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社會,,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報告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一
時間實驗(分組)桌號合作者指導老師
用已知濃度溶液(標準溶液)【本實驗鹽酸為標準溶液】測定未知溶液(待測溶液)濃度【本實驗氫氧化鈉為待測溶液】
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錐形瓶,、鐵架臺(含滴定管夾),。
實驗藥品:0、1000mol/l鹽酸(標準溶液),、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待測溶液),、酸堿指示劑:酚酞(變色范圍8~10)或者甲基橙(3、1~4,、4)
c(標)×v(標)=c(待)×v(待)【假設反應計量數(shù)之比為1:1】【本實驗具體為:c(h+)×v(酸)=c(oh—)×v(堿)】
(一)滴定前的準備階段
1,、檢漏: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具體方法:酸式滴定管,將滴定管加水,,關閉活塞,。靜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有漏必須在活塞上涂抹凡士林,,注意不要涂太多,以免堵住活塞口,。堿式滴定管檢漏方法是將滴定管加水,,關閉活塞。靜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如果有漏,,必須更換橡皮管。)
2,、洗滌:先用蒸餾水洗滌滴定管,,再用待裝液潤洗2~3次。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即可,,不得潤洗,,也不需烘干。
3,、量?。河脡A式滴定管量出一定體積(如20、00ml)的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注意,,調整起始刻度
在0或者0刻度以下)注入錐形瓶中,。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標準液鹽酸,趕盡氣泡,,調整液面,,使液面恰好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準確刻度,記錄讀數(shù)
v1,,讀至小數(shù)點后第二位,。
(二)滴定階段
1、把錐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向其中滴加1—2滴酚酞(如顏色不明顯,,可將錐形瓶放在白瓷板上或者白紙上)。將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錐形瓶中,,滴定時,,右手不斷旋搖錐形瓶,左手控制滴定
管活塞,,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直到滴入一滴鹽酸后溶液變?yōu)闊o色且半分鐘內不恢復原色。此時,,氫氧化鈉恰好完全被鹽酸中和,,達到滴定終點。記錄滴定后液面刻度v2,。
2、把錐形瓶內的溶液倒入廢液缸,,用蒸餾水把錐形瓶洗干凈,,將上述操作重復2~3次。
(三)實驗記錄
(四),、實驗數(shù)據(jù)紀錄:
c(待)=c(標)×v(標)/v(待)注意取幾次平均值,。
[根據(jù):c(h+)×v(酸)=c(oh—)×v(堿)分析]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二
固態(tài)酒精的制取
通過化學方法實現(xiàn)酒精的固化,,便于攜帶使用
固體酒精即讓酒精從液體變成固體,是一個物理變化過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學性質不變.其原理為:用一種可凝固的物質來承載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狀和硬度.硬脂酸與氫氧化鈉混合后將發(fā)生下列反應: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250ml燒杯三個1000ml燒杯一個蒸餾水熱水硬脂酸氫氧化鈉乙醇模版
1.在一個容器中先裝入75g水,加熱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攪拌均勻,。
2.在另一個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氫氧化鈉溶解,將配置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蠟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攪拌,,趁熱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卻后即可得固體酒精燃料。
1,、不同固化劑制得的固體霜精的比較:
以醋酸鈣為固化劑操作溫度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體酒精放置后易軟化變形,最終變成糊狀物.因此儲存性能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纖維為固化劑操作溫度也在4o~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纖維.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體酒精燃燒時可能發(fā)生爆炸,故安全性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纖維素為固化劑雖制備工藝并不復雜,,但該固化劑來源困難,價格較高,,不易推廣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氫氧化鈉作固化劑原料來源豐富,成本較低,,且產品性能優(yōu)良,。
