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李娟的《一個普通人》,,完成后面問題,。(20分)
①有一個人,他的名字實在太復雜了,因此我們就忘記了,。他的臉卻長得極尋常,,因此我們再也想不起他的模樣了——我們實在不知道他是誰,雖然他欠了我們家的錢,。
②當時他趕著羊群路過我家商店,進來看了看,,賒走了八十塊錢的商品,,在我家的賬本上簽了一個名字(幾個不認識的阿拉伯字母)。后來我們一有空就翻開賬本的那一頁反復研究,,不知這筆錢該找誰要去,。
③在游牧地區(qū)放債比較困難,大家都趕著羊群到處跑,,今天在這里扎下氈房子住幾天,,明天在那里又停一宿的,從南至北,,綿綿千里逐水草而居,,再加之語言不精通,環(huán)境不甚熟悉……我們居然還敢給人賒賬,!
④幸好牧民都老實巴交的,,又有信仰,一般不會賴賬,。我們給人賒賬,,看起來風險很大,但從長遠考慮還是劃得來的,。
⑤春天上山之前,,大家剛剛離開荒涼的冬牧場,羊群瘦弱,,牧民手頭都沒有現(xiàn)錢,,生活用品又急需,不欠債實在無法過日子,。而到了秋天,,羊群南下,膘肥體壯,。大部隊路過喀吾圖一帶時,,便是我們收債的好日子。但那段時間我們也總是搬家,,害得跑來還債的人找不著地方,,得千打聽萬打聽,好不容易才找上門來,。等結清了債,,親眼看著我們翻開記賬的本子,,用筆劃去自己的那個名字,他們這才放心離去,,一身輕松,。在喀吾圖,一個淺淺寫在薄紙上的名字就能緊緊縛住一個人,。
⑥可是,,那個老賬本上所有人的名字都劃去了,唯獨這個人的名字還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卦谀且豁撋贤A袅撕脦啄辍?/p>
⑦我們急了,,開始想法子打聽這個家伙的下落,。
⑧冬日里的一天,店里來了一個顧客,,一看他沉重扎實的緞面皮帽子就知道是牧人,。我們正好想起那件事,就拿出賬本請他辨認一下是否認識那個人——用我媽的原話說,,就是那個“不要臉”的,、“加蠻”(不好)的人。
⑨誰知他不看倒罷了,,一看之下大吃一驚:“這個,,這個,這不是我嗎,?這是我的名字呀,!是我寫的字啊,!”
⑩我媽更加吃驚,,加之幾秒鐘之前剛罵了人家“不要臉”而且“加蠻”,便非常不好意思,,支支吾吾起來:“你,?呵呵,是你,?嘿嘿,,原來就是你……”
⑾這個人揪著胡子想半天,也記不起自己到底什么時候買了這八十塊錢的東西,,到底買了什么東西,,以及為什么要買。
⑿他抱歉地說:“實在想不起來啦,!”卻并沒有一點點要賴賬的意思,。因為那字跡的確是他的。但字跡這個東西嘛,終究還是他自己說了算,,我們又不知道他平時怎么寫字的,。反正他就是不賴賬。
⒀他回家以后,,當天晚上立刻送來了二十元錢,。后來,他在接下來的八個月時間里,,分四次還完了剩下的六十元錢,。看來他真的很窮,。
——選自《讀者》2014年第5期
小題1:結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
①牧民們?yōu)槭裁匆d賬?
②我家為什么敢于賒賬,?
③這個“普通人”為什么一直欠賬不還,?(6分)
小題2:聯(lián)系具體語境,回答下列兩小題,。(6分)
(1)請說出下面兩處人物吃驚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
①誰知他不看倒罷了,一看之下大吃一驚,。
②我媽更加吃驚,。
(2)簡要說說第⑤段中劃線句子的表達作用。(2分)
小題3:聯(lián)系全文賞析文章的最后一段,。(4分)
小題4:閱讀下面的鏈接文字并回答問題,。(4分)
【鏈接】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
本文中第①段也寫到他的模樣和名字我們都忘記了,請問:這兩處“不知道姓名”的設計,,各有什么用意,?
參考答案:
小題1:(6分)(1) 牧民們春天上山之前,剛剛離開荒涼的冬牧場,,羊群瘦弱,,牧民手頭都沒有現(xiàn)錢,生活用品又急需,,不欠債實在無法過日子,。(2)牧民都老實巴交的,又有信仰,,一般不會賴賬,。我們給人賒賬,看起來風險很大,但從長遠考慮還是劃得來的,。(3)①這個牧人居無定所,;②我們也老是搬家,牧民找不到地方,;③時間長了可能忘記了,。(每問2分,,其中第3問答到2點即可)
小題2:(6分)(1)①牧人看到自己的名字,且字跡的確是自己的,,而自己竟然忘記了賒賬這件事,,感到十分意外和尷尬,。(2分)②媽媽想不到想法子打聽的賒賬人竟然就是眼前這個牧民,。(2分)
(2)(運用比擬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牧民只要簽了字,,無論何時何地,,由于有信仰的支撐,永遠都不會賴賬的人格特點,,突出了牧民的誠信品德,,同時為下文寫幾年后賒賬人還債的情節(jié)作鋪墊(埋下伏筆),。(2分)
小題3:(4分)(1)交代了故事的結局,。(2)照應了前文第4段的有關內(nèi)容以及媽媽罵人家的話,。(3)用這個牧民的貧困反襯這個牧民的誠信,。(每點2分,,答到兩點即可)
小題4:(4分)《藤野先生》中用藤野先生的普通反襯品格的偉大,突出了他對我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2分)選文中這樣寫:(1)照應了標題“一個普通人”,,突出了這個牧民的普通平凡,;(2)反襯了這個牧民誠信的高尚品德。(2分)
小題1:
試題分析:學生篩選并提取文章閱讀語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礎上的考查方式,,促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達到理解的目的,,能夠用原文的材料來解決問題,。
小題2:
試題分析:(1)學生篩選并提取文章閱讀語料中的信息,,能夠用原文的材料來解決問題。(2)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該段在結構和內(nèi)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記敘文經(jīng)常出現(xiàn)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內(nèi)容或結構上的作用,。
小題3:
試題分析:中考中記敘文經(jīng)常出現(xiàn)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內(nèi)容或結構上的作用。內(nèi)容上有:點明文章中心主旨,、畫龍點睛等作用,;而結構上通常有:總領全文、承上啟下,、照應前文等作用。此處結構上照應了前文第4段的有關內(nèi)容以及媽媽罵人家的話,。內(nèi)容上用這個牧民的貧困反襯這個牧民的誠信,。
小題4:
試題分析:結合語境,聯(lián)系上下文,緊扣文章中心主題,,作答時,,一般能表述正確的含義即可得分,。