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前,,為了做好充足的準備,教師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了,,教案是教師為了保證上課進度事前擬訂的文字材料,,以下是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幼小銜接社會教案大班6篇,,供大家參考,。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大班1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編減法應用題,,會運用“投出去”“捉走了”等表示數量的減少,,會用“還剩下多少”來提出問題,。
2.幼兒學習投擲技能,,并在運動中感受樂趣。
3.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能力,。
活動準備:
1-10的數字卡,、計算符號,、幼兒用書、小老鼠圖片,、貓圖片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
(1)數接龍玩法:請每個幼兒站成一個圓圈并持有一張數字卡,當老師發(fā)出接龍指令時,,幼兒要按自己數字卡的排序跳出來,。
(2)游戲可變更接龍的方式。
2.復習5以內的組成和分解,。
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聽音樂《我的朋友在哪里》當唱***我的朋友在哪里時,,教師發(fā)出總數指令,幼兒根據總數抱一起并回打“幾可以分成幾和幾”,。
2.學習編減法應用題,。
(1)出示小老鼠和貓圖片。
(2)教師演示:今天貓發(fā)現有小老鼠偷吃,,原來有5只小老鼠,,貓捉走了2只,還剩下多少只小老鼠?(引導幼兒理解:捉走了,,表示減少了,,會用:還剩下多少提問)
(2)出示不同數量的小老鼠圖卡,請幼兒按圖繼續(xù)編題,,可個人編,、分組、集體進行,。
3.列式解答應用題,。
(1)出示計算符號,理解減法算式中各種符號的意義
(2)教師演示:上題的.應用題中講到小老鼠數是多了還是少了?數量減少了用什么方式列式計算呢?幾減幾?請(幼兒學習列減法算式)
(3)認識算式中不同數字符號各代表的意思,。
(4)教師指導幼兒正確書寫減法算式,。
活動延伸
了解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減法計算的。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大班2
活動目標:
1.能按照自己從“0歲到現在”的順序講述成長過程,。
2.知道在不同的時候,“我”會有不同的表現,。
3.體驗自己的獨特性,,學習表達不同的“我”。
活動準備:
小時候與現在的照片,、筆,、繪畫紙
活動過程:
1.律動導入。
(1)幼兒跟音樂律動,。
(2)請幼兒介紹自己,。
2.講述“我”的故事,。
(1)閱讀幼兒用書p1頁。
(2)請幼兒說說書里的故事,。
(3)教師完整講述幼兒用書“我的故事”,。
(4)師:小朋友,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請你們也說說你們自己的故事吧,。
(5)幼兒拿出自己的成長相冊,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
(教師提醒幼兒按照自己從“0歲到現在”的順序講述成長過程)
(6)師:在你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哪些最有趣的事情?
(6)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故事,。
3.繪本制作“我的故事”。
活動延伸
班級舉辦幼兒繪本制作“我的故事”展,。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大班3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熟悉歌詞,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旋律,。
2.創(chuàng)編不同的敲鼓動作,能敲擊歌曲強弱變化的節(jié)奏,。
3.樂于參與歌唱活動,,體驗邊唱邊伴奏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小鼓手》音樂,、PPT,、一面大鼓。
活動過程
1.游戲:《擊鼓傳花》,,探索鼓聲發(fā)出的節(jié)奏,。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面大鼓,,大家一起玩《擊鼓傳花》的游戲,,并聽聽鼓聲發(fā)出的節(jié)奏。
(2)師:你聽到這些鼓聲后有什么感覺?我們也來學學敲擊這些節(jié)奏吧,。
2.通過《小鼓手》PPT,,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邊看《小鼓手》PPT,,邊完整的欣賞歌曲,,熟悉歌詞內容。
(2)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3)師:歌曲里誰在敲鼓?鼓聲被誰先聽到?誰后聽到?(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4)教師引導幼兒通過圖片進行歌曲演唱,。
3.引導幼兒學習副唱部分。
(1)讓幼兒重點傾聽歌曲中鼓聲的節(jié)奏,。
(2)引導幼兒尋找身邊的物品敲擊副歌節(jié)奏,。
(3)讓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的敲鼓動作,,嘗試演奏鼓聲由弱到強的變化。
4.完整演唱歌曲及敲擊副歌節(jié)奏,。
(1)幼兒完整演唱歌曲及進行副歌演奏,。
(2)幼兒分兩組進行歌曲演唱活動。
活動拓展
幼兒相互之間做指揮,,進行歌曲演唱活動,。
附樂譜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大班4
活動目標:
1.認識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系,。
2.加深對身體的了解,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和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人體消化器官ppt圖、幼兒用書,、知識搶答題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蘋果,我們一起嘗嘗,,嘗的時候請留意,,我們的蘋果經過了我們身體的哪些地方。
(2)幼兒品嘗蘋果,。
(3)師:請你們說說我們吃的蘋果都經歷了我們身體的哪里?當蘋果路過時,,你身體有什么感覺。
2.認識消化器官,。
(1)探索:我們吃下去的蘋果到哪里去了,。
(2)請個別幼兒發(fā)言。
師:食物就像游客一樣在我們的身體里旅行,,那它到底是怎樣旅行的呢?會經過哪些地方?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閱讀幼兒用書p10-11頁。
3.感知食物的消化過程,。
(1)師:食物在人體內旅行經過了哪幾個地方?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請個別幼兒發(fā)言)
(2)師: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消化器官,是幫助食物在人體消化的,。我們再來看看食物在人體里是怎么被消化,、吸收的?