2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將氫氧化鈉同時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熱攪拌.這種加料方式較為簡單,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體硬脂酸和固體氫氧化鈉的周圍,,阻止了兩種固體的溶解的反應的進一步進行,,因而延長了反應時間和增加了能耗。
(2)將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熱溶解,,再加入固體氫氧化鈉,,因先后兩次加熱溶解,較為復雜耗時,,且反應完全,,生產周期較長。
(3)將硬脂酸和氫氧化鈉分別在兩份酒精中加熱溶解,然后趁熱混合,,這樣反應所用的時間較短,,而且產品的質量也較好.3 、溫度的影響:見下表:
可見在溫度很低時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無法制得固體酒精,;在30度時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較長的時間.且兩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體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產品均勻性差;在6o度時,,兩液混合后并不立該產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非常均勻,混合后在自然冷卻的過程中,,酒精不斷地固化,,最后得到均勻一致的固體酒精;雖然在70度時所制得的產品外觀亦很好,,但該溫度接近酒精溶液的沸點.酒精揮發(fā)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選用該溫度。因此,,一般選用60度為固化溫度,。
4 、硬脂酸與naoh配比的影響:
從表中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隨著naoh比例的增加燃燒殘渣量也不斷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過量很多.我們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為6.5:1,,這時酒精的凝固程度較好.產品透明度高,燃燒殘渣少,,燃燒熱值高,。
5 、硬脂酸加入量的影響: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固體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對酒精凝固性能影響的實驗結果見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達到6.5以上時,就可以使制成的固體酒精在燃燒時仍然保持固體狀態(tài).這樣大大提高了固體酒精在使用時的安全性,,同時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顏色的影響:
酒精在燃燒時火焰基本無色,,而固體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鈉離子的存在使燃燒時的火焰為黃色。若加入銅離子,,燃燒時火焰變?yōu)樗{色,。因此添加不同離子到固體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顏色的火焰,。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三
2naoh+cuso4=cu(oh)2[此有一個箭頭表沉淀]+na2so4
氫氧化鈉溶液和加入硫酸銅溶液反應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
cu(oh)2=[等號上面寫上條件是加熱,即一個三角形]cuo+h2o
氫氧化銅沉淀加熱變成氧化銅和水
分為6個步驟:
1):實驗目的,,具體寫該次實驗要達到的要求和實現(xiàn)的任務。(比如說,,是要研究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的反應狀況)
2):實驗原理,,是寫你這次實驗操作是依據(jù)什么來完成的,一般你的實驗書上都有,,你總結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應方程式)
3):實驗用品,包括實驗所用器材,,液體和固體藥品等,。 (如酒精燈,濾紙,,還有玻璃棒,,后兩者用于過濾,這個應該是要的吧,。)
4):實驗步驟:實驗書上也有 (就是你上面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生成藍色沉淀,再加熱藍色沉淀,觀察反應現(xiàn)象)
5):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和處理,。
6):問題分析及討論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四
1.化學實驗室必須保持安靜,,不得大聲喧嘩、嬉笑,、打鬧,。
2.保持實驗室的清潔、整齊,,不隨地吐痰,,實驗室中的廢紙、火柴等必須放在指定容器中,,實驗完畢后按教師要求清洗儀器,做好各項清潔工作,,儀器、藥品安放整齊,桌面,、地面保持整潔,。
3.進入實驗室后,未經(jīng)教師允許,,不得擅自玩儀器,、藥品,實驗前,,在教師指導下檢查儀器藥品,,如有缺損,,及時報告教師。
4.保障實驗安全,,杜絕事故發(fā)生,,嚴格遵守實驗操作規(guī)程,聽從教師指導,,按時完成實驗,,不得亂倒實驗廢液,不得擅自做規(guī)定以外的實驗,,取用藥品,,不得超過規(guī)定用量。
5.愛護實驗室的一切公物,,注意節(jié)約用水用物,若損壞了儀器藥品,必須及時報告教師,,說明原因,必須酌情賠償,。
