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訪心得體會簡短 家訪心得體會學生版篇一
一,、統(tǒng)一思想,明確家訪的主要任務
1,、了解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家訪前,首先對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盡可能深入的了解,。因為,,家庭情況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教師只有對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2,、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多報喜,少報憂,。向家長介紹學校開展的主要教育活動,,在學校與家庭間形成有效溝通。
3,、與家長共同研究,,明確要求,統(tǒng)一思想,,找出學生內心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在未來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長提出建議,為其實施家庭教育提供幫助指導,,必要時還要向家長介紹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并共同商量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通過切實開展工作,,家訪成果顯著
1、通過本次家訪,,全面了解了受訪學生及其家庭,為在未來教育工作中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通過家訪,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渠道,,第一時間了解家長的想法,,解除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訪為平臺,,以學生和家長為渠道,我們對學校進行全面宣傳,,擴大了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
4、通過家訪,,廣泛聽取社會對學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
三,、家訪體會
1,、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文化程度高
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jīng)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處世有原則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類孩子通常為人不錯,,心地善良,只要在學習方法上多加以指導,,一般會有較大的進步,。還有少數(shù)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又過于溺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大,,這些家庭往往已出現(xiàn)“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過學校教育來改變孩子,。
2,、學生在校表現(xiàn)與在家的表現(xiàn)通常都有較大的差異。絕大部分學生在學校里各方面表現(xiàn)都良好,,但在家里卻仿佛變成了另一個人一樣,。放假后,不學習,,不寫作業(yè),,整天看電視、錄像,,整宿上網(wǎng),,什么家務都不干。這些學生既不關心家事,,更對國事天下事漠不關心,,這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不利,直接導致其課外知識極度欠缺,,動手實踐能力相對較差,,必將影響其未來的發(fā)展。
3,、家長對學校和老師普遍抱著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家訪則是這一系統(tǒng)工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近段時間的家訪,,我們得到了許多收獲,并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xù)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實現(xiàn)學校的跨越式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訪主要是指班主任通過上門走訪,、電話或書信等手段,,與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共同溝通和探討學生教育問題的方式,。搞好家訪工作,,是班主任掌握學生情況,進行家庭與學校雙向管理,開展班級各項工作,,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下面就談談本人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思想上要重視家訪,。
家訪是班主任密切與學生家長聯(lián)系的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勤于家訪,,善于家訪是班主任帶好班的訣竅之一,。通過家訪,可以跟家長交流情況和交換意見,,統(tǒng)一認識,這樣既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工作,,又幫助家長改進家庭教育,,從而能形成教育合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致,、復雜的任務。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礎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科學,。”通過家訪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必須充分認識家訪的重要意義。
2,、家訪應有準備地進行,。
去家訪之前,應當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要提前告訴家長,,否則,學生家長不在家,,白跑了一趟,,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目的,。第二,,必須估計到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意想不到的情況,做好克服困難的心理準備,。第三,,應針對學生的情況具體分析,想要說什么,最好在心里有個提綱,,到時一五一十,,侃侃而談,,從容不迫,有條有理,,家長聽起來肯定認真,,覺得老師工作細心,,很負責任,。
家訪心得體會簡短 家訪心得體會學生版篇二
家訪,說到底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梁,。通過家訪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tài),,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xù)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們的教育會取
得更大的成功。下面就談談本人的幾點心得體會,。
11月26日利用休息時間,,我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 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么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同時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
學生趙美月的家長對我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給他們簡要介紹了當前教育的理念與發(fā)展,匯報了我們學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們班級是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面對面促膝暢談,家長對我們教育人給予了高度評價與鼓勵, 我對班級容量也很大,, 有的活動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請家長諒解,,對于我們學校的發(fā)展,、班級建設有什么建議的可以盡管提出來?!?趙美月的家長說:“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我們的孩子放在你們學校班級,就是放心,,你們這是在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我們家長一定大力支持學校的工作?!?/p>