(3)出示人體消化器官ppt圖,,有序認識消化器官及其功能,。
(4)幼兒觀看并討論:
①食物旅行的第一站是什么地方?食物在我們的口腔里有什么變化?
②最后食物到哪里去了?大腸有什么作用?
小結:食物在口腔里經過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與唾液的混合,,變得又細又碎,。食物進入食管,食管把食物傳送到胃里,,在胃的蠕動下與胃液融合在一起,,進一步消化,食物就漸漸變成糊狀,。糊狀的食物到達小腸后,,小腸壁慢慢的吸收食物內的營養(yǎng),小腸會把食物的殘渣傳送到大腸里,,最后食物的殘渣經過肝門排出體外,,排除體外的就是糞便。這就是食物的消化過程,。
1.健康知識搶答活動,。
把幼兒分成若干隊。準備ppt圖片,,上面有的行為是對的,,有的是錯的,幼兒看圖搶答,。
小結:我們不能吃不干凈的東西,,飯前飯后要洗手,要注意衛(wèi)生,,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也要按時吃飯,不能暴飲暴食,,不亂吃零食,,不挑食,吃完飯后不能劇烈運動,,應該散散步,,幫助消化。
活動延伸
說一說食物旅行的過程并畫一畫食物旅行圖,。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大班5
活動目標
1.發(fā)現硬幣中有趣的各種紋理,、圖案,感受拓印畫的美,。
2.能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拓印,。
3.感受動手制作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拓印好的作品,。
2.不同大小的硬幣,、蠟筆,、紙張。
活動過程
1.欣賞拓印作品,。
(1)師:你們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2)你們知道這些作品是怎么制作的?
2.教師講解,幼兒欣賞,。
(1)教師拓印一枚硬幣,,幼兒仔細觀察。
(2)師:看看這個圖案是不是跟硬幣的圖案一樣?你試過這種方法嗎?
小結:這種方法就叫拓印,。
2.討論正確的拓印方法,。
師:用什么方法才能拓印出好看的圖案?
小結:同一方向涂,不移動硬幣和紙張,。
3.幼兒作畫,。
(1)引導幼兒先構圖,再進行制作,。
(2)師:一枚硬幣印出來的還不算漂亮,,我們可以將硬幣組合成一幅畫,再拓印就更漂亮了,。
(3)提醒幼兒運用正確的方法:少用力,,不移動,同一方向涂,,選擇不同的顏色進行搭配,。
4.欣賞作品,幼兒相互評價,。
活動拓展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尋找不同的物品進行拓印畫延伸活動,。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大班6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修補圖書的工具。
2.樂意主動探索,、動手嘗試,,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修補圖書。
3.養(yǎng)成愛惜圖書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損壞圖書一本,、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被撕爛的書,,問幼兒為什么會被撕爛?撕爛的書還能看嗎?
小結:書是我們的好朋友,,書是大家看的,一定要愛惜圖書,。
2.了解修補圖書的方法,。
(1)圖書被撕爛了,我們可以修補它,怎么修補圖書?
(2)幼兒探討修補圖書的方法,。
(3)請幼兒說說修補圖書的方式,。
(4)翻看幼兒用書p25頁,了解修補圖書的方法,。
(5)師:修補圖書需要哪些工具?
(6)師: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訴我,書上介紹的修補圖書的方法有哪些?
小結:修補圖書需要膠水,、剪刀,、透明膠帶、訂書機等工具,。修補圖書要看需要修補的事書的那個部分:撕壞的書要放平整,,用透明膠帶黏貼好。掉頁的書需要把有關內容打印到紙上,,黏貼到原來的地方;卷腳的書應該將書角撫平,,找厚實的紙壓平。
3.討論:怎樣愛惜圖書?
(1)請幼兒自己討論并找出原因,。
(2)請幼兒說說愛惜圖書的方法,。
4.制作愛護圖書小手冊。
活動延伸
收集破損圖書,,讓幼兒嘗試修補破損圖書,。
【幼小銜接社會教案大班6篇】相關推薦文章:
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的實施方案幼小銜接方案【五篇】
幼小銜接專題講座培訓心得 幼小銜接教師培訓心得范文
教師幼小銜接講座感悟和收獲 教師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
2022幼小銜接家長學校活動方案三篇
幼兒園中班幼小銜接工作計劃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