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一
有一次,,孔子他們被兩個小國家圍困,,長達(dá)七天都沒有吃到東西。后來較為富裕的子貢拿自己的錢財好不容易換來了很少的一點(diǎn)米,,就讓顏回給大家拿來煮粥喝,。子貢無意間經(jīng)過煮粥的房間,竟然看見顏回拿著滿滿一勺粥在喝,。子貢很不高興,,就去了老師那里。他問夫子:“仁人廉士窮改節(jié)乎,?”孔子回答:“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敗節(jié),?!弊迂曈謫柸羰穷伝貢绾危鬃诱f顏回絕對不會改變的,。子貢這才告訴老師他看到的事,。
于是,孔子為了向大家證實(shí),,帶著眾弟子來到粥房,。孔子說:顏回啊,,我想要先用這得之不易的粥來祭祖,,你來操辦吧。顏回?fù)u頭道:不行啊,,老師,。這粥在煮的時候,房頂上有一塊泥落了進(jìn)去,,扔了太可惜,,所以我已經(jīng)把污染了的那塊粥吃了,這樣還可以省出一個人的飯,。但是這樣的粥是不能祭祖了啊,。孔子聽了,,看了一眼子貢,,就離開了。
所以,,孔子和他學(xué)生也是一般人,,圣賢文化都是從身邊一點(diǎn)一滴小事中體現(xiàn)的。如果圣賢所宣傳的都是常人難以做到的事,,那么他們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其實(shí)儒學(xué)就是用來經(jīng)營好自己的人生,,處理好和家人、兄弟,、朋友之間的關(guān)系,,是非常平民和實(shí)際的學(xué)問。
孔子的所有弟子中,,他最喜歡的自然是顏回,。顏回何以成為他的得意弟子?從《論語》里關(guān)于顏回的記載,,我們可以做個小小的分析,。
首先,顏回是個聰明而勤奮的學(xué)生,。聰明人一般都會受到老師喜歡,,自古皆然,。孔子曾經(jīng)贊揚(yáng)子貢,,說他是“告諸往而知來者”的聰明人,。但孔子問子貢他和顏回誰更強(qiáng)十,子貢自稱不如,,說顏回是聞一以知十,,而自己不過聞一以知二??鬃勇犃艘舱f,,我贊成你說比不上他。側(cè)面反映了顏回的聰明,。顏回的聰明不僅是天資問題,,而且因為他非常勤奮,。在顏回英年早逝之后,,孔子談?wù)撍麜r,還惋惜的說,,可惜他死太早了,,我只看到他不斷的進(jìn)步,沒有見過他停滯不前,。在和季康子等人談?wù)摃r,,孔子也屢屢說起顏回的好學(xué)。
但聰明的學(xué)生在老師眼中,,往往也是非常危險的人,。青出于藍(lán)尚且不論,恃才傲物的人古今都有,,比如三國之楊修,玩弄知識是非常危險的,。但顏回并不驕傲,。他尊敬老師,恪守學(xué)問之道,。在尊敬老師方面,,孔子都感到驚異??鬃釉?jīng)說,我整天給顏回講學(xué),,他從來沒提出過什么不同的意見,,像個愚笨的人,。但觀察他私下和別人談?wù)摚虐l(fā)現(xiàn)他對我的見解發(fā)揮得很好,。這種尊重老師,不輕易從知識上當(dāng)面辯駁老師的做法,,大概在顏回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但顏回之所以尊重老師,是他佩服老師的學(xué)問,。他曾經(jīng)感慨道:老師的思想和學(xué)問,,我抬頭仰望它,,愈望愈覺得高,,我研究它,愈鉆愈覺得深,??匆娝孟裨谇埃缓鰞簠s又好像在后面去了,。老師善于循序漸進(jìn)地誘導(dǎo)我,,用文獻(xiàn)典籍豐富我的知識,用禮節(jié)約束我的行為,,使我想停止學(xué)習(xí)也不能,。我已經(jīng)用盡了自己的才力,它好像仍然矗立在我的前面,。雖然想攀登上去,,卻感到?jīng)]有路可上去。這無疑是對孔子學(xué)問,、教學(xué)的最高贊美了,,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自然贏得了孔子的由衷喜愛,。所以孔子說,,顏回對我的話是無所不喜歡。并且有點(diǎn)遺憾的說,,顏回非助我者也,。但一個老師,能夠找到在學(xué)問上“狂熱”追隨自己的人,,無疑是一件幸事,。
在恪守學(xué)問之道上,,《論語》記載了這么幾件事。首先,,顏回談?wù)撟约旱闹鞠驎r,,明確表示,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這種謙虛的態(tài)度,使他遠(yuǎn)離了聰明帶來的危險,??鬃釉诤汪敯Ч?wù)搶W(xué)生中誰好時,贊揚(yáng)顏回不把怒氣發(fā)泄到別人身上,,不犯同樣的錯誤(不遷怒,,不貳過)。那時顏回已經(jīng)死了,??鬃舆€把顏回和其他弟子比較,說他的思想能夠長期不離開仁德,,而其他弟子只能短時間想到仁德,。顏回曾經(jīng)問孔子什么是仁德,,引出了孔子那段經(jīng)典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回點(diǎn)頭道:“弟子即使不才,,也要照先生的話切實(shí)去做,。”
顏回之所以受到孔子喜歡,,其中可能含有孔子愛憐的成分,。顏回一生學(xué)問雖高,但并無政治成就,??鬃诱f顏回賢德,所謂“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边@其中顯示出的不僅僅是顏回的賢德,而且有他的窮困,??鬃右虼藨崙嵅黄降恼f,顏回的道德和學(xué)問都差不多了吧,,可他卻那么貧窮!顏回也曾經(jīng)向孔子問怎樣治理國家(問為邦),,表現(xiàn)了他有意在政治領(lǐng)域一展才華的抱負(fù)。誰知天不予人,,竟讓他英年早逝,!孔子回憶起來,自然充滿了悲痛和愛憐之意,。
但是這些都不是孔子喜歡顏回的最重要原因,。實(shí)際上,孔子真正喜歡顏回,,是因為他從顏回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樣,,顏回也是比照老師而行事的,。
