。
出了奉先寺,,我們再來參觀北魏的代表作——蓮花洞,。
因洞頂雕有一大浮雕蓮花而得名。
蓮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頂多以蓮花作裝飾,,但像蓮花洞窟頂這樣碩大精美的高浮雕可并不多見,,洞內正壁為尊式造像。
主佛釋迦牟尼身穿袈裟,,衣襟簡潔明快,,這是釋迦牟尼的游說像,釋迦牟尼外出講經說法時就是這種形象,。
兩側弟子是淺浮雕,,左側迦葉深目高鼻手持錫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形象,,龍門石窟中最小的佛象2厘米高,,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如此生動細致雕于蓮花洞堅硬的石壁,實為龍門一絕!洞口北壁崖壁有“伊闕”二字,,這是明代河南巡撫趙巖所題詞,,證明了“龍門”的原稱。
好了,,各位游客,,由于時間關系,先講到這里,請大家自由參觀,,謝謝!
1.
龍門石窟導游詞
2.
龍門石窟導游詞精選
3.
龍門石窟英語導游詞
4.
洛陽龍門石窟導游詞
5.
關于龍門石窟導游詞
6.
龍門石窟導游詞范文
8.
龍門石窟導游詞400字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篇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我叫張智媛,你們就叫我小張,。
今天我?guī)銈內ビ瓮纨堥T石窟,,那些佛像可是從唐代初期保護到現在的呀!你們可不能在佛像身上亂涂亂畫呀。
我告訴你們一個龍門石窟的傳說,。相傳遠古時期,,洛陽南面有一大片煙波浩淼的湖水,周圍青山蒼翠,,芳草萋萋,。人們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魚,,過著平靜的生活,。村里有個勤勞的孩子,天天到山上放牧,,常常聽到從地下付出“開不開”的奇怪聲音,,牧羊娃喊了一聲開,誰知一聲未了,,天崩地裂,,龍門山傾刻從中間裂開,洶涌的湖水從裂口傾出,,奔騰咆哮地繞過洛陽城,,一瀉千里流向東海。
聽完了這個傳說,,我們一起去賓陽洞玩玩吧,,你們知道嗎?洞中所供主像為阿彌陀佛,高近10米,,結跏跌坐,,雙手平分指天、地,。稱作“施無畏印”郎天地之間唯我獨尊,,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左右兩側南北浮雕天王。其造型威武,,剛強有力,。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篇五
感謝大家來到我們洛陽,,我希望大家會記住我,記住龍門石窟,,記住洛陽,,我也希望大家回去后在親朋好友中多多夸夸我們洛陽,贊美我們的洛陽,。龍門石窟
導游詞
,,歡迎閱讀。尊敬的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
今天,,我很榮幸能陪同大家游覽龍門石窟,。
為使各位游客能對洛陽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古跡有初步的了解,我將洛陽的歷史及龍門石窟的大致情況,,途中向大家做簡單的介紹:洛陽在歷史上曾是眾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稱“九朝古都”。龍門石窟距市區(qū)13公里的龍門是洛陽南面的天然門戶,,這里兩岸香山,、龍門山對立,伊水中流,,遠望就象天然的門闕一樣,。“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就雕刻在伊河兩岸的山崖上,,南北長約1公里,。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時開始營造,,經過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延至北宋,,累計大規(guī)模開鑿約四百余年,,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余塊,,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萬尊。其窟龕,、造像和題記數量之多,,居中國石窟之冠,與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佛教藝術寶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于1961年確定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龍門石窟腳下,我們下車,,首先沿著伊水西岸游覽西山,。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千佛窟。千佛窟只有一間屋大小,,高三四米,,兩旁石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著無數個小佛像,說他是千佛庫真是名副其實,。這些小佛像大的有三四厘米,,小的卻只有兩厘米,可別看它們的個頭兒像個小不點兒,,但都雕刻的很精細,,雖然數目眾多,但是排列的卻非常整齊,。
接下來,,我們就來到龍門石窟最有名的地方——奉先寺。這里共有九尊佛像,,其中中間的佛像最大,。這尊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它的雕工極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祥,,雙耳垂肩,就連衣服的褶皺,,皮膚的紋理都雕刻得清晰可見,。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態(tài)各異,??傮w看來,奉先寺洞穴雄偉壯觀,,氣勢磅礴,,再加上周圍淡淡的薄霧,,更是顯得神秘莫測,真不愧是神來之筆呀!
