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永久免费_欧美日本五月天_A级毛片免看在线_国产69无码,亚洲无线观看,精品人妻少妇无码视频,777无码专区,色大片免费网站大全,麻豆国产成人AV网,91视频网络,亚洲色无码自慰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 三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2篇)

2023年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 三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15 16:32:03
2023年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 三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2篇)
時間:2023-10-15 16:32:03     小編:曼珠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篇一

1,、使學生進下鞏固年,、月,、日的知識,并能靈活動用,。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的有序性。

3,、培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制作年歷的方法。

整本年歷,、單張年歷,、臺歷、書歷各一份,,硬卡紙,彩色筆

一,、學前準備

1,、調查

(1)提問:你都見過什么樣的年歷,?

(2)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年歷:整本、單張,、臺歷,、書歷。

(3)思考:這些年歷都是怎樣做的,?

(4)投問:你們想自己做一個年歷嗎,?

2、討論:

制作一個年歷,,需要有哪些步驟,?

(1)確定一個年歷,需要有哪些步驟,?

(2)一共12個月,,每行4個月,排3行,。

(3)可以把休息日,、重要節(jié)日、紀念日用彩筆標出來,。

二,、制作年歷

1、分組合作

2,、老師進行指導

三,、展示與交流

1、各組交流制作方法

2,、引導發(fā)現各組制作年歷的優(yōu)點

四,、運用

想一想,制作后的年歷還能做什么,。

課后反思:

1,、引導學生進行分工合作,學會交流

在實踐活動中除了讓學生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學會合作與交流,。在小組制作年歷的活動中,教師注意對各個小組進行指導,,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長進行分工合作,,如教材上展示的“誰設計花邊”“誰寫每一月份的日期”“誰標重要節(jié)”等。另外,,在制作活動完成之后還進行了制作成果的展示與交流,,在展示中,學生既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又可以欣賞,、借鑒別人的優(yōu)點,,培養(yǎng)了承認他人、向他人學習的意識,。

2,、注意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體驗了年歷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通過教師的提問“你們的年歷還能做什么”,,引起學生的討論與思考。

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篇二

1.經歷整理和復習的過程,,理清知識脈絡,,進行分類歸納,學會有序整理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識結構,。

2.進一步鞏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估算、筆算方法,,能熟練,、準確地進行計算。

3.進一步體驗“歸一”和“歸總”問題的數量關系,,提升解決此類問題的能力,。

小組交流,整理歸納

師:同學們,,第6單元的學習已經結束了,,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呢?現在給大家一點時間,,以小組為單位把本單元的知識進行整理,,請各小組長做好記錄。

【學情預設】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掌握學生的整理情況和方法。

師:現在請各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的成果吧,!

教學提示:教師根據小組的匯報用知識網絡圖的形式板書各部分主要內容(或出示課件),,同時對學生用結構圖、表格等方式進行整理給予肯定,。

師:同學們整理得非常好,??匆豢粗R網絡圖,就能把這個單元的知識點給整理好了,。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主整理,,交流匯報,明確本單元知識脈絡,,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整理知識的良好習慣和能力。

1.復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

師:請同學們完成教材第75頁第1題,比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學情預設】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并要求學生說一說計算時乘的順序,。

師:筆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題目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學情預設】 有學生會說出忘記加上進位數,;也有學生會說有0時不知道怎樣對齊。

2.復習用乘法解決問題,。

師:現在我們再來解決教材第75頁的第2題,。大家先獨立完成第(1)題。

【學情預設】 學生能很快用口算完成,。

師:第(2)題應該怎樣解決呢,?

【學情預設】 列式為136×6,可以用筆算來解決,,這樣不容易出錯,。

師:從第(3)題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學情預設】 學生可以提煉出有效信息,。

師:這個問題應該怎么解決呢,?