在顏回死后,孔子表達(dá)了自己最沉痛的哀思,?!墩撜Z》記載道:“顏淵(即顏回)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孔子說,,我不為這個人悲傷,還為誰悲傷呢,?在安葬顏回時,,孔子又以一個知音的角色出現(xiàn)了。顏回的父親和孔子的弟子都想以較富貴的禮節(jié)安葬顏回。但孔子不同意,,因為按照禮節(jié),,他和顏回都恪守的禮節(jié),這是不可以的,。最終孔子的弟子依然以厚禮埋葬了顏回??鬃有闹@違背了禮節(jié),,于是說,顏回把我看成父親,,我卻不得把顏回看成兒子,,這不是我的本意啊。當(dāng)年孔子的兒子孔鯉死時,,也是薄葬的,。說明孔子并不以不厚葬為無禮。而弟子的行為恰好違背了他的意思,。假如顏回還活著,,一定會反對這種行為。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二
2,、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孔丘 《論語》
3,、 芝蘭生于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 ——孔丘
4,、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 《論語》
5,、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 《論語》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 《論語》
9、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論語》
11,、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孔子 《論語》
12,、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子 《論語》
13,、 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孔子 《論語》
14、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孔子 《論語》
15、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孔子 《論語》
16、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 《論語》
1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論語》
19、 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 《論語》
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論語·衛(wèi)靈公》
21,、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2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論語》
24,、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 《論語》
25,、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
26,、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論語》
27,、 與人交,,推其長者,諱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28、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 《論語》
29,、 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孔子 《論語》
30,、 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論語》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三
1)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朝聞道,夕死可矣,。
4)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6)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8)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鬃?/p>
9)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賢哉,回也,!
10)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2)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3)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14)放于利而行,,多怨。
15)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四
1)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2)溫,、良,、恭、儉,,讓,。——《論語·學(xué)而》
3)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論語·顏淵》
4)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5)聽其言而觀其行。
6)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yuǎn)乎?