由于時間的關系,,龍門石窟西山的講解到處結束,,給大家留出一些自由時間,龍門石窟還有更多的美景:東山上的石窟,、香山寺,、白園大家可以再去細細游賞!希望大家玩得開心、不虛此行,。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龍門石窟風景區(qū),。我叫薛明千,大家可以叫我小薛,,今天我來做大家的導游,,我來自雛鷹旅行社。希望在我的帶領下你們會旅途快樂,。
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洞窟之一,,它位于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里青山綠水,,萬像生輝,,作為佛教藝術寶庫早在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20xx年11月30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大家請往前看,,這就是開鑿最早的古陽洞,,它開鑿于公元493年,所供奉的是佛祖釋加牟尼,。(書法史上的里程碑“龍門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這里,。)
前面有那個洞便是奉先寺了,。它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石窟。石窟正中的那尊佛像是石窟中最大的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被賦予了女子形象,,形態(tài)圓滿,、安祥,、溫存、親切,,傳說是武則天的化身,。
萬佛洞中佛像最多,里面的佛像很多僅有一寸,,計有15000多尊,。前面的藥方洞中,刻有140外藥方,。
由于時間關系,,龍門石窟的主要洞窟的講解到此結束。現在給穩(wěn)中有各位留一點時間照像,。
你拍一,,我拍一,洛陽牡丹屬第一 ;
你拍二,,我拍二,,洛陽水中有魚兒;
你拍三,我拍三,,洛陽美景白云山;
你拍四,,我拍四,洛陽境地白馬寺;
你拍五,,我拍五,,洛陽龍門有石窟;
你拍六,我拍六,,洛陽天子能駕六;
你拍七,,我拍七,洛陽美味是水席;
你拍八,,我拍八,,洛陽歡迎您來吧;
你拍九,我拍九,,洛陽家家有美酒;
你拍十,,我拍十,洛陽家家有美食,。
好了,,我在此感謝大家來到我們洛陽,我希望大家會記住我,,記住龍門石窟,,記住洛陽,我也希望大家回去后在親朋好友中多多夸夸我們洛陽,,贊美我們的洛陽,。拜拜!
大家好,,我是開心旅行社的導演汪若曦。今天我?guī)Т蠹乙黄鹑堥T石窟游覽,。在游覽時,,我會給大家詳細介紹。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里是香山和龍門山的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閥,,所以古稱“伊灍”,。龍門石窟里有成千上萬尊佛像,它們各個姿態(tài)不一,,精美別致,。
關于龍門石窟,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在隋朝,,隋煬帝楊廣曾登上了洛陽北面得邙山,。向遠眺望,看見了伊灍,,就高興地說:“這不是真龍?zhí)熳拥拈T戶嗎?”不久,,隋煬帝就砸洛陽建起了東都城。因為皇宮的正門正對伊灍,,所以人們稱伊灍為龍門,。
雕琢龍門石窟,斷斷續(xù)續(xù)搭 400 年之久,。據統(tǒng)計,,東西兩山現存窟 2345 個,佛塔 70 余座,。龍門石窟又稱古碑林,,共有碑刻題記 2860 多塊。龍門石窟全山造像 11 萬余尊,,最大的佛像是盧舍那大佛,,通高 17.4 米 ,頭高 4 米 ,,耳長 1.9 米 ;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 2 厘米 高,被人們稱為微雕,。
龍門石窟奇特的地方數也數不清,下面就開始游覽,。
在游覽龍門石窟時要注意:
1. 不能用手去觸碰雕像,。
2. 要講文明,,不說臟話。
3. 輕聲說話不打擾他人,。要在外國人面前展示中國人的文明風采,。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篇六
今天有幸陪大家一道參觀龍門石窟,我感到很高興,。這里就是位于中原地帶的九朝之都洛陽,。龍門石窟就在距洛陽南十二公里之處,是世界上著名的石刻藝術之一,。20xx年11月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現在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南北長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1300多個石佛?,F在我們來到是奉先寺,。奉先寺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一個窟,長寬各30米,。奉先寺的不平凡,,在于中間那尊巨大的盧舍雕像,它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像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這尊佛像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它和奉先寺的雕像群行成了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
接下來我們要去的龍門石窟的另一個著名洞窟------賓陽洞。洞內有11尊大佛,,有的婀娜多姿,,形象通直;有的高鼻大眼,;體態(tài)端詳,;有的形態(tài)自若;有的青面獠牙,,張牙舞爪······真是一個名不虛傳的發(fā)動佛洞,。