【學情預設】 同桌之間進行討論。

預設1:可以用筆算解決,,列式為65×7,,算出結果后再與400比較。

預設2:可以用估算解決,,65×7的結果肯定比400大,,所以能走到。

1.完成教材第76頁“練習十六”第3題,。

把握課堂節(jié)奏,,以點名口答的形式練習用乘法解決單位轉化的問題。

2.完成教材第76頁“練習十六”第5題。

指導學生觀察數據,,通過嘗試找出規(guī)律并進行驗證,,最后完成表格。

教學提示: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有時候很難找出數據之間蘊含的規(guī)律,,教師要注意引導他們從學過的運算著手去嘗試。

3.完成教材第76頁“練習十六”第6題,。

先請學生提取信息,,再根據數量關系列出算式,并求解作答,。注意引導列分步算式的學生如何列綜合算式,。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教材素材,對復習內容進行運用,。以學生獨立完成和表達為主,,加深對筆算和解決問題的理解,提高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完成課時練習,。

根據本課內容與復習目標,依據學生當前的學習經驗和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歸納總結和探索交流的能力。使學生在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尋求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算法和算理,,有效地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但是由于平時過于偏重筆算,而忽視口算和估算,,會導致部分學生在這方面有所欠缺,,應適當布置一些專項練習。

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篇三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體驗、歸納推理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

2.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一)教學模式、方法和策略

本節(jié)課采用雙主合作教學模式,,教師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體驗,,掌握新知,并且把所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與語文學習聯系起來,,讓數學與語文,與生活真正地整合,。

(二)具體內容

1.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首先觀看投影《恐龍》,,談話:這是什么動物?你熟悉它們嗎?

(由投影導入,,創(chuàng)設了情境。再讓學生自己談想要了解的內容,,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了他們探索新知的欲望。)

2.感受體驗,,探究新知,。

(1)電腦出示噸的形象,并且賦予噸生命,,以噸的語氣展示50千克1袋的大米,,20袋,。揭示噸在生活中的應用,明確1噸=1000千克,。

(借助直觀演示,,了解生活中的數學,生活中的噸,,調動學生探索新知的興趣,。)

(2)讓兩名學生搬50千克1袋的大米,并且提問:如果1噸大米得搬幾次?

(學生親自體驗,,再次直觀演示,,充分調動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

(3)讓學生出示課前調查,,即金班同學的體重表,。從中選一位體重接近25千克的學生為例,看看金班誰的體重接近25千克,。問:有多少個這樣的同學約為一噸?(讓學生估一估,,答出40)然后請40個同學出來,手挽手,,一起跳一下,,感受1噸的東西掉下來的聲音。

(這些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在這一實踐中,不但學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情感體驗也得到了和諧發(fā)展。)

(4)學生自讀,,小組交流對噸的認識,。

(5)學生質疑,釋疑,。

(6)小組合作,,用各種方法找找噸和千克的關系。

(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人人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7)用“……是……千克,……為1噸”的形式造句,。

3.拓展認識,,。加深印象,。

(想一想,,在下面每幅圖旁的括號里填上什么數,,它的重量是1噸。)

(2)電腦出示兩幅卡車圖,,小卡車的載重量約是1000千克,,大卡車的載重量約是5噸。

問:這兩句你能換個說法,,使它意思不變嗎?

(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因材施教,先基礎,,后拓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都有獲得成功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的機會,,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都得到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4.請看小馬虎日記,。

5月30日星期五睛

明天是六一兒童節(jié),,媽媽給了我50元錢,讓我買一些好吃的,。我來到超市,1噸重的巧克力,,我買了兩塊,,250噸l袋的薯片,我買了兩袋,,500噸的飲料我買了兩瓶,,我還買了1噸的桔子,2噸的香蕉,。購物完畢,,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

問:這個小馬虎的日記質量單位用得一塌糊涂,,你們能幫他改正嗎?