很多家長對老師的到來,,接待的非常熱情,他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學生本人感到:原來自己并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注視和關心著自己,。學生李浩宇說:“老師,您這次家訪,給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還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個好學生,,在家里更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現(xiàn)?!?/p>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學生 張詩雨見到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現(xiàn)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她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松和諧的閑聊中,孩子越說越高興,,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tǒng)統(tǒng)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刻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xiàn)越來越滿意,。最后,他們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們送出大門口,,并希望老師經(jīng)常到家,。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于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于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余,,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jīng)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說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xiàn)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念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shù)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于溺愛;現(xiàn)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xiàn)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jié),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xiàn)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了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著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家訪心得體會簡短 家訪心得體會學生版篇三
按照學校教學計劃我們全體老師于五月份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大家訪,,在家訪過程中給我最大的感覺是,,家長們抱怨跟孩子很難溝通。雖然目前物質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但是家長與孩子心與心的交流正在逐步減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家長工作繁忙,,常常需要加夜班,,沒有時間管孩子,更別說是關心孩子的學習,,有的孩子別說和父母交談學習的狀況,,平時就連見到父母都很困難。我們在家訪過程中,,也碰到幾位家長不在家,,一般都要加班到九點多,等到父母加班回來,,孩子已經(jīng)睡了,,有空時也只是隨口問一聲“作業(yè)有沒有做好了”。這樣長時間下來,,孩子在心靈上與家長構成了一道隔膜,,產(chǎn)生了距離。到了最后,,當家長想多關心他一些時,,他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反而會說家長煩,,不愿多開口說話,。
2、家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有所欠缺,。由于我校的特殊地理位置,,部分家長還是有“不打不成才”的思想,這一點也使部分學生害怕老師進行家訪,。有一次,,我對班中的一位學生說要去他家家訪,,他竟然和我商量,請求我以后再去,。我追問原因,,原先是這次期中考試考得不夠理想,怕我和他家長說,,怕挨家長的責罵,,甚至是打罵。我告訴他家訪是為了和他父母進行交流,,而且老師會推薦他的父母好好說話的,,這時他才放下心來。
3,、家長與孩子交流有所欠缺,。有幾位家長在我們家訪時向我們抱怨說孩子什么都不肯和家長說,學校里發(fā)生的事從來不和家長談起,。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與家長的溝通問題已經(jīng)成為家庭教育中的大問題,,而家長往往缺乏這方面的相關知識經(jīng)驗,,家訪無疑是解決這一難題的良方之一。
4,、家長的心態(tài)未放正,。此次家訪中,有一位學生家長表現(xiàn)出對孩子已經(jīng)是放下的樣貌,,從與我們談話的口氣來看,,似乎對兒子已不抱任何期望了,這讓我們很難受也很意外,。其實,,孩子本身并不錯,據(jù)了解,,主要是家長從小就對他放松要求,致他對自我也放松要求,,才會變成這種狀況,。其實,只要家長放正心態(tài),,擔起職責,,給孩子期望和勇氣,那么,,孩子必須能有所進步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要給孩子一點時間,,親近孩子,,關心孩子,理曉情動,,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家中無小事,處處是教育,。父母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qū),,把握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用“心”培養(yǎng)好孩子,;如何看待獨生子女?他們也更需要理解,,需要寬容,。要堅持以鼓勵為主的正面教育,加強家校的溝通和聯(lián)系,,那么教育這朵奇葩必須能結出碩果,。
家訪心得體會簡短 家訪心得體會學生版篇四
家訪有多種形式,即:上門家訪,、利用家長來校接送孩子的機會家訪,、電話家訪,書信家訪等,。今天我采用的是利用家長來接學生的機會面對面家訪,。這次家訪的對象是智障學生家長,學生是在校住讀生,,一個月放一次假,,與家長相處的時間少。這個月假學校積極響應"課內比教學 課外訪萬家"家訪活動,,我作為班主任對本班學生家長進行了一一家訪獲益匪淺,。
家訪一直以來都是溝通教師、家長,、學生心靈的橋梁;是學校和家長之間聯(lián)系的紐帶,。通過家訪老師能及時了解學生在家表現(xiàn),日常行為,,家庭教育,,學習環(huán)境,學習習慣等等,,為共同教育好學生做好預備工作;家長也能了解到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了解學校的教育方針,,學校的常規(guī),更有效地配合學校做好各項教育工作,。這樣學生能夠在學校和家庭里受到應有的關心和指導,,家長們放心,學校的教學工作也能夠得心應手,。
老師面對面家訪,,家長對我的做法表示了極大的熱情,那真誠的話語足以讓我把調皮學生的不滿拋在腦后,。談話中我能深切的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的關愛以及那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每個人都有兩面性,,同一個人在學校和在家里表現(xiàn)可能完全不同,,加之現(xiàn)在的學生他們不愿意與父母多交流,說實話,,很多家長也并非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通過交談家長能夠很好的了解學生在校的基本情況,對于自己孩子的不足之處,,家長都能夠正確認識,,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方法不是很妥,但又不知道怎么辦?希望老師在這方面多多給予指導,。家長的這一明確態(tài)度讓我感到欣慰,,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農(nóng)村的家長不多重視孩子的教育,現(xiàn)在看來并非如此,,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自食其力,,能獨立生活就夠了,并非有太大的期望,,但我相信他們對孩子的一片心都是一樣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通過家訪,我收獲頗多,。有效的家訪有助于加強學校和學生家庭的互動,,有利于師生關系的融洽,也能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工作,,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家訪的重要性,。使家訪真正發(fā)揮溝通作用,通過家訪同家長交流情況和意見,,統(tǒng)一認識,,既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工作,,又幫助家長改進家庭教育,從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家訪的目的是通過和家長充分溝通,共同幫助學生進步,。家訪時應當首先肯定孩子在校取得了哪些進步,,然后再指出不足之處,提出合理建議,,希望獲得家長的配合,,這樣家訪的氣氛會比較融洽,,家長比較容易接受,孩子也會消除恐懼心理,愿意改正缺點,,增強進步的信心。
