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準備的一份具體指南,它能夠準確地表達教師的教學意圖,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習效果。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及反思,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大班數學活動:學習7的加法1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2,、理解交換規(guī)律,,懂得運用互換規(guī)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看圖學習7的加法
活動難點: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復習7的組成
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愿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字7)出發(fā)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 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
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許多的問題
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愿意來講講呀,?
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后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
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么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
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
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 6=7,、6 1=7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 6=7馬上就想到6 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 5=7就會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內化遷移——游戲:買水果
1,、師:城堡國的國王夸我們都很聰明,送了我們每人一張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們先來看看水果的價錢,。
2、國王又想考我們了,,他說,,7元錢只買兩樣水果,你會買什么,?為什么,?還可以買哪兩樣?
3,、 幼兒操作
4,、講評:你有幾種方法,?買的是什么?
5,、師:如果7元錢買三樣水果呢,?
四、結束:
6,、好我們一起去水果店選購吧,。(結束)
大班數學活動 :區(qū)分左右2
一活動目標
1樂于觀察和比較,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在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的基礎上,學會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3培養(yǎng)幼兒的空間方位感,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二活動準備
木偶,圖示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幼兒復習以自我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師:今天我們要玩一個游戲,當我說左手你們就伸出你們的左手,當我說右耳朵的時候你們就用手指著你們的右耳朵
(二)幼兒初步了解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1出示木偶(背對著幼兒)幼兒判斷其左右是什么
師:這是一排木偶,這里有小狗,小兔子,小烏龜……
師這是小狗,它的左邊是什么?
2出示木偶(正對著幼兒)幼兒判斷其左右是什么
師:現在小朋友來看下小狗的左邊是什么呀
3幼兒認識到正對著他們的事物的左右和他們是相反的
師:當失誤和我們是面對面的,它的左邊就是我們的右邊
(三)通過游戲,幼兒進一步認識到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1教師出示圖示,幼兒觀察并判斷
師:這是一幅有很多事物的圖,他們和我們是面對面的.所以他們的左右和我們的是相反的
2幾個幼兒排成一排,與他們面對面的其他幼兒判斷其左右的幼兒是誰
大班數學活動 有趣的排序3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排序(即序列)處于探索的狀態(tài),他們在游戲的時候,,常常會很有興趣地或按顏色或按形狀有規(guī)律地用間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積木,拼搭玩具等,。為了引導幼兒將這些經驗加以統(tǒng)合整理,,使幼兒對物體按規(guī)律排列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形成初步的邏輯思維,,我們根據大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導孩子自己動手給材料排隊,,學習從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并探索和發(fā)現各種不同的排序規(guī)律,促進幼兒觀察,、比較,、思考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提高幼兒的思維水平,。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學習自由排序,讓幼兒在自由的探索活動中,,嘗試和發(fā)現不同的排序方法,,并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2,、 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
3,、 了解排序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并學習將排序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動準備:
排序材料:積木,、幾何圖形,、吸管、數字卡,、玩具等等,。
日常用品:有關排序圖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項鏈,、毛巾、建筑物等等,。
活動過程:
一,、玩“給物品娃娃排隊”的游戲,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想象來自由探索,,嘗試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教師向幼兒介紹各種物品娃娃,,并請幼兒給物品娃娃玩排隊的游戲,。
2、 幼兒自己選擇物品娃娃進行排隊,,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二、交流排序結果,,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各種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提出問題:你是怎樣跟物品娃娃排隊的,?
2,、 根據幼兒的操作結果,引導幼兒發(fā)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師小結: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狀,、顏色,、數量、長短等特征來排隊,,排序的規(guī)律也有很多,如:ABAB,、A A ,、ABCABC…………
三、引導幼兒再次嘗試,,探索用同一材料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教師根據幼兒實際情況,,提出如下問題:除了上面這些排法,,還有其它不同的排法嗎,?誰想到了?除了橫著排,,還可以怎樣排,?