要求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序正確反映他們之間的關系,。

學生整理,交流,,實物投影展示,。

(通過出示日記,讓學生知道正確使用質量單位的重要性.如果疏忽就會出錯,,鬧出笑話,,甚至會釀成大錯。又通過交流,,整理,,使學生既掌握了新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了新知識,又復習了舊知,。還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和實踐能力,,使他們體會到生活中有數學,語文中有數學,,使數學,、語文、生活有機地進行了整合,。)

5.質量王國里的三兄妹要感謝我們三年級的小朋友,,是你們把他們整理得這樣清晰。你們能夠走出課堂,,在生活中找到他們的影子嗎?找到五處并記錄下來,。

(注重課外延伸,把所學知識用于實踐,,讓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

6.師生共同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

在本課教學中,,為了揭示噸的概念,,用實物投影儀、電腦演示,,既直觀又形象,。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認識噸,了解噸,。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板書設計:噸的認識

1000千克是1噸

1噸=1000千克

點評

新《課程標準》強調讓“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把數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p>

我上的《噸的認識》一課,,是按照教育部新課程標準進行的一次教學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注重聯系學生們的生活實際,善于用學生身邊的實際事實為背景,,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興趣中學,學得有趣,,學得高興,。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通過直觀演示調動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在本課中,,首先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本課一開始就氣氛熱烈,,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探求新知架起了橋梁。然后再通過電腦,,以新穎的教學形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對新知有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

(2)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感體驗的空間,,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在體驗中掌握。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課堂上,,我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積極參與,,最大限度給學生以自主實踐,、體驗的機會,。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自學,、思考、討論,、合作實踐,、體驗交流等活動,發(fā)現噸與千克的關系,,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理解新知。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并且使數學,、語文、生活有機的進行整合,。

(3)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發(fā)展學生思維,,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勇于探索。

數學教學要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信心的培養(yǎng),,提倡“讓每個學生都學好數學”,,“不同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數學”,“允許學生以不同速度學習數學”,。為此,,我有意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因材施教,,先基礎,,后拓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人人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這堂課深刻的揭示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并與生活密切聯系,與語文密切聯系,。在教學中,,我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以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與學生在一起,平等的參與到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篇四

1、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和解決與千克,、克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克的質量概念,。 4、培養(yǎng)學生與人友好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昨天上超市買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蘋果,。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估計才能盡可能使結果更準確一些?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個蘋果稱一稱,,再根據這個蘋果的質量去進行推算,;先稱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蘋果,,看幾個蘋果的質量掂起來和前面的感覺相似;直接用秤稱等,。

2,、全班交流。

3,、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估計方法帶領學生進行驗證,。問題:從錄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再次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樣的物品的質量重1千克,。

2、第2題,。先讓學生拿出一枝鉛筆估一估,,再用天平稱一稱,。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總結:說一說估計一樣物品的質量要使結果盡量準確必須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教學反思:

1噸有多重(12)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噸=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掌握“1噸=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用具:各種秤,、幻燈、小黑板,。

一,、情境導入:

今天小明遇到難題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約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幫幫他,?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大象的質量,引出質量單位“噸”,。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圖片逐一出示一個個情境,,讓學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說一

3、說一說,。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單位要用噸,。教材中的例子讓學生看一看,第一幅圖的意思是這座橋最多能承受“50噸”的質量,。

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篇五

教材p105,、106頁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練一練”,練習二十三第1-4題。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發(fā)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長方形紙片2張,,正方形紙片1張;直尺1把,三角尺1塊,。

一,、復習引新

1、下面圖里哪些是線段?為什么?(出示小黑板)

2,、比一比,,下面圖里哪些是直角。(出示小黑板)

指出:要知道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3,、引入新課。

我們認識了線段和直角之后,,就可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了,。

(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引入長方形和正方形,。

(1)讓學生觀察數學書的封面,要求學生跟老師一起用手指沿封面的邊指一周,。

提問:課本的封面,、黑板的面都是什么形狀的?(板書:長方形)

讓學生觀察黑板的面,教師指一指,。

(2)出示:長方形紙片,。提問:這張紙片的面是什么形狀?

提問:長方形由幾條線段圍成?

(板書: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3)提問:平時你看到的方桌的桌面是什么形狀?(板書:正方形)

你能舉出日常生活當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

出示正方形紙片,。

提問:正方形也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

齊讀: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2,、認識長方形,。

(1)數一數,,長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板書:四條邊四個角)

(2)引導學生對折。先說明“對邊”,,并讓學生自己指一指哪些邊是對邊?

