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發(fā)展,,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計劃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計劃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計劃書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教學工作計劃篇一
1、全冊教材由“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漢語拼音”,、“識字”,、“課文”四個部分組成,,類型不多,結(jié)構簡明,,眉目清楚,。同時,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了控制,,使之要求合理,,容量適度,以利于在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同時,,切實提高教學質(zhì)量,。
2、教材的教學目標集中,,重點突出,。“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點是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和愛惜學習用品,,目的是要求學生重視用眼衛(wèi)生,,愛惜學習用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漢語拼音”的要求是讀準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整體認讀的音節(jié),,準確拼讀和正確書寫音節(jié)?!罢n文”的重點是識字,、寫字、朗讀,、背誦,。同時,有關讀寫姿勢的要求,,每篇課文的作業(yè)設計,、每個單元的練習設計等都明確具體操作性強,,既便于教師的教,也利于學生的學,。
1.學習習慣,。
(1)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書寫習慣,。
(2)掌握正確的使用學習用品的方法養(yǎng)成愛惜學習用品的良好習慣。
2.漢語拼音,。
(1)讀準聲母,、韻母。
(2)能準確地拼讀
(3)讀能說聲調(diào)符號的名稱,,讀準四聲,、學讀輕聲。
(4)認識四線格,,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
(5)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255個生字。
(2)說出基本筆畫的名稱,。
(3)能按筆順在田字格里書寫,、默寫129個生字。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書寫正確,、規(guī)范,姿勢端正,,卷面整潔,。
4.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聲音清楚,,態(tài)度大方。
(2)能根據(jù)一定的情境或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句連累的話回答問題,。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圖意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情,。
5.閱讀。
(1)能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2)認識句號,、問號、感嘆號,,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等不同的語氣。
(3)正確地復述課文,,語句連貫,。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1,、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要結(jié)合實際,,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并進行反復的嚴格的訓練,。
2,、對于5、6歲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掌握抽象的漢語拼音,顯然是困難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針對學生年齡的特點,結(jié)合《語文課程標準》,,力求做到漢語拼音的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掌握漢語拼音,。
3,、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低年級學生容易記住一些具體的,、形象的、有顏色的材料,,所以在識字的教學中,,將加強形象化、直觀性,,引導學生去學,。通過形象、直觀的教學,,加上豐富的意象,,學生就能掌握所學的漢字。
4,、在閱讀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將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5、在教學中,,積極引導,、鼓勵學生質(zhì)疑,把學生引入問題的天地,,讓他們各抒己見,,勤于質(zhì)疑發(fā)問,給學生創(chuàng)造情境,,鼓勵學生大膽去說,。
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教學工作計劃篇二
學生剛?cè)胄#瑢W校的常規(guī)不了解,。年紀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較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有部分學生有說普通話的意識,能用簡短的普通話與老師和同學做簡單的交流,。個別學生不懂得執(zhí)筆方法,,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至于其他學習成績還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
本冊教材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六個部分,。入學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了解學習常規(guī),。接下來是漢語拼音,,學拼音的同時認識70個常用字。而后是識字(一),,10篇課文,,識字(二),又10篇課文。兩個識字單元各4課,,每課認字12~14個,。20篇課文分做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nèi)容上有一定的聯(lián)系,。每個單元之后設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nèi)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fā)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6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后面,使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教材的編寫以課程標準為依據(jù),,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內(nèi)容具有綜合性、科學性,、時代性,、趣味性、廣泛適用性等特點,。
1、漢語拼音,。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2,、識字與寫字,。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其中100個會寫,。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初步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朗讀課文,。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4、口語交際,。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一),、重點:
1、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語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的教學是重點,。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其中會寫100個漢字,。
3、學講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二)、難點:
1,、漢語拼音比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學生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因此,,拼音教學是難點,。
2、識字量的增加,,是學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個漢字教學是難點,如何鞏固漢字更是一個難點,。
3,、如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閱讀教學中是個難點。五,、提高教學質(zhì)量主要措施:
1,、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guī),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yōu)美的情境圖,,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5,、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yǎng)合作探究精神,。
6、認真批改每課作業(yè),,及時作好反饋,、小結(jié)。
7,、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yōu)輔差。
8,、變學會為會學,教給學生學習的靈活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盡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體地運用教材,,并力求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整單元備課,在備課時注重單元內(nèi)每個教點的聯(lián)系,。
10,、重視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要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指導寫字的時候,,板書示范,,指導不容易寫好的筆畫、容易寫錯的筆順,,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在一節(jié)課中寫字不宜太多,,為避免學生疲勞,寫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課中去,。在寫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寫字的質(zhì)量。
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教學工作計劃篇三
在語文教學中,,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以馬列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聯(lián)系學生現(xiàn)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zhì)量。
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小學語文教學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愛美的情趣,,發(fā)展健康的個性,,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本學期一年級教學總目標和要求:
(一)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二)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nèi)容,,樂于與他人交流,。
(四)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一年級(2)班全班28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2人,。學生在幼兒園就已經(jīng)初步接觸過漢語拼音,,但不系統(tǒng)、不規(guī)范,、發(fā)音不夠準確,。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幼兒園,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認知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個別學生在幼兒時期就已經(jīng)認識了許多漢字,,具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大部分學生能認少量漢字;
個別學生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能正確書寫,。部分學生能就感興趣的內(nèi)容提出簡單的問題,個別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心,,能積極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而部分學生則缺乏自信,較為膽怯,,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夠,,對意愿的表達較為模糊。
1,、對于5,、6歲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掌握抽象的漢語拼音,,顯然是困難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針對學生年齡的特點,,結(jié)合《語文課程標準》,,力求做到漢語拼音的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掌握漢語拼音,。
2,、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低年級學生容易記住一些具體的,、形象的、有顏色的材料,,所以在識字的教學中,,將加強形象化、直觀性,,引導學生去學,。通過形象、直觀的教學,,加上豐富的意象,,學生就能掌握所學的漢字。
3,、“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將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同時,,把閱讀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再把課外閱讀所得運用于課內(nèi),,二者緊密結(jié)合,,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閱讀能力。
4,、在教學中,,積極引導、鼓勵學生質(zhì)疑,,把學生引入問題的天地,,讓他們各抒己見,勤于質(zhì)疑發(fā)問,,在問題,、求解答的過程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低年級語文教材中,,課文內(nèi)容豐富,并有一定的懸念,,可以利用這一有利因素,,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給學生創(chuàng)造情境,鼓勵學生大膽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