2、 幼兒自己選擇物品,,探索同一材料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3、 教師巡回觀察,,鼓勵幼兒排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
4、 交流探索結果
教師小結:原來同一種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規(guī)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談談排序跟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在我們的生活中,什么地方會運用到排序的方法,?(如:舞蹈的動作編排,、晝夜的更替、服裝的裝飾……)
五,、延伸活動:裝飾服裝,。
大班數學活動 有趣的紙盒4
活動目標:
1、 通過玩玩,、做做紙盒,,進一步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系,發(fā)展空間知覺,。
2,、 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幼兒每人從家中帶來紙盒,。
2、 制作紙盒的各種材料:廢舊紙盒,、掛歷紙,、水彩筆、剪刀,、夾子,、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 讓幼兒觀察自己帶來的紙盒,,進一步感知立方體。
1,、小朋友今天從家中帶來了不同的紙盒,,請你仔細看一看,,你的紙盒是什么形狀的?(是個長方體)
2,、長方體有幾個面,?(6個面)請你把這6個面找出來并標上數字。
3,、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長方體由6個面圍合而成,有的長方體有的面是正方形,,有的面是長方形,,有的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
二,、 拆一拆紙盒,,初步感知立體與平面之間的關系
1、 拆紙盒
請小朋友把紙盒拆開來看一看,,會變成什么樣子的呢,?
(讓幼兒從容易粘合處開始拆)
2、 紙盒還原,,反復感知并討論平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改變關系,。
誰會把手中的圖形變回原來的樣子?
重復還原幾次,。
平面的紙為什么會變成紙盒,?
3、 引導幼兒發(fā)現并了解沒有標數字的面(粘合面)的作用,。
觀察拆開的平面圖形:大家找一找,,剛才我們小朋友寫的數字都在哪里?除了有數字的面外,,你還發(fā)現了什么秘密嗎,?這些沒有標數字的面剛才躲在哪里?它們有什么用,?(重疊,、粘貼、封口)
三,、 討論如何制作紙盒,。
小朋友想自己來制作紙盒嗎?那我們該怎么來做紙盒呢,?大家先討論一下,。
1,、幼兒自由討論制作的方法,。
2,、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制作的方法。
3,、幼兒制作紙盒,。進一步感知平面與立體的關系。
大班數大學活動:認識“>”和 “<”5
設計思路:
對中班幼兒來說,,“>”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活動意在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戲貫穿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yōu)榈仁健?/p>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煉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飛到我們幼兒園里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只蜜蜂?幾只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幼兒說出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么,,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rdquo;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啟發(fā)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于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笑,,大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于號的含義,說出“7”大于“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園里),,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于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著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小,說出“4小于6,。” 3,、師:“大于號和小于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啟發(fā)幼兒找出內在規(guī)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于號還是小于號,,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著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著哪一個數(小數),。”學習兒歌: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游戲:學做“>”“<”請2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一幼兒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6大于4“4小于6,。”
大班數學活動 復習單數和雙數6
1,、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3,、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及多維度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稻田背景圖一張,,木珠做成的蟲子一條,,刀筆一只,記錄卡一張,,練習卡片若干,。
學具:木珠做成的蟲子若干,記錄卡人手一份,,刀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老師扮演蜻蜓媽媽,幼兒扮演蜻蜓寶寶
師:我是蜻蜓媽媽,,你們都是我的蜻蜓寶寶,,現在我要帶你們去稻田捉害蟲,好嗎,?來,,出發(fā)啦!(小蜻蜓音樂起,,幼兒學教師做小蜻蜓飛的動作,。)
教師帶領幼兒進場后轉一圈坐在位置上。
2.無意間發(fā)現蟲子,。
師:(出示稻田圖)呀,,這塊稻田真漂亮,黃燦燦的稻子長的多好呀,!
師:咦,!這邊的稻子怎么怎樣亂?(有蟲子)
師: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怎么了,,(出示隱藏在稻田里的害蟲)原來是蟲子在搗亂,。
3、認識蟲子,。
師:這條蟲子長的怎么樣,?(長長的、有一個個圓圈,、一節(jié)一節(jié)的……)
師:這條蟲子一節(jié)一節(jié)的,,有幾節(jié)?用數字“幾”來表示,?我們就叫它“六節(jié)蟲”,。(教師出示數字“6”貼在黑板上) <BR><P></P>師:“六節(jié)蟲”很厲害,,大家想一想用什么辦法來對付他們好呢?