哦,龍門石窟不知不覺就參觀完了,我也不多說了,,大家有時間去看看,,謝謝大家。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篇七
朋友們,,現在我們面前的這三座洞窟合成為賓三洞,。它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統(tǒng)一規(guī)劃,、有計劃開鑿的,,因并排布局而得名?!百e陽”來源于《堯典》中的“寅賓日出”意為迎接初升的太陽,。可能有的朋友已經發(fā)現了,,南北二洞和中間的主窟風格迥異,,截然不同,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呀,,在開鑿的過程中北魏宮廷突然發(fā)生了內亂,,打斷了賓陽洞的雕刻工作,所以,,北魏皇室經營的大型洞窟——賓陽三洞,,實際上只完成了一個中洞,而南北兩洞則由以后的隋唐兩朝完成,。這三座洞窟開鑿的時間最長,,歷時長達24年還未完工,用工多達80多萬,。賓陽中洞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開鑿,。主尊為現在世佛釋迦牟尼,在它左邊是過去世燃燈佛,,右邊是未來世佛彌勒佛,。其實在洞中有兩幅壁畫可謂精美絕倫,就是在洞口內壁兩側,,原各有一副大型浮雕分別是《皇帝禮佛圖》和《皇后禮佛圖》,,展現當時宮廷佛事活動的場面,可惜這兩處浮雕在20世紀30年代被盜走,,現分別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大家請隨我繼續(xù)往前走,再登幾十步臺階就到奉先寺了,,舉世聞名的盧舍那大佛就在寺中,。奉先寺顧名思義,,就是供奉祖先的意思,開鑿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于675年完工,,皇后武則天曾捐脂粉錢兩萬貫用來加速工程的完工,。它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大、藝術最精,、氣勢最磅礴,、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石窟。好了,,各位游客,,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尊大佛就是盧舍那大佛了?!氨R舍那“是梵文音譯,,即光明普照的意思。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為什么不零不整偏偏是17.14米呢?其中暗藏不少玄機:因為7是佛的數字,,天的數字,,佛語有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蔽覀兛?,這17.14米,包含了一個10,,意十全十美,,而14拆開正好是兩個7,再加上第一個7,,就有三個7了,,擁有三個7的盧舍那大佛就是無限大、無限尊崇,,功德圓滿了!
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陽城南12公里。整個龍門石窟由兩山組成,,一山為東山(也叫香山),,因古時候,山上長有一種含香味的植物而得名,。唐代著明大詩人白居易就葬與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陽居住了18年之久,名號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這座山的山腳下,。
另一座為西山(又名龍門山),,也是我們今天參觀的主要景點。大多數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的。相傳東西兩山原本為一座山,,大禹治水時,,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兩半,,于是就成了兩座山,。兩座山遠遠望去,就好象一個天然的門闕,,中間又有一條伊河自南向北流過,,故你伊闕。
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間,,古代匠師在這兩座山上鑿窟建寺,,使這里成了舉世聞名的石雕藝術的寶庫。
龍門石窟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題記和碑刻3600余品,。
首先,,我?guī)Т蠹胰⒂^觀奉先寺,它是龍門唐代中最大的一個石窟,。長寬各30余米,。大家請看石窟里最大的佛像,它的名字叫盧舍那像,,它身高17.14米,,頭高4米,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大家請看旁邊的金剛力士,,它是龍門石窟中的珍品。它的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
接著,,我?guī)銈內トf佛洞,。萬佛洞的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有1500多尊。在南壁上還有一個觀音菩薩像,,手提凈瓶舉塵尾,,體態(tài)圓潤豐滿,十分傳神,。
現在,,我?guī)銈內ソ裉靺⒂^的最后一站—賓陽洞。這個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洞內有11尊大佛像,,請大家細細欣賞,。
好了,,關于龍門石窟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期待與您的下次相逢,,再見。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篇八
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早上好,!