6.上述規(guī)則必須嚴格遵守,,若有違反,視情節(jié)嚴重,給予嚴肅校紀處理及賠償物質損失。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五
實驗題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
實驗目的:
學習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及有關儀器的使用;
學習堿式滴定管的使用,,練習滴定操作。
實驗原理:
h2c2o4為有機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組分分析時cka1>10-8,,cka2>10-8,,ka1/ka2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計量點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naoh標準溶液采用間接配制法獲得,,以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應計量點ph值9.1左右,同樣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實驗方法:
一,、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用臺式天平稱取naoh1g于100ml燒杯中,加50ml蒸餾水,,攪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試劑瓶中,再加200ml蒸餾水,,搖勻,。
準確稱取0.4~0.5g鄰苯二甲酸氫鉀三份,分別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20~30ml蒸餾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劑,,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
二,、h2c2o4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0.5g左右草酸試樣,置于小燒杯中,,加20ml蒸餾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轉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用20ml移液管移取試樣溶液于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劑1~2滴,,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平行做三次,。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與處理:
一、naoh標準溶液的.標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mkhc8h4o4/g始讀數(shù)
終讀數(shù)
結果
vnaoh/ml始讀數(shù)
終讀數(shù)
結果
cnaoh/mol·l-1
naoh/mol·l-1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測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cnaoh/mol·l-1
m樣/g
v樣/ml20.0020.0020.00
vnaoh/ml始讀數(shù)
終讀數(shù)
結果
ωh2c2o4
h2c2o4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六
用實驗證明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的氧氣含量有什么不同
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木條燃燒越旺,說明氧氣含量越高
一,、實驗器材:
藥品水槽,、集氣瓶(250ml)兩個、玻片兩片,、飲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燈、火柴,、小木條,、水,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
二,、實驗步驟:
1、檢查儀器,、藥品,。
2、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的各項準備工作?,F(xiàn)象,、解釋、結論及反應方程式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
3,、用飲料管向集氣瓶中吹氣,,用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排水法收集一瓶我們呼出的氣呼出的氣體中氧氣含量小于空氣中體,用玻璃片蓋好,。
4,、將另一集氣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蓋好,。
5,、用燃燒的小木條分別伸入兩個集氣瓶內。
6,、觀察實驗現(xiàn)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實驗結果,。
7,、清洗儀器,整理復位,。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七
分析化學實驗報告格式
1.實驗題目 編組 同組者 日期 室溫 濕度 氣壓 天氣
2.實驗原理
3.實驗用品 試劑 儀器
4.實驗裝置圖
5.操作步驟
6. 注意事項
7.數(shù)據(jù)記錄與處理
8.結果討論
9.實驗感受(利弊分析)
: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
學習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及有關儀器的使用;