學生對折,,得出:對邊相等。(板書:對邊相等)

用尺量一量,,長方形紙片上4個角都是什么角?

提問后板書:都是直角,。

(3)你能總結出,長方形有什么特點嗎?

學生回答同時,,教師把長方形貼在黑板上,。

(4)說明長方形的長和寬。讓學生指一指,。

3,、認識正方形

(1)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片,跟著了老師折一折,。

(2)觀察一下正方形紙片,,正方形有幾條邊和幾個角?

(3)請同學們拿出直尺量一量,四條邊有什么關系?用三角板比一比,四個角有什么特點,。

(4)你能總結出正方形有什么特點嗎?

你見過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

板書:四條邊,四個角都相等,,都是直角,。

說明正方形的邊長。提問:正方形的邊長有什么關系,。

4,、總結特征。

(2)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三第4題,。

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篇六

認識年、月,、日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

2、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識,,記住各月的天數。

過程與方法

3,、使學生會判斷大,、小月。

4,、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5、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滲透科學的思想方法,。

探究發(fā)現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發(fā)現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斷方法,。

各年份的年歷卡,。

一,、復習準備

1、填空

1時=()分1分=()秒

1時=()秒240分=()時

1分25秒=()秒82分=()時()分

2,、提問:

(1)時,、分、秒都是什么單位,?(時間單位)

(2)關于時間單位你還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紀等)

(3)那么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想知道些什么?

3,、導入新課

講述: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就是一年,,月亮繞地球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大約就是一個月,同時,,地球自己也在旋轉,,地球自己旋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年、月,、日,。

(1)出示材料。

提問:以前我們用鐘,、表來研究時、分,、秒,,那么年、月,、日我們可以用什么來研究呢,?(年歷卡)

(2)觀察手中的年歷卡,看看這是哪一年的年歷,。

(3)分別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幾,。

提問:10月1日是什么節(jié)日,?申奧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請同學們在年歷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紀念日,,爸爸,、媽媽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別是星期幾,。

(5)合作探究。

觀察: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6)討論交流,。

(7)質疑:你們每人手中的年歷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這幾個月呢?(是)對,!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這幾個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數都是30天,。(是)

(8)認識大月、小月,。

講述:通過同學們認真仔細地觀察,,我們已經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這7個月都是31天,,4,、6、9,、11這4個月都是30天,,它們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我們把每月天數都是31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數都是30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個月的天數有變化呢?(2月)從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數比大月,、小月的天數要少,所以二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

三,、鞏固練習:

1、觀察今年的年歷,。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六一兒童節(jié)是星期(),。

(3)四月份有()個星期零()天。

3,、記住大月,、小月。

(1)出示左拳圖,。

(2)講清相應部位所表示的每個月的天數,。

(3)根據圖,全體一起記憶,。

(4)指著自己左拳再次記憶,。

(5)再介紹一首兒歌,加強記憶,。

七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七后雙。

二月是個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冊同內容習題

教學反思: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教學的靈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氛圍,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c,、從生活中去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篇七

教材第30,、31題實踐活動“估一估”。

使學生初步學會在生活里進行估計的一般方法,;培養(yǎng)學生估計的意識和初步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

樹葉的圖片(見課本),,大一些的杯子和1千克水。

1,、出示一摞本子:告訴學生,,這么一摞本子有20本。

3,、告訴學生:第2摞的本數是第1摞的2倍,,你知道第2摞到底有幾本嗎?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估一估”。

2,、估計書的本數,。

(1)談話:老師想請你們估計一下我校圖書室的圖書,你們有什么辦法,?

(2)小組討論交流,。

(3)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指導小結:可以先數出一排書的本數,再估計出一個書架上書的本數,。再估出圖書館里的書的本數,。

(4)學生分組到圖書室進行估計。

(5)匯報估計情況

3,、出示樹葉第一幅圖,。讓學生說說可以怎樣估計圖里大約有多少片樹葉。

(1)學生組織討論,。

(2)交流:可以先數出一個框里的樹葉數,,再估計整幅圖大約有多少片樹葉。

(3)學生獨立數數,、估計,。

4、出示樹葉第二幅圖,。

(1)要估計這幅圖里的樹葉的片數,,你準備怎么估計,?

