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nèi)容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一
這一次寒假里,我讀了洛克的《教育漫話》,,不禁為其精辟的理論,、深入淺出的文字所折服。在《教育漫話》問世300多年來,,一直被譽為近現(xiàn)代英美文化的瑰寶,,對近現(xiàn)代英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今天拜讀大師的金玉之言,,可謂茅塞頓開,。書中既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晦澀的學術概念,,但他所講的東西卻非常深刻,,極有啟發(fā)意義。以下幾點是我在閱讀時感受最深刻的: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
這句話是很有遠見的,。作者認為應把培養(yǎng)強健的體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對孩童的身體提出一些具體要求:兒童要多過戶外生活,,接受空氣,、日光和水的鍛煉;生活要有規(guī)律,;飲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藥物要少用,,要多運動,,等等。
二,、“教育上難于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
正如很多老師意識到的,,作者指出:對于小學階段的兒童首先應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應盡早培養(yǎng)。因為幼兒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樣的。
每個班都有一兩個讓老師,、家長都頭疼的孩子,,一般的說教似乎對這些孩子毫無作用,造成這些孩子學習困難,、表現(xiàn)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為從小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如果不糾正他的不良習慣,,從根本上改變他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是很難看到他的轉(zhuǎn)化與進步的。
洛克在書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錯誤和大人常用的培養(yǎng)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說理,、鞭笞、榜樣,、責罵,、強迫等。其中有兩點我非常贊同,。
1,、在各種教導兒童及培養(yǎng)他們禮貌的方法中,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把他們應該做或是不該做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面前,。
三、
“智育的目的在于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確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
寫了體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寫到智育,。他認為德行和智慧比學問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學問,而徒有學問但無德行與智慧則反而無用,。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游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qū)α己帽憩F(xiàn)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觀點有:
1,、小孩子的好奇心應該小心地加以鼓勵。因為好奇心是一種求知欲,,對事物好奇的孩子才會善于思考,,愛動腦筋。
2,、要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當兒童沒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時,,父母或老師就應該少就他去做,。有些喜愛讀書、寫字,、畫畫的人,,在某些時候?qū)τ跁⒆?、畫也會感到無味,如果那時他再勉強自己去弄,,結(jié)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憊,,甚至對原本感興趣的東西失去原有的興趣。
3,、兒童的時間應該用在獲得一些對于他們?nèi)蘸箝L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強調(diào)教育的實用性。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應該用在學習最需要的事情上,。他們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應當所追求的事物,。
《教育漫話》給了我莫大的啟示:教育過程中要充滿對學生的愛和尊重,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需要鼓勵時投去贊許的目光,。我相信他們終會因尊重而成人,,會因為教師的寬容有度和耐心呵護,,在感知后感動,,在感動后明理,,從而培植起不斷進取的動力,。我們要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有自己的個性,,主要靠自己在實踐中去摸索,、研究,、從而在原有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新的思路。一名話,,實踐—,。
總結(jié)。
—再實踐,。從而達到理想的要求,。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二
有幸看了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作者從體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論述了自己的教育觀點,,內(nèi)容給人感覺很與眾不同,非常具體實在,。讀了《教育漫話》讓我聯(lián)想到很多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對于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都有很高的啟發(fā)和反省。
《教育漫話》十分通俗易懂,,書中既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晦澀的學術概念,作者有如在和親朋好友話家常,,語調(diào)親切平和,,道理簡單明了,但他所講的東西卻非常深刻,,極有啟發(fā)意義,。這種深入淺出的東西,只有大師才能寫得出來,。書中的許多話都能引起我的思索,。我想我們教師的工作要比醫(yī)師更重要。若不是每位老師認真對待每一堂課,,那么也許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庸醫(yī),,傷及更多人的性命。
“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們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重大極長久的影響。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樣,,水性很柔,,一點點人力便可以把它導入它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變,。讀了《教育漫話》讓我聯(lián)想到很多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對于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都有很高的啟發(fā)和反省。
形式很美觀,,質(zhì)料很貴重,,里面盛著的東西總不能使他感覺到好吃一樣。與此同時,,這種棍棒教育在實行的時候,,學生是會屈服的,是會佯作服從的,??墒且坏┎挥媒瘫?,沒人看見時他們便越會放任,顯露出的勢頭回比約束前更加強烈,。
讀了《教育漫話》,,讓年輕的我進一步去思考,究竟什么是素質(zhì)教育,?究竟如何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人才,?如何使我們對學生的教育不再盲目,使我們對學生的教育更加有效,。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三
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是一部影響深遠的世界教育名著,。洛克在第二頁就指出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奔彝ソ逃浅V匾?,當孩子在家里受到了錯誤的教育再接受學校教育就有點困難。
洛克在書中談了德行,、智慧,、禮儀和學問等方面問題。其中他最重視德行,,他說“我認為在一個人或者一個紳士的各種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薄叭绻麤]有德行,我學得他今生來世就都得不到幸福,?!?/p>
教書育人,育人是第一位的,,我認為在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下多數(shù)學校對教學成績抓得力度更大一些,,大考小考不斷,德育也不應忽視,,應扎扎實實地開展德育活動,。一個學生的德行若出了問題,一生的幸福就毀了,。
德育自古就很受重視,,“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里提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基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古代對品德教育更重視,,不像現(xiàn)代教育這么功利化,,考什么學什么,而是詩書禮樂等全面發(fā)展,。
《教育漫話》中論述懲罰的文字不少,。當今中國的教育是談“罰”色變,正當?shù)膽土P也可能會被家長以體罰之名訴之媒體,,不良媒體為吸引眼球連篇累牘地報道,,絲毫不慮及社會影響,導致很多老師在管理學生上明哲保身謹言慎行,,而有的學生日益肆無忌憚,,不少老師感慨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不好管。過猶不及,體罰是懲罰的極端,,沒有懲罰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
“如果兒童所畏懼的或所感到的只是它所給予的痛苦,則鞭撻的好處并不多,,因為痛苦消滅得很快,,兒童對于它的記憶也會同時忘卻。但是我覺得有一種過失兒童是應受鞭笞的,,兒童應受鞭笞的過失也只有這一種,,這就是頑梗,或者反抗,。在這種情形之下,,我主張在可能范圍內(nèi)把鞭撻所給的羞辱作為懲罰的最大部分,不是痛苦,。惟有使他們由于做錯了事和被打而感到害羞,,才是真正的德行上的制裁?!?/p>
洛克主張慎用鞭撻,,“鞭撻或呵斥是應該謹慎地避免的。因為這種懲罰的方法,,除了使兒童對于使得自己遭受鞭撻或呵叱的錯誤行為發(fā)生一種羞恥與恐怖的心思以外,是決不能再有別的好處的”,,久而久之,,“這種奴隸式的管教,所養(yǎng)成的也是一種奴隸式的脾氣,?!?/p>
“它只是彌縫了目前,使傷口結(jié)上了一層皮膜,,對于痛楚的核心仍然沒有觸到,。只有出自內(nèi)心的羞恥和不愿見惡于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苯逃模献釉?,“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在這本書中,,作者還談論了體育和智育等方面的問題,,深入淺出又富有哲理。
我用了十幾天的時間把這本書又讀了一遍,,重點章節(jié)讀了兩遍,,做了兩千字的摘記。合上書還想去讀,,這是一本真正的教育經(jīng)典,,隔一段時間再讀又會有新的收獲。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四
寒假中讀了洛克的《教育漫話》后,,深深的震撼我的內(nèi)心,,改變了我的教育思想,給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要培養(yǎng)身體健康的學生。
洛克說,,“我們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我們要能忍耐勞苦,,要能出人頭地,,也必須先有強健的身體?!笨v觀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雖然提倡素質(zhì)教育很多年了,老師們也都明白要注重學生的體質(zhì)鍛煉,,但是家長們呢,?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2代人,,6個大人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共同照顧一個寶貝孩子,,生怕含在嘴里化了,,捧在手中摔了。夏天太熱,,放在家里開著空調(diào)不出門,,冬天太冷,,放在家里也不讓出門,不冷不熱的時候,,出來活動怕孩子累著,,一個勁的在身后喊“慢點,別摔著,!”久而久之,,我們的孩子們,一有點天氣變化,,風吹草動,,就開始感冒發(fā)燒,醫(yī)院的兒科病房,,常常是走廊中都堆滿了打吊針的孩子,,孩子的身體素質(zhì)堪憂呀!我們的教育不但要教育學生學會知識,,也要多引導學生外出參與體育鍛煉,,在。
教學,。
中滲透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帶頭和孩子們跑步,參與快樂大課間的活動,,將這項工作落實到實處,,并教育家長和我一起為了孩子們的未來,一起活動起來,?!耙棠蛣诳啵灰獘缮鷳T養(yǎng),。
二、要培養(yǎng)品德高尚的學生,。
福,。”的確如此,,我們的教育不單單是教授知識的,,在知識的背后蘊藏著做人的道理,學歷的高低不是單單靠知識在衡量的,,在我們的身邊高學歷卻做出低道德的事情不少,,馬加爵案中給我們的啟示至今回想在耳邊。在我今后的課堂中要滲透德育教育,,引導學生學會感恩,,時刻感謝身邊的幫助你的人,比如今天你有一道題目不會,另一個同學教給你了,,你就要感激別人呀,,以后也要幫助別人。教育學生學會禮貌,,禮儀,,一個有禮貌,有禮儀的人,,才會有高尚的人格,,這樣的人就算是學習不是特別的出類拔萃,但是也可以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做出對于周圍的人有利的事情,。向雷鋒同志一樣,,對我們周圍的人有所幫助,默默的貢獻,。