3,、家訪應有準備的進行,。應針對學生的情況具體分析,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性建議,,充分調動家長參與,,共同幫助學生解決難點。
4,、家訪應注意反饋,。在家訪過程當中要察顏觀色,注意家長和學生的反應,,斟酌談話內容和措辭,。在家訪后更要留心觀察學生變化,檢驗家訪的效果,。
5,、要注意總結。家訪后及時記錄和總結,,有利于以后工作的開展,。
本次家訪,不僅感動了家長,,也感染了學生,,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更端正了。教師在家訪工作中,,不僅讓學生得到了思想的啟迪,,同時也輔導了學習方法,和應該怎樣在上課時和老師積極配合,提高學習效率,。師生共同努力,,教學工作就很容易的開展了。教師的家訪給每一個學生家庭帶來了希望,,這正是現(xiàn)代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以學生為本"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
家訪心得體會簡短 家訪心得體會學生版篇五
人的一生中,第一次可以說是太多太多,,習也為常,。但是,當我第一次擔任班主任,,第一次家訪卻帶給我的是一生也無法忘懷的心靈震撼,。我將無法忘卻以絕不后悔,一生受益;珍藏,,任歲月流淌,。當回首時,我問心無愧;當回想中,,我充滿感激;當回眸里,,我熱淚盈眶……我更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到農(nóng)村的教育事業(yè),為了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到最貧困的地方,,去播撒希望!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兩個重要方面,而家訪則是連接這兩方面的重要橋梁,。通過這次家訪,,我們了解了家長對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進一步掌握了學生的個性特點,、行為習慣、內心情感等等,,增強了教育的針對性和感染力,。家長也通過家訪了解了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了解了班級的總體情況,,更清楚自己孩子的優(yōu)勢和劣勢,,使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并通過與老師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師配合,,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
說真的,,我們這次"家訪"很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有的家長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教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而且還寄予這么高的厚望,,不管怎么樣總有一種欣慰的感覺。特別是平時我們關注不夠的學生,,更是讓他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原來自己也并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教師的心中也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還是注視和關心著自己。一位學生的婆婆說:“我們這里的老師都不進行家訪,人民小學的老師好好噢,,這么遠騎著自行車都來家訪,,他們太好了阿!”雖然可以通過電話聯(lián)系,但和家長的聯(lián)系還是不夠,。通過家訪,,確實看到了農(nóng)村家庭教育的諸多弊端,同時也看到了農(nóng)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之間的差距,。如,,我班的楊秋同學,我跟賀老師去家訪,,到了他家,,沒有一聲問候和招呼,在屋里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yè),,家長隨便怎么叫他都不出來,,而且多叫了他幾次,還在屋里對他爸媽大呼大叫,。當時我看到這種情況,,真的讓我感到一種心靈的震撼,于是,,我走到孩子的屋里,,摸了摸他頭,微笑著說:“孩子,,要成才必先成人,,尊敬父母,文明有禮,,作為一個六年級的孩子難道不懂嗎?”他聽了后,,終于出來了阿,可惜,,說了不到兩句,,他又進去了,他父母當時急了,我馬上對他們說:“家長,,別急,,教育孩子慢慢來,但一定要找到好的教育方法”,,通過這個孩子的家訪,,我感到了責任,感到了壓力,,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我決定,,只要我當班主任,一個學期至少要到每個學生家里去一次,。只有看到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才能對他們有更深的了解,才能針對每個人不同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她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極大的肯定和贊賞,,并由此談到學校的管理非常正規(guī),讓他們非常放心孩子在校的教育,。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我班的龔春梅同學的家長,,見到我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不知所措,,害怕我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們只字不提他表現(xiàn)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他在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松和諧的閑聊中,,孩子越說越高興,,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tǒng)統(tǒng)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刻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xiàn)越來越滿意。最后,,他們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們送出大門口,,并希望我們經(jīng)常到家來坐一坐,聊一聊,。
通過家訪,,我們幫助家長解決了一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有些家長把孩子管得太緊,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很少,。多數(shù)學生家長成天讓孩子學這樣學那樣,,孩子沒有了童年的天真和爛漫。有些家長忙生意,,忙掙錢,,過問孩子的時間也較少。我們建議家長給孩子一點時間,,和孩子多作交流,,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學習的重視,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這對孩子而言,無疑是極好的鞭策,。班中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比較差,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對孩子溺愛有加,,只要孩子開口沒有不答應的,。我們建議家長應有讓孩子吃點苦的意識,多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對孩子的要求也不能有求必應,,有時也得讓他們嘗嘗"被拒絕"的滋味兒。有些家長之間鬧矛盾,,影響孩子的學習,,我們告訴家長,和睦溫馨的家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搖籃,。家長欣然接受了我們的建議,。
總之,家訪是溝通教師與家長,、學生的一座橋梁,,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效,。當然這次家訪雖沒走完,,我打算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繼續(xù)去走一走,走遍每一個學生家庭,,我想這是對自己負責,,對學校負責,更是對學生,、家長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