7)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論語·微子》
8)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wèi)靈公》
9)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10)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五
2,、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浊稹墩撜Z》
3,、芝蘭生于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浊?/p>
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鬃印墩撜Z》
5、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論語》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印墩撜Z》
8,、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孔子《論語》
9,、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論語》
11,、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鬃印墩撜Z》
12,、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鬃印墩撜Z》
13、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鬃印墩撜Z》
14,、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鬃印墩撜Z》
1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孔子《論語》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鬃印墩撜Z》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鬃印墩撜Z》
19、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論語》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論語·衛(wèi)靈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論語》
2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鬃印墩撜Z》
2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鬃?/p>
26,、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浊稹墩撜Z》
27,、與人交,推其長者,,諱其短者,,故能久也?!鬃?/p>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鬃印墩撜Z》
29,、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論語》
30,、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論語》
3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鬃印墩撜Z》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孔丘
33,、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鬃印墩撜Z·里仁》
3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鬃印墩撜Z》
36,、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孔子《論語》
37,、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孔子《論語》
38,、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孔子
39,、獨(dú)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浊?/p>
40,、德不孤,必有鄰,?!鬃印墩撜Z》
41、知恥近乎勇?!鬃?/p>
42,、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論語》
43,、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浊稹墩撜Z》
44、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論語》
45,、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論語》
48、君子之道四焉,,強(qiáng)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孔丘
49,、“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薄鬃印墩撜Z》
50,、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鬃印墩撜Z》
51、與朋友交,,嚴(yán)而有信,?!浊?/p>
52,、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鬃印墩撜Z》
53、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論語》
54,、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浊稹墩撜Z》
55,、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鬃印吨杏埂?/p>
56、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孔丘
57,、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論語·子路》
58、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丘
59、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dá)而達(dá)人,。——孔子
60,、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孔子《論語》
6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論語》
62,、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孔子
64,、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論語》
65、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孔子
66、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論語》
67,、窮不失義,達(dá)不離道,?!鬃?/p>
69、“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薄鬃印墩撜Z》
7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論語》
71,、過而不改,是謂過也,?!鬃?/p>
7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鬃印墩撜Z》
73,、不貳過。(犯過的錯誤不再重犯,。)——孔子《論語·雍也》
76,、“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易也,,寧戚,。”——孔子《論語》
77,、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論語》
79,、“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孔子《論語》
80、民無信不立,?!浊?/p>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六
《孔子最經(jīng)典的.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罔”,,迷惘,。鄭玄注:罔,猶罔罔無知貌,?!按庇袃闪x: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dāng)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近人楊樹達(dá)注:“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xué)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xué)也?!?《論語疏證》)孔子首倡學(xué)思并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xué)近思,,《中庸》言博學(xué)慎思,都認(rèn)為學(xué)思不可偏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编嵭ⅲ骸安恢烧?,言不可行也”??装矅ⅲ骸把匀硕恍?,其余終無可”。朱熹說:“人面無真實(shí)誠心,,則所言皆妄,。”(《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qū)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shí);說了話必須能踐言,?!?《語譯廣解》)孔子及后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wèi)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訥,,遲鈍也,。言欲遲而行欲疾?!敝祆湟x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薄墩撜Z》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余,則寡悔”(《為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參見“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七
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論語》
3,、不貳過。(犯過的錯誤不再重犯,。)——孔子《論語·雍也》
6,、“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易也,,寧戚?!薄鬃印墩撜Z》
7,、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論語》
9,、“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孔子《論語》
10,、民無信不立?!浊?/p>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八
2,、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孔子
4,、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論語》
5,、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孔子
6、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論語》
7、窮不失義,,達(dá)不離道,。——孔子
9,、“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論語》
1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論語》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九
1,、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2,、字嚴(yán)君子以當(dāng)仁不讓,。
3、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4,、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5,、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6、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7,、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9,、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2,、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13、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14,、芝蘭生于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
15、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16,、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18,、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9、與朋友交,,嚴(yán)而有信,。
20、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21,、有教無類。
22,、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3,、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4,、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25、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十
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擇其不善者而改之?/p>
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4.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5.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6.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7.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8.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
9.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10.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11.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1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3.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14.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1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17.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垎栔?。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9.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20.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1.過,,則匆憚改。
2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yuǎn)乎?
24.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5.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2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2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8.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29.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p>
3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31.放于利而行,,多怨。
32.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33.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34.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3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36.禮之用,,和為貴,。
3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yuǎn)乎?