(2)小組討論怎樣來估計。

(3)學生估計樹葉,。

(4)交流估計的方法,。

5、出示樹葉的第三幅圖,。

讓學生分組討論可以怎樣估計有多少片樹葉,。各小組討論交流并匯報估計結果。然后全班匯報交流估計的結果和方法,。

6,、教學第3題。

(2)老師出示一桶水,,請學生估計一下這一桶水大約有幾千克,?是怎樣估計出來的?

按課本上內容依次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匯報估計的問題,、結果和方法。

1,、估計一下,,我們學校大約有多少名學生?

2,、再語文書上任意找一頁,,估計一下這一頁大約有多少個字?

1,、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

2,、你還能估計出其他一些物體的個數嗎,?

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篇八

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上節(jié)課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以及對乘法的進位也有一定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算法,。本節(jié)課主要通過“電影院”這一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導學生觀察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讓學生在經歷具體的活動中,拓展學生的思維,,體驗算法策略的多樣化,,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算法。

我班學生思維活躍,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并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較強的實踐能力;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已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對處理乘法的進位,,也有一定的經驗,,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將更進一步的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算法。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電影院”的具體情境。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計算方法,。

(2)對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能進行估算和計算,。

(3)能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歸納總結,、與人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聯系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學習及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豐富的情感體驗,感知數學的價值,,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2)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增強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最喜歡看的電影是什么?在哪里看的?

師揭題:今天我們就去電影院發(fā)現新的知識,。

板書:電影院

1,、觀察情景圖,提出數學問題

1)課件播放情景圖,,讓學生仔細觀察,,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

有500人,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2)讓學生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估計學生會提出:

a、電影院的座位夠嗎,?

b,、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2,、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估算“電影院的座位夠嗎?”

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在班內反饋,,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只要學生講的合理就給以肯定。

2)計算

引導學生進行就算求解“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列式:2126=

a,、學生獨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思考過程記錄在練習本上,。

師進行巡視指導,,特別針對一些用豎式計算的學生進行幫助和引導,讓他們注意乘法時的進位,。

b,、小組內交流、討論算法,。

c,、班內反饋

估計學生出現的答案有:

1、2620=520261=26520+26=546

2,、2621=2637=787=546

3,、豎式計算

重點對豎式計算進行匯報。讓學生進行質疑,,并在質疑和釋疑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有進位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和算理。

引導學生完整答題

2126=546(個)

答:這個電影院一共有546個座位,。

3)揭題

讓學生仔細觀察今天的乘法豎式,,思考今天和昨天學習的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總結出今天學習的是用豎式計算有進位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師進行板書:電影院-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

1、讓學生計算2428

1)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在班內反饋,,重點讓學生匯報自己的計算過程,,班內其他學生進行判斷。

2)學生匯報后,,讓班內所有學生同位間說說自己的計算過程,。

2、計算15363543

1)讓學生同位間進行比賽做題,,同位的兩位學生每人選擇不同的題目進行計算,。

2)學生同位交換,相互檢查,,并讓對方講出計算過程,自己進行判斷,。

3)班內反饋

對做正確的學生給以鼓勵和表揚,。

3、解決課本29頁第3題

1)讓學生仔細審題,,找出題目的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題目。

3)班內反饋

3223=736(名)

答:共有736名運動員參加,。

重點讓學生說出算式的意義和計算的過程,。

對做對的學生給以鼓勵。

1,、談談自己今天的收獲,,可以是學習的內容,也可以是自己學習方法,。

2,、評價自己所在小組和自己今天的表現如何?