總之,,洛克的《教育漫話》是一本包含哲理,又寫得深入淺出,、生動感人的書,,除了時代和階級所帶來的缺點外,其他主張,,如對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對父母的教育責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視以及很多具體的教育工作的見解,時至今日,,還是令人發(fā)人深省的,。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五
《教育漫話》拿來也只是粗略的閱讀,不過或多或少也能領悟書中的道理,,結(jié)合實際談談自已的感受,。
一、《教育漫話》整體涉及三個方面的話題,,按作者約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體育、德育和智育,。本書中首先提及的是體育,,實質(zhì)談的就是健康教育。開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觀點“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圍繞如何使兒童擁有健康的身體,,洛克先生從“溫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藥物”等多方面進行了講述,。
看一看洛克先生給出的藥方,“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涼水,,應與水接觸,。”多么簡單易行,,可是在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環(huán)境下,,能讓孩子做到幾項?最近國務院又下發(fā)了《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共十二條,,其中心還是要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而且要落到實處,應該要成為一種學校規(guī)范,,學生的習慣,。
二、第二個話題:德育,?!敖逃想y于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洛克先生從英國當時社會的實際,從培養(yǎng)紳士的角度出發(fā),,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zhì),。而這些”道德品質(zhì)應該及早形成,那可是影響兒童一生一世的,?!霸谖覀冎車?jīng)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對孩子的錯誤放縱不管,,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這恰恰是最危險的。
洛克認為應該在兒童”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要讓他們習慣于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免得以后難以糾正,。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yǎng)的習慣不能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會把他們搞得暈頭轉(zhuǎn)向,,反而不利于習慣的培養(yǎng)。在德育培養(yǎng)的過程中,,榜樣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視,。我們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的,,都愛模仿別人,,特別是小學生。如果我們把他們熟識的人的正確的或錯誤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的面前,,同時說明為什么美麗或丑陋,,這種榜樣的力量比任何說教的力量都大。
當然作為教師我們還不能忽視我們自身的榜樣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認為他做的是一件過錯,你自己卻做了,,那么,,他便一定會以你的榜樣為護身符,那時你再想用正當?shù)?方法去改正他的錯誤就不容易了,?!澳敲匆坏┖⒆硬簧鞣噶隋e誤該怎么辦?洛克指出,,他認為懲罰應盡量避免,,主張喚醒兒童內(nèi)心深處的,觸及心靈的榮譽感和羞恥心,,因為”兒童對于名譽是極敏感的“,,他們覺得被別人看得起是一種快樂。他們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后,,對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內(nèi)心的羞恥心和不愿見惡于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一旦讀書成為兒童的負擔,,他就會立刻討厭它,,哪怕他們以前本來很喜歡讀書。應該把學習看做是一種游戲,、消遣,,把它當作一件做了別些事情以后的獎勵。這種觀點,,他在書中曾多次提起,。在語文學習上,洛克先生是反對機械學習,,反對靠文法學習語文的,,他舉了個例子:一個法國婦人教一個英國女孩學習法文,只是和她閑談,,一點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語,有了一兩年的功夫,,英國女孩就能把法文說得很好,,讀得很好了。
主張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對兒童充滿求知欲望的好奇心給予鼓勵,。在本書的最后,,作者指出”每個人的心理都與他的面孔一樣,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與別人區(qū)別開來,。兩個兒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導的?!皩和慕逃鶕?jù)兒童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話》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繼續(xù)學習的,。如這一段話,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不掉的,。“這樣的話不能不讓人去審視自己:我犯的錯誤會給學生留下什么影響,還能補救多少,?總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六
讀了洛克的《教育漫話》,我不禁為其精辟的理論,、深入淺出的文字所感動和佩服,。書中既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晦澀的學術概念,,但他所講的東西卻非常深刻,,極有啟發(fā)意義。以下幾點是我在閱讀時感受最深刻的: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
這句話是很有遠見的。作者認為應把培養(yǎng)強健的體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對孩童的身體提出一些具體要求:兒童要多過戶外生活,,接受空氣、日光和水的鍛煉,;生活要有規(guī)律,;飲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藥物要少用,,要多運動。
我們老師和家長當然明白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墒牵斆媾R應該將孩子有限的時間用于運動還是學習時,,絕大多數(shù)大人會選擇學習,。回想我快樂自由的童年,,對比現(xiàn)在的孩子正在經(jīng)歷的童年,,在慶幸自身的同時也對現(xiàn)在的孩子產(chǎn)生深深的同情。太多的孩子在享受優(yōu)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的同時也丟失了童年最寶貴的自由,。孩子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也沒有充分的空間玩耍,、鍛煉,長時間面對課本,、電視,、電腦讓他們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對生活環(huán)境的忽視,。為什么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孩子眼睛近視,?為什么中國兒童的身體素質(zhì)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時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識的學習,,到底孰輕孰重,?今年教育局發(fā)布的勞動實踐納入中小學素質(zhì)評價中,既可以勞逸結(jié)合,,又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人生觀,。
二、“教育上難于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p>
正如很多老師意識到的,作者指出:對于小學階段的兒童首先應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應盡早培養(yǎng),。因為幼兒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各種形狀的,。
每個班都有一兩個讓老師、家長都頭疼的孩子,,一般的說教似乎對這些孩子毫無作用,,造成這些孩子學習困難、表現(xiàn)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為從小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如果不糾正他的不良習慣,,從根本上改變他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是很難看到他的轉(zhuǎn)化與進步的。
約翰洛克在書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錯誤和大人常用的培養(yǎng)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說理,、鞭策、榜樣,、責罵,、強迫等。其中有兩點我非常贊同,。
1,、在各種教導兒童及培養(yǎng)他們禮貌的方法中,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把他們應該做或是不該做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面前,。
三、“智育的目的在于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確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
寫了體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寫到智育,。他認為德行和智慧比學問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學問,而徒有學問但無德行與智慧則反而無用,。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游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qū)α己帽憩F(xiàn)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觀點有:
1、小孩子的好奇心應該小心地加以鼓勵,。因為好奇心是一種求知欲,,對事物好奇的孩子才會善于思考,愛動腦筋,。
2,、要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當兒童沒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時,父母或老師就應該少就他去做,。有些喜愛讀書,、寫字、畫畫的人,,在某些時候?qū)τ跁?、字、畫也會感到無味,,如果那時他再勉強自己去弄,,結(jié)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憊,甚至對原本感興趣的東西失去原有的興趣,。
3,、兒童的時間應該用在獲得一些對于他們?nèi)蘸箝L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強調(diào)教育的實用性,。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應該用在學習最需要的事情上。他們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應當所追求的事物,。
《教育漫話》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在教育過程當中要充滿對學生親切的愛和尊重,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需要鼓勵時投去贊許的目光。我相信他們終會因尊重而成人,,會因為教師的寬容有度和耐心呵護,,在感知后感動,在感動后明理,,從而培植起不斷進取的動力,。我們要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有自己的個性,,主要是靠自己在實踐中去摸索,、去研究、從而在原有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自己新的思路,。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七