幼兒討論回答,。
老師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得辦法真多,,現在媽媽就來教你們怎樣消滅“六節(jié)蟲”。
4,、學習捕蟲本領,。
師:(教師拿出滅蟲武器——刀)這是消滅“六節(jié)蟲”的專用武器,看我的,。(教師用刀將蟲子一分為二)
師:我的刀砍在蟲子的那里,?把蟲子分成了幾段?(兩段)左邊有幾節(jié),?用數字幾來表示?右邊有幾節(jié),?用數字幾來表示,?(教師邊講邊出示數字)
師:這是我捉到的第一條“六節(jié)蟲”,現在我它把分成的兩段數字記錄下來,,這樣別人一看就知道,,我捉了一條蟲子。
師:“六節(jié)蟲”被我的刀砍在第一節(jié)分成兩段死掉了,,還可以砍在蟲子的那里,,蟲子也會變成兩段死掉呢?
師小結:看來只要把“六節(jié)蟲”砍成兩段它就會死掉,。小朋友要把每次捉到的蟲子怎么砍的記錄下來,,看誰砍的方法最多。
5,、嘗試捉“六節(jié)蟲”
師:在后面的稻田里還有許多的“六節(jié)蟲”,,能干的蜻蜓寶寶跟著媽媽一起去捉害蟲吧!
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師:寶寶們,回家啦?。ńM織幼兒坐回原來位置)
6,、交流捉蟲經驗
師:寶寶們,你們都捉到蟲子了嗎,?誰來告訴我,,你是怎樣捉到的?
提問:(1)你砍在第幾節(jié),?(2)分成了幾和幾,?(3)6可以分成幾和幾,?幼兒講述教師演示,教師相應擺出“6”的分解式,,重復的去掉,。找出記錄方法——有序排列。
教師小結:6有5種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
7、游戲《給蜻蜓寶寶送蟲子》
師:我收到昆蟲醫(yī)院的一封信,,說有許多的蜻蜓寶寶生病了,,正在住院,想請你們給生病的蜻蜓寶寶準備晚餐,。你們愿意嗎,?
(1)一只蜻蜓寶寶一天只能吃6只蟲子,早上已經吃了2只,,晚餐還要吃幾只蟲子,?6可以分成2和幾?
8,、結束
師:寶寶們今天學到了新本領真能干,,現在我們飛回去,休息一會兒吧,!
大班數學活動 月歷寶寶7
一.設計意圖
數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指導幼兒粗淺的數學基礎知識,,培養(yǎng)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精神和各種能力,促進其智力發(fā)展,。通過指導幼兒初步感知時間這個概念,,發(fā)展幼兒的“時間感”。建立幼兒的時間觀念,,是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逐步形成的,。
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識字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為此,,我在活動設計中,將“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數字和故事巧妙結合,,使原本抽象,、復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于理解,,為幼兒主動探究學習留下余地。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歷,。日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活動重點: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動難點: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
三.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05年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數房子大小有區(qū)分);小字卡(年,、月,、日)數字卡(12、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類掛歷,、臺歷,、月歷、日歷,。
四.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并提問有幾座房子,?大的有幾座,?小的有幾座?
2.出示數字卡(12,、30,、31、365,、28),,猜猜與“房子”有什么聯(lián)系,明確探索任務,。
設疑:為什么老師把有的房子畫得大,,有的畫得小呢?