38.有教無類,。
3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xué)為先。
40.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41.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42.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43.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44.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45.巧言亂德,。
46.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贰?/p>
47.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shí)若虛,犯而不校,。
48.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49.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50.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xué)乎!
51.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5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53.過,則匆憚改,。
54.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十一
2,、德不孤,,必有鄰,?!鬃印墩撜Z》
3,、知恥近乎勇,?!鬃?/p>
4,、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孔子
5,、窮不失義,達(dá)不離道,?!鬃?/p>
6、民無信不立,?!浊?/p>
7、學(xué)而不已,,闔棺乃止,。——孔子
8,、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論語》
9,、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鬃印墩撜Z》
10,、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浊稹墩撜Z》
11,、芝蘭生于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孔丘
1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鬃印墩撜Z》
1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鬃印墩撜Z》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論語》
15,、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鬃印墩撜Z》
1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鬃印墩撜Z》
17、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孔丘《論語》
18,、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論語》
1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鬃印墩撜Z》
20,、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子《論語》
21,、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鬃印墩撜Z》
2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孔子《論語》
2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鬃印墩撜Z》
24,、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鬃印墩撜Z》
2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論語》
27,、朝聞道,,夕死可矣?!鬃印墩撜Z》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論語·衛(wèi)靈公》
29,、言必信,行必果,?!鬃?/p>
3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鬃印墩撜Z》
3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論語》
3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鬃?/p>
3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浊稹墩撜Z》
35、與人交,,推其長者,,諱其短者,故能久也,?!鬃?/p>
3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鬃印墩撜Z》
37、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薄鬃印墩撜Z》
38,、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鬃印墩撜Z》
3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鬃印墩撜Z》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浊?/p>
41,、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鬃印墩撜Z·里仁》
43、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鬃印墩撜Z》
4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孔子《論語》
45、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鬃印墩撜Z》
46,、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鬃?/p>
47,、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論語》
49,、君子之道四焉,,強(qiáng)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孔丘
50,、“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孔子《論語》
51,、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鬃印墩撜Z》
52,、與朋友交,,,嚴(yán)而有信,。——孔丘
53,、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論語》
54,、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鬃印墩撜Z》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十二
2.每事問,。——《論語·幾佾》
3.因材施教,?!墩撜Z·為政》
4.有教無類,。——《論語·衛(wèi)靈公》
5.大言不慚,?!墩撜Z·憲問》
6.過猶不及?!墩撜Z·先進(jìn)》
7.無為而治,。——《論語·衛(wèi)靈公》
8.不念舊惡,?!墩撜Z·公冶長》
9.既往不咎?!墩撜Z·八佾》
10.苛政猛于虎,。——《禮記·檀弓下》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十三
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5.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6.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7.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8.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1.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2.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13.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5.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17.過,則匆憚改,。
18.仕則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
19.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2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十四
2,、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論語》
3,、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浊稹墩撜Z》
4、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論語》
5,、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論語》
8,、君子之道四焉,強(qiáng)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浊?/p>
9、“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薄鬃印墩撜Z》