《教育漫話》整體涉及三個方面的話題,,按作者約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體育,、德育和智育,。本書中首先提及的是體育,實質(zhì)談的就是健康教育,。開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觀點“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圍繞如何使兒童擁有健康的身體,洛克先生從“溫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藥物”等多方面進行了講述,。他認為第一件應該當是“無論冬天夏天,,兒童的衣著都不可過暖”,因為“大多數(shù)兒童的身體,,都因嬌生慣養(yǎng)之故弄壞了,,至少也受到了損害?!彼赋?,身體強鍵的主要標準在能忍耐勞苦,。也許日本小朋友與中國小朋友一同進行的友好夏令營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聞熟悉了,,面對中國孩子較弱的身體素質(zhì),,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是不是也該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給出的藥方,,“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涼水,,應與水接觸,。”多么簡單易行,,可是在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環(huán)境下,,能讓孩子做到幾項最近國務院又下發(fā)了《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共十二條,其中心還是要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而且要落到實處,,應該要成為一種學校規(guī)范,學生的習慣,。
“教育上難于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洛克先生從英國當時社會的實際,,從培養(yǎng)紳士的角度出發(fā),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zhì)。而這些“道德品質(zhì)應該及早形成,,那可是影響兒童一生一世的,。”在我們周圍經(jīng)??梢钥吹揭恍└改笇⒆拥腻e誤放縱不管,,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這恰恰是最危險的,。洛克認為應該在兒童“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要讓他們習慣于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免得以后難以糾正,。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yǎng)的習慣不能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會把他們搞得暈頭轉(zhuǎn)向,反而不利于習慣的培養(yǎng),。在德育培養(yǎng)的過程中,,榜樣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視。我們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的,,都愛模仿別人,特別是小學生,。如果我們把他們熟識的人的正確的或錯誤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的面前,,同時說明為什么美麗或丑陋,這種榜樣的力量比任何說教的力量都大,。當然作為教師我們還不能忽視我們自身的榜樣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認為他做的是一件過錯,,你自己卻做了,,那么,他便一定會以你的榜樣為護身符,,那時你再想用正當?shù)姆椒ㄈジ恼腻e誤就不容易了,。”那么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錯誤該怎么辦洛克指出,,他認為懲罰應盡量避免,,主張喚醒兒童內(nèi)心深處的,觸及心靈的榮譽感和羞恥心,,因為“兒童對于名譽是極敏感的”,,他們覺得被別人看得起是一種快樂。他們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后,,對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內(nèi)心的羞恥心和不愿見惡于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洛克先生認為,,相比于品質(zhì),學問不是最重要的,。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居于第三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zhì)之用,。所以本書中,,把智育放到最后來談。他首先提醒我們“應該極力注意,,決不可把讀書當作他的一種任務,,也不可使他把讀書看成一種工作,。”一旦讀書成為兒童的負擔,,他就會立刻討厭它,,哪怕他們以前本來很喜歡讀書。應該把學習看做是一種游戲,、消遣,,把它當作一件做了別些事情以后的獎勵。這種觀點,,他在書中曾多次提起,。在語文學習上,洛克先生是反對機械學習,,反對靠文法學習語文的,,他舉了個例子:一個法國婦人教一個英國女孩學習法文,只是和她閑談,,一點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語,,有了一兩年的功夫,,英國女孩就能把法文說得很好,讀得很好了,。主張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對兒童充滿求知欲望的好奇心給予鼓勵,。在本書的最后,作者指出“每個人的心理都與他的面孔一樣,,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與別人區(qū)別開來。兩個兒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導的,?!睂和慕逃鶕?jù)兒童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話》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繼續(xù)學習的,。如這一段話,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不掉的,。”這樣的話不能不讓人去審視自己:我犯的錯誤會給學生留下什么影響,,還能補救多少總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八
《教育漫話》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教育思想家約翰,。洛克撰寫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論述“紳士教育”,。讀了《教育漫話》使我對英美等發(fā)達國家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有所了解,。這是一本飽含哲理而又寫得深入淺出、生動感人的教育學,,除了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外,,某些主張如對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對父母的教育責任和早期教育的論述等等,。作品雖然寫于三百多年前,,時至今日仍然有著現(xiàn)實意義。作為教育工作者,,可以從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洛克十分重視早期教育的關鍵作用,。一是因為兒童少小時的可塑性最大,。二是因為幼小時的印象“都有極重大極長遠的影響”。像水源一樣,,稍加引導,,“便可以把它導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變”,。因此,,越早教育越要謹慎從事,因為教育上的錯誤“像配錯了藥一樣”,,第一次錯了,,以后就難補救了。
小學兒童的可塑性也很大,,因此,,我們的教育應從養(yǎng)成教育抓起,,如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等,。書中關于習慣的養(yǎng)成,,我覺得很有可遷之處?!皟和皇怯靡?guī)則可以教得好的,,規(guī)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你覺得他們有什么必需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機會,,甚至在可能的時候創(chuàng)造機會,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可以使他們養(yǎng)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培養(yǎng)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發(fā)生作用了。不過我在這里有兩點要提醒的,。第一,,你要他們練習某種習慣,最好和顏悅色地去勸導他們,,提醒他們,,不可疾言厲顏色地去責備他們,好像他們是有意違犯似的,。第二,,還有應該注意的一件事,就是同時培養(yǎng)的習慣不可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把他們弄得頭昏眼花,,反而一種都培養(yǎng)不成,。要等某一件事情經(jīng)過經(jīng)常的練習,變得容易自然,,他們做來不必再假回憶之后,,你才可以再去培養(yǎng)另外一種習慣?!蔽矣X得我們學校這方面也是這樣做的,。
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認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體”,。書中他非常詳細的說明和指導了飲食,、衣著,、睡眠等各個方面,如:多吸新鮮空氣,,要有充分的運動和睡眠,,飲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總的來說,,他是為了培養(yǎng)兒童儉樸的生活習慣,,注重兒童身體的磨練,來造就強健的體魄,。這是值得我們借鑒的,,我認為洛克所說的“大多數(shù)兒童的身體都是由嬌生慣養(yǎng)弄壞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損害”是有道理的?,F(xiàn)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大多從小嬌生慣養(yǎng),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孩子,,吃得飽,、穿得暖,這一切原本也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卻反而使得現(xiàn)在的孩子身體素質(zhì)越來越差,。天一冷,就會有很多孩子感冒,,生病,。我們可以學習《教育漫話》中科學的合理的成分,培養(yǎng)兒童強健的體魄,,讓兒童從小就鍛煉身體,,使他們將來能抵抗天氣,生活方式,,生活條件等多方面的變化,。
德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根本的地位,“德行是一個人或一個紳士所應具備的首要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種稟賦,,一個人如果缺少德行,,就決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甚至不可能被自己所接受或容忍”,。在洛克看來,,德育不僅僅是指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而是指整個精神品質(zhì)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說來它包括德行,、智慧、教養(yǎng)以及堅忍等各種美德的培養(yǎng)。
洛克反對溺愛放縱孩子,,他認為這是最大的教育失誤,。當今社會,溺愛放縱孩子這一現(xiàn)象越來越多的存在著,。被溺愛的孩子總是哭鬧著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或做某件事,,小時侯是糖、玩具,,長大后就要的更多了,,這時候家長才對孩子的任性感到煩惱。還有許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錯誤行為視而不見,,聽之任之,,一再的放縱孩子,等小錯變?yōu)榇箦e才想要糾正,,但為時已晚,。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得孩子任性妄為,,自己想怎樣就怎樣,,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對于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氣壯的和父母爭吵,。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利于他們在同伴中的交往,進入社會后,,人際關系往往比較差,。父母應當做到不溺愛放縱孩子,在既嚴厲又寬松的環(huán)境下對兒童進行教育,。
《教育漫話》這本書,,給我印象較深的還有榜樣的作用,父母的榜樣作用,,教師的榜樣作用,,同伴的榜樣作用。在學習生活中,,教師往往會在無形當中成為孩子學習的對象,,尤其在幼兒園,,幼兒的模仿學習能力較強,,可塑性也較強,教師的榜樣作用也就更大了,。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從現(xiàn)在起就不斷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實,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有智慧,,有修養(yǎng)的人。凡事以身作則,,這樣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師的榜樣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長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與品行端正積極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讀了《教育漫話》,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了解,。我將繼續(xù)勤奮學習,為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九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教育專著——————《教育漫話》,這本書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所著,,以“紳士教育”為主題,,分為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知識和技能教育三個部分,。這本書所以稱為“漫話”,是因為總計217條,,15萬字的這本小冊子,,全部都是寫給一個人的信件整理而來的。洛克自己曾這樣寫道:“這些漫話,,與其說是一篇公之于眾的論文,,不如說是一段朋友之間的談話”。