學習堿式滴定管的使用,練習滴定操作,。
h2c2o4為有機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組分分析時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兩步離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計量點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naoh標準溶液采用間接配制法獲得,,以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應計量點ph值9,、1左右,同樣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一,、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用臺式天平稱取naoh1g于100ml燒杯中,加50ml蒸餾水,,攪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試劑瓶中,再加200ml蒸餾水,,搖勻,。
準確稱取0,、4~0、5g鄰苯二甲酸氫鉀三份,,分別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20~30ml蒸餾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劑,,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
二,、h2c2o4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0、5g左右草酸試樣,,置于小燒杯中,,加20ml蒸餾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轉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用20ml移液管移取試樣溶液于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劑1~2滴,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平行做三次。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與處理:
一,、naoh標準溶液的標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mkhc8h4o4/g始讀數(shù)
3,、產物粗分:
將接受器中的液體倒入分液漏斗中。靜置分層后,,將下層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錐形瓶中,。將錐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卻,逐滴往瓶中加入濃硫酸,,同時振蕩,,直到溴乙烷變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層分出(約需4ml濃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細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層,,將溴乙烷層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餾瓶中。
接受器中液體為渾濁液,。分離后的溴乙烷層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餾裝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熱,,蒸餾溴乙烷。收集37-40℃的餾分,。收集產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卻,。無色液體,樣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樣品重9、8g,。
5,、計算產率。
理論產量:0,、126×109=13,、7g
產率:9、8/13,、7=71,、5%結果與討論:
(1)溶液中的橙黃色可能為副產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餾溴乙烷時,,溫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產量因而偏低,,以后實驗應嚴格操作,。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八
1.了解肉桂酸的制備原理和方法;
2.掌握水蒸氣蒸餾的原理,、用處和操作,;
3.學習并掌握固體有機化合物的提純方法:脫色、重結晶,。
1.用苯甲醛和乙酸酐作原料,,發(fā)生perkin反應,反應式為:
然后
2.反應機理如下:乙酸肝在弱堿作用下打掉一個h,,形成ch3coococh2-,,
1.主要藥品:無水碳酸鉀、苯甲醛,、乙酸酐,、氫氧化鈉水溶液、1:1鹽酸、活性炭
2.物理性質
主要試劑的物理性質
名稱苯甲醛分子量106.12熔點/℃-26沸點/℃179外觀與性狀純品為無色液體,;工業(yè)品為無色至淡黃色液體,;有苦杏仁氣味乙酸酐肉桂酸102.09148.17-73.1133138.6300無色透明液體;有刺激氣味,;其蒸氣為催淚毒氣白色至淡黃色粉末,;微有桂皮香氣
試劑用量
試劑理論用量
苯甲醛5.0ml乙酸酐14.0ml無水碳酸鉀7.00g10%naoh40.0ml鹽酸40.0ml五、儀器裝置
1.儀器:150ml三口燒瓶,、500ml燒杯,、玻璃棒、量筒,、200℃溫度計,、直形冷凝管、電磁爐,、球形冷凝管,、表面皿、濾紙,、布氏漏斗,、吸濾瓶、錐形瓶2.裝置:
圖1.制備肉桂酸的反應裝置圖2.水蒸氣蒸餾裝置