做課本29頁第2,、4,、題

電影院

--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

2126=546(個)

1、2620=520261=26520+26=546

2,、2621=2637=787=546

3,、豎式計算

答:這個電影院一共有546個座位。

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篇九

教材第12頁內容及第13頁“看一看,、說一說”題,。對稱圖形。

1,、結合欣賞民間藝術的剪紙圖案,,以及服飾、工藝品與建筑等圖案,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對稱現象,。

2,、通過折紙、剪紙,、畫圖,、圖形分類等操作活動,體會對稱圖形的特征,,能畫出簡單的圖形的對稱軸,。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歸納概括能力。使學生能畫出簡單的圖形的對稱軸,。

4,、滲透圖形美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情感,。

理解對稱圖形的特征,,能畫出簡單的圖形的對稱軸。

1,、判斷對稱圖形,,按要求畫出對稱軸。

2,、能正確找出全部的對稱軸,。

1、教具:投影片,、圖片,、剪刀、彩紙,。

2,、學具:蝴蝶幾何圖片、彩筆,、剪刀和三張手工紙,。

出示一些對稱圖形,引導學生觀察:

你們看這些圖形好看嗎,?觀察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

你能舉出一些特點和上圖一樣的物體圖形嗎?

從哪兒可以分為左邊和右邊,?請同學到前邊來指一指,。

你怎么知道圖形的左邊和右邊相同,?還有別的辦法嗎?

用手中蝴蝶圖形動手試一試,,互相討論,。(對折,圖形左右兩邊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

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個圖形,使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可以討論,,看一看其他同學是怎么剪的。(把紙對折起來,,再剪,。)

1、對稱圖形的概念,。

以剪出的圖形為例,,貼在黑板上。

問:你們剪出的這些圖形都有什么特點,?

師:像這樣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板書課題)

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畫在圖上),。

問:現在誰能準確說出什么是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軸。

2,。加深理解概念,。

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你剛才剪的圖形叫做什么圖形,?為什么?

畫出自己剪的圖形的對稱軸,。注意對稱軸是一條直線,,兩端可以無限的延長。

(一)反饋練習:

1,、電腦出示第13頁“看一看,、說一說”題:判斷下面的圖形是不是對稱圖形?為什么,?指出對稱軸,。

生:蝴蝶、臉譜,、天安門等是對稱圖形,?;ú紙D不是對稱圖形,無論怎樣折,,兩側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就沒有對稱軸。

2,、拿出自己課前準備的圖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對稱圖形,?請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投影出示,折一折,,說明是否是對稱圖形,,并數一數一共有幾條對稱軸,?

生邊回答老師邊填在投影片上,,試用小棒擺出對稱軸。

(二)拓展練習:

同學們,,我們每天都要與數字,、漢字和字母打交道,,你們知道嗎?在這些字母中有許多也是對稱的,,不信你找找看,。

1、你的學號是多少,?這個數字是對稱的嗎,?

2、你的名字中的哪個漢字是對稱的,?

3,、你名字的拼音中,哪個字母是對稱的,?

4,、你還發(fā)現了哪些有趣的對稱?

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篇十

1,、能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習興趣,。

能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多媒體課件,、小棋子若干、轉盤,、彩筆,。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復習“一定、不可能,、可能”

(師出示兩盒棋子,,1號盒有6個藍棋子,2號盒有1個藍棋子,,5個紅棋子,。)

師:哪個盒子里一定能摸出藍棋子?

生:1號盒一定能摸出藍棋子。

師:哪個盒子不可能摸出紅棋子?

生:1號盒不可能摸出紅棋子,。

師:哪個盒子可能摸出紅棋子也可能摸出藍棋子?