整本書都是洛克建議他的紳士朋友———愛德華·葛拉克,,如何將兒子培養(yǎng)成為標準紳士———謙和明禮,、舉止優(yōu)雅、品行端正,、吃苦耐勞,,既熱愛知識,又能隨時握起槍桿為祖國而戰(zhàn)的英國紳士。書里的內(nèi)容是洛克多年做家庭教師經(jīng)驗的結(jié)晶,。整本書的文字隨意,,既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晦澀的學術概念,,但處處透著真誠,,讀這本書放佛是與一位朋友在交流養(yǎng)育孩子的“私話”。打動人的,,恰是這種“私話”特有的隨意和真誠,。書中深入淺出的文字,處處透著教育的智慧,。下面就談談給我啟發(fā)比較深的幾點和大家分享:
“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體”是約翰·洛克在《教育漫話》中的經(jīng)典名言,。他認為“凡身體和心智都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別的奢望了,身體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便得到了別的東西,,也是枉然?!币虼?,他認為應把培養(yǎng)強健的體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對學生體育提出一些比較具體要求: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冷水,,應與水接觸,。我們老師和家長當然明白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可當面臨應該將孩子有限的時間用于運動還是學習時,,絕大多數(shù)大人會選擇后者?,F(xiàn)在的孩子在享受優(yōu)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的同時也丟失了童年最寶貴的自由。孩子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也沒有充分的空間玩耍,、鍛煉,,長時間面對課本、電視,、電腦讓他們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對生活環(huán)境的漠視,。為什么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孩子視力近視?為什么中國兒童的身體素質(zhì)下降,?孩童時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識的學習,,到底孰輕孰重,?因此,建議家長們,,除了關注孩子智力的發(fā)展,,更多的還要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偶爾也陪陪孩子出去鍛煉,,這對孩子有好處。我國實行的體育鍛煉大課間,,就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的精神,,以“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為先導,正是與洛克的思想相吻合,,通過長期的鍛煉,,學生們的身體素質(zhì)才能不斷提高。
教育的主要任務乃是塑造一個人的精神或人格,。因此,,德育在洛克那里不僅僅是指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而是指整個精神品質(zhì)或人格的塑造,。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qū)但丁說得好:“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痹谖覀兡壳暗淖优逃?,重視知識和技能教育,卻忽視精神和人格的培養(yǎng),,不惜代價地讓孩子去學一些文體技能,,如鋼琴等,而不愿讓孩子去學一些有用的手藝,,要孩子每次考試都得100分,,并為此不讓孩子干任何別的事情,一發(fā)現(xiàn)問題,,不是打罵就是不知所措如此等等,。這些做法忘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明白生活的意義,對個人成長十分不利,,究其原因,,則是目前社會上金錢第一,、過分注重功利的風氣惹得禍。那么,,“教育上難于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正如很多老師意識到的,,作者指出:對于小學階段的兒童首先應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應盡早培養(yǎng)。因為幼兒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樣的。
每個班都有那么幾個讓老師,、家長都頭疼的孩子,,一般的說教似乎對這些孩子毫無作用,造成這些孩子學習困難,、表現(xiàn)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為從小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如果不糾正他的不良習慣,,從根本上改變他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是很難看到他的轉(zhuǎn)化與進步的,。洛克先生從英國當時社會的實際,,從培養(yǎng)紳士的角度出發(fā),認為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zhì)。而這些“道德品質(zhì)應該及早形成,,那可是影響兒童一生一世的,。”在我們周圍經(jīng)??梢钥吹揭恍└改笇⒆拥腻e誤放縱不管,,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這恰恰是最危險的,。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家長跑過來流著眼淚跟班主任說:“我們家孩子我管不住,罵也不是,,打也不是,,甚至和我們對打,實在沒有辦法,,請你老師幫幫忙,?!备改干约庸苤苹虿唤o零花錢吧,甚至就發(fā)恐嚇短信威脅家長和老師,。我們私下也開玩笑說:“奇葩學生的背后必然有奇葩家長,。”那其實這樣的孩子就是從小太過放縱和溺愛的后果,。真是“從小不管制,,老大徒傷悲”。洛克認為應該在孩子“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要讓他們習慣于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免得以后難以糾正,。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yǎng)的習慣不能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會把他們搞得暈頭轉(zhuǎn)向,反而不利于習慣的培養(yǎng),。洛克在書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錯誤和大人常用的培養(yǎng)孩子德行的方法,,比如說理、鞭笞,、榜樣,、責罵、強迫等,。
1,、在各種教導兒童及培養(yǎng)他們禮貌的方法中,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在他們面前樹立起你要他們做或要他們避免的事情的榜樣,。父母要選擇適宜孩子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就像我們古代的故事“孟母三遷”一樣,。首先父母要選擇或創(chuàng)造良好的,、積極向上、充滿學習氛圍的一個環(huán)境或空間,,讓孩子吸收到最健康,、積極和樂觀的空氣,讓孩子在藍天下健康和茁壯地成長,,其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磨滅的,!
心理,那這種體罰對于孩子就是效果甚微的,,或使體罰下的孩子變得懦弱,,變的十分的奸詐,。在教育中,要想方設法地激起孩子對自己榮譽和名譽的保護,,如果他很熱愛自己的名譽,,他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那在生活中,,父母的一個眼神或一句嚴重的話語都會起到效果,。如果使用體罰,就要將他一次馴服,,沒有絲毫討價還價的余地,。
“它的目的在于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確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他認為德行和智慧比學問重要得多,前兩者有助于學問,,而徒有學問但無德行與智慧則反而無用,。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孩子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游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qū)α己帽憩F(xiàn)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他認為兒童能夠說話的時候,就應該開始學習閱讀,。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他建議把字母粘在骰子和玩具上,,讓兒童在游戲的時候?qū)W習字母,在可能的范圍內(nèi)誘導他去有意義地閱讀,,例如《伊索寓言》或者《圣經(jīng)》上的一些部分,。當他們能夠很好地閱讀的時候,就應該教他們寫字和速記,,然后教他們畫畫,。在拉丁文學習上,洛克先生是反對機械學習,,反對靠文法規(guī)則學習,,他舉了個例子:一個法國婦人教一個英國女孩學習法文,只是和她閑談,,一點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語,有了一兩年的功夫,,英國女孩就能把法文說得很好,,讀得很好了,。所以在教學方法上,他反對死記硬背,,重視培養(yǎng)智力,,多作實地觀察,誘發(fā)學習興趣,。
1.小孩子的好奇心應該小心地加以鼓勵,。因為好奇心是一種求知欲,對事物好奇的孩子才會善于思考,,愛動腦筋,。
2.要重視孩子的興趣。因為孩子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當孩子沒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時,父母或老師就應該少就他去做,。有些喜愛讀書,、寫字,、畫畫的人,,在某些時候?qū)τ跁⒆?、畫也會感到無味,,如果那時他再勉強自己去弄,結(jié)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憊,,甚至對原本感興趣的東西失去原有的興趣,。
3.孩子的時間應該用在獲得一些對于他們?nèi)蘸箝L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強調(diào)教育的實用性,。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應該用在學習最需要的事情上。他們在世上最需要,、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應當所追求的事物。
在這本書的最后,,作者指出每個人的心理都與他的面孔一樣,,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與別人區(qū)別開來,。兩個孩子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導的,。對孩子的教育要根據(jù)孩子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這個觀點是一致的,。
真理總是樸素的,,平淡的文字總會發(fā)揮實實在在的作用,。作者用最平實的文字述說著最深刻的道理,《教育漫話》給了我莫大的啟示:注重對學生道德的熏陶和培養(yǎng),,認為學生良好的德性才是最根本,,是第一位的。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平時的教學當中應更加注重對學生思想情操的陶冶,德性的培養(yǎng),,一切從育人出發(fā),,堅持立德樹人,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育過程中要充滿對學生的愛和尊重,,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需要鼓勵時投去贊許的目光,。我相信他們終會因尊重而成人,會因為老師的寬容有度和耐心呵護,,在感知后感動,,在感動后明理,從而培植起不斷進取的動力,。最后我想說:“老師們,,善存于心,愛在于行,!讓我們用愛心搭起橋梁,,用關心凝成溫暖,用真心傳遞幸福,,用時光鑄就“愛可以改變一切”的金色長城,!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十
有幸看了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作者從體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論述了自己的教育觀點,內(nèi)容給人感覺很與眾不同,,非常具體實在,。讀《教育漫話》讓我聯(lián)想到很多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對于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都有很高的啟發(fā)和反省,。
