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或學習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歸納出經(jīng)驗教訓,,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以便進一步做好工作,,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總結。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總結很難寫,?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總結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語文一去二三里知識點總結篇一
《一去二三里》優(yōu)秀教案
推薦度: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推薦度:
簡歷里的自我評價
推薦度: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推薦度:
柴靜的《看見》里的經(jīng)典句子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在小學階段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大家以后的學習大有幫助,。以下就是為大家分享的語文《一去二三里》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去二三里 又名 山村詠懷
(宋)邵康節(jié)
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作者簡介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學家,。字堯夫,謚康節(jié),,先為范陽人,,后隨父遷共城(今河南輝縣)。隱居蘇門山百源之上,,后人稱他為百源先生,。屢授官不赴。后居洛陽,,與司馬光等人從游甚密,。
根據(jù)《易經(jīng)》關于八卦形成的解釋,,摻雜道教思想,虛構了宇宙構造圖式和學說體系,,成為他的象數(shù)之學也叫先天學,。傳說他的卜術很準。著有《皇極經(jīng)世》,、《伊川擊壤集》等。
“去”是從這里走出去的意思,。
“里”是我國原用的長度單位,,一里等于五百米。
拓展知識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語文運算,,如果運用一至十這十個數(shù)來寫詩,,一定妙趣橫生,別樣美,。如果語文問題也用詩歌形式來表述,,也-定是生動活潑,幽默有趣,。語文詩語言優(yōu)美,,形式新穎,它不僅可以打開人們思維的天地,,又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和學到某些語文知識,。
把十個數(shù)字嵌入詩中,開“十字詩”之先河,,首推宋朝理學家邵雍(康節(jié))的《蒙學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寥寥幾筆,描繪出景色宜人的鄉(xiāng)村畫面,,后來成為古代兒童入學寫字描紅本上的詩,,也是兒童學習一到十的計數(shù),是語文上的科普詩歌,。
清代乾隆皇帝有一次游山玩水,,碰上大雪,觸景生情,,口吟數(shù)字詩,,形象地描繪雪花飄落與蘆花融為一體的情景:
一片-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七八九十來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清代女詩人何佩玉擅作數(shù)字詩,連用十個一字,,不覺重復,,所寫的景物亦臻畫境。
一花一柳一魚磯,,一抹斜陽一鳥飛,。
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抹黃葉一僧歸,。
明代江西吉水人羅洪先,,乃嘉靖年間狀元。一次他與友人乘船到九江,,遇一船夫出數(shù)字聯(lián)請對,,船夫寫的上聯(lián)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
扯起七八頁風篷,下九江還有十里,。
這副對朕,,經(jīng)過了幾百年,竟沒有人能對得出,。古人也用十個數(shù)字,,作成一副概括諸葛亮一生的上聯(lián):
收二州,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
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這上聯(lián)寫出后,曾長久的無人能對,,后來有人運用五方和五行,,終于對出下聯(lián):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西拒,,中軍帳里,
變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以上就是為大家分享的語文《一去二三里》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s("content_relate");【語文一去二三里知識點】相關文章:
語文《一去二三里》知識點的內容
01-27
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范文
02-17
《一去二三里》備課教案
11-21
《一去二三里》的識字教案
08-26
《一去二三里》的優(yōu)秀教案
06-22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09-20
《一去二三里》的片斷賞析
04-08
語文一去二三里課后同步練習題
08-15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優(yōu)秀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