生:2號盒子可能摸出紅棋子也可能摸出藍棋子,。

2、導入

師:現在老師如果從2號盒內摸一個棋子,,同學們猜一下會是什么顏色?(生大部分猜紅棋子)

師:為什么猜紅棋子的多,猜藍棋子的少呢?真是這樣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可能性(二)(板書課題:可能性二)

(設計意圖:這樣導入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復習了舊知,,而且還生成了新的數學問題,從而自然的過渡到新知的學習中來,。)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教學例3

(課件出示例3第一幅圖)

師:下面請各小組拿出已準備好的學具,,讓我們通過摸棋子游戲來驗證同學們的猜測吧。(盒里裝著5紅1藍6個棋子)

(生躍躍欲試)

1,、小組合作驗證猜測結果

師:請同學們先認真看一下活動要求

(1)出示活動要求:

a:組長分好工有摸棋子的,,有記錄的,組員按順序輪流摸棋子,。

b:每次摸棋子前先將棋子搖勻,,摸棋子時不能偷看,。

c:摸出一個棋子記錄好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d:在摸棋子的過程中想一想:你們組摸到棋子的情況有哪些?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設計意圖:將活動要求展示出來加以強調,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2)小組活動

a:學生摸棋子并記錄結果,。(師巡視,隨機指導)

b:組內交流

師:現在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組內交流,,師巡視,隨機參與討論)

(討論中讓學生明確:每次摸棋子的時候,,每個棋子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摸到棋子的顏色是不確定的,,可能摸出紅棋子也可能摸出藍棋子。)

(3)集體匯報交流

a:小組匯報

師:你愿意把你們組交流的情況展示給大家嗎?(生:愿意)

師:你是第一個上來的,,真勇敢!

生1:我們摸到的棋子,,有紅色的也有藍色的,因為盒內既有紅棋子也有藍棋子,。

師:其他小組有補充嗎?

生2:我發(fā)現我們組有時摸出紅棋子有時摸出藍棋子,,但是摸出紅棋子的次數多,因為盒內的紅棋子比藍棋子多,。

師:說得不錯!誰還想說?

生3:我發(fā)現我們組摸出的棋子既有紅色的也有藍色的,,紅棋子多所以摸到紅棋子的'機會大。

師:說得真不錯!其他小組也是這種結果嗎?(生:是)

b:共同優(yōu)化,,形成結論

師:通過交流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生思考)

生1:雖然各小組摸到紅棋子與白棋子的次數不一定相同,,但都是摸出紅棋子的次數多,摸出藍棋子的次數少,。

師:說得好!

生2:每個小組都是摸出紅棋子的次數比摸出藍棋子的次數多,,摸出藍棋子的次數比摸出紅棋子的次數少。

師:說的很詳細!還有要說的嗎?

生3:各小組摸棋子的情況都說明,,紅棋子多所以摸出紅棋子的次數多,。

師:嗯,簡單明了,。

生……

師強調:同學們說的“摸出紅棋子次數多摸出藍棋子次數少”,,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可能性大小”(板書:可能性大小)

師小結:每一個棋子被摸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紅棋子和藍棋子的數量不一樣,,所以摸出紅棋子的可能性與摸出藍棋子的可能性大小就不一樣,。多次試驗證明紅棋子的數量多摸到紅棋子的可能性大;相反,藍棋子的數量少摸到藍棋子的可能性就小,。(隨機板書)

師: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了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設計意圖: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通過“摸一摸、想一想,、說一說”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2,、根據結論推測

師:如果現在讓你再摸一次,,你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嗎?

生:不一定。

師:下面請同學們實際摸摸看(生每人摸一次)

(可能既有摸到紅棋子的,,也有摸到藍棋子的)

師:雖然我們知道了摸出紅棋子的可能性大,,但在單次試驗中我們并不能確定會摸出紅棋子。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摸一次,,引起認知沖突,,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不確定現象的特點,體會概率雖然能幫我們了解不確定現象的規(guī)律,,但并不能提供準確無誤的結論,。)

3、應用

師:下面看看同學們掌握的怎么樣了?

a:(課件出示p106做一做左題)

師:你知道每種顏色占整個圓的幾分之幾嗎?生答

師:那么指針停在哪個區(qū)域的可能性大呢?生答

b:獨立解決右題,,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既讓學生明確數量多少與可能性大小的聯系,也為以后學習可能性的精確值作鋪墊,。)

(二)教學例4

(課件出示例4插圖)

師:請同學們看例4,,剛才我們解決了兩種顏色的問題,現在是三種顏色的了,,你敢挑戰(zhàn)嗎?(生:敢)