《教育漫話》十分通俗易懂,,書中既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晦澀的學術概念,作者有如在和親朋好友話家常,,語調(diào)親切平和,,道理簡單明了,但他所講的東西卻非常深刻,,極有啟發(fā)意義,。這種深入淺出的東西,只有大師才能寫得出來,。書中的許多話都能引起我的思索,。例如:“因為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他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边@句話真的引起了我的警醒,我想我們教師的工作要比醫(yī)師更重要,。若不是每位老師認真對待每一堂課,,那么也許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庸醫(yī),傷及更多人的性命,。
“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們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重大極長久的影響,。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樣,,水性很柔,,一點點人力便可以把它導入它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變。從根源上這么引導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趨向,,最后就流到十分遙遠的地方去了?!庇纱宋乙庾R到孩子要從小培養(yǎng)習慣,,應從學初就讓學生明確班規(guī)知道如何做才是對的。而我們在真正的管理過程中往往會采取鞭撻的方式,,其實這是教育上最不適用的一種辦法,。因為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讓他們就此喜歡上應該做的事情,但事實上我們可以想:無論是什么事情,,假如他不高興去做的時候,,卻有人去打他,用惡言惡語去罵他,非要他玩不可,,或是玩的時作者從體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論述了自己的教育觀點,,內(nèi)容給人感覺很與眾不同,,非常具體實在。讀《教育漫話》讓我聯(lián)想到很多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對于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都有很高的啟發(fā)和反省,。
形式很美觀,質(zhì)料很貴重,,里面盛著的東西總不能使他感覺到好吃一樣,。與此同時,這種棍棒教育在實行的時候,,學生是會屈服的,,是會佯作服從的??墒且坏┎挥媒瘫?,沒人看見時他們便越會放任,顯露出的勢頭回比約束前更加強烈,。
讀了《教育漫話》,,讓年輕的我進一步去思考,究竟什么是素質(zhì)教育?究竟如何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人才?如何使我們對學生的教育不再盲目,,使我們對學生的教育更加有效,。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十一
這學期我讀了洛克的《教育漫話》,不禁為其精辟的理論,、深入淺出的文字所折服,。在《教育漫話》問世300多年來,一直被譽為近現(xiàn)代英美文化的瑰寶,,對近現(xiàn)代英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今天拜讀大師的金玉之言,可謂茅塞頓開,。書中既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晦澀的學術概念,但他所講的東西卻非常深刻,,極有啟發(fā)意義,。以下幾點是我在閱讀時感受最深刻的: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
這句話是很有遠見的,。作者認為應把培養(yǎng)強健的體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對孩童的身體提出一些具體要求:兒童要多過戶外生活,,接受空氣、日光和水的鍛煉,;生活要有規(guī)律,;飲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藥物要少用,,要多運動,等等,。
二,、“教育上難于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闭绾芏嗬蠋熞庾R到的,,作者指出:對于小學階段的兒童首先應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應盡早培養(yǎng),。因為幼兒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樣的,。
根本上改變他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是很難看到他的轉(zhuǎn)化與進步的。
洛克在書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錯誤和大人常用的培養(yǎng)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說理,、鞭笞、榜樣,、責罵,、強迫等。其中有兩點我非常贊同,。
1,、在各種教導兒童及培養(yǎng)他們禮貌的方法中,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把他們應該做或是不該做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面前,。
三、“智育的目的在于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確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
寫了體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寫到智育,。他認為德行和智慧比學問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學問,,而徒有學問但無德行與智慧則反而無用,。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游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qū)α己帽憩F(xiàn)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觀點有:
1,、小孩子的好奇心應該小心地加以鼓勵。因為好奇心是一種求知欲,,對事物好奇的孩子才會善于思考,,愛動腦筋。
2,、要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當兒童沒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時,,父母或老師就應該少就他去做。有些喜愛讀書,、寫字,、畫畫的人,在某些時候?qū)τ跁?、字,、畫也會感到無味,如果那時他再勉強自己去弄,,結(jié)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憊,,甚至對原本感興趣的東西失去原有的興趣。
3,、兒童的時間應該用在獲得一些對于他們?nèi)蘸箝L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強調(diào)教育的實用性。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應該用在學習最需要的事情上,。他們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應當所追求的事物,。
《教育漫話》給了我莫大的啟示:教育過程中要充滿對學生的愛和尊重,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需要鼓勵時投去贊許的目光。我相信他們終會因尊重而成人,,會因為教師的寬容有度和耐心呵護,,在感知后感動,,在感動后明理,從而培植起不斷進取的動力,。我們要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有自己的個性,主要靠自己在實踐中去摸索,、研究,、從而在原有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新的思路。一名話,,實踐—總結(jié)—再實踐,。從而達到理想的要求。
無論將來如何,,一個人童年起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一生幸福的基礎,。一個兒童要遵守幾條簡單的規(guī)則: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冷水,應與水接觸,。人是自然之子,,古人在運動中捕獵生存,往往健康強壯,,飲食上多食植物,,遺傳下來就習慣素食,雖然古人的壽命比不過現(xiàn)代人,,可他們到死是無疾而終?,F(xiàn)代人雖是壽命較長,但很多人最后的幾十年疾病纏身,。羸弱的身體多是嬌氣的生活方式造成,。幸福的人生必須以強壯的身體為基礎,否則哪來健康的精神,。我們的教育審時度勢,,實行體育鍛煉大課間,每天至少鍛煉一小時,,我感覺學生們的身體素質(zhì)正在不斷提高,。
里去執(zhí)行;至于兒童應受表揚的時候,,則應當當著別人的面前去得到,。我覺得,小學生臉面很重要,,很多時候的當眾批評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適得其反。現(xiàn)在教的是三年級的孩子,,明顯感到比一二年級的孩子愛要面子,。想起前面有的學生私下嘀咕:老師就愛板起臉來訓斥人。我應該變換一下教育方式了,,于是就在昨天,在班內(nèi)宣布這天是“無批評日”,,得到了學生的一致響應。我提出了條件:我要大力表揚有良好行為的同學,,對犯錯的同學會凝視10秒鐘,,希望每個同學注意老師的眼神。這個方法真管用,,以前不太與老師進行目光交流的孩子能不時地盯著老師了,。這一天,有那么幾次,,我要忍不住批評學生時,,會提醒全體同學:“現(xiàn)在犯錯誤的學生趕緊改正,要不我可忍不住了,?!边@樣的“無批評日”,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激起了學生的羞恥心,,促進了學生情感的發(fā)展與精神的成長。
洛克在《教育漫話》中談到的很多觀點,,樸素而實用,,就像一輪皎潔的月亮,把柔和的光芒撒向自己的心底,,使自己變得胸有成竹起來,,知識是力量,智慧更是力量,。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十二
好久沒有讀過教育經(jīng)典,。偶然間在一間很窄很小的屬窩里發(fā)現(xiàn)有這么一本算是塵封已久的經(jīng)典名著,于是就借來也只是粗略的閱讀,,不過或多或少也能領悟書中的道理,結(jié)合實際談談自已的感受,。這是一本字數(shù)不多語言不是華麗,,封面也不花哨的小冊子。名叫《教育漫話》,。他整體涉及三個方面的話題,按作者約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體育,、德育和智育。本書中首先提及的是體育,,實質(zhì)談的就是健康教育,。開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觀點“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圍繞如何使兒童擁有健康的身體,,洛克先生從“溫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藥物”等多方面進行了講述,。他認為第一件應該當是“無論冬天夏天,兒童的衣著都不可過暖”,,因為“大多數(shù)兒童的身體,,都因嬌生慣養(yǎng)之故弄壞了,至少也受到了損害,?!彼赋觯眢w強鍵的主要標準在能忍耐勞苦,。也許日本小朋友與中國小朋友一同進行的友好夏令營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聞熟悉了,面對中國孩子較弱的身體素質(zhì),,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是不是也該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給出的藥方,,“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涼水,,應與水接觸,?!倍嗝春唵我仔?,可是在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環(huán)境下,能讓孩子做到幾項最近國務院又下發(fā)了《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共十二條,,其中心還是要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而且要落到實處,應該要成為一種學校規(guī)范,,學生的習慣,。