很高興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早上看到大家,!同時也很榮幸今天能與大家同行,感謝在座的各位朋友參加由我們美好時光旅行社組織的這次龍門石窟一日游活動,。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想必大家對咱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都耳熟能詳吧,我這姓正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薛姓,,單名一個涵字,,大家叫我小薛就好,千萬不要叫薛導,,那就太見外了,!今天同我一起為大家服務的還有司機趙師傅,我與趙師傅可以說是黃金榙檔,,所以說在座的各位你們這次的旅行交給我們,,不僅可以放心,還有舒心,、開心,。然后請大家注意下我們的車是藍白相間的金龍車,車牌號是88888,,希望大家上下車時注意識別,。旅游期間,請大家認清導游旗的標志,。
我們現在已經踏上旅途了,,行駛在鄭少高速上,,大約需要兩個小時就到達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游覽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最大的皇家石刻藝術寶庫——龍門石窟,,參觀潛溪寺,賓陽三洞,,萬佛洞,、奉先寺、香山,、白園等,。游覽結束后返程,約16:00左右抵達鄭州,,結束愉快行程,!
鄭州,簡稱鄭,,又名商都,,是河南省會,地處中原腹地,,華北平原南部,,北臨黃河。鄭州是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新亞歐大陸橋及黃河流域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中原經濟區(qū)及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鄭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歷史上夏朝,、商朝、管國,、鄭國,、韓國五次為都,八代為州,。
洛陽位于河南省中西部,,黃河中游南岸,伊洛盆地北緣,,因居古代城區(qū)在洛水之陽而得名,。根據歷年的考古發(fā)掘和大量翔實的文獻,先后曾竟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時間長達1500多年,。是我國八大古都中,建都朝代最多,,年代最早,,時間最長的天下名都,。由于洛陽長期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所以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多發(fā)生在這里,,許多歷史名人多活動在這里。歷史學家司馬光說:“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如果您想了解5000年的中國,,那您必須來看洛陽了,。
而最能代表洛陽的就是洛陽“四寶”了。這第一寶就是洛陽牡丹,?!奥尻柲档ぜ滋煜隆薄D档び捎谄浠ㄐ突ㄉ喝萑A貴,,而被稱為“花中之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是對當時賞花勝景的真實寫照,;宋代詩人蘇轍為了觀賞牡丹,,更是“花從單葉成千葉,家從汝陽遷洛陽,?!边@第二寶就是當年曾經歸為國力的唐三彩了!以黃——綠——白為主色調,,誕生于唐代的這件工藝品,,現在已經遠銷國外。其中,,黑色的將軍馬被英倫友人贊頌為“倫敦黑”,、“黑寶石”,有水火土所凝結的這件器物正可稱得上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這第三寶就是洛陽水席,,一是進口水席湯水多的特點,二是似水流云的上菜順序,,即上一道,,吃一道,,撤一道。其特點是突出酸辣,,富含湯水,,滑兒爽口,食而不膩,,共24道菜,,8個涼菜,16道熱菜,。而這第四寶就是咱們今天將要參觀的龍門石窟,。
一路說來一路聊,說話間我們便來到了景區(qū)的停車場,,各位朋友,,請您關好車窗,帶上您的隨身物品,,隨我下車參觀游覽吧,。
龍門石窟是中國古代封建政權凌駕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藝術,由于魏,、唐兩代皇室的參與而形成了龍門石窟皇家風范的重要特色,,許多窟龕或造象的興廢變遷都與當時的政治形勢變化有著密切關系?!褒堥T山色”自古即為洛陽八景之首,。北魏以來,這里松柏蒼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為有名。山腳處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蕩漾,,唐代時行船往來,穿梭其中,。精美的雕像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形成了旖旎蔥蘢,,。鐘靈毓秀的龍門山色,。伊闕風光。中國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文人墨客,,帝王將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賦詩吟誦,。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游之勝,香山首焉”的佳句,,聲名遠揚,,今誦尤新。