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時間步驟將7.00g無水碳酸鉀,、14.5ml乙酸酐和5.0ml苯甲醛依次加入150ml三口燒瓶中搖勻現(xiàn)象燒瓶底部有白色顆粒狀固體,,上部液體無色透明加熱后有氣泡產生,白色顆粒狀固體13:33加熱至微沸后調解電爐高度使近距離加熱回流30~45min逐漸溶解,,由奶黃色逐漸變?yōu)榈S色,,并出現(xiàn)一定的淺黃色泡沫,,隨著加熱泡沫逐漸變?yōu)榧t棕色液體,,表面有一層油狀物冷卻到100℃以下,再加入40ml14:07水浸泡用玻璃棒攪拌,、輕壓底部固體14:15搭好水蒸氣蒸餾裝置,,對蒸氣發(fā)隨著冷卻溫度的降低,燒瓶底部逐漸產生越來越多的固體,;隨著玻璃棒的攪拌,,固體顆粒減小,液體變黏稠燒瓶底部物質開始逐漸溶解,,表面的生器進行加熱,,待蒸氣穩(wěn)定后在通入燒瓶中液面下開始蒸氣蒸餾;待檢測餾出物中無油滴后停止蒸餾將燒瓶冷卻,,再把其中的物質移至500ml燒杯中,,用naoh水溶液清洗燒瓶,并把剩余的naoh溶液也加入燒杯中,,攪拌使肉桂酸溶解,,再加入90.0ml水和0.50g活性炭加熱至沸騰趁熱過濾,,移至500ml燒杯冷卻至室溫后,邊攪拌邊加入1:1鹽酸調節(jié)溶液至酸性量油層逐漸融化,;溶液由橘紅色變?yōu)闇\黃色加入活性炭后液體變?yōu)楹谏闉V后濾液是透明的,,加入鹽酸后變?yōu)槿榘咨后w冷水冷卻結晶完全后過濾,再稱燒杯中有白色顆粒出現(xiàn),,抽濾后為白色固體,;稱重得m=6.56g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
苯甲醛5.0ml乙酸酐14.5ml無水碳酸鉀7.00ml10%naoh40.0ml活性炭0.14g1:1鹽酸40.0ml表面皿30.20g表面皿+成品36.76g試劑實際用量成品6.56g理論產量:0.05*148.17=7.41g實際產量:6.56g
產率:6.56/7.4xx100%=88.53%
1.產率較高的原因:
1)抽濾后沒有干燥,成品中還含有一些水分,,使產率偏高,;
2)加活性炭脫色時間太短,加入活性炭量太少,。
2.注意事項
1)加熱時最好用油浴,,控制溫度在160-180℃,若用電爐加熱,,必須使燒瓶底離電爐遠一點,,電爐開小一點;若果溫度太高,,反應會很激烈,,結果形成大量樹脂狀物質,減少肉桂酸的生成,。
2)加熱回流,,控制反應呈微沸狀態(tài),如果反應液激烈沸騰易對乙酸酐蒸氣冷凝產生影響,,影響產率,。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九
1、掌握常用量器的洗滌,、使用及加熱,、溶解等操作。
2,、掌握臺秤,、煤氣燈、酒精噴燈的使用,。
3,、學會液體劑、固體試劑的取用,。
儀器:儀器,、燒杯、量筒、酒精燈,、玻璃棒,、膠頭滴管、表面皿,、蒸發(fā)皿,、試管刷、
試管夾,、藥匙,、石棉網(wǎng)、托盤天平,、酒精噴燈,、煤氣燈。
藥品:硫酸銅晶體,。
其他:火柴,、去污粉、洗衣粉
(一)玻璃儀器的洗滌和干燥
1,、洗滌方法一般先用自來水沖洗,,再用試管刷刷洗。若洗不干凈,,可用毛刷蘸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若仍洗不干凈可用重絡酸加洗液浸泡處理(浸泡后將洗液小心倒回原瓶中供重復使用),然后依次用自來水和蒸餾水淋洗,。
2,、干燥方法洗凈后不急用的玻璃儀器倒置在實驗柜內或儀器架上晾干。急用儀器,,可放在電烘箱內烘干,,放進去之前應盡量把水倒盡。燒杯和蒸發(fā)皿可放在石棉網(wǎng)上用小火烘干,。操作時,,試管口向下,,來回移動,,烤到不見水珠時,使管口向上,,以便趕盡水氣,。也可用電吹風把儀器吹干。帶有刻度的計量儀器不能用加熱的方法進行干燥,,以免影響儀器的精密度,。
(二)試劑的取用
1、液體試劑的取用
(1)取少量液體時,可用滴管吸取,。
(2)粗略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時可用量筒(或量杯),。讀取量筒液體體積數(shù)據(jù)時,量筒必須放在平穩(wěn),,且使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保持水平,。
(3)準確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時,應使用移液管,。使用前,,依次用洗液、自來水,、蒸餾水洗滌至內壁不掛水珠為止,,再用少量被量取的液體洗滌2-3次。
2,、固體試劑的取用
(1)取粉末狀或小顆粒的藥品,,要用潔凈的藥匙。往試管里粉末狀藥品時,,為了避免藥粉沾到試管口和試管壁上,,可將裝有試劑的藥匙或紙槽平放入試管底部,然后豎直,,取出藥匙或紙槽,。
(2)取塊狀藥品或金屬顆粒,要用潔凈的鑷子夾取,。裝入試管時,,應先把試管平放,把顆粒放進試管口內后,,再把試管慢慢豎立,,使顆粒緩慢地滑到試管底部。
(三)物質的稱量
托盤天平常用精確度不高的稱量,,一般能稱準到0.1g,。
1、 調零點 稱量前,,先將游碼潑到游碼標尺的“0”處,,檢查天平的指針是否停在標尺的中間位置,若不到中間位置,,可調節(jié)托盤下側的調節(jié)螺絲,,使指針指到零點。
2,、 稱量 稱量完畢,,將砝碼放回砝碼盒中,,游碼移至刻度“0”處,天平的兩個托盤重疊后,,放在天平的一側,,以免天平擺動磨損刀口。
[思考題]
1,、 如何洗滌玻璃儀器,?怎樣判斷已洗滌干凈?
答:一般先用自來水沖洗,,再用試管刷刷洗,。若洗不干凈,可用毛刷蘸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若仍洗不干凈可用重絡酸加洗液浸泡處理,,然后依次用自來水和蒸餾水淋洗。
2,、 取用固體和液體藥品時應注意什么,?
答:取粉末狀或小顆粒的藥品,要用潔凈的藥匙,,將裝有試劑的藥匙或紙槽平放入試管底部,,然后豎直,取出藥匙或紙槽,;取塊狀藥品或金屬顆粒,,要用潔凈的鑷子夾取,裝入試管時,,應先把試管平放,,把顆粒放進試管口內后,再把試管慢慢豎立,,使顆粒緩慢地滑到試管底部,。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十
實驗名稱:硅片的清洗
實驗目的:1.熟悉清洗設備