10,、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鬃印墩撜Z》
孔子經(jīng)典名言句子有哪些篇十五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xué)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庇帧墩撜Z·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義相同。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jǐn)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盡其所有余也,?!?《論語集注》)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jǐn),。”(《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嘩”的記載。
2.學(xué)而時習(xí)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xué)而》:“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悅)乎?’”王肅注:“誦習(xí)以時,學(xué)無廢業(yè),,所以為悅,。”王釋“學(xué)”與“習(xí)”為一義,,似專指誦讀,。但孔子教人學(xué)“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shù),“誦習(xí)”僅是“一端”(見劉寶楠《論語正義》),?;寿┦琛皶r習(xí)”說:“凡學(xué)有三時?!币恢改隁q,,二指季節(jié),三指晨夕,。近人蔣伯潛認(rèn)為“學(xué)是知新,,習(xí)是溫故”(《十三經(jīng)概論》)。
3.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薄柏琛?,迷惘。鄭玄注:罔,,猶罔罔無知貌,。“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dāng)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近人楊樹達(dá)注:“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xué)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xué)也,?!?《論語疏證》)孔子首倡學(xué)思并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xué)近思,,《中庸》言博學(xué)慎思,都認(rèn)為學(xué)思不可偏廢,。
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编嵭ⅲ骸安恢烧撸圆豢尚幸病???装矅ⅲ骸把匀硕恍牛溆嘟K無可”,。朱熹說:“人面無真實(shí)誠心,則所言皆妄,?!?《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qū)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shí);說了話必須能踐言?!?《語譯廣解》)孔子及后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wèi)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5.訥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訥,遲鈍也,。言欲遲而行欲疾,。”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薄墩撜Z》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余,,則寡悔”(《為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參見“敏于事而慎于言”,。
6.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7.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薄墩f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shù)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薄洞蟠鞫Y記·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于予邪改之?!币布创苏铝x,。
8.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笨孜淖?,衛(wèi)大夫?!拔摹笔撬闹u,。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學(xué)不好學(xué),位高者多恥下問,。故謚法有以‘勤學(xué)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論語集注》)又說:“古人謚法甚寬”,,“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節(jié)此一惠,,則敏學(xué)下問,,亦是它好處”足見孔子“寬腸大度,所以責(zé)人也寬”(《朱子語類》卷二九),。
9.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卑醋至x,文,,文采;質(zhì),,質(zhì)樸;彬彬,雜半之貌,。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xué)者當(dāng)損有余,,補(bǔ)不足,至于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zhì)有文,。質(zhì)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笨鬃哟搜浴拔摹保负虾醵Y的外在表現(xiàn);“質(zhì)”,,指內(nèi)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nèi)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xiàn)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zhì)的關(guān)系,亦即禮與仁的關(guān)系,。于此一則體現(xiàn)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于文,,亦不主張偏勝于質(zhì);當(dāng)不偏不倚,執(zhí)兩用中,,而做到過點(diǎn)且屬不易,。“子曰:‘虞夏之質(zhì),,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zhì);殷周之質(zhì),,不勝其文;文質(zhì)得中,豈易言哉?”(《禮記·表記》)
10.敬鬼神而遠(yuǎn)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wù)民之義,敬鬼神而遠(yuǎn)之,,可謂知矣’”,。朱熹注:“專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論語集注》)清劉寶楠則釋此句為:“謂以禮敬事鬼神也”(《論語正義》),?!抖Y記·表記》:“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yuǎn)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yuǎn)之,,近人而忠焉。”結(jié)合上述孔子告樊遲語,,可看出孔子持與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觀,,并教樊遲從周道??鬃釉诔姓J(rèn)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qiáng)調(diào)先人事,,后鬼神(《論語·先進(jìn)》:“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態(tài)度相一致,。
11.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dá)而達(dá)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孔子答子貢問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敝祆洹墩撜Z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觀之,,可以見天理之周流而無閑矣?!鼻迦钤堆薪?jīng)室集》:“為之不厭,,己立己達(dá)也;誨人不倦,立人達(dá)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達(dá)者,如‘在邦必達(dá),,在家必達(dá)’之達(dá),。”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yīng)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體現(xiàn)孔子所倡導(dǎo)的“吮之道,亦即關(guān)于“仁”的實(shí)踐途徑與方法,。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系“吮之高標(biāo)準(zhǔn),,即從積極意義上實(shí)踐“仁”其低標(biāo)準(zhǔn)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shí)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rèn)他人之價值,關(guān)心他人之生存與發(fā)展,,從又一側(cè)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征,。