師:很好!如果讓你只摸一個棋子可能是什么顏色的呢?請在小組內交流一下,。(生交流)

指名匯報:如果只摸一個棋子可能是紅色的,可能是藍色的,,也可能是綠色的,。

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篇十一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認識活動中的鏡面對稱現象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認識鏡面對稱的性質

3、在活動中,,感受鏡面對稱的趣味性,,體驗生活中的數學美

4、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與到數學交流活動中,,共同分享學習的快樂

能夠初步進行公正合理的自我評價與反思

二,、學習重難點:

1,、認識鏡面對稱現象及其性質。

2,、能夠辨別生活中的鏡面對稱現象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和一面大鏡子,。

2,、學生每人準備一面鏡子,最好是長方形鏡面,。

四教學過程:

導入:前面我們認識了對稱圖形中的軸對稱現象,,大家掌握的非常好,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對稱現象,,老師希望大家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1、觀察活動一:

(1)出示幻燈片:“橋梁及其倒影”,。

(2)觀察這幅圖,,你有什么發(fā)現或感受?

生:橋與影子連在一起,,景色很美,。

生:橋與影子完全一樣。

生:橋和影子是對稱的,。

(3)剛才大家說的都不錯,,這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對稱現象,是橋相對于水平面和影子相互對稱的一種現象,。

2,、觀察活動二:

(1)出示幻燈片:“小朋友及其鏡面”

(2)再來觀察這幅圖,比比看誰發(fā)現的多,。

生:鏡面里外兩個小朋友動作都一樣,。

生:鏡子里外的東西都是對稱的。

......

(3)小結:在生活中大家都照過鏡子,,都有這種體驗,,這也是一種對稱現象,是我們和鏡中影象相對于豎直鏡面的一種對稱,。

......

認識鏡面對稱的性質

1,、操作活動一:“照影子,上下活動頭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操作,,發(fā)現人與鏡像上下移動的同向性,既頭部向上,經像也向上,;頭部向下,,鏡像也向下。

2,、操作活動二:“照鏡子,,前后活動頭部”。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操作活動,,發(fā)現人與鏡像前后移動的同向性,,既頭部向前,經像也向前,;頭部向后,,鏡像也向后。

3,、操作活動三:“照鏡子,,左右活動頭部”。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操作活動,,發(fā)現人與鏡面左右移動的逆向性,。既頭部向左,鏡面反而向右,,鏡面反而向左,。

4、小結:在我們照鏡子時,,鏡子內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會發(fā)生改變,,而左右位置發(fā)生了對換,。

鞏固練習:

1、游戲形式完成練習十五第四題,。

小組同學互相說說你看到的完整圖象是什么,?鏡子里外的事物是什么關系?

2,、獨立完成第5題,,集體訂正。

課堂小結:

1,、今天我們學了什么知識,?

2、你有什么收獲與感想,?

3、你覺得這節(jié)課表現的怎樣?

反思:

三年級教案數學人教版篇十二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xù)進位)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不同題型,,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理解連續(xù)進位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理解連續(xù)進位的算理。

多媒體課件教學

1.口算練習(練習三第1題),。

6×7+4=2×8+6=7×9+5=

5×5+3=3×9+7=8×6+4=

1.練習三第2題,。

43×8=7×44=39×5=75×6=

3×284=9×263=6×724=355×8=

學生分組計算,教師巡視指導,,注意連續(xù)三次進位的題目,,指名回答時要讓學生說清楚千位、百位,、十位各是幾,,是如何得到的。

2.練習三第3題,。

(1)出示題目中條件,,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小云有5本相冊,,每本96張照片;小蘭有4本相冊,,每本126張照片。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小云有多少張照片?

小蘭有多少張照片?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練習三第4題,。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4.練習三第5題。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5.對比練習(練習三第6題)。

13×3=2×14=24×2=

16×3=4×14=24×3=

先讓學生觀察每組中上下兩道題,,說一說有什么不同?你是如何發(fā)現的?再動手計算,。

通過本節(jié)課學生,你獲得哪些解決問題的經驗?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