2.掌握清洗流程以及清洗前預準備
實驗設備:1.半導體兆聲清洗機(sfq-1006t)
-1;sc-2
清洗的目的在于清除表面污染雜質,,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這些雜質有的以原子狀態(tài)或離子狀態(tài),有的以薄膜形式或顆粒形式存在于硅片表面,。有機污染包括光刻膠,、有機溶劑殘留物、合成蠟和人接觸器件,、工具,、器皿帶來的油脂或纖維,。無機污染包括重金屬金,、銅,、鐵、鉻等,,嚴重影響少數(shù)載流子壽命和表面電導,;堿金屬如鈉等,引起嚴重漏電,;顆粒污染包括硅渣,、塵埃、細菌,、微生物,、有機膠體纖維等,會導致各種缺陷,。清除污染的方法有物理清洗和化學清洗兩種,。
我們這里所用的的是化學清洗。清洗對于微米及深亞微米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的良率有著極大的影響,。sc-1及sc-2對于清除顆粒及金屬顆粒有著顯著的作用,。
儀器準備:
①燒杯的清洗、干燥
②清洗機的預準備:開總閘門,、開空氣壓縮機,;開旋轉總電源(清洗設備照明自動開啟); 將急停按鈕旋轉拉出,,按下旁邊電源鍵,;緩慢開啟超純水開關,角度小于45o,;根據(jù)需要給1#,、2#槽加熱,正式試驗前提前一小時加熱,,加熱上限為200o,。本次實驗中選用了80℃為反應溫度。
③sc-1及sc-2的配置:
我們配制體積比例是1:2:5,,所以選取溶液體積為160ml,,對sc-1 nh4oh:h2o2:h2o=20:40:100ml,對sc-2 hcl:h2o2:h2o=20:40:100ml,。
① 1#號槽中放入裝入1號液的燒杯,,待溫度與槽中一樣后,放入硅片,,加熱10min,然后超純水清洗,。
② 2#號槽中放入裝入2號液的燒杯,待溫度與槽中一樣后,,放入硅片,,加熱10min,然后超純水清洗,。
③ 兆聲清洗10分鐘,去除顆粒
④ 利用相似相溶原理,,使用乙醇去除有機物,,然后超純水清洗并吹干。
利用顯微鏡觀察清洗前后硅片圖像表面
清洗前硅片照片
清洗后的硅片照片
清洗過后明顯地發(fā)現(xiàn)硅片表面不像原來那樣油膩,,小顆粒明顯減少,。說明我們此次使用實驗方法是正確的,實驗結果較為成功,。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十一
:溴乙烷的合成
:
1,、學習從醇制備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鞏固蒸餾的操作技術和學習分液漏斗的使用,。
主要的副反應:
反應裝置示意圖:
(注:在此畫上合成的裝置圖)
實驗步驟
現(xiàn)象記錄
1,、加料:
將9.0ml水加入100ml圓底燒瓶,在冷卻和不斷振蕩下,,慢慢地加入19.0ml濃硫酸,。冷至室溫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攪拌下加入13.0g研細的溴化鈉,,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熱,,燒瓶燙手,。
2、裝配裝置,,反應:
裝配好蒸餾裝置,。為防止產品揮發(fā)損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卻,,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剛好浸沒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熱石棉網(wǎng)上的燒瓶,,瓶中物質開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狀物質逐漸蒸餾出去,,約30分鐘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無油滴蒸出為止。
加熱開始,,瓶中出現(xiàn)白霧狀hbr,。稍后,瓶中白霧狀hbr增多,。瓶中原來不溶的固體逐漸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黃色。
3,、產物粗分:
將接受器中的液體倒入分液漏斗中,。靜置分層后,,將下層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錐形瓶中,。將錐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卻,逐滴往瓶中加入濃硫酸,,同時振蕩,,直到溴乙烷變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層分出(約需4ml濃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細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層,,將溴乙烷層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餾瓶中。
接受器中液體為渾濁液,。分離后的溴乙烷層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餾裝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熱,蒸餾溴乙烷,。收集37-40℃的餾分,。收集產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卻。無色液體,,樣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樣品重9.8g,。
5,、計算產率。
理論產量:0.126×109=13.7g
產率:9.8/13,、7=71.5%
(1)溶液中的橙黃色可能為副產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餾溴乙烷時,溫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產量因而偏低,以后實驗應嚴格操作,。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十二