1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薄稘h書·儒林傳》:孔子“究觀古今之篇籍”敘《書》、稱《樂》,、論《詩》,、因魯《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論語集注》:“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chuàng)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安蛔鳌迸c“好古”,,系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xué)與學(xué)術(shù)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xiàn)出其整理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tài)度,。所謂“不作”,,朱熹認(rèn)為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學(xué)者認(rèn)為實(shí)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13.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雖令不從?!比寮乙回炚J(rèn)為: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薄捌渖喜徽?,遇民不信也?!?《漢書·公孫弘傳》)“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為檢式儀表,故令行于天下,?!?《淮南子·主術(shù)》)
14.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朱熹《集注》:“見小者之為利,,則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庇忠套友栽豢鬃由钪?子“子夏之病常在近斜,,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墩撜Z正義》引荀子曰:“利謂便國益民也,。為政者見有大利,必宜興行,,但不可見小耳”,。《大戴禮記·四代》:“好見小利,,妨于政,?!?/p>
15.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薄稇梿枴芬嘤写苏Z,。其旨“欲各專一于其職”(劉寶楠《論語正義》)。也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tài)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與此文相近。
16.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薄墩撜Z正義》引解:“慮之不遠(yuǎn),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荀子·大略》云:“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后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而人宜遠(yuǎn)慮歷為儒家所重,。
17.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此即施“仁”于人,。西漢董仲舒作了發(fā)揮:“以仁治人,,義治我,躬自厚而薄責(zé)于外,,此之謂也,。”(《春秋繁露·仁義法》)《呂氏春秋·舉難》又曰:“故君子責(zé)人則以仁,,自責(zé)則以義,。責(zé)人以仁則易足,易足則得人,,自責(zé)以義則難為非,,難為非則行飾?!敝祆渥⒃唬骸柏?zé)己得厚,,故身益修;責(zé)人薄,故人易從,,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論語集注》)
18.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學(xué)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為不必?fù)?dān)心別人不知我,,該擔(dān)心的是我不知人,。《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為:該擔(dān)心我有什么可為人知道的,。《憲問》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薄缎l(wèi)靈公》又作:“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敝祆渥ⅲ嚎鬃印坝诖艘皇拢w屢言之,,其丁寧之意亦可見矣,。”(《論語集注》)王夫之注:“能奪我名而不能奪我志,,能困我于境遇而不能困我于天人無愧之中,,不患也?!?《四書訓(xùn)義》)
19.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包咸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舉人也,?!蓖趺C注:“不可以無德而廢善言?!币庵^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鬃舆@種穩(wěn)重,、全面的舉人之術(shù)、聽言之法為后世所重,。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笨鬃哟思囱匀?。《衛(wèi)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贝擞盅运,?鬃映R浴八贬尅叭省薄V祆洹都ⅰ罚骸八?,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貢所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公冶長》)以后儒家都強(qiáng)調(diào)“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實(shí)施“仁政”,。
21.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敝祆洹墩撜Z集注》:“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庇终f:“婦人之仁,,不能忍于愛;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亂大謀,。”(《朱子語類》卷四五)近人楊樹達(dá)又分不忍有三義:“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義割恩”;“吝財不忍棄”(《論語疏證》),。
22.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來廓大人,。王肅注:“才大者道隨大,才小者道隨小,,故不能弘人,。”朱熹注:“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論語集注》)董仲舒天人對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亂廢興在于己,。今人楊伯峻認(rèn)為與愿意不合。
23.當(dāng)仁不讓于師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當(dāng)仁不讓于師,。’”“當(dāng)仁”有兩解:一為面臨仁德;一為擔(dān)當(dāng)實(shí)現(xiàn)仁道之重任,。朱熹注:“當(dāng)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dāng)勇往而必為也。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為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論語集注》)“師”字一般訓(xùn)解為“師長”,。近人錢穆訓(xùn)為“眾人”,。
2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薄笆侵病敝爸保恰V祆渥ⅲ骸白勇泛糜?,蓋有強(qiáng)其所不知以為知者,,故夫之告之?!?《論語集注》)《荀子·子道》所記可為佐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庇终f:“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云:“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nèi)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p>
25.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三軍要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笨装矅ⅲ骸叭婋m眾,,人心不一,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茍守其志,,不可得而奪也?!敝祆湟钍显唬骸叭娭略谌耍シ蛑驹诩?。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志矣,?!?《論語集注》)《禮心·緇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p>
26.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被寿┦瑁骸坝泦栔畬W(xué),,不足以為人師。師人必當(dāng)溫故而知新,,研精久習(xí),,然后乃可為人傳說耳。若聽之道路,,道路乃即為人傳說,,必多謬妄。所以為有德者所棄也,。亦自棄其德也,。”近人錢穆說:“道聽,,聽之易,,途說,說之易,。入子耳,,即出于口,縱聞善言,,亦不為己有,,其德終無可成?!?《論語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道遠(yuǎn)日益矣,?!迸c孔子反對道聽途說之義相近。
27.道不同,,不相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