“教育上難于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洛克先生從英國當時社會的實際,從培養(yǎng)紳士的角度出發(fā),,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zhì),。而這些“道德品質(zhì)應該及早形成,,那可是影響兒童一生一世的?!痹谖覀冎車?jīng)??梢钥吹揭恍└改笇⒆拥腻e誤放縱不管,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這恰恰是最危險的。洛克認為應該在兒童“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要讓他們習慣于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免得以后難以糾正,。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yǎng)的習慣不能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會把他們搞得暈頭轉(zhuǎn)向,,反而不利于習慣的培養(yǎng)。在德育培養(yǎng)的過程中,,榜樣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視,。我們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的,,都愛模仿別人,,特別是小學生,。如果我們把他們熟識的人的正確的或錯誤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的面前,同時說明為什么美麗或丑陋,,這種榜樣的力量比任何說教的力量都大,。當然作為教師我們還不能忽視我們自身的榜樣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認為他做的是一件過錯,,你自己卻做了,那么,,他便一定會以你的榜樣為護身符,,那時你再想用正當?shù)姆椒ㄈジ恼腻e誤就不容易了?!蹦敲匆坏┖⒆硬簧鞣噶隋e誤該怎么辦洛克指出,,他認為懲罰應盡量避免,主張喚醒兒童內(nèi)心深處的,,觸及心靈的榮譽感和羞恥心,,因為“兒童對于名譽是極敏感的”,他們覺得被別人看得起是一種快樂,。他們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后,,對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內(nèi)心的羞恥心和不愿見惡于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洛克先生認為,相比于品質(zhì),,學問不是最重要的,。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居于第三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zhì)之用,。所以本書中,把智育放到最后來談,。他首先提醒我們“應該極力注意,,決不可把讀書當作他的一種任務,也不可使他把讀書看成一種工作,?!币坏┳x書成為兒童的負擔,他就會立刻討厭它,,哪怕他們以前本來很喜歡讀書,。應該把學習看做是一種游戲、消遣,把它當作一件做了別些事情以后的獎勵,。這種觀點,,他在書中曾多次提起。在語文學習上,,洛克先生是反對機械學習,,反對靠文法學習語文的,他舉了個例子:一個法國婦人教一個英國女孩學習法文,,只是和她閑談,,一點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語,,有了一兩年的功夫,,英國女孩就能把法文說得很好,讀得很好了,。主張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對兒童充滿求知欲望的好奇心給予鼓勵。在本書的最后,,作者指出“每個人的心理都與他的面孔一樣,,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與別人區(qū)別開來,。兩個兒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導的,。”對兒童的教育要根據(jù)兒童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話》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繼續(xù)學習的,。如這一段話,,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不掉的,?!边@樣的話不能不讓人去審視自己:我犯的錯誤會給學生留下什么影響,還能補救多少總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為了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提高業(yè)務水平,,利用假期時間,,我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三個專業(yè)發(fā)展方面的目標:使用更加有效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在課堂上為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熱愛、賞識每個學生,,多加觀察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智能結(jié)構(gòu)特點,進行適當,、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訓練,。在這三個目標的指導下,我有選擇的讀了些相關書籍——《有效教學模式》,、《給教師的建議》和《教育的奇跡》,,讀過這些書后,使我受益非淺,,現(xiàn)簡單說說我讀這些書的感受,。
讀了《有效教學方法》一書,書中有關促成有效教學的幾種關鍵行為讓我深有感觸,,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2、多樣化教學:豐富教學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問問題,。老師要掌握提問的藝術,,能夠區(qū)分出問題的類型。包括課堂里老師安排的活動和提供的材料等力求多樣化,。
3,、任務導向。有研究表明,,老師用于教授待定課題的時間越多,,學生的學習機會就越多。如果課堂上師生的互動集中于思維內(nèi)容,,使學生獲得學習機會,,那么這個課堂上的學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我覺得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師的引導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開始上課時,,教師三言兩語,,簡潔而準確地揭示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看書,,是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討論,邊解疑等等,。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
5,、確保學生成功率,。學生學習的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
讀過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書中的第11條“思考新教材是上課的一個階段”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條實際是說在課堂上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思考,,學生才能把知識理解透,掌握好,。
蘇霍姆林斯基說了每一位教師都到過的現(xiàn)象:昨天上課時,,大家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學的規(guī)則(定義、定理,、公式),回答得也很好,,還舉出了例子,;可是今天上課時,你瞧,,班上大半的學生對學過的東西就有些模糊了,,個別的竟把教材全忘了。還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yè)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而在昨天上課時,并沒有察覺到這些困難呀,。
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懂得還不等于已知,,理解還不等于知識。為了取得牢固的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怎樣進行思考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并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踐,。留出時間讓學生思考什么呢這里指的是要思考教材中的一些“點”,,這些點實質(zhì)是知識的重點、難點,、關鍵點,,知識的因果關系,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等,。這里是說不管教材是怎樣的純理論性材料,,都要布置一些實際作業(yè)。我對“實際作業(yè)”的理解是實踐性的作業(yè),,操作性的作業(yè),,知識運用的作業(yè)。讓學生在實踐中,、操作中,、運用中思考知識,掌握知識,。
這條建議就是說要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一定的“空白”,,學生可以用這些空白來思考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這樣看來一堂塞得滿滿的課,,也許不是好課,。要張弛有度。
還有讀到《給教師的建議》的29條“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對我深有啟發(fā),。
把控住學生的注意力,是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引發(fā)學生積極思維,,調(diào)動內(nèi)部誘因的最精細的工作之一。
要使學生學起來有趣,,必須調(diào)動頭腦中的經(jīng)驗知識,,新舊結(jié)合,才更利于“新芽的營養(yǎng)生長和機體內(nèi)養(yǎng)分的充分供給”,。)對于首次接觸的新知,,該放開孩子手腳,推薦給他們相關的書籍,,教給有效的方法,,引導他們先去自主了解,獲取有關的“經(jīng)驗知識”,,在學習新知時,,再將儲存的意識加以調(diào)動出來,再次感知,,理解,,針對事實現(xiàn)象進行更新和思考,,做到注意力集中,從而輕松學習,。在第四節(jié)中蘇霍姆林斯基就講過:只有當隨意注意,、隨意識記與不隨意注意、不隨意識記結(jié)合起來時,,才能點燃學生意識中的“思維引火線”,。
要控制學生的注意力,最主要的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讓他們憑借自己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使學習成為一種思考活動,這樣在聽課時才能攏聚他們的注意力,,有一種真正的情感體驗,,從而主動探索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而《教育的奇跡》這本書主要講了教育的驚人作用,,一些當代的人物曾經(jīng)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后來卻成功了:牛頓——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不受老師歡迎的“糊涂蟲”,、達爾文——愛“說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連續(xù)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么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這讓我從中悟到對每個學生都要充滿愛,,賞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以此激勵他們,。對教師來說,,沒有什么比愛心更重要的。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十三
記得我剛畢業(yè)的時候,,就接觸到了洛克以及他的《教育漫話》,,那個時候,只是匆匆讀過這本書的書評,,只留下些膚淺的記憶,。如今,,我又一次翻閱了這本書,才真正搞懂了洛克的博大思想,。
當然,,提到洛克,我們不得不想到他的“白板說”,,他認為兒童的心智是一片空白,,后天的教育至關重要,這種思想始終貫穿于全書,,從“健康教育”中的“兒童的心智和源頭的水性相近,,容易引導,決之東則東,,決之西則西”,,到“道德教育”中的“兒童自呱呱墜地時就應該習慣于克制自己的欲望”,再到“知識與技能教育”中的“當他到了能夠說話的時候,,他就應該開始學習閱讀”,,種種理念無一不滲透著他的這種思想。
實際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教育在兒童的成長中確實起到了催化的作用,。從真實的課堂教育,到潛移默化的自然教育,;從具體的學科教育,,到習慣性的家庭教育。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確確實實看到了兒童在道德品質(zhì)和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了不同層次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和家長在教育過程中,,要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還要學會教育的技能技巧,保證兒童身心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教育漫話》這本書的主題是“紳士教育“,,他所提到的教育,是為了將每個兒童培養(yǎng)成為紳士,,成為一個具備健康體魄,、高尚道德以及精深知識的人。洛克引用了葡萄牙“兒童熱愛學習”的事例,,也進一步驗證了這一點,。
洛克的教育,并不是單純的文化教育,,它包括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識與技能教育。其中,,他把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他認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體”,為了獲得強健的體魄,,他對兒童的吃穿住行提出了各方面的要求,。這里,我要提到的是“冷水浴”,,洛克認為“冷水浴”可以增強和鍛煉體格,,這是有醫(yī)學依據(jù)的。
第二點,,洛克提到了道德教育,。我們已經(jīng)擁有了健康的體魄,接著我們就應該培養(yǎng)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就要不可避免地提到賞罰制度。洛克認為兒童要及早管理,,越小的時候越需要嚴格對待,,等年齡越大,反而需要與之親切地相處,。洛克認為使用體罰應該謹慎,,因為稍有不慎,就會給兒童的心理造成陰影,,兒童可能會膽怯,、羞澀、沉默等,。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體罰處處可見,,而且各類的體罰是不注重場合,,不注重時間,不注重后果的,。
明智的父母絕對不會在公共場合斥責兒童,因為兒童也有自尊,,兒童的自尊也需要保護,。有些父母在兒童犯了錯誤就開始對其進行體罰,他們往往帶有一些情緒化,,使懲罰的程度加重,,對兒童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我們必須承認,體罰是最后的手段,,不到萬不得已,,絕不使用體罰。