朋友們,,下面我們將參觀龍門石窟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潛溪寺,。潛溪寺始建于唐朝初年,距今約1300多年的歷史,,因在鑿洞時有源源不斷流出的溪流而得名,。洞內造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主像阿彌陀佛居中而坐,,身體各部比例勻稱,,面容豐滿,胸部隆起,,表情靜穆慈祥,。兩側觀世音、大勢至菩薩體軀比例適中,,豐滿敦厚,,表情溫雅文靜,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藝術的長足發(fā)展。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圣”,,是佛教凈土宗供奉的偶像。洞內前側兩壁各雕一護法天王,,高顴大目,、體魄雄壯、孔武有力,、身披銷甲,,是唐代高級武將的形象。踩在腳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動傳神,。
請大家跟我繼續(xù)前行,現在我們來到了蓮花洞,。這里為什么叫“蓮花洞”呢,?這是因為洞頂雕有大型飛天環(huán)繞的`大蓮花藻井圖案而得名,。蓮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頂藻井多以蓮花為飾,但像這樣大型的蓮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龍門石窟中并不多見。此洞開鑿于北魏孝昌年間,,屬于北魏后期作品,。該洞主尊釋迦牟尼,兩側為脅侍菩薩,,佛與菩薩之間,,為侍立的伽葉、阿難二弟子,。
朋友們,,再登幾十步臺階就到奉先寺了。奉先寺,,原名“大盧舍那像龕”,,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雕像精美,、技藝精湛,是龍門石窟開鑿規(guī)模最大的摩崖像龕,,也是龍門石窟唐代雕刻藝術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從唐高宗咸亨三年四月始建,至上元二年十二月底完工,。據專家們推算,,這樣浩大的工程,僅用三年零九個月就成完工,,這是不可想象的,。為了政治上的需要,武則天捐脂粉錢兩萬貫,,以加速了工程的進度,,其名稱用“奉祀祖先”之意。主尊為“大盧舍那佛”坐像,,左右為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及二供養(yǎng)人,,共11尊,。盧舍那佛通高17.14米,面長4米,,耳長1.9米,,為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佛像,結跏跌坐在八角形束腰蓮花須彌座上,。其雕鑿規(guī)模,、藝術設計、人物塑造,、雕像造型方面的成就,,反映了唐代藝術家的高超技藝、審美時尚,、美學理念和唐代美術所達到高度藝術水平,。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時統(tǒng)治階級及藝術家心目中神化的“圣賢”形象,。
朋友們,,參觀完奉先寺,我們將繼續(xù)參觀南面的古陽洞,。古陽洞開鑿于北魏太和十六年,,即遷都洛陽之際。洞內雕刻90%以上是北魏時期的作品,,是龍門石窟群中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一座洞窟。古陽洞的造像,,以其風格,、特征而論,代表了遷都洛陽后北魏后期的一些變化,。由北魏前期粗曠,、雄健、挺實變?yōu)榍逍?、美麗,開始擺脫前期的作風,。面部表情刻畫也由嚴峻變得比較溫和,,給人以親切之感。龍門石窟中有許多碑刻題記,,經過歷朝的推崇,,到清代中期,人們從這2800多塊題記中,精選出了二十塊有代表性的作品,,稱為“龍門二十品”,,古陽洞就占十九品。以“龍門二十品”為代表的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魄力雄強,氣象渾穆,,上承漢隸,,下開唐楷,在我國的書法藝術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視為國寶,。西方研究中國藝術史的專家也對北魏石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魏的雕刻代表了人類宗教藝術的一個高峰”,。
朋友們,,今天龍門石窟的講解到此即告一段落,接下來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參觀,,參觀游覽時要注意安全,同時還要注意保護環(huán)境,。我們四十分鐘后準時在這里集合,,希望大家玩得開心!我們待會兒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