排水集氣法,。
氧氣的不易容于水。
高錳酸鉀,,二氧化錳,,導氣管,,試管,集氣瓶,,酒精燈,,水槽。
①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裝————裝入藥品,,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
③夾————用鐵夾把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傾斜,,藥品平鋪在試管底部,。
④點————點酒精燈,給試管加熱,,排出管內空氣,。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⑥取————將導管從水槽內取出,。
⑦滅————熄滅酒精燈,。
排空氣法。
氧氣密度比空氣大,。
高錳酸鉀,,二氧化錳,導氣管,,集氣瓶,,試管。
把集氣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氣體的導管放入瓶中,,此時還要在瓶口蓋上毛玻璃片,當收集滿的時候把導管拿去,,然后蓋好毛玻璃片即可,。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十三
(一)掌握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還原性,。
(二)掌握鹵素的歧化反應
(三)掌握次氯酸鹽,、氯酸鹽強氧化性
(四)了解氯化氫hcl氣體的實驗室制備方法
(五)了解鹵素的鑒定及混合物分離方法
講解法,學生實驗法,,巡回指導法
1,、區(qū)別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還原性。
2,、鹵素的歧化反應
3,、次氯酸鹽、氯酸鹽強氧化性
區(qū)別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還原性,;鹵素的歧化反應,;次氯酸鹽,、氯酸鹽的強氧化性
鹵素系ⅶa族元素,包括氟,、氯,、溴、碘,、砹,,其價電子構型ns2np5,因此元素的氧化數(shù)通常是—1,,但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形成氧化數(shù)為+1、+3,、+5,、+7的化合物。鹵素單質在化學性質上表現(xiàn)為強氧化性,,其氧化性順序為:f2 > cl2 > br2 > i2,。所以,br-能被cl2氧化為br2,,在ccl4中呈棕黃色,。i2能被cl2、br2氧化為i2,,在ccl4中呈紫色,。
鹵素單質溶于水,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x2 + h2o === hx + hxo
這就是鹵素單質的歧化反應,。鹵素的歧化反應易在堿性溶液中進行,,且反應產物隨著溫度和堿液濃度的不同而變化。
鹵素的含氧酸有多種形式:hxo、hxo2,、hxo3,、hxo4。隨著鹵素氧化數(shù)的升高,,
其熱穩(wěn)定性增大,,酸性增強,氧化性減弱,。如氯酸鹽在中性溶液中沒有明顯的強氧化性,,但在酸性介質中表現(xiàn)出強氧化性,其次序為:bro3- > clo3- > io3-,。次氯酸及其鹽具有強氧化性,。
hcl的還原性較弱,制備cl2,,必須使用氧化性強的kmno4,、mno2來氧化cl-。若使用mno2,,則需要加熱才能使反應進行,,且可控制反應的速度。
試管及試管夾,、量筒(1ml),、酒精燈、滴瓶(125ml),、試劑瓶(500ml),、燒杯(250ml)
kbr、kcl,、ki,、ccl4、h2so4(濃),、naoh,、naclo、mnso4,、hcl(濃),、kclo3、agno3,、溴水,、品紅、酒精,、濃氨水,、碘伏水、ph試紙、ki-淀粉試紙,、醋酸鉛試紙,、藍色石蕊試紙。
① 取幾滴kbr溶液于試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氯水,振蕩,,仔細觀察ccl4層顏色的變化,;
② 取幾滴ki溶液于試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氯水,,振蕩,仔細觀察ccl4層顏色的變化,;
③ 取幾滴ki溶液于試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溴水,,振蕩,,仔細觀察ccl4層顏色的變化,;
1,、反應現(xiàn)象:
2、反應方程式包括:
3,、鹵素單質的氧化性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 往干燥試管中加入綠豆粒大小的kcl晶體,再加入0.5ml濃硫酸(濃硫酸不要沾到瓶口處),,微熱,。觀察試管中顏色變化,并用濕潤的ph試紙檢驗試管放出的氣體,。
② 往干燥試管中加入綠豆粒大小的kbr晶體,,再加入0.5ml濃硫酸(濃硫酸不要
沾到瓶口處),微熱,。觀察試管中顏色變化,,并用ki-淀粉試紙檢驗試管口。
③ 往干燥試管中加入綠豆粒大小的ki晶體,,再加入0.5ml濃硫酸(濃硫酸不要沾到瓶口處),,微熱。觀察試管中顏色變化,,并用醋酸鉛試紙檢驗試管口,。
1、反應現(xiàn)象:
2、反應方程式包括:
3,、鹵素陰離子的還原性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 溴的歧化反應取少量溴水和ccl4于是試管中,滴加2mol/lnaoh溶液使其呈強堿性,,觀察ccl4層顏色變化,;再滴加3mol/lh2so4溶液使其呈強酸性,觀察ccl4層顏色變化,。寫出反應方程式,,并用電極電勢加以說明。
1,、反應現(xiàn)象:
2,、反應方程式包括:
3、說明
② 碘的歧化反應 取少量碘水和ccl4于是試管中,,滴加2mol/lnaoh溶液使其呈強堿性,,觀察ccl4層顏色變化;再滴加3mol/lh2so4溶液使其呈強酸性,,觀察ccl4層顏色變化,。寫出反應方程式,并用電極電勢加以說明,。
1,、反應現(xiàn)象:
2、反應方程式包括:
3,、說明
(1) 次氯酸鈉的氧化性