一旦具備了健康的身體,,高尚的品德,,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給予兒童知識,,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雖然兒童階段是以游戲為主,但是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習慣也必不可少,。很多教育家,,都試想著把學習至于游戲中,讓兒童在游戲的過程中學到豐富的知識,。如:福祿貝爾的“恩物”,,蒙臺梭利教具,以及幼兒園里的各類養(yǎng)植活動,。
如今,,幼兒園是否開設英語課成為社會上的一大爭議,很多人認為兒童的母語都沒有學好,,又何談學一門外語呢,?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外語學習的關鍵期是2—7歲;洛克認為一到他能夠說英語的時候,,他就應該學習別種語言,。其實,我個人非常贊同這種觀點,,兒童在3—4歲正是口語發(fā)展的關鍵期,,這個時候教授他外語口語,他會和學習中文一樣快,,而且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前期英語口語的儲備,對其以后深入學習英語,,會起到奠基作用,。
可以說,《教育漫話》這本書貼近兒童的生活,,對兒童教育的各個方面描述得非常透徹,,能夠激發(fā)閱讀者的興趣,也為教育者的教育實踐工作提供了廣泛的意見。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十四
真理總是樸素的,,平淡的文字總會發(fā)揮實實在在的作用,。洛克在《教育漫話》中像拉家常般告訴我們一些實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瑣碎的小事,,實際關乎孩子一生的命運,。
無論將來如何,一個人童年起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一生幸福的基礎,。一個兒童要遵守幾條簡單的規(guī)則: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冷水,,應與水接觸。人是自然之子,,古人在運動中捕獵生存,,往往健康強壯,飲食上多食植物,,遺傳下來就習慣素食,,雖然古人的壽命比不過現(xiàn)代人,可他們到死是無疾而終?,F(xiàn)代人雖是壽命較長,,但很多人最后的幾十年疾病纏身。羸弱的身體多是嬌氣的生活方式造成,。幸福的人生必須以強壯的身體為基礎,,否則哪來健康的精神。我們的教育審時度勢,,實行體育鍛煉大課間,,每天至少鍛煉一小時,我感覺學生們的身體素質(zhì)正在不斷提高,。
對于學生的羞恥心和名譽,,洛克說:兒童的錯誤有時不能不加以斥責,因而斥責不獨應當出之以嚴肅的,、不任情的詞句,,并且應當背著別人私地里去執(zhí)行;至于兒童應受表揚的時候,則應當當著別人的面前去得到,。我覺得,小學生臉面很重要,,很多時候的當眾批評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適得其反。現(xiàn)在教的是三年級的孩子,,明顯感到比一二年級的.孩子愛要面子,。想起前面有的學生私下嘀咕:老師就愛板起臉來訓斥人。我應該變換一下教育方式了,,于是就在這個學期,在班內(nèi)宣布“無批評日”,,得到了學生的一致響應。我提出了條件:我要大力表揚有良好行為的同學,,對犯錯的同學會凝視10秒鐘,,希望每個同學注意老師的眼神。這個方法真管用,,以前不太與老師進行目光交流的孩子能不時地盯著老師了,。這一天,有那么幾次,,我要忍不住批評學生時,,會提醒全體同學:“現(xiàn)在犯錯誤的學生趕緊改正,要不我可忍不住了,?!边@樣的“無批評日”,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激起了學生的羞恥心,,促進了學生情感的發(fā)展與精神的成長。
洛克在《教育漫話》中談到的很多觀點,,樸素而實用,,就像一輪皎潔的月亮,把柔和的光芒撒向自己的心底,,使自己變得胸有成竹起來,,知識是力量,智慧更是力量,。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十五
《教育漫話》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教育思想家約翰.洛克撰寫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論述“紳士教育”。讀完這本書,,讓我對英美等發(fā)達國家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有所了解,。雖然這本書創(chuàng)作于三百多年前,時至今日仍然有著現(xiàn)實意義。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可以從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洛克非常重視紳士的體育,。在他看來,,通過體育獲得健康的身體對于紳士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他認為:健康的身體是精神快樂和生活幸福的保證,。在他看來,,沒有健康的身體就談不上人生的幸福。而且,,他覺得:健康的身體是紳士干事業(yè)的保證,。對于這一點,我是非常贊成的?,F(xiàn)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大多從小嬌生慣養(yǎng),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孩子,,吃得飽,、穿得暖,這一切原本也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卻反而使得現(xiàn)在的孩子身體素質(zhì)越來越差,。天一冷,就會有很多孩子感冒,,生病,。我覺得我們可以學習《教育漫話》中科學的合理的成分,培養(yǎng)孩子強健的體魄,,讓孩子從小就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讓他們將來有適應社會生活各方面變化的能力,。
《教育漫話》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榜樣的作用,父母的榜樣作用,,教師的榜樣作用,,同伴的榜樣作用。在學習生活中,,教師往往會在無形當中成為孩子學習的對象,,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模仿學習能力很強,,可塑性也強,,老師家長的榜樣作用非常大,。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我要從現(xiàn)在起就不斷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實,,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有智慧,,有修養(yǎng)的人,,時時事事都要以身作則。同時,,正確的引導學生與品行端正積極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讀了《教育漫話》,,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了解,。我將繼續(xù)勤奮學習,,為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十六
工作后,,也在很多的書籍和文章中看到過有關《教育漫話》真本書中的只言片語,,一直沒機會拜讀這部作品。今年,,我有幸閱讀了《教育漫話》一書,,獲益很多?!督逃挕肥且槐撅柡芾矶稚钊霚\出,、生動感人的書,這本書所寫的內(nèi)容都是洛克建議他的紳士朋友———愛德華·葛拉克,,如何將兒子培養(yǎng)成為標準紳士———謙和明禮,、舉止優(yōu)雅、品行端正,、吃苦耐勞,,既熱愛知識,又能隨時握起槍桿為祖國而戰(zhàn)的英國紳士,。書里所寫的內(nèi)容是約翰·洛克多年做家庭教師經(jīng)驗的結(jié)晶,。
《教育漫話》是以“紳士教育”為主題,全書一共分為體育保健,、道德教育,、智育三個部分,。閱讀之后不禁深深對這位17世紀英國資產(chǎn)階級唯物主義的哲學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約翰洛克產(chǎn)生佩服之情,。書中那些深入淺出的描述,,飽含哲理的文字,使我的眼前豁然開朗,,讓我不由自主地去領悟,、去反思?!督逃挕窌心切┲髁鞯摹⑦M步的教育思想,,還值得今天的我們?nèi)ダ^續(xù)學習和探討,。它大量講述了學生所必須具備的品行和個性,如品行,、理性,、機智、優(yōu)雅,、禮貌等,。約翰洛克認為,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品行和個性,,是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終身受益的,。的確,對于學生的教育,,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基礎性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針對孩子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質(zhì),、學習態(tài)度的形成等。讀過之后,,讓我們深刻感受到應該教育孩子從小養(yǎng)成哪些終身受益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獨特個性,。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這是對于人世間幸福的一種簡短而充分地描繪,?!边@是《教育漫話》卷首中的第一句話,也是約翰·洛克在《教育漫話》中的經(jīng)典名言,。他在書中從“溫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藥物”等多方面進行了講述,。主張孩子在幼年時候起就應該鍛煉身體,,反對家長對孩子嬌生慣養(yǎng);要堅持讓孩子們更多地去走進大自然,,多親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多活動,多游泳,。
他提出身體強鍵的主要標準在能忍耐勞苦,,因此,要讓孩子從小用冷水冼腳從而鍛煉意志,;孩子在童年的時候,,不適宜穿太多的衣服,頭部和足部要保持涼爽,;在飲食方面要清淡,多吃一些面食,,少吃那些肉膩的食品,,不要飲一些烈性飲料;另外,,在運動,、睡眠、呼吸清新空氣等方面還有許多有詳細的見解,。這些方面在我們?nèi)粘I钪卸际悄軌驁猿肿尯⒆觽內(nèi)プ龅?,可是在我們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下,又有多少家長愿意去讓孩子做呢,?由于大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多數(shù)對他們百依百順,從不要求孩子去做什么,。
在書中,,作者把健康為身體和精神兩個方面闡述。這兩個方面都是工作和幸福最為的基礎的條件,?!胺彩巧眢w和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別的奢望了;身體,、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便得到別的種種,也是徒然,?!彼?,我們的家庭教育必須要保障孩子的身體和精神健康,用科學的教育方法來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讓助孩子了解自身特點,,培養(yǎng)他們自我認識能力,學會傾聽和表達,,客觀地對待自己,,學會控制自己情緒,理解和支持他人,,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地發(fā)展,。
《教育漫話》涉及的第二個話題就是德育。孩子除了有健康的身體,,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品質(zhì),。洛克先生指出,“教育上難于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惟有德行才是真實的善……德行愈高的人,,其它一切成就的獲得也愈容易,。”他在書中說,,每一個一個紳士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zhì),。而這些道德品質(zhì)“應該及早形成,,那可是影響兒童一生一世的?!蔽覀冊谌粘I钪?,經(jīng)常看到周圍一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很錯誤的,,他們看到孩子犯了錯誤卻放縱不管,,他們都認為現(xiàn)在孩子還小,他們犯了錯誤是可以原諒的,,不必過分去指責他們,,責令孩子改正,孩子們長大自然就好了,。這種想法,、做法是非常錯誤的,也是最危險的,。
我們應該在兒童“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讓他們養(yǎng)成于遵守約束的習慣,免得以后養(yǎng)成錯誤的習慣的時候,,再去糾正就困難了,。所以,,在對孩子的德育培養(yǎng)過程中,家長,、老師要做好榜樣示范的作用,,時時事事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他們,,感染他們,讓孩子生活在良好環(huán)境中,。孩子們的模仿性很強,,看到別人怎么做就喜歡去模仿,這點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要很好地把握,。我們要隨時隨地用孩子身邊發(fā)生的那些好的和壞的事情,、正確的和錯誤的做法來教育他們,同時告訴他們?yōu)槭裁词呛没驂?、是正確或錯誤,,這樣就能夠正確的引導他們。
孩子有了良好的品質(zhì),,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學問問題呢,?在書中約翰·洛克認為:相比于品質(zhì),學問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相對來說,,它應該居于第二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zhì)來用。所以,,約翰·洛克在本書中把智育放到最后來談,。他首先提醒我們“應該極力注意,決不可把讀書當作他的一種任務,,也不可使他把讀書看成一種工作,。”它說明在教育過程中不要讓讀書成為孩子的一種負擔,,如果讀書一旦成為兒童的負擔,,那么孩子就會討厭它,哪怕是這個孩子以前是很喜歡讀書,。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把學習看做是一種快樂的休閑、游戲方式,,哪怕把它當作是孩子在做了一件事情以后用學習作為對他的獎勵,。在這本書的最后,,作者指出了“每個人的心理都與他的面孔一樣,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與別人區(qū)別開來,。兩個兒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導的?!弊髡咚赋龅尼槍⒆拥慕逃鶕?jù)他們的特色這正是我們倡導的“因材施教”,。