請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來,,分別認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講述故事,,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4.引導 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探究回答問題:很久以前的這個媽媽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12座)?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頂小的月是幾個(1個),?有多少日(28天)?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數數法了解),。
5. 猜謎。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歷,。了解日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6.引導幼兒觀察展品是哪一年的,,臺歷,、掛歷、日歷的區(qū)別在哪里,,你會用嗎,?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學習查看日歷的方法。
2.組織幼兒觀察閏年掛歷,,引導他們發(fā)現二月,,從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會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大班數學活動 自然測量8
活動目標:
1,、學習自然測量,,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或大)測得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測得的次數越多,。
3,、同伴之間能相互合作,大膽的交流,。
活動準備:
測量工具(各種長棍,、尺、繩子,、紙盒等),、筆,、記錄紙、黑板,、摸箱,、標記
活動過程:
1、 導入:將幼兒分成五組,,進行跑步比賽,。
師:你們知道剛才跑了有多遠?有什么辦法知道呢,?(量一量)
2,、 提出測量要求:這里有許多材料,每組商量一下選一種材料進行測量,,并將測量的工具和結果記錄下來交給老師,。
3、 幼兒第一次嘗試測量,,教師觀察幼兒的測量方法是否正確,,并指導幼兒與同伴合作。
4,、 請測量方法正誤的兩組幼兒分別演示,,師生討論哪種方法測出的結果更精確。老師講解正確的測量方法(第一次測量的結束處是第二次測量的開始,,依次接著量),。
如幼兒測量的都正確,,也請一位幼兒示范,,教師加以解釋。
5,、 請幼兒反思剛才本組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進行第二次測量驗證第一次的測量結果,。
6、 請每組推選一位幼兒介紹本組的測量結果,。
7,、 提出問題,引起幼兒思考:為什么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因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長、有的短,,量具越長(或大)測得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測得的次數越多。
8,、 游戲:找寶藏,。第三次嘗試測量。
幼兒從摸箱里摸出一張畫有寶藏地點的標記圖,,根據圖進行測量,,找到寶藏。
9,、結束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用各種工具進行測量,,還知道了測量的結果和量具的大小、長短有關,。除了今天用的量具外,,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用來測量呢?小朋友回去后找一找,、試一試好嗎,?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 二等分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在操作過程中將一個物體等份成兩份,知道部分小于整體,,整體大于部分,。
2.鼓勵幼兒用(目測、計量,、數數,、折疊)等多種方法大膽去嘗試、探索二等份的多種分法,。
3.引導幼兒大膽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材料;
教具:天線寶寶兩個,、蛋糕一塊,、二等份圖卡10張
學具:長方形紙、剪刀,、尺,、毛線、包裝紙,;吸管,、圓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幣,、蠶豆,、雪花片、紐扣、小碗,;量杯6個,、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幼兒將長方形紙進行二等份,。
(1)班上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它們還帶來了最喜歡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塊蛋糕,,兩人都想吃,怎么辦,?
(2)請一位幼兒動手試一試,,有什么辦法知道這兩塊一樣大呢?(重疊)
(3)教師小結:把蛋糕分成一樣大的兩份,,這種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這樣分,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張像蛋糕一樣的長方形紙,,請你想出和別人不同的方法進行二等份?
(4)幼兒動手操作,,展示幼兒分法,。(邊與邊對折、對角折)請幼兒比較一下,,分出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么變化,?
(5)教師小結:小朋友用了對折、對角折對長方形紙進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兩份一樣大的圖形,。
2.幼兒分組操作,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二等份,。
(1)天線寶寶邀請你們到寶寶樂園去參觀,,愿意嗎?參觀時小朋友應不推不擠,,有秩序地參觀,,看看樂園里有什么?教師介紹各種材料,請小朋友幫忙把里面的東西進行二等份,。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重點指導天平秤量、實物分法等,。
第一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吸管。
第二組:毛線,、彩帶,、尺、剪刀,。
第三組:硬幣,、蠶豆、雪花片等,。
第四組:量杯,、水。
第五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
3.幼兒講述操作過程,、方法,。
(1)小朋友分過很多東西,請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樣分的,?
(2)幼兒講述各種分法,教師引導幼兒聯(lián)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時候用過目測,、數數法----
(3)教師小結:小朋友在樂園里用了目測法,、折疊法、計量法,、數數法等對樂園里的東西進行了二等份,。
4.游戲“看誰說得對”
天線寶寶想和你們做游戲,請你看圖形說說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誰說得又對又快,?
5.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除了進行過二等份,,還可以分成幾份,?以后我們還會繼續(xù)學習四等份、五等份------
注意事項:
1.教師事先應將天平調試好,,在幼兒操作天平稱量物體時,,教師重點觀察、指導幼兒稱量物體時,,要使天平保持平衡,。
2.如果幼兒在操作中對樂園里的物品進行了四等份,教師可請該幼兒說說自己的分法,,鼓勵幼兒的創(chuàng)新,,自然引深到四等份。
知識背景的材料:
幼兒在園吃蘋果,、蛋糕等點心時,,有的幼兒常要求吃一半,我說:“怎樣才能分成一樣大的兩塊,?”想想平時在生活中還對哪些東西進行過分塊,?幼兒紛紛從家中找來了吸管、毛線,、硬幣,、紙、橡皮泥等多種材料,,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商討著具體的分割法,有時還爭論不休,,看著孩子們有如此濃厚的興趣,,便產生了二等份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