取四支管,,均加入0.5mlnaclo溶液,其中1號試管中滴加4 ~ 5滴0.2mol/l的ki溶液,,2號試管中滴加4 ~ 5滴0.2mol/lmnso4溶液,,3號試管中滴加4 ~ 5滴濃鹽酸,4號試管中滴加2滴品紅溶液,。
觀察各試管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寫出反應方程式。
1,、反應現(xiàn)象:
2,、反應方程式:
3、說明
(2)kclo3的氧化性
① 取兩支管,,均加入少量kclo3晶體,,其中1號試管中滴加4 ~ 5滴0.2mol/lmnso4溶液,2號試管中滴加2滴品紅溶液,。攪拌,,觀察現(xiàn)象,,比較次氯酸鹽和氯酸鹽氧化性的強弱。
1,、反應現(xiàn)象:
2,、反應方程式:
3、次氯酸鹽和氯酸鹽氧化性的強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取一支試管,,加入少量kclo3晶體,加水溶解,,再加入0.5ml0.2mol/lki溶液和ccl4,,觀察現(xiàn)象;然后再加入少量3mol/l的h2so4溶液,,觀察ccl4層現(xiàn)象變化,;繼續(xù)加入kclo3晶體,觀察現(xiàn)象變化,。用電極電勢說明ccl4層顏色變化的原因,。 結 論:
1、反應現(xiàn)象:
2,、反應方程式:
① hcl的制備取15 ~ 20g食鹽,,放入500ml圓底燒瓶中,按圖1-1將儀器裝配好(在通風櫥中進行),。從分液漏斗中逐次注入30 ~ 40ml濃硫酸,。微熱,就有氣體發(fā)生,。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生成的氯化氫氣體,。
② hcl的水溶性 用手指堵住收集hcl氣體的試管口,并將試管倒插入盛水的水槽中,,輕輕地把堵住試管口的手指掀開一道小縫,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再用手指堵住試管口,,將試管自水中取出,用藍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管中的溶液的酸堿性,,并用ph試紙測試hcl的ph,。
③ hcl的鑒定 在上述盛有hcl的試管中,滴加幾滴0.1mol/lagno3溶液,,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寫出反應方程式。
④ 白煙實驗 把滴入幾滴濃氨水的廣口瓶與充有hcl氣體的廣口瓶口對口靠近,,抽去瓶口的玻璃片,,觀察反應現(xiàn)象并加以解釋,。
1、反應現(xiàn)象:
2,、反應方程式:
3,、說明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十四
鈉、鎂,、鋁單質的金屬性強弱
通過實驗,,探究鈉、鎂,、鋁單質的金屬性強弱,。
金屬鈉、鎂條,、鋁片,、砂紙、濾紙,、水,、酚酞溶液、鑷子,、燒杯,、試管、剪刀,、酒精燈,、火柴。
1,、實驗步驟
對比實驗1
(1)切取綠豆般大小的一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燒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兩滴酚酞溶液,,將金屬鈉投入燒杯中。
現(xiàn)象:xxxx,。 有關化學反應方程式:xxxx,。
(2)將已用砂紙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鎂條放入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兩滴酚酞溶液,。
現(xiàn)象:xxxx。 然后加熱試管,,現(xiàn)象:xxxx,。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xxxx。
對比實驗2
在兩支試管中,,分別放入已用砂紙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鎂條和一小塊鋁片,,再向試管中各加入2mol/l鹽酸2ml,。
現(xiàn)象:xxxx。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xxxx,。
2,、實驗結論:
1、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jù)有哪些,?
2,、元素金屬性強弱與元素原子結構有什么關系?
九年級化學實驗報告篇十五
【實驗名稱】探究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變化
【實驗目的】
1,、了解化學反應中往往有熱量變化,;
2、知道化學反應中往往會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
【實驗儀器和試劑】
試管,、剪刀、砂紙,、塑料薄膜袋,、2mol/l鹽酸、氯化銨晶體,、氫氧化鈣固體,、鎂條。
【實驗過程】實驗1
步驟:向一支試管中放入用砂紙打磨光亮的鎂條,,再加入5ml2mol/l鹽酸,,用手觸摸試管外壁。
現(xiàn)象:
有關反應化學方程式:
結論:
實驗2
步驟: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高二化學實驗報告(共2篇)]中加入約7g氫氧化鈣固體,,再加入氯化銨晶體,,排除袋內的空氣,扎緊袋口,,再將固體混合均勻,,使之充分反應。
現(xiàn)象:
有關化學方程式:
結論:
【問題討論】
實驗1.2中反應物能量總和與生成物能量總和的相對大小有什么關系,?
四:高中化學必修2實驗報告
班級:
姓名:
座號
【實驗名稱】探究銅鋅原電池
【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探究初步了解原電池的構成條件;2.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實驗儀器和試劑】
鋅片、銅片,、稀硫酸,、導線、靈敏電流計,、燒杯,。
【實驗過程】
【問題討論】
分析構成原電池需要哪些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