《教育漫話》書中的文字表達隨意,閱讀起來就像是與一位朋友在交流教育孩子的經(jīng)驗,。它不僅是一本飽含哲理而又深入淺出,、生動感人的書,也是當今一些學者所推崇的人類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書籍之一,。
教育漫話讀后感篇十七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教育專著――――――《教育漫話》,這本書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所著,,以“紳士教育”為主題,,分為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知識和技能教育三個部分,。這本書所以稱為“漫話”,是因為總計217條,,15萬字的這本小冊子,,全部都是寫給一個人的信件整理而來的。洛克自己曾這樣寫道:“這些漫話,,與其說是一篇公之于眾的論文,,不如說是一段朋友之間的談話”。
整本書都是洛克建議他的紳士朋友―――愛德華?葛拉克,,如何將兒子培養(yǎng)成為標準紳士―――謙和明禮,、舉止優(yōu)雅、品行端正,、吃苦耐勞,,既熱愛知識,又能隨時握起槍桿為祖國而戰(zhàn)的英國紳士,。書里的內(nèi)容是洛克多年做家庭教師經(jīng)驗的結(jié)晶,。整本書的文字隨意,既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晦澀的學術概念,,但處處透著真誠,讀這本書放佛是與一位朋友在交流養(yǎng)育孩子的“私話”。打動人的,,恰是這種“私話”特有的隨意和真誠,。書中深入淺出的文字,處處透著教育的智慧,。下面就談談給我啟發(fā)比較深的幾點和大家分享:
首先,,關于健康教育思想。
“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體”是約翰?洛克在《教育漫話》中的經(jīng)典名言,。他認為“凡身體和心智都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別的奢望了,,身體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便得到了別的東西,,也是枉然,。”因此,,他認為應把培養(yǎng)強健的體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對學生體育提出一些比較具體要求: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冷水,應與水接觸,。我們老師和家長當然明白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可當面臨應該將孩子有限的時間用于運動還是學習時,絕大多數(shù)大人會選擇后者?,F(xiàn)在的孩子在享受優(yōu)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的同時也丟失了童年最寶貴的自由。孩子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也沒有充分的空間玩耍,、鍛煉,,長時間面對課本、電視,、電腦讓他們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對生活環(huán)境的漠視。為什么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孩子視力近視,?為什么中國兒童的身體素質(zhì)下降,?孩童時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識的學習,到底孰輕孰重,?因此,,建議家長們,除了關注孩子智力的發(fā)展,,更多的還要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偶爾也陪陪孩子出去鍛煉,,這對孩子有好處,。我國實行的體育鍛煉大課間,就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的精神,,以“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為先導,,正是與洛克的思想相吻合,通過長期的鍛煉,,學生們的身體素質(zhì)才能不斷提高,。
其次,關于品德思想,。
教育的主要任務乃是塑造一個人的精神或人格,。因此,德育在洛克那里不僅僅是指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而是指整個精神品質(zhì)或人格的塑造,。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qū)但丁說得好:“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痹谖覀兡壳暗淖优逃校匾曋R和技能教育,,卻忽視精神和人格的培養(yǎng),,不惜代價地讓孩子去學一些文體技能,如鋼琴等,,而不愿讓孩子去學一些有用的手藝,,要孩子每次考試都得100分,并為此不讓孩子干任何別的事情,,一發(fā)現(xiàn)問題,,不是打罵就是不知所措如此等等。這些做法忘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明白生活的意義,,對個人成長十分不利,,究其原因,則是目前社會上金錢第一,、過分注重功利的風氣惹得禍,。那么,“教育上難于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闭绾芏嗬蠋熞庾R到的,,作者指出:對于小學階段的兒童首先應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應盡早培養(yǎng),。因為幼兒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樣的,。
每個班都有那么幾個讓老師,、家長都頭疼的孩子,一般的說教似乎對這些孩子毫無作用,,造成這些孩子學習困難,、表現(xiàn)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為從小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如果不糾正他的不良習慣,從根本上改變他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是很難看到他的轉(zhuǎn)化與進步的,。洛克先生從英國當時社會的實際,從培養(yǎng)紳士的角度出發(fā),,認為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zhì),。而這些“道德品質(zhì)應該及早形成,,那可是影響兒童一生一世的?!痹谖覀冎車?jīng)??梢钥吹揭恍└改笇⒆拥腻e誤放縱不管,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這恰恰是最危險的。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家長跑過來流著眼淚跟班主任說:“我們家孩子我管不住,,罵也不是,,打也不是,甚至和我們對打,,實在沒有辦法,,請你老師幫幫忙,?!备改干约庸苤苹虿唤o零花錢吧,甚至就發(fā)恐嚇短信威脅家長和老師。我們私下也開玩笑說:“奇葩學生的背后必然有奇葩家長,?!蹦瞧鋵嵾@樣的孩子就是從小太過放縱和溺愛的后果。真是“從小不管制,,老大徒傷悲”,。洛克認為應該在孩子“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要讓他們習慣于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免得以后難以糾正。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yǎng)的習慣不能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會把他們搞得暈頭轉(zhuǎn)向,,反而不利于習慣的培養(yǎng),。洛克在書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錯誤和大人常用的培養(yǎng)孩子德行的方法,比如說理,、鞭笞,、榜樣、責罵,、強迫等,。
其中有三點我非常贊同:
1、在各種教導兒童及培養(yǎng)他們禮貌的方法中,,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在他們面前樹立起你要他們做或要他們避免的事情的榜樣。父母要選擇適宜孩子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就像我們古代的故事“孟母三遷”一樣,。首先父母要選擇或創(chuàng)造良好的、積極向上,、充滿學習氛圍的一個環(huán)境或空間,,讓孩子吸收到最健康、積極和樂觀的空氣,,讓孩子在藍天下健康和茁壯地成長,,其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磨滅的!
心理,,那這種體罰對于孩子就是效果甚微的,,或使體罰下的孩子變得懦弱,變的十分的奸詐,。在教育中,,要想方設法地激起孩子對自己榮譽和名譽的保護,,如果他很熱愛自己的名譽,他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那在生活中,,父母的一個眼神或一句嚴重的話語都會起到效果。如果使用體罰,,就要將他一次馴服,,沒有絲毫討價還價的.余地。
第三,、寫了體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寫到知識和技能教育。
“它的目的在于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確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他認為德行和智慧比學問重要得多,前兩者有助于學問,而徒有學問但無德行與智慧則反而無用,。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孩子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游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qū)α己帽憩F(xiàn)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他認為兒童能夠說話的時候,就應該開始學習閱讀,。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他建議把字母粘在骰子和玩具上,,讓兒童在游戲的時候?qū)W習字母,在可能的范圍內(nèi)誘導他去有意義地閱讀,,例如《伊索寓言》或者《圣經(jīng)》上的一些部分,。當他們能夠很好地閱讀的時候,就應該教他們寫字和速記,,然后教他們畫畫,。在拉丁文學習上,洛克先生是反對機械學習,,反對靠文法規(guī)則學習,,他舉了個例子:一個法國婦人教一個英國女孩學習法文,只是和她閑談,,一點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語,有了一兩年的功夫,,英國女孩就能把法文說得很好,,讀得很好了,。所以在教學方法上,他反對死記硬背,,重視培養(yǎng)智力,多作實地觀察,,誘發(fā)學習興趣,。
在知識和技能教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觀點有:
1.小孩子的好奇心應該小心地加以鼓勵,。因為好奇心是一種求知欲,,對事物好奇的孩子才會善于思考,愛動腦筋,。
2.要重視孩子的興趣,。因為孩子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當孩子沒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時,,父母或老師就應該少就他去做。有些喜愛讀書,、寫字,、畫畫的人,在某些時候?qū)τ跁?、字,、畫也會感到無味,如果那時他再勉強自己去弄,,結(jié)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憊,,甚至對原本感興趣的東西失去原有的興趣。
3.孩子的時間應該用在獲得一些對于他們?nèi)蘸箝L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強調(diào)教育的實用性,。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應該用在學習最需要的事情上,。他們在世上最需要,、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應當所追求的事物,。
在這本書的最后,,作者指出每個人的心理都與他的面孔一樣,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與別人區(qū)別開來,。兩個孩子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導的。對孩子的教育要根據(jù)孩子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這個觀點是一致的,。
真理總是樸素的,,平淡的文字總會發(fā)揮實實在在的作用。作者用最平實的文字述說著最深刻的道理,,《教育漫話》給了我莫大的啟示:注重對學生道德的熏陶和培養(yǎng),,認為學生良好的德性才是最根本,是第一位的,。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平時的教學當中應更加注重對學生思想情操的陶冶,,德性的培養(yǎng),,一切從育人出發(fā),堅持立德樹人,,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育過程中要充滿對學生的愛和尊重,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需要鼓勵時投去贊許的目光。我相信他們終會因尊重而成人,,會因為老師的寬容有度和耐心呵護,,在感知后感動,在感動后明理,,從而培植起不斷進取的動力,。最后我想說:“老師們,善存于心,,愛在于行,!讓我們用愛心搭起橋梁,用關心凝成溫暖,,用真心傳遞幸福,,用時光鑄就“愛可以改變一切”的金色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